第一篇:预习指导课的案例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有效性研究》的案例
研究
一、情况概述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而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经过一个阶段的指导、训练,发现预习这一方法地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六年级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尽管好、中、差生预习的习惯和能力有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只要预习,就学生自身而言,学习的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认真预习与不认真预习的收效是大不一样的。
二、案例分析
以《祁黄羊》一文两课时的学生预习为例,本人选取10名同学分简析如下:
(一)预习题设计方面:1.预习题设计要体现层次性。预习要由易到难,照顾大多数学生,太难容易挫伤中差生的信息积极性,太浅会导致优等生自满,滋生骄傲行为。如:既要有借助拼音学习生字,也要有通过读文,思考课后问题;2.预习题设计要体现课操作性。在第一课时设计了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推荐 召见 钦佩 慎重”;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等;第二课时设计预习“课文主要写了祁黄羊的什么事?”,学生都可以自己完成。3.预习题设计要体现整体性。语文课的预习不是出几个简单的题目看学生会不会做,而是要让学生整体去预习把握全文内容,包括字词句篇方方面面,因为在每个都会有自己能学会的和自己不能通过预习完成,把自己认为能完成做好,留在课堂考对,不懂的地方标注记号,课堂上留意,重点解决。4.预习题设计要体现延展性。预习并不是安排学生读几遍课文,找找疑难之处,许多地方还要体现扩展性学习,如布置学生借助资料或网络,查出“祁黄羊的相关资料”、可以扩大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习能力。
(二)预习过程方面:1.预习过程中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预习时,学生读课文,学习字词句,一般都可以独立完成,也就是说,第一课时预习比较容易些;而第二课时的预习题,相对难些,要通过合作预习去解决,如“课文主要写了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文章通过什么事来体现的”“哪些语句体现他的爱国,你有何感想”,领悟、概括能力稍微差一些的学生就感到困难。2.预习过程中基础检测与生发问题相结合。预习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并且答对率很高,无需老师多点拨指导。“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预习(特别是课中预习)时,老师要着力引导学生生疑,培养学生爱提问题的习惯,在有了疑问时,通过读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增强语文的学习能力。3.预习过程中老师指导与学生体悟相结合。学生预习时,对问题认识、感悟多半是一知半解,零散不成系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个体感悟,同时,老师要引领学生提炼、升华,概括出比较完整的答案。
三、实践感悟
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本人认为预习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通常采用以下指导过程:
(一)预习遵循的指导原则
1.预习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原则。进行预习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措施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
2.预习要遵循预习内容“具体化”,预习过程“精思化”、“求异化”的原则。所谓“具体化”,不是指翻书式的预习,而是指布置的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活提供一定的预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所谓“精思化”,是指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预习时,可把自己的想法、疑问一一罗列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听课时,如果通过老师、同学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思维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能集中寻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求异化”,是指每位学生完成预习的效果是不同的,存在着差异性,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感受、体验和理解层次深浅不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预习的具体指导过程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改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特点,在中、低年级简单的课前预习基础上,每学期开学就为学生制定了“预习五步法”的具体预习步骤。
第一步:三读课文。标上小节序号,圈出生字,划出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结构,生字表下积累形近字或相同部首的字。
第三步:理解词语。对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字典,把意思写在词语旁;对能理解的词语可用找近反义词、分解词素、联系上下文、查看课后注释等方法。
第四步:提出问题。再读课文,对不理解的地方提提问题(1.对课题提问;2.对不理解的词语提问;3.对不理解的句子提问;4对不理解的文中内容提问)写在自己的预习本上。
第五步:摘录词句。在自己的预习本上摘录文中你喜欢的好词和好句(好词3个或以上,好句1到2句)。
将这“五步法”打印后发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贴在语文书的最前页。而后的教学中,选取典型的课文通过几个课时在课堂上进行指导性的预习。按照这五步,课堂上,教师一步一步进行指导和检验,让学生从预习中感受学习一篇课文的快乐,预习不但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激发了求知的强烈欲望。一开始的指导是分步进行,然后慢慢过渡到课堂上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按照方法步骤自己逐步完成,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检查。学习生字的积累、理解词语的多少、提出的疑问以及摘录的好词佳句也都是从少到多,从学生盲目选择到教师有效提示,都是经历一个少到多,易到难的过程。在这样的指导训练下,学生对这“五步法”逐渐熟悉起来,预习的习惯也逐步开始养成,然后就放手学生回家进行预习,早自习时每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像老师在课堂上组织交流检查一样对小组成员的预习进行交流检查汇总成小组预习成果,再在课堂上进行班级的交流检查。
一段时间后,班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形成了预习的习惯,虽预习的程度仍有不同,但方法步骤大都已经掌握。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在“五步法”后又增加了每课预习题的完成。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每一课教师都事先精心设计有层次性的围绕课文知识点和学习要求的预习题,在学生自觉进行了课前预习“五步法”之后完成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预习题,既是检验了自我预习的成效,又是一个自我思考、质疑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
第二篇:一节预习指导课
一节预习指导课—《北大荒的秋天》预习指导及教学反思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预习不应放任自流,而应教会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的养成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有目的的指导,有计划的落实,有细致的督促,有积极的评价,只有这样坚持不懈地去指导和督促,才会促使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极大地提高。
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我尝试着给学生上了一节预习指导课。上课伊始,我出示了几张有关北大荒的图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引导大家:同学们北大荒的秋天这么美,我们赶快打开课本,朗读这篇课文吧!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来预习这篇课文,看哪位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强。
为了让大家有目的的预习,以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我引导学生分层次、分阶段、层层深入的预习这篇课文。
一、指导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初次朗读课文。
① 我出示初读要求: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如果你遇到了不认识的生字请你把它圈出来,做出标记。
② 请你借助工具书、拼音、同学的帮助,扫清阅读障碍。给你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
2、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影响我们阅读的拦路虎给打败了,扫清了我们阅读的障碍,现在请你们再一次朗读课文,试一试把课文读通顺。
我出示阅读此阶段的预习要求:①在读文过程中,请你把课文中你不太会读的长句、容易读破句的句子画下来。
②请你们把画下来的句子多朗读几遍,读通读顺。
③再次朗读全文。巡视指导。
二、指导感悟课文内容
同学们,这篇优美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
预习提示:①把你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同学们可以A:借助工具书理解 B: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 C: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理解 D:根据生活经验理解 整体感知文中的景,感受文中的情。
北大荒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感受北大荒的美景。
3、尝试着给课文分段
我给学生出示提纲,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结构。①北大荒秋天的到来 ②北大荒秋天美丽的景色 ③北大荒物产丰富 ④热爱北大荒的真挚感情
三、给学生质疑的空间
同学们,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还有那些不明白之处,譬如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我们可以尝试着在文中做上自己的记录,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注意听讲,解决困惑。我出示相关预习提示: ① 把你的困惑在文中画出来。
② 在你不明白的句子、段落旁边,写出自己的疑惑。
③ 尝试着提议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上课时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四、给学生搭建扩展知识的舞台。
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课外知识积累的方法,这样不仅会对学生新课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极大地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丰富。所以,在课前预习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给出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知识延伸,从而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同学们,你们还想了解哪些和课文相关的知识,现在咱们来学习几种课外知识积累的方法;我出示以下几种方法: ①上网查询有关北大荒的介绍,并做好摘抄笔记。在百度里面搜寻“北大荒”就会出现许多相关的页面,点击页面,阅读相关知识。②阅读有关“北大荒”的书籍,做好摘抄笔记 ③向父母、长辈询问,了解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④ 上课时,尝试给你的同学介绍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资料、图片等。
教学反思:通过一节课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预习指导,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收获了不小的成果,心里由衷的高兴。我暗暗下定决心,努力培养学生这样的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与加强,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好。
1、收到的成效
上课伊始,我几句激情导入之后,我开始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我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他们读的没有读错字、漏字、添字、回读、读破句的现象,读得很是通顺流利。我出示一些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容易写错的生字词,让学生读,学生们读得很正确。对于词语的理解,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理解的也很到位,准确。例如,我故意出示北大荒这个词,让学生给我解释。我说:“北大荒,北大荒,荒就是荒芜、萧条的意思,那肯定就是那个地方不好,怎么课文会写的这样生机勃勃,一派丰收的景象呢?学生七嘴八舌,开始给我解释起来。那情景,真是让人难忘。他们从北大荒名字的由来、过去的北大荒、现在的北大荒等方面给同学们津津有味的讲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对于这篇课文的指导朗读大有裨益。学生们对北大荒不再陌生,对北大荒充满感情,在朗读时,我们不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做无效的启发,这种由衷的感情表达会在读文章时释放出来。
2、存在的问题
① 还有个别的学生预习时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② 学生知识的搜集与整理缺少有效的途径。③ 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差
3、改进的方法
1、对个别学困生加强预习方法的有效指导与检查
2、加强对学生预习课文的实践,力求熟练地掌握有效预习的方法,并使之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3、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4、坚持因人而异的预习效果检查机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就感。
第三篇:第八单元(预习指导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预习指导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汉字23个,会写38个。运用所学过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替换偏旁、字形比较等方法识记生字。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掌声》一课要读出人物情绪的变化,《一次成功的经验》中人物的对话也应读出不同的语气。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
4.逐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合作的能力。如搜集圣诞节卡片、阅读有关合作的小故事。
5.学习ABB式的形容词,试着让学生练习说点短语或句子,进行词语的积累。6.背诵《三字经》,了解成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继承传统美德。
7.引导学生发现谜面中句式的特点,训练思维,体会语言的妙处。教学流程:
1、渲染气氛,导入课题。
教师可以从快乐的氛围导入新课。分别以听歌曲《掌声响起来》、亲自实践游戏、欣赏圣诞节音乐、播放《好汉歌》。
(1).师: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掌声》一课,老师可以抓住两次“掌声”,让同学们思考:“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一次成功的试验》可以引导学生抓一些关键词语来深化学生理解。例如,“顺利”、“不假思索”两个词。《给予树》一课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难
点。“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把“实物”和“精神品质”联系在一起,显得新颖而别致。在体会句子含义时,教师可以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好汉查理》这篇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边读边思考,查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谈一些真实的看法,如怎样看待“坏”孩子等。这也是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做一个铺垫。
(2)、细读课文,深入体会。《掌声》一课,老师可以抓住两次“掌声”,让同学们思考:“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一次成功的试验》可以引导学生抓一些关键词语来深化学生理解。例如,“顺利”、“不假思索”两个词。《给予树》一课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难点。“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把“实物”和“精神品质”联系在一起,显得新颖而别致。在体会句子含义时,教师可以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好汉查理》这篇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边读边思考,查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谈一些真实的看法,如怎样看待“坏”孩子等。这也是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做一个铺垫。2.基础知识学习
(1)明确本站的学习目标:
读准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写好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
掌声 文静 愿意 姿势 轮流 情况 慢吞吞 注视 热烈 持久平息 情绪 讲述 普通话 动听 鼓励 投球 成功 实验 教育家 瓶子 绳子 代表 茶杯 危险 顺利 如实 不假思索 激动 获得 系鞋带 咱俩 堵住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暗示 猜测 立即 卡片 盼望 显然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买卖 糖果 好汉 调皮 草坪 当然 算数 喜欢 随便 礼物 告别 相信
A.生自读生字词。
B.组内检查、纠正生字读音。
C.师分类检查、点拨。
3.读课文,知内容
1.《掌声》一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告诉我们要学会鼓励、理解、关爱他人好习惯。
2.《掌声》一文中共响起了两次掌声,第一次是对英子关爱鼓励的掌声,第二次是对英子关爱赞美的掌声。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之间友好关爱是真情。(同学们给予英子的鼓励和关爱。)
3.《一次成功的实验》文中的实验是一次逃生的实验。从这篇文章得到的启示是:做事要善于与他人配合、相互合作,遇到危险还要有先人后己的品质。(小女孩有舍己为人的精神,遇到危险沉着、冷静,同时三位同学团结协作。)
4.------女孩不假思索的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不假思索的意思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意思。不假思索和小女孩说的话表明下女孩是个,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好女孩。
5.《给予树》一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好品质。我们也要像金吉娅那样有一颗无私的同情、仁爱、善良的美好心灵。
6.《好汉查理》讲了自称好汉的调皮孩子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两个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帮助中,查理也改变了自身弱点的故事。文章告诉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尊重这种关爱的重要性。我们要养成与他人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好习惯。默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英子给我来信说:“我_________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_________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__________________,使我__________________微笑
着面对生活。”
这说明“掌声”对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紧紧地_________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_________送给我们棒棒糖,_________送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及一个陌生女孩__________________的笑脸。陌生的反义词是()读了这段话,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_________往外_________,结果_________
都_________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结合语文园地进行,可选内容如下:
A、基础大会战:字词大比拼、成语擂台赛等等 B、说说已经会背哪些《三字经》。C、本单元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D、小练笔:自由练笔,与本单元学习有关即可。
四、教学资源
1.生活中的感受。四篇课文均来自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如每课教学设计的课前体验。布置学生观察身边残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搜集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相关资料《张海迪的故事》;准备实验用的瓶子、小石块;了解圣诞节,准备卡片;了解《水浒传》,听听《好汉歌》等。
2.音乐的熏陶、渲染。每课的导入也均采用听歌曲,如《掌声响起来》、亲自实践游戏、欣赏圣诞节音乐、播放《好汉歌》。
第四篇:《女娲补天》预习指导课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预习指导课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预习指导课教学反思
执教《女娲补天》预习指导课,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有以下两点:
一、要充分相信孩子
备课时,在预设问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时,我心里很没底,担心他们回答不上来。因为在过去的教学中,虽然教过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但并没有系统地总结过概括课文的方法。课上,当我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果不其然,他们一下子也没反应过来,可是,在片刻的安静之后,几只小手便高高地举起。一个学生小心翼翼地回答说,“可以通过看课题,来概括课文内容。”瞬间,我心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点燃了起来,我立马给予了肯定。不知是我的肯定激励了他们,还是从同学的发言中得到启发,孩子们竟然把我事先准备好的四种概括课文的方法都说了出来,这让我颇感意外。课后,我脑海里就一直有个念头,学生其实比我们想象得要能干得多,要聪明得多,只是我们对学生没有信心,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这堂课,我深刻地认识到,只要相信孩子,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孩子一定会还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要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本节预习指导课的教学重点,这也是这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在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怎样才让学生概括《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呢?直到后来,我打开思路,与其教学生概括这一篇课文,不如教会学生概括课文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上,当我引导孩子们从学过的课文探寻抓课题、找六要素、找中心句以及将段意合并等概括课文的方法时,孩子们也感到颇为惊讶,原来自己已经接触了这么多种概括课文的方法。而当我问他们可以用四种方法中的哪一种来概括《女娲补天》时,班上小手如林,举手发言的孩子特别多,大家很快找到了适切的方法。我想,这和我之前有步骤的具体指导是分不开的。
当然,可能是学生课堂上的优异表现带给我惊喜,在学生说概括课文内容方法时,我很快就将自己的预设呈现了出来,如果在这一环节,我将节奏放慢一些,让更多的孩子来发言,孩子们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可能会对课文内容概括的方法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第五篇:1+1预习指导课《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预习指导课
备课人:寿光市古城街道北洛小学 李晓英
【课 型】预习指导课 【学习要求】
1.会认5个字,会写13个字。
2.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词典理解词义。3.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你认为比较好的句子和段落,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4.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学重点】
1.会认5个字,会写13个字。
2.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词典理解词义。3.划出你认为比较好的句子和段落,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具准备】
教师:课本、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本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两个神话故事。
二、教师出示预习要求,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预习要求如下:(ppt展示)1.会认5个字,会写13个字。
2.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词典理解词义。3.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你认为比较好的句子和段落,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4.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三、老师当考官,学生来闯关。(ppt展示)
第一关 生字新词我会读
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熊熊大火 围困 挣扎 熄灭 喷火 缺少 冶炼 液体 大盆 金光四射 云霞 第二关 佳句好段我来读
1.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2.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3.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4.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5.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 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第三关 课文内容我知道 说一说:
1.《女娲补天》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夸父追日》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从女娲和夸父两个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四关 疑难问题我来帮 问一问: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小组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老师。第五关 生字我会写 指导写字:
1.注意“冶”的偏旁,不要写成“治”。
2.炼”的左边 “火”稍微窄点,尤其要注意右边的写法,不要写成“东”。3.“燃”、“熄”这两个字写的时候也要注意,左窄右宽。4.“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5.“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