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孔建雁

时间:2019-05-15 02:1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孔建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孔建雁》。

第一篇: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孔建雁

口语交际:夸家乡(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2、通过观察,了解家乡环境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对钱仓,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乡村小镇,那你们对她了解吗?当我从一个小村庄走入另一个村庄,我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口语交际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教师播放课件,出示资料,图文结合:钱仓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中部,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北宋时即为温州四大镇之一在。在平阳的历史上钱仓是出名的。分县前的老平阳有2312平方公里土地(现平阳1051平方公里,苍南1261平方公里),共有9条城,钱仓就占了一条。钱仓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名胜景区,又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文化古镇,境内有北宋双塔等省、县重点保护文物多处。明代的蔡芳携马性鲁游南雁时,把钱仓的宝胜寺、双塔、钱王的一宿楼都载入了《南雁荡山游记》中。近代钱仓更是豪杰辈出,金钱会英雄揭竿而起,声震浙闽。钱仓至今还保留着老城门、石板街、老码头、贞洁牌坊、南雁第一桥等古建筑。钱仓景区被称为南雁门,在宋代时就享有盛名,现留有碧泉和双塔两处景点。

碧泉景点位于钱仓与梅溪交界的岩庵山上。山上有建于1957年的岩庵水库(碧泉湖),碧泉寺为唐代僧幽谷开山创建,千年来几经兴废,后于20世纪80年代重建。双塔景点位于104国道旁的凤山,又称凤凰山。凤山是钱仓风景荟萃之地,山上单是宋代摩岩就有13处之多。

(3)学做“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家乡的哪些现状让你担忧,你准备为家乡做些什么,让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好!(可以从河流,山林,公共设施等方面谈谈,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2)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

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三,课后实践活动:

1、为保护家乡环境设计一句广告语

2、开展保护家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活动

四、宽带网

一、宝胜寺双塔

钱仓现存最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大概就要算宝胜寺双塔了。双塔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外形相似,皆为砖砌五层六面楼阁式塔,相距11.8米,高15.6米。关于宝胜寺及双塔的历史在平阳县志上有简略记载。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平阳县志》卷九·寺观中载有:“宝胜寺在钱仓,唐咸通间建子院二曰律院,宋大观间建教院,元佑间僧德玉重修。”卷十八·古迹载:“钱王楼在钱仓宝胜寺,五代吴越钱王曾宿于此。”民国时期的《平阳县志》卷四十六载:“宝胜寺在凤山麓,唐咸通间建子院二曰律院,宋大观间建曰教院,元间僧德玉重建,咸丰季年金钱匪乱被毁,同治僧广法重建,规模狭小矣。”卷五十四载:“钱王楼在钱仓宝胜寺,五代吴越钱王曾宿于此。”以上史料文献表明,历史上钱仓曾建有宝胜寺、“钱王一宿楼”等具有相当规模的建筑。相传吴越王钱俶去南雁荡山朝圣时曾路过钱仓,下榻宝胜寺楼,于是这座楼就被称为“钱王一宿楼”。宝胜寺毁于何时,现已无法查考,如今仅存双塔及残牌楼柱。因双塔是宝胜寺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因而又叫宝胜寺双塔。清代张元启曾撰诗《钱王楼怀古》:

钱王遗迹至今存,忧见层楼绕断垣。

千乘旌旗空想象,万家灯火自朝昏。

添州未补英雄恨,废寺徒留寂寞魂。

闲立西风残照里,霜图销歇不堪论。

二、凤山摩崖石刻

在宋代,钱仓景区就已在温州一带颇有名气了。凤山是钱仓风景荟萃之处,明代方鹏的游记中就说,此山“多巨石,或覆如屋,或仰如舟,或比如栉,或伏如怒猊卧虎。其色皆如墨泼,间有纹理,如玉如雪,莹洁可爱。”乾隆年间《温州府志》里的《南雁荡山图》便将凤山景区包括在内。

凤山上有宋代摩崖石刻10多处,历代文

人骚客在此留下了不少吟诵钱仓美景的诗篇。在凤山西南山坡上,有几块上圆下尖的巨石倚叠在一起,一块如陀螺般浑圆,称为“陀螺岩”;一块形如河马,称为“河马岩”。游人躺在“河马”的鼻子上,双脚用力向“陀螺”推,“陀螺”就能摇动起来并发出声音。人们形象地将这处巨大的岩石称为摇动岩。清代旅行家潘耒曾在游记中记载:“钱仓凤山岭半,有两岩相偎依着,摇它一下,就徐徐辄开,又慢慢合拢,是一块闻名遐迩的摇动岩……”摇动岩上留有不少摩崖石刻,譬如明正德年间驻守平阳金乡的武官徐岳手书的“石乐”二字;其中最显眼的当属“动静随缘”四个雄浑苍劲的大字。清代号称“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也曾留有《摇动岩》的诗篇:

两石相倚眠,隆隆万钧重。

十手推不摇,一足蹴乃动。

其事实可骇,其理不可求。

三、【清】赵起(赵启)

赵起(?—1863),一作赵启,平阳钱仓人。出身贫苦,曾在鳌江码头当佣工,后在江边开设饭铺。慷慨好义,乐于扶危济困。清咸丰八年(1858)四月,太平军进抵处州(今丽水市)。浙南连年水旱,民心思变,起和朱秀

三、缪元等8人歃血结盟,准备起义响应。八月十五日(9月20日),在钱仓北山庙正式成立金钱会,入会者发给铸有“金钱义记”四字大铜钱一枚作为凭证。此后向浙南、闽北各县发展,由于支持平粜救荒,深得贫民拥护。九年春,瑞安马屿金谷山农民数千人入会。十一年,瑞安仙降屿头拔贡蔡华率弟蔡岑等入会,成为得力助手。五月初一(6月8日),孙锵鸣招集乡民聚饮,每人分给白布一块,印有“安胜义团”四字作为团勇号衣,故称白布会。白布会和金钱会尖锐对立。随着瑞安林垟二会相持不下互拔对方旗帜,势不两立,起遂于六月二十六(8月2日)在北山庙举旗起义,率起义军3000人攻进林垟,烧毁白布会首陈安澜家大院。八月十九日(9月23日),击溃平阳雷渎温和钧为首白布会。次日,金谷山义军进攻孙锵鸣老家——瑞安潘岱,火烧安义堡。二十八日(10月2日),与潘英、蔡华等因攻瑞安城未成,率众2000余人攻入温州府城,温处道志勋仓皇逃走,缴获道、府、县印信。另一支由谢公达率领,曾于八月底经灵溪、桥墩门攻入福鼎。清政府闻变大惊,调兵反扑,义军向飞云江上游转移,击毙湖石白布会敬胜局练首张家珍,然后沿江东下,于十月二十五日(11月27日)至十一月初六(12月7日)合力围攻瑞安县城。闽浙总督庆端调集秦如虎、张启煊和吴鸿源等部官兵前来镇压,形势迅速逆转。起在沙垟会众掩护下,藏匿破棺中,越过瑞安、青田交界白沙岭,抵达处州,引领太平军白承恩部南下,连续击溃孙诒谷所率白布会乡团和驻扎桐岭张启煊所部清军。但同乡白承恩在瑞安陶山中伏兵牺牲,太平军失利北撤,金钱会和太平军联系中断。无奈就地隐蔽,同治二年六月(1863年8月)偕林宗启等数人寓居乐清塘下客栈,因叛徒林宗启出卖,被杀。余部在林孔葵等领导下,改名红布会,曾于次年五月十五(1864年6月18日)前往福建福宁发动起义未成,最后失败。

灰雀(三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课外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3、列宁对灰雀的爱深深感动了小男孩,那感动了你吗?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你打算

怎样保护鸟类,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板书:

5.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每次„„都要„„“没看见”

经常带„„“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

果然

第二篇:数学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总结

数学备课组

数学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总结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我们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加速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所有的进步,很多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正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环境已经成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行动,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人们的共识。树立环保意识,掌握环境基本知识和技能,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是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危机的教育,就是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新型的自然观。要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人也是一种动物,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是地球进化运动的产物。从生物种群的角度看,人与其他生物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任何生命都具有同样的尊严和同样的价值。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和谐平等的关系,而不应当是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更不应当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须转变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惟有此举,才能拯救地球,才能继续人类的自身发展。

教师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力量。在进行“环保”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师要不断学习,了解当前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之一是保护环境。了解当前对环境保护的几大问

数学备课组

题:如保护水源、保护森林、保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不断提高认识,增长知识。有机地与日常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将环保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以加强品德教育促进环保意识的提高。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

一、将环保意识寓于数学教学中。

要让学生初步形成有关美的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只有把保护环境的意识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形成“环保”共识,学生们才能有崇尚自然的美好心灵,才能从小养成美的行为习惯。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如数学中的工程问题中,运用一些实际的问题作为题目的背景,给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渗透环保的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二、用好书上素材,开展环保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教育素材,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环保教育功能,选择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和数学史料,向学生进行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教育。

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中的例4,在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5米,测得斜坡的倾斜角为24°,求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多少米?(精确到0.1米)

在教学这道例题前,可问学生为什么要种树?并向学生介绍近十

数学备课组

几年来人们由于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环保知识,以及我市近几年来大量植树造林的目的及好处。这样,把环保教育与书本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大大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数学学科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到环保教育,树立环保的意识。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增强环保意识。

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人类在不断反思,积极寻求对策。人们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呼声持续高涨,保护运动的同时兴起了绿色革命。结合教学内容,用实例说明环境保护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立志为保护地球化出一份力量,好好学习。通过有关环境方面应用题的教学,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环境意识、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思想教育范围,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提高学生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认识。

另外,课后我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1、自觉节约能源,让学生知道不浪费水、电、粮食、纸张,就是保护环境。

2、变废为宝,把垃圾进行分类。

3、爱护动植物,让学生明白这是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

4、不使用白色污染的用品。

5、吃东西要选择绿色食品,让学生懂得这样更有利于健康。

第三篇:数学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总结

数学备课组数学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总结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我们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加速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所有的进步,很多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正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环境已经成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行动,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树立环保意识,掌握环境基本知识和技能,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是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危机的教育,就是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新型的自然观。要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人也是一种动物,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是地球进化运动的产物。从生物种群的角度看,人与其他生物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任何生命都具有同样的尊严和同样的价值。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和谐平等的关系,而不应当是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更不应当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须转变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惟有此举,才能拯救地球,才能继续人类的自身发展。

教师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力量。在进行“环保”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师要不断学习,了解当前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之一是保护环境。了解当前对环境保护的几大问 1

题:如保护水源、保护森林、保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不断提高认识,增长知识。有机地与日常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将环保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以加强品德教育促进环保意识的提高。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

一、将环保意识寓于数学教学中。

要让学生初步形成有关美的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只有把保护环境的意识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形成“环保”共识,学生们才能有崇尚自然的美好心灵,才能从小养成美的行为习惯。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如数学中的工程问题中,运用一些实际的问题作为题目的背景,给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渗透环保的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二、用好书上素材,开展环保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教育素材,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环保教育功能,选择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和数学史料,向学生进行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教育。

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中的例4,在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5米,测得斜坡的倾斜角为24°,求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多少米?(精确到0.1米)

在教学这道例题前,可问学生为什么要种树?并向学生介绍近十

几年来人们由于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环保知识,以及我市近几年来大量植树造林的目的及好处。这样,把环保教育与书本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大大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数学学科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到环保教育,树立环保的意识。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增强环保意识。

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人类在不断反思,积极寻求对策。人们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呼声持续高涨,保护运动的同时兴起了绿色革命。结合教学内容,用实例说明环境保护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立志为保护地球化出一份力量,好好学习。通过有关环境方面应用题的教学,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环境意识、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思想教育范围,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提高学生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认识。

另外,课后我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1、自觉节约能源,让学生知道不浪费水、电、粮食、纸张,就是保护环境。

2、变废为宝,把垃圾进行分类。

3、爱护动植物,让学生明白这是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

4、不使用白色污染的用品。

5、吃东西要选择绿色食品,让学生懂得这样更有利于健康。

第四篇:思品学科渗透环保教案

思品学科渗透环保教案

经开五小 高燕

课题:六年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危险。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3.知道全球人口激增会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

4.知道水资源概况和水污染的危害性,培养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茫茫宇宙间,飘浮着一颗孕育着生命的蓝色星球,这就是美丽壮观的地球。地球生命的出现是宇宙的奇迹,也是地球母亲精心孕育的硕果。(教师播放“美丽的地球”视频)

2.全班讨论: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

3.师:生命的演化在地球上经过了沧海桑田。之所以是地球,而不是其他星球能出现人类或其他高等生物,是因为地球有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自然环境。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关于人口、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教师板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设计意图【由“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直接揭题,提出本课的主题——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

1.(教师出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表”)学生计算每50年世界人口的增长比例,分析人口的增长趋势。

(教师播放“60亿人口的生活状态”)学生想象当世界人口到达100亿时,人类的生活状况,并交流感受。设计意图【出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表”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口的快速增长,为后面想象100亿人口的生活状况和讨论人口迅速增长的危害性做铺垫。】

2.师: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们经常思索一系列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那么,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人口的迅速增长,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哪些危害?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⑴ 造成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地球资源有限,人口迅速增长,加上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造成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⑵ 导致粮食供应不足。近几年来,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粮食严重匮乏,对人类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⑶ 就业问题严重。人口的迅速增长往往与有限的就业需要形成尖锐的矛盾。

⑷ 人们生活贫困化。人口的迅速增长势必造成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⑸ 人口素质下降。人口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口素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对人体素质的影响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和生活质量下降等原因,发展中国家婴儿死亡率平均高达70‟,而发达国家仅为10‟;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3岁,发达国家为75岁。

⑹ 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经济学家把产业结构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三大产业的差值结构同就业结构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差异较小,发展中国家的差异较大。

设计意图【归纳“人口迅速增长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时,学生可能对“造成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导致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有所感受,而对“人口素质下降”“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等方面比较模糊,教师可做出解释帮助,以便让学生对此有全面的了解,在原有的认识上有所提升。】

3.师:人口的迅速增长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控制人口)我国出台了什么政策来缓解人口的迅速增长?(计划生育政策)

师:1971年,国务院转发了“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报告”,要求除人口稀少的地区外,各级都要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当时在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国,推行以控制人口为主旨的计划生育政策,阻力之大,以至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可正是这项被严格执行的国策帮助中国成功地避免了人口的失控。我们来看一看计划生育政策的卓越成效。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页“知识窗”。

师:如果没有当初的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对人口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难以想象今天会是一个什么状态。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政策。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文。我们再一起来了解这部法律的一些状况。(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介绍”)

学生讨论:国家为什么要以立法的形式进一步确认计划生育国策。师: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正式实施,使推行了20年之久的基本国策终于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予以确认,开始了依法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中国出台“计划生育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有效控制人口的迅速增长,目的之一是为了缓解自然资源的匮乏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水资源的状况。

设计意图【此处是让学生进一步从人口与资源的角度理解“计划生育”政策和立法的重要性,以达到螺旋上升的目的。】

4.师:在这个地球上,大自然的万物展示着勃勃生机。它们都是来自远古的时代,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水。水,孕育了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水,这世界才有了生命,有了我们人类,有了从远古到现代的历史文明„„你们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水资源情况吗?

学生自由述说。(教师出示“地球水资源”)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5页,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状况。设计意图【出示数据,让学生感受淡水资源的有限性。】

5.师:水是大自然中的万物生存的基础。在这个地球上,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资源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而是极其有限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所消耗的淡水资源已经超过了限度。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下,水污染问题也很严重。(教师播放“水污染”)

师:水污染问题目前已经到了危机四伏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教师播放“水污染原因”)

师:面对水污染的严重状况,你认为从政府和民间的角度出发,有哪些改进措施?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水环境保护”)

设计意图【播放录像,让学生了解目前水污染的现状,了解水污染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分析“水污染的原因”是让学生认识水污染的严峻性以便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并由此意识到,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不单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

6.师:在我们身上,我们生命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都要依靠水的滋养。在我们身边,我们生存的每一个空间、每一寸土地,都要依靠水的滋润。水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家园,水是大自然中万物生存的基础。如果不节约用水,如果不保护水资源,到将来的某一天,会有江水枯竭,河水断流的危险!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

三、拓展:学生分组搜集计划生育宣传画、标语口号,走进社区宣传,或以节约用水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教师播放“计划生育宣传画海报”)

第五篇:学科渗透性健康教育教案

性健康渗透目标:

在学生中树立“男生女生不一样”的概念,了解男孩女孩身体的本质区别——生殖器官;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尊重他人的身体隐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短片、教学用图、词语条。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先导——猜谜语

1、丁丁、冬冬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们和我们一起认识了许多字。今天他俩又给大家带来许多新朋友,我们和他俩比比看,看谁交的朋友多。先来看看他俩为我们带来的一则谜语,大家愿意来猜一猜吗?

2、请仔细听好:左一孔,右一孔,是香是臭,它最懂。(猜一人体器官)

3、大家都这么有把握!谁来把谜底大声地说出来。

4、出示“鼻子”词条。请同学们跟我读。

5、有没有同学知道“鼻子”有什么作用呢?

二、学习课文

(一)认读与头部有关的词语并识字

1、咱们班的孩子可真厉害!我们头部除了鼻子还有什么器官和部位?

2、谁愿意说一说请你教大家读一读这个词。

3、你们学得真认真!现在请四人小组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些词语,一定要读准字音。读的好的同学请你夸夸他,读的不好的同学请你帮帮他,遇到困难记得要互相帮助。

4、学生汇报。同学们读得怎么样呢?

5、下面刘老师来指词卡,我指到什么词语,就请大家边说边在自己的脸上指出,看谁指的最快。

(二)渗透性健康教育:

1、出示图:看着同学们学得那么认真,瞧!丁丁和冬冬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他们新认识的朋友。这个朋友没穿衣服有点害羞,不好意思地把身体转过去了。我们大方的和他打打招呼好吗?真奇怪,这个没穿衣服的新朋友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最后提出问题):那男生和女生身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

2、大家说得又对又不太对,其实,判断一个人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们必须通过身体的生殖器官来判断。那什么是生殖器官呢?没关系,让我们来看一个短片了解一下。(放短片)

3、刚才短片告诉我们,男生和女生不一样的器官是什么呢?男生的生殖器官是什么,女生的生殖器官又是什么呢?——男生有阴茎、阴囊、睾丸;女生有阴蒂、阴唇、阴道、子宫和卵巢。

4、对,这就是男生、女生不一样的地方。你知道我们的生殖器官有什么作用吗?是不是和我们的眼睛、手一样?那到底生殖器官有什么作用呢?(用来解便,如果没有生殖器官会不能尿尿,人会非常难受甚至危及生命;今天,刘老师还想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生殖器官是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重要部位,可以

决定你是否是一个健康的男孩、健康的女孩;长大以后能否做爸爸、做妈妈,能否拥有自己的小宝宝。)

5、刘老师刚才告诉你们的这个秘密,既是你们自己的秘密、隐私,也是我们大家的秘密、隐私。所以这位新朋友非常不好意思,要把身体转过去,不让大家看到他的生殖器官。既然是秘密和隐私,那我们能不能随便去说人家的生殖器官?能不能把自己的生殖器官暴露给别人看?更不能让别人来故意触摸它。

(三)认读与身体有关的词语并识字

1、刘老师觉得大家今天表现的真不错,大胆地说出了平时羞羞答答、不好意思说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轻松轻松:请大家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做“我说你们做”的小游戏。

2、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活动到的地方都是身体的各个部位。那你知道我们都活动了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呢?(脖子、肩、胳膊、肚子、后背、腰、腿、脚。)3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词。(出示词语)你们先自己试着读准这些词语,呆会儿我请小老师来教大家读。(学生自学生字)

4、大家都认识这些词语宝宝了吗?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带上自己的词语卡片来教大家读:腰、肚子、后背、脚、脖子、肩膀、胳膊、腿。(学生拿自己做的卡片教认)

5、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读读这些词语,并拿出自己的词语卡片考考你的同桌。

6、开火车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7、现在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8、我们的身体、生命正是由这一个个器官和部位组成。让我们能走、能说、能看、能跳。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健康,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如果它们受了伤,甚至我们失去了它们。那个时候健康和快乐都会随之而去。我们应该怎么爱护它们呢?(做眼保健操、不能长时间戴耳塞听音乐、早晚刷牙、不乱掏耳朵„„)

9、看来,大家都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尽量不让它伤着、碰着、磕着。但刘老师发现你们有一个最重要的部位没有说到,就是刘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生殖器官。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么来保护自己的生殖器官?

10、说的很不错,刘老师还想给大家补充三点:

(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内衣裤最好是每天都换,这样才不容易得病。

(图)第二,要勤洗下身。男孩子还要洗阴茎,(图)女孩子要洗阴部,里里外外都要洗干净以免感染疾病。第三,在运动和玩耍中都要注意:

(图)运动时不玩可能伤害性器官的游戏,(图)不玩爬树游戏,以避免一不小心碰伤了自己的性器官。

三、总结:

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头部和身体很多器官和部位的名称。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本质区别。发现生殖器官对我们都很重要,同学们要注意卫生和保护。而且这个部位是男孩和女孩的隐私部位,大家要尊重对方的隐私。好,今天的课就到这,谢谢大家!

下载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孔建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孔建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鸟岛(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环保教育渗透教案——18、鸟岛 因远小学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全文,了解鸟岛在青海湖西部,具有鸟儿多.鸟蛋多、鸟窝多的特点而闻名中外,吸引了许多游客。初步认......

    语文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精选多篇]

    语文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鸟岛(二年级语文教案) 鸟岛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全文,了解鸟岛在青海湖西部,具有鸟儿多.鸟蛋多、鸟窝多的特点而闻名中外,吸引了许多游客。初......

    一年级英语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最终定稿]

    一 年级 英语 科 版别 册次 单元 教 材 点 (内容或主题) 法 点 “法”的名称 可结合的具体条款 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 第 一 册 Module 10 Where’s the rabbit? 《中华......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 洪前分校陈晓霞 如何向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而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每......

    语文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

    语文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广西桂平市垌心乡王举小学 蒙丽娟 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25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音乐学科渗透健康教育教案

    发 师》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歌曲《理发师》 学习目标:1、学会歌曲《理发师》,并且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的情绪,理解劳动的愉快。 2、引导学生尝......

    政治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政治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课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马桥中学政治备课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理解我国资源现状,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及科......

    物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电功率 2010-9 【教学目标】 1.知道用电功率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及电功率的单位“瓦”或“千瓦”,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进行简单的计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