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课程教案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
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 【教材分析】: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这一节主要阐述如何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 鉴别和评价,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的时效性。现在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接触的信息可以用海量来形容,那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是真是假,它的价值是大是小,对我我们中学生来讲,养成经常鉴别、评价信息的习惯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有着极大地裨益。
【学情分析】: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药接触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而高中生正处于一个比较理想的时期,他们比较容易轻信一些“甜言蜜语”型的“陷阱“。
学生会对社会上发生的此类事件感兴趣,我就例举三个案例从三个方面让同学们学会如何鉴别、评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鉴别信息的三个方面的知识
(2)对给出的信息,学生可以运用信息鉴别的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3)学生可以例举身边发生的一些类似事件并进行评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给出的三个案例以及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在进行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这三个方面。学生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课所学到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深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强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鉴别信息的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学生要学会提防不良信息,不要轻信“陷阱”,勇于揭露这类“陷阱”信息。
【教学重点】: 评价和鉴别信息的三个方面:信息的来源
信息的价值取向
信息的时效性
【教学难点】: 具体对某个信息进行评价 如何判断信息的时效性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时间安排】:45分钟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
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师生互动 【教学内容及过程】: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同学们,最近老师经常收到一些短信,有一条是:恭喜您获得了
非常6+1的大奖,您将获得笔记本电脑一台还有人民币2万元。还有一条 是:新康企业为庆祝30周年特举行真情回馈(有关部门公开监督)通过选号的方式,您获得了13万8千元,请及时与某某某联系。同学们你们帮老师分析分析,我该信还是不该信。
学生:信(或不信)
学习新知识
教师:好了,同学们,我给大家展示一个类似于我这件事情的一个案例,(课件展示)大家仔细看看案例(2分钟)中主人公是如何做的。看完我要提出来几个问题。
教师展示课件第一个案例和问题
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教师要与学生互动)(2分钟)
教师:时间到了,同学们谁回答第一个问题(邀请一组代表来回答,教师要对此作出评价)然后依次对二三四题进行如第一题的教学。(3分钟)
教师:看来大部分同学分析这个信息了,那我们是从哪一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呢?是信息的来源。1我们通过查看信息的来源,分析它的各项要素是否齐全,并通过调查和逻辑推理对其进行考证以及深入调查其真伪立见分晓。2我们可以把获得的信息与同类进行比较,考察期是否具有权威性,是否科学,是否具有代表性。知识点小结(1)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不要轻信,不要上那个当受骗。要记住天上掉不下来馅饼。我们要敢于揭露和制止此类信息“陷阱”,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3分钟)教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我们只是关注那些对我们来说有价值的信息,大家说那些你不关心的信息是对是错对你来说重要吗? 学生:不重要
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看第二个案例,同样的看完后回答后面的问题,小组继续讨论。
教师展示第二个案例和课件(2分半钟)同学们分组讨论(教师要与学生互动)(3分钟)
教师:好了时间到了,同学们谁回答第一个。(依次第2,3个)学生:…….(教师进行评价)
知识点小结(2)
教师:看来啊,信息对于每个人来说其价值是有所不同的。你在社会上的角色不同你关注的角度就不一样,你的价值取向就不一样。
我们为了判断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还要结合他人的观点,自己观察的事实以及推理,归纳总结,最后做出判断。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第二个方面:从信息的价值取向来鉴别信息。
教师:下面我们看第三个方面:从信息的时效性来鉴别信息,大家知道信息的时效性是什么意思吗?怎么判断信息的时效性吗? 学生:……(第一个问题答案会有许多,第二个就几乎没有人能回答上来了)
教师:同学们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在时间面前是很容易破碎的的,信息脱离了时间。那么他就失去了真实性,不在具有时效,所以信息它是有时间限制的,在一定时间内他有价值,超过这个时间它就不再有价值。
教师:举个例子吧,比如考试作弊,你的好朋友让你给他发个答案,你倒是也发了,只不过是考完才发的,大家说他的答案还有价值吗? 学生:没有
教师:由此 大家应该明白信息的时效性的意思了吧,那判断信息的时效性的方法有哪些呢?有谁能说一说。学生:…..教师:我们把判断信息是消息性的方法归纳为:
(1)对于突发性或者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里做出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2)渐进式的事实应该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的,最近的时间点来判断时效性
(3)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者披露出来的,它要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来源加以弥补 知识点总结(3)
信息网络它既是信息的万花筒又是信息的垃圾场,我们必须具备了鉴别信息的能力,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你要的可靠的信息,才不会被信息淹没。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去伪存真的技能。
归纳今天所学鉴别信息的方法有: 1 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2 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3 信息是否可用 4 信息是否有实效限制 5 信息包含哪些情感成分 6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
教师:好了,同学们 今天的课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配合。
第二篇: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教案
一、二、课题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广东版)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从教材结构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归纳为“真实”、“有用”,为此,教材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价值判断,即“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强调的是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中确定权威、可信的信息源;“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强调的是对于不同社会角色,所需要的信息是不同的,只有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才是有用的信息;“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强调的是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时效性,这是信息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教学目标
1、能鉴别与评价信息,并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2、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五、教学方法 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导入
[课件演示]《刘德华之死》——《法制明星》报第一版头条赫赫写着《刘德华被枪杀》!文中写道,“昨天夜里,刘德华在香港九龙外环玉桥下遭到蒙面杀手的枪击,刘德华及众保镖不幸身亡。
师:这条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 生:假的? 师:你通过什么得出这是一个虚假信息?
生:通过电视、广播等形式得知刘德华现在依然健在。案例学习,问题驱动
六、多媒体教室七、一、打开窗户,新鲜空气(信息)进来了;灰尘和苍蝇(虚假信息)也进来了
二、新课 案例分析与交流分享
[课件演示]』(1)课本P31面李明上网中奖实例。
(2)提出问题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实例并对问题进行分析。
1.李明从哪里获得中奖信息?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为什么? 李明收到航空邮件获得中奖信息。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有公章吗?有地址吗?打电话有人接吗?可以找到该公司吗?)2.该中奖信息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
逻辑推理(免费上网?中奖?两者的关系?150元可以从奖金里面扣?)3.李明问银行,银行提供的信息(可能是国际诈骗)是否可靠?
可靠。多渠道、从侧面了解(不失偏颇,旁观者清)4.为什么公安机关下的结论(这是一起国际诈骗事件)可信?
信息来自权威部门(通过权威部门考证)
5.除了公安机关跟踪调查,还有什么可以辨别该中奖信息的真伪吗?
与同类信息比较(等看别人寄钱后看有没有奖金寄来,或看朋友里面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
6.李明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等资料,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不要这样做,原因:怕别有居心的人利用,冒名诽谤„„
案例一:虚假短信。从来源上分析信息的真伪
短信“庆国庆,贺中秋,中国移动推出:“我眼中的中秋”短信征集活动。凡是把此短信发给10个不同的号码,既获得50元话费,详情咨询10086。”同学们根据短信中所提示的信息鉴定上述短信是否可信。案例二: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课件展示』:盗版猖獗(不同社会角色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市民—公民义务;个人用户—省钱;单位用户—公司形象和保障;软件销售商—利益和名誉受损。
天气预报。进行分析,加深对信息的价值取向性的理解。案例三:(1)接到通知(2)手机卡活动。关于信息的时效性
『课件展示』:(1)关于组织参加“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的通知 ——参赛选手的报名截至日期为9月15日,各市要严格按要求填写报名表。
(2)昨天小李听小文说国庆期间神州行、神州大众卡有充值赠送,小李赶紧去买了一张,谁知却没有。他埋怨小文骗他,小文却说没骗他。到底怎么回事? 总结:分析和判断信息的真伪可通过信息来源、价值取向、时效性 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2.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3.逻辑推理;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5.实地考证。
1)在网络上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2)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身份的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见。3)不要自己单独去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4)记住,你在网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
练习(20分):结合前一节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和技巧,设计一个旅游计划,完成活动计划表,并制作一个简单的PPT,首尾各一张,中间内容至少两张(3人一组)
演示制作PPT简单操作
巡视,指导,学生说明,点评(10)
活动册作业(5、6分钟)
板书设计:
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第三篇: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案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案
模块: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的第2.3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年级:高中一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学时数:1节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广东版)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从教材结构及学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归纳为“真实”、“有用”,为此,教材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价值判断,即“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二、学生分析
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已经基本掌握。但对于获取的信息是真是假,是否带有欺骗成分,对自己是否可用,会不会是一个已经过时的信息等都可能不太注意。因此本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真假鉴别,并从有用的信息里面挖掘更深层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能抵制不良信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2)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短信内幕中奖彩票”、“qq视频诈骗”对信息时代的各种真伪有个深刻认识。
(2)通过阅读与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从信息的来源鉴别信息真伪的方法。(3)通过调查分析,使学生了解个人兴趣是信息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4)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认知水平都影响一个人对信息的价值判断。
(5)通过生活情景案例,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一些比较需要关注时效性的信息,从而从时效性判断这些信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能对信息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与判断,自觉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2)阅读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明是非,辩对错。
(3)从自我做起,不发布,宣传虚假信息,并把社会上虚假的信息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擦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这样的能力很难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形成,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信息活动中积极积累经验,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驱动、案例学习、游戏体验
七、教学过程
1、观看视频,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第一章学习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的我们每天都会获得大量的信息,可是这些信息复杂多样,有真有假。这不,前不久,老师看到两则新闻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教学活动:播放“短信彩票中奖内幕号”、“利用qq视频诈骗”的视频,使学生明白信息有真有假,有必要对获得的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目的:学生有一个感觉认识到信息时代信息的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师:同学们,你们看完两个新闻之后,有什么体会呢? 生:..............师: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特别是随着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它使信息传播的途径、速度、范围、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信息目不暇接,扑朔迷离。
我们必须学会辨别它们,获取真实可靠、有用、有效的信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
2、新知
(1)师:首先,同学们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出有多少个关键字呢? 生:信息、鉴别、评价
师:信息主要指信息发出方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鉴别:真伪
评价:好坏,效率、是否有用
师:刚刚同学们认真看了视频,这里有三个问题,请同桌讨论交流。
问题一:假如你收到所谓的中奖内幕号短信,你将如何对该信息进行鉴定评价? 问题二:假如你通过QQ视频聊天得到亲朋好友需要你汇款,你将如何对该信息进行鉴定评价?
问题三:生活中你有类似的经历吗?你是如何鉴别与评价信息?
目的:学生主观有一个认识,利用经验进行判断,再引出所讲授内容。师:有同学提出打电话确定对方是否需要打钱,信息是否真实。其实,表弟是信息的发出方,也就是信息的来源。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从三个方面进行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第一个方面,从信息的来源进行鉴别。(2)从信息的来源进行鉴别。
Ppt展示: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这信息的来源可靠吗?
回忆:信息的来源一般有哪些?
答:事物本身、他人、媒体
师:如何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信息是真是假呢?
教学活动:学生认真阅读p31的案例材料,并同桌思考讨论p32的几个问题。学生回答:..............师(总结):从信息的来源判断信息真伪性的方法:
1、信息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2、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是否真实;
3、逻辑推理与查阅资料,;
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
5、实地考证.实战练习:视频播放“假录取通知书”的案列,学生分析总结,利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生:打电话问大学,问招生部门,和家长实地考察............师:(评价归纳)
师:《总结》确定信息来源的十分重要,是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关键。同时,切勿“拿来主义”,记住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堤防信息“陷阱”。(3)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师:每天面临各种纷繁的信息,一个人可能接收所有的信息吗?
生:不可以
师:播放一组图片新闻,问,同学们看完这四张图片新闻后,最关心哪一条呢?最想了解哪一条呢?
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反问,为什么你不关注NBA呢? 师:展示ppt
一个人不会接收所有的信息,同时一条信息对不同的人的价值也不一样。PPT展示:这条信息对我有用吗? 举例子:天气预报,在不同的人的价值
师:(总结)影响个人对信息价值判断的因素有:
1、个人的兴趣爱好
2、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所从事的行业或职业
3、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学校于下周星期五将举行运动会比赛”,将全部同学分成四组,请从以下的身份里选择一个谈谈,你对该信息的价值取向。
身份:第一组:学校领导,第二组:体育老师,第三组:班主任,第四组:班长与体育委员
师:通过角色扮演同学们更深刻体会了信息对于每个人的价值各不相同的,社会角色的不同也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同时,人们判别信息是否真实可用,还可以通过参考他人观点,结合观察的事实和推理过程,归纳结果,作出判断。(4)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师:昨天,一位老师告诉我,现在移动有充话费可以送话费的业务,特别划算,于是我赶紧去营业厅充话费,结果,营业员没有给我办理该业务?为什么?
生:..................师:对,“充话费送话费”的业务已经过期了。这就是鉴别与评价信息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条信息过失了吗?
PPt展示: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师:同学们,生活中哪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生:天气预报、股票走势等
师:总结判别信息的时效性的方法归结为:
1、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时间(天气预报等)
2、对渐进式的事实(新闻调查、体育联赛等)
3、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事件原因调查等)
3、总结
师:信息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垃圾场,必须具备审视和判断能力,通过价值判断,剔除糟粕,对有用信息进行深层挖掘,寻找其中隐含的价值和意义,满足需求。
总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1)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2)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3)信息是否可用
(4)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
(5)信息包含哪些情感成分
4、课后任务
(1)学生完成“活动册”对应的课堂练习。
(2)某同学想在网上购买一个价值几千元的手,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她提一些建议。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信息技术的理论课,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可是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信息的真假,价值进行判断是重点。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利用视频图片和生活中的情景举例子,结合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自然吸收和掌握。同时以学生案例分析及时反馈。只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分组一直是个问题,如何有效合理分组同时在课堂上让小组交流问题,共同探讨,又能及时在有限的课堂上得到学生的反馈是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课在教学案例上可以再精致一些,学生活动互动上有效一点,效果会更好。另一个方面,如果在老师资料准备充分,学生知识与技能足够成熟以及教学环境比较好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资料,给出问题,采用小组合作任务探究等方式,自主归纳。
内江三中
范莹莹
第四篇: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篇一: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2.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提高“识别力”,我当鉴别师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实例中的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认识信息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性,并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信息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基本的信息鉴别能力,从而学会在信息活动中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信息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性,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难点: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与技巧,能结合实例对信息的真伪、价值性和时效性做出合理的判断。
3、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粤教版必修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前面学习了信息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了信息获取的方法、途径和技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意义,能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信息的时效性等三个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
4、学生分析
本节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信息的获取》最后一节,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和一定的搜索策略与技巧,并能成功获取信息,但针对信息高速发展下的鱼龙混珠及信息泛滥等情况下,免疫力、鉴别能力明显不足,而针对这一情况,学生也有一定认识,因此学生对如何鉴别和评价信息是有一定需求的。
5、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诱思导学法、自主探究法与协作探究法等方法进行教学。(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协作式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案例学习,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通过问题导学,以实例为线索,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3)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本课以实例为线索,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问题导学和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各抒己见,能针对具体问题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鉴别与评价信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提高对信息的鉴别和评价能力。教学基本流程: 1 2 3
一、案例:
案例1:我中奖了!天上会掉馅饼吗 ? 2009年7月5日,王先生收到一封信件:三星公司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特举行刮奖大赠送活动,王先生刮中了三颗星,中了一台本田奥特赛汽车。王先生高兴地说:“我运气真是好,快点联系一下,别耽误了兑奖时间”。案例2:“花24万帮你搞定中国人民大学” 5 篇二: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_徐晓红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东莞市樟木头中学徐晓红
【教学背景】 面向学生:高中学科:信息技术 课时: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鉴别和评价信息,并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能对信息的真伪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能初步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采用案例学习、问题驱动的过程,掌握鉴别与评价信息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辨别生活中常见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信息价值取向。【教学重点】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教学手段】
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为学生营造较宽松自由的课堂,突出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突出以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导。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并采用案例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教材分析】
在信息的获取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如何鉴别与评价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的纷繁复杂也很容易扰乱人们的注意力,因而,学会准确地鉴别和评价信息,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根据信息论的知识,信息价值判断可根据信息的特征考虑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趣味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等。但从教材结构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本节将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归结为“真实”、“有用”,为此,教材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价值判断,即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学情分析】
在信息时代对获取大量信息的鉴别是当今学生的薄弱环节,培养高中生能够正确的评价信息是一个必需的教学内容,培养他们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整个信息社会的发展状况。【、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重在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反应。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本课使用在线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评价系统进行自评,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自评的结果进行简单的针对性的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于信息安全问题在信息活动过程中的日益凸现,对社会、个人、团体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为了帮助学生对这方面的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提供了许多关于信息安全的视频和案例,并采用情景导入、案例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索和体验,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形成一定的理解。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学习讨论的热情很高,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1、选用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的视频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并引入小组竞争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在线测试与评价系统,实时进行本节课评价与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篇三:信息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一、概况
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特别是随着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它使信息传播的途径、速度、范围、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信息应接不暇,扑朔迷离。那么对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价值判断,即“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并且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的鉴别和评价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三种基本方法。
(2)熟悉鉴别与评价信息的其它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有关时效性的举例活动中。
(2)通过设置案例情景,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认知水平的信息的价值判断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诙谐幽默的案例,学生感受信息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性。(2)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形成积极合作交流的意识。
(3)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自觉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者认知特征
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水平中,高一学生属于形式运演阶段。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具备假设—演绎思维,即不仅可以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景,而且能够根据可能的情景进行思维。在此阶段,认知趋于成熟的儿童逐渐摆脱了实际经验的支柱,能够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
2、学习者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征分析
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信息的鉴别和评价,只不过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
在本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信息的特征以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这些知识储备是“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前提。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对于之前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发现并有耐心引导,使他们对这节课的内容和有效地消化吸收。减少这些学生的挫败感,使一个班级体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降到最低。
3、非智力因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求知过程时间稍为长一点,意志上的弱点就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了。由于信息技术课不属于高考必考范畴,高一学生
对于这门课上的关注度不如其他学科的关注度高。学生的情绪极易变化,意志也不够坚定,注意力不集中。
但是,高一的学生各方面能力基本上都已具备,有主见,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都比较强,记忆力处在最强阶段,对信息的掌握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比较好。所以以下几个方面要注重:(1)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发展积极兴趣,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有效途径。
(2)情感:
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消极情感阻碍智力发展,积极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特别是理智感,能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3)意志:
教学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不要定得过高或过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将活动坚持到底,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四、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广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基础)中第二 章《信息的获取》中的第三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在此之前学习信息获取的方法、途径和技巧,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如何鉴别和评价信息的问题。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不可缺少的部分。
2、知识结构如下:
3、重难点分析
(1)重点:认识信息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性,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原因:要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就必须掌握三种基本方法以及认识到其重要性。
解决方法:讲解每一个基本方法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感悟信息鉴别和评价的重要性。
(2)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原因:这样的能力很难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解决方法: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信息活动中积极积累经验,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过程
1、课程的导入(激发学习动机)
课程以“帮助老师怎样变高?”的问题设置开始,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踊跃发言的积极情感。吸引学生逐步融入到本节课的内容学习中,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2、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播放“增高广告”视频
播放“增高广告”视频,分析此广告是否可信,怎么去判断可信?老师通过从信息的来源和搜集有关“增高药”的效果来对此广告进行判断。
3、共同讨论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合作交流)
展示 “陕西师范大学2010级教技的实习地点和名额”这一信息,分三种角色,引导学生去思考社会角色的不同决定了信息价值取向的多样性。通过共同讨论,让所有的学生都集中注意力,参与到课堂中。接下来让学生有关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的相关例子,活学活用。
第五篇: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一、教材分析
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如何鉴别与评价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的纷繁复杂也很容易扰乱人们的注意力。因而,学会准确地鉴别与评价信息,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本节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设置的。
二、学生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在第一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信息的基本特征,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学习基础。课前,我通过咨询式调查,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印象较深,从而为本节内容打好基础。
2、能力基础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及接受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较强。
三、明确学习任务
1、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2)能鉴别和评价信息,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采用案例学习法,让学生通过阅读三种鉴别与评价信息价值方法的不同案例,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注重观察,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信息活动中积极积累经验,以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让学生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不良信息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2、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给学生介绍三种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既贯穿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在信息社会生活中的必备技能。
教学难点:
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四、教学方法
案例学习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协作法
五、教学地点
第一微机室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投影显示)“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灰尘和苍蝇也进来了”。众所周知,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视、手机、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媒体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面对无所不在的信息诱惑,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停顿5秒,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我们需要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吗?
学生回答:需要。
教师问:那么,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这是我们本节课即将探讨的问题。(投影显示)今天,我们学习2.3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二)相关知识回顾
设计意图:本节课从教材结构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将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归结为“真实”、“有用”,为此,我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价值判断,即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而鉴别信息是否“真实”;从“信息的价值取向”和“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从而鉴别信息是否“有用”。由于其中涉及到信息的基本特征:真伪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这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几道知识回顾练习题(详见附录1)。
(三)新课讲解
1、讲解知识点1:判断信息的真伪性 教师:让学生观看Flash短片:害人的短信。播放短片前,先投影展示讨论题目:(1)短片中钱爱是从哪里获得“刷卡”的信息?(2)这个信息来源是否可靠?为什么?(3)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定信息的真伪?(4)评价钱爱轻易透露自己个人资料的行为。
学生活动1:带着讨论问题观看Flash短片(4分钟)。看完后,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小组长负责整理讨论结果(2-3分钟)。讨论结束后,各小组积极与大家分享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判断信息真伪性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鉴别与评价信息价值的第一个方面,即:判断信息的真伪性(教师引导学生说)。
小结一:去伪存真——判断信息的真伪性
教师问: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否总结一下虚假信息的特征呢?面对虚假信息,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或者说,该如何鉴别虚假信息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后,投影展示虚假信息的特征及相应的应对策略。结合观看的短片来分析相关内容。通过此环节,让学生体会鉴别与评价信息真伪性的方法。
学生活动2: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虚假信息或诈骗信息。设计意图: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常见虚假或诈骗信息的类型及内容,从而减少虚假或诈骗信息的危害。
2、讲解知识点2:判断信息的时效性
教师:投影展示信息由于失去时效性而失去价值的案例,引出鉴别与评价信息价值的第二个方面,即判断信息的时效性(教师引导学生说)。
小结二:时过境迁,分析信息的时效性
教师:从信息的时效性也可以对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强调:不同的信息具有不同的时效性,这是信息的真正价值所在。投影展示判断信息的时效性的方法:
(1)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里做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例如:第一时间报道的新闻、天气预报、股市行情……;
(2)渐进式的事实,即事实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 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来判断时效性,例如:奥运会的奖牌数、运动会的团体总分、地震失踪人数……;
(3)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它可以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来源的办法加以弥补,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华南虎”事件、“张悟本”事件、“地沟油”事件……。
3、讲解知识点3:判断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学生活动3:浏览老师投影展示的新闻标题,各自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浏览完,与大家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标题。
设计意图:引出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教师问:为什么大家感兴趣的新闻标题不一样?
学生回答: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不一样。
教师总结:对。我们每个人只关心对自己有用的、有价值的新闻。因此,在鉴别与评价信息价值的时侯,我们还需要判断信息的价值相对性(教师引导学生说)。
小结三:因人而异——思考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教师:从信息的价值相对性也可以对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不同的人价值取向不同,对信息的鉴别和评价结论也不同。(投影展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对于每个人的价值各不相同。社会角色的不同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取向不同。例如:昆虫学家关心蚂蚁间的通信或信息交流;自然保护组织关心城市建设中树木被砍伐的情况;物价上涨……
(2)对信息的评价会掺杂个人感情因素。同样的信息,由于掺杂了个人感情因素,评价结果也会不一样。如:听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住在城里的小明愁眉苦脸的,可住在农村的小张却很开心;广电总局封杀低俗类相亲节目,有人喜有人忧……
(3)从不同的角度评价,结果也不一样。如:黑林图形。
4、总结:鉴别与评价信息价值的方法
教师总结:本节通过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得出,可以从信息的真伪性(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的时效性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了解了如何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使得信息真正能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而更好地 被我们利用。
5、课堂延伸:课堂知识巧提升
学生活动4: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2011地球一小时”活动。
教师问:自己知道这个活动的时候该活动已结束(失去时效性),那么,这个信息还有价值吗?
学生答:有。它可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
教师:非常好。熄灯是一种信号,它代表着你对保护地球的信仰,和参与改变的愿望。然而,除了熄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学生答:以步代车、乘用公交车、使用节能家电、节约用水、随手关灯、垃圾分类、多种树……
教师:对。从现在起,让我们用行动超越一小时。不论什么方式,只要适合你,都是你超越熄灯一小时的行动宣言。大家能够用行动超越一小时吗?
学生大声回答:能!
教师: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在鉴别与评价信息价值的时候,我们应综合评价,而不能孤立进行。比如这条信息,虽然已失去时效性,但它的价值却很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应综合多种要素来鉴别与评价信息的价值;呼吁学生保护地球,倡导他们为保护地球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号召学生用行动超越熄灯一小时。
6、课堂测试:所学知识及时测
教师:投影展示课堂测试练习题(见附录2),从而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做课堂练习。
7、学习的平台:为社会清理污垢
教师:给学生介绍学习的平台: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告诉学生应经常登录该网站进行自学,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举报收到的虚假信息、诈骗信息、骚扰电话等,从而帮助社会清理污垢。
学生:仔细听讲并用心思考,利用课堂剩余时间登录该网站进行自学。
七、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为了避免课程内容单调、课堂气氛沉闷,我精选了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又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让学生通过阅读三个不同方面的案例,体会鉴别与评价信息价值的三个方面。同时设计了丰富的学生活动,并且这些活动也都贴近学生实际,因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反响也不错,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除课本知识外,我在结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又适当进行了延伸:号召学生举报虚假欺骗信息,为社会清理污垢,从而提高了课堂内涵。
不足:由于课堂内容过于饱满,所以教学时间比较紧凑,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分配的时间过短,学生在课堂内登录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网站进行自学的时间太少。如果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自学该网站内容,并能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学效果就更好了。
附录:
1、相关知识回顾练习题
(1)张三拿了一张 1998 年广州市的旧地图去找广州的某个地方,结果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B)。
A.传递性
B.时效性
C.价值相对性
D.真伪性
(2)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体现了信息的(D)。
A.传递性
B.共享性
C.价值相对性
D.真伪性
(3)“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说明信息具有(C)。
A.依附性
B.时效性
C.价值相对性
D.真伪性
2、课堂测试练习题
(1)打电话查询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情况,为自己远出旅行做好相关准备,这主要是从信息的(A)进行考虑。
A.时效性
B.价值取向
C.来源
D、价值性
(2)李明收到一则短信:“尊敬的电信客户,你的手机在充值活动中了1000元的大奖,请你先付手续费50元到帐号XXXXXX,收到汇款后,我们在三天内办理好相关手续,将奖金打入你的账户”。请你从信息的来源判断其是否真实可信,李明应该如何做,请选择(C)。
A.李明应该汇款,自己运气好,不要告诉别人
B.李明应该汇款,相比1000元,50元不算什么
C.李明不应该汇款,应该先通过电信部门查证,若情况属实再汇款 D.李明不应该汇款,手机短信都是骗人的
(3)“不要轻信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这说明要从(C)进行慎重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A.信息的价值取向
B.信息的价值性
C.信息的来源
D.信息的时效性
(4)小明很喜欢下棋。一天,他在网站上看到一则有关象棋比赛的通知,可赛事早就结束了。要是能早些看到这消息,那该多好!他从信息的(C)方面判断出这个信息已没有价值了。
A.价值取向
B.来源
C.时效性
D.增值性(5)同一信息对有的人有用,对有的人无用,这说明(D)。
A.信息具有时效性
B.信息来源的权威性
C.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D.信息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6)信息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如果人们不具备相应的审视和判断能力,就会被一大堆信息垃圾所湮没。因此对获取的信息需要进行辩证分析。(√)
(7)信息对每个人的价值是相同的。(×)
(8)从教育部获悉,全国中小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从2005年开始全面实行新的课程标准,这一信息来源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9)分析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过程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10)信息无处不在,但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