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重难点及教学目标

时间:2019-05-15 03:0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重难点及教学目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重难点及教学目标》。

第一篇: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重难点及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3、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能在观察图和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6、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三、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

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利用周末作业和学校作业展示的要求,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内阅读知识的积累

1要求背诵的课文(按原文填空要做到会默写):(1)背诵全文:

1《燕子》2《古诗两首》25《太阳是大家的》29《古诗两首》

四首古诗,必考一首,包括书下注释,熟练背诵准确无误。

(2)对于要求“背诵喜欢的内容”教师可从积累好词佳句的角度,从对理解课文内容、表达中心意思的角度指导学生背诵。

3《荷花》5《翠鸟》11《画杨桃》13《和时间赛跑》21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

(2)学习伙伴提出: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荷花》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习伙伴提出:“冒”用得真好。

(2)学习伙伴提出:“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为什么说这一池的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太阳》

(3)《语文园地》中要求“读读背背”的内容。园地一:描写花草、日月、山峦的词语 园地二:古诗佳句及作者 园地三:表示思想方法的谚语 园地四:有关读书、治学的成语

园地五:体现“母爱”的古诗《游子吟》作者:孟郊 园地六:有关气象的农谚

园地七:表示友谊的名句

及作者 园地八:歇后语

2“黄泡泡”及课后问题:

在整个复习阶段,按单元梳理课文是必不可少的,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一定要会解答“黄泡泡”及课后问题,还可根据各班学生情况,在文中找一些比较典型的段落,进行阅读练习。

《燕子》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学习伙伴提出:想象出“赶

《翠鸟》

(1)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鲜艳”的意思。(2)翠鸟的动作真快呀!(第三自然段)

比较句子,哪个写得好,好在哪?

《燕子专列》

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第2自然段)

从“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2)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最后一段)小山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寓言二则》

(1)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

(2)我想对那个楚国人说„„ 从这两则寓言中懂得了什么。《惊弓之鸟》

(1)真有这样奇怪的事情吗?(第2自然段)(2)更羸的判断真准确呀!(最后一段)

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 《画杨桃》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第11自然段)《检阅》

(1)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第3自然段)(2)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第12自然段)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争吵》

(1)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第7自然段)

(2)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第9自然段)《可贵的沉默》

(1)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第10自然段)

(2)我也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孩子们的沉默是可贵的? 《她是我的朋友》

联系上文,我读懂了“迫在眉睫”的意思。(第4自然

段)

找一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并说一说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七颗钻石》

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第1自然段)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 《太阳》

我知道这样比较的好处。(第2自然段)

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 《月球之谜》

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第2自然段)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太阳是大家的》

我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几句话„„ 《一面五星红旗》

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呢?我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说„„

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卖木雕的少年》

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古诗两首》

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西门豹》

我知道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了。

西门豹用了什么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女娲补天》 女娲真了不起。3资料袋小知识:

《珍珠泉》:我国有很多神奇的泉。其中西藏有(羊八井热)泉,河北有(喷鱼)泉,台湾有(水火)泉。《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和时间赛跑》: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有重开日,(人无少年时)。

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绝招》:

(三胖)

会(憋气)的绝招;(二福子)会(单臂倒立)的绝招;(小柱子)会(速算乘法)的绝招;(奶奶)会(快速包饺子)的绝招;(我)会(

第二篇:统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统编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 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 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

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每组课文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能在观察图和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6.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第三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单元教学重点:

1.初步经历的统计过程,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单元教学难点: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的预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分组收集和整理数据。

2.会填写简单的单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问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会分类的思想的方法,增强数据分析的意识。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

2.能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会运用“正”字记录方法进行统计。学会用简 单的统计表表示数据,并能够读懂统计表

3.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感受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运用“正”字统计法,并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4—6页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简单的整理和分析数据。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3.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4.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除法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从“不平均分”到“平均分”的活动,形成认知冲突。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在对比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3.注重平均分结果的表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为什么要平均分以及“平均分”的含义。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含义。2.关注平均分的过程,在操作中体会“平均分”的方法,进行方法的优化。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含义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的例题3 教学目标:

1.重视“平均分”过程与方法,突出“平均分”的结果。2.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情况的“平均分”活动,体会“平均分”这两种情况的不同,孕育了“平均除”“包含除”的意义感知。

3.在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的活动中,学生能对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用语言描述,重视动作或图形表征到语言表征转化。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先确定每一份要分得多少再分。第 四课 时 教学内容:教材11-12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平均分的练习,感受分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2.体验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3.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平均分的练习,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教学难点:体验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第 五课 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4 除法 教学目标:

l.学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渗透模型化思想。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第 六课 时

教学内容: 教材15-16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 七 课 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5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结合情境和操作,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与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对应关系,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第 八 课 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例1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求出除法算式的商的方法。

2.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 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3种思维模式的呈现对比中,优化出简便方法—想乘算除。

第 九 课 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例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建立整体认知,从情境中捕捉乘、除法相关问题,在算式中铺垫“想乘算除”。

2.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口诀求商,了解用口诀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知道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能用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

2.在对比中形成对除法计算的整体认知,渗透对比的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数量关系的分析联系平均分的办法,明确用除法解答的理由。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24-25页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巩固表内除法的计算。

2.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3.在情境中深化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乘除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26-27页 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六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能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2.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旋转。4.能够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之美。

单元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单元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5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感受对称美并懂得欣赏对称美。自己设计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找出、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中“完全重合”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第二课时:平移

教学内容:教材第30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从现实生活的实例中找出平移现象,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3.初步感知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感知平移现象。教学难点:能找出平移现象。第三课时: 旋转 教学内容:第31页例3 教学目标:

1.学生从生活中例子中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学生的操作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旋转现象。教学难点:能找出旋转现象 第四课时:剪一剪

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亲自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2.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对称的认识。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

教学重点:动手剪出连续的有规律的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能剪出旋转的对称图案。第五课时: 综合练习

教材内容:教材第33—36页练习七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2.通过练习,学生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3.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教学重点: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教学难点: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并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4.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感受除法的现实模型,深入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单元教学重点:

1.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的例题1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

1.能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预先感受方程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愿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及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用7、8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的例题2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形成用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结构。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同时注意规律的渗透,更好的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正确熟练的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利用迁移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0-41页练习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能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的求商。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的例3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2.把除法扩展到连续量之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3.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从多余信息中选择有效信息,继续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与二年级上册所学的类似知识相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继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用除法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 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5—46页 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十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把除法算式整理成表格。对乘法口诀 更加熟悉,并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

2.熟练地使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法计算的技能。

3.通过练习,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联系的体会。教学重点:找出规律,把乘除法算式整理成表格。教学难点: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法计算的技能。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4.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 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单元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 同级运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的 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加减、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2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明确乘加、乘减以及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2.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混合运算的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例3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借助多媒体课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52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没有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掌握没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掌握带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4.学生能养成先分辨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能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4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雏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实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重视解题思路的独立思考与深入有效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交流习惯、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 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深刻理解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进一步加强对两步计算的顺序和方法的掌握。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梳理清晰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问题理解混合运算计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回顾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系统的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对混合运算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系统的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学生经历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继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

1.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单元教学难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能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发现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初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对比等方式,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例4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不再借助具体操作,能利用除法竖式,直接想乘法口诀 寻找商。

2.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学会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所找的商是否正确。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例1—例4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检验计算是否正确。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掌握试商的方法。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67页例5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最多”“至少”的含义。

2.用不同表征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进一”的道理。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能够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语境中“最多”“至少”的含义及“进一”的道理。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67页例6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 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应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 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周期性问题的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周期性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

综合与实践:小小设计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72-73页小小设计师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出生活中的简单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并将所设计的图案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能将同样的图案拼在一起,并根据实际确定所观察成果的基本图形,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3.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美,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能够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出图案。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给定的图案找出基本图形,并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述物体的运动。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会用万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同时会在算盘上表示出万以内的数。

4.结合现实素材认识近似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使用近似数的意义,进一步形成数感。

5.能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会在实际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的作用,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6.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同时,体验自主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 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单元教学难点:

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74--76页例

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数圆点、小棒、木块等数学活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

2.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会数1000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及千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掌握十进制的关系。教学难点:体会读、写数的方法或本质。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数彩点,在活动中充分感悟1000有多大。以彩点 图使数轴直观化,进一步认识数轴,体会数序。通过填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千”及其与 百、十的关系的认识。

2.加深学生对1000这个数及这个计数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能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4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计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82-84页例

5、例6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掌握万以内数各个数位的十进制关系,数位顺序以及简单的数的读写。

教学重点:认识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数各个数位的十进制关系及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建立“万”的概念。第5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85页例7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并且能总结出万以内数的读法。

2.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零的万以内数的读法。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86页例8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写万以内的数。

2.通过学习中间或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写法,加深对数位的认识和理解。

3.结合写数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万以内数的写法。教学重点:熟练地把数和数位顺序表对应起采写数。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含O占位和补位作用)。第7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例9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素材,学生经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第8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91页例10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比较能力和估数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进行估计。第9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八100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知道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2.经历复习的过程,培养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综合练习。

教学难点:在复习的过程中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能熟练运用数位顺序表进行写数(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数)。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95页例

11、例1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第1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1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2.通过万以内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能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估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估算意识。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秤物

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重点: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单元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00—102页例

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学生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04页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估量能力。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测策略。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借助生活中简单的事件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能按一定方式整理信息,进行推理;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通过游戏,能用推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推理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猜测、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1.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2.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单元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09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学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10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比较、推理等活动,感受简单推理的35 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发现数的排列规律。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教学难点:培养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思考的有序性和全面性能力。

第十单元 总复习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经历梳理本学期各部分知识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总复习,帮助学生差缺补漏,对所学的各部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更好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3.通过总复习,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4.通过总复习,为学生提供反思、归纳、整理、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学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1.系统整理本册知识、并达到巩固提高。2.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3页总复习和练习二十二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对本册教材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各部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学生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初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3.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交流、合作与分享中,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本册知识、并达到巩固提高。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14页总复习和练习二十二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表内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练习,学生能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明白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法、减法,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15页总复习和练习二十二的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玩一玩的一系列操作活动,在体会“数学上的图形运动是对生活中物体的运动与变化的抽象”的基础上回顾轴对称图形,图形平移旋转的特点。在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经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学生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合适单位的填写,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3.复习时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运动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上图形的运动是对现实生活中物体的运动与变化的抽象”。

第4课时

教学内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练习二十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对全册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梳理,系统掌握本册教材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

进而达到本册教材的目标。

2.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中,体验知识的运用,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九年级下册

1、威尼斯商人(节选)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剧本所表现出来的崇尚正义、仁爱、友谊的人文主义理想。

2、复述剧本主要情节,了解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3、品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品味丰富、生动的个性化的戏剧语言,初步培养学生戏剧鉴赏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目标1、3

2、学习难点:目标22、江村小景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所展示的主题,以及表现剧本主题的形式。2.学习欣赏剧本精练通俗、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3.学会欣赏剧本的结构。教学难点 :精练通俗的语言理解。教学重点:关于剧本的主题

3、《陈毅市长》选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及作品梗概

2、能力目标: A、初步学会通过对剧情矛盾冲突和人物对话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B、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剧本,尝试进行舞台表演。

3、情感目标:感受陈毅市长的政治家胸怀和人格魅力。教学重点把握剧情的矛盾冲突,欣赏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教学难点理解两人之间矛盾冲突的转化过程;咀嚼其中蕴涵丰富的语句。教学方法和手段

4、一厘米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2.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3.通过作者对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3.领会小说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2.理解作者通过文中主人公来反映母亲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5、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教学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3.思考中日关系中当前面临的问题。

6、生命与和平相爱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认识犹太人的民族精神,了解犹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2、概括出戴维的优秀才能,并进一步归纳出其优秀才能的根源。3.探究课文逐步深入地描写人物的方法。4.体会文章语言凝重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教学重点: 1.了解犹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2、概括出戴维的优秀才能,并进一步归纳出其优秀才能的根源。教学难点: 1.探究课文逐步深入地描写人物的方法。2.体会文章语言凝重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由犹太民族引出戴维其人。第二部分(2—5)介绍戴维的语言才能

第三部分(6—11)探寻戴维语言才能形成的根源第四部分(12—14)继续叙述对戴维的了解,抒发自己的感受

7、热爱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生僻难词。2.品味课文生动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意旨。3.理解课文逼真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4.培养学生默读的学习习惯,提高阅读质量。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讨论法、发现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课文情境,认识人的价值和深切体会“人”的伟大。

2. 理解生命的意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 理解课文的感情和意旨,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2.品味课文逼真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3.品味课文情节的传奇性。难点 1.课文浓厚的象征意义。2.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2.学习海伦·凯勒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3.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及其深刻的主题,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迪,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笑对人生的风雨。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及其深刻的主题,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迪,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2.把握人与环境抗争时所折射出来的伟大的力量与意志,珍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9、送行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出现的“不谙世故、凄怆、邂逅”等生字词。

2、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

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难点: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

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2、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应主要使用讨论法来体验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示学生要珍惜美好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 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难点: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11、台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12、呼兰河传(节选)

一、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诗化的语言,体会充满童趣的景物描写、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以及祖父勤劳慈爱的形象。

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以及祖父勤劳慈爱的形象

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19、雪

【教学目标】1.体味文中“雪”的意象的内涵,理解作者热爱生活<顽强战斗<为理想而抗争的精神追求;2.通过反复吟咏,体会课文精练生动<意蕴绵长的语言;3.初步了解和掌握散文诗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技巧。重点读懂《雪》,了解其写作年代和背景,探究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难点

1、品味文章精炼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抒情语言;

2、了解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学习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20、《雪》四人谈

◆知识与能力

1、初步理解文学评论的写法。

2、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作家、学者谈鲁迅先生的《雪》,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大一致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间的异同。◆过程与方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最好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归纳,老师作若干订正、补充和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的内涵,从而知道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每个人个性不同所致。重点:了解有关王蒙的文学常识及评论《雪》的角度,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难点:了解评论的一般写作方法。

第五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七年级下册

童年的朋友

学习目标: 1.激发孩子对家人的爱心。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 写作特色。学习重点、难点:1.传授学生揣摩课文语言的方法,体会文学作品中感人的片段,从而 培养学生对家人的热爱,体会亲情的概念。2.文章中重点语句的揣摩,以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一面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鲁迅同情、爱护劳苦大众,和工农站在一起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立场,激励学生以鲁迅为榜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掌握字、词 我的老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 作方法

2、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生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方法和质朴的语言 设计思路 这篇教材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应加强朗读指导,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 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1)掌握书下生字词。(2)培养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质疑的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对文字的概括、加工能力。(3)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教学重点: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赵 普

学习目标:

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3、了解更多学习刻苦、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物的故事。学习重点、难点:

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背诵全文。

2、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 感。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 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4、能够记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要求内容充实,增进记叙的兴趣。教学重点: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的方法。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对“大家都觉得满足”的理解。“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的含义。三颗枸杞豆 教学目标:

1、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教学重难点: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含义。

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文中颇有哲理的语句。

2、通过阅读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点,说出小男孩的形象,及给我们的启示。

3、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同学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和勇气、敢于面对挑战的思想意识。教学重点: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柳叶儿 教学目标:

一、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二、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学目的

一、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在说明中注意语言运用的特色。

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 辉业绩,激励自己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巍 巍 中 山 陵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 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2、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教学重点、难点:

凡尔赛宫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2.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3.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学习重点: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学习难点:学习说明文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松鼠

教学目标:

1、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教学重点、难点

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松树金龟子

教学目标: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感悟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揣 摩语言的准确和形象。

3、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的:

1、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形象生动的说明;

三个太阳

教学目的

1、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2、揣摩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和协作能力。教学重点:培养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录音新闻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 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场面。2.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理解场面描写是重点,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是难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 精神。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新闻的体裁特点。

2、比较阅读的方法,活跃思维,扩大视野。

3、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目标 2、3。学习难点:目标 2。

下载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重难点及教学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重难点及教学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语文重难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各单元重难点 第一单元: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大地,山川秀丽,历史悠久。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秀美山水,热爱伟大的祖国吧!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教学重......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描写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 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 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 , 以具体课文为例子 , 引入教学 , 举一反三 , 充......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第1课 水墨游戏 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 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

    人教版美术一二三六下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年级上册 1.认识美术工具造型游戏) 教学目标:这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现自......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每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第1课 形的魅力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