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和问题思考

时间:2019-05-15 03:3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和问题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和问题思考》。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和问题思考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和问题思考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这里的语法指的是语法规则不是语法知识。我们的教学对象在语法学习方面有哪些要求呢?

1、语法结构规则要细分

为什么说语法规则要细分?因为学生是按照我们教的语法规则去理解和运用。如果规则细分不够,他们就会出现很多语法偏差。而且规则细分要合理,繁简要适度,规则太多,学生难以掌握。

2、对语法意义的描写要准确、易懂

语法规则讲“补语是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这条解释对教学没什么意义。我们这样解释:“补语主要表示通过动作——(结果)使动作者或动作的对象等发生变化”,然后以具体例子说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如:爸爸打死了一只老鼠(爸爸打,“使”老鼠死)。

3、强调用法说明

对语法教学来说,用法研究特别重要。比如补语,我们要告诉学生,如果一个动作有结果汉语就要求把结果表现出来,补语不是可有可无的。在描述性文字和口语表达中更是如此。其它语言很少有类似中文的补语这种语言现象。例如:这只小兔子跑得很快,快是跑的补语,如果省略就成了“这只小兔子跑”,感觉怪怪的。

二、汉语语法问题的几个要点

对外汉语教学中会遇到很多语法问题,如何考虑?我们谈谈下面几点。

1、汉语语法受语音制约,尤其是书面用语,不过语音制约语法的范围是有限的。

2、汉语句法受篇章结构制约很大。下面看一个例子:

“姐姐打破了碗”这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但语境不同,意思也不相同: 1)晚饭后,姐姐整理桌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主—动—宾”句(可以没有语境、上文,碗是新信息)2)A:那个绿色的碗呢,怎么不用? B:(那个碗)打破了。

“话题—说明”(那个碗-已知信息,起连接作用)或(那个碗)被姐姐打破了。(说出动作发出者)姐姐把那个碗打破了。(连接得不好)

3)爸爸昨天买了2个漂亮的碗,才用了一次,就让姐姐打破了。(被字句)爸爸昨天买了2个漂亮的碗,才用了一次,就打破了。话题——说明(碗——已知信息,起连接作用)

妈妈昨天买了2个碗,才用了一次,妹妹就打破了那些碗。妈妈昨天买了2个碗,才用了一次,妹妹就把那些碗打破了。

另一个问题是形容词在句子中对谓语和作定语位置的选择。看看下面的句子: 1)上海外教网有很多的英国外教和美国外教,所以他们的外教资源很充足。2)上海外教网的英国外教和美国外教都很多,所以他们的外教资源很充足。

3、表达功能问题

针对祈使、疑问、感叹、陈述四种句式,陈述句再分为叙述性、描写性、说明性、议论性等。看以下例子:

1)他浅浅地笑了一下,轻轻地挥了挥手。(叙述句)(动作、事件在时间中进行)

2)你念过书,起出来的名字一定有意义,你就给我们丫头起个名字吧。(说他念过书,有文化,为了说明他能起出好名字。)

(“过”用于非叙述句,是说明性的,与当前讨论的问题有关,表达以前的时间。)“着”是描写性的,一般用于描写一个处所或人的穿著打扮,例如:

爸爸的书房里墙上挂着一把宝剑,书桌上摆着毛笔,书架上有很多书,桌子旁边放着一张椅子,椅子下面蹲着我家的小猫。

今天弟弟很早就起床了,只见他脖子上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胸前别着校徽,手腕上带着一只手表,真是难看死了。

4、每种语言都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有时对说母语的人来说很容易,但是对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很陌生,因此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应该进行对比研究,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模式。如: ×小王,你有我的书你那儿?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小王,我的书在你那儿吗?

对外汉语语法解释问题(2004-4-16 13:36)

中国的语法界,在批判了套用西方语法概念以后,曾经很强调汉语的特殊性,搞出来一些句子成分的分析,让学过西方语法的人觉得难以接受。比如著名的“桥上站着一个人”,说“桥上”是主语,“站着一个人“是谓语,就是一例。这个例子倒还可以接受,但是用“话题”-“评论”的概念解释更好些,否则把“人”说成是“站着”的宾语,则大谬矣。

我又发现北京语言学院编写的《新汉语300 句》中,把“多少钱一斤”,说成是“多少钱”为主语,“一斤”为谓语。那要是“一斤多少钱“呢?

这样解释句子的人怎么就不动脑子想一想那种解释是否make sense。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已知信息是报价的单位,未知信息是单价多少。“多少钱一斤”,就是“一斤多少钱 ”的强调性的倒装。主语,(说话题也行)当然是“一斤”。

在教学中,在出版的教材里有时会发现不合适的语法解释,在各种自编材料中就更容易发现,因此在这里提出,老师们自编材料时,不可以因为是不出版的就掉以轻心。比如我发现过把“跟我去书店的那个人是胡美玲”说成是介词词组作定语。这里明明是动词词组作定语,“跟我”是从属于动词“去”的状语。这种结构,用很老的叶斯珀森的“三品说”都能说明白,更何况“中心词”理论和生成语法了。

还有的教材,塞进的语法注解说了等于没说。我见到过这样一条“完整的”课文注释:“A question that has question words(指谁,什么,等词语)can be a normal question。”(一个含有疑问词的问句可以是普通疑问句)。Good gracious me!What the hell does this note try to tell us? What is a “normal” question? 为什么不写清楚:一个用特殊疑问句作宾语的疑问句可以是一般疑问句,比如“你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去东海楼吃饭吗?”(比较一下用特殊疑问句作宾语的特殊疑问句:“你怎么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去东海楼吃饭?”)再补充一些例子:解释都是英文的。这里翻译了。

1。句子: “你知道我们吃什么吗?” 解释:这是一句话问两个问题。批判:真正的一句话问两个问题应该是:“他姓什么叫什么?”

2。句子:“这次大家一块吃饭,怎么给钱呢? 应该给多少钱?” 解释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后边不用“呢”: 因为它前边已经有了一个带 “呢” 的问题,再用就多余了。如果使用,则表示寻求进一步的给钱的细节,比如要不要给小费。批判:这就是越说越糊涂的问题。

有兴趣的同志不妨在自己用的教材中找一找这些例子。一种是解释不通的,一种是容易误导外国学生的,一种是教学中不实际的,等等。如果多了,可以集体出书,对教学有帮助。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象是不了解中文的老外,解释错了,对他们影响比对国人影响更大。老外的思维方式自有其特殊性,学习中常常提出一些足以难倒中国老师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就是一个证据。错误的语法解释常常容易使他们往更错的地方普及。所以我认为,对外汉语的语法解释一定要慎重,并且应当多从普遍语法着眼,而且根据对象的母语多进行相似性的解释。

第二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读书报告

这个暑假看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这本书,本书从第二语言习得有关的基本理论,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主要类型、环节与模式,汉语名词、量词及其短语的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副词、区别词及其短语的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虚词及其相关短语的教学要点与对策,汉语补语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句式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与许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复句教学要点与策略,语法教学的操练检测及其方法策略这十二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从第四章到第十一章具体扼要地探索了汉语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区别词、虚词和补语、常见句式、语序以及复句的教学问题。

书中的十二点把汉语语法教学中的方法和理论讲述的很清楚,对此我进行了对“有、没有”在比较句中的用法的试讲。教案如下: ·基本思路:

1、通过小游戏引出比较句

2、具体分析展示有、没有在比较句中的用法

3、学生操练

4、总结

·具体内容步骤:

1、通过简单的图片、实物对比引出比较句

2、由比过渡到有、没有

3、有与没有的卡片游戏及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4、总结比较句中有、没有的用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并使用比较句中有、没有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有、没有与的关系及其用法

·教学对象: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学过“比”的用法)

·教学设备与教具:电脑、黑板、翻页笔、卡片、实物道具

·括板书设计:

北京比上海冷。

A+比+B+adj.北京有上海冷吗?

A+有+B+adj.+吗?

北京有上海这么冷。

A+有+B+这么/那么+adj.上海没有北京冷。

B+没有+A+adj.·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实践+演示

·教学后记:注重课堂的多元化但有些游戏例子不太完善,总结出的公式有些繁琐,不易于学生接受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复句和病句

复句

一、复句概说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二、单句和复句的区分

单句和复句的区分标准问题长久以来是汉语语法研究中争论颇多的焦点之一,正如邢福义先生所说的,‚单句和复句之间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现象,这是客观事实。’‛ 单句和复句划分的标准:

1、关联词语

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人类的历史的真正动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相信他。

2、结构

怎样叫这千万根毛竹顺顺当当地下山去,是井冈山建设者们曾经绞尽脑汁的大事。

历史将证明,按‚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的构想和实践,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邢福义:‚教学和研究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教学中,需要告诉学生怎样识别单句和复句,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遇到纠缠不清的问题,可以采取权宜性的对策,做硬性的‘霸道’的规定。‛

《汉语语法三百问》 他去了笔记本,走了。他去了笔记本走了。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回家。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回家。

三、复句的类型

复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分句间的结合程度和停顿来看,可以分为紧缩复句和非紧缩复句。

从分句间的层次数来看,可以分为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从分句间的意义关系来看,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一)联合复句 并列复句(平行)顺承复句(顺序)

解说复句(解释、说明、总分)选择复句(选择)递进复句(更进一层)小李一面擦汗,一面反驳。(并列)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顺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无可臵疑的真理。(解说复句)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作丝?(选择复句)这孩子不仅能听懂一些中国话,还能写不少中国字。(递进复句)

(二)偏正复句

转折复句(相反 相对)条件复句(条件、结果)假设复句(假设、结果)因果复句(原因、结果)目的复句(行为、目的)

天气虽然这么冷,但是我身上还在出汗呢。(转折复句)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条件复句)

如果不纠正这些缺点,我们的工作就无法更进一步。(假设复句)

因为他是中文系毕业,所以与我这个爬格子的人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因果复句)

老赵尽力使车子跑得平稳,以便总指挥睡得安稳一些。(目的复句)

1、每天连喝带用只有一小盆淡水,可见岛上淡水是很珍贵的。因果关系

2、那些年轻的女人,或早早当上了新娘,或新娘的婚纱频频披挂更新不断。选择复句

3、快毕业了,他们一方面忙着写论文,一方面忙着找工作。并列复句

4、他打开灯,下了床,走到儿子床前,掀开他蒙住头的毛巾被。承接复句

5、小小的渔船居然干起了走私汽车的大买卖,不过贪欲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转折复句

6、除非你答应我的条件,不然你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分钱。条件复句

7、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该取这种态度。解说复句

8、与其夸大胡说,还不如宣布‚我不知道‛。选择复句

9、他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小名都知道。递进复句

10、我把发动机重新检查一遍,以免中途发生故障。目的复句

11、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为的是攒下一笔钱供儿子读书。目的复句

12、假如你去请她还不来,那我就亲自去请。假设复句

13、昨天他爱人去了,他孩子也去了。并列复句

14、你一定能听到石油掀起的波浪声,假如你把耳朵贴到油管子上。假设复句

15、只有春天到了,才能见到这种鲜花。条件复句

四、多重复句

多重复句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层次的复句。许多妇女之所以还能够保持事业家庭二者兼得,不是因为命好,嫁了一个好丈夫,而是她们自身能够有一种自我奋斗的价值,有自身的社会地位。

世界上的动物虽然少说也有三十万种以上,但是要是地球上突然减少了几种跟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哪怕是仅仅减少牛这一种,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病句

病句就是指不合规范的句子。

所谓规范,一是要符合语法组合规则,二是要符合语义的搭配要求;三是要符合语用的表达习惯。

一、搭配不当

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相关的成分搭配不当。

(一)主谓搭配不当

1、鲁迅的晚年,仍然是精力充沛,精神焕发,继续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可以将‚鲁迅‛和‚晚年‛之间的‚的‛改为介词‚在‛或‚到‛,让‚鲁迅‛居主语地位。

2、风夹着豆大的雨点哗哗地下起来了。

主语‚风‛与充当谓语的‚下起来‛语义上不能搭配,因为能与‚风‛搭配的是‚刮、吹‛一类的动词,应改为‚风夹着豆大的雨点呼呼地刮起来了‛。

3、每当我回忆起跟随朱总司令度过的日日夜夜,他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亲切动人、循循善诱的谆谆教诲,就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他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就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他那亲切可亲、循循善诱的教导就重新回响在我的耳边。

(二)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1、在工作中,我们要时时进行反省,不断发挥优点,改进缺点。

‚优点‛不能‚发挥‛,‚缺点‛也不能说‚改进‛。应该将‚发挥‛改为‚发扬‛,‚改进‛改为‚克服‛。

2、我不由得仰起头,无限深情地注目着那拔地而起的钢筋混凝土,……

‚注目‛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注目‛可以改为‚注视‛或‚望‛。

3、哪一位老师都愿望自己教过的学生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材。‚愿望‛跟‚愿意‛‚希望‛不同,它是个名词,后面也不能带宾语,可以改为‚希望‛。

4、湖面上倒影着点点白帆。

‚倒影‛是名词,不能带宾语,应该改为‚倒映‛。

5、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小王已经非常熟练汽车的驾驶技术。‚熟练‛是形容词,也不能带宾语,可以改为‚熟悉‛,或者改为‚熟练地掌握了‛。

(三)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1、我们国家有勤劳勇敢的人民,又有优裕的自然资源,我们一定能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优裕‛是指生活富裕、经济充足,不能用来说明‚自然资源‛,应将‚优裕‛改为‚丰富‛。

2、他想,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手‛前面有个联合短语充任的定语‚聪明能干‛,‚能干的手‛可以说,‚聪明的手‛不能说。可将‚聪明‛改为‚灵巧‛。

3、他丰富的发言,吸引着所有的听众。

定语‚丰富‛与中心语‚发言‛语义上不照应,应该改为‚精彩的发言‛。

二、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必不可少的成分,就是残缺。

(一)残缺主语

1、从王家营子村的变化,说明目前农村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啊? 把介词‚‘从‛去掉,句子就没有毛病了。

2、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增强了她学好外语的信心,经过这两年的刻苦努力,她终于较好地掌握了英语。将介词‚在‛和后面的‚下‛删去;另一种改法是把‚增强了‛后面的‚她‛挪到‚增强了‛前头,让‚她‛作主语。

(二)残缺谓语

1、朱老师在去教学大楼的路上,突然有一位老人面带笑容地迎面走来。

主语‚朱老师‛后只有状语,没有谓语中心语,以致对‚朱老师‛的陈述不完整,可以改为‚朱老师在去教学大楼的路上,突然发现有一位老人面带笑容地迎面走来‛。

(三)宾语残缺

1、在音乐学院的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站着一位身穿绿色绒线上衣,咖啡色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亭亭玉立的小树。

(四)残缺必要的虚词

1、我会相信他散布谣言而跟我的女朋友分开吗? 应在‚他散布‛和‚谣言‛之间加上‚的‛,变主谓短语为偏正短语,因为‚我‛不相信的不是‚他散布谣言‛这件事,而是‚他‛所散布的‚谣言‛。

三、多余

所谓多余是指句子中语义相同的成份重复出现,或者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成份,以致造成语义啰嗦甚至不合逻辑。

1、国庆之夜,到处张灯结彩,人来人往也特别多。‚也特别多‛多余,应该删去。

2、同学们都静静地全神贯注地听着王教授的讲演。状语‚静静地‛和‚全神贯注‛语义重复,应该删去一个。

四、词语的位臵不当

(一)修饰语位臵不当

1、为了写好这篇报导,我们调查了许多老张的先进事迹。‚许多‛应该放在‚先进事迹‛的前面。

2、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生前用过的东西和书籍。可以改为‚屋里陈列着鲁迅生前用过的各式各样的东西和书籍。‛

3、由于提高了产品质量,近年来我国电视机的出口深受东南亚国家的欢迎。

(二)前后互相对应的词语对不上号

1、饰演这男女主人公的是人们熟悉的邓婕和张国立。

(三)某些词语的位臵跟介词的要求不合

1、桂花姐,你为什么把你孩子不一块儿带来呢? ‚不‛应该放在‚把‛字前边。

四、结构杂糅

所谓的句法结构杂糅,是指把两种不同的说法硬凑在一起,把两种不同的结构套叠在一起,以致造成结构不合法规,语义混乱费解。

1、学习任务再重,越要坚持体育锻炼。

或者将‚再‛改为‚越‛,采用‚越…越 …‛的说法,或者把‚越‛改为‚也‛,采用‚再…也…‛的说法。

2、我去采访的时候,学校正进行大扫除,同学们有的扫地,有的刷墙,有的擦玻璃窗,也有在操场上拔草的。‚有的…,有的…‛这是一种分述的句式,‚有…的,有…的‛这是一种分述的句式。

五、指代不明。

1、编辑同志:你们转来的信我都看了,意见提得很中肯,在此我感谢他们指出了我的疏忽之处,纠正了我的错误。‚他们‛指谁?看来是指写信提意见的人,但在文中并未交待。宜将‚转来的信‛改为‚转来的读者来信‛,使‚他们‛的前词语‚读者‛在上文出现。

2、一天,她在火车站里被沙皇暗探发觉了,母亲在被捕之前,迅速打开皮箱,把所有传单散发给了大家。

会让读者误认为‚她‛和‚母亲‛是两个人,其实是指一个人。应该前面用‚母亲‛,后面用‚她‛来指代。

第四篇:浅谈对外汉语中的语法教学问题

浅谈对外汉语中的语法教学问题

姓 名 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绩(——副标题……)

对外汉语

论文题目:对外汉语教育中的语法教学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

作为对外汉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法教学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对外汉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几种语法偏误,并且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加以论证;论文最后从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育 教学策略 语法偏误

Title:Research on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

Summary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method.The topic is supported by the discussion of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grammar system teaching method as a foreign language.In the end, author summarized all kinds of methods used in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and pictured the Chinese grammar system.【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as a foreign language;grammar;system;strategies;methods

对外汉语教育中的语法教学问题分析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XXX

前言

顾名思义,对外国人所进行的汉语教学活动的总称就是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对象是那些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他们都有惯性的思维方式,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语法错误的问题。因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一般都是具有比较成熟的思想水平和完善的知识体系,他们在进行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面临各种知识迁移和思维转换的难题,这就影响到他们学习汉语的效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语法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通过语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语法偏误的类型,找出问题所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法学习的效果,从而有助于他们的汉语交流的能力。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一)遗漏偏误

遗漏偏误指由于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或者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

1.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

如:宁可„„,[也]

无论„„[都]

除了„„以外,[都]„„ 除了„„以外,[也](注:[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的部分)

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意义比较“虚”。“besides、except”对应“除了„„以外,也„„”在使用那些英语时是没有与“也”相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而造成遗漏偏误。

2.需要重复的成分容易被遗漏。1)我看书[ ]了一整天。2)他有书,也[ ]报。3)李老师教文学,也[ ]历史。

第一句话在结构上需要重复动词;后两句因为“也”是副词,只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这里应该重复“有”和“教”。造成此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前两例是因为英语中没有汉语这样的形式而造成遗漏。第三例的偏误是学生把英语的“also”的用法套用在“也”上造成的。

3.附加成分,如词尾、结构助词等,容易被遗漏。1)他们打[得]很好。

2)他们看[的]木偶戏非常有意思。3)上星期日下午玛丽看[了]三个钟头小说。

造成这种遗漏偏误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这些附加成分都是学生母语中没有的。在他们还没有掌握的时候,往往采取初学外语的人经常采取的策略——简单化。再者,就例(1)来说,也有母语影响的问题。英语中,一般用状语表达汉语的状态补语(对外汉语教材中通常称作“程度补语”)的意思。学生实际上是把想好了的一个英语句子逐词翻译成汉语。

(二)误加偏误

比起遗漏偏误,误加偏误的情况比较单纯,多发生在这样一些语法形式上:在这些语法形式中: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某个成分,但当这些形式发生了某种变化时,又一定不能使用这个成分。这时,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常常由于不了解这种条件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因而出现偏误。

[很] 1)她非常[很]高兴。2)你[很]非常好。

3)啊,你的房间多么[很]干净啊!

关于形容词谓语句有一条规则:在肯定形式中,谓语形容词前要用一个意义弱化的“很”,如果不用“很”,则句子有比较的意味。这一条规则也适用于形容词作状态补语的情况。但是,如果作谓语或状语的形容词前边受其他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就不能再用“很”;形容词谓语句后边带状态补语时,它前边的“很”也不能再出现。这些是由于目的语负迁移造成的。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一)提升教学方法的效果

首先,要做到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词语的使用,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也包括各种短语(如介宾短语)、结构等的使用。

“太”副词 当所叙述的事物在程度上过了头时,可用“太”修饰闻此以表现出说话人的不满意,句子的末尾常带“了”,结构式为“太+形/动+了”。

例句

【1】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懒了。

【2】这套房子前面有立交桥,来往的车很多,太吵了。

【3】你回答太简单了。

【4】我想去旅行,可他家都很忙,我一个人去太没意思。

制造情景让学生造句子:

【1】他走路是全班最慢的,每天上课都迟到。用“太”来说句子

他走路太慢了,每天都迟到。

【2】小明今天打扫房间,擦了地板,洗了很多衣服,觉得很累,很早就睡觉了。

【3】小明今天太累了,很早就睡觉了。

【4】他的衬衫上有墨汁和油污,不能再穿了。

【5】他的衬衫太脏了,不能穿了。

其次,在对外汉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授语法时,应遵守通俗性的原则。在专业术语的使用上,教师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对象是不以汉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他们的汉语语言水平要求教师不能使用较多的复杂的专业术语。学习语法是为了学习语言,最终达到用汉语交流的目的,因此,教师不能把语言课上成语法专业课。语法的专业术语比较抽象,有一定的概括性,语法术语的使用最好与学生的母语语法体系中的含义基本一致,否则,与其下一个新的定义,不如改换术语名称,以免误导。语法规则的教授,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些简单易懂的语法规则,教师可以直接讲授语法规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另外还可以利用列公式、利用或创造情景等等丰富语法教学的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后边应当有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或对象的词语,常用在表示目的的分句中。

例句【1】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他学了好几门外语。

【2】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她每个月给家里打两三次电话。

【3】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他准备了很长时间。制造情景让学生造句

【1】有一个长跑比赛,小明很想参加,每天都练习长跑。用“为了”怎么造句呢?

为了参加长跑比赛,小明每天都联系长跑。

【2】有一本书很不好买,但是对于学习汉语很有帮助,丽丽特别想买到,她跑了好几家书店。

丽丽一天跑了很多家书店,就是为了买一本书。(可以延伸,就是为了买一本汉语辅导书)。

【3】她想买一条新裙子,但是钱不够,必须要晚上再多工作2小时。

【4】她为了一条新裙子,晚上要多工作2小时。

(二)注重语境的分析

很多老师都知道解释“了”破费周折,凡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也都觉得“了”的用法不好把握。尽管语法书和各家对“了”的语法意义及其用法说明或简或繁,都言之成理,但学生遇到的问题却是很难将这些规则一一对应到语境中去。句尾助词“了”表示“状态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是国内学者都认可的说法,李讷、屈承熹等海外学者则将句尾助词“了”称作已然体或叙述体标记。然而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关心的是该怎么用“了”来还原“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这些抽象的意义,什么时候在叙述一个事件时必须用上“了”。

经验告诉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一旦将“了”的用法跟“变化”、“叙述体”、“肯定语气”等概念纠缠在一起,是相当被动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设法跳出学生的追问,举出典型用例来说明,还要充分信任学生的体悟力。这里介绍笔者惯用的一个讲解句尾助词“了”的案例,并借此尝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一下“了”的功能。

我们问年龄时,“你多大?”和“你多大了?”的适用范围即询问对象可以没有区别,既可问孩子,也可问成人,当然,用“你多大了”问成人时可能会带有某种发觉对方有与年龄不符的言行而加以调侃讥讽的意味,但其形式不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如果我们问身高,“你多高?”和“你多高了?”适用范围却不相同:“你多高?”既可以问孩子,也可以问成人;而“你多高了?”,多一个“了”字,却只适用于还在成长的儿童,绝无可能用来询问成人。原因说出来当然很简单,年龄一直都在发展变化,身高的发展变化却是有阶段性的。这个例子因为可以非常确切地划分适用对象,因而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该怎么理解“了”所传递的“变化”的讯息。

其实作为一个语气助词,“了”关涉的是说话者看事物的态度和角度,如果我们承认一个事物有发生、发展和消亡,把它看作一个在时间轴上连续发展的事件,结合这样的背景再说明它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况,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了”。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个事物在某一特定时刻的情况而忽略它的历史和未来发展,那我们就不必使用“了”。刘勋宁称使用“了”时遵循“言有所为”的原则,即要有一个背景,Li&Thompson也指出“了”字句表示事态与特定状况的相关性,说的也都是同样的意思。但在给学生讲解时,为了好懂,我把它简单地概括为“讲故事”的原则,而非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

由于世界本身就是时空两轴的,所以很多时候,看世界的方式本来就是既可以动态也可以静止地,无所谓对错,但有些基本前提却会影响人们的态度,譬如对孩子和成人的身高的理解。二者比较,对孩子的身高,既可以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只关注当下而不管“前因后果”;对成人,除非特殊情况,人们不太可能意识到其身高的变化,所以也就不大可能从动态的角度来评价这件事。使用“了”反映出说话人以动态的眼光描画事物、陈述事件的态度,关于这点,也可以解释“太大”和“太大了”,“最好”和“最好了”两类结构的异同。一般都认可前者语气比后者生硬或者直率得多,并以此作为“了”表达特定语气的结语。但为什么给人这种感觉呢?我想可以这么解释,因为不用上“了”这么讲话的人没有向听话者暗示自己思考的过程。

句尾助词“了”本质上牵涉的是语气,是主观的难以量化的东西,但引发某种主观判断的客观线索,也不是不能寻找到。笔者觉得,寻找和揭示出这种线索,对于留学生理解和使用“了”一定是有帮助的。

(三)对重要语法类型的重视

如果说关于某些虚词,不一定是“了”,其用法要不要明确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师那里还有争议的话,那么一些重要的格式,譬如“是„„的”,是学生肯定要学习的表达。“是„„的”句有几种类型,这里仅限于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环境之强调一类。

学生对此格式如何使用的困惑,一是不容易搞清楚与用在陈述已经发生的事件中的“了”的区别。譬如“我上个月结婚了”和“我是上个月结的婚”,这两个句子,如果翻译成英文,可以是一样的,但在汉语中却承担不同的功能,其中到底有什么不同?二是老师们解释此类句式时惯用的“强调”究竟为何义?为什么要强调?总不能“辞不够,强调凑”吧。

对于学生的这两点困惑,目前的汉语教材中,《汉语口语速成》等的用例选择和英文释义已相当不错,笔者在讲解中又突出了一个情景交际的练习,即让学生互问个人出生信息:1)你是在哪儿出生的?2)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然后,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反问学生为什么这两个句子不能换成“你是在哪儿出生了”和“你是什么时候出生了”。学生结合教材的释义,就可以很自然地明白,在“是„„的”句中,听说双方关注的重点显然不是事件发生没发生这样的事实,而是事件发生时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背景信息,因此,当说话人使用“是„„的”句时,就意味着某一事件存在与否这样的一个前提是不言而喻,无需解释的。我们问“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时,被问话的人就站在面前,他出生没出生这件事当然不需要再被考虑。而“你什么时候出生了?”这句话是不是就真的完全没有可能说呢?也不是,当一方不相信“我在某天出生”这个事实,有意抬杠时,就有可能急赤白脸地反问“你什么时候出生了?!”语言学家们所谓的“强调”,其实指的是一种语用价值,只有结合交际场景,才突显出来。

(四)重视重叠词的教学

重叠是汉语实词常见的语法手段,却是汉语学习者学习之后常常回避使用的语言形式。笔者不止一次听到留学生谈起对动词重叠的听觉感受,他们觉得“说说”“谢谢”“介绍介绍”,听上去都有加重语气即强调的意味,因为依照他们母语学习的语感,只有着重要说明的时候,才会重复某个词。而汉语教材中对此的说明恰恰是与他们的主观感受相反的,汉语教材通常将汉语里的动词重叠的作用零散地解释为减少减弱动作的量,常常表示尝试义,或表示客气,或传递一种轻松的口气。这种描述当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缺乏清晰的逻辑线索让学生改变他们依赖母语获得的主观感受,而这很可能是造成留学生对动词重叠的使用采取回避策略的原因。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材现有的解释之外,揉进更易被学生理解和乐于接受的要素。

笔者就此常举的带有对比意味的例子有二:第一,“他打了我”和“他打了打我”,二者形式上区别只是一个字,但大异其趣,前者表达的恐怕是打得很严重,后者说的却是打得很轻、很亲热。这样的例子,会让学生对汉语里动词重叠是减少动作量这个核心观念记忆深刻;第二,“咱们散散步吧”和“咱们散步吧”,二者均可说,但“咱们结婚吧”和“咱们结结婚吧”,却是前者听着自然,后者听着别扭,其实是根本不能说。为什么同为动作行为,有的量减少与否(如“散步”),两种表达都可接受,而有的量减少与否(如“结婚”)却出问题?专家语法对此的解释往往比较复杂,认为这是两类不同的动作动词,但在面对留学生的汉语课堂上,引入过多的术语无疑给教学双方增添麻烦,笔者在教学中则还是站在判断语言形式成立与否,必须看其是否符合交际语用的基本立场,然后从礼貌原则入手来加以解释的。

我们知道,动词重叠最常见于表达建议和意愿的祈愿句中,不论建议对方还是自己有意做什么,都应礼貌得体,注重分寸,方能使交际进行下去。同为礼貌得体,“咱们散步吧”和“咱们散散步吧”,后者更客气,因为这时减少动作的量,是不给听说双方负担,散步是放松,不该紧张;但“结婚”可不一样,普世的价值观不会把结婚当儿戏,“咱们结婚吧”,真诚、庄重才显得体,假如这时说话者把“结婚”的量也减少的话,说成“咱俩结结婚?”,带着戏谑甚至轻薄,这不但不客气,反倒是大不敬了。

结语

现在外语教学,早已不再就教不教语法而争论,问题的焦点已经是怎么教规则,怎么透过语言实例,将枯燥的语法条目化为无形而神奇的益智内容和富于交际意义的活动,来加深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启迪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对语言的掌握。即便是热衷掌握规则的成年人,学习外语时面对某个词语或结构,了解其使用规则从来也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是应用前的序曲。因此,如果教师花大量时间解释语法,指望学生长时间关注语言形式本身,又不能恰时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其实是违背对外汉语教学宗旨的。当然,展示语言的使用规则,教师的课堂用例设计和组织要富于交际性,得体恰当,这还只是保证语法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方面,而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课文以及练习的设计,其实也需要体现得体性的交际语用原则,也应追求内涵丰富的趣味。将汉语研究的新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中,甚至利用教学实践发现新的汉语事实、进行新角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体系与方法问题[J].汉语学习,2002(2).[2]吴中伟.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中的主语和主题[J].汉语学习,2000(4).[3]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J].汉语学习,2011(1).[4]李 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J].语言文字应用,2007(4)[5]孙德金.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应慎用语法化理论[J].语言文字应用,2011(4).[6]李宝贵.汉语语法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4,(5).

第五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

趣 可理解为趣味兴姑且理解为可提起你兴致的事物

兴趣即为 可以提起你兴致 对你有吸引力你喜欢、向往的事物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的交际原则

在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课堂上,汉语语法是无法回避的教学内容,对遣词造句规则的讲解自然也是教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既反映教师的经验,也显示教师的功底。

许彩华(2007)曾使用自陈评定量表和自传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发现老教师讲解语言点的能力更强,对课堂的控制感更好,对教学的情绪体验也更积极。同时也发现对外汉语教师从业之初的难点主要是:用学生能懂的方式讲解语言点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两个难点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是一致的,具有跨时间性。

对汉语语言点的讲解,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从来也不主张大量使用语言学术语进行语法分析式的讲解,因此让学生明白一个语言规则,最可行的方法就是举例子,伴以简单而又到位的归纳。

然而怎么举例,举什么例子,举多少例子,以怎样的语言或样式来归纳,都需教师对语言形式有高度敏感。这种敏感来自深厚的语言学功底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并且对语言结构的使用环境和场合有恰当把握,更要考虑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及其对语法学习持有的务实态度。

本文拟就代表汉语语法特点的几个语法点举若干教学实例,来说明在给学生语法示例时,看似信手拈来的例子,其实经过精选挑选甚至创造,必须是将语法结构与语义、语用、语境甚至学习者实际结合起来考虑的典型例子。这些例子不但担负着说明语言规则的作用,而且鲜活益智,易于理解,从而令学习者过目不忘,并可能成为他今后学习的原点。

凡教留学生汉语的,谁都知道解释“了”破费周折,凡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也都觉得“了”的用法不好把握。尽管语法书和各家对“了”的语法意义及其用法说明或简或繁,都言之成理,但学生遇到的问题却是很难将这些规则一一对应到语境中去。句尾助词“了”表示“状态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是国内学者都认可的说法,李讷、Chang,VincentWu-chang、屈承熹等海外学者则将句尾助词“了”称作已然体或叙述体标记。然而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关心的是该怎么用“了”来还原“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这些抽象的意义,什么时候在叙述一个事件时必须用上“了”。

经验告诉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一旦将“了”的用法跟“变化”、“叙述体”、“肯定语气”等概念纠缠在一起,是相当被动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设法跳出学生的追问,举出典型用例来说明,还要充分信任学生的体悟力。这里介绍笔者惯用的一个讲解句尾助词“了”的案例,并借此尝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一下“了”的功能。

我们问年龄时,“你多大?”和“你多大了?”的适用范围即询问对象可以没有区别,既可问孩子,也可问成人,当然,用“你多大了”问成人时可能会带有某种发觉对方有与年龄不符的言行而加以调侃讥讽的意味,但其形式不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如果我们问身高,“你多高?”和“你多高了?”适用范围却不相同:“你多高?”既可以问孩子,也可以问成人;而“你多高了?”,多一个“了”字,却只适用于还在成长的儿童,绝无可能用来询问成人。原因说出来当然很简单,年龄一直都在发展变化,身高的发展变化却是有阶段性的。这个例子因为可以非常确切地划分适用对象,因而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该怎么理解“了”所传递的“变化”的讯息。

其实作为一个语气助词,“了”关涉的是说话者看事物的态度和角度,如果我们承认一个事物有发生、发展和消亡,把它看作一个在时间轴上连续发展的事件,结合这样的背景再说明它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况,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了”。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个事物在某一特定时刻的情况而忽略它的历史和未来发展,那我们就不必使用“了”。刘勋宁称使用“了”时遵循“言有所为”的原则,即要有一个背景,Li&Thompson也指出“了”字句表示事态与特定状况的相关性,说的也都是同样的意思。但在给学生讲解时,为了好懂,我把它简单地概括为“讲故事”的原则,而非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

由于世界本身就是时空两轴的,所以很多时候,看世界的方式本来就是既可以动态也可以静止地,无所谓对错,但有些基本前提却会影响人们的态度,譬如对孩子和成人的身高的理解。二者比较,对孩子的身高,既可以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只关注当下而不管“前因后果”;对成人,除非特殊情况,人们不太可能意识到其身高的变化,所以也就不大可能从动态的角度来评价这件事。使用“了”反映出说话人以动态的眼光描画事物、陈述事件的态度,关于这点,也可以解释“太大”和“太大了”,“最好”和“最好了”两类结构的异同。一般都认可前者语气比后者生硬或者直率得多,并以此作为“了”表达特定语气的结语。但为什么给人这种感觉呢?我想可以这么解释,因为不用上“了”这么讲话的人没有向听话者暗示自己思考的过程。

句尾助词“了”本质上牵涉的是语气,是主观的难以量化的东西,但引发某种主观判断的客观线索,也不是不能寻找到。笔者觉得,寻找和揭示出这种线索,对于留学生理解和使用“了”一定是有帮助的。

如果说关于某些虚词,不一定是“了”,其用法要不要明确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师那里还有争议的话,那么一些重要的格式,譬如“是„„的”,是学生肯定要学习的表达。“是„„的”句有几种类型,这里仅限于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环境之强调一类。

学生对此格式如何使用的困惑,一是不容易搞清楚与用在陈述已经发生的事件中的“了”的区别。譬如“我上个月结婚了”和“我是上个月结的婚”,这两个句子,如果翻译成英文,可以是一样的,但在汉语中却承担不同的功能,其中到底有什么不同?二是老师们解释此类句式时惯用的“强调”究竟为何义?为什么要强调?总不能“辞不够,强调凑”吧。

对于学生的这两点困惑,目前的汉语教材中,《汉语口语速成》等的用例选择和英文释义已相当不错,笔者在讲解中又突出了一个情景交际的练习,即让学生互问个人出生信息:

1)你是在哪儿出生的?2)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然后,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反问学生为什么这两个句子不能换成“你是在哪儿出生了”和“你是什么时候出生了”。学生结合教材的释义,就可以很自然地明白,在“是„„的”句中,听说双方关注的重点显然不是事件发生没发生这样的事实,而是事件发生时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背景信息,因此,当说话人使用“是„„的”句时,就意味着某一事件存在与否这样的一个前提是不言而喻,无需解释的。我们问“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时,被问话的人就站在面前,他出生没出生这件事当然不需要再被考虑。而“你什么时候出生了?”这句话是不是就真的完全没有可能说呢?也不是,当一方不相信“我在某天出生”这个事实,有意抬杠时,就有可能急赤白脸地反问“你什么时候出生了?!”语言学家们所谓的“强调”,其实指的是一种语用价值,只有结合交际场景,才突显出来。

重叠是汉语实词常见的语法手段,却是汉语学习者学习之后常常回避使用的语言形式。笔者不止一次听到留学生谈起对动词重叠的听觉感受,他们觉得“说说”“谢谢”“介绍介绍”,听上去都有加重语气即强调的意味,因为依照他们母语学习的语感,只有着重要说明的时候,才会重复某个词。而汉语教材中对此的说明恰恰是与他们的主观感受相反的,汉语教材通常将汉语里的动词重叠的作用零散地解释为减少减弱动作的量,常常表示尝试义,或表示客气,或传递一种轻松的口气。这种描述当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缺乏清晰的逻辑线索让学生改变他们依赖母语获得的主观感受,而这很可能是造成留学生对动词重叠的使用采取回避策略的原因。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材现有的解释之外,揉进更易被学生理解和乐于接受的要素。

笔者就此常举的带有对比意味的例子有二:第一,“他打了我”和“他打了打我”,二者形式上区别只是一个字,但大异其趣,前者表达的恐怕是打得很严重,后者说的却是打得很轻、很亲热。这样的例子,会让学生对汉语里动词重叠是减少动作量这个核心观念记忆深刻;第二,“咱们散散步吧”和“咱们散步吧”,二者均可说,但“咱们结婚吧”和“咱们结结婚吧”,却是前者听着自然,后者听着别扭,其实是根本不能说。为什么同为动作行为,有的量减少与否(如“散步”),两种表达都可接受,而有的量减少与否(如“结婚”)却出问题?专家语法对此的解释往往比较复杂,认为这是两类不同的动作动词,但在面对留学生的汉语课堂上,引入过多的术语无疑给教学双方增添麻烦,笔者在教学中则还是站在判断语言形式成立与否,必须看其是否符合交际语用的基本立场,然后从礼貌原则入手来加以解释的。

我们知道,动词重叠最常见于表达建议和意愿的祈愿句中,不论建议对方还是自己有意做什么,都应礼貌得体,注重分寸,方能使交际进行下去。同为礼貌得体,“咱们散步吧”和“咱们散散步吧”,后者更客气,因为这时减少动作的量,是不给听说双方负担,散步是放松,不该紧张;但“结婚”可不一样,普世的价值观不会把结婚当儿戏,“咱们结婚吧”,真诚、庄重才显得体,假如这时说话者把“结婚”的量也减少的话,说成“咱俩结结婚?”,带着戏谑甚至轻薄,这不但不客气,反倒是大不敬了。

以上三则用例,说明汉语语法中许多看似不合语法的表达形式,归根结底是不合语用。那么落实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就是教师对语法规则的解释,不但要说明结构规则、意义,更要说明用法。在说明用法时该怎么结合学生实际,用生动而富于交际性的典型例子

来实现,才是教学的关键。

现在外语教学,早已不再就教不教语法而争论,问题的焦点已经是怎么教规则,怎么透过语言实例,将枯燥的语法条目化为无形而神奇的益智内容和富于交际意义的活动,来加深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启迪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对语言的掌握。即便是热衷掌握规则的成年人,学习外语时面对某个词语或结构,了解其使用规则从来也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是应用前的序曲。

因此,如果教师花大量时间解释语法,指望学生长时间关注语言形式本身,又不能恰时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其实是违背对外汉语教学宗旨的。当然,展示语言的使用规则,教师的课堂用例设计和组织要富于交际性,得体恰当,这还只是保证语法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方面,而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课文以及练习的设计,其实也需要体现得体性的交际语用原则,也应追求内涵丰富的趣味。将汉语研究的新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中,甚至利用教学实践发现新的汉语事实、进行新角度的研究。

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用心,更需要教材编写者的用心。这样,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才会摆脱死板、教条的面目,转而成为真正促进外国学生掌握汉语的因素而收到理想的效果

下载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和问题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和问题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短语

    短语 一、短语在语法单位中的重要性 朱德熙曾经指出,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和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 二、短语研究的角度 1、结构类 主要看它内部的结构类型。 2、功能类,凭借......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习题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习题集 第十二节 有关偏正短语的问题 一、填充题 (一)用所给的词或短语,构成一个有偏正关系的体词性短语(注意要不要加“的”): 1、北京( )春天 2、非常关键(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16

    第十六节 比较句 一、“比”字句 (一)比较句和“比”字句 汉语里用来表示比较的方式,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较事物、性状的异同,一类是比较性质或程度的差别、高......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  主语 — 谓语 — 宾语我 学习汉语 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 他认真地学习汉语 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1.介绍与说明:“是”字句 (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否定式:A不是B。疑问式:A是B+吗? (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设计 一、教学情况 1、所用教材: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语言技能类 汉语教程 第一册(下)杨寄洲 主编 2、教授对象:人文系一年级学生 3、课程类型:语法 4、教学时......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句子(5篇)

    一、句子概说 一个句子的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分、一定的结构方式、特定的句调、一定的意义。 二、句子的结构成分(句法成分) (一)主语和谓语 语法学家对主语和谓语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对外汉语语法 笔记

    第二语言:相对于第一语言或母语,与本体语法、留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对比,教师用书(理论性、规则的细致描写) 一、对象不同: 1)本体——中国学生 2)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外国人3)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