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国高校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持续了近二十年。最近几年,随着市场对于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持续增加,可见商务日语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将会发出巨大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的是当前我国商务日语教学的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对商务日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商务日语;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一、商务日语课程现状
(一)相关研究才刚起步
早在2010年,相关研究人员刊发了题目为《商贸日语专业教学模式初探》的文章,有关商务日语专业教学的文章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刚刚萌生,从刊载的文章进行分析,大部分是以论文形式呈现的,有少部分文章发表到了《国际商务研究》和《高教论坛》上。对此,有关商务日语教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有研究学者指出:在从事商务日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书本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还需要教会学生掌握必备的商务礼仪。认为商务日语专业的学习需要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的日语交流能力、社会技能还有非言语要素和了解日本文化等等。对此,鉴于我国有关商务日语教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研究深度以及广度方面均有待提升。比如在教学内容建设、评价方式、学习效果以及教师培养等诸多方面。
(二)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两大类
当前,大学商务日语具体以两种不同的形态呈现在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中。其一是专业形态,例如开设商务日语专业;其二是独立的课程形态,例如有些学校把商务日语当成是选修课。但是,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专业教学,均安排在本科三年级开展教学。在开展商务日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新增许多具有特色的课程内容较为适宜。
(三)教材种类丰富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使用的日语教材主要可以划分成以下几大类:其一,以语法为主的商务日语教材;其二是以句型为主的商务日语教材;其三是以技能培养为主注重实践技能提升的教材,具体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来设置课程内容的教材;其四是以话题设置为主的教材,这类教材比较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其五是以场面为主的商务日语教材。主要通过选择经典的场面,并且围绕场面展开句型或者是词汇的教学;其六,以功能为主的教材。具体是根据“拒绝”、“依赖”等功能进行教材的编写。
二、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
(一)回归外语教学法
由于商务日语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大学课程,其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以及日语交际能力。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和日语交际能力都是比较薄弱的。对此,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办法,如“项目法”、“场景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以实践为导向实施教学等等。然而,语言类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使用,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同教学法的组合与优化使用。使用交际法对于提升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交际具有重要作用。了解不同的外语教学法对于开展教学、丰富教学风格、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二)关注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一般是以商务日语教学为核心内容。具体考核的内容包含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学习结果的重视程度。但是,对于学习商务日语专业的学成来说,学生往往关注的是使用言语进行交流的熟练程度,是否能够使用这门语言成功地进行商务交流。因此,在改革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可以先进行摸底考试,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接着是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日语进行流利地表达。最终进行考试,不仅仅要对学生的日语书写水平进行测验,也需要对学生具体掌握了多少日语知识进行检测。实施教学评价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一个简单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判断和检测学生掌握日语知识以及交际能力的情况。比如,如果在开展日语交际表达课程的时候,发现有的学生无法做到自然地表达,此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帮助,并且纠正学生表达中存在的问题,立即纠正。了解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到底是因为对知识掌握不到位还是口误引起的。需要做到从起初的关注课程教学结果一步步转向对教学过程的关注,这也是未来我国商务日语教学评价的主要发展方向。
三、总结
如前所述,几乎所有设有日语系的高校都开设了商务日语课程。但是商务日语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课程,需要在理论提升、教学实践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社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开发更完善的教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的商务日语实践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琳.论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6.[2]姚绚文.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0.
第二篇:商务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商务日语》
教 学 大 纲
(课程代码:03122031)
本大纲由外国语学院日语教研室讨论修订,经外国语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
一 课程说明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选修 学时学分:36学时 2学分 适用专业:日语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适用日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学生,要求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基本的商务常识和基本的商务礼仪,掌握商务日语会话中特有的语言表现和敬语表达,以及了解一般商务活动的应对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就对基本的商务常识和基本的商务礼仪有所了解,能够掌握商务日语会话中特有的语言表现和敬语表达;让学生一走入社会,就能显示出良好的综合气质,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先修课程:日语商务函电 日本文化
二、各章教学内容及学时
第一章 会话篇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础会话 第二节
应用会话 第三节
高级会话
第四节
其它场合下的会话
2、教学基本要求 会运用各种场合下的会话,尤其是寒暄语的运用
3、重点、难点 会话中尊敬语和自谦语的区别、使用
4、学时数:12学时
第二章 常识篇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日本的公司 第二节 商务礼仪
第三节 岗位上的礼仪做法 第四节 打电话的礼仪 第五节 公司访问
第六节 红白喜事的风俗习惯 第七节 就餐时的座次 第八节 商务文件种种 第九节 商务礼仪综合题解
2、教学基本要求 懂得商务活动中的基本礼仪,以及特别场合下要注意的行为。
3、重点、难点 基本礼仪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4、学时数:12学时 第三章 实践篇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市场 第二节 经济报道 第三节 新闻记事 第四节 座谈
2、教学基本要求 从经济报道中了解商务信息,并逐步达到自己写作简单的各种报道。
3、重点、难点 经济报道、记事的书写
4、学时数:12学时
三 教学方法、手段说明
由于日本和中国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都有优良的利益传统,所以正确的区别两国的礼仪以及寒暄语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程在教授方法上区别于其他的理论知识课程教授,在讲授礼仪等日本社会必需的知识同时,必须着重学生对礼仪的练习和实践
四 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根据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为本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为主。考核要求的具体要求:课程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中包括课外作业、课堂发言讨论、上课出勤情况。
五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商务日语最前线》 李晨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参考书:《日企商务礼仪事例》 佐井 智勇 上海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1 《秘书检测考试 完全自学事例108》事务技能检测协会日本 早稻田教育出版社 1998 《日本美食 体验篇》Craig Dibble,松本节子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第三篇:商务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商务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国际商贸活动空前活跃。在华的日本独资或合资企业、商社、金融机构的数量增长迅速。对外语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会简单的生活会话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适应形势下的语言工作环境。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人才,除了加强学生们的一般生活能力以外,还必须学生与我们的时代气息、社会动态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外语知识,尤其是加强涉外、经贸等方面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尽量使学生能适应一般的口译工作,尽力培养学生在经贸等方面的会话能力、谈判能力及综合能力,步入社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外语人才。
二、教学原则
日本经济是日本生活的重要方面,本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社会。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及经济相关内容的阐述。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经贸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并结合日本经济实际情况进行概念性的分析和了解。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内容主要涉及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商法等方面。每课由正文、会话、相关例句、阅读、注释、单词及小知识构成。(词汇、课文、参考文)讲解为辅,联系为主。采取多种方式的口语练习,让学生之间分角色进行练习;让学生对课文、参考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概括其大意或进行综合评述;师生或学生间进行日汉或汉日的口语对译;让学生就其某一话题进行即兴讲演等等。并且,由于关经贸方面的相关政策等原因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将最新的最准确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世界及中国的最新动态。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教学安排和时数:
本课程需要一个学期完成。第六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共17周,共68学时。内容包括六个部分:
出入国篇(10学时)
生活篇(10学时)
金融篇(12学时)
投资开发篇(12学时)
贸易篇(12学时)
贸易书信篇(12学时)
其内容具有最新、实用、面广等特点。例如:城市新貌、新区建设、馓子企业、投资开发、优惠政策、引资方式、海关、税务、股份制、股票证券、期货市场、保险、信息社会、知识产权、不动产业、广告业、时装业、国际贸易和商务文件及一般书信的基本写法,还编入了有关香港方面的内容、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娱乐等生活习惯、交际活动中应该注意的禁忌事项等。
五、测试与考核
笔试。其中包括词汇部分、课文部分、参考文部分及学生对经贸政策的认识、最新时世动态的看法等。测试与评估是了解学生日语水平、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六、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
《商务日语大全》(修订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2.参考书目:
《日语惯用句型》常波涛编著 大连理工大选出版社 1998 6
《新明解辞典》金田一京助编著 三省堂出版社 1995 6
《经贸日语》 范崇寅 编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出版
第四篇:独立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初探
独立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初探
一、社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基础日语教学现状分析
商务日语人才大多在日资企业和在日本的中资企业就业,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中国的外资企业(除港澳台资企业)共138298家,其中日资企业共22307家,占16.13%。按平均每家日资企业雇用138人的基数计算,日资企业在中国直接雇用了约300万人。值强调的一点是,这并不包括间接产生的雇用&&2005年2008年,中国的日资企业数连续三年增长。2008年中国的日资企业数量攀至峰值,共25796家。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的日资企业减少到22263家。中国外资企业(不含港澳台资企业)的总数也从2008年的251064家暴跌至2009年的139037家。2010年,日资企业数量轻微增长至22307家。同年,在中国的欧资企业共19606家,美资企业共21617家,均比日资企业要少。换言之,除港台企业之外,日企比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都要多。①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日前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现在在日外资企业达4276家,雇用人数为102万3441人,占日本整体雇用人数的2.4%。其中,在日中国大陆企业为61家,居第九位。②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需求较大,另一方面对该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首先是基础日语教学改革。尤其是国外大学很少设立的院校的独立学院,国外这样的研究文献较少。但即使在我国国内,独立院校日语专业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教学相应的软件硬件设备都不够完备。学生整体水平与一本、二本院校相比有一定差距。而商务日语专业带有较为明确的就业指导性,需要教学与实践的紧密配合。既要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又要使他们掌握相当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即培养学生将日语知识和与商务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既学好日语,又能满足企业需求。如何让入学时日语基本是零起点的学生达到上述目标,成为日语教师应考虑的问题。
从基础日语教学现状来看,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授课方式,摆脱不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此,我们希望通过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这一项目的研究,推动独立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发展。从日常的日语教学中的小细节抓起,为大家今后的日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勤练习,多实践,体现商务日语专业特色。商务日语专业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及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又要求其能用日语处理日资企业的行政及外贸等工作,能较熟练地运用日语处理外贸往来单证、商务文书及日常翻译工作,而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难免会出现满堂灌的情况,而学生能完全集中精力的时间更有限,这样就出现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革。
二、独立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项目面临以下问题: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尤其是专业类课程不尽合理;基础日语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日语运用基础日语能力不足;学习基础日语的学生对于基础日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参与度低;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课程基础日语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通过教学改革和活动,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多运用、多提高,真正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与商务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能力。
1.课程设置的改革
首先,在低年级阶段,可开设中文的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在中高年级阶段,逐步把日语和商贸的课程整合起来,开设经贸日语、商务日语视听说、商务日语报刊文摘选读、商务日语贸易函电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其次,可将听力、口语和视听说等实训课程统一整合为视听说课,采用统一的教材和课件,声、像结合,使多感官得到刺激,从而以听力促进会话,以会话增强听力,在综合训练当中使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2.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教师应在讲课过程中补充相关日本文化知识,让学生不仅掌握语言知识,更了解其文化背景,可每周安排学生看日本电影或电视剧,了解日本的方方面面。其次学生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如多浏览日本网站,关注日本新闻,了解日语新动态。
3.课堂内外结合的改革
课堂内外结合的改革,一改以往比较枯燥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加强老师与同学的互动,鼓励学生自己体验日语学习的乐趣,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体现日语学习的价值,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定期开展日语演讲比赛、日语写作比赛、或外文卡拉ok大赛定期组织日语角活动,每期有一个主题,如学做寿司、日本和服、女孩节等,希望外教和老师多参与。还可以同学校里的一些社团,如动漫社团等一起组织一些大家可以共同参与的活动。
4.教学方式的改革
利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利用合作学习法、发现学习法、个别教学法等,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并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例如:课文讲完后,或设置相关的场景,或让学生自己设置场景,利用所学语法分组编对话,提高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利用图示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例如:在学习基础日语1《新编日语第一册》的大学文化节这一课时学习牛肉盖浇饭的做法,可以利用图示介绍做日本饭菜的基本顺序并学习烹调时所用到的各种调味料的名称及烹调方法等的日语表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鼓励、情绪唤醒等多方面进行激励,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其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第五篇:“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宗旨,也是当前高校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针对目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用了“理论―实验―实训”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模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2-0073-02
教育部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加强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学生能否掌握好该课程直接影响着后续众多专业课的学习。因此提高学生的分析及设计电子电路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整个专业的教学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采取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训环节三者相结合的模式,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尝试,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为培养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一、“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理论性,轻视知识的实践性;学生则更加重视考试分数的高低,轻视实践能力的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知识单方向传输,这样的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提供了条件,许多高等院校已经将多媒体搬进教室。除了讲授法外,其他各种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例如讨论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因具有独特的优势也越来越受到青睐。与此同时,数字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给“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超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大范围使用、通过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电路系统的设计等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技术逐渐使授课内容变得更加分化和复杂,在不断缩减授课学时的前提下,如何将这些知识完整而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该继续研究的问题。
二、完善理论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教学内容的调整
根据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和更新。在我校新编的教材中,删减了对集成门电路内部电路的分析,侧重数字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应用,注重学生对实用性的要求。在数字电路的介绍中,采用当前的主流芯片,并且加入了对VHDL硬件描述语言和Quartus II开发软件的介绍,体现了时代性。该教材已被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并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了兴趣,那么就会主动去思考、去求知、去探索,进而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有益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所在教研组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利用传统板书的优势呈现理论知识的深度,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体现知识的广度,合理运用两种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门电路、逻辑代数等基础内容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触发器等章节可以采用讨论法;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和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等章节可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用启发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用赞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将仿真技术引入课堂。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是当前发展的趋势,我校将Quartus II开发软件引进课堂,用硬件描述语言及顶层原理图设计方式实现对数字电路的仿真,这既让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让学生掌握了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生今后独立进行电子电路设计奠定了基础。第四,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多元化教学。我校电子学教研组为“数字电子技术”校级精品课程建立了网站,将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双语教学、习题解答等内容全部上传到网站,并且具有交流平台,可实现网络答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开展电子技术知识竞赛
为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热情,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电子技术知识竞赛,内容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两部分。由学完这两门课程的大二学生和大三学生参加,每个班级选送五名同学,最后根据教师评定的成绩,确定获奖的班级及个人。知识竞赛的考核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因此更能展现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在注重期末考试成绩的同时,也注重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学校通常会先安排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安排学生做相应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指导书上的详细步骤而不过多用心思考,与学习理论知识相比,学生做实验敷衍了事的现象较为普遍。传统的实验过程无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的数字电子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三种,对实验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第一,每个验证型实验均被安排在相对应的理论教学之前,以触发器实验为例,教师要求实验课前学生自行预习,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触发器实验结果,并在课后总结该数字电路的功能。在下节理论课上,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所做实验结果讨论各个触发器的功能,最后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过程遵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采取开放式教学,电子技术实验室从每天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十点开放,学生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做实验的时间,从而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变成了“主动思考”,学习状态得到明显改观。第三,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我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竞赛吸引了大批同学踊跃参与电子制作,在同学们体会乐趣、建立信心的同时,也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黑龙江省电子设计竞赛积累了经验。
四、增加实训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校增加了实训教学环节。以电子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电子工艺实践教学基地、EDA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应用电子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和FPGA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制订了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分别培养了学生调试电子电路的能力、进行手工焊接和贴片焊接的能力、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及印制电路板的版面设计的能力、对复杂电子线路系统(如电视机等)故障分析的能力和在Quartus II软件中运用VHDL语言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的能力,为实现我校制订的“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结束语
笔者所在教研组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贯彻了全新的教学改革理念,总结出一整套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通过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黑龙江省电子设计竞赛比赛中屡创佳绩,获奖率及获奖学生人数均位列黑龙江省前三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取得的成果已初步显现,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郭棉,李继凯.以网络为辅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66-67.[2]宋婀娜.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王国新,张桂凤,宋婀娜.“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35(2):49-50.(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