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社会:宝岛台湾
张家港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网络的幼儿教师园本培训研究”课题开题研讨活动 大班社会活动:宝岛台湾
万红幼儿园
曹慧
活动目标:
1、知道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无限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
2、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绵绵情谊,升起台湾回归的强烈愿望。
3、萌发出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中国地图、宝岛台湾、乡愁;创编快板;海峡两岸节目现场布置、台湾图片若干;音乐:《大中国》彩带、实物投影仪等
活动过程:
一、伴着《大中国》音乐入场。
1、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什么?(中国)
2、结合中国地图,说说: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
二、了解台湾,走进台湾。
1、创设“海峡两岸:——宝岛台湾”节目现场(教师是节目主持人)
2、、欣赏台湾风光无限: 自由欣赏图片,个别讲述
3、课件风光片引导幼儿对台湾风光有整体的印象(介绍阿里山、日月潭、蝴蝶谷、稻米、甘蔗、服饰等)
4、主持人要来考一考大家,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判断(幼儿说对错,课件揭示答案)第一题: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第二题:台湾盛产稻谷、甘蔗、梁丰牛奶。第三题:台湾有阿里山、日月潭。第四题:蝴蝶谷是台湾的,对不对?
第五题:台湾岛上住着很多维吾尔族的人。(高山族的人能歌善舞,一起欣赏并参与表演高山族舞蹈阿里山的姑娘。)
三、夸夸台湾,自编快板:宝岛台湾
四、情谊绵绵:欣赏课件《乡愁》)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他在想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五、盼望统一,和和美美:幼儿讲讲自己有什么美好的愿望,让台湾人民和祖国人民团聚(课件及时把孩子的想法架起一座彩虹桥)。
延伸活动:
展望未来:相信台湾一定会早日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彩带舞:大中国)
第二篇:大班社会活动宝岛台湾
大班社会活动宝岛台湾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台湾是我国的领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
2、初步了解台湾的物产和风景名胜,激发爱祖国的情感。
3、萌发对台湾岛及勤劳、勇敢的台湾人民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
重点: 知道台湾是我国的领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
措施:
1、通过出示中国地图让幼儿知道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超链接台湾地形,知道台湾的地理环境。
难点:了解台湾的物产和风景名胜。
措施:
1、视频和图片的课件欣赏。
2、教师提问。
3、游戏活动。
三、教学对象分析:
大班幼儿对台湾了解很少,活动中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制作SMART白板课件出示丰富的图片资料和视频材料,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现台湾相关的人文、地理、物产等,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兴奋点,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体现教师的的主导作用。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本课件选择了交互式白板软件,课件中多次使用了拖曳功能,淡入功能,链接功能,这些功能克服了多媒体投影幕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把教师置于课堂注意的中心,能够有效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到白板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由于幼儿对白板关注的增多,加强了集体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教师也变成整个学习集体中的一员,不再是远离幼儿的躲在设备后的软件或设备的操作者,幼儿在无意识中达成了更多的与老师和同伴的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五、教学过程:
1、幼儿在中国地图上寻找台湾,知道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⑴ 观察中国地图的形状(像大鸡)。
⑵ 由幼儿找出台湾岛并观察台湾岛的形状。
2、播放视频帮助幼儿对台湾有个初步了解。
⑴ 播放课件,完整欣赏有关台湾的视频。
教师:你们去过台湾吗?台湾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呢?让我们一起开看一段有关台湾的视频录像,了解一下台湾有哪些美丽的风景。
⑵ 点击图片,逐一帮助幼儿认识台湾的著名风景区。
教师逐一点击台湾著名风景的图片,通过介绍及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台湾优美的风景。⑶ 点击图片,逐一帮助幼儿认识台湾的丰富物产。
教师逐一点击台湾最具特色的物产图片,通过介绍及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台湾丰富的物产。⑷ 分类游戏:哪些是台湾的物产和风景?
⑸ 点击图片,逐一帮助幼儿认识台湾的一些特色民族。
3、欣赏歌舞《高山情》,幼儿学着边歌边舞,结束活动。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曾作为公开课在本园展示过,当时为了让幼儿了解台湾的物产和风景名胜,我们发动家长一起收集了台湾的图片和购买了一些台湾的水果,制作时就花了较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只能通过教师的出示,幼儿观察了解。现在,使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但减轻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而且能让幼儿动手操作,通过视听结合等手段切身感受台湾的物产和风景名胜,大大提高了教学效能,将教师从繁重的课前准备中解放出来。
第三篇:《宝岛台湾》教案
《宝岛台湾》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感受两岸人民盼望统一的情感,体会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会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
能力:能积极的关心国家大事,并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力所能及的事。
知识: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和丰富的资源,知道台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知道两岸人民为了祖国的统一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教学重点
了解台湾的历史渊源,体会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
懂得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台湾问题的解决,感受两岸人民愿意交流、渴望统一的愿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激情导入
1、欣赏歌曲《台湾,我的故乡》。
2、交流:你知道歌曲中唱的是哪个地方吗?你对这里有哪些了解呢?
小结:在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里,有一片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很富饶的地方,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它是漂泊在我国东海海面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活动二:走进台湾
1、台湾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中国政区图,指名找到台湾省。
(2)说一说:从地图上看,台湾省在祖国的什么位置?(3)出示台湾省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①想象一下,台湾省的地理图形像什么? ②台湾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各是什么? ③归纳:台湾不仅包括台湾岛,还包括它周围的岛屿。
2、美丽富饶的宝岛。(1)美丽的宝岛。
①欣赏关于台湾美景的视频。②学生介绍台湾的景点。(2)富饶的宝岛。
①教师引入:台湾不仅美丽,而且富饶,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台湾有什么好吃的或值得一看的物产资源。
②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资料汇总然后交流。③教师出示台湾的水果、资源图片欣赏。
小结:正因为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台湾成了我国与海上其他各国联系的枢纽,而这一湾浅浅的台湾海峡,成了名副其实的“海上走廊”。
第二课时
活动一:根脉相连
1、讨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现在又被台湾海峡隔开了呢?台湾有着悠久的历史,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台湾的重要历史事件?
2、学生结合资料讲述。
(1)1895年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2)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
(3)郑成功收复台湾。
(4)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
3、大陆与台湾血脉相连。
(1)出示几副照片:台湾街道中的商店招牌、台湾人的着装、台湾民居、台湾小吃街等
(2)想一想:从图中你看出什么来呢?(3)找一找:祖国大陆和台湾有哪些共同点?
4、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代表发言。
5、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除了饮食文化、节日风俗、语言文字、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等方面介绍台湾与大陆有共同点之外,谁还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补充?
6、学生自由发言。
(1)速冻的食品中有台湾的汤圆(2)快餐食品中有台湾的方便面。(3)风味餐馆中的台湾菜。
(4)台湾电视剧„„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找一找大陆和台湾有哪些共同点?哪个小组来介绍?
小结:祖国的宝岛台湾不但美丽富饶而且他的习俗文化与大陆有着许多相同点,台湾与大陆根脉相连。
活动二:两岸情深
1、阅读P62故事《海峡两岸18小时生命接力》。
2、谈一谈读后的感想。
3、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台湾和祖国之间血脉亲情的故事。小结: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
第三课时
活动一:期盼团圆
1、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2、讨论:你们明白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你能理解这份乡愁吗?谈谈你的感受。
3、讲述:这首诗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也表达了他们的心愿。
4、阅读P63页温总理的话,想一想:你能理解这份“乡愁”和“国殇”吗?
5、学生交流。
小结: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从1949年起,几十年潮涨潮落,两岸同胞饱受相思之苦,日日盼望这祖国早日统一,骨肉团圆。
活动二:两岸往来
1、阅读教材P64页内容,想一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两岸人民相互交流的事例?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如:两岸“三通”、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祖国大陆、台湾与大陆开始节日包机往来、台湾同胞在大陆寻亲等
3、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制作“两岸交流大事记”。(只写大概事件即可)
4、案例分析。
根据上面的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上面的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关于这件事,你还知道什么?
(2)在台湾内部还有些人趁机作乱,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就在你的面前,请你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向他解释。
(3)看完了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5、拓展。
每人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对台湾同胞的“寄语”可以是一段小诗、一句深情的话、一篇日记、一封信或一副画。
小结:海峡割不断,血脉割不断,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第四篇:宝岛台湾演讲稿
台湾,你快回来
郑村镇 潘鹏波
诗人泰戈尔有一句著名的诗句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们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我想向在座的每一位中华儿女问一声:“为什么海峡两岸同胞彼此深深爱恋,却不能够在一起啊?”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 台湾,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台湾,你不作声,难道你没有听到我的声音吗?
是吗?没有听到吗?如果没有听到,或许是因为距离过于遥远,或许是我站得不够高,那么我可以徒步跑到福建海滨的渔村,可以孤身攀登到珠穆朗玛峰之颠大声疾呼:台湾,你快回来!
记得我刚刚毕业的时候,到一个乡下的小学校里去见习,一位教五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桂林山水》。当他让学生模仿课文里边的句子填空的时候,学生们都这样填到: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游览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没有机会去欣赏那传说中异常美丽的日月潭;我攀登过峰峦如聚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无法领略到阿里山的青春神韵……即时,我看到那位教师的眼睛湿润了,接着我的眼睛湿润了,从那时起,我就怕讲有关台湾知识的课文,我怕学生们问我台湾为什么不愿意回到祖**亲的怀抱?怕学生问我台湾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祖**亲的怀抱?
台湾,你快回来吧!
你若肯回来,无论你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都愿意,为你!假若有一天,我听到你在轻轻叩响我的房门,无论我有多么的富有,哪怕是我做到了联合国秘书长的职务,我都无暇去顾及那些,我愿意舍弃所有,在第一时间里变做一名语文都师,到高山族的小学校里去,去教一年级的孩子们读: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假若有一天,我看见你的一只脚踏进了国门,无论我在哪里,哪怕是我正在一百多层摩天大楼顶上高空作业,哪怕是我正在欧盟参加论坛,我都会停下来,我要变做一个诗人,原地更正一首诗: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
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哪里有什么乡愁 /热情善良的台湾人民在天堂 /那些苦心积虑搞分裂的罪人在地狱。
假若有一天,我在收音机里听到了这样一段录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时间,下面播送一条令全世界人民为之振奋的消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恢复主权之后,今天,台湾特别行政区区旗又随着五星红旗一起徐徐升起在台北市的上空……那时,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在做什么,哪怕我双腿已不能动,哪怕我的双目已经失明,我也要用我的双手沿着国歌传来的方向,爬也要爬到台湾去……
去摸摸那日月潭边的凉亭,去摸摸阿里山的云雾……
去摸摸那日月潭边的凉亭,去摸摸阿里山的云雾……
去摸摸那日月潭边的凉亭,去摸摸阿里山的云雾……
第五篇: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宝岛台湾》教案
新洲区道观小学 漆红梅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历史、风俗。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台湾早日回归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行为与习惯: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台湾回归的渴望之情。教学重点:
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难点:表达自己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的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台湾物产和风光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历史、景色,风俗习惯等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阿里山、日月潭这些著名的旅游地都位于哪儿呢?生答
2、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介台湾的地理位置极其总要性。
师小结:俯视中国大地,在祖国东南辽阔的大地上,这座形状似芭蕉叶的岛屿,显得格外翠绿,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二 活动一:走进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
1、学生根据收集到台湾的资料及自己的了解,小组合作、交流。
2、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3、学生齐读教材后教师介绍: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它与大陆之间夹着一条狭长的水道,那就是台湾海峡。台湾海峡像走廊一样,连通着东海和南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远古时代,台湾岛与祖国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台湾岛才与祖国大陆分离。台湾地区包括台湾岛及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岛、绿岛、蓝屿等几十座岛屿。
4、出示课件:有关介绍台湾物产和风光的图片及文字资料。5、师说出台湾的别称(米仓,东方糖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珊瑚王国,鱼仓等。)思考台湾为什么有这些别称?从这些别称中想象台湾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6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台湾的美丽富饶与人们的辛勤开发是分不开的。早在一千七百年前,人们就对宝岛台湾进行了开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种,细心经营,所以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我国的宝岛。
三、活动二:根脉相连,两岸情深
1、师: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心相系,脉相连。
(1)课件出示元代疆域图,阐明大陆和台湾本是同根,是大陆的一部分。
﹙2﹚台湾在中国史籍中的记载。﹙3﹚郑成功收复台湾。﹙4﹚两岸人民齐抗日。
﹙5﹚海峡两岸18小时生命接力。
2、课件出示,师:祖国大陆和台湾在饮食文化、节日风俗、语言文字、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等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又有什么体会?
3、学生自由发言,谈体会。
(1)速冻的食品中台湾有汤圆,快餐食品中台湾的方便面。台湾风味餐馆中的台湾菜。
(2)人们也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3)说的是汉语,用的是汉字。(4)台湾故宫,孔子庙。
﹙5﹚台湾民居属于中国住宅建筑风格。
4、师:祖国大陆和台湾根脉相连,两岸情深。
四、活动三:心系台湾盼回归
1.课件出示余光中的诗《乡愁》,学生先读,再说感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故土的情怀和两岸同胞盼望团聚的心愿。2.近几年来两岸人民盼统一的事例。(1)2003年12月,温总理在美国纽约接见华侨华人代表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2)台湾律师吕传胜到福建祭祖。礼物上写着“炎黄子孙,永不忘祖”八个大字。
(3)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4)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5)央视“海峡两岸”节目,促进了两岸人民的沟通与了解。(6)台湾群众反“台独”游行。
(7)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会谈。两岸“三通”马上实现。
台湾至今没有回到母亲怀抱,现在很多台湾同胞与大陆亲人还骨肉分离。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你知道国家还做了哪些努力? 1.学生先谈,师补充。
2.小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要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台湾。同学们,让我们了解历史,正视现实,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对台湾同胞的“寄语”,可以是一段小诗、一句深情的话、一篇日记、一封信或一副画,来表达自己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的感情。板书设计:
宝岛台湾 美丽 风景优美
富饶 物产丰富 台湾 根脉相连 大陆 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