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
我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
巍山县大仓镇小河小学教师:何忠富
每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呀呀学语以及入学前的这一时期,大都接受着自然而人文的习惯养成,入学后,则加强了规范性,甚至带有一定的强制培养。这应该是孩子入学后习惯形成的第一个阶段,那么第二个重要阶段便是入学之后。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担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以来对孩子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一点认识。当然,习惯是多方面的,在此单独谈谈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习惯的训练。
一、听,要有目的、有礼有节
听的习惯最难培养。小学三年级孩子大都处在八、九岁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便听听,不感兴趣的,则充耳不闻,自行其事。即使迫于教师的威慑,也是“心在曹营身在汉”。当你想验证听的效果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几个在“洗耳恭听”。
我们该如何训练孩子的听话习惯呢?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有目的的倾听,才能接收到所听内容中的信息。因此,首先应该给孩子提出听的要求,但必须注意的是,所提要求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如:你听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孩子由此可以自主的、轻松的进行听话。或许他会知道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或许能听到一个用得好的词语,或许能提到一句给他留下印象深刻的句子„„假如我们拔高要求,提出这样的听话要求: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体会到什么情感?„„那么,孩子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产生紧张心理,使他们无法轻松自如的进行听话,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其次,还要培养孩子有礼有节的倾听习惯。告诉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只有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才能听明白别人说什么,才能学到知识。并告诉孩子,只有认真听别人说话,别人才会认真听你说话。最后在听话过程中,要大肆表彰听别人讲话的孩子,哪怕他只记住了一个词,只要得到老师的肯定,下次,他一定会记住更多的东西。
会听才会想,只有学会倾听,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孩子有效倾听的能力。
二、说,要规范、有话可说、口齿清楚
说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不仅是小学阶段的难题,也是语文学习各个阶段的训练重点。语文教师当然喜欢能说会道的孩子,但到底如何训练他们能说会道,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正处在由说几句话向说一段话或几段话过度的阶段,说话训练就显得更困难。
训练时,我们应该从说的规范性入手。有个词叫“打胡乱说”,“打胡乱说”有可能是说的内容不符合事实,有可能是说话方式不符合条理,也有可能表达意思时前言不搭后语。这就需要对说话方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在回答老师所提问题时,应教会孩子说完整,而不是只表述答案。有的教师会认为,这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训练,如果这样,每个孩子就会同出一辙。但不要忘记,他们仅仅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自由发挥的能力不足,必须在教师的诱引下形成规范的说话模式,暂不可放手让其随意表达,否则,他们会把握不住说话的方向。有可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人摸不清头脑。
还有个词是“畅所欲言”,这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有话可说和说的主动性。即使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欲望,都想表现自己,可找不到可说的内容,该怎么办呢?要做到有话,就要依赖教师的引导,随时随地从生活、从周围环境中去发现、去理解,积累丰富的语言。上课时,要适机的把孩子认识到的知识融入课堂让孩子表达。并要拓展课堂知识,让他们知道得更多更广,为说话做准备。但要注意,所训练说的内容必须和孩子生活学习密切联系。因为农村孩子信息来源窄,这对他们认识世界造成了局限。因此,在这个转型阶段,除了教师的有意培养外,更应让他们养成读书看报看有益电视的好习惯,并懂得边读边看,还要会想,甚至把那些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记下来。这样一来,孩子有话可说,自然就不惧怕了。即使有的同学胆小,在教师的鼓舞下,他自然也会开心地表达,并能尝到勇敢的滋味。有话可说与说的主动性两方面,我个人认为前者更重要,后者是靠前者支撑的。
说的训练还应注重孩子的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有的孩子所说内容的确非常精彩,可是吐字不清楚,声音小,让你听了,费了半天劲,也还是一头雾水。这就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轻松自如。假如某个孩子表现不佳,你得做个耐心、温柔的教练:孩子,没关系,再大声一点会更好,你能做到吗?这次比前次有进步多了,真不错!一个一个字说清楚,让我们都听清楚好吗?„„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失去耐性暴吼:怎么搞的,声音大一点,就听不进去吗?此时,你不仅失去了教师的风度,更让孩子恐惧,恐惧会造成心理紧张、意识模糊,什么都被你吓走了,声音再大有什么用?在此刻,正面表扬比负面批评更有效。我想,这方面训练,只能用爱去感染,而不是恐吓。
三、读,要通、顺、熟、流利、有感情,要激趣
读,也属于重量级训练。新课标指出,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有的教师一拿到一篇课文,就对孩子讲:大家读一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边读边想„„对于小学三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前两年起始阶段教师忽视训练,那么三年级训练难度就更大,要完成老师提出的这样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必须降低读的要求,第一步,仍只要求孩子把文章读通读顺,必须逐字逐句认读,不提任何过高要求,如读第一次就对孩子强调边读边想。所谓认识,不是大致认识,应该是读准字音,如字的平翘舌、前后鼻韵等等,一定要培养孩子读准字音的习惯,否则,孩子读出来的内容将是“白”的,就像一张白纸、一杯白开水,听后让人感到淡而无味,这就是课标中读正确的训练。认准每个字字音的基础上,在读通、读顺以后,才能要求孩子读熟,在这一过程中,就是对读的流利的体现。孩子最难掌握的应该是第三步,读得有感情。有的教师一入课,就要求孩子读出文章的情感,此时?孩子连课文内容都不能理觢,如何把握情感呢?在自学阶段,孩子可以利用自己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来赋予文章自己理解的感情色彩。这些八九岁的小孩子,他们接触的视野窄,对很多东西并不能靠自身力量去解决。这就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去诱引,教会孩子怎样去体会情感,甚至要一遍遍地范读,这样训练多了,孩子自然能试着用学到的方法去理解其它内容。有人说:“语文教师是多情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情四溢,感染孩子。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标准的普通话和具有一定朗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躬行才能吸引孩子,提高他们的兴趣。假如孩子没有读的习惯,这就要依赖长期训练去获取。上课时,给大家足够读的时间,读的表现机会,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特别要关注班上那些不爱读的孩子。一定要采取强制训练,因为三年级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兴趣爱好也在最基本的形成阶段。在强制的基础上,教师以身示范,让孩子去感受读的乐趣。心理学上有“随意后注意”一说,即使开始不情愿做这件事情,但做过之后使他感兴趣,就会让他自然产生继续做这件事的愿望。所以强制只是最初的一种手段,强制后的兴趣形成才是目的。
读也应是贯穿一个人所有学习阶段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但是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是孩子兴趣形成的起始阶段,一定要重视。
四、写,要正确、规范、一目了然
关于写的训练很多,如:会写字,上课会做笔记,会简单习作等等,这里要谈的主要是关于写字方面。汉字是世界上所有文字最复杂的字体,古人曾为汉字创造了很多形体,使汉字更是楚楚动人,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笔值得骄傲的财富。作为中国人,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也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中国有句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写汉字也一样,想拥有一手漂亮的字,也要从小处做起。小学三年级正是从用铅笔向用钢笔过渡的时期,刚使用钢笔,如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首先仍要从孩子坐姿、握笔姿势教起,不要认为一二年级已经教过,就置之不理,你可以发现,很多孩子的坐姿东倒西歪、握笔不正确,就得从头强调,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在学新的知识,这样,在他的思想上会多一些警惕。
然后再教会孩子观察字形,哪横长,哪横短,撇是如何安排的,点又是如何写的,字的每部分是如何建构的,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动笔写。并强调一笔一画交待清楚,不可“拖泥带水”,横就是横,竖就是竖,不要让人看不明白。在开始训练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范写,孩子仿写,到一定阶段才能放手让孩子自主完成。试着引导孩子去感悟汉字的形体美:长短参差、疏密匀称、左右避让。
这一过程在训练中一定要强调规范,我们并非阻碍孩子个性发展,但更要注意,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总之,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培养阶段,不能说,我们的强制性或预制板式的训练违背课改精神。“没有规矩,怎成方圆。”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习惯都未曾有,又如何谈自主发展、自由发挥。孩子在下一学习阶段是否能展露头角,此阶段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篇: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摘要: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四种基本能力。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以听为基础,以读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以说、写为目的,辐射发展,感悟语文,实践语文。关键词:提高语文素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七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式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那么,语文课程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那就是“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对祖国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听与读的训练,重在培养理解能力,而说与写的训练,重在培养运用能力。四项能力同等重要,不能代替,不可偏颇,然而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以求得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全面和和高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听说读写全面能力提高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一边钻研教学理论,一边用于教学实践,努力在实际教学实践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尝试和摸索的做法是:以听为基础,以读为中心,以说写为目的,分层递进,辐射发展,培养素质。
一、以听为基础,读为中心,训练语感,感悟语文
听与读都具备理解的功能。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语文,其基本途径就是加强听与读的训练。而正确的理解来自对语言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因此,在进行听,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切实加强语感训练,珍视独特感悟,丰富语言积累,以形式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达到感悟语文的目的。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中,我认为听的能力,是其它各种能力的基础,理应加强培养。我国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提出“听、说、读、写并重,不可偏废”。作为基础能力听、说、读、写是缺一不可的,重读写,轻听说是影响人的基本素质的。新的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社会发展来看,在未来的社会中,口头指令的传达,人和“机”的对话等,都将广泛存在。听人言语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人们交流思想感情,获取信息、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听语,它也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构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我首先把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作为基础,为了让学生能听清、听懂,还会听记、听辨,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重构信息的能力。我利用各种机会,要求学生听清,听准老师的话,家长的话能够转述老师及家长的话。同注意说者的语气、内涵,培养语感。为了有意培养听的能力,在语文活动课中,我举行各种听的训练活动,加以培养,如举行“道听途说”的游戏,让学生听同学的话,转述同学的话,看传到最后的结果,看是从谁开始传错的。学生在听语的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听这些人言语,再如让学生作小记者,去采访先进人物或到我校参观的客人,听这些人语言,并记录好听来的内容,在班级的板报中转登。在口语交际课上,要求学生在交际中听语,在听语中交际。如六年制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中的口语交际,是讨论怎样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内容,我要求学生先同桌交流,从对方的意见中汲取好的内容,修改自己的,然后选出一人在小组中交流。小组听后,选出一人在班组级交流,交流积极性高。从而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为其它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由于学生由低年级的识字,学词到高年级的谋段、学篇,到高年级后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读的能力。同时,读又是学生由认识到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关键一环。新课标注重读中感悟、体验、揣摩、探究、品味,这些都是学生主题心智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心理发展过程。而正是学生的这些智力操作,构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我选定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文,体会语文的内涵。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奇妙而充满幻想的世界,孩子理所当然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在这个世界里生活,有着强烈的追求学习、接触客观世界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教师给他方法,然后自己探究未知的世界,了解知识的真谛,获得成功的快慰。为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我注重了学法的指导,给其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一方面联系课本上有关的知识点、重点训练项目。如: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理解词语,如何抓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如何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教给学生真正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将自己的心和作者的心融在一起,从而读好文章。另一方面,在具体读的技巧上,教给学生如何诵读、默读、朗读,如在朗读指导时在实践中逐步教会学生确定重音、掌握速度,把握语调等一些基本方法。重音上,让学生懂得句子中的动词谓语,用作修饰的词、对比的词、比喻的词或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的一些特殊的词重读;语速上,让学生知道表示欢快、激动、高兴、愤怒的词句一般读得稍快,表示忧郁、抒情的重点句段读速要慢一些,整篇文章的朗读要有快有慢富有变化;语调上,让学生体会到表示欢快的、赞美的、喜爱的、美好情感的课文要读得高昂激动,响亮明快;表示悲壮凄凉情感的课文要读得深沉舒缓,一般的文章,都以宁静、轻松、恬淡的语调为主„„如此起点既低又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在平常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摸索,文章的“味”读出来了,初步成功的体验使学生读书的兴趣更浓了。如教《桂林山水》时我对第二自然节运用范例导读的方法,其余采取“辅读”的形式,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掌握读书的方法使学生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去发现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读懂课文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告诉知识,而是伴随着学生的探究与体验,对材料有着深深的感悟,所以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远比教师的传授丰富的多、深刻的多。我认为这正符合新“课标”对语文重感悟,不求甚解,重自读、强调读中渗情、理解,重合作,强调多项互补的要求。
读中感悟、读中激趣,学生积极性高,愿学乐学。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课间、课上班级不时地响起抑扬顿挫的读书声,师生共同铺平了走向提高素质的道路。
二、以说、写为目的,读写结合,迁移运用,实践语文
说与写是一种运用能力。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读写结合就是一种迁移、一种运用。而这种运用能力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提高。在加强读写结合的同时,还必须将读说结合起来。
语文素养中说是写的基础,只有会说才能会写,而读又是说写的奠基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能说出题课文的大意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体验,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等。学习课文的语言范例,让学生在读中学会说话,在读中培养说的能力。
同时,在此基础上,对读的对象的选择我要求:由学过的课文——未学过的课文——课外优秀文章——自己写的习作的过渡,达到以读来带动写的效果。古人认为:要写好文章,“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方面通过朗读及摧摩,理解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开拓视野,提高能力,在作文方法、方向上给已以指导。另外,朗读活动及其成功过程中的体验和辅助开展的诸如“沸水活鱼”、“脑筋急转弯”、“听瓶子”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并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注意随时观察,不但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又解决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扫除了学生作文难的心理障碍,使读写相得益彰。在读中鼓励朗读自己的作品,进行一周一次的自己习作朗诵赛,促进了学生写的欲望。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总爱把老师的表扬作为进步的动力。所以,在对读的文章评价时,不吝赞美的语言,对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即使是一孔之见,也给予鼓励的肯定,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尤其对基础差的学生更是如此,帮助他们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对其作文中的不足和错误,则多用商量的语气提出建议,如:“这段话是否可以这样改„„、”“如果再„„那就更好了”等让学生从那商量和亲切的语气中,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和勉励,从而使他们更加自尊、自强、更加主动去探求新知。
在文章评析的形式上,注重多样化,注重由师评到生评的过渡,如:在教师学六年制第九册基础训练的板报稿写作时,结合板报稿本身类似新闻报道稿的特点,指导写作后,在班级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学生对照板报稿的写作要求进行评议,可谓在读中获知,在读中激趣,在读中提高自改能力,在读中锻炼了说的能力,在评析时,针对涌现出的进步大和优秀文章,自编班级优秀作文集,使学生有追求成就的愿望,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更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以活动为主线,内外沟通,发展个性,体现语文
如果说加强听说读写的密切联系,进行全面的能力训练,体现的是“语文整体教学观”的话,那么,加强语文与社会的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跨学科的渗透,积极开展各项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发展个性、提高素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基本功已基本形成,为进一步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就需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而活动可使学生展示各方面才学,获得成功,使许多无形的希望变为成功的现实。在实际教学中,我以活动为主线,贯穿语文素质提高的全过程,举力了多次朗读比赛,并及时反馈,给予正确评价,当堂全员肯定领奖,并因人而异,由低到高,使班级形成了百舸争流,千帆竟技的局面。
另外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对未来人才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国外的一位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未来的社会中,新的知识增长速度将十分迅速,如果不会学习,不能自己独立地学会新知识,原有的知识就会远远不够用,那就等于是“文盲”了,只有会学习,主动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在活动中,一方面学生由于获得成功,积极性高涨,主动投入。另一方面在“我要读好,我要写好,我要成功”的思想支配下,自己加压,就自觉地进一步研究方法,主动认真地辨字正音,揣摩词句的感情和内涵,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主动地字斟句酌字写好每一篇文章,从而形成学生自发的内调式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总结的学习新识,探求真理,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达到全面辐射,带动学生语文整体能力提高的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体现“面向全体,使受教育者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我以良性循环为目标,注重因材施教,分层递进,在教学、生活中体现语文。
分层递进体应包括课堂教学内容上的分层递进,学生认识领域及知识迁移的分层递进,和评价的分层肯定,促使学生水平上的分层递进,进而形成整体水平的递进提高。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体现阶梯性、渐进性,使学困生有表现的机会;使学优生学有新意。例如教《草船借箭》一文时,在逐步认识诸葛亮有胆有识、神机妙算的基础上,我让有感情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把“借”换一词,其中有一学生把“借”换成了“骗”。一石激起三层浪,同学们纷纷讨论,有的说是“骗箭”,有的说是借箭。这时教师不是时机让学生围绕“借”或是“骗”展开一场辩论会。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辩论会开始了,大家各抒自己见。争辩中提高了思辩能力,锻炼了说话能力,正反两方的代表,见解独到、据理力争、思维敏捷。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成效,使语文在生活中得到体现。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特别是以激发自信,激发学习积极性,注意培养能力的素质教育,所以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我注重和家长密切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校家联谊等形式,在素质教育观、人才观、成才观、价值观、孩子出路观上形成共识,相互合作,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形成素质教育的家庭和谐氛围。让学生在家里博览群书,与家长交流、交谈,培养读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特别是一些演讲赛、读书比赛等。在具体要求上,给学生创造跳一下就可摘到果实的机会,激发兴趣,使学生无论在家庭拟或是社会在学校,始终处于成功的氛围,畅步于成功的天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正是以上措施的实施,每接一个新班,短期内部分学生潜力得以挖掘,兴趣得以激发,班级涌现出一大批好苗子,作文迷、写作才子、演讲家„„,差生面得以缩小,最关键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语文教学只有注重落实听说读写各项任务,善于抓住听说读写的连接点,才能使语文能力全面提高,才能实现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规律、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创新求异,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写。为学生能够成为21世纪成功的创新人才创造条件。作者简介:
姓 名: 夏 芸 工作单位: 鄂州市吴都小学 性 别: 女 职 务: 工会主席 出生年月: 1970.4.21 职 称: 小教高级 电 话: 0711-3871882 邮政编码: 436000
第三篇:小学语文 单元整体教学中听说读写整合训练的研究
小学语文
单元整体教学中听说读写整合训练的研究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运用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成效。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综述,接着分析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特点,包括整体性与连续性。最后从对比阅读、以读代讲以及谚语表达几个方面提出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听说读写整合训练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单元整合 听说读写
对于小学生来说,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课程开始增多,但是其理解和接受能力还是有限的。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时期,基础如何关乎其以后的学习成绩。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发散思维提供了空间,也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基础。因此,研究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听说读写整合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综述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和老师都是以分数作为衡量语文学习效果的主要标準,在教学中,课堂基本是教师占据主导位置,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比较少,于是出现了“满堂灌”或者“满堂问”的状况,甚至要求学生在考前对部分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没有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事实上,语文属于一个厚积薄发的学科,想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并非容易之事,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要认清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整合训练才能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特点
首先,整体性。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单元导读,一个是课文,还有一个是语文园地,放在课文的后面,属于最后一个层次的内容,包含的知识丰富,有口语交际以及写作训练、自我发现、展示台等栏目。这几个层次中,导语的导学功能比较强,单元也是围绕某个专题进行编排。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听说读写活动衔接的比较紧密,运用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对实现课程目标非常有利。(先发表后付费扣1324725251,微信***)
其次,连续性。这个特点就是表现在同一个学习目标在不同的阶段有着前后的承接与关联。因为单元目标不是总结目标,一个技能的教学也不是单纯依靠一个单元能够完成。此外,连续性还表现在单元内部结构中,同一个单元,不同课文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课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
三、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听说读写整合训练的策略
1.对比阅读
这个策略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点的时候,针对描写类似事物的文本阅读,像描写风景、人物以及哲理等,通过比较和分析,分析不同文章的表达风格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系统。对比阅读在开展的时候,教学流程主要是:典型的案例,初次阅读的感知,深入阅读的体验,模拟写作,同组类比,实践体会,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说明性文章的时候,确定了整个单元的概念主题之后,可以把五年级某单元的《秦兵马俑》以及《埃及的金字塔》等文本统一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秦兵马俑》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看作者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接着从文章的结构、说明的方式以及具体的语言风格等方面来跟《埃及的金字塔》这个文章进行对比学习,总结出异同点。之后向“口语交际”以及“练习写作”上迁移,让学生自主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达到的不同效果。
2.以读代讲
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不一样。要进行听说读写整合训练,就可以运用“以读代讲”的策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比如,在五年级上册某单元为例,这个单元基本都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来进行组织专题。包括神奇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还是风景绮丽的黄山,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些地方的特色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地形地貌?一年四季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大家去过这些地方吗?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可以说出你的感悟吗?把这些话题结合在一起就是小学生对祖国河山的宣讲课堂。此外,教师还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用优美的曲子为背景放这些地方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听着曲子反复去阅读、朗诵课文,在头脑上想象风景的奇特。相信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通过学生的阅读和感悟就能够感受到如何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并能够在写作中表现出来。
3.言语表达
简单来说,所谓的言语表达就是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内容跟整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如果不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单独的把“口语交际”以及“习作训练”列出来,那么课文单元作为口语与写作练习能力的资源就会被浪费。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整合训练的时候,可以在单元的每一篇课文后面都进行适时的安排“口语交际”与“习作练习”环节,给学生大量的听和说的机会。“口语交际”可以列出计划,提供指导的范本,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主要的教学流程概括为以下几点:创设情境、感悟内容、初次品读课文、了解内容、仔细品读课文、拓展训练、反思欣赏、深化主题等。而在进行这习作训练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导语”进行引导,比如,要选择一副秋天的画进行写作,教师可以先用导语来指导学生:“金秋是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看到了秋季缤纷的色彩,也听见了秋天美妙的声音,感受到了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那么,现在请用你手中的笔来描绘下你心中的秋天的形象。”通过这样的策略提高了小学语文整体教学中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成效。
结论
综上所述,单元整合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具备多元整合、均衡协调的特点,弥补了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结合的矛盾点,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素琴.根据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特点进行整合教学[J].科研纵横,2016(10).[2]宋金城.多元统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J].语文园地,2016(15).[3]张明林.走向生本、走向生活、走向创新-从六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看阅读教学的走向,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2).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结合浅谈
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结合浅谈
【摘 要】
人们大都认为教学生作文难,如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也有感觉教学生写作不难的,究其原因,教学生写作得法,且注意思考读与写的紧密和有效结合。本文谈及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以期对广大一线教师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读写结合 策略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一晃就是多个年头,在这多个年头,有过思考,有过成功,有过困惑,尤其是小学生的习作教学。在这多个年头,习作教学方面的流派给人以启迪,习作教学的成功经验不断涌现。在这多个年头,自身所思考的多是小学生阅读和习作的结合问题,现拙于笔端的是紧密而有效结合的相关实践和思考,诚望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一、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需让学生读出真知
语文说到底就是一个模子,就是小学生练习写作的模子,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特征所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人们是比较关注学生的阅读感悟的,但也可以说还没有完全能够关注到位。为什么就是这样去讲?那是因为教材文本的字里行间还没有完全让小学生去真正意义上的神游。小学语文教材篇目都是比较短小精悍的,语言是那样的富有语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却没有让学生自己读出作者之所以能够妙笔生花的途径和方法,一般都是粗制烂糙地读读即已感到万事大吉。对此,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真正意义上的读,而且是真正意义上读出作者的匠心独运。体会作者在写景时,怎样把景致描写得淋漓尽致,作者在叙事时是怎样把事情叙述得形象逼真的。应当说这就是真正的语文知识,这才是真正的语文知识。而这些知识不去让学生读懂,那学生是很难在自己的习作中将这些语文知识真正意义上用起来的。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多让学生能够将文本中值千金的东西挖掘出来,哪怕就是一个字;我们应当力求让学生自己去读出那一字一世界的感觉。譬如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学生整体感悟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重点感悟比较特殊的句式,“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对这样的句式不仅仅就是让学生去感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还应当让学生感到这样的用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风格和艺术,虽然我们不和学生去谈及定语后置的语法概念,但让小学生去咀嚼咀嚼这样的语言,那也完全可以能够读出相关语句特点,从中获取一定意义上的感悟性的真知,也就可能在具体的习作中予以一定的应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需让学生品出灼见
小学语文教材上的篇目虽然短小,但都是那样的一字一世界,一字值千金,是那样的精悍。在平时的教学中,虽然我们也是想方设法让小学生去感悟那字字、句句,但从相关意义上讲,小学生还不能表达出那样的内心感受或者感悟,一些教材篇目阅读感悟不能在学生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这对小学生的习作不可能写出自己的内心,不能实现某些意义上的心从笔,其可能性是比较大的。现在的习作教学之模式比较广泛,令人眼花缭乱。但笔者比较青睐的是山东省一名普通教师所践行的心语滚动作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能够做到这样的份上已经是相当的不简单。虽然该老师在心语滚动作文的研究上还没有能够在相当广的范围内起到理想的辐射作用,但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相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已经予以充分的肯定。曾经拜读过作者之草根化的实践性的研究论著,颇感兴趣的是作者忌于浮躁的多方面实践,引人关注。所以,无论是阅读感悟还是学生相互之间欣赏习作抑或相互之间修改习作,都应当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教材文本乃至学生习作的亮点所见。这在于兰老师的心语滚动作文的诸多实践中已经做得相当到位,我们翻开于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点,会发现她对学生的鼓励随处可见。我们看到于兰老师所教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颇有见地。从这样的实际去思考,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没有学生之读的灼见品出,学生的写也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灼见的。
三、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需让学生写出品味
在平时小学生的习作中,我们过多出现的倾向性问题是,对小学生的习作大有欣赏过度之感。在以往的评分上多人提倡给学生以满分作文,在目前的等第上,多半是优之等第,很少出现良等之下的现象,这都是重于鼓励所致。应当说小学生的习作教学需要对其进行鼓励,小学生的习作教学没有鼓励是万万不能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的是纯粹鼓励也是万万不能的。光鼓励极为容易形成学生的自满尤其是麻木自满的情绪,一些根本就值不得一提的习作也去鼓励,那不少学生便乐乐大方,到头来永远都写不出有品位的习作。所以,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必须有意地利用教材,讲文本中有品位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欣赏,并利用相关的景和物让学生训练,写出有品位的语言。在平时学生的习作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语言提炼,窃以为学生自身习作不是那么太重要,相互之间的交流才具有实在意义。譬如,我们可以将学生之间的互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后,即把学生之间的作文互动让学生在家庭去完成。现在的学生家庭大都已经装了宽带,建立学生之间的QQ群,对学生习作互动是比较理想的,学生之间经过互动,其习作语言的品味会会越来越高。在平时,比较注意学生之间的互动,一些描写景物的语言出自学生之口,不仅仅是理想意义上的生动形象,而且鲜活。当学生能够发现一些景物描写的中的有品位之语言时,就会相互之间点赞,同时也可以激励那些不经常思考文字推敲的学生。当然,教师精心批阅学生的习作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给学生以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批阅性的启示,让学生去写也能够多写出有品位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朱永新.享受与幸福【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五篇:我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
我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
天池小学:李善伟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学习效率,所谓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同样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那么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学习效率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相反的就是阻碍学生学的教,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或者是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语文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语文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它是学习效率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效率的保证。
再次语文学习中理解句子是重点。但一篇课文,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学生一一去理解,对课文中那些含义比较深刻,对表达文章情感、思想有较大作用的句子,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平时考试常出现的考查内容。对学生来说,对句子的理解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不懂怎样去理解——面对眼前的句子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去体会理解它的意思;对句子的理解不全面,以偏概全;二是不懂怎样去表达——自己心里知道是什么意思,却不知道如何说清楚,写清楚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
一、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几种常用方法,理解是表达的基础,没有对句子的含义正确的理解,说得再多,写得再具体恐怕也是南辕北辙。⒈抓关键词语理解。例如理解《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神机妙算”和“真比不上”,接着弄懂“神机妙算”的意思是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决定策略。再联系上文说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大家讨论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比不上诸葛亮。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这一句与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相照应,意思是说诸葛亮具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略,通天文,晓地理,知人心,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⒉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二、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理解得对,还要表达得好。一般来说,要分析句子的深刻含义,至少要写出它在文章里的字面意思以及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⒈学习个例.给学生一个范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语文水平,在课文中确定适宜训练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对特定句子的学习,对某种句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句子训练,固然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句子的形式,所以,比较好的方法是从句式入手去理解句意,把对句式的认识和对句意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会忘记?”学习时先要求学生读句子,想一想,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与对比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不会忘记。”进行比较,想想,意思相同吗?语气相同吗?表达形式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既明白了句子的含义,也认识了反问句的形式和作用。⒉发现规律.学习个例是句子训练的“点”,点要推广到面上去,才能最终掌握某种句式,形成语文能力。
总之,在语文句子教学训练中,我们要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显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注重联系 理解句子
天池小学:阳志刚
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句子的理解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所以对于句子的理解与否是关系学生能否掌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关键。笔者认为理解句子应注重联系。
一、注重联系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句子是由词构成,所以理解了勉励中的词语,特别是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也就自然而然凸显了出来。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该老师让学生说“轻蔑”的意思,学生知道“轻蔑”是“看不起,蔑视”的意思后,老师就问学生:为什么外国报纸看不起呢?此问题激起学生激烈讨论,有学生说当时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有学生说当时京张铁路修筑有许多困难,外国人认定中国没这样的人才……学生的讨论已经通过对“轻蔑”一词的理解而掌握了句子的意思,甚至扩展到了对全文的理解。真是词语牵动句子的理解不可小视。
二、注重联系前后句理解句子
任何句子要想独自抢功就只有失败,句子与句子有序有机的联系构成了文章,所以在理解句子时应注重前后句。例如《要下雨了》一文,“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要理解这句话就得联系上句“要下雨了”。学生结合“要下雨了”就会明白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才会潮湿”,因为“空气潮湿”才会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依照这种逻辑推断,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三、注重联系句子的前后内容理解句子
句子离不开文章,而文章的内容都应有一定的写作顺序,如果对句子的理解注重联系前后的内容,这将有利于理解。一位老师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学生质疑:“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廉颇为什么会这样说?”该老师没有急着解决此问题,因为此时学生对文章内容基本不熟悉。于是老师就围绕这句话让学生看看文章前面讲了些什么内容。学生很快了解到这句话前面讲了蔺想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都立了大功,而两次蔺相如靠的全是嘴,所以廉颇会说出这样的话。学生也尝到了联系前后内容理解句子的甜头,多美妙。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去理解句子,可以有效帮助理解。例如《蟋蟀的住宅》一文,其中学生对“蟋蟀是伟大的工程师”理解上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蟋蟀的特点,如很爱劳动,把窝建得非常漂亮,很光滑,很舒适,下雨的时候水也不会流进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看周围的非常漂亮的,很舒适,能避风挡雨的建筑,它们是建筑工程师完成的,蟋蟀的住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建筑比较相似,学生就对句子的理解掌握住了。
五、注重联系文章中心理解句子
句子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文章的中心就是灵魂,学生不明白个中道理,但作为教师应清楚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又反作用于形式。这正是句子与中心的关系。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其中“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一句,学生容易理解“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是说明李大钊饱受敌人的折磨,而其中“平静而慈祥的脸”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平静”?若联系全文感情,就可以理解这是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的表现,所以联系中心有助于理解句子。
总之,对于句子的理解应注重联系,但是法无定法,任何事情皆有度。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上,切不可为联系而联系,应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多加练习,让学生逐渐学会学习,为创造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让学生的口动起来
——小学语文句子训练的有效方法
天池小学:陈友志
语文教学离不开句的训练,句子训练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学生人际之间的交往。如何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意思表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很多学生在说话、写文章时出现一些病句,或上下意思不连贯,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其原因在于句子训练不到位。这些学生大都是平常不说话,上课又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他们的想法别人根本就不知道,不与人交流,因此就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不连贯、不准确、让人听不明白的话。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要求我的学生的口要动起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让学生说连贯的话
低年级很多学生不说话,即使说话也往往不连贯,教师想听明白学生的一句话往往要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原因是这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不敢说,教师得想采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说;对于学生说的话不连贯,教师还得把学生说过的话进行重新疏理,因此,当教师听完学生说过的话后,一旦明白了学生说话的意思之后,应教学生重新把这句话说一说,这样一来,学生以后说这个内容时,就不会再出现说话不连贯了。如一学生这样说“爸……笔……走了……钱……不写。”经过多次询问,原来该生说话的意思是“爸爸走了,自己没有钱买笔,所以不写作业。”当我明白这个意思后,当场教学生把这句话说了几遍,后来这个学生遇到这种事都会用语言表达了。
二、让学生说完整的话
很多学生说话不完整,回答问题总是不贯题,这样的回答容易让人们产生歧义,时间久了之后,在说话、写文章时老是省略,让人不能明白其说话的真正意思。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贯题,凡是没贯题的回答,我总爱根据学生的回答说一句笑话,让学生明白说话不完整就有可能产生笑话,同时会被同学们嘲笑。如回答“你正在干什么?”这一问题,有学生就直接回答“做游戏。”于是我马上就说了一句“小狗狗正在做游戏。”这样一说,在场的学生都笑了起来。这个学生于是马上说:“我正在做游戏。”即便是这样一句小小的玩笑话,让学生明白,说话不完整,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开玩笑,于是说话也就完整了。
三、让学生说准确的话
学生说话意思表达不准确,让听者想弄明白他的意思很难,为了弄明白他说话的意思,往往像猜谜语那样,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有弄明白他说话的意思,让听者费力,说话者也着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求学生说话意思表达要准确,不说让人听不明白的话,也就是尽量避免说病句。为了让学生少说病句,我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让学生多读书,从书中吸取别人的规范语言;二是以教材为依托,让学生知道常见的语病,从而避免自己犯类似的错误;三是注重学生口语表达,发现学生说话中的错误及时更正。如学生说“小朋友们种萝卜吃兔子肉。”这话让人费解,种萝卜又怎么吃兔子肉呢?原来是小朋友先种萝卜,再用萝卜喂兔子,等兔子长大后,小朋友们再吃兔子肉。于是我让学生把这个话由短句变为长句并重新说一说,这样一来,学生明白,说话时不能省的千万不能省,不让就让人听不明白。
四、让学生说优美的话
学生能说,会说,他还不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他还要求学生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很多学生作文往往是就事说事,语言平铺直叙,缺少合理的想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多读书,并在读的过程中积累优美的词句,学习别人说某一事物的语言,并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同时还要求学生从不同方面说同一事物,并加上合理的想象。如说山上的石头,有学生这样说“山上的石头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小狗在互相嬉戏;有的像狮子威武地守着自己的领地;有的像小猫正在睡懒觉……”这样的要求,让学生的语言越来越优美。
句子的训练,方式多样,由说到写,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成效。浅议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
天池小学:何进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学生就试着写周记和阅读。由于是在低年级,所以我只是要求学生会将课文中的生字进行组词,并用所组的词进行造句。通常我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个词的意思,最后用这个词说一句话,比如:“……像……”,有个学生说:“小明长得像他爸爸。”原来学生模仿课文:“他挺着胸,昂着头,像个小“将军”。不错啊,“大家看,我们学校有许多盛开的鲜花,还有枝叶茂密的大树,谁可以用‘……像……’说一句话呀?”“我们的校园像花园。”我们造句不是用上这个词就行了,还得有思想,有意义,除了学校可以用“……像……”说话以外,其实我们的月亮也可以用“……像……”说一句话呀,想想可以怎么说呢?“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弯弯的月亮像香蕉。”“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学习了《值日生》(西施版二年级上)这课,学生不仅可以用“……像……”进行说话练习,还初步感知了比喻的美妙!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逐步拓散学生的多向思维。
读三年级的时候,通过学生一年时间的积累,我就叫学生开始记日记了,因为三年级的课文中出现了长句子,如:“傍晚,爸爸回家一进门就急着往外走,以为进错门了。”“进门,往外走,”两个连续的动作发展了儿童语言及其思维。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叫学生也试着用连续的动作来完整的说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含义,学生进行模仿,逐渐地我能够在日记本上看到写连续动作地语句了。
一、多读
语文学习要注重学生的感悟,从小培养学生对词语的领悟能力,从词语的表面理解逐步升华到由词产生的联想,能够在头脑中展现一个画面,表现一个情节,突出一种情感,获得一种感受,升华内心的愉悦。一个词可以读,比如:学生读美丽,我问:“如果美丽是形容景物,你觉得什么美丽?” “美丽体现在哪里?”“如果美丽是形容人,你觉得谁美丽?”“为什么而美丽?”只读一遍你觉得这个词语怎么样?再读一遍又觉得如何呢?如果带着情感读这个词,你觉得该带着什么语气去读呢?
对于较长的句子,应该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比如:“公园里自然无须说了,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娇艳地颜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几团”如果不停顿学生就不会理清究竟在说什么了。如何停顿呢,我让学生依靠自己的感受在自己认为可以停顿的地方停顿,然后再读,再感受。
二、多想。
单独理解一个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都有不同的思考,出示一段话请同学们思考,看看这段话中有几句话。接下来再思考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这句话是在写什么意思?先找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再看写“这些东西”在“怎么样”。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通过抓住句子的主干,对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以及主要在说什么就有了大致的印象。然后叫学生把最能体现主要内容的词语用符号画出来,再自己品味,看看这个时候有什么感受,想想为什么会有另外的感受或者更深的感受。这样以来,既加深了对词的理解又提升了对段句子的理解。
三、多写
读和写应该有机地紧密结合,学生在充分地读了语段后,对语段有一个比较理性地认识,对语段所描绘的事物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这个时候让学生提起笔来自己选择自己容易写的事物,来阐述一下内心的情感,并且与别人交流,看看是否有同感,能否产生共鸣。比如我们四年级学生每周写的周记就是一个“练兵”的手段,每周只写一个,学生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任意抒发自己的情感。
对低年级的学生,选词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在教学时合理运用,学生就会把句子写得更具体,如:下课了,()的同学们在()做();()的春天,()的田野,快乐的()
四、多背
“没声音,再好的戏都出不来;没背诵,再好的方法也不能打牢学生的语言句子基础。”由此笔者认为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多背诵一些东西。课文中的重点段,比如:《迷人的九寨沟》
二、四段;用词优美的的句子段落,比如《五月的青岛》中写花的句子;景物、情感描写细腻的课文,比如:《松坊溪雪景》都是提高学生理解体会语文句子能力的好体裁,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背诵,在背诵中积累知识,在背诵中提高自己使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有效的对语文句子进行教学训练,应该源于生活,取之课堂,锤炼于课堂!
句子“三仿”训练效果佳
华蓥市天池小学 杨民生
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是与人交往的必备工具,是习作的基础。句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直接影响习作质量的高低。作为语文教师,加强学生的句子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加强学生的句子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怎样训练效果较好,这就需要执教者进行探索,进行研究。笔者在句子训练方面进行了较多尝试,发现采用“三访”法效果佳。
一、学生“仿说”
语文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工具书,不少的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我们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凭借教材进行相关的句子训练。训练先是让学生积累句子,教材中的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等,只要觉得优美,都可要求学生积累。学生积累一句优美的话不仅仅是写在本子上,还要求学生仿照这个句子的特点另说一句给全班同学同听。比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有一处排比句写得非常好:“ 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我在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反复朗诵,而且要求学生仿照说话在班上交流,我记得有一个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绿色小天使,我愿做绿色小天使,我以做绿色小天使为荣。”在这位同学的带动下,同学们相继打开了话匣子,说出了十几句排比句。一个发言人一个思想,十几个学生发言就有十几个思想。思维快的学生发言,思维慢的学生听,所有学生思维也就受到启发。我这样教学既重视了教材资源,也重视了人力资源,利用优生带动后进生。
二、学生“仿写”
后进生虽然在班上不能急性说出优美的句子,但读了书上优美的句子,听了同学们一些优美的句子,思想上受到了较多的启发,这时让全班同学静下来动笔访写,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写出类似优美的句子,即是个别学生写得不对,同学就能指出问题,优生主动帮助有错的学生改正。比如,前面说到的写排比句,有个别学生只用了两个排比词,写好后在班上交流,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发现错,而且错了的学生很快就能改正。访说后要求学生访写是句子训练的深化发展,是对积累的巩固与拓展。设计访写,既是对每位学生知识的检查,又是利用学生校正学生的错,使优生多角度学习,后进生能够正确地学习。开展仿写,我收集的学生写的各种优美句2600余句。通过访写,丰富了学生地的语言,增多了学生的积累,为学生习作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学生“仿用”
仿说、仿写的目的是应用于习作。一篇优美的习作离不开优美的句子,学生积累的优美句子要运用于习作中才能充分体现出价值。鉴于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根据本单元对句子的训练情况,提出具体的运用要求。比如我教学了《可爱的草塘》一文后学生掌握了较多排比句的写法,习作时我就要求学生在文中必须用上排比句。习作中哪里是排比句,学生自己在交习作前用红笔画上波浪符号,以示突出习作要求,绝大多数同学完成较好。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习作:
人们称我“小大人” 华蓥市天池小学六.1班:胡友琴
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女孩;一个好动的女孩;一个天真爱笑的女孩;一个……那是谁?那就是我,一个爱唱爱跳的女孩。我,并没有岳母、孟母那样的伟大,但是,我却希望我能够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下知地……
我有一大爱好,就是看书。我捧着一本本《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万个为什么》、《成语故事300个》……我总是爱不释手,津津有味读着。读了这些书,使我收获很大,受益非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事情,也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读了《格林童话》我被故事中的事情所感动;读了《优秀作文选》,我被作者精湛的文笔而感到赞叹……读了这些书,使我的视野宽阔了,大脑更聪明了,并且还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在我的心目中:读一本好书,就如交了一个好朋友。
对待学习,我总是积极的,俗话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向同学们请教。同学们不懂的和我讨论,我也会和她们一起讨论,争取能够解决。记得有一次双休日,我正在家里做作业。做着做着,我突然被一道数学题给难到了,算了许久也没算出来。于是,我想:“哎,算了吧,干脆不做了,待会儿去问一下其它几位同学吧。”但是,其它同学都说他们也不会做,此时,我垂头丧气的,也不想做了。但是,以前哥哥对我说的那句话又不停地在我耳边回响:“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决不能半途而废……”我又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上的一句话:“在困难面前,要勇于对自己说:‘我能行’,又爬起来,走得更稳……”想到这些,我又回家拿起书、本子、笔算那道题,我用了这种方法又用那种方法,用了那种方法又用了另一种方法,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算出来了。这使我对自己又充满了信心。在平常学习中,通过我的努力,我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我家里,已经有十多张奖状粘在墙上,记录着我通过努力换来的荣誉。
在班上,我担任安全委员一职,我的职务一般都是负责监督同学们玩的游戏和动作是否有危险性,如果有,就要及时的制止,并且要加以批评等。并且我还担任着班上星期一的值日班长。值日班长都要管一天的早读,每节课老师没来之前的纪律,还有清洁……总之,当值日班长主相当于当一天班长,让我们来尝尝当班长的滋味。原来,我总以为班长是班上职位最大的,当班长肯定很好玩,很好当,可以管那些调皮捣蛋的人,并且班上的任何事都有权做主,有权过问,那一定是很神气的。但是,真正当班长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要当好班长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天为班级而操心,如果桌椅乱了,要对桌椅进行调整,如果班上有什么打架等事要及时制止……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班上上还有的同学不尊重班长,真正的当班长才知道当班长为班级所付出的艰辛呀!
对于学校举行的活动,我总会积极的参加,在朗诵方面,我比较擅长。于是,从四年级起,我就在开始参加班上的朗诵活动。一次在班上,唐老师选班上主题联队会的主持人,老师先拿出一篇文章,让我们一个一个地去读。但是,当时我胆子很小,心里像有一只兔子似的,蹦蹦地跳个不停。看见讲台上,同学们轻松自如的表现,使我也想上讲台上展现自己,但我就是没有勇气。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眼看一节课主要结束了,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我终地站了起来,到讲台上去拿着书读。读到:“它像一个魔法师一样……”时,我的不经意用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因此,我当上了主题队会的主持人。
从那以后,我不再那么的胆小、怕事了,不再那么害怕上讲台了。我从上课回答问题都脸红变成可以面对全校同学演讲了。有一次,经过学校的选拔,我第一次一个人上台演讲了,成绩不理想。但这却是我在朗诵方面的一次飞跃,一次以前并没有想到的飞跃。在学校,我的脾气时而暴躁时而温和。暴躁时对男孩子大打出手,温和也可以心平气和的和男生一起讨论问题。有一次,我中午闲得没事干,就主动去把我们教室后面的垃圾从一个小洞里掏出来,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比鸟巢大不了多少的洞里居然掏出了满满一盆的垃圾,并且在搀扶垃圾的过程中还把我的手给擦伤了。
把垃圾出来后,我端着垃圾盆飞快的抽垃圾堆走去。倒完垃圾后,我在操场上发现了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正趴在地上哇哇大哭,旁边围了几个和她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我走过去问那里站着的孩子是怎么回事,一个男孩说:“这个小女孩偷了家里的钱,她班上的同学在说她,这个小女孩就在这儿哭。”我又问那个小女孩他们说的是否属实,小女孩无助地说:“不是的,不是的,这钱是我爸爸给我的。”看到小女孩不愿意,并且不停地哭。后来,经过我的苦口婆心的劝,小女孩渐渐停止了哭泣,并被我扶回了教室。使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在家里,我被小伙伴称为:“小大人”。因为我在家里比较勤快,帮爸爸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做早饭了,中午,常常由爸爸妈妈做饭,晚上也由我做饭、炒菜,是妈妈教我的,因为我经常做,所以佐料放得好。我还会烧一锅好汤呢!特别是西红柿鸡蛋汤、豆芽肉丸子汤可是我的得意之作。我常常为此而感到自豪……爸爸妈妈经常夸我家务做得好。可我却觉得我已经13岁了,这些是我应该做的,对于“小大人”这个称号我实在是愧不敢当。
这就是我,一个调皮、爱笑、天真的我,欢迎你和我做朋友,我家的大门随时为你而开!
这篇习作是2300多字,不仅运用了排比句,而且还写出了排比段。学生既写得欢快活泼,又充分满足了要求。象这样类似的习作还有较多篇数。
我采用“三仿”训练句子,学生积累的优美句多,习作效果佳。为了让学生写的优美句、优美的习作有机会地充分展示,我特为班上开创了“早间欣赏”、“午间欣赏”栏目。这样以句子训练为龙头,牵动了班上一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