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学习中教研,与教师一同成长(成)
在学习中教研,与教师共同成长
Good morning, dear brothers and sisters.It’s my great honor to have such a chance to share my report with you together.But I’m having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 at the same time.坐在这儿真的是很紧张,在座的哥哥姐姐们不论从学历、经验、资历上都是我的老师,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心情两个字形容:忐忑!不过既然坐在这儿了,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教研心得,分享教研带给我的快乐,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在学习中教研,与教师共同成长》。转眼间来到教研室已整整五年。我是从一线走出来的,将近十年的基层磨练与努力,使得我站在讲台上有无比的自信。然而教研员与教师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两个不同角色。人们赋予教研员很高的称谓:“老师的老师”,“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本地区的“学科专家”,本学科的“领航人”等等。刚做教研员不久,我深知:我们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引领的发言权不在于身份,不是因为我们位置变了,就摇身一变成专家了。而在于工作中我们对教育教学情况的了解程度、研究深度和指导高度。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教研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教学素质,更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对我来说,唯有学习能为自己的专业引领打好基础。几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做一名教研员。
新时期我们中小学教研员工作的职能是“研究、指导、服务和教学业务管理”。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教研机构的有效业务管理就是通过教研员的指导、服务来实现的,是建立在我们的学识、德行、人格魅力,以及在与学校、教师长期合作中形成的彼此信任与友谊基础之上的。在新课程有序推进的今
天,教研工作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引领和服务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推进新课程的深入有效实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每一位教研员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践行的现实问题。
有人说我们教研员工作的主旋律就是“研究”,那么作为一名教研队伍中的新兵,我的任务就是学习如何去研究,和教师们一起研究,在研究中与教师一同成长。接下来,我想从两个大方面来向大家汇报我的学习心得。学习做教研,为专业引领打好基础,改进教研方式,与教师共同成长
学习做教研,为专业引领打好基础
在学校的时候,我最喜欢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一句名言: “做了一辈子教师,还要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们在座的各位哥哥姐姐们同样是非常善于学习的人,都是“做了多年教研员,还在一直学做教研员”。大家是我学习的楷模,如今的我更应该“坐下来”、“沉进去”,努力学习,提升专业水准。以研究能力、指导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来树立自己的专业尊严。
向书本学习,提高素养
那么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向书本学习。我想,要让自己逐步走向“专业化”,站在教师面前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博览群书应该是一条捷径。在现在这样一个急速奔走的社会里,能够静下心来完完整整读几本书的人真的是不多了。我同样是一个懒散的人,但庆幸的是,生活中我一部分的“懒散”还源于读书,从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到教育论著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花开的声音》,再到教育经典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博特金的《回答未来的挑战》等等,还好,我还没有离开读书。尤其是走上教研工作岗位以来,我和老师们一起细心研读《英语课程标准》,仔细分析各个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各种专业书刊杂志像《小学英语教学法》、《评
课艺术》、《新课程热点问题探究与校本学习》、《中小学外语教学》等等,我也有意识地拿来读。我不断地搜集素材、积累案例,在与经典的对话中、在大师的引领下,我的眼界逐渐开阔,对专业知识需求的层面也在不断提高。
向同事学习,积累经验
同时呢,我还要:向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教研队伍中年轻的一员,身边的每个同事都是我的财富:他们不仅经验丰富,而且慷慨热心。平时的工作中,我用心倾听他们的言谈,细心观察他们的工作,虚心向他们请教„„都说,做教研员要会说话,会做事。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如何与基层教师、领导处好关系,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并做好每一项工作。还有就是咱们在座的各位,每一次的学科活动、教学研讨,大家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启发。
向实践学习,丰富资历
再者就是:向实践学习。听课、评课、搞教研活动等是我们的常规工作。这些工作大家每学期、每年都在做,然而要想把这些看似琐碎平常的工作做好,做得年年有提高、次次有新意并不容易。我是从初中过来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平常听课调研的时候,我努力把自己当作“师之生”,认真向台上的每一位教师学习;评课议课的时候,我把自己当作“师之友”,和老师们一起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引导他们学习亮点、查找不足、寻求我们共同的提高。组织活动的时候,我尽可能地做到精心策划并认真借鉴别人的活动经验、不断反思自己在各项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力求活动越办越理想。
向名家学习,开阔视野
还有就是:向名家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科学的民主共建的过程,没有人给我们现成的答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靠我们和一线教师
在实践中并肩探索和解决。小学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起步比较晚,相对问题也比较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和教师们一道在“游泳中学游泳”。当然,为了少走弯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服务教学,使学科教学质量尽快提高,我们还是有必要走出去: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听听名师、名家是怎么说的。我还是很幸运的,有机会与国内外外语界知名专家零距离接触,亲耳聆听他们对英语,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高屋见瓴、深入浅出的学术报告。而且我还参加了几次全国性的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上,通过观摩各省市优秀教师的精彩课堂,倾听各位专家更为精彩的点评,我学会了如何科学地去指导教师说课、上课,如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用艺术化的语言去指导课堂教学。可以说“走出去”的过程,让深深感到了自已在教研工作中的稚嫩与不足,进而也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动力与压力。
改进教研方式,与教师共同成长
当然,作为为教研员,我们仅仅注重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时代的发展与课程改革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更需要我们创新、改进教研工作,引领、带动一线教师共同提高。接下来我要和大家汇报的第二部分就是:改进教研方式,与教师共同成长。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基层学校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迫切呼唤一种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新形式。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推进我市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发展,我们教研室近两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大力推进课改示范校创建和优秀教研组建设。我们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学校听课调研,急学校之所需;我们为基层搭建平台,把主动权还给学校,让教师在舞台上唱主角,并为之开展了丰富有效的活动。其中实施“菜单式”服务,有效组织教研活动就是我们科室最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一。
一、开展菜单式服务,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我们教研室至今都有着每周“蹲点教研”、“一周两校”的制度,要求我们每星期深入基层,走进课堂,了解学校与教师现状,帮助解决学校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起初,蹲点教研我们经常是打游击战,今天这个学校,明天那个学校,随意性比较大,也缺乏相应的跟进指导。我们送给学校和教师的往往是凭各自的主观推断,并不一定是他们最需要帮助、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到头来是跑得学校不少,听的课也很多,但效果不明显。为了改变这种想帮忙却不能帮好忙的尴尬,我们创新教研思路,开展“菜单式”教学指导,基层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力求切实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区域教研氛围。
每学期初,基层各单位会把他们上学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根据当地实际列出各自的教研计划,提出他们的教研指导需求一并上交教研室。然后教研室对这些问题加以梳理,分散到各个学科、各个学段,将共性的问题确立为课题,通过蹲点调研、送课下乡、区域交流等各种活动与基层共同研究解决。对于学校存在的个性问题,我们教研员可以和学校一起研究解决方案,并跟踪指导,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我们都知道,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仅仅依靠我们某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也是不现实的。如何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意识的提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市教研工作的重点,教研工作中我也和其他同事一样,力求创新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就我们小学英语学科而言,针对我市多数学校规模较小,师资薄弱,一个学校难以形成教研组的客观实际,为了确保教研活动有效开展,为教师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我们一直在倡导实施“大校本教研”策略:
打破学校界限,以中心校为单位,各校所有英语教师参与,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我会认真梳理、研究基层各单位交上来的教研计划,把从中提到的最普遍、最棘手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根据实际需要有目的地参与到中心教研组的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典型,并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区域联片教研”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受到启发,从中受益。每学年,我还会定期召开市级教学研讨活动,将一段时间内重点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教研活动中取得的一些成果通过不同的方式介绍、展现给全市小学英语教师。目前,我市小学英语学科的三级教研网络已基本形成,活动也在有序地开展。
有效的指导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研究之路上,有人说,一名合格的教研员应该是一个成熟的课题研究员。为了使我市小学英语学科的校本教研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地开展,去年,我承担了咱们教研室的一个省级课题《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和我们课题组,天坛中心校的所有小学英语教师一起置身课改,置身专业素养提升的学习与实践。天坛中心校教研组也是我在听课调研时发现的一个比较好的典型,组里的教师积极上进,有着良好的学习、教研氛围。一年多来,我和老师们一起参与其中:从课题的准备与申报,活动方式的研究与教研内容的确定,实践中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再到研究策略的及时调整与改善„„说实在的,这也是我最用心在做,而且感觉效果不错的一个课题。目前我们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效,从上学期开始,我也在着力将我们的点滴教研成果逐步推广、改进,以起到启发、辐射带动的作用。这也是我想和大家汇报的改进教研方式的第二点:创新校本教研,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当然,由于地域的差异,我们目前的起点还很低,而且仅仅是刚刚起步,很多做法都还不成熟,也或许不少做法是大家正在做或早已做过的。不过,在这里还是想和大家汇报一下,期待您的批评、指导与建议。
二、创新校本教研,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一)分析教研现状,是有效实施校本教研的前提
我想做任何事情,认清形式是关键。要想使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就有必要认真地来分析一下当前校本教研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课件】目前,校本教研的氛围在我们济源市各中小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具备了比较扎实的校本教研理论基础,积累了一定的校本教研实践经验。但就当前小学英语学科而言,校本教研依然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校本教研有名无实
我们济源大部分小学,尤其是农村、山区,学校分散,规模较小,许多教师孤军奋战,承担了全校的英语教学任务,校本教研一直有名无实;成规模的一些学校,小学英语教师最多也就两三个人,平常办公不是分到体音美综合组,就是领导在语文数学组给安排个位置坐下,名不正言不顺,很难形成自己的学科教研组,学校“有教无研”的现象非常严重。
2.校本教研形式枯燥单一
目前,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依然继续着传统教研的做法:理论学习、教材研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方式陈旧单一。在教研活动中,除了活动的组织者、展示课教师“唱主角”外,其他教师经常处于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状态,有的甚至借教研活动小聚谈心、放松身心。那种积极互动的、以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真问题”的教研活动还很少。
3.教师参与教研缺乏内需
开展校本教研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由于很多学校师资紧缺,英语教师负担普遍较重,教师们每天也就是按部就班地在“两书(教科书、教师用书)一本(备课本)三尺讲台”上匆匆劳作,时间一长,也就丧失了对教师职业应有的激情,他们缺乏对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还有一些中老年教师,认为教师
专业发展是青年教师的事,参与教研活动影响工作,没有时间,积极性不高,以至于教研氛围不佳。
4.校本教研随意性较大
反思以往的校本教研活动,活动中教师们经常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面面俱到, 针对性不强。也正是由于活动缺乏明确的研究主题,参与教师不能够进行有效地准备和深入地思考,研讨过程中往往是人云亦云,没有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 活动下来收获不大。
5.校本教研缺乏专业引领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引领,而目前我市在岗的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转岗、兼职教师大量存在。很多教师都存在着专业知识不扎实,英语口语基础差,课堂教学设计稚嫩、不成熟,不能将新课改理念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当中等现象。教师们之间水平差距小,缺乏骨干教师与专家的有效指导与科学管理,校本教研单纯依靠自身资源凭经验开展,层次不高,难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让参与教师感受到活动的价值。
(二)开展问卷调查,是有效提开展校本教研的必备
认清了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要知道教师们教学中的困惑在哪里。我认为:开展问卷调查,是有效提开展校本教研的必备。【课件】为了充分了解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现状,使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更有针对性,去年借助全市英语课堂教学研讨会,以及本项课题研究前期准备的机会,我对我们这里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现状做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侧重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技能、教学技能与课题研究能力。
认真分析调查数据,发现我市部分小学英语教师专 业素质偏低,语音、语调、朗读、演说存在较大的问题,比方说:元音发音不饱满;长短元音区分不明显;拖音现象严重;语言不流畅,升降调、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
技巧掌握不好等等。
由于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教学技能不尽如人意,比如:课堂教学用语不规范,语法错误时常出现,中英参杂,说话随意;课堂评价语言单调、重复,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教师课堂教学教材分析不透,目标不清晰,教学设计粗糙,缺乏趣味性与艺术性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把在校本教研中着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放在了重中之重。
至于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数据反馈,大家可想而知:由于认识上的欠缺、课业负担的繁重,加之部分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对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视不够,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仅仅是担当着“教书匠”的角色,被学生所累,被课堂所累,被各种各样的评比、考核、检查所累,无暇思考,没有提升,找不到自我,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与幸福感。
校本教研的真正价值在于为每个教师走向专业成功奠定基础。在认真分析调研校本教研活动与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要想切实有效提高教研效率,提升教师素质,创新教研理念是关键。【课件】
(三)创新教研理念,是有效提升教师素质的基础 1.树立“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的观念
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智慧,主要是在教学实践的研究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加以充实和丰富的。学校是教师与课堂教学,与学生联系最紧密,距离最近的地方。是教师们成就事业,不断学习提高、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地方。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才是其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必须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实现。
2.树立“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的观念
“日三省吾身”是古之君子所为,那么“经验十反思”,应该是今之教师成长的途径。新课程呼唤教学新思维、新视野,强调教学行为的反思与跟
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他们能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通过系统的反思,感悟新课改,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教师也只有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教学探究中,在改革教学和改变自己的实践中,才能实现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3.树立“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的观念
对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教师的发展也是一样,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无止境的,不论是新手、老手、名师甚至专家,都应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因为,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只是相对的,而发展才是绝对的,而且是终身的。
(四)创新教研思路,是有效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
教研理念的转变促进思路的创新,【课件】创新教研思路,是有效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经过反复地研讨、实践、修改、完善,我们确立了:明确“四个一”,实施“目标驱动,自主学习,活动展示,交流提升”的校本教研新思路。“四个一”指的是:围绕“一个目标”; 实施“一个策略”; 抓住“一条途径”; 把握“一个关键”。
1.围绕“一个目标”
心中有目标,教师才能产生自我提升的内驱力。因此,【课件】围绕“一个目标”,是指我们坚持校本教研活动紧紧围绕“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这一目标开展。
2.实施“一个策略” 【课件】 刚才提到的“大校本教研”策略。3.抓住“一条途径” 【课件】
在目标的驱动下,结合我们本地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抓住自
主学习这条途径,努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一语,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字,写一手规范的粉笔字;一画,画一手漂亮的简笔画;一课,上一堂实效的好课。以此来有效提升教师的语言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现实教师从自身专业素质、教学观念到实际教学的有效提升。
4.把握“一个关键” 【课件】
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主线,结合本地教学与师资现状,通过展示、交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注重优秀教师的培养,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贯穿于校本教研活动的全过程。
(五)创新教研方式,是有效提升教师素质的途径
理念转变了,思路也有了,接下来就是创新教研方式,【课件】潜心实践的过程。我们都说:校本教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教师才是校本教研的主体。那么,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效率,使教师们在活动中“乘兴而来、激情而归”,我觉得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变“少数表现”为“全体参与”,改“一日聚会”为“适度延伸”尤为关键。于是,我们开始了【课件】“活动展示+主题研讨”的校本教研模式探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组织教研活动就好比做饭,对我们教研员来说更好比是家常饭。但要想使我们的饭味道鲜美、耐人品味,则需要我们去精心准备,关注每一个细节。组织一次完整而有意义的校本教研活动需要我们力求把握好三个环节,【课件】即活动前的任务设计、活动中的任务实施与活动后的任务跟进。那么在第一个活动前的任设计阶段,我们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主题清晰。首先就是要确定活动的研究主题。
※目标明确,主题清晰,精心设计活动前的任务(1)研究主题的确定。
对于教师来说,只有能够满足他们专业成长需要,能够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和体验到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的乐趣。这就是说,要想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取得实效,问题必须是“真问题”,必须真正来自教师的亲身体验。
刚才说到:针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师转岗、兼职教师大量存在,非专业教师居多的客观教学现状,中心教研组把校本教研的大目标定位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上,“一语,一字,一画,一课” “四个一”工程的确定,是在课题组教师多次反复交流研讨,充分分析自身现状的基础上确定的,这些问题是大家在自身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提出、自己设计的,对实际教学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意义,因而能够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
(2)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的学习准备。
明确了目标与任务之后,教师就要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的学习准备。自主学习是我们这里小学英语教师在孤军奋战、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最主要的自我提升方式。
借助多种媒体学习,提高语言素质。
学习可以是多方位的,最方便的就是借助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尤其是在教师的语言素质提高方面。天坛中心校共有英语教师11人,这11个人当中,只有3个人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学历大专。其中2个是前几年调动工作,初中过来改教小学英语的,其中还有一个是不在编的刚从学校出来的代课教师。剩下8个人都是中师毕业,从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其他学科转过来教英语的,他们的语言素质大家可以想像。所以,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把教师语言素质的提升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分阶段有序开展。自学过程中,教师
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英语学习节目,利用各种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源,根据每次活动的不同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讲故事、唱歌、朗诵、演讲是每次校本教研活动中主要的自学反馈方式。准备过程中,听课本录音带也好,借助多媒体音像资料练习讲故事、学唱歌曲、演讲也好,教师们都需要去反复地听、跟读、模仿、对比修正自己的发音。
阅读各种书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基于校本研究活动中的同课异构与主题研讨的准备,教师们需要提前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同课异构的准备过程中,要求教师们不仅仅要研究课本和教参,更要阅读专业书籍、研究相关案例,鼓励他们与专家、与优秀教师对话,取其精华。为了使每次的互动研讨活动,教师能够更好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们还提倡教师们有目的地选择以下几类书籍:读教育报刊,及时了解教育同行的所思所想;读教育经典,以史为鉴,反思自我,不断创新;读学生用书,品读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读人文书籍,开阔视野,丰富自我,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读“无字”之书(网络、电视等),广泛采集课程资源,争做创新型的教师。
※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力求活动开展有序实效
有了充分的准备,接下来就是活动的开展。作为教研员,我们引领学科教研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教师重新找回缺失已久的主体性,最终唤醒他们内心的尊严与幸福感。而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分享教学经验、锻炼教学能力和提升自身素质的最好机会。活动中,我们非常重视让每位教师都能在活动中有展示、参与、发表见解的机会,力求让每位教师都能在研讨交流中发现问题,生成观点,产生共鸣。
我们的活动一般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口语展示。这也是大家最喜欢也最开心的一个环节。刚才
提到,这一过程中,我们经常开展讲故事、唱英文歌曲、英语演讲、说绕口令等活动。有时,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不那么精彩的演讲,或是一首唱得不太到位、不那么有味儿的英文歌曲都会给大家带来无比的快乐。课题组的老师们说口语展示好比是课前的活动热身,更像是一个小型的英语party.气氛最好,最令人期待。有时我也在想,老师们平时够累了,如果我们能把教研活动办得像party一样欢快、愉悦,大家怎么会不乐意参加呢?接下来是粉笔字、简笔画的展示,有些教师他们先天基因里就没有善于说唱的细胞,但是写字、画画技高一筹,这一环节同样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
第二个环节是同课异构。我们都清楚,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成败的关键也在课堂。课堂教学过程最鲜活,最具生命力,同时也最复杂。研究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心。近年来通过多方的调研,我发现小学英语会话、阅读教学是目前我市小学英语教师普遍认为比较困惑的课型。于是,07至09年,我把工作重心放在小学英语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研究上,从听课调研、送课下乡、市优质课评比、市教学研讨等,所有的活动都围绕阅读教学展开。2010年到现在,我把重心移到了会话课上。庆幸的是,天坛中心教研组对课型的研究和我的步调是一致的,于是,这近两年的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也主要致力于小学英语会话课的研究,从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的分析、课堂问题的探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都围绕会话课进行。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能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能够真正体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借助同课异构这个研课的最佳平台,根据活动的安排,每次活动我们都会由两位教师采用说课、浓缩课、或现场课等不同方式对同一节会话课进行展示,其
他教师听课。而且,为了提高活动效率,让大家在接下来的研讨活动中有话可说。每次听课前,在兼顾课型的基础上,我们还会从教师的基本功及课堂教学技能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具有代表性的、急需通过研讨活动加以解决的问题作为小的观察点,引导教师们在听课过程中加以关注。比如:课堂实施过程中,执教教师课堂语言的使用情况;板书的设计;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情况;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情况等等。活动中我们每次一个观察点,难点问题多次活动就针对一个点,在听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多加关注,为接下来的互动研讨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个环节是学术沙龙式的主题互动研讨。我觉得,教研活动中互动研讨环节的理想效果应该是一个: 教师在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有着不同观点的陈述,有思维的交锋和碰撞,有理性的思考与延伸的这样一个场景。活动中,我们教研员不应该过早的加以指挥、干涉。我们的角色应该是“听众”、“组织者”,自己尽可能地先不说话或少说话,为教师们腾出说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困难与困惑;用心去捕捉他们话语中值得探究的问题或闪光点……比如,就对话教学,老师们就提出了:会话教学中词句讲解的度的问题,操练活动的单一性问题,巩固拓展活动的层次性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就需要去及时地梳理、总结,形成观点,引导教师们从学科本位的高度和学生的“学”来再一次反思课堂。我觉得这样一种互动、宽松的研讨方式,教师参与面广,活动可操作性强,能使教师们逐步意识到“我应怎样做”,而不是“教研员要我怎样做”,大家都会从中其受益无穷。
※适时引导,系列跟进,确保教研活动的延续性
最后就是活动后的任务跟进。教研活动之间的跟进与系列性是持续研究 的纽带,也是决定教研活动成效的关键。我们都很清楚,一次活动带给教师的影响是有限的,试图通过一次或几次教研活动就彻底解决某个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作为完整而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后续任务的延伸,对于一个主题的多方位持续探讨尤为重要。
为了避免以往“教研活动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缺乏延续性”的现象,每次活动之后,我们都力求做到两总结、两反思。一方面,中心校从管理层、组织者层面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整个活动开展的每一个环节中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和调整的地方;反思并研究,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其主体性的体现程度,以及教师参与研究活动的心态变化,和专业成长的进展等。当然,还要有在研讨基础上对主题研究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对后续研究做出的进一步规划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求教师们通过写教育日志的方式,对活动作出评价反思;对活动当日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引导教师带着研讨活动形成的结论,甚至是形成的新的困惑和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反思和总结。
每次活动后形成的反思与总结,课题组教师都会自觉上传到各自的教育博客以及中心教研组的QQ群上,以便教师之间能够更好地开展后续研讨,同时形成资源共享。
经过近几年与教师们的一同学习、研究与实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研活动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在逐渐改变着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他们的课堂语言逐渐规范,课堂教学逐步严谨、成熟!教研活动是一种“成就”,既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很欣喜的是,我们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助推了年轻教师的成长,课题组的三位教师王军霞,参加全市的优质课评比与观摩,都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刘小利、姚静两位老师也成了我市非专业教师向英语教师转型的成功典型,而且我们的姚静老师还经过层
层选拔,入选了市名师培养对象。他们的成长增强了我的一点点成就感,使得我在其他教研活动中,向老师们推广经验的时候更有了说服力,也使得自己在组织各项教研活动时又多了几个强有力的助手。再说,我们的很重要一项工作不就是为优秀的教师搭建更宽广的展示平台嘛。噢,还有一点,教研活动还是一种“创造”,在积极努力探索实践校本教研新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真切体会到了思考与研究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是我们工作中永恒的话题。我们大家都明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一个旅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蓝图,因为“在路上”,所有的困难、疑惑都在所难免;那么,只要我们“在路上”,结果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我们在行进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发现,有所顿悟,有点儿收获„„
That’s all for what I want to say.耽误大家这么长时间!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第二篇:在学习中成长在敬业中立身
在学习中成长在敬业中立身
xx,一名税收战线上普普通通的地税干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
走出一条闪光的自强之路。1995-1997年连续三年、2001-200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
优秀国家公务员,1996年9月在全省地税系统首届珠算技术比赛中荣获第一名,1999被xx县
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0年11月在全区地税系统首届
综合业务能手竞赛中荣获第一名,2002年7月被地委、行署表彰为“先进个人”,2003年光荣出席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他爱岗敬业、勤奋苦学的事迹在全区地税系统广为传颂,曾被双江电视台、临沧电视台专题报道。
了解xx的人们都知道,他像一枚“钉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锲而不舍地学习;他
像一头“老黄牛”,在税收战线上披荆斩棘默默耕耘。
(一)xx,一名身残志坚的肢残青年。他刚满1岁时,不幸降临在他身上,由于患了骨髓
灰质炎,从此落下残疾。从他记事起,父母就常常告诫他,“只有好好学习,才
是你最佳的选择,才能回报社会对你的关心和爱护。”正是父母的话,一直勉励
着他,在人生道路上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地学习……从初中、中专,直到参加工
作,他一直是学校、单位的学习模范。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勤奋、敬业的人”。
1994年xx财校毕业后,他分配到xx县地方税务局工作,先后在xx分局从事税款征
收、税收会计,在县局办公室、计划财务审计股从事总务会计、税收会计,担任
过计财股股长。2001年调到地区地税局人事教育科负责劳动工资、人事档案管理
工作。
回首他走过的29个春秋,本身就是一部勤学史。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让他更加深
了对“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的认识,让他更加清醒认识到,理论与实际总存在差距,品学兼优的学生时代只能证明过去,现在只有更加努力学习,才能适应工
作的需要。当时,单位分配好工作,分局领导将他带到征收厅,大厅里的三位同
志热情接待他,刚好有一名纳税人来开建筑安装发票,负责开发票的同志笑着对
他说:“来,小x,你来试开一份。”当他拿起笔,翻开发票却傻眼了,他不知如
何下笔,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发票该怎么开,开好发票后需不需要收税,该收多少
税?最后,这份发票是那位同志一个项目、一个栏目地教他完成的。当他开票时,手在不停地颤抖,写出的字已不再流畅。
初次上阵,就打了一个败仗,像是头上被泼了一瓢凉水。然而,他不愿做一名“
失败者”。他不仅没有被“丢面子”的事击倒,反而憋足了劲,痛下决心跳进知
识的海洋汲取工作的养料。从此以后,他不耻下问,拜能者为师,主动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求教,他的工作案头及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多了《税收征管法》、《
税收法规》、《税收会计》及各种税率卡片、税收资料等。一有空闲,他就埋头
苦学,边干边学,令身边的同事感叹不已。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从一名懵懵懂懂的学生变成xx县地税局的一名业务骨
干。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长时间从事会计工作,但却没有形成“邃道”视野,他不仅在会计方面,而且在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方面也成为行家里手。正如
2001年他荣获全区综合业务能手第一名后,单位领导所说的那样,“xx同志获得
全区地税系统综合业务能手第一名,是他长期肯学、肯钻的必然结果。如何成为
业务全面的地税干部?学习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xx同志就是榜样。”
为追求更高目标,他并不满足已取得的知识水平,而是朝着更高的目标冲刺。他
并没有随大流,申请去读党校、去读函授,而是选择了令许多人畏惧、无功而返的自学考试。这不仅是因为自学考试不会影响工作,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学考试能
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自学的路是不平坦的,记不清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当别人看
电视、玩牌、聊天时,他还独自一人挑灯苦读。当同去的几位同事因自学太苦、太难,纷纷放弃的时候,他也动摇过,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他坚信,竞争
时代没有不流汗的成功。一滴汗水,一分收获。97年12月,在熬过许多深更半夜,经历春夏秋冬窗下苦读,他终于取得了梦寐以求的会计专业大专文凭。目前,他正利用工作之余的分分秒秒参加本科段的自学考试。
(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
机,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手段,人们对它并不陌生,但
在地税系统,它仍是个新事物。全区地税系统不仅计算机人才凤毛麟角,就连基
本的计算机设备也少得可怜。1999年8月,xx县局为做好税务软件推广的前期准备
工作,举办了一期电算化培训,对新知识生性敏感的他,意识到这是一次提高自
己、抢占知
识先机的机会,必须把握好这次学习机会。当时由于培训人员多,计
算机少,加之培训时间都在晚上。为了抓住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抢先“霸占”一
台计算机,成为他每天下班后的奢求,每天他都早早守在教室门旁,门一开就抢
先冲进教室,把住一台计算机前“赖”着不动。每次都要练到管理人员催人关门
时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学习中,最令他头痛的要算汉字录入了,汉字录入,重在不断练习,学习内容多,练习时间少,如果仅靠培训时间就想学好五笔输入
是不可能的。他于是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本《五笔字型速查字典》,每天临睡前,他都要用半小时时间一边看字,一边拆字。由于他忘我投入的学习,10天后,他的汉字录入速度大为提高,汉字录入速度达50字/分钟。整个培训班里,学得最
快,学得最好的就数他。同事们遇到难题,总要向他询问请教,请他释疑解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老师。
2000年初,xx县地税局党组经过分析研究,下决心投入巨资购置了计算机等设备,率先在全区地税系统组建局域网。技术人员请来了,但由谁来管理、维护即将
组建的计算机系统。局领导毫无疑问的想到xx。当时他正忙着复习准备参加《高
等数学》的自学考试,局领导对他说:“小x,是暂时牺牲考试呢?还是来搞计算
机,你要想好了,二者可是不能兼得的。”他没有多想就义不容辞的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能用自己的优势为地税信息化建设尽一分子之力,今后会
有内疚和遗憾的。人的一生就要有所为,一切的小我必须为工作让道。领导把这
个艰巨的任务给自己,完全是对自己的信任,自己没有理由退缩。在整个局域网的组建过程中,他都至始至终跟在技术员身后,虚心求教、潜心揣摸。对计算机
维护而言,他是名副其实的“门外汉”,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才几个月,完成学习
系统维护任务的苦楚,个中艰辛惟自知。刚开始时,他无法跟上技术人员的节奏,特别是数据库的操作语言——SIQ语句,他更是一窍不通,当时条件不允许技术
人员从头教他,他只好随时随身带着笔记本,对不懂的操作程序就采取最笨的方
法,死记硬背。为了按期完成局域网的建设,他们每天都工作到夜晚,一连20多
天都不能回家吃饭。当局域网组建运行成功,所有数据都能通过计算机处理时,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技术人员离开后,他每天都围着计算机转,哪里出了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有时为了保证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他一连十多天扎在征
收大厅。在xx这样一个贫困的小县,能自行组建、维护局域网,让省局派出的检
查组都不停的赞叹:“太不可思议了!”当听到县局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维护是由
一名自学成才的“门外汉”担纲负责、扮演主角时,检查组的同志露出了敬佩的神色。在全区八县地税局,xx县局在计算机的运用水平和骨干群体形成上,走在了全区地税系统的前列,成为各县局观摩取经的“宝地”。xx的名字也随着计算
机在全区地税系统的推广普及而为人熟知。
(三)xx在xx县地税局时主要从事会计工作。每到月底和节假日,是会计人员最忙的时
候,每逢这时,他都加班加点,忙做账,上报报表,放弃休息日已是家常便饭,节假日不能同家人团聚更是常事。由于他工作效率高,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好,每次到地局开会做报表,都会在会议结束后被地局单独留下几天,负责完成质量
较高的汇总上报工作。留下的那几天是没有时间观念的,经常要工作到晚上12点
以后才结束。xx的父母退休后从xx迁回xx安家,每次他来xx开会,都要回家与父
母同住几天。有一次,他告诉父母今晚回家住。他的父母以为他晚饭后就会回家,但左等右盼还不见人影,打电话去问才知道在加班。一直到11点多,仍不见回
家,他的父母担心他一个残疾人,太晚回家不安全,就一同步行到单位,一边走
一边望。当他们来到灯火通明的办公室,看到xx仍在埋头工作。母亲忍不住心疼
起来,劝他太晚了先回家。但xx告诉父母等他把工作做完就回去。当他看到父母
不放心的眼神,就解释说,我打的回去,您俩就放心吧。
“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对业余时间的利用;工作质量的区别,在于各自的敬业态
度。”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1997年,他被县地税局任命为计划财务审计股
股长,同时还兼任办公室的总务会计。这是两个不同职责的岗位,通常都是由不
同的人承担。有人为此议论纷纷,“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工资又不多拿一分,太亏了。”但他并没有这么想,反而认为,“年青人没有理由怕苦、怕累,推三
推四,不给自己压担子,再说这是两份很重要的工作,领导能放心把它们交给自
己,正是对自己的信任和考验。”之后,他时而在计财股出现,时而出现在总务
室,同事们跟他开玩笑说:“你一人有两间办公室,比全局任何一个人都特殊。
”由于他一人出色的完成了这两个不同岗位的工作,其他县局的领导也借鉴这一
做法,把这两份工作交给一人承担。这些同行在一起开会时,开玩笑的责备他:
“谁让你干两个人的活,害得我们与你一起受苦。”
2000年,全区地税系统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行“七率”征管资料达标考
核。当他看到分局的干部们为搞好考核工作,加班加点,一份份补齐以前月份的纳税资料。就想,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征管资料上。在征管资
料的管理上,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机制,那事后补资料的现象就不可避免,而且
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税收会计是对整个税收资金的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
税收会计核算的载体归根到底就是征管资料。会计核算要规范,必然要求征管基
础工作必须做扎实,征管基础工作做扎实了,也能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进一步规
范。正是由于征管基础工作不实,资料传递不畅,一直制约着全县的会计核算工
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将这些想法向局领导汇报,局领导十分支持他的想法,结合计算机的运用,经大量准备工作,2000年起,xx县局率先在全区八县第一
家将征管改革与税收会计改革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全县税收管理
工作的向前发展。目前,xx县局税收会计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八
县正在推广xx县局试点工作的经验。他在双江工作的7年里,其工作得到了当地财
政、审计部门及上级局的充分肯定,他负责的会计工作在全区八县处于领先位置
。
2001年,他被调到地局人事教育科从事劳动工资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劳动工资
管理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在xx县局工作时,他就经常跟当时的政工股股长到地局
开人事会,协助政工股股长测算工资,做人事报表。当时的政工股股长年龄较大,只要遇上时间要求紧、任务重的工作,他总要拉上xx,xx总是随叫随到,毫无
怨言。当时,别人总爱开玩笑,你已是计财股股长,难道你还想夺政工股股长的位置不成。
他到地局工作后,能在较短时间内转换角色,融入到机关工作中,他所负责完成的工作多次得到省局人教处的表扬,其所做的机构改革设置方案和工资调整报表,两次被省局作为范本印发各地州参照执行。由于人教科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
点是常事,不论是本职工作,还是职责之外的工作安排,他都不计个人得失,任
劳任怨,该加班就加班,从不讨价还价。从参加工作至今,他不仅没有休过一次
公休假,而加班时间累计高达380多天。
他自从接手工资管理后,就努力学习工资政策文件,认真研究工资管理的规律。
工资管理政策性强,涉及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大局,要求从事它的人必须有敬业精神,心细、能吃苦。2001年地税机构改革后,各县工资管理员大多提前退休、轮换,新的工资管理员对工资政策不熟悉,各
县局所存的资料又十分有限。为了更好地指导各县做好工资管理工作,他于2002
年7月着手编辑《xx地区地税系统工资政策文件汇编》一书,将93年工资制度改革
后涉及地税系统的所有工资政策文件一一收录。由于受条件限制,每一份文件,都是他逐字录入计算机,编辑、排版都是他一人完成。目前近25万字的《xx地区
地税系统工资政策文件汇编》一书已编印完成,它必将为临沧地区地税系统的工
资管理走向规范化产生深远影响。他从事工资管理工作两年来,测算了近5000人
次的工资待遇,没有出现一次差错,受到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
作为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已担任基层党小组长的他,在刻苦钻研业务的同时,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情有独钟,他曾在总结会上
说:“人教干部只满足于政策业务的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对政治理论、干部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有研究,做到学在前面,用在前面,才是一名称职的人教干部。
”几年来,他在召集组织党员学习之余,认真阅读了《论“三个代表”》、《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条例》、《组工文件汇编》、《“三个代表”学习纲要》等重要著作,并作了数
千字的摘录和批注。他自费订阅了《半月谈》、《中国公务员》杂志,每有重要
文章发表,都要系统学习,认真领会,力求在工作中运用。2002年以来,他先后
在“xx日报”发表了数篇理论学习的报道文章,反映了他一定深度的理论学习水
平。
xx,一名普通的地税干部,他没有石破天惊的伟业,但却以超出常人想象的不懈
努力,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学习中成长,在敬业中立身,成为全区地税
系统勤奋学习、敬业爱岗的模范,面对曾获得的鲜花和荣誉他没有满足,而是把
已取得的成绩当作新的起点。正如他说,“生命,只有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才能
闪光。”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三篇:完善教研管理制度,促进教师在听课学习中成长
范安容 钟乐江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启动和逐渐深入,各种教改活动、教研活动轰轰烈烈地进行。听评课作为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深受学校和教师的青睐。不过,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他们对待听课评课的态度往往不尽相同。在现实中,有的学校,只注重教师听课的数量,不注重听课质量,不切实际地规定教师听课节数,不注重检查和落实,造成教师平时不听课,期末学校检查听课笔记时集中听课,疲于完成听课任务量而胡乱选择听课学科,甚至出现教师抄袭听课笔记,弄虚作假的现象;有的教师,不重视听课学习,听课不认真,行为不严谨,或私下窃窃私语,或摆弄手机,甚至打瞌睡,他们评课不能切中要害,不是一味高唱赞歌,就是把一堂课批得体无完肤;还有的教师,不重视别人听自己的课,或在课堂上表演作秀,或以没“准备”为由拒绝,关起门来上自己的课„„这些都与课改的初衷相悖,自然达不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为切实搞好学校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主动参加听课评课,自觉进行教学研究,学校应不断完善教研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之间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方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一、建立健全教学研讨制度,教育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 学校应成立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研讨小组,各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研究课等研讨活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每周每学科至少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教导处提前通知教师调好课按时参加。听课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写出听课心得等。听课结束后,学校要组织人员检查,凡是听课无记录,无心得体会的,视为没参加听课。鼓励教师自发参与随堂听课学习活动,其听课后的感想或意见可私下同上课教师单独交流,但听课笔记本中必须有记录备查。教导处统一安排的听评课活动,听课的教师必须按时参加评议,评议时,要认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充分指出其优点和可探讨之处。学校教导处对每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教师的听、评课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并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学校校长和行政班子成员要,带头参加听课、评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认真参加评议,在教师中起好榜样和示范作用。因为学校领导只有通过和教师一起上课,一起听课,一起评课,才能带动教师更好地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探究,深入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课题研究等教学研究工作,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集体备课、讲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制度,引领教师变传统的单
一、个体备课为集体备课,变各自为阵为集体攻坚,避免各自为战,盲目探究的现象,促进他们将个人经验凝聚成集体智慧,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实现专业成长。
二、合理安排教师日常事务,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听评课活动 教师由于受地域和工作条件的限制,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被封闭在校园内,定格在教室、办公室、宿舍这三点一线之间,做教师很累,尤其是做班主任。平时,课内、课外,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甚至是衣食住行等,他们都得关心,他们甚至比家长更关心学生的一切。因此,学校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日常事务,让他们能从许多不必要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时间,有精力去参加听课和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首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岗位和教学课程,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教导处安排教师课程时间表时,要尽力将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上课的时间错开。如某年级某天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那同年级其他班这一节就尽量不安排语文学科,这样,当某教师上语文公开课时,同年级其他语文教师用不着换课就能去参加听课了。第二,大力开展集体备课、网络备课等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尽量减少教师因独自钻研教材、撰写备课教案等所耽误的时间。第三,以向课堂要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标,减少教师批改作业的数量和时间,鼓励教师多采用重点评讲、学生互改、单独辅导等方式,改变教师单一地在学生作业本上画钩叉的那种既浪费时间、又没什么效果的批改方法。第四,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学习和流于形式的其他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三、大力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各年级组或教师备课组应经常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比赛活动,并把它作为评先选优的条件,每次活动后,要根据其质量评定等级,给予奖励,以激励教师多上公开课,多听示范课,认真评议所听课程。要积极鼓励教师把自己听课、评课的心得体会修改整理后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投稿,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为避免教师在网上下载或抄袭他人的文章作为自己的听课笔记或心得交差,我们可以把他们交上来的文章和网络上的文章进行对比,或把几个相似的文章张贴出来,进行对比曝光,制定必要的惩戒措施,纳入考核或综合素质评估,以此激发教师的听评课兴趣,规范他们的听评课行为,促进他们自觉参与听课,认真写好听课笔记,按时参与评课活动,畅谈听课心得体会。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挑水,甚至更多。学校应推行开放课堂制度,一是面对全体教师的成长共同体的开放(相关的教师、领导以及研究者都能畅通地进入真实的课堂),二是授课教师的自我开放(教师的心态在课堂中放开,深入课堂,有意识地琢磨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开放自己的课堂,打开教室的大门,欢迎同行们观摩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把自己的课拿出来在阳光底下晾晒,和同事相互切磋,互相探讨;鼓励教师充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推开别人的教室门,走进同事的课堂,学习他们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自己提升专业素质。学校通过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促使他们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学到老。希望老师们能从闲暇时的无聊中警醒过来,自觉、有效地开展听课、评课等学习研讨活动,做到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听课学习我做主,有效利用别人“喝咖啡”的工夫开展听课学习、评课讨论和教学反思等活动,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实现专业成长。(作者单位:四川广安实验学校广安市教育局)
第四篇:在教研中成长
在 教 研 中 成 长
分水中学刘舰
1998年我从西师生物系毕业,生物当时不高考,从事初中数学教育担任班主任工作,其间虽然带过1个班1年生物课,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2002年我调入分水中学,当时学校既差数学又差生物老师,学校考虑专业对口,决定让我教高中生物,并当一个班的班主任。老实说,高中生物对于我已经生疏了,更谈不上教法。分中生物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好学且积极钻研教学改革的教研组,工作中我积极肯干、认真学习钻研教材教法。在学科组的帮组下迅速成长起来。取得了教好的成绩。回想5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一个教师的成长,一方面是一个学校的教研氛围、集体的教育与帮助,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能力、塌实的工作态度和拼搏意识。校长诠释为:这就是分中文化。在此总结、剖析自己的思想、行径还是要些勇气的.如果说,能把自己成长的经历与大家交流,大胆的放弃个人珍藏的一些"秘密",也是值得的。分中这个大熔炉促进我奋进。
一、集体备课避免了我在成长中走弯路
对“新教师”的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教材不熟。我们学校生物组人不多,集体备课分为高
二、高三各一组。每周星期一第三、四节由一人主讲近期内容的范围、重点、难点,课件准备,建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等。据主讲人的发言全组展开讨论: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有什么反映,预期会有什么教学效果等,组内推举一人执教,现场观摩、评说。这种活动我收益很大,我现在对他的理解为“分水中学的现实博客”,他提供了一个老教师与新教师对话的机会,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减少教育的重复劳动,避免了我在成长中走弯路。
二、常规督查、评比迫使我在成长中勤奋钻研
教导处每月一次的教学六认真检查非常严格,对新教师可以说得上是苛刻。单纯的抄教案可说很难过关。况且我们生物学科学校从未提供现成教案,只有教师用书,教案只有自己编写,说不定你煞费苦心教案还得挨批,因为不但要查你的数量,还要看你的教学过程是否表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突破手段,教学过程是否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学后记是否真实、贴题。学校成立学科评委,制定了一套激励机制,每隔一段时间评选一批优秀教案全校展示。
三、创造性的管理督促让我在成长中探求教育艺术
分中有三大创举:一是“推门课”,二是“镜像效果”,三是“高初中教学互动”,四是“民意测评”。校长尽力让每位教师生活幸福,精神愉悦,但在工作中又叫我们居安思危,常说:“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1、防而不备的“推门课”分为三种形式:一是领导的“推门”,二是班主任的“推门”。三是教师的“推门”,领导事先不给通知,等你高高兴兴的走进教室,往后一瞧,傻了。后面有领导早就坐好了,第一次真把我吓出了汗。领导不但要听,而且要评,还要当着学生的面查你的备课和作业。班主任的“推门”是学生为“上帝”的侧面描绘,要求每位教师作学生满意的教师,教师之间的“推门”也是我校的一大特点,互相“推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2、备而不防“镜像效果” 是你可预约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为你摄像,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次。是的,如果没有镜子我们永远不会认识自己容颜,没有录音机永远不会辨析出自己的声音,现在摄像机已相当普遍何不用来感受自己的教学艺术,我回想起我在2004年的第一次“上镜”,那是我的第一届高三,整个课堂除了我的放鞭炮似的声音,其余是一片寂静,同学们你们的眼眸在困乏的眨,你的思维是否沉睡?如果不是他帮助我,我一直会觉得讲得太惬意了,实则是谁也不会对你说的你这蹩脚的教学。
3、有声有色的“高初中教学互动”是高中推举一位教师与初中推举一位教师同台竞技,我在以前也认为这可能是高中教师要给初中教师指导吧?实质错了,现在才认识到:他们是 1
先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在我们这里初中新课程改革已进行5年,高中可能会立马跟上,怎样应对?学校的新颖独到的处理,给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学会学习,使我感触颇深。
4、静悄悄的教师“民意测评”是学校安排教辅人员设置调查问卷,在每学期接近期末时进行,说不定你上午才批评学生,下午就是学生报一箭之仇的时候,我的上帝,我该怎样对待你们?这就要求我们规范教学行为,只能通过高超的教学技艺征得学生认可,忘却以站着的先生姿态去征服坐着甚至跪着求知的灵魂。
四、教育教学研究搭建了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重要平台
从我一来到分中,教研的氛围就非常浓,在校本教研中,每学期的教研月结束时,有两件大事:一是“解剖课堂”,二是“成果交流”。课题研究更是方兴未艾。
1、在解剖课堂中,我们从组内名教师课堂中领略精彩,比如:我们学校傅老师,他在讲生理过程神经冲动的传导比较复杂,以条理清晰的思维结合版画讲解;生命现象应随、模仿、条件反射比较简单,讲了生动有趣的例子,讲应随时,举澳大利亚不负责任的鼹鼠妈妈丢下小鼹鼠,小鼹鼠群将会跟随胆大的一只小鼹鼠推火车式的前进,使之有趣。中国台湾名嘴张锦贵这样一句话:教师就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有趣化,把有趣的问题幽默化。这句话太适合我们生物教学了。在解剖新教师课堂中获得教学偶得,如我校一位新教师在讲物种的形成时提到8倍体与倍4体杂交得到6倍体,因6倍体染色体联会不会紊乱,所以6倍体有生殖能力,对物种形成的描述性定义提出挑战,引起学术争论,在争论中共同成长。
2、教研月成果交流,生物组的每位教师都要向组长交一篇你在教学中的点滴经验材料。要求不要长,不要多,但必须是你最精彩的东西,组内汇编后编印成册,发给每位老师参考。这种活动对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特别是新教师,更是一个学习的好材料。
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未必就完成于结题时,我们生物组在九几年进行过高中生物标本的校本制作研究并结题,在现在实验标本已基本齐备,矛盾焦点转化到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我们正在进行《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的研究,教师不但要会教书,会考试,而且要会思考,会总结。并把自己发现的新东西去推广,去让更多的教师迅速成为好教师。近几年的学习,不断磨练起来的教学教研能力,我想我一定能让实验取得圆满成功的。
一个教师的成长,一方面是一个学校的教研氛围、集体的教育与帮助,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能力、塌实的工作态度和拼搏意识。
一、在思想斗争中成长
在当初糊涂进入教师行当,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信手一挥同意调配,把我调配到师范专业,更倒霉的是教生物,当时如果有录取通知书不报道,三年不准报考,也就顺水推舟。毕业分配后,看到很多教师不甘忍受这一职业的辛苦、清贫,谋关系找门道陆续调动、跳槽,作为农民的儿子无计可施,只想做到一件事情就要把他干好,最好演绎到及至,它一直支撑着我,远离浮躁,志存高远,树立矢志不渝、终身从教的理想。有一则故事:三位砌砖的工人正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是“赚工资”,而第三个则自豪地说:“我正在创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正是有了这一远大的理想,后来这个人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而另两位工人则一生默默无闻。我们为何不象第三位建筑工人一样来培养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人才。又如我国的教育家魏书生正是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远离浮躁,躬耕三尺讲台,成为全国知名的教育改革家。一位教师只有立志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坦然面对浮躁的世界,忍受清贫,耐得住寂寞,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激发出强劲的动力,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开挖到极致。
二、在探索反思中成长
探索反思,学会研究,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努力做专家型教师。教学过程
是有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要素构成。其中教材即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要不断融入新鲜的血液,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教材;教师即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这就要求就是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的对象学生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智力水平等等,这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开挖他们的智慧潜能,这些无疑都必须教师具备较浓厚的科研意识,要求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只有教师不断反思,才能使教研活动根植于课堂。教师通过反思,可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的教育发展观、人才观、教育教学观构建新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和动力;还可以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的课堂创新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学反思。从基本胜任到名家名师的成长,则需要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索研究,用理性的目光,大胆尝试,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业内的行家里手。我国的陶行知,他是教师出身,但他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探索出教育的真谛,成为大教育家,被后人敬仰。
三、在教育合作中成长
学会合作,双赢共进,形成取长补短、相携互助的协作氛围,共创美好前景。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步渗入,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共同提高;还有,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共育英才。教师要学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似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有效的开挖。因此,教师学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合作者集思广益——凝成合力的智力支持,合作者积极参与——凝成合力的行为保证,合作者相互体谅——凝成合力的情绪协调。如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要用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来指引,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生准确定位,让师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去,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
四、在多渠道学习方式中成长
学会学习,与时俱进,养成笔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个体学习,要勤学不辍,学会学习是每位教师的人生主餐。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间接经验。其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向周围其他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弯路,我们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科组集体备课;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再者,要积极主动积累直接经验。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
互动学习,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主旨是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要积极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探究活动。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专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的学。
从大学毕业至今,我参加了西南大学生物教育硕士课程进修班学习,参加过万州区第二届青年骨干班主任培训,专业知识不断丰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通过万州“一诊”、“二诊”及“高考”高考,我校2004级学生综合实力位居万州10位左右;2005级学生综合实力位居万州6、7位;2006级学生综合实力位居万州4位,一年一个新台阶,生物组的进步,是与每一位生物教师的成长密不可分的,奋进的生物组成就了上进的年轻人,我现任中学生物一级教师,分水中学骨干教师,万州区高三生物中心教研组成员。2002年被评为万州区优秀班主任。2005年被评为万州区高中教育先进个人,2005年、2006年获分水中学优秀教师,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2004年-2005年,三次参加综合实践优质课选拔赛,分别荣获分水教研片区一等奖,天城区教委一等奖,万州区教委二等奖。2002年以来,发表的生物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多次荣获万州教育学会生物专委会一等奖,在 2004年撰写论文《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初探》在《教育咨询》上发表。
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曾经多次遇到许多困惑与未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些新问题还会困绕着我们,关键是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也就是自己的进步,使自己的教育事业达到或者接近理想,不求最终结果,只求无憾,演绎教学经历,欣赏教育艺术风景,使自己的教育生涯变的丰富多彩。
第五篇:在教研中成长
在教研中成
钱肖云
我校“三研三创”教研活动开展以来,作为一名普通英语教师,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受益匪浅,默默成长。
两年来,一直和一、二年级的孩子打交道,通过和孩子们的接触,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一些了解,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我在课堂是这样做的: 注重英语日常用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教材发下来以后,从头至尾浏览一遍,把所有日常用语在本子上整理下来,比如: Open the door,Close the window,How do you feel?I feel happy等,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这样坚持下来,等到后面学生再学的时候,会感觉轻松很多。注重活动设计的生活化,给学生以真实的情感体验
我们的英语教学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当学到向别人做介绍: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 mother,This is me这一句型时,我让学生把他们的全家福照片带到学校来,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争相举手发言,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引用竞争机制,激发并长久保持其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善于表现,有强烈的荣誉感这一特点,我认为把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比如学习课文时,我会举行课文朗读比赛,学习单词时,举行单词抢答,单词书写比赛等形式。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这就能激发并长久保持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注意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我认为不但是学,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了什么,学生只有在内心产生学习驱动力,而不是漫不经心地学,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我的英语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会显得比较枯燥,又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来说较短,所以我会采取读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连最简单的抄写课文来说,在抄之前,我也会告诉学生:“写完之后我们在白板上展示,看谁写得漂亮?”这样一来,学生才会用心地写,也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多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可与肯定,小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不会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让孩子们从我们这里汲取前行的力量,让孩子因为有我们的陪伴而变得更加自信,充满阳光。
学习知识,付出脑力劳动的过程是艰辛的,希望我的这些做法能够触动孩子的心灵,也希望自己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希望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会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