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案例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案例
合作学习是我校构建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分组合作方式,不仅能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一、科学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合非常重要。即全班学生按照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因为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如果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实际效果不理想。所以,我将不同能力、不同特点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内,使它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激励。
学习小组创建之后,要保持人员的稳定,使组内学生互相磨合,逐步建立默契的合作关系。如在绘画创作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特长申报,将美术创作能力较好的,以及在学校美术小组学习的美术特长学生分配在各组,让他们起带动与示范作用。而在工艺美术创作教学时,则让申报具有擅长工艺制作才能的同学分配到各组,发挥他们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特点。这样的分组让每一名学生在小组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体现了自我的价值,使学生乐于合作、乐于学习。
二、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合作小组成功建立以后,就要制定明确的恰当的学习目标。在开始学习之前,让学生对本次学习目标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确定合作学习目标呢?我在实践中首先对学生的创作能力与知识结构进行充分的预测与把握,或在课前与部分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确定合适的目标,防止学生认为合作学习太简单而单打独斗,或在课中学生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来确定、学习目标。
如在绘画《清晨》的创作课中,我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周末走进珊瑚公园,观察早上人们从这里行走时的动态和表情,以及人们晨练时的动作。这样就提高
了学生对立体造型与表现能力的认识,提高了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美得感受能力。
三、引导小组成员合理分工
学生对合作学习目标明确以后,重要的是让学生快速参与到合作中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成员所负责的任务不同,因此要明确分工,使其每个成员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否则的话,职责不明,就会互相推诿,造成高耗低效。我引导学生以组长为核心,根据组员的特长、兴趣和能力合理分工,使每个组员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有事可做,这样每个成员都能体验艺术创作中合作的快乐与自身的价值。
例如,我在《卡通动画创作》这一课中,我首先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挑选适合自己的项目,有创作动画原型的,有创作文字脚本的,有设计具体情节的,有加工处理的等。明确分工后,每个成员忙得不亦乐乎,出色的完成了创作任务。
四、帮助学生在合作中互助互信
美术教学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个性情感,使学生对自身价值产生认同。在美术教学中简单的否定一个学生的艺术创作,可能会扼杀这个学生的艺术天赋。在美术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中尤其需要组内同学相互配合和相互信任,在分工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倾听与尊重。
例如在《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一课剪纸作品的创作中,我让学生根据纸飞机的折叠方法,进行思维拓展,设计出纹样,创新性的剪出团花。同学们的表现很棒,真正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将剪纸艺术进行了发扬,并且把剪纸艺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做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我鼓励学生富于个性的、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互相吸取别人见解中有益的东西,尊重别人的与众不同的见地与创作。
五、建立高效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在美术生态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是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学生互评是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小组间或全班间进行,以学生自身的眼光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和创作成果,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评价是从多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例如《标志设计》一课,我让同学们为学校设计一枚校徽,主要通过同学间的分工来完成。完成后,开始评价。在评价中,我主要看小组成员是否有明确的分工,分工是否与学生在本单元的个人能力吻合,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最后再看作品的效果。学生自我评价,主要看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和其他成员是否配合默契,合作中是否有创新等表现。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在美术生态课堂创作教学中通过分组合作,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自由、愉快的教学情景,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学习与创造的热情会得到释放。分组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美术创作技能,而且促进了学习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第二篇: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助,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一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方式;有效合作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美术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那么在美术课堂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行之有效组织呢?
一、有效合作的前提是教师要对所教班级成员进行合理分工。
分组合作学习指把学生从班别比例、兴趣指向、成绩情况、性格特点、交往意愿、言语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守纪状况等方面综合考虑来合理分组,使之组成一个在组内异质且又相互依赖的功能团体,每个小组成员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合作学习。分组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表现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合理分工是一节课有效教学成败的关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虚设,也白白耗费了一节宝贵的四十分钟时间。所以课前帮助学生分好工十分重要。合理分工有一个过程,刚开始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分工,然后过渡到学生自己协商分工。使每一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合理分组,注意每组搭配学习能力、脾气性格不同的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性差异、能力特点入手,分层建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组内组员之间的关系。在分组中还要注意:(1)小组成员的数量要适当。小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合作,四人组成的小组最有利于发挥小组的优势。这样人数可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并且也不需要过多费心。同时,这样的小组又足够大,能较为充分的保证小组内产生各种有利于讨论的观点,提出解决富有挑战问题的方法。(2)个性的差异要考虑。如:应将男生和女生、优等生和学困生、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并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即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成效。如:我将三年级班上的32位同学分成了8个学习小组,并且给每个小组成员作了分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每个同学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讲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我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或根据课型与个人特长),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四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当小组确定了合作目标以后,为了完成目标,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的作用,教师进行合理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恰当分工,让学生参与到共同的学习中来,每个人完成的具体任务都是总任务的一个方面。
二、根据每节课的内容选好合作学习的切入点,确立合作的学习目标
共同的任务与合理的分工是促进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首先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明确个人所承担的责任都关系到小组能否高效地完成本组的任务。其次,是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互补互学,互帮互助。例如:《画家梵*高》一课中,课前需要查阅资料,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有的学生家里没电脑,这样就可把有电脑的与无电脑的同学搭配在一组,有利于课前同学之间的资料交流;还可以小组内的各人收集不同资料、信息互相讨论理解。再如我们在学习《刻印的乐趣》一课时,同学带来了胡萝卜、土豆、白萝卜、地瓜、红薯等等,这样的课就需要组长课前根据同学们带来的材料分组学习了,分组中还要照顾哪些没带材料来的同学共同学习,也解决了一节课中总有没带材料来的个别同学。同时也培养了相互帮助能力。
三、合作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教师在找到有效切入点后,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索,不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各抒己见,认真探讨。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激发学生寻求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分工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学会表达和倾听,这是一种双向互动,教师要指导学生不仅能胸有成竹、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且还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见解中有益的东西,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讲话。在合作交往中一边要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工作,一边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来完成任务。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发生矛盾和冲突是一种必然现象,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争辩,才能愈辩愈明。在争辩的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会获得更新知识的机会,从而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否定自我。合作学习中的冲突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克服自己思维的狭隘与不足,促使自己反思得失,进而使小组每个成员认识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习他人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四、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互助和支持的习惯
合作学习不同于独立学习之处就在于互助和支持。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我们很容易发现哪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围桌而坐,难免有那么几个学生不自觉,混在里面似在讨论,其实是在讲闲话、开小差,而分组合作的时候我们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小组。这时候,每个小组长就成了一名 “小老师”,针对上述现象,组长就应该履行起自己的职责,制止“开小差”,带领着组员进行小组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正常开展。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心灵手巧”的同学可以帮助“笨手笨脚”的同学。谁做的不好,大家及时提意见和商量解决办法。例如:教师在选择好“泥塑创作”这一有效合作切入点后,不进行详细的讲解,细致的分析,只是放手大胆让学生合作探索、讨论,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多、越复杂,更使他们感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讨论创作主题的时候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来自同伴的互助和支持比老师的提示更有效。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这种互助和支持的作用。“同荣辱,共患难”,这样才能够促进小组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完成的作品不仅凝聚了小组全体成员的智慧,而且体现了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组织引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使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最终实现有效学习。我们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还要努力实践,大胆试验,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创设出更为有效、符合学生实际的合作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
第三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学习论文
合作学习作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索和运用。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对大部分英语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还是一种新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但关键在于怎样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与自身素质的提高去解决这些问题,使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达到最优化。
一、教师要提高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注意角色的转化
新英语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又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和内容。教师要增强对合作学习的科学认识,必须防止对合作学习认识的简单化、片面化。教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转变学生观,不以分数看学生。
二、优化分组,明确分工
小组成员的分配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又可增加小组间的竞争性。合作学习研究者大都认为,在合作学习实施的初期阶段,教师选择分组是较有效的方式。这是因为,教师选择分组通常是将不同质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可以提高组内学生辅导的可能性,消除异质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勤奋程度等因素。这样的学习小组,一般都是教师在经过事先调查与深思熟虑,并征求学生意见之后确定的。确定下来后,把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按就近原则安排座位。一经确定,便可固定一段时间,然后根据课堂观察及学生反馈适度调整。在实施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可以考虑根据学习任务采取课堂随机分组的方式。随机分组的方式主要有纵排分组、横排分组、数数字分组等。此分组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学习伙伴的适应性,从而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
待小组确立之后,就要在组内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了。
小组中有的人善于收集信息,有的人善于组织,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善于外交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进行合理的分工,或是由民主推选确定各成员的职务,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任务。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对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能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另外科学合理的评价也有利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确定内容,精心设计
教师在意识上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要为合作学习而搞合作学习,不要时时合作,而应从形式服务于内容的角度出发。在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是让学生有机会彼此交换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难度要适宜,这样会对内容的学习、掌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如果学习内容较难,小组活动会出现合作不主动、冷场现象;如果过于简单,对个体学习都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则无疑是浪费时间。合作学习中内容的选择、任务的设置应具有生活化、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同时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下果子”。因此,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首先需要“选好”合作学习的材料。
四、建设合理的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达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主要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从评价的方式看,有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从评价的方法来看,有等级评价、分数评价、评语评价等。这几种评价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
五、教师注重课堂秩序的调控能力
吵声过大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合作学习不适应或自控能力不强造成的。对此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处理:
(1)让学生尽量坐得近些,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谈话的声音,而且可以防止个别学生由于坐得过远而被遗忘。
(2)各小组指定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本组的合作学习活动,使其有效安静地进行。
(3)教师监控。对于声音过大的小组,教师可以采取发红、黄牌的办法进行调节。
总之,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是安排小组坐在一起来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它需要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给予细致的关注和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创造了条件,同时学生也有机会彼此交换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以实现合作学习的高效率。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人物速写
张立梅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1)工艺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作业不像小学美术教学那样突出,而工艺性作业的效果较有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力量性、协调性、精确性等)迅速发展,有可能在各种工艺课业中做出较好的作业;同时也由于初中生的兴趣转向现实,对某些创意、设计类的课程比较感兴趣。
(2)知识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所以,知识性较强的美术常识、美术欣赏课越来越受到初中生的欢迎;同时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也希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美术作业。
(3)创造性。美术课都应成为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维,为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提供机会。
(4)个性化。初中生的个性差别日益明显,使美术作品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景象。
(5)动机作用。小学生“无意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兴趣。初中生的学习也需要激发兴趣,但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二、教学过程:
1、知识巩固
速写的定义
速写,是以简单而迅速的笔调表现一种动态形象的图画,即在短时间内用简炼的线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
它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表现对象(描绘)的能力。要画好速写,必须坚持勤奋练习。
2、欣赏:
站姿、坐姿、席地坐三种不同姿态的速写作品,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速写的魅力欣赏课本4、5页,叶浅予、黄胄的画,以加深对速写的理解。
讲明简单的线条表现动态、神态。
4、写生前的准备:
教师挑选四位特征明显的四位同学,摆出看书的姿势,讲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师示范:
(1)抓大形,大构架,大比例。(2)用简单的长线表现特征,省略繁琐的。(3)细描。
6、指导练习:
记住:“站七坐五盘三半”,也就是说,坐着看书时,人高是五个头高。站的时候,人高是七个头高;坐在地上时,人高是三个半头高。
我们在画人物速写的时候,抓住人物头、手与书本的微妙关系,才能画出动态。注意线条越简单能体现动态越好。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8、讲评:
对作业中线条简练、概括的表扬,鼓励学生在课外、课间休息的时候多画画人物速写,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三、案例的几点启示
体现教学者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习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因此在学校实施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美术课程”更具有意义和作用。
第五篇: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人物速写
初中美术 朱莲芳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1)工艺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作业不像小学美术教学那样突出,而工艺性作业的效果较有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力量性、协调性、精确性等)迅速发展,有可能在各种工艺课业中做出较好的作业;同时也由于初中生的兴趣转向现实,对某些创意、设计类的课程比较感兴趣。
(2)知识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所以,知识性较强的美术常识、美术欣赏课越来越受到初中生的欢迎;同时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也希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美术作业。
(3)创造性。美术课都应成为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维,为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提供机会。
(4)个性化。初中生的个性差别日益明显,使美术作品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景象。
(5)动机作用。小学生“无意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兴趣。初中生的学习也需要激发兴趣,但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画一画人。板书课题。
2、讲解“速写”。什么是速写呢?
速写,是以简单而迅速的笔调表现一种动态形象的图画,即在短时间内用简炼的线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
它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表现对象(描绘)的能力。要画好速写,必须坚持勤奋练习。
3、欣赏:
欣赏课本4、5页,叶浅予、黄胄的画,以加深对速写的理解。
讲明简单的线条表现动态、神态。
写生前的准备:
教师挑选四位特征明显的四位同学,摆出看书的姿势,讲明模特的要求。教师示范:
(1)抓大形,大构架,大比例。(2)用简单的长线表现特征,省略繁琐的。(3)细描。指导练习:
记住:“站七坐五盘三半”,也就是说, 坐着看书时,人高是五个头高。站的时候,人高是七个头高;坐在地上时,人高是三个半头高。
我们在画人物速写的时候,抓住人物头、手与书本的微妙关系,才能画出动态。注意线条越简单能体现动态越好。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8、讲评:
对作业中线条简练、概括的表扬,鼓励学生在课外、课间休息的时候多画画
人物速写,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二、案例的几点启示
1、体现教学者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习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因此在学校实施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美术课程”更具有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