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区域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教案

时间:2019-05-15 03:1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2017学年人教版区域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2017学年人教版区域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教案》。

第一篇:2016-2017学年人教版区域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教案

多变的天气

教学要求:

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负面影响,懂得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一张图画纸,彩笔,录像、实验器材、实物投影仪、录像机 2.电脑教室(互动式教学)。3.调查活动《活动手册》、《保护大气环境倡议书》,同学收集和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的关系相关的其他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地理知识:一名同学进行地理知识的演讲,并提出问题。

天气预报:一名同学进行天气预报的播报,要求其形式要新颖。其他同学对这两名同学进行评价。教学新课

一、天气及其影响

1、天气及其特点

提出问题:a.描述各种天气。b.描述深圳这几天的天气状况。c.这说明天气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状况是不一样的。d.再描述今天深圳、北京、伦敦等城市天气状况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天气状况也是不一样的。板书:天气是多变的。

2、天气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a.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b.你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针对其答案进行表扬式评价。

c.分角色:扮成农民朋友、司机朋友、游客、军人朋友谈对这些天气的感受。

学生回答,不同组谈论自己角色的感受,会设身处地地为这些人着想。

d.总结一下,天气都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联系历史课知识,谈谈历史上同天气有关的事例。

学生回答,老师也可补充俄罗斯二战时的事例。

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日报

过渡:我们每天都同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相接触,那么你们觉得现在的空气质量怎么样呢?(学生回答)

空气质量好不好已有了衡量的标准,指导学生读图3.9回答用什么衡量空气质量的好坏?

学生读图回答:用污染指数衡量,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级别越低。

老师指导学生找到深圳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答:61,属于良。

师:深圳有很多天污染指数在50以下,属于优。

2、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提出问题:a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b.黑板上的天气状况能否影响空气质量呢?(例如沙尘暴会影响空气质量)c.哪些人类活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呢?(汽车尾气、烟囱冒烟等)d.创设情境:教师与学生都是环境质量监测员,大屏幕展示四个课题,每一组解决一个课题。

◆每年秋收以后,村里有些农民都要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但是这样做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能不能改变这种传统的肥田方法呢?

◆城市里的汽车可真多,尤其是私人汽车的数量增加很快。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冬天取暖,烧锅炉,烟囱冒烟,会污染空气。怎样做才能减少污染呢? ◆ 城市里有很多大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空气。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同学读题,每小组选一课题,然后讨论解决。

学生回答、互评,老师点评,并穿插大连已做到的环境整治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作为大连人的骄傲与自豪。

e.城市和乡村的环境问题解决了。现在我个人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我想买房子,看中了两处,不知买哪处好?一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是房价高:另一处房价便宜,但是空气污染较厉害。我买哪一处好呢?

小结:

针对这节课中你所感兴趣的内容画一幅画,可以是风景画,也可以是漫画,讽刺空气污染的。看哪些同学画得好,哪个小组画得多,进行比赛。找四名同学上黑板画。

学生用彩笔画,画完之后投在大屏幕上,并讲解。

针对本节内容讲一下感受。

(第二课时)

导课:

教师:同学们,从早晨到现在,我们一直感受着天气的变化,那么,谁能说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还有什么天气?

学生: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教师:不同的天气我们用形象的符号来表示。为了给大家直观的印象,不同的天气我们用景观图反映。(符号和景观图已存入学生电脑中)教学新课:

今天的天气

一、城市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师:电脑演示打开图片的路径。

这里有五幅图片,老师演示第一幅图片,剩下的四幅图片学生来做,做到第五幅图片停止。

说明:前四幅图:a.——晴,阴,多云;b——雨;c——雪;d.——霜冻,雾,沙尘暴。

每一幅图是一类天气景观图片及相应的天气符号。

如果把天气符号准确地拖到景观图上,符号就不动,否则,又回到原来位置。

第五幅图是各种天气符号及相应的文字,与前四幅图的做法一样。这样,学生可以自己评价自己做得对错。

学生:按教师演示的路径打开图片,做完剩下的四幅图片。

教师:打开第五幅图片,想像一下,怎样把抽象的天气符号记住? 学生:教师按类别提问,学生按类别讨论回答,并加深记忆。

如晴,有太阳;多云,太阳被云彩遮住;阴,云层很厚,有两层,但没有雨点„„

霜冻,薄薄的一层;雾,被雾遮住,看不见了,所以符号象百叶窗一样;沙尘暴,“沙”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S”加上箭头“→”,因为沙尘暴一般由我国西部向东部吹,„„

教师:再提供一个画面,学生观察并明确阵雨的符号(教师演播画面: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阵雨的符号)。

教师:再提供一个画面,学生来观察。(教师演播画面:风的符号:A— B— 分别显示出风杆、风尾和风旗。A图:风杆从北快速落下;B图:风杆从东北徐徐落下,来演示风向和风速的不同。)学生:观察。

教师:提供一个画面。(教师演播八种不同风的符号)。学生:抢答。

二、天气预报

教师:再提供几个画面,考考学生刚才记得怎么样?

(教师演播:节选中央电视台的城市天气预报和深圳市各区的天气预报)

学生:抢答。

教师:再提供一个学生天天能见到的画面看学生每天观察是否仔细。(教师演播:卫星云图)

教师:这是一幅什么图?绿色、白色、蓝色各表示什么?你能获得哪些天气信息? 学生:观察并回答,让学生到电脑上指出范围。教师:你们每天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天气预报呢? 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回答。

教师:我们确实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天气预报和气象知识,现在我们就进入“中国气象在线网”网站浏览一下。其他网站也都可以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如深圳的天气情况,可以登陆“深圳之窗”网站等。

学生:打开“中国气象在线”网站和“深圳之窗”网站等浏览。

三、明天的天气(天气预报的制作)

教师:我们每天都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怎么样做出来的呢?看书44页,了解一下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并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看书提出问题,如:l.卫星地面站接受谁发出的信息。2.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等等。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解答。

四、天气与人类

教师:天气预报是这样制作出来的,通过广播,电视等为各行各业服务,天气对人类有哪些影响呢?在学生的文件夹里,有一则资料和两道思考题,阅读后可以互相讨论。

资料:沙尘暴的危害,对于沙尘暴我们能做些什么?

两道思考题:

1、人类喜欢这种天气吗?为什么?

2、这种天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得很肤浅,只要有环保意识即可。

结束语:人类不喜欢这种天气,但这种天气的产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应该注意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发展协调统一。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讲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的高低。

提问:我们这里的空气质量怎么样?有没有受到污染呢?就这个问题我们班的同学组成小组开展一次小调查,下面让我们听听他们的看法。新课学习:

学生活动:由调查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体同学介绍:调查的主要问题,调查的主要方式,收集了哪些资料,得到了哪些结论。

讲述:教师对小组的活动给予积极的评价,突出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肯定,同时对结论中不够准确或存在的问题给以订正或解疑。

学生交流讨论:同学们围绕调查报告,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说一说人类的那些活动造成了大气的污染。

学生回答:人类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居民生活燃煤产生的烟尘都使我们的大气环境受到了污染。

1、人类的工农业生产、交通、生活产生了许多污染物:如粉尘、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有毒重金属等,当它们进入到大气中就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加上地面植被不良,风力较大时就会形成沙尘暴。

播放录像:西北地区沙尘暴的危害

提问:请同学们联系我们身边的事例,说一说大气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2、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学生回答:许多人会生病,如咳嗽、肺结核、铅中毒等。

讲述:大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很多,同学们已举出了很多例子,下面我们来看看在1997年12月日本京都国际环保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家的工作报告(摘录)

幻灯片: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几天或几个星期,那些直径小于10微米的微小颗粒可以直接吸人人的肺部,而那些直径小于2.5微米的更小微粒则可以渗入到血液中,并携带有毒重金属和细菌以及其他污染源。而一个人平均每天呼吸几百立方米的空气,儿童呼吸的空气重量大于他们的体重,工作和运动量大的人呼吸的空气量就更大。因此人们不断吸人受到污染的空气就会对身体产生慢性不良影响,也可能对身体立刻造成破坏性伤害,如对一些肺部受损的人来说,吸人受到严重污染的空气可以造成哮喘或死亡。

学生活动:朗读幻灯片中的内容 讲述: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还不仅是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影响,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个实验。学生活动:做小实验“二氧化硫对玫瑰花的影响”

活动建议:将学生分成两组,主要由三名同学操作,其余同学观察,将玫瑰花、水槽、酒精灯、硫磺、火柴、燃烧匙、药匙、烧杯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1)水槽内盛水,并将玫瑰花插好固定在其中。

(2)用药匙取适量硫磺倒人燃烧匙内,点燃酒精灯,将燃烧匙加热。

(3)硫磺燃烧后,移到水槽上方,靠近玫瑰花,另一名同学将大烧杯罩住燃烧匙和玫瑰花。

(4)硫磺燃烧完后,取出玫瑰花。

提问:玫瑰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闻到了什么味道? 学生回答:玫瑰花枯萎了,闻到了一股很刺鼻的味道。

讲述:二氧化硫的危害很大,一是刺激人的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患,二是大气中的水化合形成酸雨降落,会使森林、花草枯萎死亡,会使农作物减产,建筑物表面受到侵蚀,影响市容市貌,对许多文物古迹也会造成损害。

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人类活动使大气环境受到了污染,而大气的污染又会给人类的健康以及其他生产活动造成危害,因此关注大气质量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从1997年开始,我国有20多个大城市开始在新闻媒介上发布空气质量日报,现在中央电视台每天都要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3.读懂空气质量日报

学生活动:读图3.9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01年1月9日)活动建议:按以下步骤与学生一起读图:

(1)图名是什么?(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01年1月9日)(2)图中共有几项与空气质量日报有关的指标?

(3)举例说明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之间有什么关系?(4)这一天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有哪些城市?(5)这一天哪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级别最低。讲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最近两天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我们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如何?(2)与课本中的图对比,其中多了哪一项指标?(3)这两天内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是什么?

讲述:通过读图和看录像,我们知道了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提问:同学们学会看空气质量日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学生回答:知道我们城市的空气状况,当空气质量较差时,少在户外活动,少做剧烈运动,老年人和幼儿避免外出。

小结:空气质量日报的发布,不仅使我们了解每日各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同时对增强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由于国家不断加强对各大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控,目前有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已有了很大的改善。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降低,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此人类应该控制生产和生活中的污染物排放,并进行无害处理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最后,请我们的调查小组宣读《保护我们的大气环境》倡议书。

第二篇: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设计

地理大师 dl.eywedu.net

多变的天气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以天气的定义及其影响为主,说明天气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教会学生怎么样知道明天天气的情况。本节也为学习下面的小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要求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会描述天气,并感受天气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2)、对天气的特征的认识

(3)、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天气符号,并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2.过程与方法:运用读图,析图等方法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来分析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防风,防雷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为什么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2、学会识别“天气符号”

3、掌握识别卫星云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天气的基本特征

2、学会运用符号“风”

3、掌握“卫星云图的识别”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动画片《海尔兄弟》片断导入新课。在播放前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这是什么动画片?”“歌中唱到了什么?”学生看后,从他们的回答中找到关键词“天气”,趁机导入:今天我们就从谈天气开始,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2、新课讲授

过渡语:请同学们看到ppt中展示的几张图片,你们知道他们分别代表那些天气现象吗?

(1)怎样描述天气:学生看到这些图片一阵讨论之后,我请一位同学来说出自己的答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eywedu.net/

第三篇:3.1 多变的天气 教案5 (人教版七年级上)

知识目标

1.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与气候术语。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候。

2.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德育目标

1.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气候特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2.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术语的正确使用。2.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

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机、录像带等。2.自制有关投影片及卡片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多变的天气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第二课时 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海尔兄弟》主题歌开始,师生同唱“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使学生产生兴趣,引入新课。方法2 同学们,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站,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有利条件,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这说明了在战争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而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方法3 世界上有些地方没有冬天,终年炎热,挥汗如雨,人们不知道雪是什么模样。有些地方千里冰雪,寒冷刺骨,人们住在冰块砌的屋内烤火取暖。有的时候,晴空万里,骄阳当头,人们要雨雨不来。有的时候,阴雨连绵,犹如天漏,人们盼望天快晴。要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认真学习第三章便有分晓。

板书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讲授新课] 让学生指出导语3中,哪两句是对天气的描述?哪两句是对气候的描述?根据学生自由回答的情况,教师恰当转入下面的教学。板书

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42图3.1A、B、C三幅景观图片,看看几位小朋友各描述的是什么状况的天气,然后让学生把视野放开。结合生活体验,想想除了这三种状况的天气外,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试着把它描述出来。

2.学生议论分别进行描述天气,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情况,边点拨、边启发、边归类、边板书:(1)冷、热——气温(2)雨、雪、雹——降水(3)风、扬尘、沙尘暴——风(4)晴、阴、多云——云(5)雾、霜、露——雾

然后指出:气温、降水、云、风、雾等是人们描述天气状况常用的要素,并让学生观察上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看看用哪些要素把它描述出来。

3.欣赏配乐散文节选:“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4.让学生根据散文节选中对天气的描述,结合生活体验实例,分成学习小组从时间上、变化上讨论归纳天气的特点及其概念。

5.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进一步边引导学生,边举例说明,边归纳板书。从时间上看天气,可从某时刻、一天、几天等不同的时间尺度举例说明。如“现在正在下雨“”今天有风“”这几天阴雨连绵”等。让学生归纳出天气的第一个特点是——短时间。

从变化上看天气,可从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变化举例说明。如夏季暴雨前后的天气变化,有雾天气的变化等。再从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看看是不是一样,如“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等。让学生归纳出天气的第二个特点是——变化大。

从“天”是指时间、而且是短时间,“气”是指一个地方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入手,归纳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然后过渡设问:那么,气候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天气有什么联系呢? 板书 2.气候

1.让学生阅读课本P57图3.22,对照A、B、C每幅景观照片,看看几位小朋友对当地的气候是怎样描述的。

2.引导学生归纳出描述气候时所关注的时间长,如某季、全年;要素少,一般只用气温和降水。

3.让学生思考:描述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而言?通过辨解使学生知道该地的气候特征,是根据多年的长时期的大气状况总结出来的。由此而引导学生得出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4.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气候的理解,参照图中对气候的描述,描述一下当地的气候特点,并想一想从记事以来,这种气候特点是不是年年如此呢?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不会在几年、几十年内有所改变。5.投影展示比较表(见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小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6.教师出示下列卡片(或投影展示),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采用必答或抢答等形式,进行辨别天气和气候的比赛,看哪个组正确率高,以达到巩固之目的。

(1)狂风暴雨(天气)(2)多云转晴(天气)(3)四季如春(气候)(4)冬冷夏热(气候)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6)一场秋雨,一场寒(气候)(7)春风又绿江南岸(气候)(8)乌云密布(天气)(9)彩霞满天(天气)

(1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

7.教师对学生的比赛点拨评价后,设问过渡: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那么,天气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 板书 3.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1.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己的上学、参加各种活动、生活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3图3.2中的资料,看看这些信息,说的是人类哪方面的活动与天气的关系呢?(A说明了天气与交通的关系,B说明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C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D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3.启发学生从天气与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商业活动、旅游活动、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关系,参照已有资料至少再补充一个资料。

4.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交流补充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全组给这项活动拟订一个名称。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上谈谈本组拟订的名称和理由。

5.各组交流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给予点拨评价,启发学生认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受着天气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类与天气息息相关”。因此,各组拟订名称并写一篇小短文,都要围绕这一主题。也正因为“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天气对我们人类来说太重要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才每天要进行多次天气预报,那么,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板书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4图3.3“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从A至E,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天气预报是运用了许多先进设备,并由许多专业人员、许多单位共同参与制作的结果。从而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2)师生共同归纳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A.获取情报B.接收信息C.制作成图表D.得出结论E.电视播报(具体内容不需要求学生掌握)。[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天气和气候,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因而具有短期、多变的特点;气候是多年大气的平均状况,因而具有长期、少变的特点;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正确地使用天气和气候术语。二是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至于天气预报的内容,我们怎样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下节课再学习。

第四篇:2015年七年级地理上册3.1 多变的天气教案1 新人教版.doc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学会正确描述天气,理解天气的重要特点,能够准确判断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2.大致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初步学会判读简单的卫星云图,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3.知道空气质量高低的表示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判断影响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过程,认真体会天气的特征。2.带领学生参观气象站,让学生实地感受简单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选择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大气污染事例,让学生尝试着分析污染形成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天气及其影响,明确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并让学生养成趋利避害的观念。

2.通过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3.在了解和分析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1.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常见天气符号的识别;

3.天气预报中常用术语和风向风力图标的含义; 4.常见大气污染现象的成因分析。教学难点:

1.降水概率、风力风向图标等的含义; 2.“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的判读。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实地考察法。教学手段:课件、教材中的插图、互联网。教学过程:

【导入】天气变化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现象了,但是如何正确描述天气现象及其变化,怎样制作天气预报,人类活动与天气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可能知之不多,今 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一节内容的学习。

【板书】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读图3.1】回答(课件展示):

1.每幅图各描述了什么天气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其它什么词语描述? 2.天气反映的时间长度有什么特点?日常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3.“东边日出西边雨”反映了天气的什么重要特点? 4.下列两种说法,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昆明一年四季如春。

学生在读图、思考、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根据答题情况有选择地讲解和评价。

【探究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分别完成活动中问题1和2,接着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结果,共同提高。教师简单地提示活动1中第2题需要补充的其它资料,如天气与商业活动、体育活动、工程建设的关系。

【承转】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天气状况及其变化会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掌握天气的变化十分重要,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途径应该是电视天气预报。

【探究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48~49的图3.3、3.4和3.5三幅图,完成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1.在电视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上,你能辨别出陆地和海洋吗?晴天、阴天、雨天各是怎样表示的?(学生自己读图回答)

2.你能在五分钟之内识别多少种天气符号?(以同桌两人之间竞赛的形式进行)3.城市旁边相邻两种天气符号表示什么含义?

4.回忆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情景,试着对天气情况进行预报。

看似简单的天气预报实际上包含着繁多的、科技含量极高的制作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承转】据我国最新的城市空气质量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深圳、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令人欣慰,分居我国的第一、四位。这充分说明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也十分关注每日空气质量的高低。

【读图3.7】思考下列问题(课件展示):

1.空气质量分为几个级别?每级分别对应着怎样的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

2.空气质量的高低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郑州的空气质量状况如何。

【探究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完成P52活动中的问题。组内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和生活经验,进行充分讨论、交流,归纳出最佳的结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进度,点拨学生的思路。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肯定活动成绩,同时指出不足或建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外活动】

1.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气象站的天气制作过程。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浏览“中国气象在线” 网站,了解更多的气象知识。3.留意今晚7:30中央一套的天气预报节目,将预报的内容与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对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篇:教案多变的天气

《多变的天气》教案

东宁二中:孙静

一、导入

播放动画《雷欧之歌》

从刚才的那首雷欧之歌里面,我们听到了很多词语,比如打雷,下雨,天冷,天热等,大家发现没有这几个词语其实都是对什么的描述? 生:天气

师:对,就是天气,那什么是天气呢?你能对天气下个定义吗?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什么是天气。翻开课本42页,看到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二、新授

师:同学们看天气预报吗? 生:看

师:为什么要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吗? 生:我们会知道第二天用不用带雨伞上学等(略)

师:一起做一下书上的练习题,巩固一下天气与我们的关系。

做完书上的课后练习之后,一起来总结一下(ppt)小总结:天气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着紧密的联系,了解这个知识点之后,我们来一起解决两个问题:我们要如何描述天气?天气有哪些特征?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在屏幕上展示出一个牡丹江地区的文字天气预报,找同学来播报一下,在这里有几个是描述天气的词语?同学们会发现有晴、小雨、风、冷热。这些都是描述天气的词语,还有没有其他是描述天气的词语?总结一下(ppt)再回过头解决一下第二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提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师:我们每天都收看天气预报吗?为什么不一个月看一次呢? 生:因为天气时刻都发生变化、天气是多变的。师:同学们见过哪些多变的天气? 生:(略)

师:还有哪些例子能说明多变?

生:天气预报都是每天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没有时间更长的。这些都是能证明天气是多变的。

总结天气的特征:多变的天气,指同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ppt)

师;想出能描述天气的词语有哪些? 生:风和日丽、暴风骤雨、阴雨绵绵等

师:老师说一个词语让学生判断是不是描述天气的词语: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严寒。生1:不是(抢答)生2:是描述天气的

师:非常好,确实是描述天气的词语。那么,天气与气候的差别是什么呢?

总结:两点主要原因:

一、是否稳定

二、时间的长短

天气不稳定,是多变的;气候稳定,多年的平均状况。天气是描述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为了巩固这个知识点,一起来做一个练习,书上的活动题第一题,做完后找同学回答。

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学到了两个主要的知识点,一个是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另一个是天气的特征是多变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来避免不利天气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呢?

生:看天气预报

师:收看天气预报有哪几种途径?

生:看电视、听广播、手机查询等等...... 师:这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呢? 生:电视天气预报

下面播放一个天气预报,大家在收看时思考一个问题:你想学习和了解哪些有关天气的知识? 收看之后

生:想知道天气预报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 生:卫星云图怎么看?

生:天气符号分别代表什么天气? 生:我也想尝试做一次天气预报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一会这些内容大家都会学到 下面把这些问题总结一下(ppt)

分小组进行讨论,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第一组同学解决第一个问题——文字预报

第二组同学解决第二个问题——卫星云图 第三组同学解决第三个问题——天气符号 第四组同学尝试做一次天气预报员

现在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准备一下,一会找同学给大家讲解。(三分钟后)

第二组同学:在卫星云图上,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代表云区,白色越浓,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四组同学分别上前讲解,讲解之后老师给予表扬,并且补充一些遗漏的知识点。

总结:学习完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生:学习到了天气对我们的影响;天气的特征等等……

作业布置:书上的课后习题,回家收看天气预报,记录学校所在地的一周内天气预报。下课

下载2016-2017学年人教版区域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2017学年人教版区域地理 3.1多变的天气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变的天气》教案

    《多变的天气》教案 《多变的天气》教案1 计划意图:小班的孩子对玩呼啦圈很感爱好,操纵孩子的这一特色,我计划了本次运动。运动目标:1、造就孩子一物多玩的爱好,加强孩子身材的机......

    多变的天气教案

    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与气候术语。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 1.......

    《多变的天气》教案

    《多变的天气》 承留一中 宋枫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初步掌握阅读天气预报中卫星云图与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基本技能。 (2......

    多变的天气教案

    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与气候术语。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 1.......

    多变的天气教案

    第 三 章天 气 与 气 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1课时)教案一.设计思路:天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与人类生产活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展示功能为学生创立积......

    多变的天气教案[模版]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⑴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⑵学会判断卫星云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⑶通过师生双边活......

    多变的天气教案5篇

    第一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1课时)教学设计 独山县第三中学:胡云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及特点; 2.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的这一对术......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多变的天气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滨湖学校 潘秀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如何描述天气,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 2、学会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