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

时间:2019-05-15 03:5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篇: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教学内容]

《体味文化》是新课改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的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探究文化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热情。

[学生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化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经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设计思想]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最常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要,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3、了解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教学重点]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 [教学难点] 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教学辅助]

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钱钟书说过:“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提到“文化”一词,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它的真正内涵,的确是一言难尽。本课就此提出问题,来探究究竟什么是“文化”?

二、新课讲授

(一)文化“万花筒”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表现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这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内容――艺术。文化的内容和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最后一个问题的提示:无论赞同或不赞同(多数会不赞同),自然要引出其他文化现象。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实际上已经在更大范围上思考文化现象了。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由于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人们都有机会欣赏高水平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3、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涵义

我们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准确把握文化的涵义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连的,不是纯自然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1)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2)人的文化素养表现在日常言行中。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页“公交车漫画”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4、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

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总结:“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

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9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对社会有重大影响。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三、课堂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的涵义以及文化的力量,知道了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民族、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要从中体会文化的涵义以及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实例探究

[例1](09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题干反映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D项正确;但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故A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但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故BC项错误。[例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申办2008年奥运会

② 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③ 参加元旦文艺晚会 ④ 买车购房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③

D.② ③

答案:C

[例3]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B.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C.文化以物质为载体

D.文化素养是自然形成的 答案:D [例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百多年来,它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C.文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之中 D.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答案 B

第二篇: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1 体味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性和文化形式的多样性;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掌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二、能力目标 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的能力;通过对多种文化现象的感受、剖析,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味文化的力量,感悟不同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不同作用,增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和提高文化素养的自觉性。教学重点

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教学难点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模块之后,这学期我们要开设一门全新的课程《文化生活》。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提到“文化”一词,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它的真正内涵,大家却不一定懂得。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又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二、新课教学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活动:暑假刚刚过去,同学们放假在家都会做什么呢?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如,看电视、上网、旅游、温习功课、打球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活动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还是文化活动呢? 学生回答:文化活动。

教师设问:大家还能列举哪些文化现象呢?

学生活动:十字绣、书法、皮影、电影海报、超女画片、话剧、舞台剧、杂技、舞蹈、曲艺等。

课堂探究:(1)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节目进行归类?(2)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爱的文艺节目?(3)有人以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探究提示:(1)如戏剧、歌舞、曲艺、音乐等。

(2)欣赏方式包括观看电视、电影,收听MP3,网上点播等。

(3)仅仅把文化看作是艺术,这是片面的,艺术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从社会的角度看,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文化的存在。例如,原始社会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封建社会的“祭祀文化”、资本主义的“竞争文化”、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文化”。

从个人的角度看,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文化的存在。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已通过胎教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的音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乃至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现象。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是学习“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出行有“旅游文化”,在中心都市有“都市文化”,在周边的乡镇有“乡镇文化”,在遥远的村落有“村落文化”„„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园、音乐厅、美术馆、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

再如,江南的婉约、山东的豪爽、四川的热辣。川剧的变脸让人感到神奇莫测;东北二人转,唱出东北人的淳朴豪爽;骑马、摔跤等则体现蒙古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等等。

课堂探究:(1)你参加过学校和社区的哪些文化活动?能说说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吗?(2)有人说,芯片的发明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技术进步,而且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你赞同这个看法吗? 探究提示:(1)略。同学们可各抒己见。

(2)芯片就是集成电路。各种高科技芯片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技术进步,这一点不再赘述。而作为其中一种的各种文化芯片,如语音音乐芯片、ID卡玩具芯片、手机监听芯片等各种信息产品,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聊了“文化”这么久,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那就是到底什么是文化呢?请阅读教材第6—7页,了解什么是文化,它有哪些特征呢?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注意:(1)本书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现象,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不属于文化活动。

(2)主体是人类,是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小辞典:

(1)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

(2)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简单地讲,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的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为了进一步理解文化,我们来看文化的特征。2.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当人类从第一次使用兽皮遮体、保存火种烘烤食物的那一刻起,不仅诞生了文化,也从此离不开文化。

自主探究:九寨沟自然风光是文化吗?将九寨沟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九寨沟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九寨沟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

教师设问:文化现象是不是人们凭空捏造的? 学生讨论:略。教师归纳:《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这说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课堂探究:(教材第6页插图)你能否用这个图示,描述人类文化创造和演进的历程? 探究提示:例如,文字的发明——记数的发明(如阿拉伯数字)一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工业革命——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载人航天行动。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并且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那能不能这么说,文化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有“文化”?(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材料展示:狼孩的故事。

1929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个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怪物,原来是两只母狼养大的裸体女孩,大的有七八岁,小的只有两岁。他们的习性像狼,不吃素食,用牙撕开生肉来吃,爬行,不会说话,不会思维,每天从午夜到早上3点钟都会像狼一样嗥叫,惧怕火和水,常常在晚上出来觅食。她们一直没有说话,4年

内只学会6个词,能听懂几句问话。7年内只学会45个词,直到死去时也只有4岁女孩所具有的智力。

教师设问:狼孩为什么不能像正常的人一样进行生活与思考?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略。

教师归纳:这一事例说明,虽然狼孩本身是人,但由于长期与狼群一起生活,完全脱离人类社会,没有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因而他们无法学会人类的文化,不能与正常的人一样进行生活。

教师设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和产品,是不是一种“纯”精神现象? 学生讨论:略。(3)文化素养的表现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课堂探究:这是一组发生在公交车上的镜头(教材第7页插图).你认为。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

探究提示:教材安排的这一探究活动.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体会文化的含义.这里的“文化”是“文化素养”“文明”的意思。显然,从图中二人的表现看,稚气未脱的学生比西装革履的男更有文化。

课堂探究:阅读教材第7页“专家点评”,谈谈“文化”与“文明”是否相同? 学生自由发言 :略。

注意:“文化”是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它既包含积极的方面,也包含消极的方面。而“文明”是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教师点拨:应从三个方面把握“文化”的含义。

其一,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含义相近。例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

其二,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其三,教材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 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文化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从静态角度说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从动态角度说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力量上。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从性质看,有先进与落后文化。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激励我们奋进,黄色、暴力作品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率则大幅上升;封建迷信(如星占、卜筮、风水、命运等)的泛滥消磨人的斗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大革命”、袁世凯复辟则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

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来说,文化同经济、政治一样重要,都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离不开经济、政治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

三、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我们的生活总是离不开文化,我们的成才呼唤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学生积极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四、板书设计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

2.文化现象 3.文化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的特征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第三篇:1.1体味文化

1.1 体 味 文 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对文化的基本内涵,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文化是自然界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字形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因此它本身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右下图)。如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与马有关的字就造了许多,如驳(马的颜色不纯)、冯(疾行中的马)等。这一现象说明()

A.文化是自然而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D.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3.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一词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铜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就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D.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

4.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事件,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2012年红色旅游再受游客热捧,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新年后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红色旅游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2011年11月3日,2011中国(江门)开平碉楼文化旅游节在开平市区城南广场拉开帷幕。据了解,在旅游节期间,游客除了品尝特色美食外,更可以看到全新打造的夜色赤坎,也可以到当地的大沙镇品味当地特色茶文化。这主要告诉我们()

A.文化的产生离不开大脑B.人们的文化素养是生来就有的 C.精神产品要通过物质载体来体现D.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7.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

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D.只要参与文化活动就可以提高文化素养

8.首届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于2011年12月中旬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它由中华民族体育文化荟萃、中外著名体育俱乐部文化精髓展示、高端国际体育文化与经济论坛、国内外体育集藏精品展示交流、体育明星签名互动、品牌体育赛事文化沙龙、体育美术影视艺术博览等内容构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育文化博览会是一种文化现象 ②体育文化博览会是由人创造并为人所享有的 ③体育文化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素养 ④体育文化博览会就是文化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广东老人爱“饮早茶”,东北老人爱“扭秧歌”,北京老人爱“侃大山”。这说明()A.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B.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C.文化现象无时不在D.老年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10.看了2010年11月12日晚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后,一位网友在微博中写道:“这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杰作,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这表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C.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11. 20世纪末,四川全兴集团宣称,在对成都锦江水井街的酿酒车间实施环保改造时,发现了历经元明清600年的古代酿酒作坊遗址。于是他们追溯历史,把文化掺在酒里卖,抓住多次文化事件树立水井坊品牌形象,仅仅用了7年便取得了骄人的营销业绩。这表明()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深刻影响社会发展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1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说明文化()①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④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1年9月10日晚,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了热情似火的开幕盛典。操着不同的民族语言,穿戴着各异的民族服饰,但都拥有对民族体育的挚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兄弟姐妹齐聚美丽的贵阳参加全国性运动会。58年来,民族运动会既为我国少数民族提供了展示自身风采的舞台,也为各族同胞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这不仅是民族体育的节日,也是民族情感的融合,民族文化的展示,民族和谐的庆典!

结合材料,请问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是文化现象吗?文化的形式有哪些?

14.近年来,各地纷纷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节。例如,深圳于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举行了第二届孔子文化节。本届活动呈现诸多亮点:文化节携手文学艺术名人,推出名人书画作品展,将抽象的文化符号审美化、具体化,文化活动更丰富,整体联动性更强;本届活动的主题、表现手段、演创队伍等均来自深圳,祭孔大典上的《祭孔子文》的撰稿、书写更是立足深圳,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深圳特色更加突出。据悉,10月23日晚慈善晚会拍卖所得善款将作为“孔子文化节”活动基金,用以推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复兴。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各地举办文化节的原因及积极意义。

第1课时 体味文化参考答案

1.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基本内涵的理解能力。其中③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①②④都属于对文化基本内涵的正确理解,故选C。

2.B 文字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也就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选B。A项表述错误,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C、D两项片面地表述文化的内涵,故排除。

3.A “人猿相揖别”表明人类社会的产生,从最初的“只几个石头磨过”到现代的“铜铁炉中翻火焰”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B、C、D三项说法均错误。

4.D 根据材料信息,主要说明文字的来源及发展过程,强调来源当时“生活当中的场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事件”,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观点正确,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D。

5.C 红色旅游示范基地作为物质载体,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①入选。由“参观者很受教育”可知②符合题意。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参观者坚定了信心,说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④符合题意。故选C。

6.C B、D两项错误。A项与材料无关。开平碉楼属于物质载体,故选C。

7.A 电脑、外国名著、少儿读物都是人们获得知识的物质载体,故A项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C、D两项说法错误。

8.C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④说法错误。①②是对体育文化博览会的正确认识,③属于举办体育文化博览会的意义。①②③当选。故选C。

9.B “饮早茶”、“扭秧歌”、“侃大山”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故排除A。题目是从区域角度分析,与时间无关,故C项不符合题意。老年人也可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故排除D。

10.A 题干中的“极大激发了”体现文化的力量,选A。C项说法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D两项均与题意无关。

11.B A项中的“决定”说法不正确;题目之意是强调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故C、D两项与材料不相符。

12.D ①说法明显错误,应舍弃。②③④正确。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判断,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体育项目、语言、服饰等都是一种文化现象。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一个展示我国各族文化的平台,有民族语言、民族服饰等,各少数民族尽情展示自身风采,说明运动会开幕式属于文化现象,而且展示的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据此展开分析即可。[答案]①运动会开幕式属于文化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14.[解析]解答本题可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以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深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答案]①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深圳举行的第二届孔子文化节,有利于提高深圳人民的文化素养,让人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受文化。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地通过举办文化节,挖掘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当地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篇:1.1示范教案(体味文化_第一课时)

模块纵览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文化生活》模块,作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3的教学内容。

本模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理解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抑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人民精神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设置本模块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本模块由前言(致同学们)和四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组成,分别介绍了学习文化生活的意义和方法,文化的概念以及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生的关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等内容;每个单元还安排了一个综合探究课题,作为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相关单元内容的系统化和进一步深化,是单元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材的整体结构

第一单元 是什么:把握文化的一般意义 第二单元 为什么: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第三单元 怎么看:把握的文化核心价值 第四单元 怎么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材的基本结构如下:

鉴于《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新增设的模块,文化与人们的生活虽然关系十分紧密,但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过文化现象;《文化生活》具有综合性特点,教材内容涵盖面广,而我们现在的高中教师大多数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储备,因此无论于教于学,研究教法和学法都是十分需要注意的问题。

就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把握思想性。《文化生活》不是一门纯粹的文化知识课程,而是一门思想政治课。所以在教学中要正确把握课程的性质,紧紧围绕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展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训练。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突出思想性。

第二,关注现实性。《文化生活》知识的构建、内在的逻辑、活动的设计都有很强的现实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现实关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现实案例中展示观点,在实际的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文化现象的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文化生活的探究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第三,倡导主体性。只有学生主动的充分参与,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把课堂教学的重心真正放在学生身上,才能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乐趣。

第四,强调活动性。本模块的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活动,许多探究活动并没有现成的结论,而是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因此,只有在对现实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学生才能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基础上,选择和使用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标教学理念,从针对性、启发性、主动性和发展性等方面开启思路,不断创造和累积多种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不仅可以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等进行直观教学,更应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利用网络化教学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发和制作教学课件和资料库,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就学生而言,学习本门课程,需要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和现实中的各种文化现象,重视文化活动的参与,在把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能有意识地对有关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进行思考,特别提倡合作与探究,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和能力,进而有

效地提高理解、认同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单元概述

一、本单元的地位

第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感受文化的力量,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自觉参与积极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学会用文化的眼光观察生活。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点,在《文化生活》中起着探究引导作用,后面三个单元的知识都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并深入的,因此本单元在本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共设两课,即“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的概念、作用,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

第二课主要帮助学生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明确文化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第一单元按照“从社会发展看文化”和“从人的发展看文化”两条主线,呈现相关教学内容。

三、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内容的相关要求

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3.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本单元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一关系,才能更好地关注文化现象和文化生活,提高学习这门课的自觉性。二是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学生懂得了这一道理,知道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才能自觉接受健康有益文化的熏陶,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本单元的难点也有两个:一是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其原因是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中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增加了理解本模块所要讲的“文化”概念的难度;二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难,不在其记忆上,而在于对这两个特点的理解,在实际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学生容易把这两个特点混淆。

五、教学建议 本单元由引言、两课共四个框题和一个综合探究课题组成。教学中可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浏览本单元的知识脉络,从宏观上把握单元的知识结构。新课教学可由案例引入,结合教材和教师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学阅读和合作探究,形成对本单元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综合探究进行分析,以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根据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安排,建议安排5课时进行教学,原则上四个框题和综合探究各1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附:单元知识结构: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框教学内容。第一框“体味文化”,包括“文化‘万花筒’”“文化是什么”和“文化的力量”三目。第一目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表明文化现象的普遍性;二是不同地区的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文化生活各具特色,表明文化现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该目以活动导入。教材选择了《大河之舞》《长征组歌》《天鹅湖》等几组镜头并设置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旨在拉近学生与文化生活之间的距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归类,帮助其感悟“文化”的含义,以便与下一目相衔接。

接着,教材从纵横两个维度指出: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加以拓展,引导学生回味校内外的各种文化生活。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每个学生的感受会大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对我们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为后面讲“文化的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等内容作铺垫。

关于文化现象的特殊性,教材从区域文化的角度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以帮助学生感悟这一道理。教学中要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并使教学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

第二目主要引导学生探究文化的丰富内涵。这是本课的难点,要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讨论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师着重指出,我们所要学习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在讲清楚文化概念之后,教材接着从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一是说明文化是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二是说明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三是说明人们的文化

活动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这实际上是对文化概念的一种展开。

第三目主要从精神力量角度说明文化对个人成长和一个民族、国家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这是全书的一个重要维度。具体说来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是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二是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人和民族、国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三是文化的力量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包括三目,即“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和“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第一目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教材通过活动导入,通过探究活动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可以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领域,但是这种区分具有相对性。在学生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明确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经济、政治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辩证性。一方面,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并且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和人的影响是不同的。由于《哲学与生活》安排在必修4,学生缺乏必要的辩证思维基础,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事例讲清、讲透,这对学生更加自觉地学习以后的教学内容、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来说是一个必要的理论前提。

第二目是第一目的深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在现今时代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即三者相互交融。关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材从两个方面作了说明:一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明人才、教育、科技越来越重要;二是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丰富,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于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教材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作了阐述。并由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而自然过渡到第三目。第三目具体阐述了两层意思:一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二是我国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关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等内容,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教材还要具体展开。在这里,教师主要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有所了解。这里也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讨论,体会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意义。

总之,本框的第一目从一般角度讲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第二目突出新的时代条件下,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第三目论述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三者体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关系。

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教学难点

文化的概念。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的基本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了解文化表现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文化欣赏和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感受文化的力量,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体味文化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情景导入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由于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人们都有机会欣赏到越来越多的各种艺术表演。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镜头。(课件展示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 2.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节目进行归类?

3.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文化“万花筒”,体味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板书课题: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时 体味文化 话题导入

文化,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然而“熟知并非真知”。有人说,文化是知识;有人说,文化是艺术;有人说,文化是阅历、是学历。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我们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一、文化“万花筒” 推进新课 问题情景1(课件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

问题探究1

1.从空间上看,这几幅图片有何不同? 2.从时间上看,这几幅图片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自学,对比分析研究这几幅图片的特点并作初步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这样分析:从空间上看,有中国的和外国的、有室内的和室外的;从时间上看,有古代的和现代的)

师:通过讨论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生齐声说)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环顾我们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

板书: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师:通过分析对比,同学们还能从这几幅图片中发现什么问题吗? 学生在短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文化艺术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文化生活各具特色。(此点如学生不能顺利回答,教师要适当引导、启发)

板书:文化生活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过渡)师:我们刚才欣赏了那么多的文化艺术图片,也谈论了不少关于文化生活方面的话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呢?

板书:

二、文化是什么 问题情景2

(课件展示关于文化概念的论述)◎观点一:文化就是文明

◎观点二:文化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观点三:文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观点四:文化是指人的品德、涵养 问题探究2

你赞同哪种观点?你认为什么是文化呢?(学生发言讨论)

生1:最通常是“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生2:指某种较突出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生3:我通过查阅网络资源,发现我国古代“文化”一词主要指“教化”“文治”。比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周易》,意思是:圣人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生4:目前学术中常用的“文化”一词的含义,一是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

(学生的回答往往层次不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解析)师:同学们分析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下面我把同学们的理解结合教材内容归纳一下: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板书: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知识补充拓展】

什么是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

◎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系统化了的思想观念体系。◎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的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师: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第二,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现象。

板书: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 问题情景3 课件展示:“发生在公交车上的镜头”(学生结合教材第7页两组镜头分析)问题探究3

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这里的“文化”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讨论)

生1:稚气未脱的学生有文化,他懂礼貌,乐于助人,品德好。

生2:这位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应该受到谴责,他太没礼貌、没修养了。生3:文化也是指人们的一种修养。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从同学们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文化还有另一层意思: 板书: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师: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这样,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过渡)师:人们常说,精神不是万能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说明精神现象不能独立存在,它总要依附于一定的物质条件。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正确。精神离不开物质,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板书: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现象,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7页的“专家点评”后进一步指出)要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把握“文化”的含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

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3)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这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这种狭义的“文化”。

问题情景4

(课件展示画面)

◎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园、音乐厅、美术馆、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

◎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

◎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问题探究4

你能描述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班级的文化现象和自己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感受吗?(提问的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生活的积极性,体会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并过渡到第三目:文化的力量)

(学生交流回答)

生1:我的家乡有一座陆公祠。相传南宋丞相陆秀夫坚持抗元,以身殉国。他的高尚气节为人们所敬佩,为了纪念他,后人修建了这座祠。

生2:我们学校有几座雕塑,体现了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

生3:我多次参加我们班级的板报布置,每当我班板报被团委和学生会表扬时,我就有一种成就感。

生4:我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和戏剧社,从那里获得了不少课堂学不到的东西,我感到现在我的精神生活比以前充实多了。

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可见,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并且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不仅可以通过教师课堂的讲授来传播文化,还可以利用更加丰富的文化形式来传播文化,如教师的仪表着装、学校的海报栏、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板书:

三、文化的力量

教材插图“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党宣言》”及辅文内容,并以事实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说一说《宣言》的问世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欧洲,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直接催生了列宁主义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以后,中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正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师:可见,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能产生深远的影响。问题情景5

(课件展示材料)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加强对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

问题探究5

你能说说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吗?

生1:为了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合格的“四有”公民。生2:当前,在青少年学生中还存在不少不健康的思想和不文明的行为。比如,有人热衷于看网络小说、玩网络游戏,而置正常的学习于不顾;有人爱看黄色小说、黄色录像,心灵受到污染;有人模仿一些暴力镜头,经常打架斗殴,扰乱正常校园秩序„„

师:同学们说得好。铁的事实告诉我们,《意见》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同时说明文化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要知道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重视文化的力量,积极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和熏陶。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的力量,知道了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民族、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要从中体会文化的含义以及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参加演讲会 ④参加文学社 ⑤浏览网站 ⑥某国议员竞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属于经济现象,⑥属于政治现象,故选C项。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

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⑦⑨⑩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化的内涵。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第三,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据此,应选C项。

3.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成长,成为个人成长的催化剂,③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故舍去。

4.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民素质的形成()A.离不开社会实践

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 D.家庭教育最重要 答案:A 解析:C项说法错误,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B、D 两项说法都具有片面性。

二、问答题 5.文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词汇。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将帮助我们比较系统地了解和认识文化。

(1)什么是文化?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1)《文化生活》中讲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科学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

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解析:本题由两个设问构成。第(1)问既要抓住文化概念的本质内涵,指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又要结合背景材料解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中的文化是什么。第(2)问则应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两方面作出回答。

第五篇:体味文化教案

体味文化教案

1、知识目标:明确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阐释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增进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的情感,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重点:文化的内涵;

难点:文化的内涵。

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了解文化现象。

身处一定文化氛围、具备一定文化素养、身体力行着文化活动,但并未觉这就是文化;有兴趣探知;学生对文化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整理信息,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导入新课:

今年春晚,赵本山和小沈阳共同演了个小品,叫《不差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问题:你认为小品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什么?

学生:。。。

老师:小品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文化”这个词语我们非常熟悉,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内涵。比如,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味文化。

讲授新课:

文化“万花筒”

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页的几幅图片,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几种艺术形式,舞蹈、杂技、歌唱。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学生:不赞同。

老师:除了艺术,文化的形式还有哪些?下面我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请同学回答,问题:你参加过学校和社区的哪些文化活动?并说说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

学生:校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蓝球比赛、上课、自习、作业、上网、交友、聊天„„

老师: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仅如此,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如见面相互间的称谓,我们这里见面常称呼“大哥”“大姐”,江西人见了面相互称“老表”“”表哥“表妹”。

文化是什么

内涵

过渡:我们参加过各种文化活动,看到了很多文化现象,到底文化是什么?我们先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做下面这个题。

下列属于文化活动或文化现象的有:

A人们在超市购买水果(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B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C参加学校运动会(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D相对论、生物进化论

学生:A属于文化活动,B属于经济活动,C属于政治活动,D属于文化现象

老师: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三大领域。我们由此可以得出文化的内涵。我们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注意:(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2)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参加运动会)和精神产品(相对论)。(3)其中的几个概念《生活与哲学》会学到。

是一种社会现象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选择题: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A蒙山天然氧吧(沂水地下大峡谷的钟乳石奇观)

B蒙山寿星悬崖石刻

C天上的月亮

D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学生:B属于文化现象,D属于文化现象。

老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老师: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是人们的文化素养

老师:阅读课文7页图片,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问题:谁更有文化?这里的“文化”指什么?

学生:学生更有文化。“文化”指人的文化素养。

老师:我们会说这个男青年真没“文化”,就是说这个人没素质、没修养、没道德、没品味。

那这个男青年是不是就没救了?不是。他一抽烟,售票员说了一句话,他马上就不抽了。售票员说,抽烟的那位帅哥,请把烟熄掉好不好啊?我们车上有老人,有小孩,还有位孕妇呢。他立马就把烟熄掉了。

也就是说,人的文化素养是可以改变的,特别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经过售票员的一番教育,男青年的素养就提高了。

老师: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实质是精神活动

下面大家思考一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文化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和产品,是不是一种“纯粹”精神活动和“纯粹”精神产品?打个简单的比方,读书能不能离开书,写字能不能离开书写工具?

学生:不能。

老师:也就是说,文化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专家点评:

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理论界对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据说有300多个定义,但大体可以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三个层面。

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历史课中的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小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它属于中文化。

文化的力量

过渡: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文化对我们国家又有何深远的意义?下面我们以具体事例为背景,讨论两组问题。

讨论一:结合课本第八页的探究活动,讨论:《共产党宣言》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讨论二:结合法轮功邪教的种种罪行,讨论:法轮功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XX年春节,法轮功成员天安门自焚事件。19岁的音乐学院学生陈果,正值豆蔻年华、风华正茂。一位美丽纯洁的少女,却为了法轮功而全身烧伤达80%,面部更是深度烧伤,花容尽毁。)

讨论三:以校园手机文化为例,讨论:带手机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学生:积极:方便联系,及时沟通;了解信息;听音乐;

消极:玩游戏,影响学习和睡眠;手机作弊;引发聚众斗殴;

老师:文化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学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欧洲,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直接催生了列宁主义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的斗争,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学生:法轮功歪理邪说蛊惑人心,骗取钱财,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甚至残害生命,聚众闹事,扰乱治安,危害社会。

学生: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蓉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老师: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得出结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我们的成长呼唤文化,让文化引领着我们走向成功。

下载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一、综合解说 【地位作用】 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各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好本单元,你就......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 一、教材分析 《体味文化》是新课改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的第一......

    《体味文化》教案2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分析文化的力量;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环境,如校园、社区、网络等,体察生活环境中......

    体味文化教案1

    第一框体味文化 主备人:马荣燕编制时间:2011年8月30 【新课标的要求】 (一)识记1、识记文化的内涵。2、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

    2016年福建漳州芗城中学高二政治教案:1.1《体味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时) 全章概述 文化是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词汇,但我们不一定真正明白它的内涵。本课从文化“万花筒”入手,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涵义和作用,进而引导学生增......

    思想政治③必修2.2《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2.2文化塑造人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优秀文化的作用;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客观地、联系地、......

    单元教案:1.1.1《体味文化》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文化的概念 ◇理解: 文化的内涵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

    《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

    《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 科任任教班级《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集体备课部分课题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体味文化中心发言人备课时间第一周上课时间第一周教学目标(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