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
读朱自清先生《论朗读》后感
徐州经济开发区西朱中学
胡春艳
那天在中语会的年会上,秦晓华老师讲到朗读,说了这样一句话:“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枉做语文老师。”回来之后,我赶快找到这本书去读。
朱自清先生强调: “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重视它。”这个言简义赅的论断,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
一、课文朗读成品主要是为“听”制作的,通过“听”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篇完整作品的情感与内容的熏陶,这往往是教师课堂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二、朗读是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那么如何加强呢?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朗读实践可以培养、巩固学生的有声语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很多学生一直误读为“其∨喜洋洋者矣!”错读的原因是不理解,怎么读怎么难受。若老师以正确的示范朗读第一次就将“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内容、情感和语气立体地传达给学生,学生立马也就理解了,不会再犯错误。
三、朗读是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在要学生朗读时,常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如分角色朗读,表演等,这实际上就是说的训练。朱自清先生还提到“背说”一法,其实就是我们通常用的复述课文,其用意也在于让朗读有效地帮助说话。大家都知道读的能力包括朗读和默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可见朗读对于培养默读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朗读对于写作的意义和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古人最生动、最精辟的概括。对于作文,前人还主张“耳治”“口治”,这也说明了朗读对于写作大作用,其中还包括用朗读的方法修改作文。
四、朗读教给人怎样做人
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能传递情感信息,触发情感,引起心灵的共鸣。重视朗读,就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和审美的功能。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不仅阅读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吟诵,而且对经典著作也需要反复熟读。他说:“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文学作品讲究韵律美和节奏美。朱自清先生说“大概律诗和词平仄谐畅,朗读起来,可以按二字一拍一字半拍停顿,每顿又都可以延长字音,每拍每顿听上去都很亭匀的”,“ 散文有时得吟,有时得吟诵”可见用不同的韵律和节奏来朗读,可以表达不同意思和境界。使朗读本身充满了美感。
我们的语言是很美的。而语言中的韵律美、节奏美,文章的结构美等等,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切感受、品味。通过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学生的这种思想感情和兴趣又必将变为推动学生学好语文的动力。
第二篇:读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
读朱自清先生《论朗读》后感
徐州经济开发区西朱中学胡春艳
那天在中语会的年会上,秦晓华老师讲到朗读,说了这样一句话:“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枉做语文老师。”回来之后,我赶快找到这本书去读。朱自清先生强调: “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重视它。”这个言简义赅的论断,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
一、课文朗读成品主要是为“听”制作的,通过“听”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篇完整作品的情感与内容的熏陶,这往往是教师课堂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二、朗读是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那么如何加强呢?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朗读实践可以培养、巩固学生的有声语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很多学生一直误读为“其∨喜洋洋者矣!”错读的原因是不理解,怎么读怎么难受。若老师以正确的示范朗读第一次就将“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内容、情感和语气立体地传达给学生,学生立马也就理解了,不会再犯错误。
三、朗读是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在要学生朗读时,常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如分角色朗读,表演等,这实际上就是说的训练。朱自清先生还提到“背说”一法,其实就是我们通常用的复述课文,其用意也在于让朗读有效地帮助说话。大家都知道读的能力包括朗读和默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可见朗读对于培养默读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朗读对于写作的意义和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古人最生动、最精辟的概括。对于作文,前人还主张“耳治”“口治”,这也说明了朗读对于写作大作用,其中还包括用朗读的方法修改作文。
四、朗读教给人怎样做人
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能传递情感信息,触发情感,引起心灵的共鸣。重视朗读,就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和审美的功能。
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不仅阅读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吟诵,而且对经典著作也需要反复熟读。他说:“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文学作品讲究韵律美和节奏美。朱自清先生说“大概律诗和词平仄谐畅,朗读起来,可以按二字一拍一字半拍停顿,每顿又都可以延长字音,每拍每顿听上去都很亭匀的”,“ 散文有时得吟,有时得吟诵”可见用不同的韵律和节奏来朗读,可以表达不同意思和境界。使朗读本身充满了美感。
我们的语言是很美的。而语言中的韵律美、节奏美,文章的结构美等等,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切感受、品味。通过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学生的这种思想感情和兴趣又必将变为推动学
生学好语文的动力。
第三篇: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先生》教案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边叙述、边评论的写人方法。
2、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对新文学的贡献;学习朱自清先生谦逊、质朴、公正的个人品格和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
3、引导学生将人物小传与前面的人物消息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朱自清先生谦逊、质朴、公正的个人品格和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为教学的重点;本文边叙述、边评论的写人方法及人物小传与消息的区别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法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了解朱自清先生与作者冯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12岁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多项社会科学学术团体领导职务。冯至还是瑞典、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获得过德国“大十字勋章”等多项奖项。
冯至的治学方法是“洋为中用”,学风特点是严谨,人品是诚实、正直,谦虚、平等待人和爱国。
二、整体感知全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理清文章脉络。(作者与朱自清交往过程)
(2)本文回忆了有关朱自清哪些事迹?
(3)作者这样选材、组材有何作用?(4)从所写事迹看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评论朱自清先生的?
(5)作者是如何评论朱自清的?
提示:第1题,是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第2、3、4题,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新文学的贡献及其朴实谦逊的高尚品质、是非分明的政治态度;第5题让学生掌握写人方法之一述评。解决了这五个问题,也就达到了本文的教学目的。
三、仔细品味全文
1.文章用了三个方面的事例来写朱先生待人的“公平,没有偏见”。除概括事例以外,其他两个是具体事例,这两个是(不得照抄原文,均不得超过20个字)答:.①批评作者对象征派的攻击“有些过分”;②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
2.文章第五段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我们应该怎样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答:脚踏实地,爱憎分明,忠实地为新文艺作贡献。
3.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朱自清先生怎样“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这三个方面是:
答:①鲜明的政治态度,②高尚的思想品质,③对新文学的重大贡献。
4.从下列题目中任一个,说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提示:(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对比描写。
(2)①以作者与朱自清的交往时间为线索,倒叙。②照应开头,使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3)采用叙评结合,对比性的叙述。
(1)简析《朱自清先生》的人物刻画方法(2)浅析《朱自清先生》的构思技艺
(3)《朱自清先生》的表现手法赏析
第四篇:朱自清《春》朗读提示
朱自清《春》朗读提示
春原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作者却能巧妙地抓住春的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从而生动地描绘出了情意绵绵,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美境,让人无限神往。作者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绚丽多姿的春天的美丽景色。文章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盼春、描春、颂春三个部分,这样,《春》这篇文章的段落层次基本如下:
第一部分:盼春。“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二部分:描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还眨呀眨的”。
第三部分:颂春。“一年之季在于春„„领着我们上前去。”
下面,我们以《春》的结构特征为突破口。帮助大家掌握如何准备朗读这类文章。
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朗读提示:
文章的第一部分:盼春。开头这段总括的描写一定要抓人。
文章开头用叠句表示出盼春已久的急切心情,朗读时两次“盼望着”的复重,中问不停顿,声音逐渐上扬,表示盼望的感情一次比一次更强烈,“春大的脚步”后面用一个强调性停连,把这个用拟人手法写出的东风给念活了,表示看到春天欣喜,也起到点题的作用。
原文: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 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朗读提示:
文章的第二部分:描春。
描春是本篇结构的重点,因此作者以大量的笔墨,着力描绘具有典型个性的春天的景象,叫人应接不暇。
先以生花妙笔点染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情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接着又从宏观的角度概括了春山、春水、春日这些最能代表春天生命力的象征在春天到来时的样子。作者以“朗润起来”、“涨起来”、“脸红起来”这些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分别写出了它们欣欣然“醒”来的样子。这里是总写春境,一方面把开头的“春大的脚步”具体化,另一方面为下面的描春起铺垫的作用。
原文: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朗读提示:
描春中首写春草。先写春草色彩绿得可爱,后写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嫩嫩的”、“绿绿的”两个叠词极力形容了刚刚破土而出的春草鲜嫩清新的姿态,偷偷地“钻出来”,则表现出春草的生命力旺盛。“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又可以看见它迅速蔓延的样子。这是直接描写百草竞发的场景。“坐着,躺着,随你自由,“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任你玩儿;“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多么舒服啊,这又是从人的感受的角度出发,说春草如何点缀了人间的幸福。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变化,“坐着、躺着”是一组,中速运动,“打两个滚、踢儿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可以放在一组,朗读时越读越快,显示出陶醉在春天景色里的样子。
原文: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3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朗读提示:
次写春花。随视觉听及。先写树花,后写野花。写树花先写种类繁多,“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是用拟人化手法写百花争艳的情景,朗读时抓住拟人的双方加以强调,突出“春的闹”。再写花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自的像雪,朗读时要注意突出比喻的双方,以强调花的“春的色”,接着由闻到花香而萌发联想,展开一幅硕果满树的图景,无限诱人。这时候朗读的声音逐渐拉出去,然后用虚实结合的声音托出“桃儿、杏儿、梨儿”,表示“春花的多”。最后又写春虫。把花香具体化、形象化了。对野花则着重写它的繁杂,“遍地皆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有名字的”,说明不仅长得多,而且品种也多,真是万紫千红。而野花又“散在草丛里”,这和上面春草呼应,红绿相映,又突出了“春的情趣”。野花本是静止的,但在作者想像中,它又“像眼睛,像星星,还泛呀眨的”,这样就把静的化为动的了,把对春的感受抒发尽了,一片春意闹闹的景色,尽收眼底了。
原文: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安在繁花嫩nèn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朗读提示:
三写春风。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描写:一写春风拂面“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主要突出这是触觉的感受,在这里要突出“母亲的乎”的感觉;二写风送芳香,土:气、草味,花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是嗅觉的感受,朗读时要读清楚风里都有什么香味?三写风传乐声,鸟语、笛韵交相应和,朗读时要突出听觉方面的感受。大自然的风本是无形、无色、无味的,而作者遮过白己的感官,把它写得形神兼备,捉摸得住了。尤其令人赞赏的是,作者于轻描淡抹中,让我们看到许多充满诗意的画面,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燎亮地响着”不也是诗中有画吗?这一句朗卖时要逐渐拉出去,有‘种在远处听的感觉。
原文: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朗读提示:
四写春雨。春雨绵绵,“一下就是三两天”,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够烦闷的,而作者却告诉你“可别恼”,他先叫你看春雨的迷人风致“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朗读时要注意这三只个比喻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的?这样朗读时声音高低的运动走势就有了依据。接着又让你看雨夜图:一点点黄晕的灯光,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春雨知时节,人勤耕耘早,在一片细雨中,农民在地里工作着,这又俨然是一副雨耕图了。
原文: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朗读提示:
五写迎春。春光明妮,风景宜人,春在树上,春在花间,春更在人们的心上。所以作者最后集中描绘了春回大地,人们无限喜悦的心:情。从大上到地卜,从城里到乡下,到处荡漾着春的气息,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赶着出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搂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深刻表现了春天给所有的人带来了青春活力。结尾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一简朴的短语,实在是全篇点题之笔,作者之所以写春,其意义也就在此。
由上可见,在描春这一层次里,作者是紧扣春天的特点,层层展开,以无数生动画面构成了色彩缤纷的春满人间的一幅图景。
原文: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她领着我们上前去
朗读提示:
第三部分:颂春。应该说,作品所有一切都归结在“颂”字上,因为作者正是有感于怀,心中充满了对春的赞美之情,才勾起他创作激情的。文章紧扣上一层次,以三个排比句式,进一步总括春天的风貌,进一步显示题旨。三个比喻的连用,构成了递进关系,既表达了时间(孟春、仲春、季春)的推移,显现了具有无限生机的春境,又抒发了自己要紧跟春的脚步,努力“上前去”的心境。朗读时要注意三个比喻在层次上的差异,它们的发展是从小到大的,也像春天的发展过程,三段的语气色彩是逐步加重的。
第五篇:读朱自清的《论雅俗共赏》有感
读朱自清的《论雅俗共赏》有感
《论雅俗共赏》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1948年出版,是朱自清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国共产党收录文章十四篇,有三分之一谈诗歌,谈朗诵诗。
《论雅俗共赏》放在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朱先生有其独特的用意。用现代“论雅俗共赏”的立场解读传统,充分体现了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更体现了人民的立场。同时,书中各篇论文都体现了人民立场,也向着人民说话。
雅俗共赏,语出自明代孙仁孺 《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具体讲的优美、通俗,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雅俗共赏”是雅文化和俗文化的最高境界。
学者刘双平说,人类文化是多元共存、丰富多彩的。从总体上看,可以分成两大类:“俗文化”和“雅文化”.所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文章、艺术都属于“俗文化”,如新闻通讯稿、报告文学、民间艺术团体的各种表演等。雅文化又可分两类:“曲高和寡”之雅和“雅俗共赏”之雅。雅文化要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就应从小众走向大众,为大众服务,让群众喜闻乐见,做到“雅俗共赏”.雅文化如果只为“小圈子”服务,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书中的《百读不厌》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指出,人要多读经典,也要多读诗、文章、小说等。诗文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声调,因为人们的吟诵,可以让诗文给人以别致的感受。小说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故事或情节。在现代文艺里,让人“百读不厌”的作品也很多。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茅盾先生的《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余华先生的《活着》。这些作品让人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虽然“百读不厌”以趣味为主,但还是要积极向上的纯正的趣味才能长久流传的。
书中的十四篇论文,让我受益匪浅。如《歌谣里的重叠》让我知道 歌谣以重叠为生命,脚韵只是重叠的一种方式。从史的发展上看,歌谣原只要重叠,这重叠并不一定是脚韵;那就是说,歌谣并不一定要用韵。韵大概是后起的,是重叠的简化。现在的歌谣有又用韵又用别种重叠的,更可见出重叠的重要来。重叠为了强调,也为了记忆。
顾颉刚先生说过:对山歌因问作答,非复沓不可。……儿歌注重于说话的练习,事物的记忆与滑稽的趣味,所以也有复沓的需要。(《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上)
“复沓”就是重叠。这对于现代人写诗与小说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古到今,从古诗到今天的散文,或者再到今天的影视,“既重复又新变”的复沓手法几乎成了一条艺术的铁律。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三”的运用——“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进山”……,“三” 意味着反复出现,增强审美刺激;而“三”中每一次出现都不同,都有新变化,这就在反复的审美刺激中,增加变化的内容,增加新的审美体验,当“三”个即重复又新变的审美体验一整合,艺术的效果、艺术的魅力就构成了。
(大石桥乡中心小学教师 梁天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