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
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常常感到头痛的事。它不仅要求教师去引导学生审题,构思作文,又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去批改,却收效甚微。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多读多思,丰富语言,为写作做储备。
关键词:初中学生;作文教学;观察;指导;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65-01
一位老师布置一篇作文600字左右,一堂课下来只有几个同学能完成,大部分只写二三百字,有的只写几个字。这不是个别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现实中许多学生写作文,他们的写作的经验,往往来源于“百度”,来源于“中考满分作文”“作文大全”等册子上文章,因此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写出别人没有的,动人的深刻的文章。
首先让学生懂得学会观察的意义。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名家观察生活的例子,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名家的例子。
其次在学习课文时,反复强调许多文章都是作家对所写的事物观察的结果。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作者观察济南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写出济南那种“温和”“慈祥”的奇趣,才有了只能下小雪,才有到处都是蓝汪汪的。
再次教学时紧扣课本布置观察作业提高观察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如阳春三月带领学生到郊外,引导学生“开放五官”。观察景物:眼睛看到的青山、碧水、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耳朵听到婉转的鸟鸣,淙淙的流水,风儿的絮语......鼻中的花香,泥土的芬芳......舌头尝着花蕊的甜蜜味......让学生体验春之美,春 之乐。带学生去大街小巷看看那儿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
二、注重讲评指导,树立写作信心
一篇作文写出来,同学们又高兴又害怕,不知道自己的作文的了怎样的分数,为了鼓励写作,在评讲时以表扬为主,哪怕一个词一个句子用得好就给以表扬,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批改作文时做到每个同学都有批改记录,肯定他们的优点,再把好的地方用红笔圈出,在课堂用实物投影向全班同学展示。同学们看到自己作文有好的地方,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心里很高兴,进而逐步有了写作的信心。如一位平时作文写的较差学生,在写《宽容》这篇作文时,只有作文的开头写得好,其余的有些条理不清。他的开头是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座桥,将矛盾那条大河得到化解;宽容是一杯热茶,使寒冷的两个人得到温暖,宽容是一支无形的手,将两个有矛盾的人手拉起来。”我当堂展示,并给予他表扬和鼓励,课后指导如何有条理写作,他很高兴,从此他的习作积极性渐渐地提高了。
三、从阅读入手,结合文体以读促写
我们学习的课文,文质兼美,他们的文章语言规范,人、事、物、情,应有尽有,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我们借鉴,值得我们细细揣摩,领悟写作技巧,技法。学习课文时,教会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如教学魏巍《我的老师》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的记叙文,他从七个方面刻画了老师,文章写七件事有详有略,多方面的刻画老师的例子,教学时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这几件事连在一起,又是怎样做到有详有略的。在作文课时就学习“多方面、角度的”刻画人物、详略得当的这种方法,来学习写一篇记人记叙文,如《我的――》,有了课文的例子学生在时就有话可说了。
四、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写作奠定基础
写作是在“听、说、读”的基础上一种创造。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知识的积累,很难写出好文章。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博览书群,积累词汇为写作打下基础。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两类文章,一类是记叙性的文章,二是议论性的文章。初一时初二时,要求学生读记叙性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散文,宗璞的散文;初三时多阅读议论性的文章,如吴晗的文章,梁启超的文章等。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积累,每天利用半小时进行时文阅读,对自己阅读过的文章要摘录精彩的语句,提炼写作的材料,并写三、四句感想随想或评价性的语句。
其次,教师及时检查,利用每周的阅读课,让学生把自己的周认为比较好的文章及感悟、随想,先以小组交流,然后在按小组序号用进行检查,其他同学随时记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课后在整理。如一位同学读了一篇关于“李大钊”的文章,他摘录了李大钊的名言警句,并做随想,其中有关知识和时间的内容,他写的随笔我认为这是叫我们热爱知识,学习知识,我知道学习重要时间的珍贵,我在上课时老是走神,对老师讲课总是爱理不理,读了这些名言,我 知道要多读书珍惜时间,我上课不在走神,认真听课做笔记。早读课时集中注意力背诵文言文和英语,我知道学习的重要行性和时间的珍贵。我对这个同学表现给与肯定,然后鼓励其他同学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言之有理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同学们也增长见识,积累了写作素材。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多观察多倾听、多读些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学习,爱写作,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初中作文教学案例集》,冯善亮,语文出版社,2009年1月。
[2] 《中学作文教学设计方案40例》,王林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2012年1月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令老师头痛的是批学生的作文,特别在我们农村学校,一个班每次交上来的作文合格的了了无几;令学生头痛的是写作文,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会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作文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今天大力提倡减负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
我们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要时刻牢记写作方法的渗透。每讲一篇课文,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明确,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怎样写的,关键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的。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学生就会顺藤摸瓜、一步步走进作者的部局谋篇中来。从结构到手法、到修辞,一点点,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从朦胧到清晰地感悟到写作原来就是这样写。每讲一篇文章,就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如果自己写,会怎样写。特别是讲读课文,这一点一定要做到位。在讲《春》这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时,我把重点放在读上,在读中让学生从内容、写作手法、写作顺序或角度、修辞等方面进行赏析,学生从中掌握了课文内容也掌握了写景作文的一般方法,既提高了赏析文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讲《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济南的冬天特别之处在哪?学生感悟到: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我随机抛出一个大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济南冬天这一温情特点的?整节课,学生围绕着这样一个大问题开始寻找答案,从内容到写法再到修辞。然后让学生把《济南的冬天》与《春》进行比较,最后老师提出与写作有关的问题:为什么两位作者都能写出这样优美的经典之作呢?学生的回答中都提到了作者善于观察、热爱生活。有个学生还引用了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随机进行点拨: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的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写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会那么活灵活现,才能达到神似。在我们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
什么是观察呢?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的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认识、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所以,学会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作为语文老师,只教给学生善于观察还不够,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就拿写景文章来说,要想文章写得生动,要多种感官抓特征,这是写好写景文章的关键。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情态的,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善于从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声响、味道等多方面去观察,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些感官的综合参与,我们
用心爱心专心 1
就不能很好地把景物特有的形貌逼真地描写出来。以朱自清的《春》为例:作者通过视觉写春草“嫩嫩的,绿绿的”,写春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通过听觉写蜜蜂“嗡嗡地闹着”,写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写牧童的短笛“成天嘹亮地响着”;通过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风里带着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多种感官齐出动,景物特征毕露无遗。这种方法在学生赏析精美语段时教师要适时注意点拨,根本不用单独拿出来讲,学生在写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了。
写景文章离不开观察,写其它类的文章同样也离不开观察,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人独特的外貌,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不经过细致的观察是写不出来的。因此,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
课外阅读教学要与作文教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课外阅读中所选文章,都是文章中的精品,如果只让学生做完题,教师讲完阅读题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就失去了一次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机会。在讲课外阅读时(现代文),让学生先了解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然后再讲文中的问题,并且讲完后,让学生把精美的语段背下来。文中如果涉及到对学生写作方法上有帮助的知识或素材,让学生记在笔记本上。如果是文言文小阅读,可以把它作为写作素材的,要求学生背下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积累素材。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有些课外阅读如果没有时间讲,我就只让学生读,不用做题,就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习写作方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文章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有如涌泉。
我们老师要把讲课外阅读当作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来做。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能不提高吗?还用我们老师天天唠叨着让学生回家看作文吗?其实,老师每天让学生回家写完作业后看一篇作文能有几个学生做到位呢?我们把课堂中的任何一堂阅读课都当作作文课来讲,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的。
三、以课内讲读课文为范本,引导学生仿写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即使刚开始时的机械模仿,也应加以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又如历史上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他们的写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学以致用。例如我们学习了《春》一课,让学生以《家
用心爱心专心
2乡的春天》为题模仿写作,学了《济南的冬天》一课,就以《家乡的冬天》为题进行模仿,学了《童趣》一文,让学生写《年童趣事》,学习了寓言故事,让学生仿写寓言等等。有很多学生仿写很成功,把课文写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虽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
四、在作文讲评课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讲评课,要让学生主持,让学生点评。先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对本小组的作文课前先进行批阅,各组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从内容、选材、结构、写法、修辞、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点评,优点要提出,缺点也要指出,并且要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全程参与,老师适时点拨,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渠道有许多种,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能力实际上是把作文放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也就是,任何一节语文课,都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扶手。愿我们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为学生树起提高写作能力的扶梯吧,为他们开拓出一片灿烂而又广阔的天地吧!
用心爱心专心 3
第三篇: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从专家的讲座中了解到,现在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教学能力差,教学水平低,在教学中不能利用地图建立地理知识体系,我觉得地理教学应从这几方面出发。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借助地图,还可使学生加强对知识记忆的效果。例如,学习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木落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理解了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了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可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像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篇:取其精华,提高教学水平
取其精华,提高教学水平
——省教学能手评选听课心得体会
二O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山东省第六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济南举行,很荣幸,梅老师安排我们一行三十多人去听课、学习。这一次对我们来说是收获颇丰啊!两天半的时间一共23节课我们一节也没有错过,都是在聚精会神的情况下听完每一节课,虽然很累——听课老师几乎没有课间活动,站一站的时间也没有,连喝水更是一种奢望,但我们还是感觉很荣幸兴,这真是辛苦并荣幸着!
本次评选活动一共有80多位教师参加,参评的教师只有一天两晚上的时间熟悉要讲的文章,在讲课的前一天下午,与所授课的班级的学生交流,只能有20分钟的时间。这样的安排,应该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能力,教师必须在短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设计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整个评选活动(单从课堂教学而言),给听课教师的感觉是有的课还不如市优质课评选的质量高。总的来说,我们听的这23节课的共性是: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清晰、教师基本功扎实、基本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都能够灵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也有些课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读的课文少,教师讲的还有点多,教师的激情不高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学方式落后,一看新课改的教学方法还很少。听完后,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课也来参加省级的教学能手评选?当然,更多的课是值得研究学习的,来是来听课学习的并不是大言不惭的来评课的,应该见贤思齐。所以,我从一下几方面来谈我的收获。
一、教学环节清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这些课的课堂程序基本一致:
1、导课简洁直奔课题。老师们的导课不像以前那样导一些与本课无关甚至是与语文无关的内容,而是非常的简洁,一般只用一分钟,然后就直奔课题,指名读课题再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因为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上第一课时,所以老师们基本上的是第一课时与第二课的结合点的课,先检查预习再上一些第二课的内容,大部分老师检查预习都是检查的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读音是否正确,还有个别老师也检查了学生的读文情况。
3、整体感悟。通过指名或自由朗读课文,或让学生速读、默读、跳读课文,让学生对文章做整体的感悟,在自由朗读课文的同时,一般都提出要求,比如:标出不认识的字词,画出你认为喜欢的句子,并写下你的感受等。在读完之后,指名读学生喜欢的或感觉深刻的句子,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说完之后老师一般再小结。
4、师生交流,理解重点段落。在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生就开始进行精读文章了,在这里师生共同交流,共同融入到课文中去。老师与学生们一起读出文章的感情,一起抒发心中的感情,一起理解文中的重点段落。
5、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让学生进行了口语表达,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这样在平时的上课就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不用单独进行口语交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让学 生在书面上表达自己的想要说的话,把自己的话写下来,就是一次比较好小习作,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7、板书清晰,围绕主题。老师们的板书大部分简洁、明了、易懂、易记,让学生一看就会再也不易忘。
8、老师总结,回归课题。最后老师们总结一下本课的知识要点,告诉同学们要懂得的道理,对本节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回到文章的题目中去,再一次进行在读中理解。
9、布臵作业。作业不再以书面的为主,而是以推荐读书为主,或从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业做,这样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有作业的压力。
在以上各个环节进行当中,参选选手在教学中都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师基本功扎实
1.教学设计的基本功
教学设计,就如打仗前拟定作战方案,好的作战方案是打胜仗的保证,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学设计的基本功应该包括:
(1)具备教学必备的专业知识;(2)能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
(3)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指定课题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明确恰当、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写好教学设计是教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认真,课堂教学效果就好;不备课或备课不认真,课堂教学效果就差。教师要想取得教学上的主动权,非认真备课写好教学设计不可,备课要做到五备: 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关键要“吃透两头”,一是教材、二是学生,脱离了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临沂莒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王莉艳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在具备教学必备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与学生,使学生有如真切的走进了小兴安岭。
2.组织教学的基本功
组织教学是指有目的、有系统、有秩序地把学生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照课堂常规,整顿纪律,自始至终保持好的教学秩序。二是通过教学本身,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公开课中,尤其是这样对学生非常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说第一点已几乎没有用处了,所要看的就是老师第二个即在上课期间,如何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看老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而我们这些教学能手选手们基本上都做到这一重要的一点,甚至有些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走进了教材,成为了课文中的主人公。如济宁实验小学的顾冰蕾老师执教的《称赞》;东营广饶县王健(男)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都是与学生一起进入了教材,成为了教材中主人公。
3.教学语言的基本功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根据自己的教案,在限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语言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语言基本功,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1)讲普通话;(2)能正确使用名词与术语;(3)语言清晰、准确,具有启发性、逻辑性、趣味性。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具有知识的人不一定就胜任教学(因为有人是茶 壶煮饺子,倒不出来),这只是掌握了材料,材料多固然好,但还要求有极大的技巧来合理地利用这些材料,以便把知识传授给别人。”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张“铁嘴铜牙”。再看看我们的选手们可以说又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临沂李馆镇小学王郡晓(男)老师上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完全做一到了运用教学语言这一独特的魅力打动了所有学生与老师,也深深的打动了他自己。
4.教学板书的基本功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有机地结合起来。上课时,教师总是一边讲,一边不断的板书,学生总是边听讲,边看板书,边认真进行思考。精心设计的好板书,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板书基本功要求应该是:(1)板书布局合理、条理清楚、详略得当;(2)字迹工整、规范。
本次教学能手选手板书时基本上都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板书的格局;(2)板书的形式;(3)板书的内容;(4)板书的时机;(5)板书的速度;(6)板书的字体;(7)板书的字迹。体现其精、美、严、实、新、活六方面的特点,让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易忘记。菏泽的刘献飞老师在执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板书了七个字,但把文章的脉络交代的一清二楚,正好达到了板书布局合理、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字迹工整、规范一系列的要求。
所以我们要像他(她)们一样,努力练好教学基本功,并能综合应用,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学生的基本要求。
三、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在本次教学能手选手中大部分老师充分而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滨州的一位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把法国联军侵犯圆明园的画面用视频放出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有效理解;潍坊昌邑教研室逄是涛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也放出了激动人心的五壮士跳崖的视频,激起了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慨。
四、认真钻研各种教材
本次教学能手评选因为是面向全省,所以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有。在刚到了会场时,看到这么多的版本不是我们所学的版本时不免心里有些失望,可当我们听起来后,才发现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与版本无关,而是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无论是什么版本,上的都是语文课,而不是英语课,也不是数学课,所以值得我们学习的太多太多,就算是英语或是数学听听只能有益而无害。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在研究自己所教的版本的同时,也要尝试着研究一下全国各地的不同的版本教材,它们各有各的优点,要看到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要学习各种教学方法……这样,我们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
五、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工作中继续前进
古人云:“学,而后知不足也”。经过本次去济南听课、学习,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主观上的热情和干劲,还要求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各项素质。对于我们来说,在工作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 学习,需要去提高,摒弃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习气,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点一滴学起,认真踏实、循序渐进。不懂就问,不懂就学,谦虚谨慎。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是不断提高的一生,是不断完善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始终抱着向别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同事,对待学生。名师、专家固然是我们理所当然学习的榜样,但我们身边的人,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并且正是有可能我们学习了他们的优点,才造就了我们今天的成绩。我们也只有始终抱有这种心态才能继续前进,否则会止步不前。
总之,外出学习是件让人荣兴的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所期望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更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必须有更高的素奍、更强的能力和更宽的知识面才能很好地驾驭新教材和课堂。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既要继承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又要及时实施新的教学方式。所以,外出听课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途径。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一定会取其精华,运用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五篇:初中:怎么提高自己的英语作文水平
英语单词巧记忆
一、“五到”记忆法
“五到”是指“心到、眼到、耳到、口到和手到”。在记忆某个生词时,首先要“心到”。“心到”的涵义是指克服消极心理,树立信心,集中精力,绝不能三心二意;“眼到”的涵义是用眼注视生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的构造;“口到”是指朗读这个生词,要把音读准;“耳到”是指用耳听清楚这个单词的读音;“手到”是指书写这个生词。这种方法实际就是充分调动人体各个器官,记忆效果相当不错。
二、音形结合记忆法
所谓“音形结合”是指单词的读音应该和单词的拼写相结合。读、记单词时应在掌握其读音的基础上,根据读音规则分析各个音素和代表各个音素的字母或字母组合,从而掌握正确的拼写形式。用这种方法记单词,不必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反复拼记单词,就能记住它的拼法。但要注意一些不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的拼法。
三、卡片记忆法
卡片记忆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简单易行的方法。将每课出现的生词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正面写词形、词性和音标,背面写汉语。然后利用一切零散时间,如课间、放学路上、坐车、等人时、睡觉前等时间,不断拿出来翻看。记忆时可以看着汉语想英语,也可看着英语想汉语。把记过的卡片积累起来,隔一段时间将它们分类归纳,暂时记不住的挑出来个别记忆,效果特别好。
四、归类记忆法
随着学习的深入,词汇量不断扩大。可以把所学单词分门别类来记忆,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个记忆群,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如:文具类: pen,pencil,pencil-box,ruler,eraser,paper等;交通工具类:bus,car,bike,boat,ship等。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名词,但也可用于其它词类,如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表示人的行为、运动等也可归为一类。
五、联想记忆法
利用词与词的类似之处进行对比,利用其差异之处进行分析,不仅能加深对新词的印象,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旧词。①同音异形异义词联想。如:I—eye,no—know,for—four,to—too—two,there—their等;②同(近)义词联想。如:family—home—house,look—see—watch,speak—say—tell等;③反义词联想。如:come—go,big—small,new—old,light—heavy, light—dark, open—close, here—there等;④搭配联想。如:look at—look after—look like—look the same等。另外,事物联想方法也挺有效。看到某种事物马上就联想到这种事物的英语单词,如看到老师马上联想到teacher;看到吉普车,马上联想到jeep等。
六、构词法记忆法
掌握构词法记单词,可使词汇量迅速扩大。利用词根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如:happy(高兴的)+un-=unhappy(不高兴的)。利用合成法构成新词。如:class+room=classroom。有的单词既可用作动词又可用作名词,即不改变词形,把一种词类改用作另一种词类。如:work,help等单词既可用作动词又可用作名词。
该生的作文每次都基本上都是满分。这是他的建议:
1.多读英语,你的教科书就是最完美的资料,每天最好能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读,来背。还有如果发音不太好,可以找MP3,或者是磁带跟着读。不要嫌枯燥,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的英语在各方面都会有很大提高。
2。学会积累自己的英语写作素材,准备一个本子来记录。比如说你去记住一些很好的短语,别人很少用,但是你却会用,这会让老师眼前一亮,当然也就会得高分了,例如:表达同一个意思:“我想”I think....,而如果你用 In my opinion 或是 As far as I'm concerned。英语中类似这样的同义短语还有很多,你要学会积累。
3,写文章要有条理,分段一般都是两段 至三段,多用一些有条理的语句。比如说,表列举的 Firstly,.......Secondly,......Thirdly........At last。。
4。当然好的作文还要和大量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也要会的,不过我觉得如果你能坚持我给你说的第一项做好了,那么词汇和语法也就自然而然就会很好了。
5,还有一点建议,就是你写的英文字母一定要工整,如果现在觉得自己写得还不是很漂亮,那么你就用去找四线三格的,专门写英文的本子来练习。
一、怎么提高自己的英语作文水平
1、多做阅读
2、上课注意积累词汇
3、阅读英语报上的短文
4、多与老师沟通,不怕被批
英语书面表达基本策略: 仔细审题。如果是看图写文,看懂每幅图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写要点。据每幅图写出一至两句话。因为每年期末考试书面表达一般控制在5---6句话,80个词左右。连句成文。每句话写好后,用适当的连词连接起来,使之上下连贯,呼应,通顺,简洁。查错漏。完稿后,检查一下有没有时态,语态,拼写错误并逐一加以改正。卷面整洁。卷面整洁干净甚至比准确,通顺,简介更重要。因为整洁干净给阅卷人精神上带来愉悦,相对而言,分数自然要给得高一些。为了帮助同学们在平时写作练习的时候时刻牢记这些写作的基本要领,特编顺口溜如下:细审题,巧构思,列要点,防遗漏。写日记,同汉语;书信,通知格式要牢记。看清图表细梳理,写人记事按顺序;完稿后查遗漏,整洁干净莫忘记。同时要从遣词,造句,谋篇三个方面分析。多阅读 英文文章不要求词汇复杂,但是要清楚 句子的主干,然后在记些经典的句子,写东西随时都用的上的。
二、英语写作技巧 重点说明
(1)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布局
★ 开始部分(opening paragraph)——说出文中的要点、核心问题。★ 正文部分(Body paragraphs)——围绕主题开展叙述、讨论。★ 结尾部分(concluding paragraphs)——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
要做到全文中心突出、段落之间必须是有机地联系,内容完整、连贯。前后呼应,祛除与主题无关的内容.(2)确定主题句
主题句是对全文的概括,是文章的主旨。它能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常主题句出现在一篇文章的开头,而后,全文对主题句所提出的内容进行解释,扩展。
写主题句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归纳出你要写的文章的几个要点
②提炼出一句具有概括性的话
③主题句应具有可读性,抓住、吸引读者。
三、经典回放:
本文紧密结合课本上的知识要点,根据相关要求基本无误地完成了写作任务。全文主要特色是条理清楚,主题思想明确。今后应注意句子要连贯、简洁。
四、英语学习掉了队怎么办
同学们从小学或初一开始学习英语时,常从字母、简单的单词和会话入手,每节课的内容也不多,大多数同学能够比较轻松地学会,所以大家都学得特别起劲儿。可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教材难度的增大,有的同学便逐渐感到学习英语吃力,学习英语的兴趣也逐渐降低。一般到了初中二年级或三年级时,这些人就渐渐掉队了。时间一长,想学好也力不从心,常常为此感到十分苦恼和后悔。英语学习掉了队的同学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意识到英语学习掉队的严重性,要有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的决心。有的同学在开始掉队时觉得“没什么”或“来得及”,因而掉以轻心,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刚开始掉队时,与其他同学差距较小,还比较容易补上。如果到了两极分化时再补,恐怕就为时已晚了。
其次,在思想上对学习英语要有正确的认识,将其摆到正确的位置上来。因为只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勤奋刻苦,克服各种困难;学习困难少了,学起来便轻松愉快了。这样一来,形成了良性循环,学习兴趣自然也就如约而至。
再次,要认真分析自己掉队的原因,在补习时要针对自己学习中的主要缺陷“对症下药”。如果是语音没过关,则重点把音标和读音规则补习好。若是语法没学好,则从头开始,系统地补习词法、句法方面的知识,以及英语句子的时态、语态、各种句型的语序、词语的习惯用法、交际英语的正确使用等。若是单词欠账太多,则要把重点放在扩大词汇量上。记单词时切忌抽象地死记硬背,要根据发音和意义来进行理解记忆,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若是听力差一些,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听听英语广播,看看英文电视节目等。这样坚持下去,听力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另外,要积极争取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要“不耻下问”。初中学生一般都不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遇到困难一定要求助于老师,不要把疑难留在心中。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绝对不会嫌弃或嘲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你们的好成绩就是老师快乐的源泉。在课后复习中可以与别的同学合作,同学之间结成“对子”或组成小组进行对话练习,在游戏中学习英语。这样既互相促进,又可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五、初中英语辅导:聚焦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
[聚焦一] 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定义
一般疑问句是对某一情况“是、否”提出质疑,常用yes或no回答,朗读时常用升调。
特殊疑问句是以特殊疑问词开头,对陈述句中的某一部分提出疑问的句子。朗读时常用降调。
[聚焦二] 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及应答。
一、一般疑问句1.含有系动词be或情态动词的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I'm a policeman.→
Are you a policeman? I can help you.→ Can you help me?
2.若陈述句的谓语动词是行为动词:He likes to play football.→ Does he like to play football?
3.一般疑问句的应答。回答时,注意采用相应的人称代词以避免重复,否定回答时还要注意缩写,不过am与not不能缩写为amn't。如:
① —Is he a student?—Yes, he is.② —Can you speak English?—No, I can't.③ —Do you like singing?—Yes, I do.④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home?—Yes, I'd love to.二、特殊疑问句1.特殊疑问句的构成:“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如:How old are you?
2.特殊疑问句的应答不用“yes/no”, 应作具体回答。如:
—What time is it, please?—It's 7:30 a.m.3.特殊疑问句中的疑问词的选用是最关键的。那么特殊疑问词有哪些呢?
① 疑问代词可在疑问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定语。常见的有:what,who,whose,which
等。如: —What colour is it? —It's red.② 疑问副词可在疑问句中作状语、定语。常见的有: when,where, how,how many,how much, how tall,how old,why等。如: A.How tall are you?—I'm 1.60 meters.B.—How far is it from here to your home? —It's 30 kilometers away.六、动词语法
根据试题统计,动词语法占语法考题中的50%左右,其内容主要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要掌握英语的时态和语态,必须掌握好英语中的助动词(do, be, have)和时间状语这两个核心问题。现将各考点分别归纳如下。
1.一般现在时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的现在状况和特点;表示经常或习惯性的动作,句子中常有often, always, from time to time 等时间状语;表示客观规律和永恒真理等。
He usually goes to work at 7 o’clock every morning.She has a brother who lives in New York.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Guangzhou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 of China.考点一:表示永恒的真理,即使出现在过去的语境中,仍用一般现在时。如:
I learned that the earth goes around the sun when I was in primary school.考点二:在时间和条件状语从句中,代替一般将来时,常用的引导词有:
时间:when, until, after, before, as soon as, once, the moment / minute / day / year
条件:if, unless, provided If he accepts the job, he will get more money soon.考点三:在make sure(certain), see to it, mind, care, matter +宾语从句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
So long as he works hard, I don’t mind when he finishes the experiment.只要他努力工作,我不介意他什么时候做完试验。
考点四:在the more… the more …(越…越…)句型中, 若主句是一般将来时, 从句通常用一般现在时。
The harder you study, the better results you will get.2.现在进行时表说话时或目前一段时间内正在进行的活动;与频率副词,如always,constantly,continually,again等连用,表示说话人的某种感情色彩(赞叹、厌烦、埋怨等)。We are having English class.The house is being built these days.The little boy is always making trouble.考点一:在时间状语或条件状语从句中表示将来正在进行的动作。
Look out when you are crossing the street.Don’t wake him up if he is still sleeping at 7 tomorrow morning.考点二: 表示在最近按计划或安排要进行的动作(这时多有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Marry is leaving on Friday.表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发生且完成的动作,或过去习惯性动作,不强调对现在的影响,只说明过去。常与明确的过去时间状语连用,如:yesterday,last week, in 1945, at that time, once, during the war, before, a few days ago, when。
考点一:used to + do 表示过去经常但现在已不再维持的习惯动作。to为不定式符号,后接动词原形。
比较:be / become / get used to + doing 表示习惯于He used to smoke a lot.He has got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考点二:在时间和条件状语从句中,代替过去将来时。He promised to buy me a computer if he got a raise
相信,如果你能做好以上,你的英语作文及其他方面,都能取得很大进步,最后,Come on!Wish you Success!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