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3:0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

第一篇:我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

我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

天池小学:李善伟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学习效率,所谓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同样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那么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学习效率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相反的就是阻碍学生学的教,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或者是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语文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语文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它是学习效率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效率的保证。

再次语文学习中理解句子是重点。但一篇课文,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学生一一去理解,对课文中那些含义比较深刻,对表达文章情感、思想有较大作用的句子,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平时考试常出现的考查内容。对学生来说,对句子的理解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不懂怎样去理解——面对眼前的句子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去体会理解它的意思;对句子的理解不全面,以偏概全;二是不懂怎样去表达——自己心里知道是什么意思,却不知道如何说清楚,写清楚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

一、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几种常用方法,理解是表达的基础,没有对句子的含义正确的理解,说得再多,写得再具体恐怕也是南辕北辙。⒈抓关键词语理解。例如理解《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神机妙算”和“真比不上”,接着弄懂“神机妙算”的意思是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决定策略。再联系上文说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大家讨论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比不上诸葛亮。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这一句与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相照应,意思是说诸葛亮具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略,通天文,晓地理,知人心,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⒉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二、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理解得对,还要表达得好。一般来说,要分析句子的深刻含义,至少要写出它在文章里的字面意思以及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⒈学习个例.给学生一个范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语文水平,在课文中确定适宜训练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对特定句子的学习,对某种句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句子训练,固然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句子的形式,所以,比较好的方法是从句式入手去理解句意,把对句式的认识和对句意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会忘记?”学习时先要求学生读句子,想一想,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与对比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不会忘记。”进行比较,想想,意思相同吗?语气相同吗?表达形式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既明白了句子的含义,也认识了反问句的形式和作用。⒉发现规律.学习个例是句子训练的“点”,点要推广到面上去,才能最终掌握某种句式,形成语文能力。

总之,在语文句子教学训练中,我们要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显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注重联系 理解句子

天池小学:阳志刚

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句子的理解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所以对于句子的理解与否是关系学生能否掌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关键。笔者认为理解句子应注重联系。

一、注重联系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句子是由词构成,所以理解了勉励中的词语,特别是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也就自然而然凸显了出来。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该老师让学生说“轻蔑”的意思,学生知道“轻蔑”是“看不起,蔑视”的意思后,老师就问学生:为什么外国报纸看不起呢?此问题激起学生激烈讨论,有学生说当时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有学生说当时京张铁路修筑有许多困难,外国人认定中国没这样的人才……学生的讨论已经通过对“轻蔑”一词的理解而掌握了句子的意思,甚至扩展到了对全文的理解。真是词语牵动句子的理解不可小视。

二、注重联系前后句理解句子

任何句子要想独自抢功就只有失败,句子与句子有序有机的联系构成了文章,所以在理解句子时应注重前后句。例如《要下雨了》一文,“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要理解这句话就得联系上句“要下雨了”。学生结合“要下雨了”就会明白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才会潮湿”,因为“空气潮湿”才会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依照这种逻辑推断,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三、注重联系句子的前后内容理解句子

句子离不开文章,而文章的内容都应有一定的写作顺序,如果对句子的理解注重联系前后的内容,这将有利于理解。一位老师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学生质疑:“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廉颇为什么会这样说?”该老师没有急着解决此问题,因为此时学生对文章内容基本不熟悉。于是老师就围绕这句话让学生看看文章前面讲了些什么内容。学生很快了解到这句话前面讲了蔺想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都立了大功,而两次蔺相如靠的全是嘴,所以廉颇会说出这样的话。学生也尝到了联系前后内容理解句子的甜头,多美妙。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去理解句子,可以有效帮助理解。例如《蟋蟀的住宅》一文,其中学生对“蟋蟀是伟大的工程师”理解上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蟋蟀的特点,如很爱劳动,把窝建得非常漂亮,很光滑,很舒适,下雨的时候水也不会流进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看周围的非常漂亮的,很舒适,能避风挡雨的建筑,它们是建筑工程师完成的,蟋蟀的住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建筑比较相似,学生就对句子的理解掌握住了。

五、注重联系文章中心理解句子

句子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文章的中心就是灵魂,学生不明白个中道理,但作为教师应清楚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又反作用于形式。这正是句子与中心的关系。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其中“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一句,学生容易理解“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是说明李大钊饱受敌人的折磨,而其中“平静而慈祥的脸”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平静”?若联系全文感情,就可以理解这是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的表现,所以联系中心有助于理解句子。

总之,对于句子的理解应注重联系,但是法无定法,任何事情皆有度。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上,切不可为联系而联系,应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多加练习,让学生逐渐学会学习,为创造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让学生的口动起来

——小学语文句子训练的有效方法

天池小学:陈友志

语文教学离不开句的训练,句子训练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学生人际之间的交往。如何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意思表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很多学生在说话、写文章时出现一些病句,或上下意思不连贯,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其原因在于句子训练不到位。这些学生大都是平常不说话,上课又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他们的想法别人根本就不知道,不与人交流,因此就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不连贯、不准确、让人听不明白的话。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要求我的学生的口要动起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让学生说连贯的话

低年级很多学生不说话,即使说话也往往不连贯,教师想听明白学生的一句话往往要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原因是这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不敢说,教师得想采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说;对于学生说的话不连贯,教师还得把学生说过的话进行重新疏理,因此,当教师听完学生说过的话后,一旦明白了学生说话的意思之后,应教学生重新把这句话说一说,这样一来,学生以后说这个内容时,就不会再出现说话不连贯了。如一学生这样说“爸……笔……走了……钱……不写。”经过多次询问,原来该生说话的意思是“爸爸走了,自己没有钱买笔,所以不写作业。”当我明白这个意思后,当场教学生把这句话说了几遍,后来这个学生遇到这种事都会用语言表达了。

二、让学生说完整的话

很多学生说话不完整,回答问题总是不贯题,这样的回答容易让人们产生歧义,时间久了之后,在说话、写文章时老是省略,让人不能明白其说话的真正意思。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贯题,凡是没贯题的回答,我总爱根据学生的回答说一句笑话,让学生明白说话不完整就有可能产生笑话,同时会被同学们嘲笑。如回答“你正在干什么?”这一问题,有学生就直接回答“做游戏。”于是我马上就说了一句“小狗狗正在做游戏。”这样一说,在场的学生都笑了起来。这个学生于是马上说:“我正在做游戏。”即便是这样一句小小的玩笑话,让学生明白,说话不完整,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开玩笑,于是说话也就完整了。

三、让学生说准确的话

学生说话意思表达不准确,让听者想弄明白他的意思很难,为了弄明白他说话的意思,往往像猜谜语那样,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有弄明白他说话的意思,让听者费力,说话者也着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求学生说话意思表达要准确,不说让人听不明白的话,也就是尽量避免说病句。为了让学生少说病句,我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让学生多读书,从书中吸取别人的规范语言;二是以教材为依托,让学生知道常见的语病,从而避免自己犯类似的错误;三是注重学生口语表达,发现学生说话中的错误及时更正。如学生说“小朋友们种萝卜吃兔子肉。”这话让人费解,种萝卜又怎么吃兔子肉呢?原来是小朋友先种萝卜,再用萝卜喂兔子,等兔子长大后,小朋友们再吃兔子肉。于是我让学生把这个话由短句变为长句并重新说一说,这样一来,学生明白,说话时不能省的千万不能省,不让就让人听不明白。

四、让学生说优美的话

学生能说,会说,他还不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他还要求学生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很多学生作文往往是就事说事,语言平铺直叙,缺少合理的想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多读书,并在读的过程中积累优美的词句,学习别人说某一事物的语言,并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同时还要求学生从不同方面说同一事物,并加上合理的想象。如说山上的石头,有学生这样说“山上的石头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小狗在互相嬉戏;有的像狮子威武地守着自己的领地;有的像小猫正在睡懒觉……”这样的要求,让学生的语言越来越优美。

句子的训练,方式多样,由说到写,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成效。浅议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

天池小学:何进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学生就试着写周记和阅读。由于是在低年级,所以我只是要求学生会将课文中的生字进行组词,并用所组的词进行造句。通常我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个词的意思,最后用这个词说一句话,比如:“……像……”,有个学生说:“小明长得像他爸爸。”原来学生模仿课文:“他挺着胸,昂着头,像个小“将军”。不错啊,“大家看,我们学校有许多盛开的鲜花,还有枝叶茂密的大树,谁可以用‘……像……’说一句话呀?”“我们的校园像花园。”我们造句不是用上这个词就行了,还得有思想,有意义,除了学校可以用“……像……”说话以外,其实我们的月亮也可以用“……像……”说一句话呀,想想可以怎么说呢?“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弯弯的月亮像香蕉。”“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学习了《值日生》(西施版二年级上)这课,学生不仅可以用“……像……”进行说话练习,还初步感知了比喻的美妙!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逐步拓散学生的多向思维。

读三年级的时候,通过学生一年时间的积累,我就叫学生开始记日记了,因为三年级的课文中出现了长句子,如:“傍晚,爸爸回家一进门就急着往外走,以为进错门了。”“进门,往外走,”两个连续的动作发展了儿童语言及其思维。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叫学生也试着用连续的动作来完整的说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含义,学生进行模仿,逐渐地我能够在日记本上看到写连续动作地语句了。

一、多读

语文学习要注重学生的感悟,从小培养学生对词语的领悟能力,从词语的表面理解逐步升华到由词产生的联想,能够在头脑中展现一个画面,表现一个情节,突出一种情感,获得一种感受,升华内心的愉悦。一个词可以读,比如:学生读美丽,我问:“如果美丽是形容景物,你觉得什么美丽?” “美丽体现在哪里?”“如果美丽是形容人,你觉得谁美丽?”“为什么而美丽?”只读一遍你觉得这个词语怎么样?再读一遍又觉得如何呢?如果带着情感读这个词,你觉得该带着什么语气去读呢?

对于较长的句子,应该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比如:“公园里自然无须说了,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娇艳地颜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几团”如果不停顿学生就不会理清究竟在说什么了。如何停顿呢,我让学生依靠自己的感受在自己认为可以停顿的地方停顿,然后再读,再感受。

二、多想。

单独理解一个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都有不同的思考,出示一段话请同学们思考,看看这段话中有几句话。接下来再思考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这句话是在写什么意思?先找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再看写“这些东西”在“怎么样”。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通过抓住句子的主干,对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以及主要在说什么就有了大致的印象。然后叫学生把最能体现主要内容的词语用符号画出来,再自己品味,看看这个时候有什么感受,想想为什么会有另外的感受或者更深的感受。这样以来,既加深了对词的理解又提升了对段句子的理解。

三、多写

读和写应该有机地紧密结合,学生在充分地读了语段后,对语段有一个比较理性地认识,对语段所描绘的事物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这个时候让学生提起笔来自己选择自己容易写的事物,来阐述一下内心的情感,并且与别人交流,看看是否有同感,能否产生共鸣。比如我们四年级学生每周写的周记就是一个“练兵”的手段,每周只写一个,学生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任意抒发自己的情感。

对低年级的学生,选词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在教学时合理运用,学生就会把句子写得更具体,如:下课了,()的同学们在()做();()的春天,()的田野,快乐的()

四、多背

“没声音,再好的戏都出不来;没背诵,再好的方法也不能打牢学生的语言句子基础。”由此笔者认为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多背诵一些东西。课文中的重点段,比如:《迷人的九寨沟》

二、四段;用词优美的的句子段落,比如《五月的青岛》中写花的句子;景物、情感描写细腻的课文,比如:《松坊溪雪景》都是提高学生理解体会语文句子能力的好体裁,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背诵,在背诵中积累知识,在背诵中提高自己使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有效的对语文句子进行教学训练,应该源于生活,取之课堂,锤炼于课堂!

句子“三仿”训练效果佳

华蓥市天池小学 杨民生

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是与人交往的必备工具,是习作的基础。句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直接影响习作质量的高低。作为语文教师,加强学生的句子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加强学生的句子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怎样训练效果较好,这就需要执教者进行探索,进行研究。笔者在句子训练方面进行了较多尝试,发现采用“三访”法效果佳。

一、学生“仿说”

语文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工具书,不少的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我们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凭借教材进行相关的句子训练。训练先是让学生积累句子,教材中的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等,只要觉得优美,都可要求学生积累。学生积累一句优美的话不仅仅是写在本子上,还要求学生仿照这个句子的特点另说一句给全班同学同听。比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有一处排比句写得非常好:“ 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我在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反复朗诵,而且要求学生仿照说话在班上交流,我记得有一个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绿色小天使,我愿做绿色小天使,我以做绿色小天使为荣。”在这位同学的带动下,同学们相继打开了话匣子,说出了十几句排比句。一个发言人一个思想,十几个学生发言就有十几个思想。思维快的学生发言,思维慢的学生听,所有学生思维也就受到启发。我这样教学既重视了教材资源,也重视了人力资源,利用优生带动后进生。

二、学生“仿写”

后进生虽然在班上不能急性说出优美的句子,但读了书上优美的句子,听了同学们一些优美的句子,思想上受到了较多的启发,这时让全班同学静下来动笔访写,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写出类似优美的句子,即是个别学生写得不对,同学就能指出问题,优生主动帮助有错的学生改正。比如,前面说到的写排比句,有个别学生只用了两个排比词,写好后在班上交流,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发现错,而且错了的学生很快就能改正。访说后要求学生访写是句子训练的深化发展,是对积累的巩固与拓展。设计访写,既是对每位学生知识的检查,又是利用学生校正学生的错,使优生多角度学习,后进生能够正确地学习。开展仿写,我收集的学生写的各种优美句2600余句。通过访写,丰富了学生地的语言,增多了学生的积累,为学生习作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学生“仿用”

仿说、仿写的目的是应用于习作。一篇优美的习作离不开优美的句子,学生积累的优美句子要运用于习作中才能充分体现出价值。鉴于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根据本单元对句子的训练情况,提出具体的运用要求。比如我教学了《可爱的草塘》一文后学生掌握了较多排比句的写法,习作时我就要求学生在文中必须用上排比句。习作中哪里是排比句,学生自己在交习作前用红笔画上波浪符号,以示突出习作要求,绝大多数同学完成较好。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习作:

人们称我“小大人” 华蓥市天池小学六.1班:胡友琴

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女孩;一个好动的女孩;一个天真爱笑的女孩;一个……那是谁?那就是我,一个爱唱爱跳的女孩。我,并没有岳母、孟母那样的伟大,但是,我却希望我能够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下知地……

我有一大爱好,就是看书。我捧着一本本《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万个为什么》、《成语故事300个》……我总是爱不释手,津津有味读着。读了这些书,使我收获很大,受益非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事情,也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读了《格林童话》我被故事中的事情所感动;读了《优秀作文选》,我被作者精湛的文笔而感到赞叹……读了这些书,使我的视野宽阔了,大脑更聪明了,并且还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在我的心目中:读一本好书,就如交了一个好朋友。

对待学习,我总是积极的,俗话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向同学们请教。同学们不懂的和我讨论,我也会和她们一起讨论,争取能够解决。记得有一次双休日,我正在家里做作业。做着做着,我突然被一道数学题给难到了,算了许久也没算出来。于是,我想:“哎,算了吧,干脆不做了,待会儿去问一下其它几位同学吧。”但是,其它同学都说他们也不会做,此时,我垂头丧气的,也不想做了。但是,以前哥哥对我说的那句话又不停地在我耳边回响:“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决不能半途而废……”我又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上的一句话:“在困难面前,要勇于对自己说:‘我能行’,又爬起来,走得更稳……”想到这些,我又回家拿起书、本子、笔算那道题,我用了这种方法又用那种方法,用了那种方法又用了另一种方法,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算出来了。这使我对自己又充满了信心。在平常学习中,通过我的努力,我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我家里,已经有十多张奖状粘在墙上,记录着我通过努力换来的荣誉。

在班上,我担任安全委员一职,我的职务一般都是负责监督同学们玩的游戏和动作是否有危险性,如果有,就要及时的制止,并且要加以批评等。并且我还担任着班上星期一的值日班长。值日班长都要管一天的早读,每节课老师没来之前的纪律,还有清洁……总之,当值日班长主相当于当一天班长,让我们来尝尝当班长的滋味。原来,我总以为班长是班上职位最大的,当班长肯定很好玩,很好当,可以管那些调皮捣蛋的人,并且班上的任何事都有权做主,有权过问,那一定是很神气的。但是,真正当班长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要当好班长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天为班级而操心,如果桌椅乱了,要对桌椅进行调整,如果班上有什么打架等事要及时制止……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班上上还有的同学不尊重班长,真正的当班长才知道当班长为班级所付出的艰辛呀!

对于学校举行的活动,我总会积极的参加,在朗诵方面,我比较擅长。于是,从四年级起,我就在开始参加班上的朗诵活动。一次在班上,唐老师选班上主题联队会的主持人,老师先拿出一篇文章,让我们一个一个地去读。但是,当时我胆子很小,心里像有一只兔子似的,蹦蹦地跳个不停。看见讲台上,同学们轻松自如的表现,使我也想上讲台上展现自己,但我就是没有勇气。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眼看一节课主要结束了,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我终地站了起来,到讲台上去拿着书读。读到:“它像一个魔法师一样……”时,我的不经意用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因此,我当上了主题队会的主持人。

从那以后,我不再那么的胆小、怕事了,不再那么害怕上讲台了。我从上课回答问题都脸红变成可以面对全校同学演讲了。有一次,经过学校的选拔,我第一次一个人上台演讲了,成绩不理想。但这却是我在朗诵方面的一次飞跃,一次以前并没有想到的飞跃。在学校,我的脾气时而暴躁时而温和。暴躁时对男孩子大打出手,温和也可以心平气和的和男生一起讨论问题。有一次,我中午闲得没事干,就主动去把我们教室后面的垃圾从一个小洞里掏出来,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比鸟巢大不了多少的洞里居然掏出了满满一盆的垃圾,并且在搀扶垃圾的过程中还把我的手给擦伤了。

把垃圾出来后,我端着垃圾盆飞快的抽垃圾堆走去。倒完垃圾后,我在操场上发现了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正趴在地上哇哇大哭,旁边围了几个和她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我走过去问那里站着的孩子是怎么回事,一个男孩说:“这个小女孩偷了家里的钱,她班上的同学在说她,这个小女孩就在这儿哭。”我又问那个小女孩他们说的是否属实,小女孩无助地说:“不是的,不是的,这钱是我爸爸给我的。”看到小女孩不愿意,并且不停地哭。后来,经过我的苦口婆心的劝,小女孩渐渐停止了哭泣,并被我扶回了教室。使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在家里,我被小伙伴称为:“小大人”。因为我在家里比较勤快,帮爸爸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做早饭了,中午,常常由爸爸妈妈做饭,晚上也由我做饭、炒菜,是妈妈教我的,因为我经常做,所以佐料放得好。我还会烧一锅好汤呢!特别是西红柿鸡蛋汤、豆芽肉丸子汤可是我的得意之作。我常常为此而感到自豪……爸爸妈妈经常夸我家务做得好。可我却觉得我已经13岁了,这些是我应该做的,对于“小大人”这个称号我实在是愧不敢当。

这就是我,一个调皮、爱笑、天真的我,欢迎你和我做朋友,我家的大门随时为你而开!

这篇习作是2300多字,不仅运用了排比句,而且还写出了排比段。学生既写得欢快活泼,又充分满足了要求。象这样类似的习作还有较多篇数。

我采用“三仿”训练句子,学生积累的优美句多,习作效果佳。为了让学生写的优美句、优美的习作有机会地充分展示,我特为班上开创了“早间欣赏”、“午间欣赏”栏目。这样以句子训练为龙头,牵动了班上一系列活动。

第二篇: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常州市荆川小学

许龑

当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七个”——一是过度“开发”,弱化文本;二是过度“主体”,弱化“主导”;三是过度“活动实践”,弱化“双基训练”;四是过度“张扬个性”,弱化“价值取向”;五是无节制地合作学习,弱化“自主“;六是无目的地整合资源,弱化“本色”;七是无标准地加于肯定,弱化“正确引导”等。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循着这个话题探索到小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是什么?还得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方能对“有效性”的问题作一些探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也就是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性的探究。

语文课程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个基础也就是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基本的语文素养,能够满足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社会生活基本需要,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基本保障。听、说、读、写样样本领都少不了。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应聘工作时较好的通过了笔试,但到了面试的时候却木讷慌张、吞吞吐吐、辞不达意,不能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可能就遭到了淘汰。反之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最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加快提高孩子们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速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语文教学姓‘语’,不管怎样创新,要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课不能上得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改革的决心要大,但具体到一节课,又要实事求是。”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其基本策略的课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这就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不能变也不应该变!否则,语文课程就变味了,变形了,变质了,异化了,就不再是语文课了。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识字写字;通过读书学会读书;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品读词语;在读书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不但不能变,还要抓住不放,做得更好。一句话,语文课就是要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里学习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这就是语文课上的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白白浪费时间去干别的什么,而不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课能算是语文课吗?

二、探究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研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把握和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太重要了!“居高” 才能“临下”,“游刃”才能“有余”。教学设计是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能力最大的考验了,我们要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识,提倡积极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科学的教学设计,使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能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根据学生的状况,更要根据《语文教学标准》的精神,独树一帜,百花齐放。这里,仅仅谈谈可参考的一些基本做法。

1、三维设计,相互渗透,螺旋上升。

一般说来,过去的语文教学设计,是平面的,比较单一的,因而显得比较单薄,较片面。语文知识部分,教师们比较容易把握;至于能力,则较为笼统;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层,就可管可不管了。而新课标采用了三个维度的设计。这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共同构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文素养。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我们应怎样看待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生命力是极强的。相对来说,它的老化程度是比较慢的;它的更新面是比较小的。语文知识不像电脑,随着时代发展更新极快,语文知识有着永恒的生命力。一两千年前的作品,我们不是现在还在欣赏、学习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只是“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不是涉及到知识都不能讲,不敢讲,我们要注意到这一点。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中,要巧妙的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通过科学的过程与方法三维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三维设计的最大特点。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三维整合,是具有整体性,交融性的,是不可分割,水乳交融的。那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割裂开来,甚至在备课时也明显分为三点来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于永正老师在上《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就在同学们一段一段汇报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每读一段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它们的深刻含义。如抓住了“重担”“翻山越岭”,让学生体会这“重担”不仅仅只指肩上的担子,还指生活的重担,“翻山越岭”还指人的一生的崎岖坎坷这样的双重含义;抓住“一次”与“无数次”两个词语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自己仅仅只抱了病中的母亲一次,母亲就那样满足,流下了欣慰的泪水,而自己从小到大,母亲抱了自己无数次却不以为然;抓住了“八十多斤”与“一百多斤”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身体瘦弱,一辈子只有八十多斤的母亲挑起一百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多么艰难„„学到这里,于老师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一首古诗中赞美母亲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把我们此时此刻的敬爱与感谢通过你的朗读抒发出来吧!”“于老师和大家一起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心得吧!”,老师和学生一起动笔,一起诵读起自己的读书心得来。学生情不自禁,对母亲的赞美溢于言表。于永正老师就是这样平平实实但又有创意的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的糅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读书活动,以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主线,穿起一颗颗读书方法的珠子,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渗透在其中,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揉合。

2、直奔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

“直奔重点,辐射全文”这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学生有了读书、思维的自由和空间,便于长文短教,中心突出,避免平推式和繁琐的分析,更避免牵着学生,使之完全没有了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以后,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抓住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是变“填鸭式”,“灌输式”,“注入式”为“启发式”,“探究式”,“发现式”的有效的教学设计。

3、研读对话,注重过程,共同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研读对话式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讲课,更不是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与体验。主要的任务是创设一种学习、研讨、对话的氛围和平台,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参与教学活动,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走下“讲坛”,成为学习的一分子。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学生自主读书发表见解的空间和自由很大,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之中,有效性得到提高。要实现研读、对话学习的有效性,我们要注意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要充分对话。

首先,教师要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就是“备课”“钻研”教材吗?没错。但强调“对话”,能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个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是要用整个心灵去浸润文本的。他与一般读者又不同的是,在与文本对话时,还要加上对文本的中心思想、篇章结构、教学重点进行分析,而不是忙于抄备课手册或教案集。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震撼甚至批评,是对文本意义的重构,是教师一个全新视角的诞生。但现在很多课学生往往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地感悟,教师就让他们谈感悟,作表演,当导游,话变画,貌似热闹的小组讨论„„殊不知,咬文嚼字,静心会文,圈点勾画,才是学生渐入佳境的享受语文,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这样与文本对话的良好阅读习惯一旦养成,那才是受益终身的呀!要强调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的点拨指导决不是可有可无,需要讲的时候就要讲。有的课为了体现以读代讲,却缺失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感悟,浅尝辙止,甚至有些学生读书时滥竽充数,有口无心。这样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学生却没有真正地读进去。有的老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因势利导的小结和深入地诱导。

在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都已充分对话了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展开三者之间的对话了。此时,大家都已是“不吐不快”了。然而,综观当前的阅读教学,“霸权对话”仍屡见不鲜,教师因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占有优势,就认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常常主宰学生的对话;而学生中的“优势群体”垄断对话,成了课堂交往中的“贵族”,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怕说错,不敢说,仍得不到关注,得不到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一点是要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的。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对话教学其实不仅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更是一种教学精神,是对当代社会对话,合作精神呼唤的回应。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过程中的知识生成,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的彼此接纳。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沟通的合作的,创造的生成的,以人性为目的的教学!

三、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开展自学式教学科学化研究。

自学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自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阅读过程是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就像别人为你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要你去咀嚼、消化、吸收所需要的营养一样,需要自我反省,即自我反馈、内化活动。学会自学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自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把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举一反三。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上了几千节语文课,到末了还是不会读不会写。问题是讲得太多太细,占去了学生读和写的时间,如果用这些时间指导学生去读、去写,效果又会如何呢?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有些东西读过后,要在肚子里慢慢“发酵”,慢慢地“领悟”,突然哪一天他会悟到些什么。习作由学生去写,写了改,改了再写;由模仿到创造,由不想写到非要写,由量变到质变,自然就会写了。为什么有“厚积薄发”这么一说呢?同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自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不仅是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方法。“会学”和“方法”是智慧的象征,是从自学的过程中得到的。教规律,教方法,教给学生一把把智慧的金钥匙。也许知识可以被遗忘,但能力却将伴随着你的终身。

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处理好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关系。

1、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需要。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提高其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毋庸质疑的人文作用。当然,它一定是在语言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实现的。就这一点来说,我认为,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始终应以文本为先,以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或思想感情为先。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文本作为客观事物、社会、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体现了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具有典范性。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独特的内涵,都包含着许多的真、善、美,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材的编者也是精挑细选、斟酌再三才将其选入。反过来说,一旦教材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那么就会因为其生命力的耗尽而消亡。这样的作品,在教材中自然是决不会入选的。比方说,歌颂赖宁舍身去保护森林的文章就不再会编入教材,因为用生命去做无谓的牺牲不应该提倡,人的生命的价值是珍贵的,是要珍惜的等等。只有在教学中尊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才谈得上实现有效的统一,也才谈得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作者的写作意图,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文本本来具备的价值取向,怎么能因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弃之不顾呢?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教学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是未来的公民,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尽的各种社会责任。”我们的语文课堂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正确引导,正是语文学科所具备的人文性的需要,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任务之一。

2、怎样使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达到有机统一呢?教师在课改形式下的角色定位《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很明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在尊重文本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达到有机统一这一点上,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应该充分发挥的。” 不分对错的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就算尊重学生了吗?不能算,那是误人子弟!那么怎么处理呢?这里,提出一些做法,与老师们切磋。

⑴、要重视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的整体把握。这也就好比唱歌时先定好调,在大海里航行把握了航向一样,对全文的基调的把握非常重要。“整体——部分——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感受——理解——积累——运用”是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学习过程。其中,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交流初步感受,并提出问题和困惑,这一个环节必不可少。

⑵、吃透文本的价值取向必须对文本的语言文字的咀嚼。吃透文本的价值取向就得咀嚼、吃透语言文字,在与文本充分对话中方能获得。这里涉及到的就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必须与工具性结合,达到水乳相融,相得益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应得到老师尊重的,也正是新课程在传统教法的继承上的创新之一。但是这独特体验必须是在充分地与文本的对话,对语言文字的咀嚼的基础上。现在的课堂上,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辩论的机会更多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成了师生的生命共同向前跃进的乐园!这真是令人可喜的新局面。但是,教师与学生的“浮躁”之气也有了一些苗头。与文本充分对话的读书活动中,孩子们不是浮光掠影的而是深入的读书、咀嚼,所以他们的心被文中人物的精神深深打动、震撼着的情感不是通过老师灌输给他们的,而是通过关键词句的咀嚼,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再创造的想象,是自己从心灵深深地悟出来的。

五、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心理品质引进教学。

有经验的老师一定都有深深的体会,课上得好固然重要,但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预习习惯,良好的听讲习惯,做笔记习惯,良好的书写、检查、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以及兴趣、动机、情绪、意志、自信心、独立性、吃苦耐劳、踏踏实实、精心思考、坚强勇敢、沉着理性等等非智力因素,在一个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中占有相当的一席之地,成为学生有效性学习不可缺少而终身受益的因素。不仅学生是这样,即使是老师,我认为也同样不可缺少对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要有很好的素质和表现力能上好一节公开课,也能自觉地、默默地、不厌其烦、吃苦耐劳地批改每一个作业本,进行每一次作业讲评,辅导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的教学要有效性,绝对少不了学生和老师都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最好的做法就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把课上精上到点子上;一个是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规范训练,严格要求;一个是自己精心备课,认真批阅作业,耐心分层辅导。我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两者缺一不可。

第三篇:我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

我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

巍山县大仓镇小河小学教师:何忠富

每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呀呀学语以及入学前的这一时期,大都接受着自然而人文的习惯养成,入学后,则加强了规范性,甚至带有一定的强制培养。这应该是孩子入学后习惯形成的第一个阶段,那么第二个重要阶段便是入学之后。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担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以来对孩子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一点认识。当然,习惯是多方面的,在此单独谈谈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习惯的训练。

一、听,要有目的、有礼有节

听的习惯最难培养。小学三年级孩子大都处在八、九岁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便听听,不感兴趣的,则充耳不闻,自行其事。即使迫于教师的威慑,也是“心在曹营身在汉”。当你想验证听的效果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几个在“洗耳恭听”。

我们该如何训练孩子的听话习惯呢?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有目的的倾听,才能接收到所听内容中的信息。因此,首先应该给孩子提出听的要求,但必须注意的是,所提要求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如:你听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孩子由此可以自主的、轻松的进行听话。或许他会知道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或许能听到一个用得好的词语,或许能提到一句给他留下印象深刻的句子„„假如我们拔高要求,提出这样的听话要求: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体会到什么情感?„„那么,孩子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产生紧张心理,使他们无法轻松自如的进行听话,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其次,还要培养孩子有礼有节的倾听习惯。告诉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只有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才能听明白别人说什么,才能学到知识。并告诉孩子,只有认真听别人说话,别人才会认真听你说话。最后在听话过程中,要大肆表彰听别人讲话的孩子,哪怕他只记住了一个词,只要得到老师的肯定,下次,他一定会记住更多的东西。

会听才会想,只有学会倾听,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孩子有效倾听的能力。

二、说,要规范、有话可说、口齿清楚

说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不仅是小学阶段的难题,也是语文学习各个阶段的训练重点。语文教师当然喜欢能说会道的孩子,但到底如何训练他们能说会道,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正处在由说几句话向说一段话或几段话过度的阶段,说话训练就显得更困难。

训练时,我们应该从说的规范性入手。有个词叫“打胡乱说”,“打胡乱说”有可能是说的内容不符合事实,有可能是说话方式不符合条理,也有可能表达意思时前言不搭后语。这就需要对说话方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在回答老师所提问题时,应教会孩子说完整,而不是只表述答案。有的教师会认为,这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训练,如果这样,每个孩子就会同出一辙。但不要忘记,他们仅仅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自由发挥的能力不足,必须在教师的诱引下形成规范的说话模式,暂不可放手让其随意表达,否则,他们会把握不住说话的方向。有可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人摸不清头脑。

还有个词是“畅所欲言”,这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有话可说和说的主动性。即使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欲望,都想表现自己,可找不到可说的内容,该怎么办呢?要做到有话,就要依赖教师的引导,随时随地从生活、从周围环境中去发现、去理解,积累丰富的语言。上课时,要适机的把孩子认识到的知识融入课堂让孩子表达。并要拓展课堂知识,让他们知道得更多更广,为说话做准备。但要注意,所训练说的内容必须和孩子生活学习密切联系。因为农村孩子信息来源窄,这对他们认识世界造成了局限。因此,在这个转型阶段,除了教师的有意培养外,更应让他们养成读书看报看有益电视的好习惯,并懂得边读边看,还要会想,甚至把那些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记下来。这样一来,孩子有话可说,自然就不惧怕了。即使有的同学胆小,在教师的鼓舞下,他自然也会开心地表达,并能尝到勇敢的滋味。有话可说与说的主动性两方面,我个人认为前者更重要,后者是靠前者支撑的。

说的训练还应注重孩子的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有的孩子所说内容的确非常精彩,可是吐字不清楚,声音小,让你听了,费了半天劲,也还是一头雾水。这就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轻松自如。假如某个孩子表现不佳,你得做个耐心、温柔的教练:孩子,没关系,再大声一点会更好,你能做到吗?这次比前次有进步多了,真不错!一个一个字说清楚,让我们都听清楚好吗?„„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失去耐性暴吼:怎么搞的,声音大一点,就听不进去吗?此时,你不仅失去了教师的风度,更让孩子恐惧,恐惧会造成心理紧张、意识模糊,什么都被你吓走了,声音再大有什么用?在此刻,正面表扬比负面批评更有效。我想,这方面训练,只能用爱去感染,而不是恐吓。

三、读,要通、顺、熟、流利、有感情,要激趣

读,也属于重量级训练。新课标指出,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有的教师一拿到一篇课文,就对孩子讲:大家读一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边读边想„„对于小学三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前两年起始阶段教师忽视训练,那么三年级训练难度就更大,要完成老师提出的这样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必须降低读的要求,第一步,仍只要求孩子把文章读通读顺,必须逐字逐句认读,不提任何过高要求,如读第一次就对孩子强调边读边想。所谓认识,不是大致认识,应该是读准字音,如字的平翘舌、前后鼻韵等等,一定要培养孩子读准字音的习惯,否则,孩子读出来的内容将是“白”的,就像一张白纸、一杯白开水,听后让人感到淡而无味,这就是课标中读正确的训练。认准每个字字音的基础上,在读通、读顺以后,才能要求孩子读熟,在这一过程中,就是对读的流利的体现。孩子最难掌握的应该是第三步,读得有感情。有的教师一入课,就要求孩子读出文章的情感,此时?孩子连课文内容都不能理觢,如何把握情感呢?在自学阶段,孩子可以利用自己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来赋予文章自己理解的感情色彩。这些八九岁的小孩子,他们接触的视野窄,对很多东西并不能靠自身力量去解决。这就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去诱引,教会孩子怎样去体会情感,甚至要一遍遍地范读,这样训练多了,孩子自然能试着用学到的方法去理解其它内容。有人说:“语文教师是多情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情四溢,感染孩子。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标准的普通话和具有一定朗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躬行才能吸引孩子,提高他们的兴趣。假如孩子没有读的习惯,这就要依赖长期训练去获取。上课时,给大家足够读的时间,读的表现机会,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特别要关注班上那些不爱读的孩子。一定要采取强制训练,因为三年级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兴趣爱好也在最基本的形成阶段。在强制的基础上,教师以身示范,让孩子去感受读的乐趣。心理学上有“随意后注意”一说,即使开始不情愿做这件事情,但做过之后使他感兴趣,就会让他自然产生继续做这件事的愿望。所以强制只是最初的一种手段,强制后的兴趣形成才是目的。

读也应是贯穿一个人所有学习阶段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但是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是孩子兴趣形成的起始阶段,一定要重视。

四、写,要正确、规范、一目了然

关于写的训练很多,如:会写字,上课会做笔记,会简单习作等等,这里要谈的主要是关于写字方面。汉字是世界上所有文字最复杂的字体,古人曾为汉字创造了很多形体,使汉字更是楚楚动人,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笔值得骄傲的财富。作为中国人,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也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中国有句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写汉字也一样,想拥有一手漂亮的字,也要从小处做起。小学三年级正是从用铅笔向用钢笔过渡的时期,刚使用钢笔,如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首先仍要从孩子坐姿、握笔姿势教起,不要认为一二年级已经教过,就置之不理,你可以发现,很多孩子的坐姿东倒西歪、握笔不正确,就得从头强调,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在学新的知识,这样,在他的思想上会多一些警惕。

然后再教会孩子观察字形,哪横长,哪横短,撇是如何安排的,点又是如何写的,字的每部分是如何建构的,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动笔写。并强调一笔一画交待清楚,不可“拖泥带水”,横就是横,竖就是竖,不要让人看不明白。在开始训练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范写,孩子仿写,到一定阶段才能放手让孩子自主完成。试着引导孩子去感悟汉字的形体美:长短参差、疏密匀称、左右避让。

这一过程在训练中一定要强调规范,我们并非阻碍孩子个性发展,但更要注意,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总之,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培养阶段,不能说,我们的强制性或预制板式的训练违背课改精神。“没有规矩,怎成方圆。”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习惯都未曾有,又如何谈自主发展、自由发挥。孩子在下一学习阶段是否能展露头角,此阶段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篇: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来乍到,一年级的孩子们让我在教师生涯的起点燃起希望的火苗。刚参加工作,从一年级开始教学,打好基础特别重要,对我个人的发展也很帮助。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历练,我学到了不少,可总也不够课堂教学之用。

工作以来,在我的脑海中一直盘旋着一个问题:怎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浏览着网上琳琅满目的美文杂篇,面对一个个纷至沓来的思想观点,追逐着日新月异的变革脚步,手忙脚乱之间到底有多少可以让我借鉴。我觉得如何才能让小孩子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里既学到该学的语文知识,在语文素养上有所提升,在智慧领域里有一定的收获,又能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快乐的享受,在语言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能够个性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让美丽的生活在学校的课堂中也变得亲切柔和,让课堂学习能够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我现在想追求的有效的课堂教学。

首先,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有效的教学准备作先导。

课前的准备当然最占分量的还是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三大方面都要把好关。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强调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目标对课堂具有引领作用,是一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课堂教学目标是以关注全体学生为前提的,所以在确定时要准确而合理,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和心理等其它方面的发展水平,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确定有层次的具体的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比如:《荷叶圆圆》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为:

1.知识和技能: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生字。会用“荷叶是我的____,我____。”的句式想象说话。

2.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个性表演理解课文内容,在情境中充分得到感受和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乐于创造美的感情。

当然,准确的目标定位是在苦心钻研教材,广泛收集资料,细心琢磨学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地位突出,要想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是上阵前的最有效心理规划,在此不多说了。

其次,我以为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还有好多方面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导入巧妙而引人入胜,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要让孩子们产生有一种向往学习的心态。高尔基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俗话也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从一开始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整节课做好一个良好的铺垫,并且会给这节课增色不少。那怎样才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开展一个好的导入呢?一段动画、一首小诗、一张挂图、一首乐曲、一个谜语,乃至教师刻意安排的一组细小动作,只要教师善于把握教学时机,随机应变,就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在课的伊始就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真可谓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良方。

比如说在教学《雨点儿》时,就可以用“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皆不见”或“银线根根长又细,上接天来下着地,线长不能放风筝,线细不能织布匹。”等这样简洁明了的谜语揭题,谜语不难猜到,但也要一定的思考,当学生的思考获得成就感时,他们的表现欲望和求知本能也就被同时激发起来了;在教学《快乐的节日》时,播放一段耳熟能详的乐曲就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不仅调动了学习气氛,更为我们的课堂学习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生机;在教学《哪座房子最漂亮》时,可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在教师言语的渲染下想象自己慢慢地走进了一个小村庄,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村庄是什么样的,让学生中描绘诗的意境。学生有想学的意愿了,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探索心理了,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主动与教师对话,主动地与同伴对话,主动地与文本对话。

二、情境中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启发想象,感悟体验,个性朗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借助感官把抽象的课文从一个被具体化、形象化的角度进行审视和感应,这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有助于孩子们更准确,更生动、更形象地来感悟课文,体会文中的内涵。

《四个太阳》这一课写的是一个小男孩给四季画了四个太阳,表达了他美好的心愿的一个故事。这样的课文有点神奇,有点梦幻,学生都很喜欢品读。但是如何才能让他们在这样的童话中深刻地感受到文本的意义呢?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创设得好就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在学习冬天的太阳一段时,我让学生先观看录象,再闭上眼睛,听寒风呼啸的录音,想像冬天在操场上做操的情景,然后让学生闭着眼睛谈谈自己此时的体会。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浑身冷嗖嗖的。”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我在发拌呢!”还有学生说:“我的手脚都冷得动不了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冬天刺骨的冷后,再出现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并伴随着教师言语的烘托,提问:这时你们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样的情境让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感受深切而真实,体会自然,想象合理,情感上受到冲击,心灵上得到振动,朗读起文章来自然会把真情实感融入其中。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学生喜欢的学习类型,也是教师们所乐于尝试,乐于开拓,喜于善用,喜于教学的。

三、语文课上的随机应便和适时引导不但能给课堂增姿添色,给学生和老师带来愉快的心情,还能有效地影响学生整体的发展。

比如去年考试前几日,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飞起了雪花。我正在教室里上课,孩子惊喜的神奇着实让我羡慕,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快乐童年。我灵机一动,脑子里闪过一个问题:能不能借助雪来给孩子好好地上一课呢?于是,我就把自己小时候在下雪天里与小伙伴们玩的情形和孩子们分享了一下。他们个个听得目不转睛,听完后跳着嚷着说开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写话机会啊,然后我就引导孩子们先在课上用完整的话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然后再有条理地把计划写一写,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作品读出来与大家分享,给写的好的小朋友发小红花,把他们的文章贴在学习园地上,借以激励其它孩子。现在我发现,每次我布置写话任务时,孩子们的脸上总会洋溢着笑容,好像在对我说:“我们最爱这样的作业了。”虽然不少孩子写出来的话有时读不通,可是他们想写的愿望是如此强烈,这让我感动。

还有一次,一位学生为他自己的一幅画编了一个谜语:远看像只鸡,近看不是鸡。孩子们听后,连课也上不下去了,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得说个没完没了。原来这个孩子画的是一只孔雀。我真有点按捺不住了,可又一想虽然他出的这个谜语看起来并不精致,而且又是在课堂上乱扯出来的,但我还是笑眯眯地适当表扬了他爱动脑筋,希望以后有机会开一个“猜谜大会”,让有才干的小朋友都来参加。后来,孩子提议开展“猜谜大会”,结果他们都准备了好些谜语,有些是自己创编的,有些是课外书上找的,还有些是听爸爸妈妈说的,总之这个“猜谜大会”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如果当时我停下来对那个孩子进行一番批评教育,然后再让他坐下,那样做不但浪费了全体孩子学习的时间,还有可能极大地挫伤出谜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从高度兴奋的喜悦之巅重重地摔进了懊恼失望之境,极其不利于他以后健康人格的发展,毕竟想出这个谜语也得经过深思熟虑,这也是一种创新,应该值得赞赏和鼓励。

当然,以上的这些看法也许很不成熟,老师们也和孩子一样,脑海中会有无数个“为什么”,每个人思考的角度和方式不一样,想法和观点自然也有差异。无论如何,作为新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看,只有用一支辛勤的画笔才能描绘出美丽的蓝图,只有用一颗真诚的爱心才能浇灌出片片沃土,也只有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思考着的大脑才有可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

泰戈尔说过一句话:“果子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蜜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注地垂着绿荫。”是啊,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为了迎接每一缕阳光,为了自己可爱的孩子们而谦逊地,专注地垂着绿荫吧。

第五篇:谈小学英语口语的有效性教学

谈小学英语口语的有效性教学

义乌市下骆宅小学陈素贞

摘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是交际性原则,而当前

国内英语的教学多注重了对英语的教学,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多的应具有其交流功能。学习英语 ,要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用英语与人交流,这才是学习英语的意义所在。小学阶段是英语的起步阶段,我们应利用灵活、适当的方法,逐步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性、教学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

快,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语言,已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是交际性原则,而

当前国内英语的教学多注重了对英语的教学,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多的应具有其交流功能。学习英语,不光是背诵单词,最主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用英语与人交流,这才是学习英语的意义所在。

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英语口语

是人们用语言叙述事物内容、交流 感情的重要手段,而并非简单的口语对话,小学阶段是新的起步阶段,我们应利用灵活、适当的方法,逐步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以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为例,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考试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让他流利地说几句英语却很难。在进行课堂口语练习时,有的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十分害羞,不愿积极参与口语活动;有的学生虽然参与积极性较高,心里或许也想得不错,但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不知怎么表达;还有的学生自由讨论会话时语言流畅,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表达时出现许多语言错误。这些都是“哑巴英语”的表现。

二、造成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来说,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变得十分必要。

而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了解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

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多方位、多角度的实施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种“哑巴英语”的现象发生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1、小学生普遍对口语交际有焦虑情绪,缺乏兴趣爱好

大部分小学生有发言的焦虑情绪,表现为退缩、紧张。因此,语言焦虑与语言表达成反比,语言焦虑越大,语言表达越不流畅。其次,部分小学生表明当众发言不自在,怕犯错误,其情况比较严重。再者,有小学生害怕自己不如别人,担心被别人耻笑,值得注意的是:持续的焦虑态度使其产生消极、厌倦的情绪,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交际时,很多小学生表现出紧张、胆怯、不愿或不敢交际。表达时结结巴巴,口头英语不规范;夹着方言或词不达意,语无伦次,望着别处或用手绞着衣角,不知所措,倾听时漫不经心或干脆不听。

2、良好语言环境的匮乏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英语口语水平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提高。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生活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课堂外,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即便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创设轻松愉快说英语的情境和氛围,学生也不会乐于参与。农村的家长绝大多数都不会说英语,平时学生所听、所想、所说的都是汉语。

3、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中,掌握的词汇并不多

小学生英语水平实在有限,掌握的词汇并不多,对教师所说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英语口语训练时,有一部分小学生词汇贫乏,造成不会说,无话可说,使原本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英语口语交际变得枯燥无味。

4、小学生受母语限制,形成中文英语

小学生从小思维受到了母语的限制,形成了中文式英语(Chinese english)以中文式思维来学习英语口语。比如“How are you”中文式翻译是“你怎么了”,“How are you”中文式翻译是“怎么是你”等。

5、小学教学设施差,学生人数较多

部分小学学校教学资源设施比较差,语音室、多媒体设施不齐全,甚至没有。教师单凭口授,教学方式单

一、枯燥。课堂教学方式死板、被动,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态度冷淡。

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教学,即每班有超过三十个学生,有的班甚至达到五六十个学生,这给教师组织口语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怎么能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呢?此外,学生间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更使教学难上加难。

三、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针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我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充分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去。兴趣是推动人探究新事物的主要诱因,特别是小学生,头脑中没有很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很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的这种认识新事物的动机。

在中国的课堂上,仍有很多学生不愿开口说话,担心自己开口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样“不语”的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根据这一点,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拿出点时间把已经准备好的供学生训练的题目列出,让学生表达。题目形式应简单化,同时内容也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人或事,如天气情况、自己的家庭、见面的打招呼等,让学生发言。

但值得注意的是初学者有害羞、畏惧怕错的心态,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人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但若发现表达有误的同学,教师不应马上制止或批评,而是因势导利,启发他们大胆开口说话。同时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可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或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兴趣,学习知识。

比如说在教数字one到ten时可采取打擂台赛的形式,等同学对这十个数字稍加熟悉后,先请两位学生AB到讲台上面来面对面站着:

学生A:ONE,TWO

学生B:TWO,ONE

学生A:ONE,TWO,THREE

学生B:THREE,TWO,ONE

这样依次一到十之后,A和B再换一下,由B开始正数,A开始反数,最后看那位同学既准确又快,那他就赢了;下面的同学可上来和赢的同学挑战,最终决出冠军。这样的比赛形式能引学生的兴趣,有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十个数字。尽量让多一点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2、用英语上课,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无所顾虑、敢想敢说、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片面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英语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汉语与英语学习之间的矛盾。平时学生所听、所想、所说的全是汉语,只有课堂才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地。所以教师尽量把握好课堂的几十分钟时间,多用英语来表达,这样的话,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英语的思路和方向去转,自然而然会慢慢地去说英语了。上课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

抑扬顿挫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教室的布置上也要多下工夫,有专门的英语活动室更好,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说英语的氛围。此外,合理安排学生的座位也能创设一定的氛围。我通常就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调整学生的座位,把他们的作为一小组或环形的形式布置。这样有利于讨论和交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利用上课前的一些活动来调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比如唱韵律感强的英文歌曲和Chant,边唱边做动作,还有Listen and do the action、Simon says 等活动,既可以活跃课前气氛,又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他们轻松无负担的接受知识,从而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进行课文教授时,为了让教科书“动”起来,激起学生更大的兴趣来说英语,我们可以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教材来制作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这样老师带动学生讲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维的能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水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语感。良好的环境是学生提高口语的重要场所和条件。

3、扩大词汇量,重视听力学习

在小学生英语口语课堂上,以小学生为中心,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小学生对词汇学习感兴趣。这种方法是实用且具有意义的,小学生一般都比较感兴趣,在词汇进步的基础上,增加语感,并且让小学生自愿参与其中,促使他们用所学的词汇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思想和观点。为了让每位小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刚开始,对同学们无论说什么无论讲什么都行,只要敢用所学的词汇说,让小学生轮流进行,这样胆小的学生也得到了锻炼。有些小学生一上台憋了半天终于说出了第一句话,如果教师和同学给他们以肯定和掌声,这样小学生的自信心足了,胆子也就大了,说话训练也就顺利地进行了。这时,教师可向小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看谁说得好,为了让小学生有内容可说,可以让他们收集简易的英语图片,看带有图片的英文书,看课外书等扩大词汇面。听、说的过程也是学习英语的过程,再把听、看的内容说给同学们听,这样既积累了词汇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此外,小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学习最新的、最常用的、最简易的词汇,同时纠正不正确发音,这样他们能够准确的掌握和扩大词汇

4、开辟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强化英语交际。

丹麦语言学家杰斯帕森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外语。对外语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英语课,而应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比如,在教室的课桌、窗户、黑板上都贴上英语卡片,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英语环境;在校园内设立“英语走廊”或“双语走廊”。当学生走进“英语走廊”时,就要用英语与其他同学说话;走过“双语走廊”内可以说汉话和英语,为那些初学英语者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和交往环境,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交际能力。

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英语课外活动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或平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些英语的原版影片,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学英语的氛围。

还可通过建立英语角、组织英语晚会、开展各种竞赛如演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小诗歌、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各种途径进行口语训练。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既锻炼了听的能力又锻炼了说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使用英语对话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5、培养小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习惯,做到语言清晰、流畅、达意。主要方法是有:一是培养小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形式的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小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二是直接用英语思维来表达口语。在表达前,在脑子里下意识地把语义信息,即他们想说的,直接译成英语,这种做法可避免母语的干扰,进而培养了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小学生通过一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进行一系列的理解和表达思想,接受和输出信息,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思维使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提高。

6、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等硬件设施的投入,为良好的小学生语言学习提供可靠的保证

政府应加大对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让现代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如语音室、多媒体等进入更多的小学,增加相应师资配备。这样便于教师有效的利用各种设施将文字、声音、图形、动态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真实、更自然、更地道的注意输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题材资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四、结束语

小学英语口语是一个持续教学的过程,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小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决不能急功近利,而必须持之以恒。

教师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交际氛围,一个让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并适时和适度地加以引导和点拔,口语活动不仅会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会获得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文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2] 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 桂诗春,外语要从小学起质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下载我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训练的有效性.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句子知识训练

    小学语文句子知识训练 句子由于它包含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而成为各类考试命题的热点,加强对句子的理解、辨析、积累和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语文学习水平,从而较好地提高自身的语......

    小学语文句子训练题

    小学语文句子训练题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

    也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也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本学期,我校推行了三至五年级的语文双班教学,大家更是在为如何......

    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然而学生的学业负担却依然沉重,学习效率仍然不高,这严重影响了教......

    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今后的语文素养培养起着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肩负着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要在课堂教学中......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6―0045―01 随着新......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教育是我国正规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基础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作为可以让有效教学的种子自由生存......

    谈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国家的发达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而国家的科技水平又与国民的科学素质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