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生活》教案2

时间:2019-05-15 03:0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火与生活》教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火与生活》教案2》。

第一篇:《火与生活》教案2

《火与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安全用火的常识;

2、经历一个研究关于人类用火历史的活动过程;

3、能够用已有的关于热的认识解释各个时期用火的原理。

教学重点:

知道安全用火的常识。

教学难点:

经历一个研究关于人类用火历史的活动过程。

教学用具:

两块打火石,打火机,关于人类用火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什么?你知道火的其它知识吗?你能提出有关火的哪些问题? 预测孩子的问题:生活中如果真的遇到了火灾,该怎么办? 火是怎样发现的?火有哪些作用?火带给我们哪些灾难?

二、火的历史:

远古时候人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取火的?请同学准备好的资料互相交流。

1、古代人的护火故事。

2、古代人应用火的一些故事及作用。

3、现代人对火的依赖事例。

三、取火的试验:

为什么钻木和敲击火石能取火? 能不能当场试验? 打火机又是怎样打火的?

四、生活中的火:

除了上堂课同学猜测的各种着火场景外,生活中还会发生怎样的着火场景?你曾听到过什么样的火灾?你有经历过吗?

五、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该怎么办?

请学生模拟表演,其它同学作评委,得出一些防护的基本常识。

板书设计: 火的历史 火灾的历史 火灾的防护 火灾的应变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土与火的艺术》教案2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活动二 探索与实践

教材分析:

陶艺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其种类不断发生着变化,显示出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审美追求。因此,我们教师要准备充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历史发展情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爱陶艺,进而爱民族艺术、爱祖国。学生在欣赏陶瓷的基础上学习陶艺创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创作有着独特风格的陶艺作品,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创作的快乐。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和造型能力是比较强的。尽管陶艺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但制作方法并不普及,包括他的种类与历史,学生可能是一知半解,本课可以通过对陶瓷艺术的欣赏和相关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相关的造型艺术知识和创作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过程与方法:

1、自主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陶艺的美。

2、运用多种塑形和装饰手法进行创作。体验陶艺创作为自己带来的美感与独特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劳动创造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客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初步掌握泥板成型等几种基本技法,并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教学难点:

1、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感受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

1、教师准备示范作品、图片和PPT课件等。

2、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泥刀、垫板、陶泥等。

3、用于陶艺造型和装饰的各种辅助材料,例如木棒、牙签、铁丝、竹筷、粗纹抹布等。学生:

1、课前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

2、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辅料和陶泥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土与火的艺术——走进中国陶瓷博物馆》。学生仔细欣赏短片,初步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课堂状态。

教师:同学们,这些漂亮的陶瓷艺术品包含了我们人类最为亲切的元素在里面:水火土。看来,这些最为质朴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独具魅力的艺术领域

——《土与火的艺术》陶艺。板书主题《土与火的艺术》

让同学们在欣赏短片的同时,体会中国陶艺的独特魅力,为学习新课提供情感体验和素材铺垫。

二、新授:

教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陶瓷艺术品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且进行了展示。大家想不想做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呢?

1、教师PPT展示陶艺基本方法。(1)搓泥条、做泥板的方法: 拍、压、擀、切。(2)塑形的方法:捏、盘筑、粘结等。

学生在观看中可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处。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法。

2、教师示范学做小城堡。

(1)将泥条放在一块帆布上,用双手拇指将其压在一起。

(2)沿泥料两边各放一根厚为8——10mm的木条。用碾棍碾平形成泥板。(3)根据需要准备数块泥板。(4)用木板支撑泥板,保持泥板垂直。

(5)在墙面上画出窗户的位置,用刻刀将其镂空,切出城堡墙面凸凹的造型。(6)用泥浆粘合各部件,然后整理完成。

教师:你学会了吗?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吗? 教师小结:(出示图片)

做肌理的方法:压印、掺杂、镶嵌等。装饰手法:压印、刻划、镂空等。

学生学习城堡制作方式。

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经验,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双手可以创造美。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表现方法。

3、教师小结: 陶艺的制作工序:

设计——备料——成型——装饰——烧制

学生进一步完善陶艺制作工序。

知识完善系统化处理,为学生创作奠定理论基础。

4、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陶艺设计作品 欣赏优秀陶艺作品。

三、实践创作: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发挥想象力,用灵巧的双手一起来做一次陶艺设计师,好不好?

1、作品要求:

(1)作品要构思新颖、设计独特;(2)作品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格;

(3)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

2、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创作。注意事项:(1)用水的多少;(2)重心的掌握;(3)手各部位的作用。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陶艺创作。

四、评价总结: 作品推介会的形式。

1、学生展示各组作品。

2、作品故事:学生讲解作品的造型以及含义等,还可以讲讲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有趣的故事。

3、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探讨改进的方法。学生自评、互评,取长补短。

五、课后拓展:

1、进一步了解考察世界各国的陶艺历史,整理成交流小论文。

2、发挥想象力,完成一件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创作工作,并在全校进行展出交流。

第三篇:《色彩与生活》教案2

《色彩与生活》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以原色为基础。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原色之间相互混合,可以产生许多色彩变化,并学习应用,装点我们的生活。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掌握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3、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和间色的调色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小水桶、最喜欢的色彩画。(教师)课件、颜色水、一次性杯子、颜料、色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雨过天晴后,天空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由几种颜色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出示相应的色卡。)

彩虹的形成原因:气象学中的“光学现象”,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七彩光谱。(科学常识)

2、图片对比:无色的世界与有色世界的对比(课件展示由无色到有色)身边处处有色彩,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色彩。

3、图片展示:生活中色彩运用的图片(美食、服饰、室内设计、文具等)

(二)讲授新课

1、引入课题: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里。他们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典雅,在街头、家庭、在人们的衣装和生活用品上显现,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使生活变得生动而多彩。色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1)色相:

面对一篮新鲜的蔬菜,我们一定被他们美丽的色彩所吸引,这里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辣椒、绿生菜、紫茄子、橘黄的柿子椒„„每种菜都有独特的色彩面貌,我们称这些色彩面貌为色相。

(2)明度:颜色还有深浅不同,如刻本2页中草莓的红色就有深浅的不同。我们称这些深浅的程度为色彩的明度。亮色是高明度,暗色是低明度。这里所说的高与低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3)纯度:色彩的纯粹单一程度,即鲜艳程度,叫做色彩的纯度。

女孩穿着白背心和玫瑰色短裤,老远走来,鲜明的玫瑰色是很抢眼的,说明它的纯度高。在色彩的家族里,三原色和间色是高纯度的颜色,间色与其它色混合成的复色,由于经过二次调和,纯度就会降低。任何色彩加进黑色或灰色,纯度就会降低。

(4)色彩的冷暖:色彩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冷暖的感觉。一切让人看上去感觉或联想到温暖的颜色,如红、黄、橘等色,都属于暖色。让人感觉或联想到寒冷的颜色,如蓝、青、紫等色,都属于冷色。当然冷暖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同样是红,加黄调配出的橘红和加蓝调配出的紫红冷暖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2、色彩搭配表现心情感受: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人的喜怒哀乐。

3、色彩搭配表现四季:用同一张场景的图片,搭配不同的色彩,表现出一年四季不同的感觉。

4、色彩搭配知识:

(1)有秩序性的色彩排列在一起比较和谐,能形成不同的明暗层次。(2)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会让人感到活泼、跳跃。出示课本第24页图片欣赏并思考课本上的问题。提示:靓丽的色彩表示开心、愉悦。灰暗的色彩表示难受、郁闷。

(3)这两组餐桌在色彩设计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组的色彩,为什么?(4)分析一下左图都有哪些颜色?明度、纯度、冷暖的变化体现在什么地方?

(三)作业(男生和女生各自选做)

1、男生为男孩的校服和运动服进行色彩搭配并填色。

2、女生为女孩的校服和运动服进行色彩搭配并填色。

(四)作品展示

分男生、女生进行作品展示,以竞赛的形式,评选出“最优秀的色彩搭配师”。

(五)思考

1、练一练:分析课本第25页右图上中生活用品中的色彩,哪个颜色比较暖,哪个颜色比较冷?

2、思考与讨论:试举例说说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音乐与生活》2教案

《音乐与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音乐经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伴我终生”的道理;

2、学习有关实用音乐,背景音乐的知识,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学会选择不同特点的音乐,运用到特定生活环境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

播放《欢迎进行曲》,同学们随着乐曲的节奏走入教室 提问,这支乐曲叫什么名字?可以分为几个段落

2、学唱前奏与第一、二主题

3、介绍曲式有关知识,播放《欢迎进行曲》,随着乐曲模拟指挥的动作,并小声进行曲调模,唱感受它的曲式结构。

4、用色彩表现这支曲子的曲式;如果用音乐要素描述,你认为它的速度、力度、情绪怎样?

二、再欣赏两个音乐片段,比较在速度、力度、情绪方面有什么不同?这些区别和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什么关系?

播放《摇篮曲》、《婚礼进行曲》 回答问题。

《婚礼进行曲》有几种?介绍瓦格纳、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并播放片段。

三、1、《欢迎进行曲》使来宾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音乐还可以使孩子更好地进入梦乡,除此之外,音乐还有哪些作用呢?

提示:超市里的音乐、快餐店的音乐„„

讨论后发言:陶冶情操、治病、养花,花开得好、渲染气氛、消除疲劳使心情舒畅、表达情感、胎教、素质教育、鼓舞士气、增进食欲、文明的象征„„

2、大家说了很多音乐所具有的作用,的确音乐的作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礼仪音乐:最早的音乐实用方式之一。原始氏族图腾祭祀,庆功禳灾即实用礼仪音乐。并渗透于社会各阶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2)伴舞音乐:指专为自娱性舞蹈做伴奏的音乐。这种音乐一般特点是韵律感强,旋律感强,旋律优美但起伏不大,结构工整,便于舞蹈者掌握节拍,整齐步伐。

(3)影视音乐:专为电影或电视剧而创作的主题曲或背景音乐。它的主要作用是描绘情景,渲染烘托气氛,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衬托背景氛围,必须地方色彩及民族特征,在情节发展中起纽带作用。

(4)体育音乐:转为广播操、保健操创作的音乐、运动员进行曲跑步时的音乐、用于治疗精神或神经性疾病的音乐。

(5)广告音乐:是商品广告中以音乐来突出广告主题、体现商品特点、引导人们消费的一种促销形式。

(6)背景音乐:又称环境音乐、是一种专为不同活动场所如办公室、休息室、工厂、超市、商场所使用的音乐。

(7)休闲音乐:顾名思义是人们在休息时用以松弛紧张情绪、调剂精神而播放的音乐。

四、以小组竞赛方式欣赏以下音乐片段,说说这些音乐有哪些作用,各属于哪一类音乐?

1、《卧虎藏龙》插曲《月光爱人》;

2、《啪啦啪啦舞》或交谊舞曲;

3、《哀乐》,补充介绍《葬礼进行曲》;

4、太极拳音乐;

5、佛教音乐;

6、教堂音乐;

7、雀巢咖啡广告音乐

8、国歌

9、《运动员进行曲》;

10、舒曼的《梦幻曲》

如果给失眠病人听,并取得疗效,它属于„„ 如果在老年人休息室播放,它属于„„

所以,这些音乐的分界并不是很明显,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发挥不同的作用。

五、既然我们知道音乐有很多作用,那么在我们学校一日生活中,适当的运用哪些音乐能提高我们的学习生活质量?

场景:

1、早晨同学们进校门(听进行曲风格的音乐能使大家精神抖擞开始一天的生活。)

2、早锻炼晨跑(播放奥运、亚运会或足球歌等体现体育健儿拼搏精神的音乐,让大家都来学习这种精神。)

3、上下课铃声(用一小段美妙的音乐)

4、中午广播时间(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同学们对音乐有更多了解。)

5、美术劳技等课(在适当时间可配上音乐)

6、晚上睡觉(对于一些失眠的同学可播放摇篮曲,提高睡眠质量)

7、学校的图书室

8、学校的餐厅

方案

二、试为老年人休息室和中餐厅设置背景音乐,用音乐要素描述所选乐曲并能说出一首乐曲名称。

音乐与生活

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几首音乐作品的欣赏,对音乐在生活、音乐在社会中的功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在我们生活的广泛应用,并能为场景配制背景音乐。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音乐伴随我们的终生”的道理。

教学设想:针对中学生“好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从视、听等多个角度,给学生丰富、直观、形象的画面,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力求解决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目的:1. 能识别乐曲中的情绪,利用听觉和视觉产生创造想象力。2. 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能分清那些乐曲是“实用音乐”哪些乐曲为“背景音乐”,初步能为生活中不同场景配制背景音乐。教学难点:通过音乐欣赏了解音乐中的情绪,重点区分“实用音乐”和“背景音乐”。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1. 学生听《欢迎进行曲》,有节奏地进入教室。2. 师生相互问好。

二、提问、引导进入课题

1. 请同学谈一谈对音乐的感受?师:其实音乐自古到今都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如:古代帝王则用音乐来进行政治教化,《诗经》

2.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人类精神产品,它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物,音乐不仅有一定欣赏,审美价值,同时作为一种应用科学,音乐逐渐被社会和医学界所接受,并日趋成熟。3.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音乐与生活。

三、播放多媒体: 1. 教师解释实用音乐,(用音乐来烘托气愤,配合完成某想项具体任务,这种音乐一般称为“实用音乐”。例如:仪式音乐,治疗音乐等。)

2. 播放《欢迎进行曲》,师问:A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听B段旋律你产生一种什么联象?

3. 播放《摇篮曲》,教师板书提问:1本乐曲和《欢迎进行曲》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异同?乐曲旋律中八度大跳你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创造性的想象?(同学讨论回答)。

4. 播放《婚礼进行曲》教师简单说明乐曲的情绪:A段音乐宏伟庄严,描绘了辉煌的婚礼场面;B段旋律温柔活泼,带有一种歌唱性,表现了温和愉悦的气氛。

5. 总结(1)上面三首乐曲为“实用音乐”,(2)请同学讨论后举出三首实用音乐的例子?

四、播放多媒体:

1. 教师解释“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又称“环境音乐”,是一种为办公室、休息室、超级市场、等公共场所而使用的陪衬音乐。)

请同学读出“背景音乐”的特点(加深印象)

2. 课件打一个即将开业的商厦,播放一段配音,教师准备四首乐曲片段。

师问:请同学们选出这四首乐曲那些更适合作为商场“背景音乐”(分组讨论回答并说出理由)。3. 鼠标点击页面出现一例快速行驶的列车。播放一段配音,教师准备四首乐曲。

师问:假如你是一位旅游列车车长,请根据“背景音乐”的特点,选择最适合旅客心理特征的音乐?(同学分组讨论回答并说明理由)。

六、“背景音乐”还可以在综合医院里,急诊室或输液他厅应用,有人研究表明,人们在一种声级较低的优美柔和的音乐背景下会感到,轻松与愉悦不易疲劳,对病人和家属而言能减轻消除他们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和生理状态,并进一步起到镇定作用。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音乐与生活》中“背景音乐”和“实用音乐”希望同学能分清并会运用,使音乐能够更好为生活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七、课外作业:

1. 请同学们从生活中找出2首“实用音乐”、“背景音乐”的例子。2. 请同学们为校食堂配2首“背景音乐”。

八、结束:

1.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陶冶性情的熔炼,它使我们生活的更加丰富多彩。2.播放课件中的“美国乡村音乐”,与学生话别,让同学们踏子着音乐离开教室。

音乐综合课《音 乐 与 生 活》教案

教学目的 :

1、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能分清那些乐曲是“实用音乐”,那些乐曲为“背景音乐”,初步能为生活中不同场景配置背景音乐。

2、能识别音乐中的情绪,利用听觉和视觉产生创造想象力。

重点难点:通过音乐欣赏了解音乐中的情绪,重点是区分“实用音乐”和“背景音乐” 课前准备:听音乐进教室

1、学生听《欢迎进行曲》,又节奏的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引导学生站立、庄严行队礼。

2、提问:刚才播放的是什么音乐?一般在什么场合使用?

3、引导讨论,小结:重大的仪式、活动、会议时使用。

4、问:生活中还听到了哪些音乐?

二、讨论激趣,学习知识

1、提问:什么叫做音乐?(教师课件出示:是人们用有组织、有规律的声音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抒发意志的艺术。)

2、生活中的音乐一般分为哪几种?请举例说说。

3、小结并引导归纳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音乐大致分为两大类:即“实用音乐”和“背景音乐”。

A:实用音乐:用音乐来烘托气氛,配合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称作“实用音乐”,如仪式音乐、治疗音乐等 指导讨论例举:哪些属于实用音乐?

1)、播放《摇篮曲》,和《欢迎进行曲》比较,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前者音乐情绪热烈、激昂;后者安静、祥和。)

2)、放《婚礼进行曲》,学生说出音乐的情绪,教师小结

3)、小结:上面三首乐曲都属于“实用音乐”,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再一次强调“实用音乐”的实用性。

B、背景音乐:又称“环境音乐”,是一种为办公室、休息室、超级市场、饭店等不同环境而使用的陪衬音乐。在商业和旅游上,“背景音乐”起到了一定的经济作用。

1)课件打出一个商厦,播放一段配音:在商业上,背景音乐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研究显示若在超级市场播放徐缓优美的音乐,可以使顾客不知不觉的放慢脚步,同播放快速音乐相比,销售量增加38%。2)为下列场景选择合适的音乐:

迎接来宾 《运动员进行曲》 庆祝商场开业 歌曲《难忘今宵》 举办生日活动 小提琴独奏《小夜曲》 过年了 《春节序曲》 为运动员加油 《喜洋洋》 用餐饮茶 古筝曲《渔舟唱晚》 闭目养神 《骏马奔驰》 赛马场 《祝你生日快乐》

大型文艺汇演的闭幕 《欢迎进行曲》 追悼会 歌曲《今夜无眠》

朋友聚会狂欢 《葬礼进行曲》《摇滚迪斯科》

三、课堂小结:音乐可以使人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热爱音乐,就是热爱生活。

四:布置作业:

1、请学生从生活中找出3首“实用音乐”、“背景音乐”的例子

2、请同学为学校食堂配两首“背景音乐”

五、结束:播放《加州旅馆》,与学生话别,让同学踏着音乐离开教室。

第五篇:《阿玛勒火》教案2

《阿玛勒火》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西藏的风土人情,以及西藏音乐风格特点和西藏舞蹈特点。

2、能够分辨出《阿玛勒火》的题材,说出西藏舞蹈的特点。

3、感受西藏音乐的风格,体会西藏新面貌和西藏人民爱戴和尊敬孔繁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音乐视频、图片更深入的了解西藏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西藏音乐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聆听一段藏族歌曲。

2、收集西藏歌曲,西藏还有那些歌曲?(《青藏高原》、《圣地拉萨》、《格桑拉》、《青海湖》、《坐上火车去拉萨》、《青海人》、《桑吉卓玛》、《天路》、《乃宁桑珠庙会》等)

二、欣赏《阿玛勒火》

1、聆听《阿玛勒火》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其三个明显的艺术特征。1)乐段的开头都用“阿玛勒火”这个衬词启始。2)乐段的结尾都用的旋律收束。3)乐段与乐段间都用间奏予以过渡。

2、解释囊玛的含义。

“囊玛”在藏语中有“宫内”的意思,受宫廷文化的影响,常被人们误以为是宫廷音乐,其实,它来自民间是一种传统歌舞形式,以歌为主,以舞为辅,演出人数不限,常在室内演出,通常由引子、慢快歌舞和快歌舞三个部分组成。

3、聆听《阿玛勒火》时,先让学生哼哼旋律,理解歌词,再引导学生在音乐情绪上、音乐风格上(特别是与其相关的音乐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上)其它藏族歌曲进行对比,进而对 “囊玛”这种音乐体裁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三、欣赏西藏舞蹈

1、放西藏舞蹈视频,西藏的舞蹈有什么特点?(舞步、弯腰、服装等)

2、让学生简单地学学西藏的舞步。

四、总结

通过欣赏藏族歌舞体验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奔放,也从它的旋律中感受到西藏音乐的独特风格。

下载《火与生活》教案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火与生活》教案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2

    1、家乡的春天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的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初步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学会照顾自己,能够注意春天疾病的预防。 活动准备: 1. 课前布置任务,收集有关春天的信......

    《无机盐与植物的生活》教案2

    第三节 无机盐与植物的生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分析不同肥料的特点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 尝试探究某......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

    《16 光与我们的生活》教案2

    《16 光与我们的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的发展,电灯是怎样发明的。 2、了解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力。......

    吻火教案

    【导入】吻火 《吻火》这一标题新颖大胆,给人深情激烈的感觉,让我们在文章里体会 活动2【讲授】介绍作者和背景 梁遇春(1904-1932),福建福州人。1924年就读北京大学英文系......

    生活与环保部工作计划2

    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与环工学院学生联合会 生活与环保部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东风送暖,春回大地;桃花殷红,梨枝飘香。新学年伊始,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的到来。迎着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