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与火打造的艺术——陶艺作品的创意
《土与火打造的艺术——陶艺作品的创意》
一、教学设计思路
陶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扬名寰宇,并且物以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陶文化教育融合多种教育于一体,可以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灿烂历史文化的渊源及发展,增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陶文化有其他美术的共性,更有着区别与其他美术的质的规定性:任何一件陶瓷艺术作品都是材料的质地、工艺手段、艺术表现形式三者的统一,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的统一,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本教材我们主要研究的“陶艺”也叫“现代陶艺”,它抛弃固定造型风格的程设,不把实用当作主要功能,更多注重的是它的艺术性,追求不带任何功能要求的纯粹化的形式。本单元分二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上网进行浏览和自主学习、获取信息收集,了解我国陶艺起源、发展及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摄取信息,进行探索研究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本课时就是在了解陶艺的起源、发展的基础上,重点了解陶艺造型的塑形和装饰,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尝试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如木棒、牙签、竹筷、铁丝等进行陶土的造型创作,把握雕塑造型的立体感,感受陶土潜在的美感特性,逐步养成收藏自己喜爱的作品并拍摄照片,作简单的介绍,养成乐于与人共赏的习惯。让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在手中凝结,自信和快乐在“土与火的洗礼”中铸造。
二、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比较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特点。了解陶艺造型的塑形和装饰手法,尝试并学习各种陶艺造型方法和陶艺的装饰方法来创作陶 1 艺作品,体会制陶的无限乐趣。
过 程 与 方 法:收集一些陶艺的有关的资料,讨论分析现代陶艺造型的塑形和装饰手法,以自主的方式进行尝试和探索,运用多种塑形和装饰手法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陶艺粗犷而质朴的艺术魅力,体会与泥、与传统中华古老文明的基础和交流的情感;能克服困难、完成陶艺作品创作。了解我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渊源及发展,产生对陶艺的兴趣,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历史,○引导学生欣赏现代陶艺作品,体会艺术家奇妙的构思和陶艺粗犷而质朴的艺术魅力。
2寻找一些现代陶艺作品,○从陶艺的塑形和装饰手法方面引导学生欣赏,鼓励学生尝试和学习,体会陶艺创作的无限乐趣和成就感。
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优秀陶艺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塑形方法、装饰方法,使陶艺作品更加新颖、别致。
2能用自己创作的陶艺作品装饰自己的生活环境。○
五、教学准备
1电脑、网络、实物投影仪、“土与火打造的艺术”之powerpoint 教师:○②陶艺教学网站、现代陶艺作品书籍。
3完成学习评价单设计。○4用于陶艺造型和装饰的各种辅助材料如木棒、牙签、竹筷、铁丝、粗纹○抹布等。5陶泥
○1自行收集陶艺的相关书籍、网站、U盘 学生:○2制作工具:木棒、牙签、竹筷、铁丝、粗纹抹布等。○3陶泥
○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上网查阅了关于陶艺的资料,许多同学都把收集到的资料带来○了,我们先把收集到的图片在展示板上展出。
2教师在展示板上选择几张陶艺图片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请问这几张陶艺图片在风格上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第一张属于传统陶瓷,第二第三张属于现代陶艺。传统器皿讲○究对称之美,注重实用性。现代陶艺抛弃固定造型风格的程式,追求不带任何功能要求的纯粹化的形态。现代陶艺风格上讲究个性,表现出粗犷而质朴的魅力。
2、提出课题 ppt展示陶艺造型的工艺流程表 ○ 3 设计——备料——成型——装饰——烧制
2点击ppt出示陶艺图片
○
提问:这些作品用了什么塑形和装饰的方法?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通过教师示范录像片断 ○让学生了解搓泥条、做泥板(拍、压、擀、切)、做肌理(压印、掺杂、镶嵌)的方法;了解塑形时捏、盘筑、粘接、拉坏的方法;了解陶艺装饰时压印、刻划、镂空、粘贴、施釉的方法。
3、尝试制作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作品展示
1把学生陶艺作品按人物、动物、用具、仿制品、创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集体投票选出一、二、三最佳作品。获奖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创作过程交流。2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
5、教师总结
陶艺是一种生生不息、永远都在创新、变革、发展的艺术,它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艺术功能,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精神上的美的享受,通过陶艺制作,许多同学将自己的想象变成了具体成果,充分享受到自己发现、理解、创造、表现的乐趣。最后以教育界老前辈吕型伟先生的题词作为本节课的结束语——以陶育德,以陶立人。
第二篇: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在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陶艺是最独具魅力的,不仅是因为水、土、火等因素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更主要的是土和火这两种朴素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极为宽广且变化莫测的想象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片独具魅力的艺术空间。
三、新授:
1、陶艺之美
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欣赏。
教师提问:欣赏作品后请同学们想一想,陶艺与雕塑有什么不同吗?
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有何特点吗?
教师提问:陶艺与其它艺术门类有何区别?它有哪些独特的艺术语言吗?
2、中国陶艺
教师提问:英文的中国如何拼写?
中国享有盛誉的陶瓷艺术,在世界发展史中,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篇章。英文“中国”China,指的就是瓷器。它以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影响着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陶艺发展概况。(课件)
(1)原始陶器
(2)原始瓷器(3)秦兵马陶俑
(4)瓷器发明
(5)唐三彩
(6)宋代陶瓷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烧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出现了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即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和弟窑、定窑,还出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民窑。
(7)元代陶瓷
(8)明代陶瓷
(9)清代陶瓷
四、思考: 想一想:
1、瓷器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2、宋代有哪五大名窑?
中国的陶瓷发展历史悠久,而外国的陶瓷艺术也精彩纷呈,给同学们留一项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考察一下世界各国的陶艺历史。
3、陶、瓷之别。
想一想,陶与瓷一样吗?你会辨别吗?
五、小结:
看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一定想亲手尝试一下陶艺制作的乐趣,别着急,下节课我们就请同学们亲身体验一下陶艺制作的乐趣。
第三篇:《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过程与方法:
1、自主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陶艺的美。
2、运用多种塑形和装饰手法进行创作。体验陶艺创作为自己带来的美感与独特的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劳动创造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客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初步掌握泥板成型等几种基本技法,并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教学难点:
1、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感受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
1、教师准备示范作品、图片和PPT课件等。
2、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泥刀、垫板、陶泥等。
3、用于陶艺造型和装饰的各种辅助材料,例如木棒、牙签、铁丝、竹筷、粗纹抹布等。学生:
1、课前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
2、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辅料和陶泥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课堂状态。
二、新授:
教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陶瓷艺术品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且进行了展示。大家想不想做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呢?
1、教师PPT展示陶艺基本方法。
(1)搓泥条、做泥板的方法:拍、压、擀、切。(2)塑形的方法:捏、盘筑、粘结等。
学生在观看中可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处。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法。教师小结:
做肌理的方法:压印、掺杂、镶嵌等。装饰手法:压印、刻划、镂空等。
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经验,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双手可以创造美。
三、实践创作:
1、作品要求:
(1)作品要构思新颖、设计独特。(2)作品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格。
(3)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
四、评价总结:
1、学生展示各组作品。
2、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探讨改进的方法。学生自评、互评,取长补短。
第四篇:《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陶艺之美
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欣赏。
教师提问:欣赏作品后请同学们想一想,陶艺与雕塑有什么不同吗?
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有何特点吗?
教师提问:陶艺与其它艺术门类有何区别?它有哪些独特的艺术语言吗?
2、中国陶艺
教师提问:英文的中国如何拼写?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陶艺发展概况。(课件)
(1)原始陶器
(2)原始瓷器
(3)秦兵马陶俑
(4)瓷器发明
(5)唐三彩
(6)宋代陶瓷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烧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出现了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即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和弟窑、定窑,还出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民窑。(7)元代陶瓷
(8)明代陶瓷
(9)清代陶瓷
三、思考: 想一想:
1、瓷器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2、宋代有哪五大名窑?
中国的陶瓷发展历史悠久,而外国的陶瓷艺术也精彩纷呈,给同学们留一项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考察一下世界各国的陶艺历史。
3、陶、瓷之别。
想一想,陶与瓷一样吗?你会辨别吗?
四、小结:
看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一定想亲手尝试一下陶艺制作的乐趣,别着急,下节课我们就请同学们亲身体验一下陶艺制作的乐趣。
第五篇:火与土的艺术教案(范文)
鹤溪小学茶艺课程 教案
火与土的艺术
鹤溪小学 董文婷
【教学目的】
1、欣赏不同工艺的茶具,初步了解茶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
2、学习简单的茶具制作方法,培养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感受陶艺文化,激发创作欲望。【教学重点】
了解茶具特点,学习简单的盘制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方法,创造出造型美观的茶具作品。【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陶泥、陶泥工具。【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陶泥:这是什么?你会玩吗?
2、你能用它捏什么?
3、揭示课题:《火与土的艺术》
4、为什么是火与土的艺术呢?
二、初步感知
1、让我们走进陶艺工厂了解一下吧~
2、原来我们的茶具是这样来的,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想? 你想去体验吗?
3、让给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茶具吧~ 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碗等这类饮茶的器具。有铜铁的、有竹木的、有陶瓷的……
鹤溪小学茶艺课程 教案
4、一个茶壶分哪几个部分呢? 壶身、壶嘴、壶柄、壶盖
5、你会怎么制作茶壶呢?请学生说一说。
三、体验感受
1、学习制作步骤 ①、拉胚。②、捏。③、盘泥条。
2、学生动手尝试
3、同龄作品欣赏
四、创作
1、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茶具。
2、用拉胚的方法拉制一个茶具。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
2、交流感受,说一说喜欢的作品。
六、拓展
陶泥的可塑性很好,你可以自己在课余时间去制作更多的陶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