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供一个优秀的初中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案例。案例可以是自己的教学实录,也可以是其他人的教学实践。
《散步》教学案
——以小见大话亲情,举轻若重道美感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自主参与合作、主动发现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独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学习体验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学习活动中的质疑问难、探究拓展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延伸反思,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中愉快地获得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散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牧歌式的情景,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性美。本文主要在于对学生审美阅读的启蒙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进入课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寻找美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同时,因为语言的学习、情感的体验远远不是一篇课文所能完成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希望能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其一,是课外阅读,希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理性认识,能够把自己的阅读积累兴趣调动起来;其二,是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的写法。
3、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小组活动,寻找典型词句,体会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和课文深长的意味,初步学会运用‘举轻若重’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导入新课:
师: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在生活中曾被许多小事感动过:平平常常的一天,收到了来自远方朋友的祝福,虽然只有淡淡的一句“你好吗”;伤心失败的时候,一位平常不是特别亲近的人默默地为你递上一张纸巾,轻轻地对你说“我们知道你尽力了”。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总能让人读出许多的真情。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大家说说。
请两至三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交流。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的《散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生活中最细微的小事写得让人感动的。(多媒体投影“散步”)
(于细微处见真情。导入既与学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课堂基调。虽未涉及文本,却已“意在言中”。同时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可锻炼学生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1、朗读比赛。以班级为单位,大家推选一名代表和老师比赛,借助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秋日思雨》。其他同学从以下三方面给予评判:(1)音准;(2)句逗的停顿;(3)语气、语调的处理。
2、通过讨论,统一意见:本文基调愉快而深沉;语调平稳,不亦过高或过低;语气亲切,温和,并含有庄重;语速以中速为主,第四自然段应快些,第六、八自然段应慢些。
根据讨论结果,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初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师生互动,形成板书。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我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以竞赛的形式,并且是与老师竞赛的形式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那种追求成功的兴奋可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为自己、为集体争光。同时,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并不知不觉地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对作品的理解中。)
三、师生合作,初步发现
1、师生共同探讨第一、二节。
学习第一节:多媒体投影第一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请同学们轻轻地把这句话读一遍。(生读第一节)
师:从这样一句话的表述中,你能读出作者在写这句话时含着的情感吗?自己再轻轻读一遍。
(冰山只露一角。以猜读体味作者的创作,学生以最自然的状态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不急于让学生回答,给他们时间再次阅读。)(生轻声读。纷纷举手。)
(既让学生猜想,自然给以一定时间。对开放性的问题,不仓促评价。努力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师追问:这样的内容平常习惯是怎样表达的?作者这样选用词语和选择句式,你能否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通常习惯的表达有:
(1)我们一家四个人在田野上散步。(2)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归纳比较结果:文章选用的句式有强调的意味,突出“我”对母亲的尊敬及对一家人的爱,郑重其事地推出一个镜头。
(进一步朗读并感受课文语言,切入到本课主要目标——语言的探究,通过比较发现用词、句式的不同寻常,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学习第二节:自主发现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推选用得巧的词语,体验其中蕴含的真情。
句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词语:信服(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会发现句式与词语的选用上都有一种“举轻若重”的感觉,更深入地把握作者把小事情写得很重,写得意义不凡。)
2、学生归纳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作者用心选用句式与词语,整篇文章给人一种“举轻若重”的感觉,使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显得那么不同寻常。
(归纳的环节非常重要,它把对具体内容的推敲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小组学习,圈画交流。出示要求:在前面学生自己阅读、发现的基础上,圈画后面几节文字中比较特殊的,也就是有举轻若重感觉的句式与词语,进一步探究语言。
(小组活动,师生互动。教师适当帮助有疑问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教师要提醒小组及时总结,准备交流。这一阶段也可以将文章分成几部分,分别交给不同的学习小组探讨,这样有利于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2、班级交流,共享发现。
每个小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发现与全班共享,可选择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 可能有的句子:
(1)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从小孩的嘴里出来,显得特别的天真、可爱,可让学生仿读进行品味。)(2)我的母亲老了,„„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问:为什么他们都听我的?引导学生探讨)(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非常普通的景色,在作者的笔下却是那样地富有诗意,并且使它与庄重的话题“生命”联系在一起,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作者为什么看到这田野美丽的春景会想到生命?”“这与前文写母亲有无联系?”等问题。并让学生动笔仿写,深入理解语言美。)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就是整个世界。
(这是一句有着深刻含义,富有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在探讨中,应鼓励学生对这句话发表独特见解。)
(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的能力,并且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探讨中穿插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读是吞食、咀嚼,是最简便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沈江峰《主体阅读的实践形式探析》)▲ 可能有的词语:
太迟、总算、熬、分歧、责任的重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在探讨这些词语时,主要是要分析这些词语是如何“举轻若重”的,是如何把小事看成很大的。教师在交流中适当引导,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如:说母亲过冬天,为什么说成“熬”?母亲和儿子两人意见不统一,为什么要用“分歧”这个这么大的词?我为什么会感到责任的重大?假设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为什么我和妻子要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地背呢?等等。这些都是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渗透情感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分享学生的发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把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在于学生自主的发现与交流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注意语言、情感,也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语文托起的,是一个大写的“人”。)
五、拓展:强化发现
1、与作者原文比较,推进研究。
文章选进教材时删了三处文字,出示这三句话,讨论编者删改的意图,并且评价删改的效果。
括号内为原文删去的三句话:
(1)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2)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3)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教学中,讨论编者的删改意图相对于初一的学生有一定难度,可以先请学生评价删改的效果,再揣摩编者的意图。)(教师根据学习情况决定是学生个体独立思考还是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平等审视的意识,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放任思维的潮流。“且放杜鹃林中啼”,只要合理、能说得通就可以。)2、调用积累,向课外拓展。
师:举轻若重的语言能把小事情写得庄重、意义不凡,有些能使文章变得轻松幽默,在生活中或者阅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例子,如“扛着一支铅笔”。你能否也运用“举轻若重”的写法,写几句话,描述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 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读与写结合,同时也希望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学语文,更应该用语文。用中才会思学,学也才会其乐无穷。)
六、比较:验证发现
速读课后短文《三代》,和《散步》进行比较阅读。
师:《三代》与《散步》相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提示:可从情节、主旨、写法和语言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
(比较是研究性学习经常用到的方法,《散步》与《三代》的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差别较大,语言风格也就各有千秋,这两篇文章作为一组教学材料,比较它们的语言风格,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角度。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说《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当然,教学中不要赶进度,来不及1课时完成,可以把这一项任务放在课后,作为一次研究性的作业,向课外拓展,深入探究。)
七、反思与小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由同学谈本节课的收获与启示。)
2、师总结:《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这处空白点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回味中对本节课巩固了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以大家齐唱《常回家看看》来结课,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八、作业布置
1、老师的建议:大家把文章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与父母共读,亦是多角度阅读的一种形式。也是孩子与成人的一种交流。)
2、观察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是否真的有许多值得一写的“生活细节”?展现语言魅力,描绘生活之美。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品味生活。实践是最好的学习途径,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会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九、板书设计:
(板书图示是直观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一种科学,但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再创造,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课的板书,分成主板和副板,主板设计了一个围着“爱”字的心形,四个人物的位置也做了相应的处理,这些都紧扣住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获得无限的美的享受。副板的设计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篇:一个优秀的初中现代文学教学案例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
一、师生活动
(课间播放优美的诗歌朗诵录音,使教室里充满文学的韵味,营造一种诗意的学习氛围。)
二、营造氛围,从细节做起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现在有哪些同学能够充满感情的为我们背诵这首诗?
(众生举手。指名背诵,两名至三名。)
师:刚才欣赏同学们的背诵,最感动我的一句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今天我们要学习戴望舒的一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与艾青的《土地》一样,诗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热烈。我们来听一遍课文录音,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
(示范性的朗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为学生学习提供最佳指导。)
(生听读诗歌,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师:听过一遍之后,同学们体会到这首诗中包含着什么情感?
生1:诗中包含的是爱国的情感。
三、整体把握是深入探究的基础
师:是总体的把握。是一首爱国诗。具体说呢?
生2:我感到诗人很悲哀。
师:“悲哀”一词似乎不够准确啊。
(有生补充:悲愤。教师肯定。)
生3:其中还含有激动、欣喜的感情。
师:看来,诗中不止含有一种情感。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呢?我建议大家找到一条诗人抒发感情的线索,顺藤摸瓜。
生4: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那就应该顺着他摸索的顺序去看他抒发了什么情感。
师:很好。我们就按他说的方法做。大家自己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注意看诗人用他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哪些地方,又分别在上面寄托了什么情感。读完在书上做勾画批注。
(生朗读,读后勾画批注。)
生5:诗人手掌摸索到的有“这一片湖”“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因为这些地方都已经被毁坏,都沾满了血和灰,所以作者是非常痛苦非常悲愤的。
师:关键词抓得非常好,概括得也很准确。请其他同学补充。
生6:还有“辽远的一角”。可看出诗人这时非常欣喜。因为前面他看到的都是阴暗的,而这里却是“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将驱散阴暗,带来苏生”,所以他是很高兴的。
师:显然,本诗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前后的对比:前半部分主要是冷色调的,低沉伤痛;后半部分主要是暖色调的,高昂,憧憬。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读的时候,有没有读出这种情感啊?
(生杂说:没有。有很多人开始小声试读。学生自读。)
师:我来听听同学们这时候的朗读是不是有进步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表演一下。
(指名让一个学生读。)
师:好多了!总的来说把握住了两种情感,但一些具体的句子处理的还不够准确。下面同学们就要想想办法让自己的朗读更有情感更有节奏感一些。我建议大家分组来读。合作学习的时候,同学们要弄清楚诗人借助那些形象来抒发了什么情感,在语言上哪些句子让我们很喜欢。读一读这些句子,品一品它的韵味,看看是不是读的更有味道一些。可以分工读,也可以轮流读,每个人都要读到。
四、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由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师在小组间巡回解疑。)
师:请各小组读一读我们最欣赏或最有感受的句子。
生7:(读“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永恒的中国!”)这一节是我们很喜欢的。首先,从感情上来说,它很高昂,能够给人以鼓舞,让人读起来就能感到一种力量。
师:打断一下,你认为这种力量是什么?“辽远的一角”具体指什么?
生7:我们查过资料,“辽远的一角”应指延安。有的资料上说的是解放区。(其他同学纷纷点头)这种力量就是一种爱国的力量,诗人相信我们国家虽然现在灾难深重,但还是有希望的。
师:好!同学们课前查阅资料做的不错。
(适时肯定学生并进行学法指导,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生7:其次,从语言上说,这一节用到了很多让人感觉蓬勃向上的词语。比如: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太阳、苏生等,让我们感觉到诗人欣喜、赞美的感情,也受到鼓舞。
师:这一小组对这一节诗的品读有两点很值得赞扬。一是善于抓住作者选择的形象,体会作者在其中寄予的情感。第二是善于抓一些起修饰作用的关键词,从这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入手,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等会希望其他组的同学能够学着做做品析。
生8:(读“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这一节我们很喜欢。因为他列举了一系列事物,表达出了对祖国的热爱。
生9:这一节中列举了“这一片湖”“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在这些事物上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其中第一个列举的就是作者的家乡,说明他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的。
师:这位同学指出,作者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寄托在这些形象上面。那么为什么作者单单选择了这些形象呢?西湖是作者的家乡,所以他首先选择了它。其他的呢?
生10:长白山、黄河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很重要的一些地方。像黄河,她是我们的母亲河。还有南海,这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师:很好!我们还可以从这些形象中看出一个列举的顺序。
生11:是从北到南。
师:这也就是说,诗人用无形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从北到南涵盖了我们整个的版图的。这样写给我们什么感受啊?
生12:作者并不是真的用手掌在摸索,这是他的想像,很奇特。
生13:我们课前查阅资料知道,戴望舒写这首诗是在牢狱里,他也不可能看到这么广大的土地,全都是想像。
师:的确,这首诗全靠诗人用想像来完成。作者身在牢狱,用心灵的手掌抚摸着祖国大地,抒发深沉的爱国情感,可以说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给我们奇妙的感受。应该学习这种大胆的想像。
师:刚才我们说到,要善于抓住诗句中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饰词语来体会感情。谁来讲讲?
五、学法指导
生14:这一节中有两句给人的感觉还是很明亮的。就是“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这两句写出了繁花的颜色、芬芳的气味,还有“嫩柳枝”,给人感觉很柔、很脆。
师:这两句与其他诗句不同之处在于──
生15:这是他在摸索时回想到的过去美好的景象。现在的西湖是这一句“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给人感觉还是冷色调的。
师:好,接着找,还有哪些冷色调的修饰词。
生16:“冷到彻骨”。
生17:“寂寞地憔悴”。
生18:“苦水”。
生19:还有黄河“水夹泥沙”,是混浊的。
生20:“蓬蒿”,和前面写西湖一样也有对过去的回忆,过去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却是杂乱的,荒芜了。
生21:还有“血和灰”“阴暗”。
师: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想像飞扬的时候将祖国的辽阔土地受到侵略践踏和解放区的生机和光明作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寄托了自己对祖国灾难的哀痛、对祖国未来的憧憬。我们要学习这种表达感情的方法。
六、提示学生抓准知识点
生22:现实的故乡与江南与回忆中的故乡和江南是一个对比。
师:是啊。这样对比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家乡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师:经过这一番品读,我们再来朗读一遍,看是否比刚才读的有感情有节奏些。各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可以每人读一部分,也可以轮流读一遍。
(小组朗读。)
师:我们请几个小组来读一读。
生23:我们小组女生朗读前半部分,男生朗读后半部分。
(小组表演朗读,读出了感情,众生鼓掌。)
七、读中品,品中读,朗读能力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生24:我代表我们小组朗读。
(生朗读。众生鼓掌鼓励。)
师: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是不是已经有了比较深的印象?能不能趁热打铁把它背下来?试试看,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背诵。
(生赶紧准备背诵。随后指名4~5名同学试着背诵,并提出课外加强背诵的要求。)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所有的同学都该想想,自己在这节课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自己还想在哪方面有所突破或提高?
(生冥想,总结。)
八、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生25:我在这节课上了解了这首诗中包含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我想课外能把这首诗背的再熟练一些。
生26:我学到了诗人都是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一些具体事物上。
师:你可以把课后练习三做做,学习这种写法。
生27:我又学到了一首爱国诗,我想再积累一些爱国的诗歌。
生28:我学到了对比的写法,我想用对比的手法写一段话。
生29:我朗读的比先前好些了。
师:总结得很好。虽然角度不同,但每位同学都能有一点收获。根据大家的总结,老师提出以下几个作业供大家选择,每位同学可以选择1~2道来做。
九、自主选择作业,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
(生急切地想知道有哪些作业可供选择。师出示作业牌。)
1、积累:爱国诗歌大串联,不少于5首。
2、背诵并默写课文。
3、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一段富有诗意的话或者几句诗,抒发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4、诗的前后两部分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学习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几句诗,表达一种情感。
师:我选择,我喜欢,希望大家通过自己选择的课外作业加深对这节课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课后评析:参与是课堂的生命,只有学生动起来,文学的影响力才能深深的渗透到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之中。本堂课最出彩之处就在于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诗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的祖国的抒怀之作。诗歌一方面描写沦陷区的阴暗,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发出赞美。诗人的情感由凄楚转而变为热切的期盼。其中诗歌的前半部分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在此对重点问题作了重点分析.而后半部分,情感表达很清晰,学生较容易掌握,教师因势利导,由情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自己体验,感受更深切。
对难点的处理恰切。由于学生距离诗歌写作的时间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要求他们真正体味沦陷中国人的痛苦难度较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以及情感的变化,怎样理解作者选取的意象以及在意象中寄予的深层内涵,基于此,课堂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在文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点在于给学生嘉庆写作背景的渗透,帮助其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体验作者情感变化。教学思路正确,教学方法灵活恰当。
第三篇: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相反数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相反数》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复制链接]
──《相反数》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课堂实录:
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找出一条理由,将-4,+3,+4,-3分成两组.
生1:我将-
4、-3分在一组,将+
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师:简单地说,就是将符号相同的放在一组.
生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师:你的意思是-4与+4相同,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
生2:不是那个意思,我指的是-4与+4中都有4这个数,也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
师:什么数相同一定要说明,否则容易引起误会.(板书:符号后面的数)
生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师: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
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 生4:相反数.
师:你是怎样想到把它们叫相反数的呢? 生4:看书知道的.(众笑)
师:你先预习了今天的内容,知道了像+4与-4这样一对数是相反数(板书课题),不知是否想过,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生4:没有想过.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
生5: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师:说出了最重要原因.不过照这种说法,-4与+3也是相反数,是吗? 生(众):不是,它们符号后面的数不同.
师:分析的有道理.现在请大家用尽可能简单的一句话说明什么样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生6: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板书)生7: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板书)师:请你举例说明.
生7: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师:说的都很好,用简洁的语言把数的两个部分的关系都讲清楚了,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板书),这与刚才两个同学的说法一致吗?
生(众):是一致的.“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师:很好,挖掘出了言外之义.关于什么叫相反数,谁还有新的说法? 生8: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板书)
师:反应很快,“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关于相反数,谁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生9:为什么说“互为相反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生(众):+3是-3的相反数,-3是+3的相反数. 师:谁还有问题吗?
生10:我的问题是零有没有相反数? 师:你怎么想起了这样一个问题呢?
生10:前面提到的相反数总是一正一负,我就想到是否遗漏了零.
师:老师真为你高兴,你想到了一个不能遗漏的重要问题.关于零有没有相反数,请大家不要急于看课本,先思考一会,然后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 生:(思考,讨论).
师:先请一个认为零没有相反数的同学说明理由.
生11:因为相反数总是一正一负符号不同,而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零没有相反数. 师:有道理.那么认为零有相反数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生12:0也可以写成+0和-0.比如说某人做生意不赚也不亏,也可以说赚了0元,或说亏了0元,即可记作+0元和-0元,所以+0=-0=0,+0的相反数-0,0的相反数就是0. 师:也有道理.从表面上看,0与0互为相反数好象不符合符号不同这个要求,但是象生12举的例子中提到+0和-0,并且+0=-0=0,也是可以的,所以,关于特殊的零,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7,-0.5,0,6,+1.5 例 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老师有意隐藏了三角板、圆规,板演学生凭眼估计画出了表示-4的点)师:请大家判断,表示-4的点位置是否正确? 生(众):好象偏右了一点,应该还在左边一些. 师:正确的点应该在什么样的位置?
生13:-4到原点的距离与+4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师:还补充几个字就好了.
生14: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与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师:非常准确.不是数到原点的距离,而是点到点的距离,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谁到黑板上来检验表示-4的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一名学生利用三角板测量出了表示-4的点的正确位置,老师用圆规又检验了一次)练习:把-6,5,0,-2.5和它们的相反数都表示在数轴上.
师:练习中,我们发现:除零外,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为什么除零外表示相反数的点一定会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呢?
生15:因为除零外,两个相反数总是一负一正,所以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 师:分析得对.谁能用相反数的概念中的某些词语来说明这个问题? 生16:就是“符号不同”.
师:很好,因为“符号不同”,所以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当我们用眼观察图形,看出了相反数的一个特点后,一定要进一步开动大脑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而往往从概念中就能找到原因.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板书).为什么表示相反数的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生17: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师:很好,很快就掌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现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师: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总是将特殊的的零排除在外.请大家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师:前面提到的三个方面中,有哪两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
生18:前面两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师:说的好,希望大家以后能向今天一样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请看练习. 练习及解答(略)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概念及概念应用课.教科书以现两个思考形式呈现本节的内容.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先以发散思维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变化,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课堂上.带有激励性的语言,使数学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之中,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在对相反数概念的提炼及应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师生有目的的对话,使学生对相反数有了更深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并用数学知识进行了检验,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跃,兴趣高.通过对0有没有相反思的讨论,我又设计了一个开放问题,让学生自己解释有没有的原因,它具有思维的跨度,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从发现、推理、验证到判断这一重要数学探究过程,同时这一问题也是相反数概念的外延,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本节课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参与面不够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有积极思考,不够大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担心自己说错了会让老师和同学们笑自己. 通过本节课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
(一)导入新课要结合实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二)加深理解新知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三)巩固新知要在生活实践应用中.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今后我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策略.
第四篇: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相反数》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相反数》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课堂实录:
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找出一条理由,将-4,+3,+4,-3分成两组.
生1:我将-
4、-3分在一组,将+
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师:简单地说,就是将符号相同的放在一组.
生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师:你的意思是-4与+4相同,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 生2:不是那个意思,我指的是-4与+4中都有4这个数,也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
师:什么数相同一定要说明,否则容易引起误会.(板书:符号后面的数)
生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师: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
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
生4:相反数.
师:你是怎样想到把它们叫相反数的呢? 生4:看书知道的.(众笑)
师:你先预习了今天的内容,知道了像+4与-4这样一对数是相反数(板书课题),不知是否想过,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生4:没有想过.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
生5: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师:说出了最重要原因.不过照这种说法,-4与+3也是相反数,是吗?
生(众):不是,它们符号后面的数不同.
师:分析的有道理.现在请大家用尽可能简单的一句话说明什么样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生6: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板书)生7: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板书)
师:请你举例说明.
生7: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师:说的都很好,用简洁的语言把数的两个部分的关系都讲清楚了,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板书),这与刚才两个同学的说法一致吗?
生(众):是一致的.“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师:很好,挖掘出了言外之义.关于什么叫相反数,谁还有新的说法?
生8: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板书)师:反应很快,“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关于相反数,谁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生9:为什么说“互为相反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生(众):+3是-3的相反数,-3是+3的相反数. 师:谁还有问题吗?
生10:我的问题是零有没有相反数? 师:你怎么想起了这样一个问题呢?
生10:前面提到的相反数总是一正一负,我就想到是否遗漏了零.
师:老师真为你高兴,你想到了一个不能遗漏的重要问题.关于零有没有相反数,请大家不要急于看课本,先思考一会,然后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
生:(思考,讨论).
师:先请一个认为零没有相反数的同学说明理由.
生11:因为相反数总是一正一负符号不同,而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零没有相反数.
师:有道理.那么认为零有相反数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生12:0也可以写成+0和-0.比如说某人做生意不赚也不亏,也可以说赚了0元,或说亏了0元,即可记作+0元和-0元,所以+0=-0=0,+0的相反数-0,0的相反数就是0.
师:也有道理.从表面上看,0与0互为相反数好象不符合符号不同这个要求,但是象生12举的例子中提到+0和-0,并且+0=-0=0,也是可以的,所以,关于特殊的零,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7,-0.5,0,6,+1.5 分享 转发
三、数形结合,深入讨论
例 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老师有意隐藏了三角板、圆规,板演学生凭眼估计画出了表示-4的点)
师:请大家判断,表示-4的点位置是否正确? 生(众):好象偏右了一点,应该还在左边一些. 师:正确的点应该在什么样的位置?
生13:-4到原点的距离与+4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师:还补充几个字就好了.
生14: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与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师:非常准确.不是数到原点的距离,而是点到点的距离,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谁到黑板上来检验表示-4的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一名学生利用三角板测量出了表示-4的点的正确位置,老师用圆规又检验了一次)
练习:把-6,5,0,-2.5和它们的相反数都表示在数轴上. 师:练习中,我们发现:除零外,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为什么除零外表示相反数的点一定会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呢?
生15:因为除零外,两个相反数总是一负一正,所以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
师:分析得对.谁能用相反数的概念中的某些词语来说明这个问
题?
生16:就是“符号不同”.
师:很好,因为“符号不同”,所以表示相反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左右两边.当我们用眼观察图形,看出了相反数的一个特点后,一定要进一步开动大脑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而往往从概念中就能找到原因.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板书).为什么表示相反数的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生17: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师:很好,很快就掌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现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师: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总是将特殊的的零排除在外.请大家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师:前面提到的三个方面中,有哪两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 生18:前面两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师:说的好,希望大家以后能向今天一样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请
看练习.
练习及解答(略)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及概念应用课.教科书以现两个思考形式呈现本节的内容.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先以发散思维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变化,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课堂上.带有激励性的语言,使数学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之中,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在对相反数概念的提炼及应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师生有目的的对话,使学生对相反数有了更深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并用数学知识进行了检验,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跃,兴趣高.通过对0有没有相反思的讨论,我又设计了一个开放问题,让学生自己解释有没有的原因,它具有思维的跨度,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从发现、推理、验证到判断这一重要数学探究过程,同时这一问题也是相反数概念的外延,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本节课我感到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参与面不够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有积极思考,不够大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担心自己说错了会让老师和同学们笑自己.
通过本节课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
(一)导入新课要结合实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二)加深理解新知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三)巩固新知要在生活实践应用中.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今后我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策略.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
东港市碧海小学
孙晓丹
2006.12
交通红绿灯
[教学片断]
师:咦,车子怎么停下了?
生:因为红灯亮了,所以汽车就要停下来。
师:那什么灯亮了汽车才可以走?
生:绿灯亮了
师:对,我们应该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出示:红灯停,绿灯行,听从指挥不乱跑。]
师:红灯--
生:停
师:绿灯--
生:行
师:听从指挥--
生:不乱跑
[看录象]
师:听从红绿灯的指挥不乱跑,才能保证安全。瞧,前面有一队小朋友正在—— 生(齐):过马路。
师:他们脚下的路与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生:他们走的路上面有白线。
生:他们走的是人行横道。
生:他们走的是斑马线。
生:人行横道就是斑马线。
师:瞧,马路上的车子真多啊!我们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生:不能你追我,我追你。
生:不能看书。
生:我们应该走人行道。
生:我们应该走马路右边走。
生:我们在马路上不要跑。
生:我们在马路上不能追。
生:过马路的时候要左边看看,右边看看。
[出示:不追赶,不打闹,走路要走人行道。]
[出示:过马路,走横道,左右两边都要瞧。]
自由读,指名读。
师:过马路时,如果没有人行横道,怎么办?
生:爸爸、妈妈搀着过马路。
生:左边看看,右边看看,没有车子了再过去。
师:这就是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
[出示背景图]
师:瞧,这幅图上的行人、车辆多有秩序,是因为他们都遵守了--生(齐):交通规则。
[板书:交通规则]
[出示儿歌]
师:这是有关交通规则的儿歌,小朋友一定要记牢了!
自由读,拍手齐读。
师:小朋友们儿歌学得真好,这些交通规则都懂了吗?师:这些交通规则都是提醒我们上了路要注意--
生(齐):交通安全。
[板书:注意交通安全]
齐读课题。
师:我们知道了交通规则,今天这一路上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出示绿灯亮了]
师:哇!绿灯亮了,咱们继续前进。
[案例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这次课改的最亮点。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践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交通红绿灯》这一活动本来应该让学生亲自到现场实践。为了确保安全,我们却有创意地设计了这样一次模拟活动。这样就使《交通红绿灯》这一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而不是“纸上谈兵”,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设计活动时体现了开放性的特色。现代课程观将教育领域扩展到很多方面,教育空间也由此增大。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其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教室,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带出校园,走向社会。学生的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昂,同时也体现了活动的真实性。
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无穷潜力,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得那么出色,课改中,我们真的看到了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应该在活动中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