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属初中、小学“聚集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比结果
市属初中、小学“聚集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比
结果
小学组
一等奖
语猜猜哪句话吸引了老师 文 纠正错位的“纽扣” 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 未曾预约的精彩
课堂上跟着学生一起“放飞” 一份意外的收获 感悟生活
绽放生活
数方便的“尺子”
学 让学生主动成为数学知识的建构者 创造性地教
探索性地学 《交换律》教学案例 由“一题多解”想到的…… 在现实里学数学
英语 当学生反驳我时 思在反思中“成长”
品 让思品课在生活中鲜活起来 发现家庭的美,培养美的情感 科一颗久未出土的黄豆芽 学 让猜想点燃智慧
音拔动音乐的琴弦,让生命快乐地飞扬 乐 品味“音乐餐” 体育 让缺萼的花朵同样绽放 美在美术学习中健全人格 术 美的遗憾
二等奖
语一石击起千层浪
昌安实验学校 东浦镇校 灵芝镇中心小学 稽山小学 柯灵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三川小学 柯灵小学 马山镇三星小学 灵芝完小 鹤池苑小学 灵芝镇潞家庄小学
鹤池苑小学 灵芝镇校 稽山小学 斗门镇柯灵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中心校 斗门镇袍谷分校 稽山小学 鹤池苑小学 稽山小学 热诚学校
稽山小学
孙敏霞 虞婷娟 王
萍 沈林强 骆海燕 王雅芳 田鲁萍 许慧芳 倪志娣 周美英 张华春 夏建梅 金亚琴 赵
骐 应爱忠 水
萍 董英英 虞婷娟 金国琴 盛红霞 宋晓楠 陈卡佳 许建国 徐文英
俞金爱 文 多一些生命的触动
尝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新型语文课堂 一年级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潜力 及时质疑
精彩生成 拨起孩子心灵的诗弦 让师生珍惜鲜活的课程资源 个性张扬
精彩无限 课堂,如何体现教师的价值 课堂因学生的互动而精彩
数让新理念在老教材中体现 学 课堂,师生个性张扬的天空 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求知欲就这样点燃
课堂,师生个性飞扬的天空 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在自探中感悟
在应用中提高 让数学走向生活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案例
英对一堂课中几个教学步骤的教学反思 语 延伸课外
创新实践
激发兴趣 “空白作业本”
思活动性
开放性
社会性
生活性 品
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遵循学生身心
重视实践体验 “我也是这样的人”
科你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 学 蜗牛:多角度亲密接触
“让学生会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音谈发现式学习的魅力 乐 让旧内容焕发出新活力 快乐的小青娃
体老师,他们为什么在升旗时流泪 育 愉快的一堂课
运用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 美教学机智的闪光 术 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 美术活动课后的感想
灵芝镇曲屯小学 鹤池苑小学 秀水小学 昌安实验学校 东浦镇中心校 斗门镇辨志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中心校 灵芝镇潞家庄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马山镇豆姜分校 昌安实验学校 稽山小学 灵芝镇中心校 稽山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稽山小学 秀水小学 灵芝镇嘉会小学 稽山小学
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马山镇来有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三川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安城分校 柯灵小学 东浦镇三川小学 秀水小学 昌安学校 灵芝镇校 稽山小学 东浦镇校 灵芝镇校
蔡凌燕 金建芳 钱燕群 吴淼峰 何小芬 阮
源 周晓英 葛龙玲 金红娣 林华美 章
盈 刘云娟 赵晓军 李招娣 安
华 屠芝娟 杨文娣 朱
瑛 王继人 丁美娟 吴菲娜 王建英 章玲萍 陈爱玉 陈
英 许芳芳 许慧芳 阮华英 金彩婷 张
娟 许慧芳 许珍斐 陶家鑫 钱检成 池
芳 赵红莲 朱芬娟
三等奖
语培养学生的主角意识
文 放开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小英雄雨来》教学案例 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 朗读,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桥梁 想说就说 尽情赞美吧!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荷花》教学案例 让课堂的生成充满活力 激发热情
体验感悟 “互动”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随机采访趣化课堂
生命活力得以释放 情境促体验
朗读促感悟
火花来自学生的口误
体验唤起满堂的精彩老歌新唱
数在生活中体验,在开放中拓展 学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案例 鼓励学生发表“创见”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例 在体验探究中成长 主动参与
探究学习激趣
探索
运用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经历学习过程
成为学习主人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案例 《平面图形的特征与计算复习》教学案例 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设计情境教学
需防牵强附会 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让课堂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英学中激趣,悟中求理 语 英语学习乐趣多
Book4 Unit5 A Let’talk 让孩子带着“兴趣”飞翔
马山镇安城分校 斗门镇里谷社小学 灵芝小学 南洋中锐学校 稽山小学 昌安实验学校 东浦镇热诚学校 东浦镇中心校 东浦镇鲁东小学 柯灵小学 马山镇豆姜分校 马山镇储墅小学 马山镇三星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灵芝镇嘉会小学 灵芝镇央茶湖小学 南洋中锐学校 鹤池苑小学 秀水小学 灵芝镇央茶湖小学 东浦镇三川小学 东浦镇后社完小 马山镇中心小学 灵芝镇校 斗门镇辨志小学 秀水小学 斗门镇敬敷小学
马山镇王家埭小学 马山镇王家埭小学 马山镇王家埭小学 灵芝镇蛟里小学 稽山小学 东浦镇热诚学校 斗门镇柯灵小学 马山镇豆姜分校
金彩婷 顾惠娥 叶永华 孙德玲 王建英 郭飞驹 许芳芳 徐亚芳 田爱利 董燕萍 朱
洪 张
剑 傅仁英 陶云娥 韩红娟 金国泉 王新林
王云云 高玲娣 俞国娟 徐剑锋
于良奕 胡江卫 胡小华 金白莉 朱莉萍 冯海良 吴慧明
杨秀娟 童
佳
章慧铭 罗海明 王广平张丹红 朱菊根 许
芳
思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
品 让学生关爱身边的残疾人 《孝敬父母》教学案例 走进学生的生活
“提倡孝道从小做起”的探究活动 他们需要帮助
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 新科学是探究过程的简约复现 ——争做一个优秀的儿童探究激发者 家庭支出问题的探究 自主探究
勇于创新
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平台
音自主感受体验,合作创编表现 乐
“巧巧手”教学实践与反思
“趣·活·情”音乐课堂教学的新元素 流行歌曲进入课堂
设置情景
自主学习
强化审美
体体育游戏《钻山洞》 育 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性 插上兴趣的翅膀,做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学得更主动
“快乐体育”----从体育课准备活动游戏化开始
美旧衣改装
术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变废为宝
一堂邮票设计课引发的思考
初中组
一等奖
语文 追寻真实的阅读
让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灵感,在震撼中涌动 这就是我
昌安实验学校 马山镇豆姜分校 鹤池苑小学 秀水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鉴湖分校
灵芝镇嘉会小学 灵芝镇校 稽山小学 昌安实验学校 柯灵小学 马山镇中心小学 东浦镇中心校 灵芝镇犭央犭茶 湖小学
马山镇东安小学 马山镇豆姜分校 秀水小学 东浦镇校 马山镇校 马山镇校 灵芝镇校 灵芝镇校 秀水小学 昌安学校 斗门镇校 马山镇校
文澜中学 一中初中部 建功中学 建功中学
王玉娟 徐爱玉 章兰花 金伟娟 王国锋 林美娟 高卢燕 金白莉 谢勇敢 诸永兴 金
强 章建红 徐宝佳 宋
青 周柏莉 王
缀 葛香娣 严尧江 张
敏 陈建民 王国根 朱正元 马圣红 黄国泉 王松劲 陈小刚
赵卓青 陈
安 朱
红 项
磊 “栽花”与“开花” 文理学院附中 文理学院附中 建功中学
钟珺红 余
江 滕建娥 周洁 高首慧 数学 三张纸片引出一堂课
对地板铺设的教学设计 “三十二”与“一十三”引发的问题与思考 文澜中学 “数学实验”,初中数学新课堂上的灵韵之笔 绍兴三中
英语 让学生愉悦在活动交流中
学生是一张白纸吗?
《Unit26 peaple and work
Ls104》案例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元培中学 建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张文琴 徐凤娟 张开雅 顾碧俊 钱旦阳 陈藕仙 思想政治 由一则案例说起
教师----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 历史与社会 《承担社会责任的选择》教学片段及反思
一次有趣的“对抗” 扮演社会舞台上的不同角色
科学 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让学生充分的地体验
凸显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有效支持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案例
音乐 音乐课中的另类声音 美术 让学习·生活与艺术同在
二等奖语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
摘记与心灵驿站
如何进行教学中的“二度设计” 浅入深出
体验,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戏曲大舞台
一字之局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数学 “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教学情景片断与评析
合理设计问题平台,探究问题本质 三角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 合作学习,创设课堂亮点 给学生一个空间
英语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
英语新课堂标准下一个老教材新教法的教学案例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态度 打破学生讲英语的“心理围墙” 你一定行!
思想政治 一次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教学尝试
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心灵-用心灵呼唤诚信
教师,你常与学生对话吗?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昌安实验学校 树人中学 建功中学 绍兴三中 元培中学 一中初中部 锡麟中学
灵芝中学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文澜中学 南洋中锐学校 绍兴三中 建功中学 袍江中学 元培中学 建功中学 灵芝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建功中学 文澜中学 昌安实验中学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文澜中学 文澜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建功中学 建功中学
许志伟 张剑虹 金华新 钱永茂 张秋生 宋华强 林国星 祝国梁 沈慧涛
杨月萍 康顺虹 叶莉敏 黄湘茵 姜佳忠 陈
萍 李
江 王文海 王一杰 葛延锋 陈桂君 俞菊妃 陈
珏 何
娟 赵
琴 方
璐 俞莉莉 黄
芳 王
芳 祝兆根 任晓红 钱
盟 高
珺
历史与社会新课改下不一样的师生 当现代挑战传统时 太湖美与绍兴的水 《学习改变命运》案例
科学 点燃探究过程中的星星之火
聚集新课程
走进凸透镜成像的世界
《植物的一生》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让探究走进科学课堂
与孩子们一起探究光的颜色之谜 观察太空
生气——只因一错再错
劳技 开拓课程实践
提高创新能力 体育 我的一堂篮球课
体验—挑战—创新 跳蝇的妙用
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欢乐
音乐 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
自主探索
立足创新
美术 我为校园添风采
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美术欣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语文 《皇帝的新装》案例
珍视课堂中的“错误” 让音乐回响语文课上 天光云影共徘徊 一堂作文评改课 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 “马的世界”综合活动案例 语文小课堂这样链接天下大事情 《两小儿辩
》教学案例 我强,我说,我写;我颂,我忧 作业成了标准答案之后 真情相拥,从容为文
数学 “镶边与剪纸”案例片段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树人中学 文澜中学 灵芝中学 绍兴三中 一中初中部 建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文澜中学 中锐学校 文理学院附中 文理学院附中 一中初中部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绍兴三中 锡麟中学 一中初中部 文理学院附中 昌安实验中学 一中初中部 袍江中学 文澜中学
三等奖
建功中学 长城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 元培中学 元培中学 马山镇中 建功中学 长城中学 昌安中学 元培中学 文澜中学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王彩琴 谢玲芳 余雄关 屠
燕 罗志定 龚
亮 唐亚平姚国明 刘生艳 孙淑萍 王珺华 杨
毅 陈建英 胡庆云 丁明超 冯
浩 刘建云 刘青云 丁刚琴 王
澜 沈安伟 黄柏芳 赵蕴靖
周精炼 张王芳 陈肖蕾 高兴娟 康伟央 钟国娟 陈丽萍 铁春燕 骆
红 郑黎盐 朱秋华 孟国焕 孔荣海 孙
皓
绝对值
动起来——《生活的轴对称》教学案例 《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教学案例 统计鱼塘中几条鱼的教学案例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情趣 还学生“自主权”
图形的镶嵌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课堂实录
英语 使每个学生学好英语
感受快乐 把学生当人
任务型教学的课外延伸
A Research on KFC Junior Book I Lesson 117 一分钟竞赛
Junior BookⅡ Lesson 78 加强语言意识,巧妙运用教材
思想政治 以小见大,注重道德细节
在提问中发现问题
《消费者权益》教学案例及反思
寻觅绍兴先贤足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旧教材与新理念之我见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活泼的空气流畅在社会课堂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尝试——《来自家乡的报告》案例
正确处理好个体和集体合作的关系 寻找鉴湖流城的水上人家 沟通与理解 让合作学习融入课堂 我是社会小主人
科学 新课程的课堂是生成的
一堂沸腾的课
在概念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学生的一次实验设计 学生的内心世界零距离接触 探究性教学案例《平面镜成像》 科学探究
科学设计实验
提高探究效率 科学探究引发的探究活动
南洋学校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昌安学校 一中初中部 一中初中部 建功中学 建功中学 文澜中学 建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绍兴三中 锡麟中学 文理学院附中灵芝中学 长城中学 一中初中部 文澜中学 绍兴三中 建功中学 绍兴三中 文澜中学 文澜中学 建功中学 马山镇中 绍兴三中 长城中学 一中初中部 元培中学 袍江中学 元培中学 袍江中学 长城中学 树人中学 马山镇中 灵芝中学 锡麟中学 长城中学 文澜中学
潘素珍 陈洁敏 詹永宝 夏
香 潘耀强 朱景华 田明华 冯
梅 水青翚 李艳华 俞
萍 俞红霞 蒋志勤 吴桂芳 甘吉星 阮海燕 舒乐飞 萧华琴 季
力 朱
刚 杨正康 张国鈺 宋
锦 李
瓯 倪
锐 王尧娟 骆望强 杨宝珍 马天乐 钟伟金 屠秀强 胡兴娥 陈利娟 徐燕炜 张南方 俞长亮 严小利 曹海娟 郭巧巧
历史与社会
劳技 问题终于出现了
谈谈“任务驱动式”教学
音乐 我让流行歌曲进课堂
激趣----课堂的活力剂 春的旋律
体育 谁来领操
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欢乐
耐久跑后的最佳放松方法----慢走 一堂失败的耐久跑测试课
美术 激发兴趣发展想象
卡通画 都市畅想
文澜中学 元培中学 元培中学 马山镇中 袍江中学 树人中学 锡麟中学 一中初中部 文澜中学 昌安学校 文理学院附中绍兴三中 杨艳颜 徐志军 蒋秋凤 李芳娟 张
静 董水军 陈淑英 孟观荣 周兆水 陈莉萍 范
军 王国明
第二篇:2004年绍兴市市属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评比结果(精)
2004年绍兴市市属高中生物教学论文评比结果
经评委会认真评议,评出2004年市属高中生物教学论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一等奖(3篇)生物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体系展望
浅谈课改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创新能力培养走进生物课堂
二等奖(4篇)谈生物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重视生物新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浅谈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
改叙述式为探讨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三等奖(6篇)将人文精神教育融入生物课堂 探索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节的教学策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网络教育条件下的教师角色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生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绍兴一中 沈初见 稽山中学 张丽娜 高级中学
沈琼荣
绍兴一中 顾红军 高级中学 陈卫良 高级中学
凌
洁 高级中学
唐土根
高级中学 陈
琼 稽山中学 陈帮闯 稽山中学 沈
琦 绍兴一中 单晓岚 绍兴一中 徐建林 高级中学
俞民新
二OO四年八月二十日
第三篇:关于公布金华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评比结果的
金华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和优秀论文评比结果已揭晓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教研室[2006]2号文件和金华市教研室金市教研[2005]161号文件精神要求,金华市2006年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和优秀论文评比工作已结束,现将评比结果公布如下:
优秀教学案例
一等奖 直面“节外生枝” 生成精彩课堂 婺城区红湖路小学
--“小数加减法复习”差错资源的把握和运用教学例谈课堂中的“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 让课堂因为“意外”而更加“精彩” “糟糕透了”和“精彩极了” 从学生的思维疑惑到教师的教学预设 做一个有效的引导者 生成的是精彩的
活动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 那一刻我没有惊慌 记我的一堂哑巴数学课 “老师,我还有你们不知道的” 在“做数学”中创造
“对话”——课堂生成的“润滑剂” 从历史视角看《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研究 妙手偶得,妙笔生花
老师,我还想说——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的意外
二等奖
精彩在你的一念之间溜走了吗? 意外-尴尬+惊喜 把握“意外” 呈现精彩 探究数学素材的有效性
难以预约的精彩——记一堂练习课 把“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为一体 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分一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意外的收获
婺城区罗埠小学 永康市人民小学 婺城区育才小学 兰溪市厚仁小学
陈 妍 胡婷雯 雷维芳 汪梅芳
婺城区环城小学 婺城区罗店小学 婺城区金师附小 婺城区金师附小 婺城区金师附小 婺城区汤溪小学 婺城区青春路小学 武义县教研室
胡小红 周安安 吴美球 王 瑾 吴新君 童健英 洪 丹 陈 翚
陈
力
金华市开发区江滨小学 施一虹 金华市开发区东苑小学 吴志坚 婺城区白龙桥小学 浦江县潘宅中小 金东区曙光小学 婺城区罗店小学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徐美菊 邵阳丽 谭菊兰 陈 丹 吴德英
金华市开发区江滨小学 金
晶 义乌市稠城一校 婺城区白龙桥小学
季巧玲 潘可可
金华市开发区西苑小学 姜瑜佳
感悟数学课堂中美丽错误——由一道练习题引发的思考 金华市开发区西苑小学 楼月华 变“尴尬”为精彩
永康市解放小学
李玲静
奖牌给哪组
对学生“已知”现象的思考 没有最好,但求更好 一节计算教学的三步曲
由“就怕学生已经学会了”想起的 大胆放手的回报 课堂因意外而精彩
由《认识面积》教学中的“意外”引发的思考 感悟接球后的精彩
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解决的研究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在体验中认识——“1吨”有多重课堂实录及设计理念 分数的意义
自主的学生 生成的课堂
三等奖
巧用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小改动
大收获 惊喜后的反思
课堂教学:不是完美无缺的圆 关注生命动态生成 把握时机
适时引导
义乌廿三里二小 义乌市江滨小学
沈
英 杨兰英
金华市开发区东苑小学 方晓晗 东阳市吴宁四校 义乌市黄杨梅小学 婺城区河盘桥小学 金东区多湖小学 武义县柳城小学 磐安县安文镇校 义乌市黄杨梅小学 浦江县浦阳一小 东阳市吴宁五小 东阳市实验小学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张海平陈
鸯 叶兰芳 徐筱姣 江松寿 陈
力 陈
操 余春来 胡姻红 张群珍 楼旭珍 夏兰秋
金东区付村中心小学 胡伟雅 金东区多湖东湄小学 汤红梅 浦江县浦阳一小 磐安县安文镇校 兰溪市永昌小学
吴蔚升 卢卫芳 吴春燕
金东区塘雅中心学校 黄
珏
王昔寒 《生活中的大数》一课——让我深切地体会了“动态生成” 金东区东关小学 演绎过程的精彩
“叛逆”,又见数学成长之彩虹
引领 放飞--构建动态生成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思考 让课堂悄悄“乱”起来 在反思中感悟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巧用错误资源 “生成”精彩课堂
“小插曲”演绎“大课堂”
——从《认识人民币》的课堂“小插曲”说开去 “生成”——水到渠成
抓住稍纵即逝的资源,促进动态生成
预设与生成的契机——谈课堂教学意外的处理 锯木头的启示
金东区江东镇实验小学 王春凤 浦江县前陈中小 婺城区罗埠小学 婺城区白龙桥小学 磐安县安文镇校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浦江县浦阳二小
冯金龙 张小燕 蒋丽娜 陈云蛟 卢笑珍 吴福琴
婺城区河盘桥小学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何志娟 陈美娟
金华市开发区江滨小学 项静芳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赵燕飞
“反比例的意义”课堂教学实践片段几反思 教育叙事——给学生对话的机会 抓住课堂中“不期而遇”的课程资源 关注数学课堂的倾听 因“才”施教
让新理念在老教材中焕发活力 “空间”成就精彩 课堂精彩源自意外的笑声
画“预设”之龙 点“生成”之“睛”
让复习课焕发“活力”——《总复习》教学有感 “做”出来的精彩
想不到的“收获” 意外的精彩 “延迟”的评价
金东区东孝小学 浦江浦阳一小 永康市人民小学 浦江县杭坪中小 兰溪市柏社小学 金东区仙桥小学 义乌市香山小学 浦江县实验小学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东阳市吴宁五小 浦江县实验小学 兰溪市横溪小学
王甫新 吴杭华 曹小梭 陈健滢 舒慧敏 方
艳 陈
坚 周光道 徐娇昂 孔令飞 王晓丽 郑丽春 柳华金
金华市开发区西苑小学 杨小芳
金华市开发区西苑小学 意外之中捕捉教学的生长点——来自《分类》课堂上的故事 吕巧丹 估测
给孩子心中留把尺子 借题发挥,化被动为主动 数学课堂生活热的冷思考 从细节入手,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智慧的应变 错误的魅力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焕发课堂活力 “和”“或”之争引发的思考 对学生“红杏出墙”的反思
磐安县实验小学 兰溪横溪小学 金东区曙光小学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东阳南马官桥小学
朱旭芳 潘小青 应
锦 潘澳英 包仙珍
金华市开发区江滨小学 王爱秋 金华市开发区东苑小学 胡攀君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东阳市防军小学
吕小燕 张正强
优秀教学论文
一等奖
请接住学生的个性精彩
——把握教学时机,展现学生个性例谈 小学数学“发生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备课? 影响课堂生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定要用“左西右东”的表示吗?
——数学验证性学习的反思与实践 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三要三不能 小学生数学交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磐安县教研室 武义县教研室
陈良平陈
力
金华市开发区东苑小学 周红琴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浦江县实验小学 义乌市实验小学 婺城区环城小学
吕小燕 郑可章 朱向阳 查
浩
20以内进位加法学前调查研究 结合数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 赋予估算新生命
——由一道估算练习引发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困惑与对策 千万次追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和谐 数学日记,练就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 新课程:我们该怎样备课
基于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课堂引导范式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缺失的调查与思考
二等奖
运用“数学日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 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策略研究 今天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语言
促进三维目标有效整合 从“给学生一段提问的时间”引发的思考 多彩的课堂
快乐的数学
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让“生成”的芬芳弥漫数学课堂 巧用活动材料、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朴实的课堂,你还能走多远? 善待“意外”演绎精彩课堂 小学生数学反思意识的培养 对数学课堂中“意外事件”的思考 精彩的生成 缘于精心的预设
架起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桥梁
——参加“同上一堂课”教学活动的思考 构建“蛛网式”数学教学模式 设计多元化数学作业探材 适时地对课堂提问说“不”
小学数学猜想教学的功能及其教学策略 体现生活味 不失数学味
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绽放生命灵动之美 让学生学会学习反思 留白,让课堂更精彩
义乌市福田小学 东阳市教研室 婺城区罗埠小学 磐安县尚湖镇校 婺城区红湖路小学 婺城区白龙桥小学 磐安县实验小学 金东区教研室 婺城区北山路小学
贾剑峰 厉瑞勇 刘 韬 吴美琴 胡小红 徐美菊 陈日伟 周群平钱羡华
东阳市实验小学 汤钢琴
东阳市槐堂中心小学 周君芳 磐安县安文镇校 义乌市稠城三小 婺城区上浮桥小学 浦江县礼张中小 义乌市艺术学校 义乌市苏溪一小
陈云蛟 余丽平陈超群 葛灵光 杨凯明 楼忠财
金华市开发区南苑小学 邵万强 磐安县安文镇校
马旭燕
金华市开发区西苑小学 楼月华 婺城区河盘桥小学 浦江县浦阳一小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婺城区汤溪小学 婺城区白龙桥小学 东阳市实验小学 婺城区环城小学
何志娟 吴杭华 夏兰秋 谢翠萍 方
媛 任海洋 俞春群
金东区源东中心小学 张献花 义乌市艺术学校 兰溪市女埠小学 兰溪市聚仁学校 金东区澧浦小学
王
梅 童卫明 陈孝君 朱群丹
让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走向生活化
三等奖
小学数学“多维主体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意外,孕育教学生长点 求真、求实、求发展 让数学作业设计鲜活起来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谈谈数学课堂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大胆实践中发现
在积极反思中成长 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 重视缄默知识 优化数学教学
数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引导”策略探微 如何从教师提问转向学生提问 “生”于课堂
“成”于精彩 小学数学生活实践材料的采集与运用 让开放破解学生思维的“紧箍咒” 课外作业设计的一些设想 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促进数学知识动态生成教学三部曲 非常作业
非常体验
小学低年级数学体验性学习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暴露思维过程教学的几点认识 生活原型与小学数学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思考 阅读文本
活用文本
数学课堂教学无效行为思考及相应对策初探 新课程下的概念教学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让作业亮起来
小学数学学生作业心理的调查与研究 构建开放的课堂
放飞生成的翅膀
——试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反思新课程下的“应用题”教学
金东区曙光小学 谭菊兰
武义县壶山小学 吕小兰
金华市开发区西苑小学 吕巧丹 婺城区胜利小学 浦江县浦阳三小
周源进 戴晓群
金华市开发区西苑小学 潘善菊 婺城区红湖路小学 义乌市稠城一小 武义县熟溪小学 武义县泽村小学 武义县柳城小学 武义县明招小学
姚国琴 郑小丰 黄苏珍 应晓妃 陶菁艳 江松寿 陈 力 孙广斌
金华市开发区西苑小学 徐频红 金东区东孝小学 磐安县安文镇校 东阳市千祥镇校 婺城区站前小学
王甫新 陈丽燕 卢冠新 周坚强
金华市开发区苏孟小学 章珊珊 婺城区汤溪小学 婺城区罗店小学 兰溪市信义小学 东阳市郭宅小学 东阳市大联小学 婺城区环城小学 浦江县实验小学
伊建丽 商芳华 王琪新 童庆贤 何曙君 潘新阳 高京燕 黄建正
金华市开发区东苑小学 方晓晗 金华市开发区东苑小学 李
宁 磐安县实验小学 磐安县尚湖镇校
陈芳娟 陈彩林
浦江县福和希望小学 周春林 金华市开发区南苑小学 于笑娟
“活”——课堂的灵魂 让学生在失败的体验中勇于探索 引入时代活水
促进数学教学信息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有效探究需要策略引领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的实践与研究 巧用教学策略 激活数学课堂
数学也亦“读”
——浅谈“读数学”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的妙用 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发展学生提问能力的探讨 追寻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艺术 浅谈“口试”评价与研究
武义县邵宅小学 兰溪市芝堰小学 婺城区环城小学 武义县陶村小学 武义县实验小学 义乌市稠城三小 武义县明招小学 浦江县大溪中小 婺城区金师附小 浦江县实验小学
郑奕秋 方晓萍 汤良基 雷旭斌 金荣贵 包凤花 吴燕玲 楼
平张媛婷 陈中标
金华市开发区江滨小学 项静芳
第四篇:2010学年小学数学新课程优质课评比结果
2010学年小学数学新课程优质课评比结果
金帆学校 高桥小学 新街三小 岩山小学
新塘小学 育才小学 宁围一小 任伯年小学 党湾一小 新湾小学 浦阳镇小 所前二小
闻堰镇小 衙前农小 靖江三小 河上镇小 临浦二小 东藩小学 光明小学 坎山镇小 新围小学 闻堰镇小 回澜小学 靖江一小
韩 霞 岑 园 胡佳丹 戴 红
周明敏 谢瑜红 楼小琳 庞少兰 倪雅娣 诸文文 钱春祥 张国梅
华炯炯 王 芳 傅智慧 钱荷英 孔晓玲 谢俞锋 戴俊君 徐雅利 张慧芳 金柳春 叶樑丰 方 燕
一等奖
南阳镇小 坎山镇小 临浦一小
二等奖
银河小学 市北小学 瓜沥二小 党山镇小 义蓬一小 临江一小 葛云飞小学 戴村镇小
三等奖
朝晖小学 益农镇小 河庄镇小 义桥二小 益农镇小 长沙中心小学进化镇二小 赭山小学 回澜小学 湘师附小 人民路小学 宏图小学
许汶娟 吴燕飞 金华宇
赵丽君 朱建娣 沈卿刚 金 丹 杨丽丹 徐春燕 曾春苗 周春华
戴 雄 李建良 宋成成 韩 斌 刘 芬 陈海燕 汤杭钢 孙一旦 葛佳铭 葛春华 华福娟 潘海龙
实验小学 新街小学 戴村镇小 所前一小 朝晖小学 瓜沥三小 任伯年小学北干小学 大同小学
金丽君 孔利亚 谢丽娜 杜华丽 周方方 汪 飞 於皎燕 俞琦凤 金 燕
义蓬三小 义桥实验学校 汇宇小学 城东小学 桃源小学 宁围四小 衙前二小 城北小学 党湾二小
张鸿雁 周晶晶 陈 姝 谢莹莹 俞洪刚 陈晓青 何 燕 周伟亮 胡海滨
第五篇:初中新课程英语听力教学案例
初中新课程英语听力教学案例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本知识与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我市中学自2004年采用英语新教材以来,英语的听力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一状况需要我们做出多方面的努力来进行改善。
[关键词] 听力教学;案例分析;英语听力
一、研究背景
在2004年以前,我市大部分中学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社出版的英语教材,其听力部分只是对教材中对话及课文部分的朗读,显然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课程改革及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此,我市初中一年级新生从2004年开始使用《英语(新目标)(Go for it!)》相配套的教学用书。本书将话题、功能和任务有机结合,着力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在模块设计及内容安排上既注意基本语言内容,又着重知识的扩展和语言的综合运用,充分反映了教材特色,体现了课程改革精神。新教材的听力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紧扣单元话题,配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波、由外籍专家朗读的录音材料,旨在培养其通过听来获取英语语言信息的能力。此教材与以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相比,难度加深,要求有所提高,并且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初一英语新教材投稿使用后,我为考察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方面的问题,曾多次参加观摩听课,并多次走访兄弟学校师生。经过考察,我认为目前的英语听力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希望能够通过下面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找出自己与同行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并希望通过研究、探讨,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同行们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二、案例呈现
初一英语听力新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开头部分都设计了听力部分。那么,如何在这一模块落实新课标,切实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将听与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呢?以下是笔者整理的教学案例,并加入了简要的评述。
八年级(下)Unit 1:Will people have robots? Task One: Lead-in Show some pictures of robots and talk about them.Free talk: What can a robot do? What kind of robot do you want to design? 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问题讨论,引入本节课学习的话题——机器人。Task Two: Show the pictures of Section A,(Some robots are doing different things.)注:教师通过这些图片设计几个问题,为以下的听力任务完成做好铺垫。Task Three: How will the world be different in the future 100 years from now? Read these predictions.Check A(for agree)or D(for disagree)._____
1、People will have robots in their homes._____
2、People won’t use money.Everything will be free._____
3、Books will only be on computers , not on paper._____
4、Kids won’t to school.They’ll study at home on computers._____
5、There will only be one country._____
6、People will live to be 200 years old.注:本环节进入本课主题——听一段听力材料,完成听力。教师利用第一环节的铺垫,完成选择。
Task four: ⅠCheck the answers by playing the tape.ⅡRea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together.Ⅲ Listen the tape again.注:教师通过边播放录音边检查同学们的答案,逐个答案检查完之后再整体地听一遍文章。
三、案例分析
以上是经过本人观察,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此部分时所普遍采取的教学程序和步骤。我们不禁要问:教学目标完成了吗?教学效果达到了吗?乍一看,此教师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知道,新课标要求能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但纵观整堂课,上述案例中的授课教师虽然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但从学生的表现以及通过仔细的反思,我们就会发现,教学目标并没有完成。那么它有哪些不足呢?笔者认为该堂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老师把听英语材料与培养听力能力简单地等同起来,从而陷入了盲目的实践中,效率低下,容易挫伤学生积极性。
2,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制约,以“本”为本,受课本的束缚,因而亟待更新教材观。教师应当积极地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
3,教师的做法局限于“放音、做题、对答案”。教师只是对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忽视了听力技能、策略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一种过过场的感觉。
4,学生接受听力材料的场所单一(只在教室中),形式单调(录音磁带或口语表达内容),时间有限(只在课堂上)。
如何纠正听力教学过程中的偏差,摆脱盲目的实践,提高中学外语听力教学的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
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既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增长语言知识,更要在听力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英语文化意识的发展。
其次,我们在听力教学中,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把握好语言材料的选取和运用,适应学生的实际,使之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同时又要运用好所选取的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和意志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听力教学目标,它是新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的结合点。新课标分别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对不同级别的要求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第四,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掌握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群体的共性,尊重差异性,注重发展性,因材施教,面向全体;要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增加学生的知识体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在实践中能够使其不断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坚持学习,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积极改革传统做法,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业绩观,按照新课程标准目标描述要求,积极努力,我们的教学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
参考资料:
(1)刘守兰,中学英语教学基本功,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宋德如,孔锴,现代教育新理念解读(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店口二中 何军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