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单元我想
空中花朵-降落伞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卢诺尔曼设计第一顶降落伞并实验成功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卢诺尔曼富于幻想,敢于实践的精神。
2、充分运用幻想和想象,说一说降落伞的用处。教学重点:卢诺尔曼为什么能发明降落伞。
教学难点:充分运用幻想和想象,说一说降落伞的用处 教具准备:录像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拉尔文的故事,让学生谈谈感想。今天我们学习一片新课文《空中花朵——降落伞》。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同位互查,互帮互助交流识字方法,指名读,齐读。
2、分段朗读课文。学生共同评议。
3、课文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三、新授:
同学们看到降落伞降落吗,什么样子?播放一段跳伞的录像,学生自由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谁发明了降落伞?
他为什么能发明降落伞,我们一边了解故事,一边找出原因。自由朗读2-5自然段,想:卢诺尔曼发明降落伞跟他小时候的故事有关系吗?
学生自由交流:童年想飞翔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他心中,他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向往。
2、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默读思考:这里能找到原因吗?
学生自由交流:他看书时受到了启发,被书中的情节激发了想象。认真研究,反复揣摩,勇敢尝试。
总结:卢诺尔曼发明降落伞的原因是什么?
3、指名分段朗读剩余部分。
出示学习提纲,学生朗读。
他是如何测试的?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周密、严谨的科学态度)(胆子大,敢于实践)
谁发明了降落伞?能说说他的发明过程吗?
4、自己默读课文,想:你能从卢诺尔曼身上学习到什么?在书上画一画,写一写学习的内容。
(大胆想象,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周密,严谨。)
5、充分运用幻想和想象,交流降落伞的用处。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小组交流识字的方法。
2、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表演 幻想 沉浸 闻名 强盛 闻讯赶来 手表 演出 消沉 篇章 通讯 纵横
3、学生领读词语。
五、课堂练习
你能说一说降落伞的用处吗?
1、小组讨论交流,大胆想象。
2、集体交流,师生评议。课堂小结:
学习他富于幻想,为了追求理想反复研究思考,勇于实践。把创造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预习《语文天地》。板书:
空中花朵——降落伞
认真研究 勇敢测试
课后小结:
语文天地九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注重科学的态度。
2、积累词语,学会多音字的运用。
3、背诵《秋夕》,明白怎么发言。
4、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向往。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学会多音字的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向往。教具准备:谜语课件 课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注重科学的态度。
2、积累词语,学会多音字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音字组词
1、读读,知道读音有哪些。
2、组词,读读,更好地读用多音字。
3、在实物投影上演示,互相批改。
(一)摘抄词语 指名读,选词造句,抄一抄,互批检查。游荡 悠然 愿望 耀眼 商量 歌谣 随便 仔细 健康 东张西望 幻想 沉浸 聚集 广泛 不可思议
(二)积累成语:
小组内积累交流,全班交流,说说意思。异想天开 想入非非 浮想联翩 奇思妙想 南柯一梦 梦想成真 想方设法 黄粱一梦
(三)仿例造句
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适当时师提示前半句。*这真实一本好书,我要认真阅读它。*这真是美丽的画,我要仔细欣赏它。
要是我有 一支神笔,用它画画多好,我就描绘我们的未来。
(四)背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说说每句意思。
3、对照图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4、有感情的背诵。能背下来的站起来背诵。
(五)课堂练习:
1、说说自己喜欢的,知道的成语,并说说意思。
2、整理在积累词语本上,读一读。
3、选几个成语写一段话,用上这几个成语。课堂小结:
生活即作文。写作源于生活,源于积累,用心观察,多多积累,美妙,传神的文章就会从你的笔下倾泻而出。作业:搜集谜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开卷有益,多多阅读。
2、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金钥匙。学会上课怎样发言。
教学过程:
1、生自由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别人。
2、交流感受(例如:喜欢哪一自然段描述的房间,为什么?)
3、说说“我”的房间什么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特点)
4、画出自己喜欢的房间,可以加上想象和创造。
5、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作品,共同评议。a)畅所欲言
练习口语表达:帽子,扇子,盛东西,降落伞,装饰品。i.ii.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想象。学生自由交流发言。,大胆想象。
b)初显身手: i.猜书上的谜语,互猜谜语,小组之间竞争。ii.方法:抓住特点,运用想象。
谜底:扇子,盐 iii.出示补充的谜语:学生竞争猜。小小游泳家,说话顶呱呱。小时没有脚,大了没尾巴。
(青 蛙)
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落山腰。有时像银盘,有时像镰刀。
(月 亮)
有个医生技术高,尖嘴好像手术刀。它给大树来治病,消灭害虫一条条。
(啄 木 鸟)c)金钥匙:怎样发言
同学们在发言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想好,一站起来,都忘记了。产生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1、事先没有想好,组织好语言,光有发扬的热情,思考不充分。
2、过于紧张,过于在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
1、怎么办呢?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
2、学生自由交流。
Ш发言前,要打好腹稿,想好先说什么,怎么说,在发言。Ш多发言,勤练习。Ш鼓起勇气,积极参与。课堂练习:
挑写本单元生字词语
游荡 悠然 愿望 耀眼 商量 歌谣 随便 仔细 健康 东张西望 幻想 沉浸 聚集 广泛 不可思议
课堂小结:
多发言,勤练习,鼓起勇气,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要相信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一点一点的改正,天长日久,就会成功。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像古希腊的演说家,本来是一个口吃病人,他含着石子,面对大海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板书设计:
金钥匙 多发言,勤练习,鼓起勇气,积极参与
课后小结:
第二篇:第九单元创业我能行
实用性、前瞻性的作品。
2、创意竞赛。学生创作的平面广告作品、动漫短片。
3、创业计划竞赛。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创业计划,包括创办企业、创办项目、电子商务等创业方案。
4、参赛作品、方案要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的原创性、职业性、专业性,以专业实践技能为基础,鼓励各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鼓励教师辅导和团队协作。
(二)参赛方式
大赛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团队形式参赛的,可以跨专业组成。参赛作品必须是申报日前完成的学生创新创业作品或方案,可分为个人和团队申报作品。
二、什么是创业能力?
是指创业者发现和捕捉市场机遇以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能力,是知识、经验、技能等经过类比、概括化后形成的,并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复杂而协调的行为动作的能力。
三、创业能力的内容
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
(一)知识
商业机会市场
消费者竞争者
产品加工技术问题
企业管理生产资料
(二)技能
技术上的管理上的工程市场营销(包括销售)
计算财务管理
土木组织
机械计划
餐饮领导
(三)特质
成功创业者的个人特质
积极主动发现和利用机会
执着亲自寻找信息
关心质量履行合同
注重效率系统地计划
有独特地解决问题物方法有自信心
预测风险有决断力
有说服力采用有影响的策略
四、了解我自己
创业者特质自我评估(书本P98)
五、未来风向标
提升创业者特质的四个行动步骤:
第一步:自我分析
尽可能诚实地评估你的性格和行质
请你的家人和朋友做同样的测试对你进行评估,将两者对比。
第二步:制订行动计划
制订改进自己性格和特质的详细计划
请你的朋友、父母、老师帮助你制订计划
第三步:付诸实施
努力培养好的性格、特质。
尽快抛弃坏习惯。
每次确定一个一周的短期目标
第四步:定期自我检查
再次评价自己的性格和特质、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善
努力改正缺点
看你是否又捡回了坏的习惯
五、“六商”说
“六商”是指心商、德商、智商、情商、逆商、健商
心商:是指一个人维持心理健康、调整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德商:是指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包括体贴、尊重、容忍、宽恕、诚实、合作、负责、勇敢、平和、忠心、礼貌、独立等各种美德。
智商:是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
情商:是指一个人认识、管理自己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逆商:是指一个人认识以及战胜逆境的能力。
健商:是指一个人对待自身健康的态度和维护健康的能力。
六、中国创业者的十大素质
(一)欲望:因为欲望,而不甘心,而创业,而行动,而成功,这是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走过的共同道路。
(二)忍耐:要创业,一定要先问一问自己,面对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你有没有那样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与精神力。
(三)眼界:创业成功者的创业思路:
第一,职业。第二,阅读。第三,行路。第四,交友。
(四)明势:
大势:要跟对形势,研究政策。
中势:市场机会。
小势:个人的能力、性格、特长。
(五)敏感: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尤其是对商业机会的快速反应。
(六)人脉:构建其人际网络或社会网络的能力。
第一是同学资源。
第二是职业资源。
第三是朋友资源。
(七)谋略:创业者的智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创业成败。
(八)胆量:创业需要胆量,需要冒险。
(九)与他人分享的愿望:一定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分享是明智。
(十)自我反省的能力: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反省自己,唯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
六、教学作业
课业手册:
1、填空题
2、填写你的个人价值观与人生经历
七、教学反思
第三篇:第九单元小结
第九单元小结
一、单元检测情况分析
参加本次测评的学生共有49人。三(1)班25人,总分记2239分,平均分为89.6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0%。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1分。
三(2)班24人,总分记2261分,平均分为94.2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6.7%。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6分。
二、本单元学生存在问题
1、从多条信息中如何准确选择与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信息,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2、同一个生活情境下,考察了学生能否准确地利用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出现错误的同学可能在理解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复习中加以练习。
3、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同时对基础知识掌握理解不牢固,不充分,纯粹死读书,稍一变化就无法操作。
三、教师教学的得失反思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建立初步的排列和组织的数学意识。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一是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二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是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四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下步教学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2、加强学生读题理解能力。从考试的整体状况来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变换各种题型,让学生会融会贯通。避免学的比较死。
3、进一步加强学生专心致志,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4.关注后进生的状况。反思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做好家校联系。
5、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第四篇:第九单元礼物
献你一束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生词,并理解有生词的意思。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有特点的句子。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从冠军到失败者的人内心的落差,体会到他们更需要鲜花、鼓励。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3.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生字,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确立目标
(一)读课题,初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课题,初步感知献花的真诚。2.指名读文章,出示读书方法。
(二)汇报交流
1.初读课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识字学词:易错字词读音、重点词语理解、运用。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失败者、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文章向我们讲述是怎样一个失败者?圈一圈、画一画、点一点、适时进行文本批注。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换自学结果。
三、理清思路,合作探究
1.品读失败者的沮丧、愧疚:(1)勾画文本内容,读出相应的句子。
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谈体会和感受,感情朗读文本。
抓住“垂”“怕”等重点词语深入体会和感受失败者痛苦、沮丧的内心世界!(2)联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理解失败者痛苦的内心世界!(3)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品读失败者所承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压力: 3.出示拓展文本:
(1)体会文本中的运动员所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朗读文本,体会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感受运动员的不易。(2)出示文本中的语句:
“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精神的压力。”
(3)学生结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
四、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出示6—11自然段对话部分。
1.思考:这花该不该献给这样的失败者呢?学生圈一圈、画一画、点一点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和词语,结合这些句子和词语谈谈你的体会。学生练读对话,升华体会和感受。
2.结合学生体会,适时出示录像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运动员所付出的努力、用尽的汗水和力量。
3.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对于失败与胜利的更深理解。
(二)体会“奇异的力量”。
这“奇异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奇异的力量”指的就是女服务员给予失败者的安慰、理解、肯定、宽容„„
五、升华情感、总结全课
(一)这冯骥才的疑问,你现在有答案了吗?你能将这句话换种说法吗? 出示文章首尾句:
首句:“鲜花,理应是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会献给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
尾句:“怎么?花,理应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要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和感叹句。
花,送给凯旋的英雄,要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二)课堂练笔。
1.如果我是她的追星族„„
2.如果我是一位曾经多次报道她凯旋的记者„„ 3.如果我是她的亲朋好友„„
教学内容
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机场女服员向失败者鲜花的原因。体会鲜花理应献给失败者,鼓励和支持他们。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确立目标
上节课我们感动于失败者痛苦的内心世界,感动于他的悲情故事,更感动于女服务善良、宽容的心。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
二、品读文本、升华心灵 第二课时
(一)品读“她”曾经辉煌时机场欢迎的场面: 1.品读相关语句,体会曾经辉煌时机场欢迎的场面。
学生结合第四自然段中的“许多、塞、抱不住、空前、死死纠缠、几十束花------”等相关的词句体会场面的热烈。
2.那时的她心情又如何?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对比体会两年后的今天机场大厅场面:
学生结合第5自然段相关词句,体会机场里无人关注时,她的失落。
(三)体会插叙的作用。
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两年前的空前热烈的场面? 学生通过相关段落内容的对比,体会插叙的作用。
(四)结合文本,谈谈对胜利与失败的理解。
1.整理有关失败的古今名言名句。
2.结合收集的有关失败的名言谈谈你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感悟、回归主题
1.出示本单元主题──礼物,指导学生体会礼物的深意。结合生活经验与实际,进一步体会礼物的真谛。(1)献礼物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真挚的情感。
(2)礼物可以是有形的礼物,还可以是无形的礼物。(一个拥抱、一次赞许、一句祝福的话语„„)
(3)礼物呈送的人不一样,呈送的方式也不一样。2.感悟生活中的特别的礼物 3.练笔:特别的礼物
二、拓展阅读、感悟心灵 出示:《失败的力量》
《雨后见彩虹》
《亲吻你的铜牌》
《回忆失败,不是我的风格》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微 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生字,了解新词“转瞬即逝、善良淳厚”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微笑的内涵和价值,树立人人献出微笑、社会更和谐。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树立给予他人微笑自己也能开心、与人为善才能和谐相处的意识。
2.以微笑引入本课的教学,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诗歌,理解“为什么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然后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微笑的作用。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确立目标
1.教师播放录音带《歌声与微笑》。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件4)
(一)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提要求:(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检查课后生字、词语
特别提示形近字:逝与浙 隆与窿 顿与吨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相似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的理解?
4.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三、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的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板书设计:
微 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读写结合,说一说、写一写自己遇见过的“微笑”。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立目标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说说微笑会带给我们什么?
微笑会带给别人、带给自己快乐,微笑有着巨大的作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练习:
1.形近字组词
逝()隆()顿()
浙()窿()吨()
淳()效()然()
享()较()燃()2.缩句:
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
它是朋友间交流的暗号。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先自己背诵,同桌检查,指名背诵
齐背课文
四、学唱《歌声与微笑》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唱 2.学生学唱、齐唱
五、小练笔
1.可以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关微笑的事情 2.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再进行仿写的练习
提出要求:条理清楚,叙述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2.修改小练笔。
板书设计
微 笑
花费少
价值高
作用大
永远微笑吧!
时间短
人人需要 最好的身份证
回忆长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我的摘录笔记”中的词句。2.读一读,想一想,体会道理。3.积累有关礼物的名人名言。
4.拓展阅读《礼物》和《奇怪的圣诞包裹》。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父亲为女儿送礼物、女儿收到礼物的心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礼物》,体会父亲为女儿送礼物、女儿收到礼物的心情;阅读《奇怪的圣诞包裹》,体会叔公思念故土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父亲为女儿送礼物、女儿收到礼物的心情。
2.阅读《礼物》,体会父亲为女儿送礼物、女儿收到礼物的心情;阅读《奇怪的圣诞包裹》,体会叔公思念故土的情感。
教学内容
1积累“我的读书笔记”中的词句。2.读一读,想一想,体会道理。3.积累有关礼物的名人名言。
4.完成拓展阅读《礼物》和《奇怪的圣诞包裹》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信大家经过前面的学习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可明理是不够的,还应该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二、理解词语
1.出示词语:
第 一 课 时
反思 抱歉 后悔 惭愧 内疚 自责 忐忑不安 如释重负 冰释前嫌 2.运用多中方法理解词语。
这是一类怎样的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接着往下写吗?
三、谈体会
1.对于这些词语,哪几个所描绘的感受你的体会最深?选择一个或几个谈一谈。(1)同桌互相谈。(2)指名谈。2.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小练笔:
选择一个写下来。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完成“畅所欲言”,针对《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展开讨论,谈谈对“什么是最好的礼物”的理解。
2.完成《初显身手》,设计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在一个节日或特殊的日子里赠送给你相赠的人。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采访身边的值得尊敬的人。
二、明确采访过程
1.要求:先与同伴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2.进行这项活动(1)学会些采访提纲(2)抓住中心设计采访问题。(3)采访时要有采访记录。(4)采访后,要有活动小结
3.学生以小组形式,确定被采访对象,编写采访提纲。
4.师巡视指导共同参与。5.学生采访过程。(双休日)
三、小组合作交流
1.明确要求:
将自己小组的采访记录展示出来,全班交流。2.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给予适当指导。3.练些活动小结。
四、活动评价
1.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活动的各个阶段给予及时地、激励性的评价。2.评价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口头的当众表扬,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看到各自的优势与进步,意见应中肯。
第五篇:第九单元教案
课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精神。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2、会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
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二)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
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
(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
(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知识拓展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并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课型: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精神。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2、会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新授
(一)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师:下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师:说一说你喜欢这个小节的原因。
4、分组齐读。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三)依照规律、指导书写
1、有共性规律的字: 学生独立观察,讨论规律。
2、重点指导的字:鸿、豁
3、学生提问书写,教师指导。
三、知识巩固
师检查学生默写词语。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题:《月光曲》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爱心。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的情境。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曲子。
2、谁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月光曲)
3、今天我们就学习《月光曲》这一课,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一)学习“走进茅屋”这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出示句子。
2、通过姑娘和男子的对话,体会家境的贫寒和姑娘对音乐的爱。
3、再次读音,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4、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走进了茅屋的?
(二)学习弹第一首曲子。
1、贝多芬弹后姑娘是如何赞美的?
2、出示句子。
(1)指名读。
(2)从姑娘的内心世界看出对音乐的热爱。
(3)贝多芬从姑娘的言语中得到动力,为即兴创作《月光曲》埋下伏笔。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月光曲》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
(1)了解月光曲下茅屋内的美景,给了贝多芬创作的灵感。
(2)曲子的意境、感情是如何通过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皮鞋匠看到了什么?)
(3)曲子是如何变化的?
(风平浪静波涛汹涌)
(4)盲姑娘为什么仿佛也看到了?
(因为盲姑娘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听得入了神了)
(5)通过读来体验情感,为什么叫《月光曲》。
(6)播放月光曲,亲身体验和感受。
3、曲终人去,贝多芬己去记录刚才的曲子了。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也给他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地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
月光曲
走近茅屋弹首曲子弹奏《月光曲》
课题:《月光曲》 课型: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理解“恬静”、“陶醉”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陶醉”一词造句。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3、能按事情发展,体会贝多芬情感的变化。
4、出示目标(幻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的情境。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录音《月光曲》
二、讲授新课。
1、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1)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什么?(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解释:断断续续
(2)这琴声为什么引起他的特别注意?(正是他的曲子)
(3)贝多芬靠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兄妹的对话)
(4)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
(5)贝多芬走进茅屋干了什么?(弹琴)
(6)他为什么弹琴?听到这话,看到这情形,这一切使贝多芬想到什么?激起贝多芬怎样的感情?(激起同情心)
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贝多芬是怎样说的。贝多芬怀着这种感情,弹了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板书:弹第一首)
(7)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应?
(8)为什么盲姑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
(9)这时贝多芬用什么方式来回答盲姑娘的问话?(板书:月光曲)
2、理解弹奏第二首乐曲的经过。
(1)让学生默读,找出课文中哪些是描写《月光曲》的内容。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弹奏《月光曲》的。
在这茅屋里,此时能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事物。
(2)在这清幽的月光下,听着美妙的琴声,皮鞋匠好像看到什么? 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时海面上怎么样?
(3)这是眼前看到的景色吗?为什么他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联想,进而讲述联想和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
(4)听到这首乐曲,盲姑娘的神态怎样?(“睁着不大的眼睛”。恬静是什么意思)
(5)乐曲弹完了,贝多芬离开了茅屋,兄妹俩发觉了没有?为什么没能及时发觉贝多芬的离去?(他们被优美的琴声陶醉了)
“陶醉”是何意?指名造句。
(6)贝多芬飞奔回旅店干什么?
(7)记的是什么曲子?(《月光曲》)(8)为什么要连夜把它记下来。(引导学生想一想,贝多芬在散步时,有没有想到创作《月光曲》)
(9)是什么原因激起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是茅屋的人和物、情和景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
三、知识巩固
1、《月光曲》作者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2、指名说说哪些是联想部分,哪些是实实在在的景物。
3、朗读课文,背诵规定句子。
四、知识拓展
片断训练。
提示:贝多芬回到客店记录《月光曲》,当时他可能怎么写?
(1)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运用实实在在的景物和联想。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
课题:《林中乐队》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那可亲和动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而善良,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发展性目标:
(1)继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教学重点:
(1)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有各种小动物的音乐。
2、师:你有什么感受?
3、指名回答。
4、师:在森林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都是美妙的音乐,他们共同组成了林中乐队。
5、板书课题:林中乐队。学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其余同学仔细倾听,听一听他们的朗读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注意读音。
2、学生读后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词。
(2)用形象法理解词语。重点:带“口”字旁的字。
(二)详读课文
(1)师:大家扫清了阅读的障碍,大家来找一找“林中乐队”的成员有谁呢?找到后画出来。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到底乐队奏出怎样的乐曲。
(2)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
三、课堂小结
这么美妙的乐曲是谁演奏,作者为什么能描绘这么美妙的景色,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林中乐队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
各唱各的曲子
各用各的乐器
课题:《林中乐队》
课型: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那可亲和动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而善良,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发展性目标:
(1)继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教学重点:
(1)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指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二、新授
(一)看图说话
1、师: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2、指明回答。
(二)细读理解课文
1、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用直线画下中心句。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3、学生根据自己刚才的阅读回答。
1)师:用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2)过渡:走,让我们走进林中,听一听这些美妙的音乐吧。
3、再指名读课文。
师:林中的音乐都有哪些?分别在哪个自然段描写了? A第一自然段:夜莺的特点。B第二自然段:各种动物的声音。
C第三、四自然段:小洞“乐器”和“演奏方法”。
4、师:你喜欢哪一种音乐?把这个自然段读出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汇报。)A、有感情朗读
B、师:你想象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C、学生想象后回答。
D、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及时给予评价。
5、师:这些音乐都是由哪些动物演奏的? A、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B、齐读和指名读相结合。
三、知识巩固
师: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你都了解到什么?用曲线画出来。
A、指名学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B、有感情地朗读。
四、知识拓展
1、师:你认为林中还有哪些动物的演奏?
2、指名回答。
五、课堂小结
1、以前我们曾经了解过海底世界有奇妙的声音,今天的学习,又让我们领略到了大森林中的音乐,现在就来谈谈你的感受。
2、师:那么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3、指名回答。
4、师:作者感叹道:森林里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下林中乐队的奇妙吧。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 业
板书设计
林中乐队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
各唱各的曲子
各用各的乐器
各有各的唱法
各有各的奏法
课题:第九单元《语文天地》
课型: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教给学生摘录笔记;
2、学生读古诗,背古诗。教学重点:
1、教给学生摘录笔记;
2、学生读古诗,背古诗。教学难点:
教给学生摘录笔记;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摘录笔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摘录笔记。
二、新授
(一)学习摘录笔记
1、全班齐读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
2、师:大家在读完后发现,它们都是好词、好句,而且是文中的重点词句。那么,你们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句子吗?
3、学生合作找到重点句子。
4、全班交流。
5、师:你能说说他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指名回答。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大量比喻手法
《月光曲》形象的情景描写
《林中乐队》拟人手法
7、举例说明。
A、血肉:比喻为抗击入侵者而拼搏的人们。
B、长城:比喻在入侵者面前建立起坚实的堡垒保卫我们的祖国。C、魔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8、找一找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二)读古诗
1、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围绕着“音乐”来说,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就会用象声词来表示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2、全班齐读古诗。
3、自学并交流古诗的含义。
4、学生交流预习资料。
5、学生质疑诗意。
6、全班交流讲解。
嘈嘈:声音沉重悠长。小弦:指最细的弦。
切切:弦声幽细琐碎。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四、布置作业
课题:第九单元《语文天地》
课型:复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自读课文《我的吉他》;
2、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在阅读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给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在阅读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自读课文。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合作学习
1、四人小组接力朗读课文,思考:诗人分别把吉他比喻成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
把吉他比喻成:丑小鸭、竹篱笆、少年的梦想和童话、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话、驼铃、灯塔、我需要的声声回答。
(三)体会思想
1、讨论:诗人的比喻是否合适?
2、指名回答。
3、师: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4、师:谁能发现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
(每一段歌词的结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
5、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6、四人小组交流。
7、个人汇报。
(重复出现,反复强调,抒发了诗人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
三、知识拓展
1、师:诗人这么喜爱他的吉他,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吉他吗?
2、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