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反思一: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通过几段科学家进行dna研究的历史材料来逐渐反映与展现dna的结构的,我们教学过程中也是通过几个模型的建构逐渐将 它的一级结构到高级结构层次分明的建构出来。这样教学的好处是内容严谨,有条不紊,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层次、有章法。可是我总感觉这个套路美中不足的是学 生在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被动,探究与自主学习的精神不能很好的体现。于是基于这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思考若是采用以下方法效果是否会 有所改进,也算一次尝试创新吧。
由于学生在必修一已经学过核酸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课上课伊始只需拿出5~10分钟时间将核苷酸的组成复习一下,鼓励学生回顾核苷酸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种类,连接特点等,最后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整画出其结构示意图。
接 下来,教师可以直接出示一个醒目的dna结构物理模型,将它摆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用语言描述dna分子结构特点,教师可以通 过几个问题稍做引导,比如设计问题:dna有几条链组成?在这两条链中谁排列在外做骨架?而谁排列在内?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互相补充,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上 述问题。学生完成初步的观察后教师再用课件打出一张清晰的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刚才已经发现两条链的碱基都排列在内侧,现在再观察 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有个什么规律?是否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怎样对应?学生带着悬疑会很迫切的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加上理性的总结,自 己第一时间就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dna的这两条链方向怎样,是否平行。然后要求他们将刚才做出的一系列判断理好头绪、整理说出,同时将书上的总结画下来,看与自己的总结是否有出入,而前面科学家研究的那一大段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丰富学生科学视野的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
这样设计我觉得极大程度发挥了学生自主性,也有效地提到了课堂效率,满足了教学直观性原则,使原来一节以传授为主的课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发现学习,学生有成就感,寓教于乐。
反思二: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备课时考虑到如果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等等。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所以后来改变了一下思路,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以数字故事导入,故事内容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案例(北京大学和世纪盛典公司关于修改dna雕塑的费用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案例不仅可以检验预习成效,也水到渠成地进入本节dna分子结构的教学。
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利用剪好的硬纸板和dna相关组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模型在本节课中不但是教具,也是提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以dna模型为依托,以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参与,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及对模型的评价,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及时加以强调,如叫学生默写或做相关的巩固练习。通过亲自构建模型来体会科学家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体会其中的不易,达到相关情感教育的目标。最后进行课时小结:
1、dna的数字记忆法:五四三二一分别代表什么?
2、构建本节的知识网络。布置相关的课后探究任务和练习题。
但第一课时并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仅进行到dna模型的构建和相关结构特性的分析总结,不过从学生参与课堂和相关练习的完成情况来看,基本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沃森和克里克的相关故事和情感体验只能留待下节完成。
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1、课本的科学史dna的构建故事,也是在本节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借助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可以通过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dna结构的发现过程进而体会两位科学家之所以能成功,首先对问题的兴趣是科学探索的开端;同时多学科知识的背景是科学发现的前提;科学的思维方法、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是科学发现的关键。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得到很好的情感体验。
2、要善于及时热情地表扬学生,使他们在积极参与课堂的时候有被重视和受肯定的感觉,这样才能增强大家参与课堂的欲望。
反思三: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体会:
1、如何处理好主题和主线条的关系
题是dna结构,主线条是研究的科学史,主题要明确、主线条要清晰
2、如何处理好科学史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科学史讲不好就会是变成了讲历史,冲谈了主题,偏离了主线,要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学习和激励、启发学生,但根据本节课主体需要也可以适当的加工历史事件,比如本节课几个关键事件出场的顺序并不是完全和历史时间一致,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数据整理能力、科学思想方法等教学目标,我刻意将每一个环节逐次引出,设置悬念,引导学生逐步地去了解dna的结构的建立。
3、教具的使用问题 教具要适合自己教学风格、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是为了用来表演,我有心将教具进行了改造重组,要比原来的好用(好用于我的课堂设计)。
4、有用资料的选择利用问题
精选、不多不滥为上,比如我的第一稿用了很多的资料,效果并不好,听大家的意见,狠心舍弃,结果更好
5、多媒体的应用
要学会借鉴,但也要经过自己的精心加工方可用,而不是照搬,比如本课所用到的动画,就解决了教材中很重要的问题。
6、细节设计
例如关于dna的多样性,我想到用同学手里已经做好的模型来比较,顺理成章的得出结论,就是碱基序列不同,在计算出可能的排列方式,也就解决了一个大的问题:dna为什么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是遗传物质当然就是储存的遗传信息了
7、考虑和解决一个问题:虽然是公开课,能不能在平时也能这样上,虽然不是自己的学生,但如果他们有一定的基础,能不能做到引导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导和教的区别!
不足:
方向问题突破的不够好
旋转角度改成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不用很准取得数据。这节课不好上,上不好会很枯燥乏味,用演绎的方法,看模型然后分析,学生印象不深刻,怎么办呢?能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是我需要思考的,也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瓶颈。
反思四: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在人教版教材中本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是: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开始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却发现通过阅读资料,学生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碱基互补配对时为什么必须a-t,g-c配对?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新课标理念认为: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与同行切磋等,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教学过程:开始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入,
第二篇:DNA分子结构说课稿
《DNA分子的结构》
说课稿
安阳县二中分校 学科组:生物组 说课人:苏淑敏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安阳县二中分校生物组的苏淑敏。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DNA分子的结构》
在我校实行的“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下,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DNA分子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以及选修一中的有关核酸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同时为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理论,以及选修教材中《基因工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探究历程,②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2.能力目标:
①通过跟随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发现科学家们曾遇到的问题,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②通过自己制作DNA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
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难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分子结构模型组件
二、说教法(1)学生已经掌握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认识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等相关知识,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
1、直观演示法:
DNA双螺旋结构属于分子水平且为三维立体结构,对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模型展示DNA的空间结构,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实验法
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加深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特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对于DNA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DNA分子结构的特点。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以“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通过三,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的内容的完成来未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据报道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美国军方通过DNA检测结果,以确认是否是本拉登本人,他的DNA和其他人的DNA存在什么差别?通过什么方式体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DNA 我们又知道些什么?
【复习旧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选修一中学过的有关核酸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在“三·五·三”学导型课堂的教学模式下,以建构主义理论等教育理论为基础,按照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要求,展开学习。
【幻灯片展示】威尔金斯、沃森、克里克等人获得诺贝尔讲奖的图片,指出是这些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了DNA的结构模型。
1.1学生活动一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上的故事 1.2小组讨论
让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2.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1.2.2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那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1.2.3有关DNA结构方面的几个问题
1.2.3.1 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1.2.3.2 DNA的基本骨架是由那些物质组成的?他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1.2.3.3 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他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在学生讨论时,逐组巡查,并参与进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
1.3学生展示
从班里抽出其中三个小组代表展示其讨论成果,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各小组认真倾听、质疑、追问、争辩,展示各自的不同观点和见解。
1.4教师点评
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及时点拨提升,给予评价。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知道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善于与人他人交流和沟通,闪光的思想是在交流与撞击中获得的,认识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2.1学生活动二 在对DNA模型构建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2小组讨论
根据大家所制作的模型,总结出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有什么共同观点和不同点。
2.3学生展示
展示DNA结构模型,总结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⑴DNA分子是由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⑵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的规律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碱基A与T、G与C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通过对比各小组制作的DNA模型,发现DNA分子结构特性:稳定性(①DNA都是由磷酸连结着脱氧核糖;②碱基互补配对),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差异表现在DNA双链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因为其多样性才可以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而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2.4教师点评
指出大家都做得非常好,给与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
【幻灯片展示】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进一步巩固知识。
(三)课堂小结,强化知识
引导学生总结DNA分子的结构的知识要点,再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本节课要点并作进一步总结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做问题解决----评价单中课堂及时巩固中习题的,进一步巩固知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指导思想,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各位评委老师们,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三、DNA分子的特点
(1)两条链:反相平行的双螺旋结构(2)外侧:磷酸+脱氧核糖---基本骨架
内侧:碱基对,碱基通过氢键相连(3)碱基互补配对
第三篇:DNA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1课时)
一、教学理念
本节内容的知识较为基础,又是分析讲解结构及特点,因此运用数学中常用的“点、线、面、体”的方法来逐步进入,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认识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能在此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后在小组间的交流、比较和归纳中水到渠成地得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再辅以物理模型的展示,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核酸的元素组成等基础知识,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等相关知识,在上节课中也懂得了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些都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之后,自然会产生类似“DNA凭什么可以成为遗传物质?”的疑问,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甚至学习生物的兴趣。
然而高二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其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还不完善,因此需要教师正确适时地加以引导;其次,学生更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其空间想象力不足,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是有必要通过直观的模型构建或辅以动画、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
群体特征:异质程度高,规模为一个班级,整体印象积极好表现。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科版高二《生物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包括DNA的分子结构、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DNA的特性。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进一步阐述DNA分子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到底如何携带遗传信息,引发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探究。虽然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没有过多接触,但知识结构较为清晰,具有一定逻辑性。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接下去了解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表达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的知识框架而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DNA的分子组成;概述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举例说出DNA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DNA双螺旋模型建立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能够独立自主地建立模型,提高观察、探索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看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到多学科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五、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与学重点:概述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理解DNA双螺旋结构;
2、教与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分析;尝试解释DNA分子的特性。
六、教与学的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多媒体与物理模型辅助,小组讨论,独立思考,真题复习加深理解。
七、教学准备
收集与DNA相关的时事资料或生活实事,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制作与课题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事创设情境:李某向哺乳期妻子张某提出离婚,按照法律,丈夫不能向哺乳期妻子提出离婚,可是法院竟判张某赔偿李某14.5万元,因为李某发现孩子不是他亲生的。教师提出问题:李某是怎样发现的呢?(预设答案:DNA鉴定),我们之前学习到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此DNA鉴定是一种好办法,教师进一步提问:DNA为什么能作为主要遗传物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习本节课内容: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2、明确DNA的分子组成
请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教材内容,简单认识DNA的分子组成,提问:①DNA的基本组成元素有哪些?(预设答案:C、H、O、N、P)②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有哪些部分物质组成?(预设答案: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碱基组成)③脱氧核苷酸有几种?分别是?(预设答案:4种,A、T、G、C)。学生根据自身基础以及自学的知识很容易能回答上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请全班学生大声读出每一种脱氧核苷酸的名称,并请同学们尝试画出DNA的基本单位,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3、探索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给学生分组后,教师引导学生从“点、线、面、体”学习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② 点:请学生再次说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及时强化知识点,加深记忆; ②线:请小组合作探究刚才画出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如何连成一条?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请几个画得具有代表性的小组去黑板上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请全班同学检查是否有错误并作出正确图形与解释;
③面:请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把两条DNA单链连起来并尝试归纳其特点。请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解释说明,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过程中养成合作探究、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科学习惯;
④体:我们知道生物界很有名的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那DNA是怎样从我们刚才说的两条链组成的平面图形变成立体的双螺旋结构的呢?教师展示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先与学生一起认识物理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归纳DNA双螺旋结构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模型归纳出DNA的3个特性。通过展示物理模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锻炼的学生的观察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4、新知巩固,联系反馈
通过ppt上展示的一道关于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的练习题,请学生们一起回答,指出DNA分子的3个特点与3个特性。再通过3道真题加以巩固新知,从学生的回答中及时进行修正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完善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5、课堂小结
在时间许可的条件下,请学生总结本节内容体系。
6、课后练习反馈
布置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练习,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做好补救教学。
九、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由于较为基础,因此使用了讲授法进行教学,知识点的讲解过程可能会有一些枯燥,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地调动课堂气氛,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在教师中游走,注意观察或参与各小组的讨论中。最后使用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带给学生感性认识,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附:板书设计
第四篇:如何使DNA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如何使DNA分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作者: 李正杨(高中生物
重庆市长寿区生物一班)评论数/浏览数: 5 / 18 发表日期:
2011-06-23 11:06:56
《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及引导学生在知识的运用等各个环节上,都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做到有机结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讲授——演示”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这一理念的实施。教学中运用问题式讲授,结合演示方法,使学生对抽象难懂的生物学概念进行深入理解掌握。
一、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常听到:他,和他爹脾气一样暴躁,真是老虎养的豹子儿”或说到:“她和她妈妈一样漂亮”,提问,这是什么现象?它与什么有关?学生自然回答出遗传现象,与DNA有关。然后又问:那么DNA位于细胞的哪个结构部分?在什么地方?通过学习过的知识,学生答: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教师,“我们知道细胞核是细胞重要部分,他是细胞的“大脑”,所以说,今天的内容是在一个微乎其微的世界里悄然发生的。” 多媒体资料展示,学生生活中与DNA息息相关的实际的例子。“5.12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客机失事事故”的图片,小议:死者尸体被高度破坏,要如何才能辨认出亲属的尸体呢?学生大概能说出“DNA鉴定”。教师大致讲解,DNA鉴定技术就是比对死者和直系亲属DNA结构的相似度,从而引出下面关于DNA结构的学习。
二、、认识DNA的分子结构
1、多媒体展示DNA结构发现的自然科学史,包括科学家,相关支持的技术等。通过上述铺垫,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补充了许多生物学认知材料,唤起学生学习欲望。了解自然科学史,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2、教具演示DNA模型,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其结构特点
(1)平面结构:(教具演示)(请全体同学对该模型进行观察,回答以下问题:)① 竖直方向上看,有什么特点?两条竖线方向上的分子排布一致吗?② 横向来看,有什么特点?不考虑竖线上的分子的话,剩下的分子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教材内容说明,他们的不同颜色、连接方式代表什么?③ 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教师小结:DNA分子的平面构成。(2)立体结构:(教师讲解,启发学生思考:该模型如果看做一根稻索,请两位同学上来为我们表演一下拧稻索。)鼓励学生积极上台参与,现场演示。教师给予提醒:其实这样就是一个DNA分子的三维结构,将它立起来的时候注意方向,50多年前它诞生的时候是呈逆时针旋转上升。教师小结:DNA分子立体结构的特点。
3、学生自己动手搭建DNA结构模型,切身体会DNA结构特点
教师提供搭建模型的材料,搭建顺序,规定时间,确定分组原则和小组组长和组员。由于DNA与蛋白质结构形成非常相似,所以教师先回忆联系蛋白质的结构,引导学生由蛋白质结构层次推测DNA的结构层次:脱氧核苷酸→两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多核苷酸链→DNA平面结构→DNA空间结构。这样就对搭建DNA结构模型有了大致的方向。然后学生按上述的顺序动手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与科学家们类似的问题。如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在哪个部位连?DNA有几条链?两条链怎么放置?两条链靠什么方式相连?怎么螺旋?当学生出现疑问感到困惑时,教师就提供科学家们研究DNA结构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信息不断地纠正自己搭错的模型。模型搭建好后,让各小组展示模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得出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小结归纳DNA分子的结构及其特点。
4、形象生动的体会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提问思考:模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变化的?变化的部分有什么特点?学生小议后,教师讲解:不变的是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的骨架链,不变的是碱基对,变化的是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和排列顺序。设置趣味小游戏,让学生切实体会这一抽象的知识点。将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二组、四组的同学手拉手,一组、三组的同学手拉手,然后再两两一列进行排队,能有多少组合的可能? 教师小结:碱基对排序的千变万化,使得DNA分子体现出多样性和特异性,最终反映为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也就是说,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彼此之间又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构成一定的亲缘关系。
通过上述教师形象的讲授,多媒体和学生活动直观的演示,穿插比喻的教学形式,对于DNA的分子结构,同学们就可以从感性认识出发,由浅入深,最终理解核心知识内容。
第五篇: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1
DNA分子的结构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碱基互补配对时为什么必须A-T,G-C配对”?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新课标理念认为:“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我通过查阅资料、与同行切磋等,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开始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入,打破神秘,拉近抽象的DNA与学生的距离。课堂上以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模型建构的科学研究方法,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生物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模型在本节课中不但是教具,也是提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以DNA模型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知识间以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全方位调动感观,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课堂知识理解效率。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捕捉细节,如学生拼接时(碳)原子的位置接错、违反空间学现象等,现场发现、现场展示、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在讨论中擦出火花,在理论和实践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知识,得到结论。
互动的教学模式比较生动形象,学生也很感兴趣,但要注意:课堂调控引导能力对教师是一大考验。课堂最后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和课后知识巩固,我觉得这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虽活跃,但课后知识没掌握牢固的情况。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2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通过几段科学家进行DNA研究的历史材料来逐渐反映与展现DNA的结构的,我们教学过程中也是通过几个模型的建构逐渐将它的一级结构到高级结构层次分明的建构出来。这样教学的好处是内容严谨,有条不紊,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层次、有章法。可是我总感觉这个套路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被动,探究与自主学习的精神不能很好的体现。于是基于这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思考若是采用以下方法效果是否会有所改进,也算一次尝试创新吧。
由于学生在必修一已经学过核酸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课上课伊始只需拿出5~10分钟时间将核苷酸的组成复习一下,鼓励学生回顾核苷酸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种类,连接特点等,最后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整画出其结构示意图。
接下来,教师可以直接出示一个醒目的DNA结构物理模型,将它摆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用语言描述DNA分子结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稍做引导,比如设计问题:DNA有几条链组成?在这两条链中谁排列在外做骨架?而谁排列在内?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互相补充,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完成初步的观察后教师再用课件打出一张清晰的`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刚才已经发现两条链的碱基都排列在内侧,现在再观察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有个什么规律?是否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怎样对应?学生带着悬疑会很迫切的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加上理性的
总结
自己第一时间就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最后引导学生观察DNA的这两条链方向怎样,是否平行。然后要求他们将刚才做出的一系列判断理好头绪、整理说出,同时将书上的总结画下来,看与自己的总结是否有出入,而前面科学家研究的那一大段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丰富学生科学视野的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
这样设计我觉得极大程度发挥了学生自主性,也有效地提到了课堂效率,满足了教学直观性原则,使原来一节以传授为主的课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发现学习,学生有成就感,寓教于乐。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3
DNA分子的结构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对DNA分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重要。教材中关于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的的资料,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教育,体现了新课改的科学素养理念。在教学中要注意由里及表,由浅到深,逐步发散,帮助学生构建DNA分子形成的网络知识系统,达到掌握主干知识的目标。另外,在相应内容结束时要及时“点题”
在教学中我觉得通过DNA结构模型的制作实验后,对学生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DNA的结构非常有益。学生在实践中能准确理解脱氧核苷酸是如何构成DNA双螺旋结构的.,而且其中的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和数量关系以及DNA的排序等教学难点也能轻松的突破。
但从时间安排上内容有些多,需要一节半的时间方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这节和DNA的复制结合在一起,继续用模型制作的方法探究DNA的复制规律,组成两节实验连排的课,这样知识比较完整,而且有知识深度的递进,学生的思考空间也比较大,能锻炼他们的思维品质和科研意识。
在准备这节课的授课内容和授课过程时,我无数次的被科学家的机智、聪慧和大胆的创造性思维所打动,作为教师我不只要激励我的学
生勇攀科学的高峰,同时也要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在教学教研领域有所建树。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4
在人教版教材中本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是: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开始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却发现通过阅读资料,学生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碱基互补配对时为什么必须A-T,G-C配对”?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新课标理念认为:“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与同行切磋等,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教学过程:开始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入。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5
1.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结构、DNA复制以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和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具有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的特征,它是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特异性、物种稳定性本质的物质基础。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感悟科学研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3. 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4. 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5.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美国教育学家克莱恩曾经说过:“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本节内容以DNA模型为依托,让学生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动手构建物理模型,最后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比较和归纳,水到渠成得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同时体会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达到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的教学目标。
6. 教学过程
6.1案例引趣,导入新课
案例介绍:为迎接世界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准备在新落成的办公楼大厅内建造3座雕塑,其中为了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北京大学向世纪盛典公司定作了一座名为“旋律”的不锈钢雕塑,雕塑以双螺旋结构为构思蓝本,整体镀钛,价格6万元。合同签订后,世纪盛典公司如期完工,北大也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款项。但是,雕塑参展将近一个月后,一位北大教授发现双螺旋雕塑的螺旋方向反了,呈顺时针方向螺旋上升,与50年前发现的逆时针旋转结构不符,虽然上世纪70年代也发现了左旋顺时针方向的双螺旋结构,但是这次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的主题之一就是为了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左旋方向的双螺旋结构雕塑不能被北大校方认可。考虑到科学家大会即将召开,世纪盛典公司随后又按照更改后的图纸为北大重新制作了雕塑。世纪盛典公司向北大提出给付第二次制作雕塑的成本费用4.8万元的要求,但北大拒绝了这项要求。世纪盛典公司遂将北京大学起诉到法院。
教师提问:案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借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DNA的结构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6.2 资料分析,模型构建
教师设问质疑:“科学家是如何揭示DNA分子结构的?”
指导学生阅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后小组交流讨论:
(1)沃森和克里克开始研究DNA结构时,科学界对DNA已有的认识是什么?
(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呈螺旋结构。)
(2)沃森、克里克在前人已有的认识上,采用什么方法研究DNA结构?(模型建构。)
(3)沃森和克里克先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模型?
(a、螺旋结构(三螺旋、双螺旋):碱基位于外部;b、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位于外部,碱基位于内部,相同碱基配对;c、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位于外部,碱基A-T,G-C配对,位于内部。)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资料信息利用模型盒尝试构建DNA结构模型
(1)组装一个脱氧核苷酸模型:(注意三种物质的连接位置)
(2)组装脱氧核苷酸长链:
(学生阅读资料:磷酸-脱氧核糖骨架排列在外侧,推测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相互连接)
(3)构建脱氧核苷酸双链
学生根据自己对DNA结构的已有认识,可能有同学构建如下双链模型:
教师提示学生进行自检、组内和组间互评,发现问题: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应排列在外侧,而碱基位于双链内部。并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不动,互补链旋转180度。改进后的模型如下:
学生观察新模型后,提出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分子必须具有稳定性,而该模型不能保证DNA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修改方案: 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让让A与T配对,G与C配对,组成的DNA分子才具有稳定的直径。再次改进模型如下:
(4)学生构建DNA的立体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6.3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学生对制作的模型进行自评、组内和组间评价后,观察不同DNA 双螺旋模型的共同点,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为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6
1.本节课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这个验证型实验大胆地改为探究型实验,学生能跟随教师提供的资料,主动参与探究过程,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完成后,有关DNA 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都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这使学生观察模型、分析模型得出理性认识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后,本节课将后面的碱基对序列的探究整合提到了这里,由于更直观教学效果更好。
3.在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生物和进行探究学习的信心。
4.本节课存在的一点不足是,在学生动手制作DNA模型的过程中,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参与小组活动和问题探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课堂组织,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探究活动中全面投入,合作交流,收获知识与技能,丰富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生物科学综合素养。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7
本节教材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备课时考虑到如果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等等。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所以后来改变了一下思路,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以数字故事导入,故事内容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案例(北京大学和世纪盛典公司关于修改DNA雕塑的费用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案例不仅可以检验预习成效,也水到渠成地进入本节“DNA分子结构”的教学。
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利用剪好的硬纸板和DNA相关组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模型在本节课中不但是教具,也是提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以DNA模型为依托,以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参与,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及对模型的评价,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及时加以强调,如叫学生默写或做相关的巩固练习。通过亲自构建模型来体会科学家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体会其中的不易,达到相关情感教育的目标。最后进行课时小结:1、DNA的数字记忆法:“五四三二一”分别代表什么?2、构建本节的知识网络。布置相关的课后探究任务和练习题。
但第一课时并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仅进行到DNA模型的构建和相关结构特性的分析总结,不过从学生参与课堂和相关练习的完成情况来看,基本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沃森和克里克的.相关故事和情感体验只能留待下节完成。
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1、课本的科学史“DNA的构建故事”,也是在本节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借助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可以通过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DNA结构的发现过程进而体会两位科学家之所以能成功,首先对问题的兴趣是科学探索的开端;同时多学科知识的背景是科学发现的前提;科学的思维方法、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是科学发现的关键。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得到很好的情感体验。
2、要善于及时热情地表扬学生,使他们在积极参与课堂的时候有被重视和受肯定的感觉,这样才能增强大家参与课堂的欲望。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8
一、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2节的内容,它在教材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与必修一的“核酸”“细胞增殖”等内容相联系,与此同时,它既对前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使学生加深了对遗传物质的理解,又为之后学习“DNA分子的复制”“基因表达”等内容进行必要的铺垫,所以说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课标下,教材并没有直接阐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研究DNA分子结构的历程为主线(其中主要是以沃森及克里克两位科学家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故事为主线),逐步向学生提供科学家探索DNA分子结构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边分析DNA分子结构特点边逐步构建模型、修正模型。学生在建立模型的探索与发现中,体会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技能目标:尝试构建DNA分子物理模型;体验科学家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领悟模型构建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合作、锲而不舍的精神及勇于承认错误的优良品质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塑”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可以作为高科技的标志?举例说明DNA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刑侦)它的这项功能又是以什么作为基础的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DNA分子的结构。
2.展示模型构建历程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认识到模型方法的重要作用
简介20世纪30年代科学界进行DNA结构的探索背景,让学生初步认识沃森、克里克等科学家。给出沃森在《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一书中的一段话:“鲍林发现的研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分析沃森、克里克在研究DNA结构时对模型方法的选择,发现α螺旋并不是仅仅靠研究X射线衍射图谱,其主要方法是探讨原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不用纸和笔,他的主要工具是一组分子模型。这些模型表面上看与学龄前儿童的玩具非常相似……用同样的方法解决DNA的问题!我们只要制作一组分子模型,开始摆弄起来就行了。”
让学生探讨:鲍林带给沃森什么样的灵感?沃森等科学家在揭示DNA结构的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分析沃森在研究DNA结构时对模型方法的选择学引出模型建构法,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模型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回顾旧知,构建DNA单体的模型
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的DNA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答DNA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结构单位由哪几部分构成。之后,向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小组合作完成“磷酸→脱氧核糖→碱基→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模型构建。
实验材料:五边形脱氧核糖,圆形磷酸基团,四种颜色、大小不同的长方形(代表四种碱基,略长的代表嘌呤,短的代表嘧啶)。
学生构建DNA单体的模型,可以让其感受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模型构建过程,为形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立体结构打下基础。
4.利用科学史创设问题情境,逐步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从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史中可以看出,每一个问题解决的背后,都隐藏着问题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史中的一个个节点,创设问题情境,为模型的构建提供“支架”,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从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到螺旋结构的确定,再到三股螺旋的`DNA结构、初步双螺旋结构等,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逐步地引导构建模型、完善模型。并用“关键问题”引导学生从DNA结构的表层进入DNA结构的实质,让其领悟模型方法的本质内涵。(如下表)
5.加深理解,构建DNA分子结构的概念模型
展示学生最终构建的DNA双螺旋模型,与沃森和克里克创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及实物模型进行比较。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DNA分子由几条链构成?链的延伸方向如何?有怎样的立体结构?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组成?位于DNA链的什么部位?3.碱基位于DNA链的什么部位?碱基连接方式?碱基配对的规律?让学生参照模型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构建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为核心,在科学史的资料分析过程中,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抓住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要点,让学生“走上探究之路”――分步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每一步都以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过程为指导,提出问题,逐步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行模型构建。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要是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台阶,让其在理论和实践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知识,不断思考,主动参与“DNA分子结构”的学习过程。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9
本节课的设计体会:
1、如何处理好主题和主线条的关系
题是DNA结构,主线条是研究的科学史,主题要明确、主线条要清晰
2、如何处理好科学史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科学史讲不好就会是变成了讲历史,冲谈了主题,偏离了主线,要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学习和激励、启发学生,但根据本节课主体需要也可以适当的加工历史事件,比如本节课几个关键事件出场的顺序并不是完全和历史时间一致,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数据整理能力、科学思想方法等教学目标,我刻意将每一个环节逐次引出,设置悬念,引导学生逐步地去了解DNA的结构的建立。
3、教具的使用问题
教具要适合自己教学风格、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是为了用来表演,我有心将教具进行了改造重组,要比原来的好用(好用于我的课堂设计)。
4、有用资料的选择利用问题
精选、不多不滥为上,比如我的第一稿用了很多的资料,效果并不好,听大家的.意见,狠心舍弃,结果更好
5、多媒体的应用
要学会借鉴,但也要经过自己的精心加工方可用,而不是照搬,比如本课所用到的动画,就解决了教材中很重要的问题。
6、细节设计
例如关于DNA的多样性,我想到用同学手里已经做好的模型来比较,顺理成章的得出结论,就是碱基序列不同,在计算出可能的排列方式,也就解决了一个大的问题:DNA为什么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是遗传物质当然就是储存的遗传信息了
7、考虑和解决一个问题:虽然是公开课,能不能在平时也能这样上,虽然不是自己的学生,但如果他们有一定的基础,能不能做到引导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导和教的区别”!
不足:
方向问题突破的不够好
旋转角度改成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不用很准取得数据。这节课不好上,上不好会很枯燥乏味,用演绎的方法,看模型然后分析,学生印象不深刻,怎么办呢?能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是我需要思考的,也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瓶颈。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10
1。优点和成功之处
(1)引入恰当有效,便于开展课题的复习,也有效地创设了学习情境。联系当前“全国打拐”的热点问题,以及汶川地震中遇难者身份的鉴定问题,顺利导入课题的复习,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关键是兴趣,这样学生便易于接受本节课较为枯燥和抽象的复习,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进行STS教育。
(2)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有了基本的认识并以此解释“核酸保健品”、“抗病毒药物研究”、“DNA指纹技术”等相关的问题。
(3)探究可以渗透到知识生成的环节中,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理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在知识梳理过程中注重引入当前研究热点,并在问题探究和探讨中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学案和启发性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2。问题和不足
(1)学生的思维活动还不充分,师生讨论、生生辩论的氛围没有形成。由于时间紧迫,在“核酸保健品”、“抗病毒药物研究”、“DNA指纹技术”等环节的教学中,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分析,有的学生来不及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讨论,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学生与学生互相辩论的氛围没有形成,这是本节课最大的遗憾。
(2)在“亲子鉴定”和“不同物种亲缘关系判定”的问题中,利用了DNA的哪些特点和DNA分子的哪些部分,这一内容没有来得及展开。
高三的复习时间非常有限,如何设计一轮复习的模式和方案,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去说、去暴露知识中的漏洞,教师如何做到敢于不说或少说,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节课的知识容量并不是很大,可扩展的内容却很多,这些内容该不该都给学生加上,我们在高三的课堂上是以能力培养为主,还是解题训练为主,也让我颇为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