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课例设计(含5篇)

时间:2019-05-15 03:1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城》课例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城》课例设计》。

第一篇:《长城》课例设计

《长城》第二学时

一、教材分析

选择长城作为本课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钢铁般的脊梁,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长城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关于长城的知识,对加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是十分必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网站《长城》相关知识的了解,使学生知道长城是举世瞩目的历史宏伟建筑奇迹,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成就。

通过演示中国长城的分布课件,使学生了解到万里长城的实际长度情况,并与课本实际进行对比了解其中原因。

通过了解长城的历史和现代长城景观,使学生认识到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在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城历史、用途、传说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资料的合理整理,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长城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长城的历史、传说等各方面知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对长城各建筑时间、历史价值、现在价值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特别是对长城在近代、现代作用的了解,使学生知道我国有举世闻名的长城,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值得骄傲的、自豪的。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我们留下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珍惜保护。2008的奥运会将在中国召开,我们一定要把祖国的历史文化展现给全世界的游客,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都能爱护、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三、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注伟大祖国的地理面貌。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我国的历史、地理知识基础上进行的。

2、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孩子们经过社会课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对以前知识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看图、读图能力,能够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探究获取知识。能够进行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分析能力。: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四、教法学法:

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学生间进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影音再现,激情导入

1.播放《长城长》MTV,学生看图欣赏歌曲。

2.提问:这首歌曲里提到了我伟大祖国一处非常有名的建筑,是什么呢?(设想学生回答:是我国的长城)

3.强调: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4.导入: 2008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到时会有许多国外的运动员和游客来我国观看比赛和游玩,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将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她会将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板书《长城》)

(二)网上遨游,了解中华的“脊梁”

1.创设情境,引生提出问题:

(1)提问:假如你是来自国外的游客或是国外的运动员,当你登上长城时,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设想学生会提出:它有多长?它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为什么要修建长城?现在它有什么用途?„„)

(2)归纳总结:每一个到长城的人都会提出各种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了长城的历史、传说、作用这几方面,看来大家都非常想了解长城──这一世界闻名的古建筑。

2.网上冲浪,了解长城知识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并自由结成学习小组。(设想学生能根据提出的问题分成长城史话、长城作用、长城传说、现在的长城四个小组)

(2)教师提出浏览要求:①在网站上找到自己所要了解的知识并记录。②先学习本小组选择的内容,在浏览记录完成后可浏览其它小组的内容。

3.网上学习,记录关于长城的知识

(1)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电脑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课本学习自己所要了解的知识。

(2)根据教师的自制网站进行网上学习,讨论,并把自己搜集的长城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整理融合。

(3)教师适时知道学生自学的方法及介绍的方式

(三)导游风采展示,再现中华风貌

1.说明: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对我们的长城有更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小小导游员”,把我们了解到的长城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国外友人。展现我们小主人的风采。

(设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长城史话、长城作用、长城的传说、长城的现在四个组,介绍顺序不固定,以学生回答次序而定。)

设想学生汇报介绍出以下内容

2.长城史话组汇报:

设想学生汇报出以下内容:

(1)长城修建的时间(学生利用各朝代修建长城的时间表进行介绍)

(2)长城的长度:结合自己搜集资料和网上资料说明,万里长城并非一万里,其实际长度达五万多公里(十万华里)。(利用对比得出结论)

(3)长城的修建方法:(学生根据网页知识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说明并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体会: ①说明:长城从春秋到明代持续了2000多年修筑时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

②演示:(教师出示课件:长城的分布图)以图说明:长城不是一个单条,而是纵横交错的,从而说明长城的实际长度并非一万里。

③引导:对比古今进行建筑时,工人的劳动方式与劳动强度引申得出: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造就了现今的世界奇迹

④活动体验:让学生手拉手计算得出一个班手拉手的长度,与万里长城的长度比较。结合资料计算长城砖可以围绕地球的圈数,引导学生得出长城作为单体建筑,它的长度与修建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

3.长城作用组汇报: 设想学生汇报以下内容:

(1)学生利用图片资料(烽火台的作用)及文字资料进行介绍他是古代防御外来侵略的屏障。设想学生能用图片、录像等介绍长城的景色。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引导、说明:

①长城在古代是用来防御外来侵略的防御性建筑(教师出示烽烟告敌情课件),但现在的长城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是全世界人们向往的地方。

②引导:让曾经登上长城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③补充:毛泽东主席在长城好汉坡留下的著名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国外游客到中国来第一个要看的地方就是长城,可见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4.长城的传说:

(1)设想导游员利用图片介绍《孟姜女哭长城》和《玉门关》、《望京楼》等传说故事并用图片加音乐的形式讲述。

(2)说明:长城既是举世文明的建筑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泪史。

5.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1)设想学生利用图片介绍被毁坏得面目全非的长城及相关资料。

(2)引导:看到面目全非的长城,你的心里是怎样的感受?(设想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内心说一说,答出对毁坏长城的人的痛恨。)

(3)强调:作为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应该受到完全世界人的保护

(4)展示:爱长城修长城的网站资料,更多的人已经加入修复长城的行列当中了。(列举图片)

(5)引导: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长城的风采,让中华之魂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6)学生制作倡议书(以小组为单位)。

(四)(课后延伸)历尽沧桑,“脊梁”更硬

1、总结导游的解说情况。

2、课件展示:《万里长城永不倒》课件中的内容是五年级所学的(由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画面。

3、总结:长城见证了这一切,但它以自己不屈的脊梁向全世界宣布,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不可战胜的,万里长城永不倒!

教学反思

《长城》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它的教学重点在认识长城的雄伟,感受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创造力的赞美之情。文中蕴涵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如果单单靠老师讲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很深刻。因此,朗读感悟对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是很有必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第二篇:《长城》说课设计

找教案

《长城》说课设计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长城》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中的课文。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鼓起学生创新的勇气。

【教学目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3、结合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通过分析重点段落语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册教材也在阅读教学要求中强调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一、教学重点确定为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难点确定为

1、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教学方法分析】

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做到讲与读结合,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长城多媒体课件:

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是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

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七个大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走进文本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长城的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感受、欣赏长城美景的同时,激起表达的欲望。接着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充满激情地描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看到这些精美的图片仿佛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城》,继续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教师这种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的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领学生巧妙地走进了文本。

二、图文对照,远看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指导学生在看图、学文和交流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远观长城的图片,让学生结合画面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默读习惯。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中,交流读后感受。体会比喻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用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并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一步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图文对照,近看长城,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

课文在体现长城的雄伟气势时,花重笔墨描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这也是教学中需要学生领悟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教师抓住了最能体现长城的高大坚固的语段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圈划词语,找出长城特点、结合课件,直观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垛子、了望口和射口”、同桌交流读后感受的方式,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然后指导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教师设计了:作者是在哪里看长城的?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一自然段的?指导学生

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分散了教学难点。

四、抓重点句,体会情感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又一教学重点。课标中指出:通过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方法。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重点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和“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标注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在学生感悟我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修筑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时,齐读最后一段后,浏览全文,小组讨论: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整体把握课文,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激发进取精神,促进持续发展。

六、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这个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你认为文章写的怎么样?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达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

七、总结课文,情感熏陶

在学生颂读中外名人游览长城后的留言中,结束全文。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板书设计】

采用总分式的板书设计,简单、明快,学习内容一目了然,而且突出教学重、难点。

第三篇:《长城》说课

《长城》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长城》,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长城》一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观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是第一课时。教学前,学生已经搜集了大量关于长城的故事、历史、图片等资料,对长城有了初步的了解。预习时,学生已经掌握理解了本课生字生词,对整篇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在阅读中感受长城的气势以及劳动人民的艰辛,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法上采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笔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引导学生品读、讨论、领悟,让学生眼前出现画面,心中读出感情,嘴里读出感受,用语言去表达体现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勾画、批注,在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语言文字的训练、表达方法的渗透,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形成自己读懂课

文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观看长城风光、预习检查、品读感悟、拓展延伸这三个环节详细介绍本课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

首先检查预习词语,要求学生开火车读。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对学习预习时所学内容的检查,同时也为这节课品读课文做好了铺垫。其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思考,通过预习课文,你对长城有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眼中的长城。这个问题的抛出会使学生在头脑中浮现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长城,使学生很会进入的课文情境。此时,我便因势利导。的确,长城就像是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都会令人胸襟开阔、思绪万千。难怪,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这气魄雄伟的景象,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既是本文的最后一段,也是整篇课文的中心句。因此,我也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理解这个中心句上。以下教学环节也几乎是围绕“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怎样理解这句话展开的。

二、品读感悟。

首先,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思考体会“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是本节课学生的第一次读,而且是带着问题去读。这样读会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想,边读边划作批注,更是要求学生要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接着学生依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带领学生逐段分析,逐段品读感悟“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借助文中长城远景图感受长城之长,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前一句描写了长城长,后一句具体写出了长城的具体长度。先让学生读一读用一个字概括出远观长城给你的印象,那就是长;再为学生展示一张长城图,使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到长城蜿蜒盘旋,横向贯穿全国的气势。找一找作者是怎样描写长城长的,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接着追问,长城的确犹如一条巨龙,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峭的山岭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作者用了一个词描写它的这一姿态,是什么?继而带领学生理解蜿蜒盘旋,并指导学生读出蜿蜒盘旋的姿态,气魄雄伟的气势。板书,远看 蜿蜒盘旋。在学习第二句话,了解长城具体长度时。我先列举一个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万三千多里”,我们的操场一圈有200米,要走完长城相当于围着我们的操场走3500圈。这样学生也会由衷的发出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体会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长城有怎样的结构,能够起到防御外敌侵略的作用。首先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长城特点的一个词语,那就是高大坚固并板书。长城的高大坚固表现在哪些设施上,让学生结合文中插图去找找,并把它画下来。请学生指图说,总体感知长城的各种设施。在小组合作学习后,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长城的结构。最后总结,近看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之巧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因此当世人当上长城后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理解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这一部分我将通过默读、有感情朗读、想象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读,感情充沛地读,淋漓尽致地读,在读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筑万里长城时的艰辛。首先要求学生自由的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个字或哪个词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新课标指出,各个阶段都要重视默读。默读是用眼看,用心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安安静静的去思考、揣摩、品味。这样,学生在思考中才会变得自信而睿智,浮躁的心境由此才能变得安静,思维也将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入。在这一段中,几乎每字、每词,字里行间都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从沉重的山石、陡峭的山峰中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步履艰难。从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时代背景中可以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时的艰辛。从数不清、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可以想象到修筑长城的时间之长,克服的困难之多。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只有通过默读这种方式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二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把刚才所体会到的情感都带回到这段话中,看看谁能读出劳动人民的艰辛。三想象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时的场景,思考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领学生在一段段遐想后再去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通过一遍遍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为他们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感到自豪,最终从心底里发出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板书

4、至此,学生就分别通过远看长城蜿蜒盘旋,近看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以及作者的联想这三个方面深刻的体会到长城的伟大,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同时总结板书,总结奇迹。这样,本课的主要内容也就讲授完毕。

三、拓展延伸。

课堂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是情感还在延续。我引导学生朗读对联《长城赞》,并指导学生给对联加上横批,伟大奇迹。

• 作业我设计了三道选做题:

1、这篇课文的语言很美,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下来。

2、课下继续搜集有关长城的古诗词、对联、歌曲、图片,下周开展“我爱长城”专题活动。

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许多外国人都慕名前来参观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小导游,你会怎样介绍长城?请创作一篇解说词。

第四篇:长城教案

17长城教案

一、明确单元主题,学习任务

1.指名读,其他同学看一看关于本组课文你了解了那些内容,标画出来。你画了哪些,谁来说说?(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和要求,明确有3条,课件出示)

2.世界遗产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而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更是拥有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五组的学习,共同游赏“我国的世界遗产”。

3.本组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世界遗产呢?(交流)4.今天我们就走进第一处世界遗产:长城,去感受长城的魅力。(板书并齐读课题)5.你去过长城吗?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

6.你想更深入地了解长城吗?相信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会对长城,对我国的世界遗产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学通字词,整体感知

(一)课前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预习,看看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

1.出示词语:崇山峻岭 嘉峪关 瞭望 屯兵 堡垒 气魄雄伟(学生接读)2.词语都会读了,那么它们的意思你了解了吗?①屯兵是什么意思?(屯在字典中的意思:聚集;储存、(军队)驻扎、村庄)②指名交流“堡垒”的意思,(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并指导写“垒”字。

3.出示:崇山峻岭

①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山字旁,是描写山的)②崇山峻岭是什么意思呢?(结合图片理解:高、险峻)

③ 总结: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刚才我们运用偏旁表意,结合图片理解了崇山峻岭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

1.下面我想请四位同学来接读课文,在他们读的时候,请大家回想一下课文围绕长城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长、高大坚固、古代劳动人民、气魄雄伟)

三、重点赏析,感知长城

1.我们首先来看描写长城长的段落,其他同学看看有什么发现?(一个比喻句,列数字)比喻句写出了长城的长,(“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长城的形态,依山势起伏而蜿蜒盘旋,真像一条长龙,具体形象。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城的长度。一万三千里有多长呢?(算起来大约65万米的距离)

看地图,这就是东头的山海关,这就是西头的嘉峪关,长城就是在它们之间蜿蜒盘旋,我们来看一下它都经过了那些地方?老师指你们来说。

步行走完整个长城需要半年的时间。

小结:作者通过比喻句和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城的长,它的长度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谁能把长城的长用自豪的语气读出来。

2.找到描写长城高大坚固的段落

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长城各个部分。并在书上标画。谁想当小导游来介绍一下长城各部分的位置?

老师想再请一名小导游来介绍长城的各个部分,并加上它们的作用。

刚刚我们从长城的各个部分体会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从哪里能看出长城的高大坚固?(材料)

3.生交流,适时出示:“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体会比照写法。

4.面对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屹立不倒,坚固无比的长城,你感到(自豪、骄傲),请大家带着自豪感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四、披文入情,感悟长城

1.(课件出示图片,师配乐描述)是呀,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来到长城脚下,一座高大坚固、为我们保家卫国的长城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此时此刻,同学们,你就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一块块方砖,扶着墙上巨大的条石,身临其境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2.那么作者又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抓以下重点词句,深入理解。A.“两三千斤重”

用生活中的熟知的学生体重比照 B.“没有„„没有„„就„„”

C.“多少„„才„„”

3.我们边读边想象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许多同学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很多画面,交流一下。(创设情境)

4.大家看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写了作者看到的,第三自然段又写了作者想到的,那么课文中是哪一句话把这两部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交流。

像这样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就叫做过渡句。

五、抒发激情,赞美长城

1.长城的长,长城的高大坚固、千年不倒,是任何工程都无法比拟的,它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赞美长城,你会用哪句话?

2.是呀,作者也骄傲地写到: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课文学到这里,你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3.更令我们骄傲的是,长城已经跨越国界、跨越民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不知有多少游客都在长城上留下了足迹。我们为长城自豪,因为它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课后拓展

《长城》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但是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并在后面的学习中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五篇:课例-《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刘良豪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朦胧诗特点。

2.过程与方法:感悟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此诗,为以后学习朦胧诗打下基础,可为我们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有着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作者表达的正确的爱情观。

3.教学难点:诗作的象征意义,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解决办法:利用配乐朗诵感悟,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吟诵、感悟。

三、教学设想:

1.教法:引导、点拔。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3.教学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媒体:现代教育媒体。(朗读带,简爱录音)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知识。(鉴赏新诗的一般方法:把握诗歌意象)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郑愁予“绝唱的抒情诗”;而此刻,我们还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板书:课题、作者)

三、设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师简介作者(结合课文注释①):

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原名龚佩瑜,52年生于福建泉州,71年开始写诗,79年开始发表诗作。《致橡树》82年编入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2.引出“朦胧诗”概念(板书:第一教学目标),师生明确: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四、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配乐《海边的阿狄丽娜》(或听录音)

2.请同学就所学知识浅谈:什么是爱情?或想想自己身边的爱情故事或者影视上看到的有关爱情的故事。试着表达出来。3.师略论爱情(深情地):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

五、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板书:木棉的自白)1.她说:爱不应该是这样的

(1)你们能否找出其中的片断并把它一起读出来?

(2)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3)师分析、明确: a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攀附型”(板书)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 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所以,这是一种“痴恋型”(板书)的爱情。

c 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所以,这是一种“奉献型”(板书)的爱情。

d 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说:爱应该是这样的。(1)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2)这一部分,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其中用了哪些诗歌意象?(同学讨论、回答)(3)师分析、明确:

a 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橡树与木棉意象)。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板书)。b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书)。c 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d 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

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师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例子:古代造字,女,象形字,与其有关的很多字体现女性地位低,在古代。奴,妖等等。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e 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男)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女)仿佛永远分离,(男)却又终身相依。”(女)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f 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3.总结全文:

(1)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向我们点明了。(2)播放《简·爱》录像片断:

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这宣言,无疑是女性要求独立、平等的人格宣言;简和诗人一样,都强调了精神的平等、人格的独立,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诗:(同学齐背)“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六、联系自己,谈谈感想:

1.请同学谈谈通过学习本文,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是啊,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中学生就不乏“早恋”的现象;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

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我想他还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

我们中学生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板书教学目标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

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裴多斐的诗、林觉民的《与妻书》......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我们沐浴爱的阳光、吸收爱的雨露,最终必将成长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七、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八、板书设计: 攀附型

痴恋型世俗的爱情(否定、批判)破 奉献型

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爱的双方: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相互依存。伟大的爱情(肯定)立 爱的象征:橡树(男性阳刚)、木棉(女性阴柔)爱的过程:爱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

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九、布置作业:既然木棉向橡树表达了心声,那么橡树听了这些以后它会对木棉说些什么呢?请以《致木棉》为题写一首诗。

下载《长城》课例设计(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城》课例设计(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桂林山水》教学课例 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课例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点;会理解比喻句并能说出运用比喻句的好处。 ⑵ 培养学生......

    课例设计春晓(样稿)

    用《语文第一学段本色课堂评价标准》指导备课 ——一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春晓》课例设计 江汉区红领巾学校 吴琪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们知道,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是提升学生......

    《五彩池》教学课例设计

    《 五彩池》教学设计 襄州区实验小学 刘希俭 教材简析: 《五彩池》是一篇写景记叙文,也称得上是一篇游记。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

    《长城在我心中》说课

    《长城在我心中》说课一、说教材: 《长城在我心中》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出版社A版第九册的一篇散文。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感情充沛,让读者心潮澎湃。极富感染力。全文用优美的语言......

    《长城》教案(比赛课)

    课题:《长城》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

    《长城》评课稿

    抓住重点,感受长城的气势宏伟、高大坚固 《长城》评课稿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语言精炼、感情内敛,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中华儿女对这一世界奇迹、民族象征的......

    长城课标分析

    《长城》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

    《长城》观课报告

    《长城》观课报告 听了张老师的《长城》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本堂课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第一、追求独立的阅读体验。 课堂伊始,张老师就列出了几位世界名人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