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减法》教案

时间:2019-05-15 03:1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减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减法》教案》。

第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减法》教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两个方面。在计算方面以三位数的减法为重点,有笔算、估算、口算及减法的验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已经教学的一步计算问题,还有少量连续两问的问题。由于三位数的减法比加法复杂,学生需要较多时间才能掌握和巩固,所以本单元教材把计算教学分三部分编排。第52~57页教学过程较简单的三位数减法笔算,减法的验算,口算一百几十减几十。第58~61页教学过程较复杂的三位数减法笔算,减法的估算。第62~63页整理全单元的知识。1?教学比较简单的三位数减法笔算,让学生在迁移中主动构建知识。比较简单的三位数减法是指被减数的每一位上都够减或者某一位上不够减时,它的前一位上都有1可退的情况。由于学生有两位数减法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经验,他们有能力自主构建三位数相减的算法。(1)笔算减法的教学分三个层次安排: 首先是不退位的减法,着重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着减的问题;然后是减的过程中的退位方法,从具体的退位操作到对退位原理和方法的概括认识;最后是总结减法的计算方法。第52页例题列出减法算式335-123后,让学生想办法计算。预计学生的算法是多样的,可能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可能列竖式计算,还可能用其他方法。让学生交流算法的目的是体会各种方法存在共同点,都是3个百减1个百、3个十减2个

十、5个一减3个一,从而体会把数位对齐列出的竖式最清楚地代表了各种算法的共同思路,都选用竖式计算。第54页例题教学退位减法,仍然让学生在独立计算时体验退位。例题和试一试安排的两个竖式中,前一个着重解决被减数十位上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后一个着重于连续退位,即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这两个竖式里的数是特意设计的,如前一个竖式里被减数的百位和十位上都是3,后一个竖式里被减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分别是0和1。这些设计为教学预留了进行比较的空间,使学生加深对退位的体验,从而有助于他们掌握退位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与三位数的加法相似,三位数减法也让学生说算法、讲体会、谈经验以及相互提醒,在这些活动中总结计算法则。第57页第7题里安排了两组减法计算,每组里都有不退位的、只有一个数位需要退位的、连续退位的三种情况。通过算一算、比一比,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第55页想想做做第4题里编排了三组计算题,每组都是一道三位数加法,一道三位数减法,而且减法题是加法题中的和减一个加数。通过这组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与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着写竖式;进一步体会加法时的进位和减法时的退位都应用10个一是1个

十、10个十是1个百等知识;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的内在联系。(2)结合计算教学,想想做做和练习七里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包括求剩余数、求相差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等各种数量关系。这些虽然都是教学过的,也有两点变化:一是题材不再限于游戏、故事,增加了简单的劳动、环境保护、社会知识等方面的素材。二是更开放了,第57页第9题的信息量增加了,可解决的问题多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多了。这些题应在解答之后加强回顾和体会,让学生回顾解决了哪些问题,采用了哪些运算,体会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根据问题选择相关条件的经验。这些对后面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极有益的。另外,第53页第3题把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两类问题编排在一起,通过解题再次理解数量关系,通过比较体会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3)验算减法采用差加减数的办法。由于学生缺乏减法中各部分关系的认识,教材首先利用例题的素材和数量,指出剩下的本数和借出的本数合起来,应该等于原有的本数。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能够理解这个数量关系,建立验算减法的思想基础。然后指出用差加减数的方法验算,让学生进一步抽象数量关系,理解剩下的本数和借出的本数相加就是这道减法题里的减数与差相加,从而感受这个验算方法是合理的。教材让学生在写出的加法竖式上进行验算,教学时还应注意四点:第一,联系减法算式,让学生说说这个验算竖式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更清楚地看到它是减法算式的差加减数;第二,让学生说说正确的计算和验算,差加减数应该等于什么数,如果差加减数不等于被减数,表明了什么;第三,不要再教学其他的验算方法,即使个别学生知道或用了别的方法,也不在班内提倡、介绍;第四,选择适当的时机(如练习四)与加法的验算作一次比较,让学生清楚加法和减法都可以用加法验算,不过具体操作是不一样的。2?在拨算珠的活动中体会隔位退位的计算原理和方法。隔位退位是三位数减法教学的难点,为此,教材安排了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和一个练习。(1)第58页例题教学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的退位减法,教学活动设计成四步: 首先是引发认知冲突,利用题材内容列出算式204-108,发现竖式计算时个位不够减。按照已有认知结构,要从十位退1。但是,被减数十位上是0,无法直接退1,怎么办?教材让学生在已列出的竖式上计算,亲身感受认知冲突,产生解决新矛盾的需要,从而明白学习任务和内容。接着在计数器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想出可以从百位退,并通过拨珠计算,体会隔位退位的原理。然后把拨珠计算提升成竖式计算,经历比较深刻的数学化过程。最后是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明晰隔位退位的步骤和方法。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既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活动,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演绎推理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被减数的十位上是0,无1可退,因而从百位上退是他们解决新矛盾的设想,提出这样的策略已经是一种创新。他们依据1个百是10个十,从百位上拨去1颗算珠的同时十位上拨上10颗算珠;依据1个十是10个一,从十位上拨去1颗算珠的同时个位上拨上10颗算珠,演绎思维伴随着拨珠动作而展开,领会退位原理也在其中。教学时要尽量做到不以教师演示代替学生操作,不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思考,不以教师示范代替学生探索。(2)教材还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计算练习: 一是发展性练习。试一试计算1000-537,被减数个位上不够减,十位和百位上都是0,要从千位上退1。计算原理与例题相同,隔位退位的跨度比例题更大,步骤比例题更多,学生能从中进一步明白隔位退位的方法。二是巩固性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都是隔位退位减,如果计算发生了错误,能通过验算及时发现。第2题是改错题,收集了学生可能发生的计算错误,特别是前两题更常见,学生通过辨析找到错误所在及发生原因,并引以为戒。三是建构性练习。想想做做第3题设计了三组计算题,在前两组里各有一道要隔位退位,另一道不要隔位退位。通过同组两题的计算和比较,让学生明白隔位退位不仅因为被减数十位上是0,还因为个位上不够减。如果个位上够减,即使十位上是0,也不需要隔位退位。四是应用性练习。让学生运用隔位退位的计算解决有关蛀牙、订杂志的实际问题,学会看懂电费单和计算当月实用电数。3?利用估算三位数加法的经验,估计三位数减法的差大约是几百。两个都接近整百数的三位数相加,把两个加数分别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百数,口算整百数的加法,能够估计三位数相加的和大约是多少。三位数加法的估算经验可以应用到三位数减法上,本单元教学三位数减法的估算不编排例题,利用第61页练习八第5、6题引导学生经历迁移的过程。第5题利用估算填上整百数这些数学术语唤醒已有的估计加法的经验。第6题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明确三位数减法的估算是转化成整百数减法进行的。单元复习里也有估算。第5题在回忆已经学过的估算的基础上,估算804-596的差,要转化成800-600进行估算。第8题先估算、再笔算,可以相互验证得数是否合理。如估算307+108的和大约是400,笔算的得数是415,两种算法的结果一致,表明估算与笔算都是正确的。编排这道题的目的就在于初步培养估算意识。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教案

单元测试

一、填空

1.2时=()分 2分=()秒 2.180分=()时 120秒=()分 3.在0里填上>、<或=

5分○50秒 4时○300分 200秒○4分

400分○6时 1时40分○100分 150秒○2分30秒 4.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35().(2)看一场电影要2().

(3)从南京坐火车到北京要13().(4)小明跑100米要用16().(5)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6)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7)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8)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是6().

5.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分钟.

6.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时到无锡. 7.看钟面填空

第 1 页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3.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秒.()

4.分针从钟面上的2走到7,中间经过了35分.()5.分针和时针在6时正成一直线.()6.2时30分也可以说2点半.()

7.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8.小云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要用54秒.()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30 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A.半小时 B.35分 C.40分

5.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工用了6小时,小李

第 2 页 用了8小时.()

A.做的一样快 B.小王做的快 C.小李做的快

四、应用题

1.月亮每秒绕地球行8千米,地球每秒绕太阳行29千米,地球比月亮每秒多行多少千米?

2.一场大雨从9:20开始下,到10:55雨停止.共下了几小时几分?

3.王华上午在校3小时20分,下午在校2小时30分.他一天在校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

4.杨师傅4小时做了36个零件,张师傅每小时比杨师傅多做3个零件,张师傅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5.请小朋友把下面的钟面分为6部分,每个部分里的数加起来的和都相等,该怎样分? 参考答案

一、1.120,120 2.3,2 3.>,<,<,>,=,=

4.(1)分(2)小时(3)小时(4)秒(5)小时(6)分(7)分(8)小时 5.30 6.11 7.2:50,10,5时40分,6时10分,9时0分,8时15分

第 3 页

二、1. 2. 3. 4. 5. 6. 7. 8.

三、1.B 2.B 3.C 4.B 5.B

四、1.21千米 2.1小时35分 3.5小时50分50分

4.364=9(个)9+3=12(个)答:张师傅每小时做12个零件.

第 4 页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课时安排:9课时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4.小小设计师………………………………1课时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情分析: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计算,本节课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不一定都能整除,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余数的除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出示主题图

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

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3.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要求: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1.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 3.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 4.11根、12根呢? 5.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余数<除数

四、作业:

1、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2、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7÷2=3(盘)……1(个)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竖式计算除法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情分析:以前教学中,同学们只接触过加减法的竖式,今天来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问题: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三)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尝试: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

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 问题: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预设: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三)独立书写,及时巩固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问题:

1.竖式怎么写呢?请你自己写一写。2.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3.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

三、交流想法,体会试商方法

问题: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

四、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 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五、作业:第62页“做一做”,第1题。第63页“做一做”,第2题。

第64页练习十四,第3题。

第65页练习十四,第4题、第5题。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例5)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情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个难点,主要是对于题意的理解要准确。所以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

教学目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要采用“进一法”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学重点:用不同表征方式理解“进一”的道理。教学难点:用进一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1.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 “至少”是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二、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一)独立尝试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三、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检验: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梳理:解决同一个问题,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在研究3位同学的想法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有27 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 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问题: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3.至少要运多少次啊?你是怎么想的? 监控:为什么要“加1”。

四、交流理解,提升认识

(一)审读题意,独立尝试

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问题: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追问:“最多”是什么意思?

(二)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 问题:

1.最多能买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2.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 3.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

(二)对比感悟,提升认识

问题:

1.这个问题和刚才解决划船的问题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2.刚才余下“2人”就要增加1条船,现在余下“1元”,怎么不增加1个面包呢?

3.想一想今天研究的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五、作业:第69页练习十五,第1~3题。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例6)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情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个难点,主要是对于题意的理解要准确。所以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回顾规律,引出新问题

问题:横线上画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引出: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摆下去,第12个图案是什么?

第17个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方法交流

(一)理解题意,自主尝试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探究: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

问题: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三)数据变化,体会方法

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到了几种好办法?

谁再简单说一说?

检验:这个问题解答正确吗?我们一起来答题吧。

变化:1.如果求第20面小旗的颜色,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

试一试。

2.第25面呢?第29面呢?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四)变化练习,完善认识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自己试一试。3.有的同学发现27÷3=9没有余数,该怎样判断呢? 小结: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

说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组最后一个。按照例6的规律接着往下摆,第27面小旗应该 是什么颜色?

三、巩固练习,积累经验 1.

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4 个珠子应该是什么颜色? 要求:

(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2)独立解决问题。(3)你是怎样做的? 2.第32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 要求:

(1)独立解决问题。(2)你是怎样做的?(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小结

五、作业

一个星期有7天。

(1)六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2)如果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是星期几? 完成建议 : 第一问独立完成。

第二问指导找关键信息:30天、7天,体会商和余数与这个问题的关系。

小小设计师

教学目标:

1.能辨认出生活中的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贴或设计图形,并将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2.能将同样的图案拼在一起,并根据实际确定所观察成果的基本图形,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欣赏图形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图案找基本图形。教学过程: 综合与实践

一、欣赏,揭题

我们经常在桌布、墙纸等生活物品上见到下面这类图案。它们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动手,创作

剪下教材第123页中的图形,与小组同学一起在正方形里贴出喜欢的图案。

三、交流,欣赏

每个小组先自我评比,然后再推荐给全班同学。说一说好在哪里,你有什么改进的好想法吗? 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要求、作好计划、通过操作解决问题、组织好交流 活动目的

1.结合图案的设计,感受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培养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

3.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创造美。

四、课堂总结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教案 (6)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单 元教学目标:

1. 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2.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3.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随着乘法口诀句数的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乘法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单元教学建议:

1、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在相互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自觉吸收自己喜欢的思路,学习乘法口诀、记忆乘法口诀。

2、在训练时,应注意变换方式,以游戏和比赛等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

4、有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倡合作交流。

5、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第六单元课时备课

第一课时

七的乘法口决 学习内容:

课本第72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学习重点: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学习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学习准备: 每小组准备7套七巧板。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 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要算出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有多少天?5个星期有……要算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怎样算最简便呢?如果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猜测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7的乘法又有什么特点?(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2、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一组七巧板拼成一个图案,然后再与同桌交流,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请每小组挑选最满意、最美的图案,上台讲讲拼得像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用实物投影展出7个拼好的图案。

师: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拼摆了这么多优美的图案,那么你们能根据这七个图案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试试看能编几句就几句。

4、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如有的说乘法算式,有的写乘法算式,有的编乘法口诀等。

5、最后整理出7的乘法口诀。师生交流:

1、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根据七巧板的图案,写出了哪些乘法算式?编出了几句口诀?

2、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内容。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

7×1=7 7×1=7

一七得七

2×7=

7×2=

二七()3×7=

7×3=

三七()4×7=

7×4=

四七()5×7=

7×5=

五七()6×7=

7×6=

六七()7×7=

七()

3、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老师指着一个图案问:

拼一个图案用了7块七巧板,是几个7?乘法口诀怎样编? 摆两个图案要几块七巧板?是几个7?对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是什么?

4、说一说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七巧板的块数?所用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5、拼6个图案需几个七巧板?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所用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6、“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应该对应哪个算式?对应哪句乘法口诀?

7、哪句口诀能很快算出摆7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应该对应哪一个算式? 8、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7呢? 学生活动:

1、拍手读7的乘法口诀。

2、你最喜欢哪一句口诀?不知道四七多少,怎么办?谁能想个七办法?

3、熟记口诀。

同桌拍手背

四人小组背

开火车背

集体拍手背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抢答游戏。

2、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看图写算式。

3、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和第4题。

四、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下课调查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能用到7的口诀的具体事例?

第二课时

倍的认识 学习内容:课本第76页例

2、例3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学习重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学习难点:理解倍的概念。学习准备:若干小棒。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例2。

1、摆小棒游戏。

1)请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摆一个正方形,数一数要多少小棒? 2)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二个正方形,数一数两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3)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三个正方形,数一数三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揭示“倍”的概念。

刚才大家在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时候,每个正方形都用去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就用去2个4根,摆3个正方形就用去3个4根……这里的3个4,我们还可以来表达——那就是4的3倍。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2个4的情况,以及5个4、6个4等情况。2个4我们可以怎样说呢?5个4、6个4呢? 教学例3,强化概念,巩固认识

2、出示例3引导明确题意。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示,谁来说一说这副图的意思?

3、引导分析,正确解答。1)小精灵提出了求“第二行摆了多少个?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第二行摆的圆片数和谁有关系?请找出题目中相关的语句。2)引导学生继续摆圆片。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摆的?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个2是多少?你能够列出一个相应的算式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尝试练习。

2、完成教材76页《做一做》

3、说出你是怎样列式的?说出你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学习内容:教材第77页例4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学会看线图。学习重点: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2、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学习难点: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语句。学习准备:教材中的主题图。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口算练习。

6×7

5×6

7×3×5

4×6

5×6×2×6

7×3×7

7×7

2×4

6×6

4×4

5×2

3×6

2、回答。

4个6可以说成6的()倍。3个5可以说成5的()倍。

5个4可以说成()的()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和同桌进行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教师指向的问题,先独立解决。

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全班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画出线段图。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引导完成教材78页1~3。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四课时

8的乘法口诀 学习内容: 教材80页例5。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乘法口诀的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学习重点: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学习难点:

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学习准备: 教材主题图。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口算练习。

4×7

23×6

5×6

四、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43×5×

27×3 7×4+7

5×7+6×6+6

3×5-3 7×4-4

6×3+6

4×4+4

5×6-6

2、列式解答,集体订正。1)7的5倍是多少? 2)4的3倍是多少? 3)6个4相加得多少? 4)7和5相加的多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8的乘法口诀

1、出示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每排站了多少人?有几个这样的一排?

2、引导学生完成数轴图,填出数轴上所缺少的数。0 16

40

……

3、引导学生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在书上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和口诀,并和同桌交流。

二八()

三八()

四八()

五八()

六八()

七八()

八八()4、指导学生齐读8的乘法口诀。5、指导学生齐背8的乘法口诀。6、组织学生对口令。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81页1~4题。2、独立完成81页5题。3、背诵8的乘法口诀。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第五课时

9的乘法口诀 学习内容: 课本P84及练习十相应的练习。学习目标:

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

2、能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学习准备:

口算卡片、此行黑板、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背诵1~8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1)、出示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

2)、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完成。将口诀补充完整:

()六二十四

二()十四 七()五十六

()八四十 ……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自主探究9的乘法口诀。谈话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2、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2)、每条船上有几人?(3)、2条船上有几人?(4)、一共有多少人?

3、(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2)板书反馈结果 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 用乘法简便。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反馈交流、并展示。

4、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

5、口诀记忆

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

6、出示85页3题:独立圈出9的倍数,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9的倍数的积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简要的归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师口述:五九()…… 指名填、抢答等。

2、练习十九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 第六课时

乘法口诀表 学习内容:课本P88~89页 学习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学习准备:乘法口诀卡片 学习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3)、开放练习:()×()=()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整理和复习学习内容: 课本P90页。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 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重点、难点:

熟记口诀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学习准备:

口诀卡片、空白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习过程:

一、归纳整理、互相交流

1、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

生: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1)集体回忆整理乘法口诀表。生:独立用算式表示出所有乘法口诀。(2)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3、介绍“九九歌”

(1)自己从课本90页中找到答案。

4、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1)回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1)、完成91页第一题。(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2)分蛋糕。(91页第二题),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1)观察水上巴蕾舞,课本91页第三题,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3)独立分析完成四题

3、创新练习

自己编出自己心中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表现得怎样?

四、随堂练习。

第五篇:2013年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口诀、能用口诀简单计算。

2、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口诀,主动探究口诀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善于发现某事物的规律。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1课时

7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 第1课时 七的乘法口决

教学内容:课本第72页例1和练习十七第2、4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和游戏中记忆口诀,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和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编制7的乘法口诀,记忆7的乘法口诀。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突破。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7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个星期。同学们,一个星期有几天?(板书:7)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有多少天?5个星期有……要算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怎样算最简便呢?如果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猜测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7的乘法又有什么特点?(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2、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一组七巧板拼成一个图案,然后再与同桌交流,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请每小组挑选最满意、最美的图案,上台讲讲拼得像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用实物投影展出7个拼好的图案。

4、观察上面7个图案

图案数

块数

5、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出现:

我发现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块七巧板;

我发现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前面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乘法)

6、小组分工,合作探究,编制7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知道1个7,2个7,……,7个7都能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请你们把乘法算式写在表格中,然后互相讨论编它们的口诀,好吗?

师生交流:

(1)、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根据七巧板的图案,写出了哪些乘法算式?编出了几句口诀?

(2)、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内容。

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

7×1=7

7×1=7

一七得七

2×7=

7×2=

二七()

3×7=

7×3=

三七()

4×7=

7×4=

四七()

5×7=

7×5=

五七()

6×7=

7×6=

六七()

7×7=

七七()

(3)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老师指着一个图案问:

a.,拼一个图案用了7块七巧板,是几个7?乘法口诀怎样编?

b.摆两个图案要几块七巧板?是几个7?对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是什么?

c.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七巧板的块数?所用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d.拼6个图案需几个七巧板?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所用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e.“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应该f.对应哪个算式?对应哪句乘法口诀?

g.哪句口诀能很快算出摆7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应该对应哪一个算式?

h.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7呢?

7、齐读口诀

8、熟记口诀

师: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得?

同桌拍手背

四人小组背

开火车背

集体拍手背

9、小游戏: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

2、完成练习十七第4题,看图写算式。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下课调查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能用到7的口诀的具体事例?

五、随堂练习

六、拓展性学习

□+◎+□=45

□=()

□+◎=35

◎=()

◎+○=45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七第3、5、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牢记7的乘法口诀,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敏捷性。重点、难点:

重难点: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教学准备:

口算卡及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开火车计算。

7×5=

7×3=

7×6=

6×4=

5×2=

7×2=

7×4=

7×7=

6×3=

6×5=

7×1=

7×0=

3×5=

5×5=

2×6=

4×4=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说题意,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十七第5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明白提议后,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十七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十七第7题

师:认真观察,说说在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罐奶粉?该怎样解决呢?讨论、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三、积累运用

1、游戏:找朋友

二七()

三七()

六七()

四七()

()七三十五

()七四十九

2、一根绳子场7米,6根同样长的绳子共有多少米?

3、看口诀写算式

六七四十二

五七三十五

二七十四

4、练习十七第9、10题

5、补充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第3课时 8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75页例2,练习十八1-3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中,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2、在应用过程中,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等活动,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重点、难点:

重难点: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记忆口诀。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教学准备:圆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4×7

7×2

3×6

5×6

6×4

3×3

5×2

7×3

7×4+7 5×7+5

6×6+6

3×5-3

7×4-4 6×3+6

4×4+4

5×6-6

2、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1)6个4相加得多少?

2)7和5相加的多少?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8的乘法口诀

1、出示例2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军乐队在训练;站成了8排,每排有8人)

师:提一个数学问题?如何解决?

如:1排有几人? 1个8是8 1×8=8

8×1=8

2排有几人?

2个8相加

2×8=16 8×2=16(板书)

……

2、引导学生完成数轴图,填出数轴上所缺少的数。(填书上)

0 16()()()()()()

3、自己想办法,尝试编口诀

师:根据乘法算式编出8的乘法口诀。(学生回答,是补充板书)

如;1个8相加

1×8=8

一八得八

8×1=8

2个8相加

2×8=16

二八十六

8×2=16

4、寻找乘法口诀的规律

(1)齐读口诀。

(2)师:怎样很快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呢?它们有规律吗?你有什么窍门?

(学生交流并记一记)

(3)师:你觉得哪句口诀难记?谁有办法帮助他?

(4)口答:7个8比6个8多(),比8个8少()。

三、巩固练习

1、P75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3、1、2题

3、补充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诀?(螃蟹,一只螃蟹8条腿…..)

五、拓展性学习:

1、请你试一试,填出适当的数。

3×8=24

6×6=36

24=□×□

36=□×□

24=□×□×□

36=□×□×□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课本76页练习十八6~12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8的乘法口诀,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2、会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重点、难点:

重难点:记住口诀,运用口诀正确计算。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五角星。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人

1、口算

8×2=□

7×3=□

8×6=□

2×8=□

6×7=□

4×6=□

5×7=□

4×7=□

5×8=□

8×3□

8×8=□

8×5=□

5×6=□

7×8=□

6×8=□

6×4=□

2、背口诀

3、引入新课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八第4题

出示第4题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怎样找玩具?

学生说图意

算出乘法算式的积,再找到相应的玩具。

2、练习十八第6——9题、第11题

三、积累运用

1、看图列式

红花: 8朵

黄花: ?朵

2、练习十八第10、12题

1)了解题目的意思。

2)观察图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根据图意说出的想法,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4)学生自行独立解答。

5)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强调有几个几?)

四、拓展学习。

1、每辆车限坐乘客8人,现在有26位乘客,3辆车能坐得下吗?

2、商场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钱,妈妈有20 元,想买6双这样的袜子,她 带的钱够吗? 3、24=□╳□=□╳□

16=□╳□=□╳□ 4、6+☆+☆+☆=30 ☆=()

5、在□里填出合适的数。

39=□×□+□

61=□×□+□

39=□×□-□

61=□×□-□ 7×8-16=8×□ 5×7+21=7×□

五、总结提升

第5课时 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3,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谈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来突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口算:

2×7= 3×8= 8×5= 7×4= 5×7= 4×8= 8×3= 5×6=

2、出示例3:小军和小红一起逛超市,在超市的文具专柜有许多的文具:文具盒每个8元,铅笔每支3元,橡皮每块2元,日记本每本4元。。。。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仔细观察图,并说说图意

2、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汇报:如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3、解决问题

想一想: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汇报:

(1)如第一个问题中知道文具盒的价格是8元,要买3个,要求一共多少钱?

3个文具盒就是求3个8元是多少元?。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小结:求3个文具盒的价钱总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其余的问题解答写在作业本中。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算一算

练习十九第2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要求:认真审题,将+、×看清楚。

2、看图列算式

练习十九第1题。

3、解决问题:买东西

练习十九第3、4、5题。

四、拓展性学习

1、找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2、小兰买3块橡皮,每块橡皮3角钱,小兰一共花了多少钱?妈妈给了她1元钱,应剩下多少钱?

五、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课本P80例4及练习二十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自编9的乘法口诀,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体验成功的喜悦。重点、难点:

重点: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突破。难点:与其他乘法口诀混合运用。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图片。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引导学生背诵7~8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7句,8的乘法口诀有8句)

2、口算练习

7×4 8×3

8×5

6×8 8×7 4×8 3×7

7×6

7×5 8×8

抽算式说口诀再读算、抽说算式的意义。

3、揭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

(2)、每条船上有几人?

(3)、2条船上有几人?

(4)、一共有多少人?

3、(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

(2)板书反馈结果

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

(1)、用乘法简便。

(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

(3)、反馈交流、并展示。

4、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

5、熟记口诀

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

(1)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①师:指算式:这组题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一个乘数是9,另一个乘数一道比一道多9,积一道比一道多9。

师:为什么这组题中一个乘数一道比一道多9,而积一道比一道多9?

②师:还有什么规律?出示P81第4题

先找出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再找规律。

1个9是9,比10少1;

2个9是18,比20少2;

....9个9是81,比90少9.(比几十少几)

③师:仔细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积,除9以外,都是两位数。这些两位数,把个位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有什么特点?

生: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是9.④师:9的乘法口诀的积,除一九得九外,其他的积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比如二九十八和九九八十一,18、81,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了位置。你们还能找出几组这样的口诀吗?

(2)记口诀:可以用手指帮助记忆

①读一读,自己记一记

②背一背,觉得难记的,重点记一记

③对口令:师生、生生

④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九()

七()六十三

五九()

八()

七十二

()九二十七()九七十二

()九六十三

()三十六

三、积累运用

1、P80做一做

2、P81第1、2题

3、照样子,看得数说有关9的口诀及算式 18:二九十八 2×9=18 9×2=18 81、36、63、45、54、27、72、9 其中9、18、36,还有哪些口诀的得数也是这些数?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 教学反思:

第7课时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1~8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忆9的乘法口决,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2、建立9的倍数模型,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认真计算的习惯。

3、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比一比、观察、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难点:运用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突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有关的知识。

二、引导练习,巩固强化

1、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1×5= 2×7= 3×8= 4×9=

3×9= 6×5= 7×8= 9×8=

7×9= 9×5= 8×4= 9×6=

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算式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2、把口诀补完整

四九()

()四十五

()七十二

六九()

3、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七九六十三

五九四十五

()

()

()

()

4、练习二十第3、5、6题

5、方框里最大能填几?()

三、积累运用

1、看图列式()

2、练习二十第7、8、10题

理解题意、独立解决、集体校对

3、找规律填数()

2、练习二十第11题

3、练习二十第12、13题。

四、课堂总结。第8课时

用数学

教学内容:书P84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3、6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2、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乘加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和乘加的含义解答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乘加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来突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导

1、商店里有4盒兵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

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出35个,还剩多少个?

列出综合算式,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第84页例6的情境图,并出示题目: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2、全班读题后提问

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能不能一步求出坐不坐得下?(不能)

师:那我们要知道“坐不坐得下“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有多少个座位?)

师:那么我们第一步要先算出什么?(一共有多少人)

(1)师:根据题目中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2名教师和30名学生)

师:怎样列式?【2+30=32(人)】

(2)那第二步算什么?(有多少个座位)

怎样列式?

方法一:4×7+5=33(个)

方法二:2×7+2×7+5=33(个)

请同学说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3)让学生讨论坐不坐得下。

汇报:学生和老师一共32人,客车有33个座位,坐得下。

3、小结:解这一道应用题时要写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用乘加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最后进行比较来解答问题。

4、练习

书P8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4、5、7题

2、练习二十一第2、3、6题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9课时

乘法口诀表

教学内容:书P86的乘法口诀表,练习二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全部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难点:培养学生归纳探究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来突破。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

师:同学们观察口诀表,第一横行是1的乘法口诀,1句;第二横行是2的乘法口诀,2句;第三横排呢?有几句?……现在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 口诀,你们能根据前面的规律,将乘法口诀继续排完整吗?

2、小组合作整理乘法口诀表。

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二、找规律

1、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2、小组汇报:

横着看: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几的口诀就有几句;第一句都是从1开始的;几的口诀到几为止。

竖着看:从第一竖行到第九竖行的口诀是按1~9的顺序出现的;第一竖行是“一个几”,第二竖行是“两个几”。。。第几竖行就从“几”开始;每一竖行都是到“9”为止。

3、找一找,哪些口诀的得数相同?

学生分小组共同寻找,再交流

4、看一看,哪几组口诀积的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位置互换了?

这类口诀学生容易混淆,要特别注意。

小结:乘法口诀表中工共有45句口诀,可计算81道乘法和除法题,乘法口诀表是计算题、除法的工具,我们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

三、利用口诀计算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2、练习最大填几?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如:()×4<29

四、游戏(强化识记乘法口诀)

练习二十二第2题

五、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86、87,练习二十三第3、4、5题。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教学准备:

口诀卡片、空白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互相交流

1、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

生: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二、巩固联系、发散思维

1、在空白的“九九乘法表”上写出45道乘法算式。

2、计时口算

3、填空

()二十

()十二

()二十四

()四十二

()十八

()八十一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33

()×5<42

7×()<64

8×()<73

6×()<24

()×9<44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一辆小汽车准乘5人,9辆小汽车能乘多少人?

2、红红拿了50元钱买文具,一盒笔芯8元,她买5盒后还剩多少钱?

3、水果店里有苹果、梨、香蕉三种水果,苹果每斤5元,梨每斤2元,香蕉每斤3元。

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4、练习二十三第3、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第11课时 实践活动 量一量 比一比

下载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减法》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减法》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树林医生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7374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

    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识字 6 教学目标: 1.学会 8个生字和 10个生词。会认9个生字。 2.学会8组反义词。 3.让学生在反义词的训练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反义词的训练。 课时安排:......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结★

    第六单元总结 1、 三位数整百整百相加时,个位数和十位数不变,只是百位数相加。 2、 三位数整百整百减时,个位数和十位数不变,只是百位数相减。 3、 先把两个加数中的整十数相加,......

    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郑文柏 本单元主要考查的是“克和千克的认识”以及与“克和千克” 有关的解决问题和计算题,还涉及了部分第五单元的知识。 主要问题: 1、基本概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退位减法教案

    不退位减 【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8页例1 【课程标准陈述】 能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习目标】 1.结合奥运会金牌数的情境,会找......

    2014年2月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

    数学单元教学计划 教 学 任 务 六 有余数的除法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简 析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识字6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 课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