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师如何走向深度备课
语文教师如何走向深度备课
语文教师如何走向深度备课
河南省济源市教研室
刘丽霞
语文姓“语”,语文教学应该按照语文教与学的规律进行,着力于语言实践:紧扣文本,揣摩重点语句,进行语言的品味;有效诵读,适度拓展,关注语感的习得。抓住语言文字这个本体,读写并行,品出文字的声律,嚼出文字的滋味,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是谓“本色语文”。
语文教学要凸显语文“本色”,必须先打好“底色”,进行深度备课。
一、走向深度备课:教师必须坚持历练好三项基本功
一指教师把握学情的准度。学生学情起点如何,对文本的“原认知”如何,学习本文怎样让学生的提升幅度、扩张程度更大些:朗读水平提高了、忽略之处关注了,认识浅近之处深化了,课堂积累丰富了。
二指教师进行文本细读的精度。即对文本进行微观分析,标题、关键词语、句式、标点、句序、段序,都可以进行还原、置换、比较,以小明大。以《故都的秋》为例,由标题映照课文,“故都的秋”从第几段写到第几段?由此文章可分为几部分?题目换为“北平的秋”“北国的秋”如何?第三段“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前可以各加上怎样的定语?这几句意思分几层?顺序能否调换?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先写江南的秋?以上问题指向文本细部的解读,或新颖或深入,其实读出了教师自己的发现和创造,而这正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
三指教师进行文本增容的厚度。增容,其实就是将文本读厚。其一是内读,即教师自己以读者身份“陌生的眼光”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其二是外读,除教学用书外,要找寻相关文本:原文本,课文内提及的原文本,或是课文外删去的原文本;互文本,课文所在的原文本,与课文内容相关、相类、相似的文篇或书本;超文本,与课文相关的系列文篇和书本,包含同一内容、同一主题、同一作者、同一写法的文本,包含名家的相关解读成果,包含网络文本,史学、哲学、美学角度的解读可高度关注。占有并整合这些成果,重在将自身的读解体验转化为文本教学策略,厚积薄发,深入浅出。
二、走向深度备课:教师必须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高效教学的四个关键度
一节好的语文课一般要具备以下四个标准:课堂定位准确,思路明晰科学,师生互动有效,核心目标达成。
(一)课堂定位准确
首先是学科定位。要有课程意识,定准“语“和“文”,深入挖掘文本的文字内涵、文学内涵。文本无边界,教学有边界,“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其他学科往往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但语文的教材内容只是教学的素材,师生深度阅读后的生成、加工才是教学内容。文本“写了什么”不是教学重点内容,“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才是重点所在。换言之,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言语智慧,即如何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和传达。文本语言既是载体也是本体,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要反对由《背影》批评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之类的“反文本化”,或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单单进行“爱心”拓展之类的“泛语文化”,或声光电狂轰滥炸却不让学生真正触摸语言文字的“多媒体化”,防止语文课异化为德育课、政治课、历史课、生物课、艺术欣赏课、思想方法课等任何非语文课。是否紧扣文本,是否书声琅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是否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
其次是课型定位。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课型。按活动方式,可分为说话课、阅读课、作文课、讲评课、活动课;从阅读教学讲,有教读课、品读课、研读课、理读课、自读课、联读课、审美鉴赏课等;从语言教学讲,有积累课、运用课、品析课等;从读的方式讲,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跳读、批读等;从文体看,有记叙文(写人、记事、写景)、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应用文、文言文等。此处的课型主要指文体特色。比如写景的记叙文,或曰散文,要关注的就是其文体特质:弹性(高度兼容了各种文体各种语气的变化多姿的那些句式)、密度(写景抒情间给人的纷至沓来、字字珠玉的美感)、质料(构成甚至决定全篇文章境界高低的个别的字或词的品质)。凡作者用心、考究的地方,自然构成教学着力的地方。再比如文言文,关注的首要是“言”与“文”的关系,不能偏重于言,讲成文言语法课;也不能偏重于文,上成政史课。最好是“以言促文,以文索言”,反复诵读,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以词语句子的理解为切入点,体会含义、理解感情、梳理思路、领会韵律,最后再以读显情,以读悟文。文体定位与其它分类标准结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精确定位,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再者是目标定位。先澄清一个认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实不是教学目标,而是课程目标,代表的是由课程的总目标、学段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真正的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三个维度”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学段目标、课程资源的特点以及具体的学情来确定的。而且,“三个维度”是同一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不能人为地割裂成三大块进行简单地叠加,三个维度在不同学段、不同课文、不同的班级也应各有侧重。比如,“在学科课程中,它可能比较明显地体现为知识或能力目标;在综合课程中,由于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它有可能体现出‘二维’或者‘三维’;学科课程内的综合性学习较为关注所学知识在情境中的应用,因而较多地表现为知识或能力与其他两个维度的关系。教学目标有怎样的维度,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特点。”三个维度的关系是整体推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较为切合课堂教学现实的是: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那么具体目标怎么确定呢?最好有一种全课程意识:这一课处在哪个学段、哪册书、哪个单元?学段教学目标、本书编写意图、单元教学目标是怎样的?比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放置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组“思乡诗词”中,同时它也出现在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高中阶段的审美鉴赏必然有别于小学的诵读感知,但若《长相思》放置在小学第八组“人物风采”或高中另一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目标的设计肯定也会随之变动。
最后是师生关系定位。师生间应该是智慧的双向流动和生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应该是在教师的“导”下的主动的学习发展,而教师的“导”体现在精心的教学设计、精选的教学内容、精到的文本解读,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特别要警惕的是新课程提倡“个性化解读、多元解读”,还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等,并不是要教师淡化出场、作用虚化。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如果只是走进教室,“不预设、不活动、没立场”,必然无法显示主导作用,并使学生的“发展主体性”沦为空谈。
(二)思路明晰科学
所谓“科学”,即符合认知规律。比如,教学中尽可以有特色独具、角度各异的导入,也可以有对“最喜欢的句段”“写法的妙处”的热烈讨论,但此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必不可少,如果先局部后整体或有局部无整体,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出现“盲人摸象”式的误读和错读。明晰则是指教学流程设计清晰,环环相扣。可以将教学任务设置成有序的板块,以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覆盖一个个重要信息和一个个活动要点,使课堂结构变得明晰单纯,课堂内容显得丰富而有层次。比如着眼于主旨的“寻找紧要语”,立足于结构的“发现关节眼”,着力于手法的“比较新异处”,都是能体现“用教材教”从而引爆学生的思维能量的。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有非常宝贵的备课资源,那就是课后题,它们常常体现着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新课标的能力要求、教学建议、甚至提供作品的解读方式、探究方式。其中“有感情的朗读、说说词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写故事”稍加设计即是教学步骤,而“选做题、资料袋”则基本可以做成拓展提升环节或课后作业。(三)师生互动有效
说“互动”而不说“活动”,是要强调师生活动的不可割裂。它不是师生活动一前一后式,而是渐进式的、滚动式的、共同成长式的。教师备课时固然要杜绝浅问题、伪问题、错问题、无效问题、无价值问题,课堂上更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深入体验,这种课堂的试金石就是:生成!如果突破预设问题产生了新问题,如果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发展,学生的发言对教师产生促进作用,就是真实有效的互动。(四)核心目标达成
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有基础目标,有延伸目标,有核心目标。再从三维目标来看,它们在宏观上是等重的,但目标定位要有重点,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是全体学生必须要达成的。就语文教学看,“涵泳品味”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深度备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是教学设计的起点,读厚读透,提要钩玄,就会探究出高效阅读教学的根本
第二篇:走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
走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
“深度学习”是时下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题之一。有研究发现,近十多年来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呈整体上升趋势,刊载深度学习相关文章的刊物主体面非常广,涉及的高校和研究机构非常多,触及的研究内容也相当广泛。
可以说,不了解深度学习,不深入研究深度学习,就很难对核心素养落地、课堂教学变革等问题有清晰深刻的认知。然而,有不少中小学教师对“深度学习”还存在许多误解。比如,有的教师以为深度学习就是从更难的题目入手,有的教师认为深度学习是一题多解,还有教师认为深度学习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等等。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如何才能“深”?深度学习有哪些路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些问题总是成为一种困扰,甚至成为利用教育理论改进课堂教学路上的障碍。为了更为清晰简洁地解答这些问题,化“深度学习”理论之“繁”为教学操作之“简”,我们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深度学习”研究权威专家郭华教授。
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倒逼的产物
《新课程评论》:郭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访问。我们知道,近年来,您在“深度学习”的研究方面不遗余力,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学术成果,而且您还通过各种学术报告和教师培训传播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作为高校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您关怀和助推教育实践的热情和行动,真的非常令人敬佩。
郭华:教育学是实践之学,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源头活水。
教育理论研究者不关注教育实践就不可能形成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当然更不可能影响实践。反过来也一样,我们观察到,许多主动、自觉、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改革,通常是那些关注、学习、运用教育理论的教育实践者探索出来的。
深度学习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共同研究的成果。正是我国的教育实践启发了我们做这个研究。
《新课程评论》:是的。我了解到,“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就是在您的参与领导下开展的。参与这个项目的既有高校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也有教研员、校长,还有一线教师。这个项目确实是从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需求中来的,它取得的理论成果自然也要回到教育实践、影响教育实践。
为了更好地理解“深度学习”,我觉得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在教育史上,“学习”是个重要概念,《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之后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多有关于学习的论述。
在西方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理论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好像都很少提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为什么会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被提出来?
郭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教学即传递”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定位,即人类认识成果是传递物、教师是传递者、学生是接受者。但这种观点及相应的实践,并没能体现教学活动全部的内涵与意义,片面化了教师、学生的角色与地位,弱化了知识本应有的意义与作用,降低了教学活动本应有的地位。
在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知识来源相对单一的时代,在信息需要索取而非选择的时代,当发布的知识具有权威性而无须个人做评判只需接受的时代,“传递”足以应对,因而有着实践的合法性基础。
然而,当信息时代来临,知识来源途径多样混杂,每一个人都可能发布信息而每一个人也都面临着要对信息的正误做出独立评判的时候,若教学还只是定位于“传递”,主要以死记硬背为手段的表层学习,或它的反面——只强调探究形式而无探究精神的学习形式,那么教学不仅苍白无力,甚至有害。
在“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时代,如果教学的目的还只是传递和接受知识,那么教学存在的价值何在?若教师还只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那么,教师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当信息真假不明、良莠不齐地汇聚而来时,教学如何能够帮助学生辨别真伪、明辨是非?学生凭什么要通过艰苦的学习去掌握课本上“枯燥”“死板”“无趣”的知识?教学如何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逼迫着教学必须从“教学即传递”的观念中走出来。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承继人类认识成果,而且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思想的、行为的、判断力的精华,成长为能够明辨是非、有正确价值观、有担当的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人。
也就是说,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要让学生具备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信息时代把我们以前本应有但被忽略了的思考与实践凸显出来,逼迫我们给出答案。可以说,深度学习与这样的时代背景紧密关联。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认为,教学是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立德树人不是在教学之外,而是在教学之中。因此,要实现这个根本任务,就需要改造、改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
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实践。
深度学习要深入到学生心灵中,要深入到教学规律中
《新课程评论》: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当信息和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时,教学的主要功能便不再是信息和知识的输入和传递,而是要深入到信息和知识传递背后的东西当中。走向深度学习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是“深度学习”呢?
郭华:其实,深度学习之“深”,并不在程度的“深”“浅”,而在性质之“深”“浅”。
我们给深度学习做了这样的界定: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深度学习有三个特点:
第一,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立场,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但是,它是教师引领下的学生学习而非自学,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
第二,它强调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学习的挑战性,强调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学习和理解。
第三,它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发展,落实到培养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上。
《新课程评论》:深度学习是教师引领下的学生学习而非自学。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对深度学习,的确不能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否则就会产生误解。从深度学习的几个特点来看,深度学习就是人们追求的好的教学,就是教学本应有的样子。可以这样理解吗?
郭华:是的。深度学习是对以往一切优秀教学的精华的概括和提炼,它是“好”教学的代名词。它内在地包含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与积极活动的教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深度学习,我们可以从什么不是深度学习、什么不是好的教学入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著名的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把中学生比作一门炮,十年中往里装知识,然后发射,发射后,炮膛里就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了。我观察被迫死记那种并不理解,不能在意识中引起鲜明概念、形象和联想的知识的孩子的脑力劳动,就想起了这愁人的戏言。用记忆替代思考,用背诵替代对现象本质的清晰理解和观察——是一大陋习,能使孩子变得迟钝,到头来会使他丧失学习的愿望。”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生动地描绘了“坏教学”的样子。这种坏教学不可能引起学生的深度学习,因为学习被降解为记忆和背诵。
这样的教学,有技术、有做法、有手段,却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不能引起学生的观察、理解和思考,“鹦鹉学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心不在焉”,成为很多学生学习的主要表现,学生的“心”不在学习上。没有“心动”,没有用“心”,何谈主动?何谈深度?教学若不能打动人(心),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就不能活跃,就不可能有深度学习。
《新课程评论》:的确如此,只触及大脑而不影响心灵的学习,不会是真正的深度学习。那么,深度学习具体要深在哪里呢?
郭华:许多人以为深度学习是为培养高阶思维的。当然,高阶思维是要培养的。但是,我要说两点:第一,高阶思维要有,但低阶的也不是不需要;第二,我们倡导的深度学习绝不能停留于抽象的思维培养上,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活生生的、具体的人。
因此,深度学习之“深”,要“深”在人的心灵里,“深”在人的精神境界上。人工智能的强大,逼迫我们不得不思考,有哪些是不能被替代不愿被替代而必须要由人自己来承担、承受、感受的?在教学活动中,有什么东西不能被替代?
至少,学生成长的愿望、敏锐的感受力、理性的体验、思想的情感色彩以及为他人为社会勇于承担的责任感和历史感是不能被替代的,而这也正是教学不能被替代的理由。
因此,如何引起孩子们的理智兴趣,使学习成为一件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如何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的活动中,是人工智能做不到而教师不能被替代的部分,因为这里有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怀,有教师对学生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的期待以及为此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而这些不能被替代的,是不能被程序化、不能被安排的,是虽有缺陷但不断努力变得更好、虽然稚嫩但在努力成长的,是与“人”有关的。深度学习之“深”,深在这里,它绝不仅仅是“浅”的对立面,它与人的心灵相关,不能被替代。
深度学习还“深”在系统结构中,“深”在教学规律中。深度学习虽然表现为一个个的教学活动,但并不是孤立无关联的一个个的活动,而是存在于有结构的教学系统中。
正如语文阅读教学有精读、有泛读,山谷有高峰必有低谷,速度有张必有弛一样,学生的深度学习也是一个系统,需要整体把握。并不是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得“深度加工”,而是要根据教学规律有节奏地展开。
正如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所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依循教学规律,才是真正的“深”。
深度学习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新课程评论》:看来深度学习的内涵并不是很多人单从“深度”的字面意思理解的那样。深度学习是从整体的层面对课堂教学内涵的提升,而不是对教学中某一个方面的理解。那么,深度学习在课堂中如何发生?需要什么准备条件吗?
郭华:深度学习并不能自然发生,它需要一些基本的促发条件。第一,教师自觉的主导作用。深度学习是教学中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转化”上:将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将外在于学生的客观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对象——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能够做到这两个转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便基本可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便可以落实。要做到这两个转化,教师必须真心诚意把学生当作主体,把自己看作服务于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因而,“教师主导”一定是“以学为中心”“为学服务的”,教师主导绝不是不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的一意孤行、一厢情愿,而必须知道学生“在哪里”,即知晓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困难与需要;同时,必须明确学生发展的方向、路径和目标,把握学生现有水平与发展目标的差距,具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主动操作对象的路径和方法。
第二,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学习对象,必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具有教学意图的结构化的教学材料。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更不能等同于学生的学习对象。学生的学习对象,必须隐含着知识极其复杂而深刻的意义,却又必须是学生当下水平能够直接操作(思维与动作)的材料。
如此,便需经过两个转化:由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含有学生品质发展目标的“教学内容”;由“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操作的具体教学材料。
第三,教学过程必须有预先设计的方案,使教学在有限的时空下,有计划、有序地实现丰富而复杂的教学目的。
第四,要有平等、宽松、合作、安全的互动氛围。教学活动本身是严肃紧张的,因此更需要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不以任何理由压制、嘲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倾听、给予回应,与学生平等地展开讨论,等等,是保证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条件。
第五,依据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过程虽然是预设的,但依然是流动的、即时的,因而必须依据现场情形进行及时调整。
当然,这需要教师有清晰的评价意识、有明确而细化的教学目标,能及时发现学生行为和反应的教学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收集到有意义的教学反馈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教学做进一步的调整。落实深度学习要具体做好五件事
《新课程评论》:有了精心设计的内容和方案,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有效的教学反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深度学习,具体还应该怎么做呢?
郭华: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深度学习,必须做好这样几件事:
其一,是实现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来到课堂上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总是带着已有的经验来的。这些经验,有的是日常生活经验,有的是以往所学知识内化并在学生生活中得以实践的经验。
这些经验在进入课堂前是自在地存在着,需要通过教师的唤醒、激发和改造,才能辅助当下的教学。这种唤醒、激发和改造以往经验的活动,可被称为“联想”,而以往经验融入当下教学并得以提升、结构化的过程,可被称为“结构”。
深度学习倡导通过“联想与结构”的活动将经验与知识进行关联、转化。从根本上讲,学生个体经验与人类历史知识不是对立、矛盾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教师要找到它们的关联处、契合处,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联想与结构”的活动,让学生的经验凸显意义,让外在于学生的知识与学生建立起生命联系,使经验与知识相互滋养,成为学生自觉发展的营养。
其二,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究竟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呢?
我们提出了“两次倒转”的学习机制。相对于人类最初发现知识的过程而言,从根本上说,教学是一个“倒过来”的活动,即学生不必经历实践探索和试误的过程,而可以直接把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作为认识对象、学习内容。
但是,如果把教学的根本性质(即“倒过来”)作为教学过程本身,那就可能造成教学中的灌输,强调反复记忆和“刷题”,无视学生与知识的心理距离和能力水平,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在强调教学的根本性质是“倒过来”的基础上,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心理感受,要将“倒过来”的过程重新“倒回去”,即: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能够主动去“经历”知识发现、发展(当然不是真正地经历,而是模拟地、简约地去经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能够观察、思考、探索、操作的对象,成为学生活动的客体,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其三,帮助学生通过深度加工把握知识的本质。学生活动与体验的任务,主要不是把握那些无内在关联的碎片性的、事实性的信息,而是要把握有内在关联的原理性知识,把握人类历史实践的精华。
因此,学生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事实,而是要通过主动活动去把握知识的本质。知识的本质需要通过典型的变式来把握,即通过典型的深度活动来加工学习对象,从变式中把握本质。
同样,一旦把握了知识的本质便能够辨别所有的变式,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一”就是本质、本原、原理,基本概念。当然,本质与变式需要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这是深度学习要特别重视的地方。
其四,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社会实践。一般而言,学生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别的情境中是验证教学效果的常用手段,即学生能否迁移、能否应用。深度学习也强调迁移和应用,但我们不仅强调学生能把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更强调迁移与应用的教育价值。
我们把“迁移与应用”看作学生在学校阶段,即在学生正式进入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之前,能够在教学情境中模拟体会社会实践的“真实过程”,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而我们强调“迁移与应用”的综合教育价值,既综合运用知识又实现综合育人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知识简单的迁移。它比一般的“迁移与应用”更广阔一些,学生跟社会的联系更强一些。
其五,引导学生对知识及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进行价值评价。教学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及知识发现、发展的过程进行价值评价。
例如,食物的保鲜与防腐。过去学这个知识,学生通常要掌握“食物是会腐烂的,想让食物保鲜就要加防腐剂”这个知识点,甚至初步掌握防腐技术。但那仅仅是作为一个知识点、一个技能来掌握的。深度学习要让学生讨论,是不是所有的食品都可以用防腐剂来保鲜?是不是防腐剂用得越多越好?这就是一种价值伦理的判断。
深度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还要对知识发现、发展的过程以及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进行价值判断。当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所学知识的过程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发现建构起来的,我们现在学的知识之所以是这样的形态,是前人不断发现、持续贡献的结果,所以知识永远是发展的。
因此,价值与评价是深度学习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它不是某一个环节,它融合在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当中。
学习单元是深度学习的重要形式
《新课程评论》: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针对深度学习您提出了单元学习的策略或者说环节。这里的单元和以往教科书中的单元有什么区别吗?
郭华:是的,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但是这里的单元不是知识单元、内容单元,而是学习单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开展单元学习有四个重要的环节,即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
单元学习主题,就是从“知识单元”到“学习单元”,立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大概念的方式组织“学习”单元,在学科逻辑中体现较为丰富、立体的活动性和开放性。
确定单元学习主题一般有四种思路:
一是按照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来组织,选择与教材编写的单元或章节一致的单元学习主题;
二是按照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来组织,打通年级甚至学段,同时考虑具体的学科学习内容,跨教材单元、章节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来确定单元学习主题;三是按照主题性任务来组织;四是按照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来组织。单元学习目标是从学生的成长、发展来确定和表述。要体现学科育人价值,彰显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进阶。
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围绕单元学习主题,依据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和达到的水平标准,整体设计单元学习目标。第二步是分析本班学习已有学科水平和现阶段思维特点,明确表述本单元的学科核心素养整体目标及其单元内每个课时的目标。第三步是开放研讨,围绕打造教研共同体开展研讨,听取各方意见,对单元学习目标进行修订和完善。
单元学习活动要注重几个特性。首先是规划性和整体性(整体设计),体现着深度学习强调整体把握的特点。其次是实践性和多样性,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活动的多样性。再次是综合性和开放性,即知识的综合运用、开放性探索。最后是逻辑性和群体性,主要指学科的逻辑线索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
持续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调控学习过程、为教学改进服务。持续性评价形式多样,主要为形成性评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激励手段。实施持续性评价要预先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
《新课程评论》:谢谢郭教授关于深度学习的分析和阐释,相信通过您的这些分享,可以厘清很多人头脑中关于深度学习的困惑,进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改进与核心素养的落地都有重要价值。再次感谢!
第三篇:两岸农业交流走向深度合作
两岸农业交流走向深度合作
本刊讯(记者 高妙红报道)近日,漳州海峡两岸农博会1花博会开馆第一天,馆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周丽珍所在的福建周宁县紫馨兰园花卉有限公司公司在今年花博会上展出的大花蕙兰让不少懂行的人眼前一亮,在台湾从事兰花育种五十多年的陈隆辉老前辈当然也不吝啬夸奖。
陈隆辉:“非常的好,而且这些植物都做得很不错,很用心的。”
周丽珍:“我们主要是想把这种造型和品质做得是最好的。”
从1999年第一届海峡两岸花博会参会以来,陈先生一直关注着大陆兰花事业的发展。他说,早期花博会上的兰花造型比较单一,现在兰花品种、造型各异,争奇斗艳,许多获奖作品很不错,有的水平甚至超过台湾,大陆兰花事业进步相当快。
每年农博会花博会期间,许多台湾同胞借此机会来到福建漳州与大陆同业人员进行交流。十几年间,已累计有超过3000家台湾企业前来参展,上万名台湾嘉宾、客商参展参会。
海峡两岸(漳州)休闲农业项目
对接会现场签约台商项目12个
本刊讯(记者 斯蒂芬?斯尔伯格报道)近日,海峡两岸(漳州)休闲农业项目对接会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休闲农业界业者、行业嘉宾及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相聚一堂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副市长张翼腾,中国(台湾)海峡两岸农业协会理事长蔡胜佳、监事长钟祥铭出席会议。
会议举行现场签约仪式,共签约台商休闲农业项目12个,总投资额2.83亿元。推出重点招商项目108个,总投资255亿元,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45个、休闲农业项目36个。
休闲农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形式,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目前,台商在漳投资规模以上休闲农业项目有16个,总投资12.3亿元,居全省首位。全市休闲农业项目总数216个(规模以上58个),年接待人数达653万人,农民直接就业人数1.16万人,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国家级品牌总数全省第一。
琼台农业青年交流 鼓励年轻人
返乡务农当新型农民
本刊讯(记者 李晓梅报道)近日,琼台农业青年企业家创业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在澄迈县召开。琼台农业青年企业家200余人围绕创新合作模式、培育新型农民、拓展就业服务等内容展开研讨。“知识农民”?p“新农场主”、“职业农民”成为研讨会的热词。
“通过两岸交流,最重要的是改变大家对现代农业的看法,培养现代农民的意识。”海南省台办主任刘耿说,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培养一批新的农民,培训农民要像培训中小学教师一样,让他们具备现代管理意识、科学知识和市场营销经验。
近年来致力于两岸农业合作的台湾21世纪基金会执行长、台湾前“农委会主委”孙明贤表示,海南与台湾同属岛屿经济,地缘相近、气候相似,农业资源丰富,合作潜力大。他建议,琼台农业合作应当重视新生代青年的农业知识培训,重视家庭农场经营,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琼台农业合作
重视新生代青年力量
本刊讯(记者 伍鲲鹏报道)近日,首届琼台农业青年企业家创业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在海南省澄迈县召开,台湾21世纪基金会执行长孙明贤表示,琼台在农业合作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力,未来应更重视两岸新生代青年的培训与交流,让他们愿意返乡务农,成为知识农民,创造更多价值。
孙明贤说,农民老龄化是两岸“三农”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中,台湾农民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未来谁来种田”愈发突出。要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更多年轻人将农民作为职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精致农业,加强两岸新生代的农业培训与交流,为两岸培养出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
两岸青年携手创业
琼台农业合作共赢
本刊讯(记者 杰克佛里报道)为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加强琼台农业经贸合作,推动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澄迈示范基地运行,进一步增强琼台两地青年情感认同,促进共同创业创新,推动两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海南省农业厅、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省台办、澄迈县人民政府主办,海南省农业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海南省农业厅机关团委、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省琼台交流合作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澄迈县琼台全面战略交流合作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澄迈县农业局、澄迈县台湾事务办公室协办的琼台农业青年企业家创业交流与合作活动将在海南省澄迈县举办,并到海口、儋州等地进行交流活动。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心得
教学设计背景:
1、这是本人从小学转教初中语文的第一节课,虽然是初一,但是在教学上还是有很多困惑。
2、班里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自己六年级是教过的,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本校小学生升入的,剩下的则是其他两所学校考入的。
3、这也是学生们进入初中后的第一节语文课,对初中语文课和语文老师都充满着好奇。
教学创意设计:
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明白怎样学好语文(怎样的老师——怎样的语文课——什么是语文——怎样学好语文)
教学简要环节:
1、不熟悉我的学生希望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2、熟悉我的学生介绍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3、学生自己探讨语文课应该怎样学上。
4、探讨什么是语文。
5、探讨怎样学好语文。
6、协商布置作业。
教学实录选萃:
一、不熟悉我的学生希望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师:我是本学期大家的语文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携手,走向语文。那么,有些同学不认识我,你希望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生:希望老师幽默,不要太凶。
生:希望老师的作业比较少。
生:希望老师知识渊博、说话风趣。
生:希望魏老师是一个可爱的人。
生:希望魏老师是一个温柔的人。
二、熟悉我的学生介绍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师:认识我的老师向大家介绍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注意,要具体,要使用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或者先具体后概括的的结构方式。
生:魏老师是一个上课严肃认真,是严师,下课和我们打成一片,是益友,嬉皮笑脸的。是一个上课“辣”,下课“甜”的老师。
生:魏老师的作文课教得特别好。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设一个
圈套就完成了一篇作文。
生:魏老师是我见过得最优秀的老师。课上的既严肃又活泼,对同学都一视同仁,可后又像一个我们的好朋友。
生:魏老师是我最见过得最会偷懒的老师。作业都是让我们学生自己相互检查批阅,作文都让我们自己点评。
生:魏老师是我听过得最凶的老师。听**班同学说,魏老师一生气,眼睛就睁得比灯泡还大,声音就像老虎的一样。
三、学生自己探讨语文课应该怎样上。
师:好,现在大家都听到了有关我的介绍,各个侧面都有,但都是一面之辞。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就会有更深入地了解,用一句歇后语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那么,你觉得语文课应该怎样上,你才会喜欢?
生:老师应该提出问题,让我们自己讨论,然后我们自己解答,不能什么问题老师都讲清楚了。
生:老师还是应该作业让学生自己批阅,特别是作文,在相互批阅中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长处,学习其他同学的好句子,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生:老师可以让我们查阅大量的资料,然后带着资料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
四、探讨什么是语文。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可以听出,对学习语文大家都很自信,都相信通过努力,自己一定能够学好。那么我还要提出一个问题,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和语文打交道,整整六年了,你认为什么是语文?
生:语文就是“语”和“文”组成的,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心声的话就是“语”,写下来就是“文”。
生:语文是生活的殿堂。
师:这两个同学的发言很精彩,语文就是美的,美在它可以记录生活中我们的喜怒哀乐,记录大自然的时令变迁,美在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别人的心声,可以看到异地的风景。所以,我们要学好语文。
五、探讨怎样学好语文。
师:既然语文是美的,我们就要学好语文。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生:学习语文就要三多,多说、多读、多写。
生:学习语文就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细节。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既然语文是美的,我们学习语文就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多发言,积极主动地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多读书,和文学大师的心灵接通,多写作,记录自己的生活历程,就能学好语文。而且,如果说语文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构成这座大厦的的每一块砖就是每一个词语,就是每一句话,所以,我们要学好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才能学好语文。
六、协商布置作业。
师:这节课是一节见面课,作为一节完整的课,同学们还觉得缺少什么?
生:布置作业。
师:布置怎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写一篇作文,就写今天的第一节课。
师:这节课怎样写?可以写人——魏老师。可以叙事——第一节语文课。可以抒发感受——对人、对事、对语文。任选一种写法。
生:还应该有预习的作业。
师:怎样预习?布置怎样的作业?
生:课文读熟,字词会写,课后问题要思考。
师:这就是作业,这可是大家自己布置的作业:作文和预习。既然是自己布置得就一定要说话算数,一定要完成,而且要书写工整。
生:词语抄几遍?
师:写会为止。愿同学们真正学好语文。下课。
第五篇:读《教师教育观念深度转型:由认识走向行动》有感
读《教师教育观念深度转型:由认识走向行动》有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最近,我阅读学习了教育学博士韩立福先生的《教师教育观念深度转型:由认识走向行动》,感慨颇多。总括全书是从“传统观、现状分析、理论依据、转型策略”四个方面,详尽阐述了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观、师生观等八个主题。以下就学生观,谈一谈自己浅薄的认识——学习是学会学习。
对于三尺讲台,我是一名新老师。工作两年多来,课堂内外,茶余饭后,我和身边的同事谈论的最多的话题是“谁学习好,谁学习差,谁学习进步了,谁学习没有起色”;面对学生,我总是一本课本走江湖,也信誓旦旦教训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必须掌握!”诸如此类的自以为是,还有许多。通过阅读,我明白,我被囿于传统的教学观不能自拔,我还固执地坚持着“教师中心”“知识中心”和“课本中心”。久而久之,发现学生掌握了一些知识,但却不会掌握学习的方法,欠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学习,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深度转变我的学生观成了当务之急,作为新时期的老师要积极提倡以下学习方式:
1、自主性学习。我曾经问过学生为什么学习,他们的答案多是“可以考上大学、可以赚钱、可以找个好工作......”这些目标并不是那么诱人,从孩子们的懈怠不难发觉。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悲惨世界里,学习成了多数每天真开眼的最大烦恼,他们为了成绩挨批评,为了一道难题流泪,为了作业皱起眉头。我想老师应该首先确立学习是一个理解、记忆、运用过程的观念,在课堂上多问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记忆知识。老师作为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精心备课,深入研读文本,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付诸行动,自主性学习就不难实现了。
2、合作式学习。我们班上有35个学生,绝顶聪明的可以说没有,都是普普通通的正常孩子。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么根据学生特点调位置,分小组,形成小组内合作学习,真可谓明智之举。划分学习小组之后,选取负责人的正副组长,建立小组竞争机制,不得不说三年级的孩子是喜欢竞争的,他们在比较中发现长处和不足,在比赛中激发了潜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可以交流资料、可以自由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共赢”。
3、探究式学习。我想到讲述《孔子拜师》一课的时候,我会连环问学生几个问题:孔子是谁?课文讲了孔子干了一件什么事?他拜谁为师?为什么要拜师?是怎样去拜师的?问题难易相间,但是环环相扣,解决到最后,小结式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相信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也是学生理顺思路、掌握知识的过程。有时候放手让学生来提出自己想到的问题,小组内解决,或者全班一块解决,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究学习过程。我相信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办法。
都说在新课程改革学习观转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使得学生要“鱼”与“渔”双收,不仅学习到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让学生从课堂上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终生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努力让学生“鱼”与“渔”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