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示例第5节 风

时间:2019-05-15 03:5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示例第5节 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示例第5节 风》。

第一篇: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示例第5节 风

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风的观测

难点:

(1)风的形成(2)目测风向、风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分组查阅“风车王国”或沙尘暴的有关资料并进行适当的整理(最好配图,电子文稿最好)

老师课前准备:自制教学课件、台式电风扇、便携式风速仪、为每组学生(4人一组)准备好两个气球、一张彩色美术纸、一个饮料吸管、一把剪刀、一张连歌谣卡片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观看风现象的短片

问:刚才影片中反映的主要是那种天气现象?

引入: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又是如何观测风的?风对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又有怎样的影响?

一、风的形成 1.风是怎样形成的

问:你知道用哪些方法能造出风来吗?

活动:请每组同学两人一小组,一位同学先将老师发的气球吹起来,另一位同学将手放到气球口前,这时吹起气球的同学将手松开。

讨论: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感受到了风,你能通过这个产生风的过程利用前面所学的原理对风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小结:原来风就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只要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空气就会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这样就产生了风。

观看某天的天气预报

问:天气预报中哪句预报的是风的情况?

“北转南风二三级见四五级”介绍了风的几个要素?

小结:2.风的基本要素:风向、风速

二、风的观测

1.风向及其观测

读图:八种风向

介绍:(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常用的有8种风向

活动:自制风向标并测风向(注意安全,小组成员之间要注意合理分工合作)

①.用彩色美术纸剪一个箭头和一个稍大一些的箭尾翼。

②.在一根饮料吸管的两端各开一条1厘米长的缝隙。

③.把箭头和箭尾翼插入饮料吸管的缝隙中,并用胶布固定(如下图所示)。

④.用一个手指托吸管,找到它的平衡点。

⑤.仔细地把大头针穿过平衡点刺入铅笔顶端的橡皮中,来回转动这个“风向标”,确保它能自由转动。

⑥.将自制的“风向标”放在开启的电风扇附近,观察是“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电风扇还是“风向标”的尾翼指向电风扇。

⑦.借助指南针判断风向。

问:你知道在气象观测站我们通常用什么仪器来观测风向吗?

观看风向标、风速仪的图片

问:风向标的箭头指示风向还是箭尾?

(2)观测风向的仪器:风向标

承转:风速仪又是来测量什么的?

2.风速及其观测

(1)观测风速的仪器:风速仪

问:根据你以前学过的速度概念你能推出风速是指什么,它的常用度量单位会有哪些吗?

(2)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的度量单位有:米/秒、千米/时

练习:1米/秒=?千米/秒

问:在天气预报中风速常用什么来表示?你注意观察过在天气预报图中是用什么符号表示风的两个基本要素的吗?

阅读:书P75表,了解风级与风速的关系

(3)风速常用风级表示

读图:常用的天气符号图、风向示意图

介绍: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风的天气符号(注意强调在风的天气符号中风尾指示的是风向)

3.风的天气符号

练习:下图示意的是几级风,风向是什么?

承转:除了收听天气预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判定风向?

4.目测风向、风速

阅读:书P75表,熟悉不同风级时地面一些代表性地物的特征现象

活动:小组连歌谣竞赛

根据刚才的了解,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下列词语与相应的风级连接起来,看看哪儿组连的快、连的准。

零级无风 树叶响

一级软风 水起波

二级轻风 炊烟起

三级微风 树枝晃

四级和风 浪滔天

五级清风 烟稍斜

六级强风 灰尘起

七级疾风 大树摇

八级大风 步难行

九级烈风 树枝折

十级狂风 陆罕见

十一级暴风 烟囱毁

十二级飓风 树根拔

三、风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活动:交流课下查阅资料的情况,畅谈自己的认识

小结:观看节选的有关气象站观测风向、风速的报道、风对人类的影响的影像资料。

练习:作业本P30 1——5

教学点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流畅,注重以活动导学,学生在课堂一直是学习的主体,积极性被大大的调动起来。此外,在教学中学生除了从老师处、课本中获取知识,还大量的从网络等多种媒体中获得了知识,此外,同学之间的互学也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学生是在主动求学。

第二篇:2016年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章第5节 电压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会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会读取、记录电压表的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可乐电池的制作及点亮二极管的过程,总结归纳从而获得电压表使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注重实验证据,以理性辩证思维分析实验现象的严谨科学态度。2学情分析

由于学习了电流、电阻相关知识后,此时的学生对基本电路、电学物理量有所了解,对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一些电学仪器也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所以电压的测量这节课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进行拓展与迁移,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科学发展核心素养。3重点难点

1.能正确使用电压表,并会读数、记录。2.知道电压的含义及电压表的作用。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如何让二极管发光? 师:如果用可口可乐,能让二极管发光吗?

演示实验:可乐电池点亮二极管 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演示实验:高低的水柱在U形管中形成水流。教师引导: 水路:高低的水柱→水压→水流

↓(类比)

(提供)

(推动)电路: 可乐电池→电压→电流 活动2【讲授】揭示课题

师:作为一个电学的物理量,你知道电压的哪些相关信息? 学生回答:电压的符号 电压的单位及符号 电压的单位换算

活动3【活动】制作可乐电池,尝试点亮二极管

师:电压的单位是伏特,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学生介绍科学家伏打及伏打电堆

展示伏打电堆结构图,与可乐电池对比,初步说明可乐电池能提供电压。

学生制作可乐电池(一只),尝试点亮二极管。活动4【导入】设疑激趣

师:为什么可乐电池(1只)没有点亮二极管? 可能没电

可能提供的电压太小

二极管已损坏 可乐过期……

师:如何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借助仪器电压表)活动5【活动】初试电压表

仔细观察电压表的外观,对比电流表。

收集各小组使用电压表出现的意外情况,分析原因。1.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2.指针偏转角度过小(量程过大)3.指针正向偏转却仍处于零刻度左侧(电压表使用前指针未调零)师:通过实验、观察,你觉得二极管未点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那如何继续证明? 学生:电压太小了,再加一只可乐电池。活动6【活动】再次尝试点亮二极管

每组再增加一只可乐电池,二极管最终被点亮。

师:二极管终于亮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二极管此时获得了多少电压? 活动7【活动】测量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每组画出测量电路图,讨论交流。

总结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归纳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的异同之处。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答。活动8【作业】课外拓展

师: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物体都能提供或大或小的电压,他们又蕴含

了哪些科学知识? 学生课后探究。

第三篇:2016年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第5节 体温的控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学会中暑的防治和处理。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宽松、活跃的气氛,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的习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温调节表明人体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应热爱生命,加强自我保护;培养学生真诚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科学、用科学意识。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了激素和神经调节后,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激素和神经共同调节的结果!而体温控制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的,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个很好的、学生“体会”得到的实例。3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体温的恒定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本节的难点在于第二个知识点,即产热和散热的平衡。由于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处于微观的层面,所以要掌握和理解必须做一定的抽象。但是这恰恰是初中阶段学生最难以掌握的一个方面,所以本人认为要突破本节课,实际上就是突破第二知识点。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图片展现西湖的春夏秋冬美景。

问题:我们浙江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温变化也很大,那我们人体的体温会不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呢? 学生:不会。

问题:请谈谈你认为人体的正常体温应该是多少?

教师引出课题:是否真如同学们所想的那样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体温的控制》。

活动2【讲授】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测量工具

问题: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体温的话题,那么老师在这里想考考大家:测量人体体温的工具是什么?——体温计

教师为学生展示:普通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2.恒定的体温

【活动一】读表找规律

展示自己儿子的不同部位的体温,让学生了解人的不同部位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测量部位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 测量温度/℃

36.8

37.3

37.5 正常范围/℃ 36.0~37.4 36.7~37.7 36.9~37.9 问题1::哪个温度能代表我儿子的体温?

(教师总结说明:这三个温度都能代表人体的体温,而直肠的温度更接近于真实值,小孩子一般在直肠处测体温,而成年人出于测量的方便往往在口腔处测量。)问题2:他的体温正常吗?

问题3: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活动二】读表找规律

问题: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内体温是否相同呢? 展示自己一家三口在不同时间段测得的体温: 成员 上午6点 上午10点 中午12点 下午2点 傍晚6点 晚上9点 妻子 37.0 ℃

37.1 ℃

37.2 ℃

37.3 ℃

37.4 ℃

37.2℃ 本人 36.8 ℃

37.0 ℃

37.1 ℃

37.2 ℃

37.3 ℃

36.9 ℃ 儿子 37.1 ℃

37.2 ℃

37.3 ℃

37.4 ℃

37.5℃

37.2 ℃ 思考:1.面对这些数据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2.你能想办法使这些数据更形象直观吗? 教师出示这些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从中寻找相关的规律。

学生找规律:

1.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儿童稍高于成年人; 2.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稍高于男子; 3.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问题:从我们一家人的体温变化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可靠吗?为了使这些结论更可靠我们该如何改进?

——不可靠,应该选取更多的样本进行实验。

总结归纳:正常的体温并不是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3.产热和散热

(1)运用类比,提出猜测

问题:我们的体温为什么能保持恒定呢?(设问)出示一杯热水。

问题1.假如这杯水的温度为20 ℃如何使水的温度达到37 ℃? ——加热

问题2.假如这杯水的温度为45 ℃,如何使水的温度达到37 ℃? ——散热

问题3.要使这杯水的温度始终恒定在37 ℃,产热和散热应满足什么条件? ——产热等于散热 将水类比成人体

问题4:请你猜测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恒定的? ——使人体的产热等于散热(2)读图绘图,认识产热 【活动三】读表找规律

展示人体几种器官或组织的产热量百分比

思考:从下表中你可以发现人体在安静和运动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或组织分别是什么吗? 安静:内脏为主;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为主。

师:为了使这些数据变得更形象更直观,我们是否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呢? 学生分组绘图:用熟知的统计图来表示人体在安静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联系实际】

冬天下雪时外界环境虽然很冷,但是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却越玩越热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冬天虽然外界很冷,但是我们在堆雪人、打雪仗的过程中骨骼肌产热会成倍增加所以会越玩越热。

(3)自我体验,认识散热

【活动四】用温度计测量手心的温度

实验方法:第一次直接测手心的温度,第二次用手握冰块后测手心的温度。

实验后思考:

1.手心的温度为什么会降低?——手心的温度与冰水之间存在温度差,热量从手心传递给了冰块。

2.人在环境中主要与什么物质接触?——空气 3.人与外界接触的主要器官是什么?——皮肤

4.当外界温度低于体表温度时,热量如何传递?——皮肤表面传递给空气

总结归纳:外界温度(35℃以下)<体表温度时,皮肤直接散热是散热的主要形式。【活动五】读图找规律

问题1:人体产生的热量通过什么途径传递给皮肤呢? ——血液循环

问题2:当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人体是怎样通过调节血流量来改变散热量的呢? 高温环境: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低温环境: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联系实际】

如果你在温度很高的室内往往会热得脸发红,如果这时候你来到室外时,由于气温很低,脸色渐渐由红变白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问题:在炎热的环境中(外界温度≥体表温度时)人体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有何作用? ——在炎热环境中人体会流汗,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

总结归纳:外界温度(35℃以下)≥体表温度时,汗液蒸发散热的成为散热的主要形式。4.体温恒定的原因

请你分析,处于下列情景中的环卫工人的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形式?如何才能保持体温的恒定?

总结归纳:人体体温恒定的原因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的平衡。

2013年7月28日下午,浙江海盐气温高达40℃。环卫工人李师傅,顶着烈日打扫街道时昏倒在了路边,送到医院医生为其测量体温时,其体温竟超出了体温计的测量极限42℃。

【新闻引发的思考】

1.请你说说这位环卫工人可能得了什么病? 2.你能分析此病发生的原因吗?

3.如果你是医生面对这位中暑的环卫工人你会采取怎样的处理方法呢? 【认识恒温动物】

问题1:哪些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属于恒温动物?——哺乳类和鸟类 问题2: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1.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使恒温动物活动范围摆脱了环境的限制; 活动3【活动】

(三)新课小结 畅谈收获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是知识对你以后的生活有怎样的帮助呢? 活动4【作业】

(四)作业布置

1.测量一家三口一天内不同时间的体温并记录在活动单上; 2.上网查阅资料看看变温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3.完成本内容的自我检测题。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上:第5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教科版[推荐]

第二课时、生活中的透镜

一、目 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1.照相机

①先出示真实的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的镜头,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

②想想做做

自制模拟照相机,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有较直观、深刻的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可照图3.2-2所示。本制作所用材料比较简单,可由学生自己去找,也可由教师准备。最好每人一套。

找两个直径大小相近,长约15cm的圆纸筒(也可用硬纸板折叠成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屏幕可以用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制作。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把模拟照相机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就能使物体在屏幕上形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通过获得清晰像,让学生感受照相的过程。通过观察,可以知道,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

投影仪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照图3.2-4介绍投影仪的构造。让学生仔细观察投影仪的投影镜头,演示利用凸透镜可以使物体成放大的像:把投影仪上的反光镜取下,使光线直接照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也可用幻灯机演示。通过演示,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有较深的印象。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让学生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并改变放大镜到字的距离,观察字的放大情况。说明利用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同一侧。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有一初步的印象。 课后作业:

1、手持凸透镜在窗户和与室内的白墙之间移动,移到某个位置时,窗框外的景物能在墙上形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

2、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时,有两个位置可以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清晰的像。离灯泡较近的位置,像是放大的;离灯泡较远的位置,像是缩小的。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3、找一块透明的硬塑料板或平板玻璃,在上面滴一滴水即可用来观察。用它看书上的字,字就被放大了。小水滴就是一个凸透镜。

用心

爱心专心

第五篇: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熔化与凝固教案 浙教版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能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能绘画晶体熔化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规范实验,仔细思考,勤于思考及团体协作的精神。2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水结冰、冰熔化成水等现象,是由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不知道物质在固、液两态发生跟温度有关,也不清楚,通过冰和植物油的熔化实验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征。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的温度的变化情况 教学的难点:晶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晶体的熔化过程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吸热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 教案

仙岩二中 李秀珍

一、教材分析:本节属于《科学课程标准》安排的五个学习领域中的物质科学的相关内容,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晶体熔化与凝固的条件,理解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意义,体会熔化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读数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现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水结冰、冰熔化成水等现象,是由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不知道物质在固、液两态发生跟温度有关,也不清楚,通过冰和植物油的熔化实验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能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能绘画晶体熔化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规范实验,仔细思考,勤于思考及团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的温度的变化情况 教学的难点:晶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晶体的熔化过程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吸热

五、课前准备:

冰冻的食盐水 固体冰 固体植物油 温度计 试管 烧杯 水 保温瓶 视频:白鹿堡冰雕(课间完成)

引入:冰是什么状态?你知道它怎么变成的吗?(状态怎么变?)师:在这里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我们把-----叫凝固,把-----叫熔化,.(引出新课)强调状态的变化,“熔”的偏旁

师:冰可以固态和液态相互转化,生活中是否还存在这样的变化?举例。小结::生活处处存在着熔化与凝固,且与我们息息相关 出示老师今天带来两种物质,冰和植物油(它们为固态), 现在你用什么方法使它们熔化吗?(---加热-酒精灯-吸热)师: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那它温度到底是如何变化的? 建立假设: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变化或者是不变化

老师准备了一些仪器,同学们要利用现有的实验仪器来设计一个实验。

引导问:研究温度的变化规律还应该记录什么?(温度)温度该怎么记?每秒都记吗?熔化的时候还有状态的改变,所以我们还应该记录什么? 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学生活动:10大组(小组两人冰,小组两人植物油)老师报时------1读温度,看状态,2记录

师:听指令开始记时,每半分钟同时记录一次温度及一次状态。状态记录(以固体 固多 固少 液体)来表示。3.注意观察:(1)、在什么温度下,它开始出现液态?及时记录(2)、在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它的温度变化有何特点? 分发实验器材

师:实验正式开始,时间5分钟,看看哪组2位同学协调的最好,效率最高 生:实验-----(师---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仔细观察,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

(三):表格记录和画曲线图

师:刚才我们用表格记录了冰与植物油的熔化过程。其实总结规律,除了用表格,也可用图象,介绍绘制图象—-描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师,教学生描点 师:出示2副图,比较这两个表格和图象

(四)分析学生数据

实验过程中它们温度的变化有何共同点?---升温

师:它们温度的变化有何不同点?---冰一段时间温度不变,植物油一直升高

(你观察的真仔细!别的组有没有类似的发现?)师:在这个温度下,你发现了冰的状态是怎样的? 生:固态、液态共存,液态

师:在这个温度下,冰逐渐由固态变为液态,并出现固液共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停止加热?---无

师:它吸收的热都用来做什么? 生:全用来使固体熔化

师:冰一直在吸热,直到全部变为液态。这就是冰的什么过程?--熔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冰虽一直在吸热,但温度却不变。

师:我们看看别的组的实验记录是否相似?有不同也可能是搅拌,温度计,物质纯度,水的温度等原因‘

而植物油呢? 固-粘-软-稀)---固体不断变粘变软变稀,而温度持续上升,如果我们一直加热,它不断吸热,温度会持续上升,变稀直到变成液态。

师:分析:

1、AB段,冰处于 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是否吸热?;

2、BC段,冰处于 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是否吸热?;

3、CD段,冰处于 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是否吸热?;哪一段是冰真正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而植物油也在吸热,但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其他的物质是否也有类似的特征呢?

视频:海波的熔化 和 松香的熔化图像和实验。比较四个图像

师:象海波、冰这种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象植物油、松香这种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师:我们把晶体的这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冰,海波的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有哪些物质呢?

(四)出示图观察书页图表:不同晶体的熔点 解释这些问题? 师:“真金”真的不怕火炼吗? 为什么用钨丝做灯泡的灯丝?(熔点是不是钨丝最高了?南极附近,气温常达-40℃以下,在那里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 师:你能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吗?

(五)凝固

过渡:现在大家再来看看,现在的水,植物油的状态,---固态(怎么回事?)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努力已经知道了不同物质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那么冰等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又是怎么样呢?能推导吗?逆过程 生:凝固

师: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做出它们的凝固曲线图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努力已经知道了不同物质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那么冰等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又是怎么样呢?能推导吗?逆过程 凝固时温度怎么变化? 凝固时吸热还是放热呢? 凝固时的温度我们称做什么? 出示图片:比较硫代硫酸钠的熔化与凝固图,在温度变化上有何相似点? 生: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同一晶体,熔点等于凝固点 师: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师: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利用晶体的熔化吸热或和凝固放热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的 动物园室内放大冰块;北方冬天在地窖储藏大白菜时为什么放几桶水? 小结:今天这堂课的学习,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揭秘: 冰雕室内的温度和我们教室的室温相同可以吗?要达到什么条件吗? 思考和讨论:

作业:课后练习1、2 作业本 附:

1、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海波

用途:感光工业用作照相定影剂。造纸工业用作纸浆漂白后的除氯剂。印染工业用作棉织品漂白后的脱氯剂。分析化学用作色层分析、容量分析用试剂。医药上用作洗涤剂、消毒剂。食品工业用作螯合剂,抗氧化剂等。

2、松香是松树树干内部流出的油经高温熔化成水状,干结后变成块状固体,其颜色焦黄深红,主要应用在电子电路焊接时的助焊剂,在乐器方面主要用来擦磨乐器的琴弦使其起到发 涩的作用。教学反思

本次课题关注学生,追求本真。本着学习的态度。个人浅尝自主学习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方面

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首先有效教学为目标。从注重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在提出凝固和熔化的概念之后,逐步提出问题,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从实践升华至理论,并从理论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解决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现其主角地位,充分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但是自主并不等于自学,而是在教师的调节的基础下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从内容中构建自己的原有知识,使学生对推理过程进行记忆和归纳。在教学过程中

导入部分:以白鹿堡冰雕导入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制造轻松的气氛。学生的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强调熔化和凝固是一种变化的过程。为学生的熔化曲线的分析做好铺垫。由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到今天讨论的话题,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探究部分:主要通过学生的互动教学,即通过两人明确的分工合作完成数据记录,合作完成数据处理得出结论。然后在同组与不同组同学之间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与交流。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问题设计方面:以贴近生活与难度层次设计。提出熔化过程是哪段时?首先要进行问题分解到AB BC CD的状态,联系熔化的概念之后,再提出熔化过程?熔点的相关问题以及后面的凝固相关的问题也是一样,先解决难度较低,运用最大回答机会区域理论设计较难的题目,让部分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增强注意力。能够通过回答将学生提升到下一个更高的层次。教学方法的运用

自主学习是本堂课程设计的主要学习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法。教有法而无定法能用不同的方法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概念的提出也只能是运用讲授法。

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

本堂课本堂课的疑难问题如何做好这个实验,如何做好这个实验,由于海波和松香的实验的操作复杂,难以控制。我们教研组用水和植物油为实验的材料。经过教研组的合作研究探讨,潜心研究。突破了实验中碰到的许多问题。例如,1、解决了用盐水获得了-2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

2、温度计的选择,我们最终在瑞安买到了一种温度计测量方位在-20—100的,读数刻度在一边的温度计,便于初一的同学正确读数。橡皮塞便能放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避免挡住视线;

3、水量的控制,为了能保证在5分钟时间内能顺利体现温度不变的情况在不同的天气情况应选择1.5毫升左右,玻璃泡的位置也应该尽量控制在试管底部中央。还要震荡是加热均匀。

4、水并不是自来是,而是蒸馏水,因为纯净水的熔点和凝固点才可能是0。

5、烧杯中加热的温水,其实温度也只有室温。如果室温升高可以考虑试管中的水量适量升高。

6、直接用冰柜冷冻可能会因为加热不均匀而导致试管破裂。我们变尝试着用先让试管中的水用冰食盐水结冻再放至烧杯。等等。通过修正和不断的改进,实验的数据越来越接近理论,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得到提升。但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下载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示例第5节 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示例第5节 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5节体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产生条件、特点。 3. 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反思 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五节安排的内容是凸透镜的应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本课主要讲清楚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和望远镜成像的原理。 按课本安排,讲完......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第5节 物体的内能》教案 (新版)浙教版1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 3、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 鄂教版

    愚公移山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 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3课《诉衷情》教案 沪教版

    《诉衷情》 陆 游 【学习目标】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对词句的初步鉴赏能力。 2.通过对典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借助概括、品读、联想等方法,理解作品内容。 3.理解作者在词句中蕴......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诗三首》教案 鄂教版

    《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 学习诗歌阅读的基本方法。 2. 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 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情感。 2. 通过想象理解诗歌意境。 3.......

    五年级科学上册 风的形成 1教案 冀教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 冷与热 16. 风 的 形 成 ●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合理推测。同时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节约用水》教案

    11、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1、认识水资源的缺乏,科学合理的用水。 2、学会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学会调查浪费水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水资源的缺乏,科学合理的用水,学会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