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塔城地区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和中国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一、任务目标
——2012年,为贫困聋儿免费佩戴助听器,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补贴。
——2012年,自治区民生工程为已经佩戴助听器在定点康复机构训练的贫困聋儿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补贴。
二、资助对象
——具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户籍,年龄不超过6周岁,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的聋儿。(只享受康复训练经费补贴的聋儿年龄可放宽至8岁)。
——资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城乡有康复需求的贫困聋儿,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聋儿。
三、资助标准
(一)助听器。
——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助听器购置费用4800元(2台全数字助听器),并提供验配和一年内调试服务费用1200元。
(二)康复训练。
——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一学年(10个月)1.2万元康复训练经费。康复训练经费的列支项目包括:耳模制作、电池购置、康复训练、康复评估、康复教材、家长培训、食宿等项费用。
四、工作体系
地区残联牵头成立项目工作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工作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下达任务;组织患儿筛查、复查、转介服务;监管资金使用。
五、工作流程
(一)确定救助对象。
——聋儿家长或监护人在户籍所在地残联自愿提出申请,填写《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申请审批表》
——当地残联接收《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申请审批表》,按照救助对象条件履行审批手续。
——审核结果予以7天公示,将公示结果书面通知监护人,审批未通过者,要告知具体原因。
——审核通过者,由监护人与定点康复机构签署康复协议。定点康复机构向省残联项目办公室提交协议复印件备案。
(二)助听器验配
——自治区残联组织公示无异议的申请者到定点验配机构进行耳模制作及助听器验配。
——验配结束后,定点验配机构为每位救助对象建立听力服务档案,并做好《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助听器验配登记表》的填写和报送工作。
——定点验配机构做好救助对象的随访服务,一年内为救助对象提供不少于3次助听器效果评估与调试。
(三)康复安置
——项目地区残联负责将救助对象及时安置至协议定点康复机构。
——救助对象进入定点康复机构接受训练的均应填写《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残疾儿童在完成规定时间的康复训练并经专家组考核评估合格后,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返回户籍所在市残联申领康复训练经费。
——定点康复机构为救助对象提供不少于一学年的康复训练,确保康复质量。其中3—8岁的救助对象须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至少一学年的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天单训不少于30分钟;3岁以下或入普幼、普小的救助对象可采取一对一的亲子同训、预约单训或家庭指导等方式接受至少一学年的非全日制康复训练,非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包含家长培训与指导),确保康复质量。
——定点康复机构负责将救助对象接受的助听器、康复训练经费救助的情况填入《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卡》,卡中的救助内容、数量、金额必须由救助监护人签字确认。
——定点康复机构在接收救助对象康复后30日内建立康复教学和评估档案,并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做好救助对象阶段康复评估数据和档案的填报工作。
六、经费管理
项目经费由自治区残联根据各地任务指标进行审核,汇总并报自治区财政复核后,由自治区财政拨付各地财政局,财政部门应及时将项目经费拨付至项目单位。
残疾儿童进入外市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均应填写《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在完成规定时间的康复训练并经专家组考核评估合格后,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返回户籍所在市残联申领康复训练经费。
——项目经费应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第二篇:塔城地区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和中国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一、任务目标
——2012年,为聋儿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完成一年术后康复训练任务。
——2012年,自治区民生工程为已植入人工耳蜗在定点康复机构训练的贫困聋儿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补贴。
——2013—2015年,各任务数另文下发。
二、资助条件
——具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户籍,年龄:1—6岁(不满7周岁),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的聋儿。(只享受康复训练经费补贴的聋儿年龄可放宽至8岁)。
满足以上年龄段聋儿康复需求的基础上,对7—17岁(不满18周岁),经听力语言康复后,已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语前聋患者及18岁以内的语后聋患者予以资助。资助数量:不超过总数的15%。资助条件:经专家组评估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条件。
——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配戴助听器康复效果不佳,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双侧耳蜗及内听道结构正常、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
——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家庭有能力配合并保证受助人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
——同等条件下,优先救助贫困家庭聋儿。
三、资助标准
(一)人工耳蜗产品。
免费为每名受助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型人工耳蜗产品1套。
(二)手术费用。
手术及调机费:按每人12000元标准给予补助,包括术前检查(复筛)、手术及术后5次调机(含开机)。
(三)康复训练费用。
按每人14000元标准资助术后一学年(10个月)的康复训练费。康复训练经费项目包括:术后康复训练、康复评估、家长培训、康复教材、食宿等项费用。其中:已植入人工耳
蜗在定点康复机构训练的贫困聋儿提供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12000元。
四、工作体系
地区残联牵头成立项目工作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工作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下达任务;组织患儿筛查、复查、转介服务;监管资金使用。
五、工作流程
(一)确定救助对象。
——聋儿家长或监护人在户籍所在地残联自愿提出申请,签署《项目知情同意书》,填写《申请表》,到定点筛查机构进行初筛检查。
——自治区残联项目办公室接收《申请表》及检查材料,按照《项目初筛标准》,组织本省项目专家进行审核,确定初筛通过名单。
——对初筛审核结果予以7天公示,将公示结果书面(电话)通知监护人,审批未通过者,要告知具体原因。
——审核通过者,由监护人与定点康复机构签署康复协议。定点康复机构向省残联项目办公室提交协议复印件备案。
(二)复筛与手术。
——自治区残联项目办公室组织初筛通过者到定点手术医院进行复筛,通过者可安排手术。
——救助监护人与定点医院签署手术同意书。
——救助对象术后按照定点医院安排的时间开机和调机。
——自治区项目办公室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做好《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手术月报表》的填写和报送工作。
——定点医院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做好《受助人筛查及手术记录》的填写和报送工作。
(三)安置与康复。
——救助对象开机2周内省残联项目办公室将其安置到协议定点康复机构。
——救助对象不在本市的定点康复机构接受训练,到外市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均应填写《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由本市残联转介、输送至外市。
——定点康复机构向受助人提供不少于1学年的康复服务,并对受助人进行为期不少于3年的跟踪和指导。
其中3—8岁的受助人须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至少一学年的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天单训不少于30分钟;3岁以下或入普幼、普小的受助人可采取一对一的亲子同训、预约单训或家庭指导等方式接受至少一学年的非全日制康复训练,非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包含家长培训与指导),确保康复质量。
对于7—17岁植入人工耳蜗的受助人,定点康复机构定期安排教师到普通学校进行个别辅导;或采取周六、日集中到康复机构进行训练的方式,确保康复质量。
——定点康复机构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做好《受助人康复评估档案》的填写、保存和电子档案上报工作。
六、经费管理
——项目经费由自治区残联根据各地指标进行审核,汇总并报自治区财政复核后,由自治区财政拨付各级财政局,财政部门应及时将项目经费拨付至项目单位。
残疾儿童进入外市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均应填写《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在完成规定时间的康复训练并经专家组考核评估合格后,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返回户籍所在地残联申领康复训练经费。
——项目经费应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第三篇: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救助项目
附件3
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救助项目
救助对象筛选条件和筛查标准
救助对象的筛选根据其年龄、听力学评估、医学评估、智力测试、家长期望值、家庭经济条件和支持度等内容进行综合评定。
筛选一般条件
——山西省户籍。
——年龄:1-5岁,小龄优先。
——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耳蜗发育正常、无脑性麻痹、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
——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
——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家庭有人力配合并保证救助对象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或康复训练指导。
——家庭有能力承担术前评估及术后各项检查、术后调机、长期的康复训练以及耳蜗设备长期维护等费用。
筛查内容及标准:
——听力学评估:
1、耳声发射(DPOAE或TEOAE):双侧均未引出反应;
2、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短声):双侧均≥95dB(nHL)
3、小儿行为测听(视觉强化、游戏测听、纯音测听):
(1)裸耳听力损失: 双耳2kHz、4kHz均 ≥85dB(HL)
(2)助听听阈:双耳2k、4kHz均 ≥60dB(HL)注:申请者的裸耳听力损失和助听听阈评估两项必做;申请者配戴助听器至少≥3个月;复筛时必须配戴助听器,否则定点医院不予复筛。
——听觉言语能力评估:
1、听觉能力测试:
(1)林氏六音察知
(2)听觉整合问卷-父母问卷(IT-MAIS)
(3)韵母识别
(4)声母识别
(5)双音节词识别。
注:申请者必做(1);年龄小无法配合完成(3)、(4)、(5)项测试,必做(2)项。
3岁及3岁以上申请者听觉能力评估平均最大言语识别率≥20%方可推荐。
2、言语能力测试:
(1)语法能力(模仿句长)
(2)理解能力(看图说话)
(3)交往能力(主题对话)
注:3岁以上申请者其语言能力评估平均语言年龄达
1岁以上(含1岁)水平方可推荐。
——影像学评估:
颞骨高分辨薄层CT报告,必需描述内耳发育情况。填报申请表时只提供CT报告单,复筛时必须携带CT影像片。
——精神、智力、行为评估:
1、希-内学习能力测试评分(适合3岁以上)>842、格雷费斯精神发育测试评分(适合3岁以下或不能配合完成希-内测试的申请者)>863、自闭症、孤独症测试:
(1)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10;
(2)Conner多动症评价量表评分<10;
(3)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评分<9。
第1、2项根据申请者年龄以及配合程度选做其一;第3项必做。
第四篇:2015年聋儿康复工作自查报告
内江市聋儿语训中心2015自查报告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内江市聋儿语训中心积极按照基层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康复质量。现就2015年的机构业务建设做以下自查报告:
一、取得资质,建章立制,完善基础设施
1、为了能更好的开展聋儿语训工作,在市残联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合法的机构设置.2、聋儿语训工作是一项抢救性的康复工作,语训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的希望。所以为了做好聋儿康复方面的相关工作,我中心先后制定修订了《教师岗位制度》、《康复评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家长工作制度》、《语训中心交接制度》、《健康检查制度》、《环境卫生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做到有章可依,严格要求
3、为了给聋儿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不断完善专业基础设施建设,重新对房屋进行了翻修,对所有教室做了吸音处理,增加了一些康复教学设备
4、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配备
二、团队合作,形式多样,家长参与,提高聋儿语训质量
1、助听辅具是聋儿康复的重要工具,我中心有专业的维护人员定期对聋儿的助听辅具进行检测维护,确保助听辅具每日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教师和家长也做到每日一检,及时发现助听辅具问题并解决
2、制定完善的康复计划,根据每个聋儿的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断制定长中短期计划,实施并及时调整康复策略。并根据聋儿情况开设了集体课、单训课、亲子训练、点训等康复形式
3.家长是聋儿语训工作中的重要参与者,我中心努力做好家长培训工作,每月组织家长培训并配发家庭语训资料
三、科学评估,规范管理好康复档案
1、在聋儿康复学习后,我中心组织了专业的评估人员对其康复情况做科学的评估,以此作为聋儿随班就读的依据及指导
2、从聋儿入园开始就按照《档案管理制度》建档,直至聋儿离园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康复教师的辛勤努力下,我中心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规章制度还不完善
2、聋儿康复设施设备匮乏
3、无户外活动场地
4、教师配置不足,没有定时开展专业教师培训
5、教研工作开展不够
6、家长培训工作不足
7、未定期对离园及随班就读幼儿进行跟踪指导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聋儿语训工作中,做以下整改:
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增加一些教研工作方面的制度
2、加强专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更多的专业设备设施
3、改善幼儿户外活动场地配备
4、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解决人员不足,定期开展教师专业培训
5、多开展教研活动,相互讨论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技能
6、加大家长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家长对于聋儿康复工作的认识,更好的配合教师开展语训工作
7、做好家长回访工作,并对随班就读聋儿做好跟踪康复指 导
内江市聋儿语训中心
2015年9月25日
第五篇: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方法
(一)、听力训练 织梦好,好织梦 听力训练有:唤醒听觉;建立声音的节律感;分辨各种细微声音;欣赏音色;分辨语言五个阶段。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倒置or跳跃进行。
1.唤醒听觉,是聋儿不注意时,用鼓锣音叉等不同频率的强声orhigh声呼唤,刺激聋儿听觉系统,以使聋儿能突然转头、注目or停止玩耍为度。通过训练,使聋儿残余的听力(听神经)由常年的废用状态,重新活跃、兴奋而发挥功能。2.建立节律感,细微声音分辨、音色的欣赏训练,提高耳的注意力、分辨率和持久力,即提高耳的精细功能。建立节律感,可与聋儿做击鼓、拔珠算等游戏or聋儿根据鼓点的快慢走步。
3.分辨细微声音,可让聋儿用心听钟表的滴答声,分辨来自噪声环境中的某种细小声音。
4.培养聋儿对音色的欣赏力,由无选择的单纯声音训练,向有选择的语言训练过渡,可让聋儿欣赏悦耳的乐曲。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语言分辨训练是听力唤醒(声音刺激)的基础上,耳朵对感知的声音能够综合、分析后再进行,是听力训练的高级阶段,要让聋儿多听,特别要把情景场合、发生的事情和听结合起来,使聋儿把视、触、听多种感觉结合起来,扩大聋儿对语言的理解力。在语言训练的后期,要培养聋儿在闹市中听语能力(即涉交指数),可给聋儿进行来自嘈杂环境中的语言辨别训练,提高聋儿的语言接受率、语言辨别率、和语言的可懂度。(二)、语言的康复
聋儿康复语言的前提是:能灵活的运用口舌,做出各种口型舌位,要有随意性良好的发音器官和共鸣腔共鸣,有充沛的肺活量。笔者把这些因素有关的训练,称为语言康复的辅助训练。
1、辅助训练:
(1)口操、舌操:目的是锻炼舌唇和口部周围肌肉的随意性、灵活性,舌操可以做上挑、下伸、外展、环口、卷舌打响等。口操可以双侧鼓腮or左右交替鼓腮。
(2)训练声带和共鸣腔:聋儿发音器结构是相对正常的,而长期废用致使功能协调性、随意性不正常。由于废用,声带薄弱,故常发尖音,易嘶哑or失音。让聋儿连续地、用不同强度发a、o、等元音,提高声带的活动性和随意性。为使聋哑儿发出语言更加逼真悦耳,可教聋儿自如的使用类似录音机上音箱作用的共鸣腔,让聋儿把手放在嘴上,一合一离打喔喔or运用口腔鄂部肌肉调节共鸣作用。
2、教说话:教说话要把学习的词分门别类,分类施教。
第一类,易学词,要先教。康复的患者多是感觉-神经性聋。高频听力损失严重,而低频词易听到,偶们称低频词为易学词要先教,含有z、ch、s、j、g、x高频音素的词难学,要后教,十分严重的聋儿大部分也会喊“爸爸”,因为“爸爸”是典型的低频词,易于提高音量。
第二类,相同音的词,要集中教,数学“8”和“爸爸”的音是相同的,学会“8”后,要赶紧学说“爸爸”,这样学起来比较容易。
第三类,流利上口的词,要联系起来教,聋哑儿学语,最大的困难是易忘,因此要尽量把各种有必然联系,又易上口的词,连在一起,成串学习,使聋哑儿形成完整的概念,能举一反三,易记易说。如大小多少、东西南北、上下左右、拿小米喂小鸡等。
第四类急用词,要逼着学。如喝水、喝喝、水等,只要说清意思即可。第五类玩耍词(动词),要在游艺中学,;聋儿具有童性,喜欢活动,加之聋哑儿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极差,一些动词,在游艺中、在实干中易学。如跑、跳就要聋儿在跑跳中学会。
第六类,鼻音词,要摸着鼻子学,含有“m”和“n”因素的词称鼻音词,聋儿不易掌握发音要领,很难体会,在发音时让聋儿触摸语训员的鼻部感到振动,就容易模仿。第七类,爆破音,含“p”,“t”的词,发音时可取一张纸条放在示范者的口上,发音时,纸片被吹动了,这样聋儿很快能学会这种发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