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
安徽省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和中国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一、任务目标
——2012年为330名脑瘫儿童免费进行系统康复训练。
——2013—2015年,各年度任务数另文下发。
二、救助对象
——救助对象为具有符合条件的城乡有康复需求的贫困脑瘫儿童,其中优先救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脑瘫儿童。
——年龄不超过7周岁。
——诊断明确、有康复训练需求、身体状况稳定、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
三、救助标准
为每名救助儿童按每年人均13200元的标准给予康复训练和矫形器装配补助(训练:12000元;矫形器:1200元)。
四、工作体系
(一)组织管理。
——省残联会同相关部门成立康复项目办公室,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下达任务;审核项目定点康复机构;下发《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卡》;组织培训;检查、督导各地项目执行进度和质量;监管各地资金使用和管理,考核评估项目执行成效。
——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与管理;做好项目公示、档案和数据填报、检查评估、统计项目数据等工作。
——市残联会同相关部门成立康复项目办公室,负责救助对象的筛选与上报工作;申报定点康复机构,安排救助对象进入康复机构训练,与“辅助器具适配实施办法”相衔接,做好救助儿童辅助器具配置的协调安排;检查、督导项目开展情况;监管经费使用;做好本市项目档案和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做好家长培训和项目宣传工作。
(二)训练服务。
——项目专家组省残联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专家组,依照中残联标准制定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本规范和检查评估实施办法;推广引导式教育模式,促进脑瘫儿童全人发展,融入社会生活;有重点地深入康复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参与项目实施成效的检查评估。
——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做好康复专业人员和基本设备设施的配置,保证开展脑瘫儿童康复的必要条件;采取机构集中评估、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救助的脑瘫儿童进行系统康复,有条件的康复机构实施引导式教育;选择符合矫形器适配要求的残疾人辅具中心、假肢矫形器制作机构,为需要装配矫形器的儿童装配矫形器,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和总结,提高康复效果。
五、工作流程
——确定定点康复机构省残联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康复机构资源调查,选择符合条件的各级残联康复中心、卫生部门的儿童康复科、以及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儿童康复服务机构承担项目任务,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报中国残联社会服务指导中心审核备案。
——筛选安置救助对象市残联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贫困脑瘫儿童筛查,选择诊断明确、符合救助条件的脑瘫儿童,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或居(村)委会推荐,家长或监护人在户口所在地残联填写《贫困脑瘫儿童筛查和康复救助审批表》和《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经市残联审核批准后,向救助对象发放《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卡》,安排至定点康复机构训练。没有定点康复机构或康复机构不能满足本市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市可将残疾儿童转介输送至外市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实施系统康复救助儿童到选定的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康复计划,进行运动、生活自理、言语、认知、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训练,建立康复训练档案(包括文字、图片及声像资料),定期进行阶段评估(每次要有评估录像),根据需要装配矫形器,培训脑瘫儿童家长;机构康复一般每年不少于6个月,每天训练时间不少于半天,有条件的机构应该建立全日康复流程(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效果评估应达到有效以上;康复机构要专门组织受助儿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等社会融入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机构训练结束后,注意做好社区、家庭康复的指导,康复机构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随访,促进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延伸。
——档案数据填报康复机构填写《贫困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登记表》和《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汇总表》,报市、省项目办公室审核备案;省项目办公室根据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填写我省《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汇总表》,组织录入项目数据库,报中国残联社会服务指导中心审核后报中国残联信息中心。
——做好转衔服务承担任务的康复机构和当地残联要重视脑瘫儿童早期康复与学前(义务)教育的衔接,在持续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为达到一定能力的适龄儿童争取上学的机会,及时协调有关方面,为其入园、入学提供必要指导、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融入社会生活。
——培训与业务指导省残联组织项目工作培训,举办全省脑瘫儿童康复技术培训班,根据需要组织专家进行业务指导;省项目办公室组织做好我省项目实施工作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六、经费拨付与管理
——项目经费由省残联根据各市任务指标进行审核,汇总并报省财政复核后,由省财政拨付各市财政局,各市财政部门应及时将项目经费拨付至项目单位。
——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救助对象康复训练、矫形器装配、家长培训、家庭康复指导、康复档案及培训教材等补助。
——定点康复机构负责将救助对象接受的矫形器、康复训练经费救助的情况填入《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卡》,卡中的救助内容、数量、金额必须由救助监护人签字确认(此卡由救助儿童法定监护人负责保存)。
七、检查考核
——检查考核内容包括:项目的组织实施、任务完成情况、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社会宣传、经费管理使用等方面。
——省残联会同财政、卫生、教育等部门,在项目执行的中期和末期进行评估、验收。
——省残联根据项目总体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掌握各地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年度项目执行情况汇总和反馈,定期通报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推动脑瘫儿童康复工作深入发展。
——各市残联定期进行项目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督导检查工作记录。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并于每年12月31日前报送年度项目执行报告,对突出问题及时与省项目办公室沟通协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八、质量控制
1.贫困脑瘫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
2.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
3.矫形器装配率≥60%
4.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满意率≥90%
5.家长培训率100%
6.家长对培训工作的满意率≥80%
7.组织受助儿童开展文化、娱乐等社会融入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
第二篇:安徽省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
安徽省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和中国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一、任务目标
——2012年为220名贫困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2013—2015年,各任务数另文下发。
二、救助对象
——经卫生部门认定的诊断机构确诊的孤独症儿童;
——年龄3—6周岁;
——救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城乡有康复需求的贫困孤独症儿童,其中优先救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孤独症儿童。
三、救助标准
按每年人均12000元标准对康复训练给予补助
四、工作体系
(一)组织管理。
——省残联会同相关部门成立康复项目办公室,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下达任务;审核定点康复机构;下发《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卡》;组织培训;检查、督导各地项目执行进度和质量;监管各地资金使用;考核评估项目执行成效。
——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与管理;做好项目公示、档案和数据填报、检查评估、统计项目数据等工作。
——市残联会同财政、卫生、教育等部门成立康复项目办公室,负责救助对象的筛选与上报工作;申报定点康复机构;安排救助对象进入康复机构训练;检查、督导项目开展情况;监管经费使用;做好本市项目档案和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做好家长培训和项目宣传工作。
(二)训练服务。
——项目专家组省残联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专家组,依照中残联标准制定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基本规范和检查评估实施办法,推广实用康复技术,促进孤独症儿童全面发展,融入社会生活;有重点地深入康复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参与项目实施成效的检查评估。
——定点康复机构做好康复专业人员和基本设备设施的配置,保证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必要条件;采取机构集中评估、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救助的孤独症儿童进行系统康复,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和总结,提高康复质量,促进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延伸。
五、工作流程
(一)确定定点康复机构。
——省残联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康复机构资源调查,在省内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和服务能力的市,经过省级评审,确定达到机构准入标准的康复机构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公办、民办、民办公助皆可,优先选择融合式教育模式的康复训练机构)。
——省项目办公室与确定的定点康复机构签订项目协议书,明确各自责任,并将定点康复机构名单上报中国残联康复部备案。
(二)确定救助对象。
——项目实施的周期为1年,年龄在3—6周岁范围内(最大年龄不超过6周岁)。
——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孤独症儿童,由家长(监护人)申请、居(村)委会推荐、家长或监护人在户口所在地残联填写《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审批表》和《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经市残联审核批准后,向救助对象发放《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卡》,安排定点康复机构。没有定点康复机构或康复机构不能满足本市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市可将残疾儿童转介输送至外市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救助对象每年审核一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受助对象发生正常变更,须受训满半年并提前1个月告知项目地区残联,经项目地区残联确认备案后方可变更。因特殊原因中止康复训练的,定点康复机构应及时上报项目地区残联,注销其救助卡。受助对象发生变更后,项目地区残联应在1个月内重新筛查确认救助对象,使用剩余的康复经费对新确认的救助对象进行康复救助,并将变更情况存档备查。如受助对象需变更定点康复机构,需受训满半年并提前1个月告知项目地区残联,经残联确认备案后才能变更。为保证康复效果,原则上救助对象在年龄许可范围内应给予连续救助。
(三)实施系统康复。
救助对象到选定的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要根据《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全康办〔2009〕26号),对救助儿童进行基线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开展康复训练、家长培训工作;按要求定期进行评估,掌握并跟踪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及时调整康复训练方案。定点康复机构负责为收训的贫困孤独症儿童建立个人救助康复档案,登记填写效果评估情况,保存好教学计划、训练记录、评估记录等资料备查。
(四)档案数据填报。
——定点康复机构负责做好新收训儿童登记和康复效果评估工作,定期将救助儿童接受康复救助相关信息录入《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省项目办公室会同各市残联负责及时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于每年1月15日前将审核后的上一数据库上报中国残联信息中心。
——各市残联和项目执行单位负责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及声像资料)的收集、积累、存档,并于每年12月31日前,撰写绩效报告上报省项目办公室(格式要求参看康函〔2010〕43号)。
(五)做好转衔服务。
承担任务的康复机构和当地残联要重视孤独症儿童早期康复与学前(义务)教育的衔接,在持续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为达到一定能力的适龄儿童争取上学的机会,及时协调有关方面,为其入园、入学提供必要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融入社会生活。
六、经费管理
——项目经费由省残联根据各市任务指标进行审核,汇总并报省财政复核后,由省财政拨付各市财政局,各市财政部门应及时将项目经费拨付至项目单位。
——项目提供的康复训练经费包括:救助对象康复训练费、康复效果评估费、训练教材费、家长培训费、食宿费及家庭指导费。
——定点康复机构应确保12000元康复救助经费供救助对象持续使用1年(有寒暑假的机构为10个月),并将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每月定期记入《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卡》,每项记录均须由救助儿童法定监护人签字确认(此卡由救助儿童法定监护人负责保存)。
——承担项目任务的定点康复机构不得向救助对象收取任何费用。
七、工作要求
——注重提高康复训练质量省、市残联应加强对康复机构的指导,逐步提高康复训练质量,坚持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自然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规范孤独症儿童康复课程设置,开设沟通、游戏(交往)、运动等课程,通过个别化训练解决儿童的个体问题,在此基础上,注重与普通小学教学模式的衔接。
——注重开展培训工作省残联定期组织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积极发挥省级康复中心的示范作用,开展业务指导,采取集中培训、巡回指导、业务交流、教学示范等形式,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定点康复机构在开展康复训练的同时,按项目要求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工作,征求救助对象家长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加强家长培训工作,做好相关培训档案的管理。
八、检查考核
——检查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组织管理、儿童诊断、康复训练效果、档案上报、经费管理和使用、数据统计、项目宣传、家长满意度等方面。
——省残联根据项目总体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推动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深入发展。
——省残联会同财政等部门适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验收。
——各市残联定期进行项目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督导检查工作记录。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对突出问题及时与省项目办公室沟通协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篇: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支出自查报告
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支出自查报告
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支出自查报告
7月23日,省财政厅、省残联考评组对内江市20**年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进行绩效评价。通过到内江脑瘫儿童康复中心现场查看、对在机构康复的儿童进行入户调查、查看资料、听取汇报,考评组对内江项目实施绩效较为满意。
内江市高度重视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把康复救助纳入了全市的民生工程和市委、市政府残疾人保障专项工作双重考核,作为内江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安心工程、社会和谐工程,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工作流程,强化资金管理,提高定点机构康复能力和质量,严格绩效评估。市、县(区)残联牵头,认真实施“救助工程,负责建立市、县康复服务网络并开展服务,并负责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财政、卫生、民政、人社、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负其责。
20**年,内江全市共完成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任务***名,超额完成全年***名的目标任务,部分儿童通过手术或者训练站立起来,迎来了自己站立的人生。“救助工程”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目标和质量控制目标,保证了各项经费的及时到位,项目取得了预期的社会效果,得到了患儿家庭、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通过省评价工作组对内江20**年贫困脑瘫康复救助项目绩效评价,内江市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区域覆盖率达**%,人口覆盖率达**%。评价小组发放《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满意度调查表》32份,收回32份,受益群体满意度达**%。
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支出自查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20**年3月承担四川省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后,按省、市残联的要求严格进行资金的申报和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脑瘫患儿身上。对于此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我院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以确保其符合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二)项目绩效目标
四川省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是以救助0-12岁有康复价值的贫困脑瘫儿童为主的一个民生项目,我院在承担此项目后,对市残联的计划和目标予以积极支持。足额,足量的完成了市残联分配的项目任务,保证患儿的康复质量及其家长的治疗满意度。
(三)项目自评步骤及方法
按照省市残联的要求,我院对此项目具体实施内容包括对救助患儿的康复评估,制定康复计划,按照康复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做好康复记录、总结。训练患儿的同时也对家长进行培训,以便家长在家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二、项目资金申报及使用情况
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项目资金的申报、批复及预算调整等程序严格执行省市残联的要求,与此项目的要求相符。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及到位
从我院承担此项目以来截止最近一次资金拨付,此项目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相关配套资金筹措得力,无资金未到位或资金到位不及时等情况。
2.资金使用
此项目资金开支范围包括设备购买、人员工薪、场地维护、项目宣传等,资金支付范围、支付标准、支付依据合规合法,支付进度及时,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
(三)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1.组织领导及制度建设上,我单位针对项目资金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管理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医院根据国家及四川省关于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制定了本单位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流程》、《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2.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上,医院严格按照国家及四川省关于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要求,完善相关制度,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挪用。财务上,项目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资金使用计划进行使用,使用时由责任科室填写项目资金使用申请审批表,报医院主要领导签字审批;
财务及时进行核算,严格按照财经制度进行账务处理;
财务每月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每月汇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三、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该项目由我院康复中心承担,科主任蒋世琪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指定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治疗师组成儿童康复训练团队,为此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负责人不定期的对患儿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希望他们向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四、目标完成情况
(一)目标完成任务量
此项目持续顺利实施,完成项目计划目标,完成救助患儿例数符合市残联下达任务。
(二)目标完成质量
我院对接受康复训练的救助患儿,进行系统评估,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填写康复训练记录,康复训练后做好疗效评估,家长培训,随访登记等。
(三)目标完成进度
按照市残联要求,此项目实际完成进度与预定计划一致,未出现不按期完成计划情况。
五、项目效果情况
此项目至实施以来,我科所救助的脑瘫儿童的生存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不少脑瘫儿童回归了家庭、社会,进入常规学校接受知识教育,深受贫困脑瘫儿童家庭欢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脑瘫儿童家庭的经济问题,培养了脑瘫儿童家长康复训练的信心。同时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减少了脑瘫儿童成人之后给社会带来的极大负担。
六、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脑瘫儿童的康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救助经费的相对不足致使患儿的训练半途而废,今年申请的费用结束了就终止训练,明年申请了再来训练,这样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资源。还有就是消息的闭塞,大多脑瘫患儿都是来自偏远的地方,没有及时得到消息也是延误脑瘫患儿治疗的根源。所以要加大农村乡村干部的宣传,利用他们将脑瘫儿童的有关信息传遍每家每户。
(二)相关建议
做好基层宣传工作,宣传此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基层卫生单位及早筛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根据临床资料显示,脑瘫患儿年龄越小康复的效果越好,能否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年龄相对较小的患儿身上,即缩小康复训练年龄。
第四篇:河北省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中心
河北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中心
河北脑瘫康复救助中心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西路815号河北省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一楼,是一所公益性质的“医、康、教”于一体的康复救助机构,国家项目定点康复救助机构;“金色大道”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善立方·助行-中北彩虹脑瘫慈善基金”康复示范基地。
★★ 中 心 概 况 ★★
河北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中心康复部拥有先进的医疗康复设备,引进了多台生物超导电子治疗仪、脑瘫理疗仪及先进教具和感统器材;开设了功能训练(PT)、作业训练(OT)、语言训练(ST)、中医按摩、理疗、足疗、针灸等三十余个项目。开展了言语语言、感知认知、生活自理、社会交往、感统失调、职业技能等多方位干预。
★★ 康 复 技 术 ★★
河北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中心康复部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以神经发育学为理论依据,引进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综合传统中医康复精髓研制的独特治疗技术,独创了脑瘫三要素“脑瘫CNS激活再建疗法”。根据人的运动传导原理,(从)由脑神经发出指令,通过中枢神经传递,实现身体协调运动的功能。
★★ 救 助 目 的 ★★
河北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中心救助目的是扶持帮助脑瘫孩子尽早康复,回归社会,把他们培养成能自理、自力,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了让脑瘫患儿不仅具备运动功能,还要具备回归社会的能力,对脑瘫患儿针对性地开展了感知认知、生活自理、社会交往、职业技能等多方面康复训练,真正实现不光让患儿能走,还能说,能认知,能自理,还能工作的综合康复目的。
★★ 救 助 项 目 ★★
目前国家对残疾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对脑瘫儿童。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的权利”,河北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中心康复部不但为脑瘫儿童进行免费的评估、指导,还为脑瘫儿童家长提供以下救助及服务:
一、为贫困脑瘫儿童家庭申请康复救助:诊断明确、身体状况稳定、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16周岁以下脑瘫儿童,根据脑瘫患儿及家庭实际情况,每三到六个月可领取康复救助基金2000-10000元。
二、保障脑瘫儿童康复率以及家长满意率:康复中心采用最先进、最实用的“脑瘫CNS激活再建三联疗法”,即修复及激活受损脑细胞——再建神经通路——恢复运动功能。从“脑”、“中枢神经传导”、“肢体功能康复”三方面综合治疗。具有“脑、瘫同治,快速见效,不易反弹”等特点。
三、康复期间生活救助:为每个脑瘫儿童家庭每月提供200元住房补贴,免费提供被褥,免
费为脑瘫儿童家庭洗衣服、热饭等,并免费为脑瘫儿童提供轮椅。
四、康复期间为家长提供援助:为贫困脑瘫儿童家长,在不影响孩子康复的情况为其安排有偿义工(兼职工作)以补偿生活费用;不定期开展免费脑瘫儿童家庭康复培训班,组织家长学习康复技能和手法。
五、为脑瘫患儿提供就业岗位:与多家企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基地(如武强年画厂),使脑瘫患儿不仅能够站起来,而且更好的融入社会。
第五篇: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 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脑瘫儿童康复》是三年制高等职业学院儿童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按专业教学计划列入学生考试课程。
据粗略估计,我国儿童脑瘫发病率达1.5/1000-5/1000,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发智力低下、视力障碍、癫痫和发育迟缓等,是小儿最常见的、非常复杂严重的脑损伤综合征,治疗和护理困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儿童脑瘫护理及康复工作非常必要。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儿童脑瘫康复服务技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儿童脑瘫的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特点,理解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儿童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康复的基本理念,了解儿童脑瘫的发病原因与预防; 2.掌握儿童脑瘫功能障碍评定内容和方法; 3.了解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基本原理; 4.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操作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儿童脑瘫康复训练基本知识;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4.脑瘫辅助器具和矫形器具选用。难点:
1.脑瘫功能障碍特点;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共2课时
讲授: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康复概述 第二节 医学康复 第三节 教育康复 第四节 职业康复 第五节 社会康复 教学要求:
1.了解康复的含义、康复的领域、康复的层次 2.了解脑瘫儿童康复的意义
3.了解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与社会福利管理工作 4.了解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基本概念 5.了解脑瘫儿童康复体系与模式 教学重点: 1.康复概念 2.全面康复概念 第二章
小儿脑瘫概述
共2课时
讲授: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第二节 小儿脑瘫的预防 第三节 脑瘫康复指南 第四节 脑瘫功能障碍的评定 教学要求:
1.了解小儿脑瘫临床表现和分类 2.了解小儿脑瘫一般诊断方法 3.了解小儿脑瘫的预防 4.掌握康复基本原则 5.了解康复评定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1.脑瘫康复基本原则 2.脑瘫康复评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2.脑瘫康复评定方法
五、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点
实训教学共24学时,安排在理论课教学结束之后集中实训。实训项目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引导式教育、按摩疗法、手法矫形,其中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引导式教育为重点实训项目。
六、编写说明
1.本课程与其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主要讲述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归属理论结合实践课程,是专业方向课,与儿童福利、残疾人社会工作、儿童护理、特殊儿童教育、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等课程相互补充。2.课外练习方面的要求:
课外练习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我国脑瘫儿童基本情况,掌握脑 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技能。一方面,根据目前儿童服务与管理专业岗位设置和脑瘫儿童服务工作的特殊要求,结合就业形势,明确学习的侧重点;另一方面,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通过复习和查找资料,进一步掌握脑瘫儿童相关康复训练知识和技能。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基本教材:《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自编讲义)参 考 书:
1.李树春著:《儿童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沈志祥著:《运动与康复》,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3.周雪娟著:《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陈旭红著:《图解脑瘫康复技术与管理》,华夏出版社,2007 5.杨红主译:《脑瘫儿童家庭康复管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刘振寰,戴淑凤编:《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北京大 学医学出版社,2007
执笔人:
审核人:(系部主任)批准人:(主管教学院长)
制定时间: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