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资料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资
料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课本第45、46页。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速度的含义。
一、3)通过小组学习,教材
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观察、思考合作的习惯。
3、教学重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4、教学难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5、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点,选择学生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
6、编写意图:
1)、从本单元主题图中选择出自行车和特别快车的运动速度为素材学习口算,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探究欲望,同时通过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为后面理解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作为铺垫。
2)、以物体的运动为背景,选择两个来自生活实际又具有特殊数值的两道算式16×3、160×3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口算的范例,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者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3)、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二、教法学法
1、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探求知识的火花,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学习,就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新课前,我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秋天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你们喜欢秋游吗?出去郊游,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教师的问话吸引了学生,学生情绪相当高涨,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3、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新课程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讨,小组讨论,自己领悟出口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记报,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归纳,整个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在活泼,友爱和谐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自觉构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创设情境——简单介绍6种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教师提供信息: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走16千米,让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地引出例(1)后——首先建立计算模式。其次,要求学生用自己地知识经验独立口算。再次,与同桌交流算法——回答计算结果,汇报不同算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确定最优化的算法,最后小姐口算方法。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
1、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课本第45、46页。
2、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速度的含义。
(3)通过小组学习,教材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观察、思考合作的习惯。
3、教学重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4、教学难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5、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点,选择学生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
6、编写意图:
(1)、从本单元主题图中选择出自行车和特别快车的运动速度为素材学习口算,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探究欲望,同时通过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为后面理解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作为铺垫。
(2)、以物体的运动为背景,选择两个来自生活实际又具有特殊数值的两道算式16×3、160×3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口算的范例,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者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3)、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二、教法学法
1、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探求知识的火花,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学习,就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新课前,我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秋天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你们喜欢秋游吗?出去郊游,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教师的问话吸引了学生,学生情绪相当高涨,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3、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新课程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讨,小组讨论,自己领悟出口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记报,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归纳,整个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在活泼,友爱和谐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自觉构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创设情境——简单介绍6种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教师提供信息: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走16千米,让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地引出例(1)后——首先建立计算模式。其次,要求学生用自己地知识经验独立口算。再次,与同桌交流算法——回答计算结果,汇报不同算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确定最优化的算法,最后总结口算方法。
第三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课本第45的例1,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1-5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 法: 引导自学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提问:平时上学你们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往返,外出郊外,去外地时又选择什么交通工具?你了解这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想知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课件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方法1:想10×3=30,3×6=18,30+18=48,所以16×3=48 方法二: 16
× 3
--------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2)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3)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口算过程:
160×3想100×3=300,3×60=180,300+180=480,所以160×3=480
因为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写一个0得480 所以160×3=480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在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4)练习:
130×5= 2×380= 150×6= 7×13= 460×2=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2、尝试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口算方法解决根据情景图提出的其余问题:
磁悬浮列车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40×2=680(千米)
飞机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 …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六第1题
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
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通过小游戏完成4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方法1:想10×3=30,3×6=18,30+18=48,所以16×3=48 方法二: 16
× 3
--------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案
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5页——46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算理,正确进行口算。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4= 23×2= 100×3= 210×2= 12×3= 34×2= 200×4= 130×3= 你是如何计算的?让学生说一说算理,让学生回顾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出示课本情境图(出示六种交通工具时速的图片),学生观察,导入新课。
结合画面,简单介绍以上六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让学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如轮船、摩托车等。
2、教学例1(1)。
出示例1的主题图,提出问题: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学生尝试列式:16×3试着独立计算。学生计算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2)交流16×3=48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16分为10和6,10×3=30,6×3=18,30+18=48.方法二:列竖式计算。1 6 × 3 学生表述过程老师板书。(3)那4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并口算。学生列式16 ×4。
交流口算方法:16分成10和6,10和6分别与4相乘,把他们的积加起来就是16×4的积64.学生表述过程,老师板书。(4)总结口算方法。
像这样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要怎样口算呢?
归纳总结: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这两个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
3、教学例1(2)。
(1)出示第二个问题: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并口算。集体交流,汇报。(2)交流口算方法:
方法一:160分为100和60,100×3=300,60×3=180,300+180=480.方法二:先口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就可以了。方法三:列竖式计算。1 6 0 × 3 4 8 0 学生表述过程,教师板书。(3)总结归纳口算方法。
像这样的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数的乘法要怎样口算呢?
归纳总结:(1)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用这两个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在把所得的积相加。(2)把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两位数口算,在积的末尾添上0。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提问学生口算方法及结果。
三、巩固新知:
1、口算。
25×2= 460×2= 150×3= 2×45= 23×4= 5×17= 150×4= 160×2= 15×3=
2、为布置“元旦”晚会的会场,红、黄、蓝每种颜色的气球各买了28个。三种颜色的气球共买了多少个呢? 3、40×17= 120×4= 40×50= 20×40= 41×2= 70×9= 1×240= 280×3= 360×2= 12×8=
4、蒙古草原某牧场养细毛羊260只,养的山羊的只数是细毛羊的3倍。你能算出这个牧场养山羊多少只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什么?
五、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3=48(千米)
方法一: 方法二: 10×3=30 1 6 6×3=18 × 3 30+18=48 4 8
2、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160×3=480(千米)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00×3=300 16×3=48 1 6 0 60×3=180 160×3=480 × 3 300+180=480 4 8 0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精选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课本第45、46页。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速度的含义。
3)通过小组学习,教材
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观察、思考合作的习惯。
3、教学重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4、教学难点:学习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5、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点,选择学生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
6、编写意图:
1)、从本单元主题图中选择出自行车和特别快车的运动速度为素材学习口算,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探究欲望,同时通过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为后面理解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作为铺垫。
2)、以物体的运动为背景,选择两个来自生活实际又具有特殊数值的两道算式16×3、160×3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口算的范例,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者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3)、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二、教法学法
1、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探求知识的火花,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学习,就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新课前,我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秋天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你们喜欢秋游吗?出去郊游,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教师的问话吸引了学生,学生情绪相当高涨,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3、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新课程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讨,小组讨论,自己领悟出口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记报,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归纳,整个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在活泼,友爱和谐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自觉构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创设情境——简单介绍6种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教师提供信息: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走16千米,让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地引出例(1)后——首先建立计算模式。其次,要求学生用自己地知识经验独立口算。再次,与同桌交流算法——回答计算结果,汇报不同算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确定最优化的算法,最后小姐口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