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9

时间:2019-05-15 03:2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9》。

第一篇: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9

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姓名

班级

小组

编辑地理组 时间

课时 1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一、创设情境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人韦伯(1868-1958)于1909年发表了他的工业区位学说。韦伯的理论强调价格和成本的因素,目的在于寻求最小费用的区位。他力图建立一个适用于任何工业部门、对任何经济制度或任何政治制度都有普遍意义的纯理论。他着重分析了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力这三种主要区位因素。他把运费和劳动力费用看作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域性因素,其中运费对工业的基本定向起决定作用,劳动力费用是对运输定向的工业区位的第一次偏离。集聚则是一种一般地方性因素,使运输定向的工业区位发生第二次偏离。

韦伯开创了工业区位的理论研究,并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有益的思想和方法。然而许多人对韦伯理论进行了批评。韦伯理论建立在简单化的假设基础上,仅对少数区位作了纯理论的分析。就他所提到的内容看,也受时代局限而显示出片面性。因此,韦伯工业区位理论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区位问题的方法,但是在目前现实中的应用性则十分有限。例如,现在工业部门越来越复杂,很多工厂的生产过程不是从最初原料开始,而是从半成品或零部件开始,在这些生产过程中,原料几乎没有重量损失,原料指向型的工厂很少。一些原料(半成品或零部件)本身可能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获得,这些地区又是市场区位。另外,现在不受地区限制的原料已经很少了,尤其是在资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原料可以被认为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许多后来的学者对他的理论作了很多重要的补充。有的学者提出,运费由终点费(包括装卸、仓库贮存、管理、保养维修等费用)和运行费(线路维修、管理、运输工具磨损、动能消耗、保险、运输工人工资等费用)两部分组成。运行费用与运输距离成正比,而终点与运输距离无关,单位重量的运费随运输距离增加而递减。有的学者提出,需要充分认识运输基础结构的重要性,因为运输基础结构可以对特定区位赋予特殊的利益,然而它的建造费用是昂贵的。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城市工业区多数靠近运河、可通航河流和铁路线,在当代,公路交通很重要,高速公路的出口处通常吸引工业。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运输联系条件有限,少数运输基础结构较好的地区有发展工业的优势,一些自然障碍(如山脉)使运输基础结构所需投资增加,超出了地区经济承受能力,因而较少提供工业区位。从厂商来看,由于多数厂商无力自建公路、铁路或港口,难以达到运输基础结构密集和运费低的条件,因此趋向于在较大城市化经济的地方建厂。

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工业联系是观察和研究工业集聚与分散的基础,是现代工业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此,加深对工业联系的理解,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工业区位的选择、工业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公司组织的区位战略以及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等问题。

工业联系不仅包括工厂之间的实体的物质联系,而且包括非实体的信息联系,例如电讯联系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它不仅包括同一公司内不同地点的工厂之间的生产过程联系,而且包括一个公司与其他公司之间的转包联系,例如当产品需求突然增加而超出某公司的生产能力时,它可能把生产任务转包给另外的公司。工业垂直联系的生产阶段可能组织在同一企业内,例如钢铁联合企业。也可能垂直分离为多个企业,但在空间上却相互接近,例如集成电路生产的相关企业。工业联系可能是厂与厂之间近距离的联系,也可能是一国工厂与他国有关工厂远距离的联系。

工业活动不是以单一工厂的形式孤立出现在个别区位,而是成组集聚在有利的地理区位内。在相对有限的地理区域内,由于工业活动的相互联系就会产生工业集聚。一个工厂无论最初选择区位的原因如何,一旦建立在某地,就会由于和在那里的其他工厂共生而获得好处。任何工厂都是复杂的生产“链”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工厂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工业集聚沿着工业联系传播到生产“链”联系网络的每个工厂。由于经济增长不可能同时在各地出现,需要在特殊的区位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优势性工业,吸引更多工业形成集聚,从而使经济获得高速增长。

二、自主探究问题

1、什么叫工业区位?

2、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交通运输和土地对如何影响工业区位的?举例说明。

3、什么叫集聚?工业集聚的类型和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4、阅读课本P68“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和 P69“信息化与工业布局”,回答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还有哪些?举例说明。

5、阅读“风向频率与工业布局”分析图3-24说说风向频率图并说明:在工业布局中,工业区与居住区或城市的关系?

6、在19世纪以及20世纪早期,重工业基地大多选择在煤田或铁矿附近。但近几十年来,一部分重工业基地却靠近海港城市。请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

7、回忆: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说说工业生产系统的形成?

8、分析工业转移的原因?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原因?

9、说说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方向?分析在工业转移中发达国家能维持对高端产品垄断地位的原因?

10、谈谈开发区和专业化生产区与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的关系?

11、环境因素如何导致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谈谈工业与环境的关系?

三、自主测试

1.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

A.服装、鞋帽、雨伞、包带

B.家具、纺织、食品、印刷

C.纺纱、织布、印染、服装

D.汽车、水泥、农机、化肥

2.关于工业集聚的优越性的正确选项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③降低运费和能源消耗;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⑤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⑥减少污染,改善环境()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3.某地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该地区应优先发展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 4.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求量下降

四、课堂总结(本节知识结构)

第二篇: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7

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姓名

班级

小组

编辑地理组 时间

课时 1

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一、创设情境

设想你自己是世界经济地理系统中的一个焦点,你周围的各种物品,会把你与国内外很多地方联系起来。你可能穿着呼和浩特生产的毛衣,坐在深圳生产的椅子上,在上海生产的灯具的光线下,用杭州生产的圆珠笔写作业,同时喝着青岛生产的矿泉水„„妈妈刚买回来的香蕉来自遥远的哥伦比亚,是那里的热带种植园工人把香蕉采摘下来,经过包装处理,运上汽车、火车或飞机,经过很多人的手,再送到商场,最后到达你家里的。爸爸刚买了一个数码相机,牌子是日本的,相机却是在广州生产的。可见不同的生产活动有不同的分布地区。为什么不同的生产活动不能在一个地区开展呢?这就是产业活动的区位问题。

产业区位理论是研究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理论,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最先提出来的。早在1826年,他撰写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阐述了农业生产的区位差异性,认为各个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应具有各自适宜的区位。此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的空前发展使基础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日益重要,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在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创立了工业生产的区位理论,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力,其中运费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继韦伯之后,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 Palander)认为产业活动的位置应该以生产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最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胡佛(Hoover)则分析了产品中转对产业区位的影响,并对制造业生产地域界线的划分进行了详细研究;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在1940年出版的《区位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工业活动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求最大利润地点的观点;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Isard)也详细讨论了运输量、运费率、劳动力等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提出了竞争布局的模式。

二、自主探究问题

1、回忆:什么是区位?产业活动的种类?

2、购买日常用品,你会选择到哪里去买?说一说这会对产业活动的布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3、假若你想办工厂,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让你在全国选一个地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因素?根据这些问题讨论并归纳出决策者选择厂址区位的目的及决策过程。

4、影响农业、矿业、工业的区位因素各有哪些?谁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5、为什么产业活动会在地域上产生联系?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有哪些?讨论并举例说明?

6、生产协作的联系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7、现代物流业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其有什么重要意义?

8、技术地域扩散的三种形式是什么?

9、产业集群是如何形成的?

三、自主测试

1.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是因为

A.工业生产一般不要求更多自然要素的投入B.工业产品最终要在市场上销售 C.工业生产需要的基本条件完全不同于农业D.工业生产需要较多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2.《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市场 3.硫酸厂布局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是属于

A.提供原材料的协作

B.提供零部件的协作 C.提供加工服务的协作

D.副产品再加工的协作

4.钢铁企业在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区位指向变化,按时间先后顺序为 A.港口区位→煤炭区位→铁矿区位

B.煤炭区位→港口区位→铁矿区位 C.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D.煤炭区位→市场区位→港口区位

5.一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工厂,而不是将工厂设立于一个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

A.是工业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的体现 B.在一个工业区内无法生产众多的零部件 C.跨国公司没有一个核心的部门

D.使不同零部件生产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取得最佳效益 6.有关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中,供应链正确的是

A.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

B.采购→包装→运输→仓储→配送 C.采购→仓储→包装→运输→配送

D.配送→采购→运输→包装→仓储 7.某地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该地区应优先发展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

四、课堂总结(本节知识结构)

第三篇: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6

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姓名

班级

小组

编辑地理组 时间

课时 1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创设情境

城市化:一个准备不足的话题至

1998年底,我国大陆已设市668个(另有台湾设市29个)。而我国1949年刚解放时仅有设市城市136座,1985年为324座,从1985年到1998年的13年中,共增加了344座新城市。城市化是社会、经济调整发展的结果,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例如流动人口的规范管理、城市环境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等问题。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要求我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尽量制订完善的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管理规范细则,以适应旧的城镇管理向新的城市管理转化的需要。城市的环境质量是城市化另一个被困扰的难题。当城镇过渡到城市之后,它需要树立文明、宽敞、整洁的现代化城市形象,其中最难做的工作之一便是搞好环境整治。胡乱摆摊设点、乱扔垃圾、废气、污水、噪音和噪光污染等,要真正整治好实在不容易。此外,城市化与城市绿地减少的矛盾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从已城市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给城市一个足够的“绿肺”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是举足轻重的。据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要求,城市绿化面积达到平均每人60平方米为最佳居住环境。

“热岛”和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的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时刻都在消耗大量能源。能源消耗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热量,加上马路、建筑物反射日光照射的热量,使得市区的气温一般要比郊区高1~5℃。因此,在等温线平面图上,市区常为孤立的相对高温区,即所谓“热岛”。在“热岛”中,热而轻的空气夹带着大量烟尘和工业废气缓慢上升,郊区冷而重的空气由低空流向市区,形成“郊区风”。上升的热空气在高空变冷变重,逐渐向四周下滑,至低空后又随“郊区风”流回市区,形成脏空气的循环。这种循环限制了大气的自净能力,造成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1952年12月5日,黄色烟雾笼罩了伦敦,能见度极差,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居民普遍感到呼吸困难。从12月5日到12月9日这短短的几天里,就有4000多人被黄色烟雾夺去生命。这便是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我国有33%的地区和45%的大、中城市处在烈度为7度以上的高地震烈度区内;有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生过地面塌陷,塌坑达3万多个,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在6个省的200个县、市出现了地裂缝。另外,城市化常引起地面沉降问题。在我国的上海、天津、北京、西安、沈阳、台北等20多个城市都有地面沉降现象;世界上不少城市如东京、大阪、墨西哥、伦敦、曼谷,也都有严重的地面沉降问题。城市地貌灾害影响城市的经济建设,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城市环境恶化。

二、自主探究问题

1、城市的现代文明如何影响改变我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举例说明。

2、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举例说明。

3、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举例说明。

4、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并结合我国情况讨论其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

5、讨论一下城市有哪些环境污染问题?其危害有哪些?

6、结合P41页的活动题讨论:城市优先发展哪种交通工具该根据什么确定?

7、讨论P46页的内容,归纳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8、结合P47页的活动题,讨论今后我国城市规划主要应考虑的因素?

三、自主测试

1.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城市

B.乡村

C.自然保护区

D.旅游胜地 2.现在有些大城市实行 “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抑制私人小汽车 C.想让公共汽(电)车等多赚点钱

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3.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有些雕像溶蚀程度已超过l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CO2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SO2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4.1997年下半年,巴黎、圣地亚哥等大城市先后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有

A.城市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B.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大量排放

C.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温度上下相近,甚至上暖下冷的情况 D.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温度上冷下暖的情况

.对中国大多数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5 A.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放的废气(尾气)污染城市大气 C.生活、生产废水造成城市水域污染

D.城市建设大兴土木,造成尘土飞扬,污水横流

四、课堂总结(本节知识结构)

第四篇: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8

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姓名

班级

小组

编辑地理组 时间

课时 1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创设情境

农业的地域差异

首先,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要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及渔业。因为土地是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诸因素影响下的自然综合体,其地域性差异形成了农业区位的地域性差异。其次,农业再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互相融合的物质生产过程,而经济再生产过程因为各国以及各地区的开发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习俗差异等也存在着地区差异。使各国、各地区农业区位和生产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农业经营高度机械化、集约化、商品率高,畜牧业产值一般高于种植业。而发展中国家则农业技术比较落后、种植业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从事农业的劳力比较多、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偏低,甚至有些国家粮食不能自给。即使是发达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也存在差异。

一个国家内部因自然条件、历史开发和经济基础不同,农业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我国东南部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内陆区以畜牧业为主,青藏高原有其独特的高原牧业与河谷农业。即使是东部季风区,以秦岭和淮河为界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南方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而北方以旱地为主,种植小麦和玉米等。以农作物的类型来看,不同农作物因其生长习性差异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如水稻多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及热带雨林气候区。小麦相对而言要求的热量、水分条件并不很高,多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同样属于热带经济作物的咖啡、可可、油棕、橡胶、甘蔗等也因为历史、经济、自然的原因出现了地域差异。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因各地的自然条件的差异、社会经济条件及农业技术的影响,可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不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一致。目前,世界农业大体可以分为十二种类型。这些类型代表着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与生产方式的不同组合。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杜能环

1826年,德国人杜能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他假设有一个与外界无任何联系的孤立国,在这个孤立国内:(1)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城市周围是广阔的、自然条件均一的可耕平原;(2)均匀分布着具有相同技术素养的农民,他们追求最大利润,并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型;(3)城市是农产品唯一的市场,马车是唯一的运输工具,农民承担农产品的运费,运费与距离成正比。杜能认为,在孤立国内将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分布的6个农业圈。

第一圈:自由农业带,距市场最近,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如鲜奶、蔬菜等。第二圈:林业带,为城市提供木材和燃料。

第三圈:作物轮作带,该带内作物6年轮回一次。6年中有2年种稞麦,分别用1年种土豆、大麦、苜蓿和野豌豆。这样,中间就不需要有休闲地。

第四圈:谷草轮作带,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7年轮回一次。

第五圈:三圃轮作带,每年分别有l/3的土地种燕麦、稞麦和休闲,3年轮回一次。第六圈:畜牧带,生产牧草,放养牲畜,实行粗放经营。在该带以外就是未耕的荒野。在我国,杜能模型也有所表现,如我国各大城市四周的农业布局,就大致呈现近郊区为蔬菜、鲜奶和禽蛋业,远郊区为粮食和养猪业,更远的郊区为粮食和果木业的状态。

二、自主探究问题

1、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一般如何分类?

2、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是什么?

3、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4、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哪几方面?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5、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哪几方面?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6、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如何?

7、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是什么?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8、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

9、了解其它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区、区位条件、生产特点?

三、自主测试

1.法国地中海沿岸和新疆都以盛产葡萄著名。下列哪个因素与此关系最密切

A.夏季炎热干燥

B.灌溉水源不足

C.河谷地形

D.传统的种植经验 2.新疆南部盛产优质的棉花——长绒棉,此棉花在世界上集中分布的另一地区是 A.尼罗河三角洲

B.美国南部

c.新西兰

D.荷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以下三题。

3.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4.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5.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四、课堂总结(本节知识结构)

第五篇:灵丘一中高二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1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姓名

班级

小组

编辑地理组 时间

课时 1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创设情境

“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历史与地理学的历史一样久远。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部分,不是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地理圈的不均一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地球表层难以找到性质或功能绝对相同的地段,因而地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地域差异不等于区域之间的差异。因为差异不表示地表空间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也不表示特定性质或功能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区域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是人们划定的,例如亚洲、中国、东北区等范围或界线。区域的特定性质或功能,也是根据人的主观愿望去发现的,例如我国柑橘适宜栽培区、沿海经济区、深圳经济特区等。由于人们多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去划分区域的范围界线,所以也有人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地表空间单位。

区域的划分是建立在地域差异的客观基础之上的,例如深圳之所以被划为经济特区,原因在于深圳与内地邻区在发展开放性经济的特定功能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区域的概念可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它既有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为基础,又因为人在认识上的差异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二、自主探究问题

1、说出区域的概念、划分方法和基本特征?

2、说出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空间分布形式、类型及影响因素?

3、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4、说出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的办法?

5、说出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差异的主要表现?

6、分析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三次产业的比重有何异同?

7、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及原因?

三、自主测试

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区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 B.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的分布位置都是非常明确的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下列区域中有明显界线的是()

A.行政区域 B.文化区域 C.植被区域D.气候区域 3.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相似性

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同性

4.长城是中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哪些现象的分布以此为界(A.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 B.大陆性气候与季风气候 C.小麦与水稻

D.内流区与外流区 5.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6.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

①干湿地区②我国的三大自然区③文化区④温度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四、课堂总结(本节知识结构))

下载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9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灵丘一中高一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6[精选]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姓名 班级 小组编辑地理组 时间 课时 1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创设情境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全球性政府......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5(合集五篇)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自主探究学习学案 姓名 班级 小组编辑地理组 时间 课时 1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创设情境 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

    灵丘一中高二政治学生自主探究学案

    灵丘一中高二政治学生自主探究学案 内容:实现人生的价值班级:姓名:日期:5.25编号:13 一、情景材料 1、丛飞,是一位普通歌手,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闯荡深圳。1994年以来,他先后资助了......

    2009年灵丘一中高一

    2009年灵丘一中高一、高二年级新课程实验 培 训 方 案 根据2009年大同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工作安排,现将我校高一、高二年级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实施情况作如下安排: 一......

    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携手共建书香校园》活动案例 (2010-10-11 10:22:42) 转载▼ 《携手共建书香校园》活动案例 洛浦沙溪小学 指导教师:陈柳嫦、冯志敏、莫少敏 ? 学生年级:六年级 一、研究背景......

    高一地理《洋流》复习学案

    高一地理《洋流》复习学案 www.5y kj.co m 学习目标 .了解洋流的概念,能够结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洋流性质,并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2.掌握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以及航海、海......

    2014课题自主探究学习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