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教案

时间:2019-05-15 03:1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教案》。

第一篇: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上下两千年 纵横十万里

春秋战国长城;秦始皇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万里长城丰富的文化内涵。

万里长城是巍峨的历史丰碑。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

发扬长城精神,在新时期为中华民族修筑“新的长城”。

问题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讨论法

长城是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也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独特的建筑 风格

长城的建筑原则与方法 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

保护好长城遗产,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

长城的建筑结构及功能

丰富的文化 内涵

长城的建筑、装饰艺术围绕长城所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巍峨的历史 丰碑

移民实边驻军屯田 互市、民市、小市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巍峨的历史丰碑。教材全面地介绍了万里长城的历史、地理、风格、结构、修筑方法、文化内涵,阐述了万里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积极作用。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万里长城堪称人类建筑史上举世无双的奇迹,是我们祖先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创造力。

因为本课教材是本册课本中第一篇介绍中国文化遗产的课文,教师在导入本课之前先叫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世界文化遗产,再向学生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有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其中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布达拉宫等多项历史遗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学习研究,探究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此引入新课。

在本课课题下,教材安排了一幅嘉峪关城楼的精美照片。这座屹立在西部的雄关是明长城西端的一颗璀璨明珠,显示出万里长城的雄风和深厚文化内涵。嘉峪关也是万里长城众多雄关中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建议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嘉峪关图及阅读图右的嘉峪关简介揭开本课学习的序幕。

学习本课内容,不仅应了解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外部景观,还应注意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的内部结构,认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普遍价值,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认真思考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一目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教材简要介绍了世界建筑奇迹万里长城上下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纵横十万里的矫健身姿。

1.春秋战国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开始修筑。教材首先分析了长城出现的深刻背景: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大国争霸,周边少数民族借机纷纷内进中原,为应对频繁的战争,急需防御工程。教材还介绍了春秋战国长城的两种类型:一是诸侯国为抵御邻国而修建的长城;二是处在中原北部的秦、赵、燕三国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而修建的北长城。北长城是后世秦始皇长城的基础。教材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北的战国赵长城遗址”的照片证实了长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可靠性。

2.“秦始皇长城”

“秦始皇长城”是本目教材重点内容之一。教材介绍了秦始皇长城的修筑背景:战国后期,崛起于蒙古草原的匈奴伺机深入中原,对内地各族人民进行袭扰和掠夺,当时各国忙于兼并战争,对匈奴袭扰采取守势。秦统一后,强大的中原王朝不再容忍匈奴的袭扰,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设郡县。为防止匈奴再度南下,蒙恬奉命从前214年开始大修长城。长城的修建体现了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强大威力。教材还介绍了秦代长城的修筑方法和地理位置:秦将蒙恬先将秦、赵、燕的北部长城连接,再向两侧延伸。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五千多公里。临洮位于甘肃岷县,辽东郡位于辽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秦始皇长城的旧基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长城,但又向北扩展了不少。秦始皇长城遗址现存多处,教材选临洮遗址的照片是为了与文字中西起临洮相一致。

3.汉长城的修筑

教材介绍了三个问题:秦汉之际匈奴的强大与汉初和亲政策;汉武帝打匈奴修筑长城及背景;汉长城地理位置上的西进与地位。

秦汉之际,匈奴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其首领冒顿单于乘楚汉相争之机,重新占领河套地区,势力十分强大。汉初,民贫国困,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亟待恢复,被迫采取“和亲”政策,以期缓和匈奴的袭扰,却仍不能如愿。关于汉武帝打匈奴筑长城,教材首先分析了它的背景和条件:经过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空前强盛,为西汉反击匈奴提供了物质基础,反击匈奴的条件完全成熟了。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把握有利时机发动了对匈奴的反击战。教材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汉武帝“夺回河套地区,占领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多次大修长城,把长城向西延伸的壮举。关于汉长城地理位置及历史地位,教材指出了汉长城“向西延伸到盐泽”,盐泽是今x疆罗布泊。与前代相比,汉长城又有新的发展,新修的汉长城超过一万多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在整个长城修筑史上,汉长城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可将汉长城的地理位置及长度与秦代万里长城作比较,说明汉长城的发展。汉武帝修长城不仅是为了防御,也是要开拓和进取。他新修的西部长城被称为河西长城。

4.汉以后的长城修建

汉以后诸朝都曾修建长城,教师可按照教材讲述,不必补充,但要提醒同学汉以后的北魏、辽、金等朝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也修筑长城。本目【学思之窗】中介绍了少数民族政权修筑长城的情况,旨在说明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修筑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学思之窗】中的史料及所提出的问题。

5.明长城

教材首先介绍了明长城在长城修筑史上的地位,指出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的长城。明长城也是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完善的长城。正因为这些原因,明长城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教材接着介绍了明长城修建情况:一是明朝建立以后始终都在修建长城,二是修建过程大体可分两个阶段。1449年土木堡之战前,主要是对原有长城进行小规模的修缮,土木堡之战后转入大规模修建。本目中【历史纵横】分析了明朝始终修筑长城及1449年加大修建力度的原因,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栏目。关于明长城的建筑规模,教材指出“除河西一段为新筑”,“大部分是在原长城的基础上修缮、改建”。教材还介绍了明长城的地理位置:“东起辽宁鸭绿江畔,西至甘肃嘉峪关”。本目中“明长城行经图”紧密配合文字叙述展现了明长城所跨越的地理空间。与汉代长城相比较,明长城的地理位置大规模地向南向东退缩。这一现象不仅和明朝国力有关,也和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气候逐渐恶化,可耕地减少,大量人口内迁有关。

6.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

教材概括长城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规模、行程十万里(五万多公里)的空间跨度和横贯北国雄伟壮观的气势,客观地指出长城堪称是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是楚国的方城,约修建于公元前7世纪。从那时起直到明朝最后一次大修长城,前后经历了二千多年时间。如果将历史上所修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在五万多公里以上(十万华里)。这么长的距离,工程规模自然十分浩大。有人作过粗略的统计,如果把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可以环绕地球十几圈。

世界古代虽也曾出现过古罗马等多处类似长城防御功能的军事设施,但就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阔,形制规模宏伟,位置险要,气势雄伟而言,中国的万里长城置诸世界建城史上则是无与伦比的,堪称是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

第二目 独特的建筑风格

教材以万里长城独特建筑风格为核心,主要介绍了三个问题:长城选择建材建法的原则;战国、秦、汉、明等朝代在不同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下如何选择建筑材料和方法;万里长城的独特建筑风格。前两个内容是分析理解万里长城独特风格的基础。

1.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选材和构筑原则

我国历代修建的长城,绵延数千里乃至数万里,沿途穿越各种复杂险峻的地形,面对各地不同地形和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巧妙地选择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选材与构筑原则,为世界建筑史谱写了宏伟的史诗。

2.战国、秦、汉、明等朝代在不同地形和自然条件下如何选择长城的建筑材料和构筑方法

战国、秦、汉、明等朝代所筑长城多为土石身躯,以黄土和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教材列举秦始皇长城东段山地一带多在山岭上用天然石块垒砌城墙,明代辽东长城,因地理条件不同,除版筑夯土墙外,还有用石块垒砌的石垛墙,嘉峪关长城,地近荒漠,墙体或用黄土夯筑,或以土坯垒砌等。西汉在河西地区的某些长城,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当地没有黄土和石材,墙体就用流沙、碎石、红柳或芦苇垒筑而成。本目教材中的玉门关汉长城图中的长城就是属于这种类型。长城的构筑方法也因地形和自然条件而异,如教材所述,秦始皇长城在穿越河谷地段挖掘沟堑代替城墙,或在河谷一侧增筑平行的墙壁;中段基本是依托连绵不绝的山脉,以石块垒砌为主;西段则凭借黄河天险,以构筑障塞城堡为主。明代辽东长城中还有利用险峻山岭作为屏障的山险墙,或将崇山峻岭加以劈削的劈山墙等。这些朝代均根据不同地形选择不同的建筑方法,但都遵循用险制塞的原则。如利用山岭,凭借黄河天险等。这种做法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本目教材【历史纵横】中还列举历代在长城修筑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情况,说明我国长城修筑技术与方法也是与时俱进的。

3.万里长城独特的风格

教材在介绍了万里长城的建筑材料、建筑方法的基础上对万里长城独特风格进行分析。教材是从两个层次去观察分析长城风格的。一是从各地长城与各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观察长城,指出长城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取得协调一致的结果。”二是通过对长城建筑材料、建筑方法、外观形象、地理空间跨度的综合观察来分析长城的风格,指出“各段长城连缀起来,绵延不绝地横贯于中国的北方大地,形成一种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具有强大的美学魅力。”

第三目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

教材介绍了万里长城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完备的军事功能,说明万里长城是由城墙、关城、烽燧、城障和军用道路等共同组成的一组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1.城墙

教材首先分析了城墙在长城这一综合性防御工程中的地位,指出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紧接着,教材介绍了城墙的建筑原则,指出它是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建,如在平原或要冲处往往修得比较高大坚固,在崇山峻岭之上较为低矮狭窄。教材叙述了明长城的一般高度和厚度,指出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的明长城,城墙一般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城墙由墙基和顶部构成,城墙顶部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完备的防御功能。教材重点介绍了城墙顶部的各种设施与功能。城墙内侧建有女墙,起护栏作用,防止巡逻士兵从墙上跌落。女墙高约一米。顶部外侧建有垛口墙,是连续凹凸的齿形小墙,约二米高,垛口墙上设有瞭望孔、射孔和礌石孔,具有防御功能。有些险要地段的城墙顶部设有女墙,内外两侧均是垛口。城墙顶部每隔半里到一里左右,有一凸起墙上的台子,这种台子分墙台、敌台、战台三种,限于篇幅,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敌台。敌台也叫敌楼,有人形象地称其为骑墙敌楼。敌楼分空心与实心两种。空心敌楼为明将戚继光创建,分上下两层或三层,四面开有箭窗,供戍卒住宿、贮藏和射击守望用。战台实际上是一种较大的敌台。本目中的图片选用了“北京慕田峪长城敌台”的照片。照片中敌台的外侧中开三个箭窗,顶上有垛口墙和铺房(瞭望台),属明代的空心敌楼。教材【资料回放】一栏精心选择了戚继光《练兵纪实》中的一段资料,对空心敌台的大小、形制和造台方法均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上述照片和资料。教材还介绍了一些重要地段建有双重甚至二十几重城墙,这主要是为加大防御的纵深和力度。

2.关城

关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城的门户和重要通道。教材介绍了关城的险要地理位置、军事上的重要性,列举了历史上的几大著名关城。

从地理位置上看,关城大多设在长城的重要关口,如建在两山之间、山河之间、山海之间的险要之处,关城的建筑十分坚固,如城门下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用砖石连接为城池。由于关城的地形险要,必然是易守难攻。本目教材中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可谓点睛之笔。关城成为历代王朝防御的重点和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长城沿线的关城有数百上千,教材重点列举了阳关、玉门关、嘉峪关、雁门关、居庸关、山海关等最著名的关城。这几个关城不仅地形十分险要,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的至今保存完整,如嘉峪关等。

山海关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是三大名关之一。教材中【历史纵横】栏目精心撰择了这座名关进行介绍。同时教材还安排了山海关老龙头的照片作为插图,可谓图文并茂。老龙头是万里长城入海处,也是山海关长城最有特色的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文。

3.烽燧

4.城障

教材指出,在长城的一些险要地段,还设有许多小城堡,供官兵驻守戍边,称为障或城障。障有别于城,城的大小不一,城内除官兵外还有居民,障则只住官兵且尺度差别不大。内蒙古巴音诺洛、苏亥等地曾发现四座城障,大小相似,形制相同,边长约450 m,呈正方形。

5.军用道路

教材首先强调军用道路在长城防御设施中的作用,指出军用道路是长城防御设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因为道路交通是运输粮草装备,调集兵马,使长城防线贯通的动脉。接着教材简介了秦代、西汉和明代修建军用道路的情况。如秦始皇曾命蒙恬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在陕西内蒙古境内修筑一条从九原郡到都城咸阳的“直道”,以便于皇帝巡边、大军出塞、军情传递和军用物资的运输。西汉在长城内侧修建了与长城大体平行通往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的道路,明代在长城内侧修建宽阔的道路等。

6.长城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

教材概括了长城各部分设施在防御中的作用,也指出这些设施只有互相配合,构成综合性防御功能,才能发挥其强大的防御能力。第四目 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材首先总结万里长城建筑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又重点介绍长城在装饰艺术上的成就,还介绍了围绕长城产生的形形色色的文学艺术作品,证明了万里长城既是防御性的军事工程,同时也是伟大的艺术宝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建筑艺术成就

教材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万里长城建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指出:万里长城在建筑艺术上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教师可结合前面几目课文中对长城结构、风格的分析来讲解这一内容。

2.装饰艺术成就

教材首先从细部考察长城,指出一些墙顶和垛口交接处的边饰,一些射孔、礌石孔的雕饰,都做得非常精美。一些重要关城上的箭楼、敌楼更是集中展现长城建筑艺术与装饰艺术的瑰宝。教材指出,一些重要关口的关城,大多修有敌楼、箭楼等,其顶部往往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式样,柱梁之间加用斗拱结构,精雕细刻,有些还是雕梁画栋,非常美观。山海关镇东门上的城楼即是这样一种集建筑与装饰艺术为一体的优秀建筑典型,教师可作些补充性讲解。

3.文学艺术成就

万里长城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不仅波及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也渗透到文学艺术各个领域。教材指出,两千多年来,围绕着长城,还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是长城折射出来的艺术光环,它们丰富了长城的文化内涵。教材进一步列举了一些围绕长城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李白、王昌龄、王维边塞诗作等。教材还特别指出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借长城抒发自己的革命胸怀,堪称为当代长城诗作中的绝唱。教师可参考本课教参后面的课文注释,对这些诗句和艺术作品作简明的分析与讲解。

长城的文化内涵除本课教材的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长城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两种文化间的矛盾与融合;长城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个性及思维方式等深层次问题,鉴于学生年龄和教材篇幅,本课教材未作进一步探讨,仅在巍峨的历史丰碑一目中初步涉及到两种文化的矛盾与融合。

第五目 巍峨的历史丰碑

万里长城经历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变革,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目教材主要以长城在中国历史上重大的积极作用为切入口,说明万里长城是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教材把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积极作用归纳为四个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1.万里长城有效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同时也保障长城内侧的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教材对长城的积极评价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的,教材既指出“历代王朝为修建万里长城,在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充分肯定长城的修筑“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长城本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矛盾与融合的产物,中原王朝把修筑长城作为处理与游牧民族关系的历史性选择。教材指出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防御工程,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长城能否抵御游牧民族南下侵扰,起到积极的防御作用,事关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中华民族的繁荣。教材从军事上分析了长城的防御作用。教材指出“游牧民族不擅攻坚步战而长于骑射„„中原王朝修筑起坚固的长城,既可挡住他们的攻势,迫使其下马步战。他们的优势被化解,也就难以破墙而入,深入到中原内地。”与此同时,教材还通过【历史纵横】栏目列举五代、辽、金时期的历史和明末的历史,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长城的防御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教材客观地指出万里长城有效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长城的修筑也切断了匈奴与西域和羌的联系,由于丝绸之路在长城的内侧,所以长城的修筑“也保障长城内侧的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2.长城的修筑,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

长城虽是个军事防御工程,但它产生的深刻影响也渗透到经济领域。历史上修筑长城与移民实边、驻军屯田是相辅相成,彼此依存的。教材指出,随着长城的修筑,历代王朝不仅在沿线地区驻守重兵,而且往往移民实边,垦荒屯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长城沿线驻有重兵。驻军的军需供应成为长城守御的关键,于是秦始皇移民实边,汉武帝开军屯之先河,以后历代王朝纷纷效法。教材接着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教材指出,“蒙恬夺取河套地区以后,秦始皇命他修筑长城的同时,就把一批罪犯迁到那里。”“过了三年,又迁徙内地3万户居民到那里定居。”“汉武帝在收复河套地区以后,一次就招募内地10万人移居朔方。”教材还介绍了明代九边地区边地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的情况。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史实,我们不难判断长城的修筑,引起了边地的深刻变化。正如教材所分析,长城的修筑,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

3.万里长城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教材首先分析了万里长城的双重性质,指出长城既是游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也是联结二种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接着教材用历史事实说明修长城的目的在于阻止游牧民族南下破坏农业生产,使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以长城为界各自发展民族经济,而并没有阻止二者间的交流。教材指出“自汉代起,历代王朝都在长城沿线设置专供内地和边外少数民族贸易的市场,称为互市,由于这种市场多设在长城的关口,又称关市”。在明代这种关市也称“马市”。据文献记载明朝在长城沿线的九边地区先后设置的“马市”达七十余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除官市外,还开放民间贸易。教材指出,到明代,除官办的互市、马市外,还开放民间私人交易的民市、小市等。教材最后还介绍了长城守军对关市的保护作用,指出“长城的守军定时打开关门,让人们前往市场交易,并对市场进行保护”。根据以上史实,长城的作用就不单纯是防御,长城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长城是民族矛盾与融合的产物。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一课,承上启下,注意正确引入课题,可参见本课教材分析与建议。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一目。教师可采用温故知新的办法叫学生回忆学过的历史知识春秋战国的政治形势,再分析长城产生的背景。叫学生阅读《内蒙古呼和浩特北的战国赵长城遗址》图。通过对此图的讲解,使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长城就已出现。秦皇、汉武为什么要修长城?秦始皇长城、汉长城地理位置是怎样的?请同学阅读课文后回答。启发学生深入思考:1.秦始皇长城较春秋战国长城有何发展?2.汉长城在地理位置上较前代有何拓展?介绍明长城时充分发挥【历史纵横】的作用,从史料中找到明朝始终修建长城与1449年后加大修筑力度的原因。请学生阅读《明长城行经图》,将明长城与前代长城比较,注意明长城技术上的进步与地理位置上的倒退。让学生计算从春秋战国长城始筑到明朝最后修筑长城上下相隔多少时间,以“上下几千年,行程十万里”概括总结。

“独特的建筑风格”一目,教师可先提问题。长城选用建材、建法的原则是什么?历代在不同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下如何选择长城的建材和建法?万里长城具有什么样的建筑风格?请同学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对历代在不同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下选择长城建材和建法的情况作些必要讲解和补充。要用好甘肃玉门关西的汉长城图画,讲清这幅插图的多种内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长城风格。寓长城风格的分析于对长城建材建法的了解之中。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一目,教师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综合性的防御工程,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投影长城的结构提纲,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图片,分别介绍长城各个组成部分。教材中的《北京慕田峪长城敌台》《山海关老龙头》《甘肃玉门关汉代烽燧》三幅图画均为长城不同部位的真实照片,教师要生动、准确地进行解说,还应投影教师手绘的形象图如垛口等。讲述关城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山海关老龙头》图画和【历史纵横】对山海关的介绍。军用道路的作用容易被忽略,教师讲解时强调军用道路与长城相辅相成,常常同时并进,是长城防御工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目,教师先说明长城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接着简要概括长城建筑艺术上的成就,再重点介绍长城在装饰艺术上的重要成就。结合投影,介绍长城细部的边饰、雕饰,结合山海关镇东楼,介绍关城中敌楼箭楼的建筑与装饰艺术特色。参考本文后面的图画说明生动介绍《山西雁门关长城城门砖雕》《北京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两幅图画,把学生引入长城艺术宝藏的深处。关于与长城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教师可叫学生自己讲述孟姜女的故事,投影李白、王昌龄、王维和毛泽东主席边塞诗作中的名句,师生互动,说出这些名句的出处及全诗内容,教师注释教材所引名句的含意。本单元课文注释中相关条目供参考。

“巍峨的历史丰碑”一目是本课难点之一。教师可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有人说秦皇、汉武修长城都是劳民伤财,也有人说万里长城修得对,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历代修筑长城的得失。教师再提问题:长城在历史上产生哪几方面重大的积极作用?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将答案编为提纲。教师投影事先准备好的提纲。师生互动,逐条消化理解。长城能否起到阻止游牧民族南下侵扰是长城能否发挥防御作用的关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利用本目【历史纵横】中列举的史实印证。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学习“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一目,教师指导学生对秦、汉、明三个朝代所筑长城的地理位置特征进行比较,先列出提纲:

再用特征记忆方法将这些特点编成三字歌诀:

秦延伸,汉西进,明后退,秦与明,不同位。

案例二 学习“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一目时,教师自制以下投影图示,可增加直观性。

图示

1、凹凸不平的垛口墙与低矮的女儿墙

图示

2、骑在城墙上的空心敌楼

案例三 学习“巍峨的历史丰碑”一目,采用师生互动的讨论法使学生深刻理解万里长城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师:万里长城既然是综合性防御工程,为什么还说它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呢?

依据教材,要求学生找出答案:“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自然也就成为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

师:请你举出史实,印证长城的纽带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答出:历代王朝在长城沿线设置“互市”、“马市”,还开放供民间私人交易的“民市”、“小市”等。

师:那么,在这些“互市”和“民市”中长城戍卒是否起过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答出:打开关门,让人们前往市场交易,并对市场进行保护。

师:如此说来,长城的修筑并未阻断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与互通有无,长城沿线众多的“关市”“马市”“民市”等便是证明。当然,长城也确实有效地防御过游牧民族贵族(如匈奴贵族)南下侵扰。“只知长城内外是故乡,谁知长城有多长”,这句话十分清楚地表达了我国长城内外各兄弟民族长期以来以长城为纽带互相交流与融合,共同发展的光荣历史。

第二篇: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建筑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建筑奇迹》

从世界范围内遴选了50座摩登建筑,按照世界大洲分为六章,其中有体育中心――“鸟巢”国家体育馆,有国家政府所在地――美国白宫、德国国会大厦,有展出各种作品的博物馆――罗马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吉萨大埃及博物馆,还有现代出行离不开的新潮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伦敦希思罗机场五号候机厅,更有千年、百年造福人类的水利工程――中国三峡大坝和埃及阿斯旺大坝,当然,还有经济金融中心――大阪世界贸易中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尽情地感受这些建筑奇迹,体味现代人活跃的思维与伟大的智慧吧!

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带给读者一份认知、一份震撼、一份充满人文关怀的乐趣和思索、一种对性情的陶冶、一种眼界的提高、一种科技知识的增长、一种人生阅历的丰富……

第一章亚洲建筑奇迹

1.中国国家大剧院 11.香港国际机场

2.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 12.台北101大厦

3.中央电视台新址 13.大阪世界贸易中心

4.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14.日本明石海峡大桥

5.上海金茂大厦 15.耶路撒冷“宽容博物馆”

6.上海东方明珠塔 16.阿联酋迪拜大楼

7.杭州湾大桥 17.迪拜伯瓷(帆船)酒店

8.三峡大坝 18.吉隆坡双子塔

9.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19.沙特阿拉伯王国中心大厦

10.香港中银大厦

第二章欧洲建筑奇迹

20.英吉利海峡隧道 27.罗马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

21.苏格兰法科克转轮 28.巴黎新凯旋门

22.马德里银行大楼 29.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23.德国国会大厦 30.埃菲尔铁塔

24.伦敦眼 31.蓬皮杜艺术中心

25.伦敦千禧桥 32.瑞典冰酒店

26.伦敦希思罗机场五号候机厅

第三章非洲建筑奇迹

33.吉萨大埃及博物馆 35.埃及阿斯旺大坝

34.埃及亚历山大新图书馆 36.哈桑二世清真寺

第四章南美洲建筑奇迹

37.伊泰普水电站

第五章北美洲建筑奇迹

38.白宫 44.IAC总部大楼

39.布洛克大楼 45.纽约新当代艺术馆

40.金门大桥 46.重建的纽约世贸中心

41.旧金山新联邦大楼 47.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42.帝国大厦 48.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43.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第六章大洋洲建筑奇迹

49.悉尼歌剧院 50.墨尔本中心

第三篇:《万里长城》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佚名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练习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新词语。

3.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分段,进一步练习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穿插于说明间抒发情感的句子,在感受长城伟大中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的赞叹之情。

教具: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情感。

1、出示长城图片,问:这是什么?谈谈自己对长城的了解。

2、你想进一步了解长城吗?板书:万里长城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观看课文配套录像,说说对长城有哪些新的了解。

2、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长城的哪几个方面?

3、按预习要求自学,进一步锻炼自学能力。--

三.交流。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作业本》第1题。)

2、形近字选字填空。

御 卸

峦 恋

防()

山()

四.指导分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出示课后练习第2题:按照“长城伟大、长城的特点、我们民族的骄傲”给课文分段。

3、交流,理清文章脉络。

五.作业:

1、《作业本》第1-3题。

2、思考课后第一题。巩固字词,鼓励探究。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快速读课文,找出重点段。

2、交流。

二、研读重点段

1、回顾读懂重点段的方法,复习第三单元训练重点。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这3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指名回答并板书:

气魄雄伟

建筑年代久远

工程浩大

施工艰难

3、课文是怎样分别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

(1)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三方面介绍了长城的气魄雄伟?讨论理解并板书:

像一条巨龙:崇山峻岭、起始点(鸭绿江、嘉峪关)蜿蜒曲折

高而宽:宽5-8米,顶部可以并行五六匹马,高8-10米

“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计策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朗读最后一句,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和我国人民对长城的热爱。

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长城比作一条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上?

(2)学习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哪三个时期的长城?试用一句话分别介绍不同时期的长城。(自己试说,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历史时期--为长城做了什么--长城在当时的作用

战国时期--修筑长城--防御外敌侵略,对外贸易的商业大道

朝--连接长城

朝--整修与扩建

(3)学习第4自然段,思考:工程浩大和施工艰难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要采制„„用自己的生命修筑了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4、质疑问难

5、概括段落大意

(1)引导:怎样用摘录法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2)尝试概括段落大意。

(3)集体交流。

(4)小结方法,进一步掌握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如果要摘录几句话才能概括全段内容,要把这几句话整理成通顺连贯的句子。

四、朗读课文

1、录音范读

2、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在读中感悟长城的伟大。

五.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题(2)和第5题(2)。

2、阅读与长城有关的书。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气魄雄伟 年代久远 工程浩大 施工艰难 结晶 骄傲

2、自查、订正

3、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一、三段

1、读第一、三段,思考:第一、三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自由读,结合课后第四题,划出重点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4、集体交流。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你有什么感想?很多同学去运长城,当你登上长城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

6、指导朗读和背诵。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感受等)

2、选择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学听。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6题。

2、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

气魄雄伟

长城伟大

建筑年代久远

结晶 骄傲

工程浩大

施工艰难

教学后记

在学习体会长城的施工艰难时通过想象训练进行较好,它能让学生在深思和惊叹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先人非凡智慧的崇敬。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第四篇:11《万里长城》-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

2、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圈出来。

[板:

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

长、宽、高

赞叹 ](穿插自己的经验)

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

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填表:

历史时间离现在多远怎样筑长城长城当时作用战国时期

2、集体校对、订正。

五、巩固练习

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2、作业本4、5题

[板书:

19、万里长城

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

长、宽、高

赞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3、用“巍然屹立、智慧”造句。

4、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教学难点: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根据板书来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2、说说长城的建筑史。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思考:你从哪里看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呢?

(找出书上有关句子)

2、汇报:

(1)“如果„„可以„„”[板书]

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

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

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

[板: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

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

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

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

说说你的感受。

(4)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说说段意。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3、汇报。

(“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

4、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19、万里长城

工程浩大

如果„„可以„„

施工艰难

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

得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血汗和智慧]

第五篇:《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段,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万里长城》。我们知道,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网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的中华建筑。

二、制作参观券

要想免费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怎么样?能行吗?好,先请你回忆一下,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打开长城券,从长城文中直接复制,用摘录法概括三大段段落大意,分别列在小圆点后面。很简单,赶快行动吧。

三、浏览自学:

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同时完成有关练习。

学生选择一个特点,认真朗读有关课文,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讨论。

四、交流汇报

现在我们交流刚才学习的收获,请同学们踊跃汇报。

1、有道是,“不到长城非好汉”风光馆的同学,你们已经一睹为快了,现在就请你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观看录象——讲解课文。课文的第二段就形象地展示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齐读课文第二段。)

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无限感慨,那筑造长城的条石、每块重达两、三千斤,要把它们运上山顶,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恐怕还是一个难题,何况在两千年以前,光靠劳力搬运,简直无法想象。从建筑馆出来的同学,你能解开长城的建筑之谜吗?。说一说: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古代()。

那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用“读了——我明白了——”的句式回答。

师:长城是用砖头、条石筑成的,更是千万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所以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一个悲惨的故事。

师:长城这座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的历史变迁,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聪明智慧、卓越的建筑才能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3、最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追溯长城的悠久历史。请历史馆参观的同学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出示表格填写各朝代长城的建筑情况和作用)

师:是的,在远古时代,万里长城是以金戈铁马、逐鹿争雄的军事工程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请你思考,今天的长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对,各族同胞和国际友人又把他看作和平的象征、友谊的纽带和旅游的胜地。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长城随想

最后,请你思考课后问题,“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可以阅读课文,可以参考《长城篇》,也可以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摘录重点词句,适当归纳整理制成幻灯片,并插入你喜欢的长城图片。

下载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古代七大奇迹演讲稿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世界七大奇观 : 相传在公元前的时代,有七座金碧辉煌的伟大建筑,它们集结了权力,豪华,艺术,科学和宗教,被后世统称为世界七大奇观( The Seven Wonde......

    万里长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大全五篇)

    万里长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3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万里......

    世界建筑日

    1985年6月9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旧金山召开的第63届理事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世界建筑日”,以促进建筑事业的共同进步、感谢那些为人类创造了生活空间的人们。建筑......

    “图解”,《世界建筑》

    1、“图解”,《世界建筑》2005年第5期 89-91页 2、“图解的力量”,《建筑师》第110期2004年8月,62-64页图解虞刚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讲师摘 要:图解是当代建筑学话语中的重要内容......

    世界十大建筑

    莫斯科凯旋门 在莫斯科城西的繁忙大街中央,有一座造型和巴黎凯旋门几乎一模一样的凯旋门,只是形体略微小些。让人诧异的是,这两座凯旋门都是为了纪念同一次战争而建。 太空针......

    荷兰:创造世界奇迹的荷兰农业现代化

    创造世界奇迹的荷兰农业现代化来源:《中国科技成果》2005年第4期作者:厉为民荷兰是一个欧洲小国,只有1600万人,国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约为我国江苏省的2/5,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就业人......

    走进“文明奇迹”——《世界100文明奇迹》读后感

    你只是问一个关于地理历史的人,你只能回答你流行的书知识吗?是否会说很多句子:不知道。当你听老师的话来阅读课外的书,你只选择小说,散文等。你有没有想过读我们的世界的历史地......

    世界七大奇迹故事5则范文

    一组学生按照要求列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当今世界七大奇迹”。尽管有些争议,选择下列七项的票数最多:1.埃及金字塔2.印度泰姬陵3.科罗拉多大峡谷4.巴拿马运河5.帝国大厦6.圣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