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术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方法
人数:25人 第9次课 2017年10月31日
一、课程教学目的
1、通过学校使学生对武术运动中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进一步能够使课堂有一定的规范性。
3.通过学习能够使同学将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灵活运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来确定,这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简述一些武术教学中常用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讲解示范法
(一)讲解
讲解要做到用语简练,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讲解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采用不同的方法,富于趣味性和启发性,并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
1.讲解的主要内容
(1)动作规格:讲解动作规格使学生明确具体动作的规格要求,有助于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2)攻防含义:讲解攻防含义使学生明确动作的实质,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和使用方法。
(3)基本技法:基本技法是指武术动作中经常出现的带有一般规律性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向前冲拳定势时总是拳背(平拳)或拳眼(立拳)朝上;又如,冲拳、推掌总是要求拧腰、顺肩;再如,拳收到腰际时总是拳心朝上。(4)关键环节:讲解掌握动作的关键,能帮助学生较快地学会动作。(5)易犯错误:对易犯错误的动作进行讲解,可以提醒学生防止这类错误的发生。
2.讲解的方法
(1)顺序化讲解:武术动作的讲解,一般先讲下肢步型、步法,再讲上肢手型手法,然后讲上下肢配合方法。(2)术语化讲解:武术动作名称是按照动作结构、形象和运动方法而取名,一般能表达动作的全貌,如“弓步冲拳”、“马步架打”等。讲解时,把动作规格和动作术语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记忆动作和正确理解动作要领。
(3)形象化讲解:指以常用的自然现象比喻动作形象,如讲“提膝亮掌”犹如金鸡独立,将“仆步穿掌”比喻为燕子抄水一般。
(4)单字化讲解:指把动作过程归纳为简明、扼要的几个字进行讲解,如“腾空飞脚”,可把蹬地起跳、摆腿、提腰提气、拍手拍脚击响的过程归纳为“蹬、摆、提、拍”四个字讲解。
(5)口诀化讲解:指把动作要领或动作顺序编成顺口溜进行讲解,如讲解弓步,口诀为:“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莫晃动”。讲冲拳、推掌的高度,口诀为:“冲拳不过肩,掌指齐眉尖”。
(二)示范
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示范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优美,并突出武术特点。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是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获得动作概貌的主要手段。1.完整示范
完整示范能使学生了解动作全貌,形成完整的概念。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完整示范。
(1)对新授教学内容的武术动作,可采用完整示范,能帮助学生建立第一印象。
(2)对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可采用完整示范。(3)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采用完整示范。2.分解示范
分解示范是针对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动作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它便于学生了解动作的细节,更好地掌握动作的完整性。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分解示范。
(1)动作结构和方法路线较复杂繁难的动作,可分为上下肢两部分或几个小节来进行示范教学。
(2)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可按攻防含义的顺序进行示范教学。(3)富于顿挫的动作,可按动作结构的顺序进行示范教学。武术套路中顿挫性的动作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着节奏的鲜明。这类动作必须具备如下基本特征:①在一个动作里含有轻重之分的特征,可按轻重对比因素划分细节进行教学;②在一个动作里含有突然改变方向的特征,可按突然变向的部分划分出细节进行教学;③在一个动作里含有擒纵或拿打的特征,可按一擒一纵或一拿一打之分进行教学。
分解示范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因此不宜将动作分解过细,应尽快地向完整动作过渡。分解示范与完整示范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一般应遵循完整一分解一再完整的原则。3.示范面与位置
示范是为了要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示范面、示范位置和示范速度的选择与运用。
(1)示范面: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这四种方法。在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一般情况下,单个动作可采用正面或侧面示范;组合动作和套路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领做武术操或准备活动时可采用镜面示范。如马步动作,为了使学生弄清两脚开立的宽度和脚尖正对的方向,可采用正面示范;要看清挺胸、塌腰、膝盖不能超过脚尖的规格,可采用侧面示范。
(2)示范位置: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来确定,要有利于学生观察为原则。一般可站在横队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如四列横队,可以让前面两列学生坐下或蹲下,使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示范动作;也可以采用二列横队相对站立,教师站在中间示范。示范时尽量使学生避免面向阳光或迎风。(3)示范速度:示范速度可分为慢速和正常速度两种。示范速度应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而定。一般较易掌握的动作可采用正常速度进行完整示范;对于较难掌握的动作可采用慢速示范。示范与讲解应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武术教学中,有时可先讲解后示范,或先示范后讲解,还可边讲解边示范。一般来说,对于新的教材内容和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以示范为主;对于复杂教材内容和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以讲解为主。
(三)领做与口令
在教学中,领做与口令指挥是教师示范和讲解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武术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动作,也便于学生统一行动。1.领做
领做是教师做动作来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通过领做使学生初步掌握套路动作的方向和路线。领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领做位置要恰当:教师领做的位置一般应站在套路运动方向的斜前方,要与学生的运动方向一致。当动作方向发生改变时,教师的领做位置也要随着学生运动的方向而转换,同时应利用学生重做或口令提示要领的方法,使教师有时间走向所变换的位置上继续领做。这样,不仅能避免学生的记忆发生混乱,而且有利于掌握套路动作。
(2)领做与口令指挥相结合:教师的领做应稍慢一点,便于学生观察与模仿,同时要用简明的语言提示与口令指挥有机结合起来。武术教学中,在传授新教材时应以身领为主,口令配合,使学生模仿动作更准确;复习教材时应以口令为主,身领为辅,有利于帮助学生熟记动作。2.口令
当学生已基本学会动作后,教师可用口令指挥学生练习。正确地运用口令,能统一学生的行动,达到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
(1)常用的口令:即一动一个呼号,这种口令适用于简单的动作和基本功练习,如有些动作需要分解成若干个动作的连贯练习,可在原一动一拍的基础上附加口令。一般是发力的动作口令要短促、宏亮有力,过渡性的动作口令可适当放慢。口令的高低、长短、快慢一定要符合套路的演练韵律。
(2)提示性口令:指在发出口令之前,加上动作名称或简明术语作为预令进行启发提示,如“搂手弓步冲拳——1”。这对初学者或容易遗忘的动作可用提示性口令。
(3)单字口令:根据动作结构特点,选择既能提示,又能强调动作要领的单字口令,如“提膝点剑”动作的“提膝”可用“提”字,“点剑”动作可强调“点”字。
二、练习法
(一)练习方法
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实践掌握和提高武术技术技能的主要方法。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有模仿练习、重复练习、默想练习等。1.模仿练习
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主要是为了弄清和记住动作的运动路线、方向及方法,并能初步学会动作。因此,在模仿练习时教师不要随意更换动作练习的方向,同时将课前培养的学生骨干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安排在队形的四周,有利于提高模仿练习的效果。2.重复练习
学生初步学会动作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重复练习,以使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教师对重复练习的形式、时间、次数要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来确定。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各种练习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3.默想练习
默想是学生通过意念活动,重现大脑获得的动作表象,达到强化动作和技术的练习方法。默想练习一般在新学动作之后或复习动作之前进行采用,能帮助学生加深动作印象,同时也是有利于学生消除疲劳、调节运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课上采用默想练习的时间一般不宜太长,每次约1—3分钟。
(二)练习形式
武术课组织练习的形式一般有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和单人练习等。1.集体练习
集体练习是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中指导,共同练习的形式。它主要由教师用身领或口令来指导学生练习,便于统一行动要求。在口令指导集体练习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所存在的共性错误动作,以便及时纠正。2.分组练习
分组练习是集中指导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的形式。分组练习一般在学生基本掌握本课内容后,由教师提出要求,各小组长或学生骨干带领本组同学进行练习。分组的形式有以下两种:(1)若干组按指定场地练习,教师轮流指导。(2)一组练习,多组观摩,教师评议。3.单人练习单人练习是学生单独完成动作演练的形式。单人练习一般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后,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学生单独进行练习,有助于掌握和巩固动作,同时能消除学生对老师或同伴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练习的能力。在单人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指出错误,因人施教。
三、纠正错误法
纠正错误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掌握动作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指出,并帮助他们改正。一般常用的纠正方法有以下五种。1.慢速分解领做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协调性较差而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要耐心地反复讲清动作技术要领,可采用动作分解、慢速示范、多领做等方法帮助纠正。2.静耗体验
由于学生肌肉本体感觉差,不能有效地控制动作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强调其动作的规格和要求,可采用站桩的静耗、控腿等方式,使学生增强有关肌肉用力的感觉来帮助纠正错误动作。3.保护帮助
由于学生怕出危险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可采用一些有效的保护和帮助的方法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并让学生放心地体会动作要领,逐步克服动作中的错误。4.语言提示
由于学生遗忘动作或对动作要领不清楚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采用提示动作名称或动作要领来启发、诱导学生完成正确动作的运动过程。5.对比分析
由于学生不理解动作性质和作用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根据动作的攻防性质找出差异,并通过正误对比示范法,使学生弄清动作的不同之处,达到帮助纠正错误的目的。
教师在纠正错误时,如属于共性错误的应采用集体纠正,特殊的错误应采用个别纠正。同时要启发学生分析错误动作的因果关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法
(一)观察与提问 1.观察
观察是教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程度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在观察中,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要及时反馈指导。例如: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后,及时评议练习中的长处,同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及时知道每次练习的效果,以利自我调整。2.提问
提问是教师随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扼要说明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情况的主要方法。提问的内容要简明,要与讲解的内容相一致,如分析动作的规格与要求、劲力与协调、精神与节奏等。同时,教师要掌握好提问的时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二)抽查与测验 1.抽查
抽查是教师随堂让单个同学或二、三个同学进行演练,检查武术动作是否正确、协调,套路动作是否连贯熟练的一种方法。抽查时,对于接受能力快、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和接受能力慢、技术动作掌握较差的学生均要重点抽查,以使同学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测验
测验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的武术技术进行阶段性考查或学期考核的方法。测验是检查教与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来确定测验的内容,制定出评分方法和标准;测验中要以学生现场独立演练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并作出客观的评价;测验后要认真地加以教学总结,以便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与提高,争取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是调动学生学练武术积极性,培养他们习武热情,使他们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演练,互相取长补短,交流技艺的重要方法。教学比赛可采用班级、小组及个人这三种形式进行。比赛的内容可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比赛,套路比赛或攻防格斗比赛(攻防格斗比赛要保证安全)。评分可由教师评判或学生评议与教师评判相结合来予以评定。
第二篇:武术教学方法
第二讲:武术教学方法
武术教材的内容多,课时紧张,学生的学习起点底,授课者绝大部分仅是初步掌握武术教材的体育教师。因此,至今在学校武术课堂上,讲解示范法、分解完整法、纠正错误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至今仍是学校武术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情况反映了学校武术教学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同时也反映出这些方法用于学校武术教学时的自身特色。多年来,很多一线教师试图把新的教学方法引入武术教学之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下面分成学校武术传统教学方法和新方法两部分:
一、武术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法
(一)语言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法在学校武术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运用的:
1、武术教学中的讲解法(1)讲解的内容
1)武术教材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技术要求。如:长拳的冲拳、推掌都是从腰间的抱拳开始出击。便于教师反复重复而浪费时间。
2)武术教材中的动作规格。如:马步两脚之间的距离是三个脚或三个半脚的长度;两大腿要蹲平等。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具体动作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3)武术动作的关键环节。如:弓步的关键环节是后脚跟不能离地,后腿膝关节要挺直。讲解动作的关键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学生尽快掌握正确动作。
4)武术动作的易犯错误。如:冲拳容易出现“端肩”。对每个动作的易犯错误可以提前讲解。提示学生防止错误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5)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每个武术动作都有相应的攻防含义,讲解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武术动作的用途,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但教学武术套路时,不易过多向学生讲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以免学生兴趣转移,完不成套路教学任务。
6)武术动作的动作名称。武术动作是按照动作结构、形象取名,一般能表达动作的全貌。如“弓步冲拳”,就是弓步和冲拳相结合的动作;“马步架打”就是马步和架冲拳相结合的动作等。(2)讲解的方法
1)用简要的语言进行讲述。主要用于宣布课的任务、内容、要求、组织措施的安排等。
2)用术语进行讲述。术语是武术的特有语言。如:手法、腿法、劲力等。用武术术语进行讲解可以起到简明精练的作用,但初期使用要做适当解释。
3)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述。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比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动作,但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4)用单字的语言进行讲述。武术动作复杂,可把复杂的动作过程归纳为简明扼要的几个字,进行讲解时可以起到明确提示的作用。如“腾空飞脚”可把蹬地起跳、摆腿、提腰提气、拍手拍脚击响的过程,归纳为“蹬、摆、提、拍”4个字。
5)用口诀化的语言进行讲述。武术动作复杂,可把复杂的动作过程归纳为简明上口的口诀,便于学生记忆。如弓步的口诀可以编为“前腿弓,后腿绷,挺胸立腰莫晃动”。
6)用对比的语言进行讲述。常用在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时。对比并指出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差异、正误、优劣等的区别。进行对比讲解可使学生加深对正确动作的理解,并具有启发性。
7)用提问的语言进行讲述。这是对学生经常要用的方法。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再教师再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提问再由学生回答。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但提问时要注意必要性和时机,过于频繁地提问,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
此外,还有温故法、鼓动法、复述法等多种讲法。教学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或结合采用。(3)讲解的要求
1)讲解时教师的口齿要清楚,表答要生动,语言精练,简明易懂。2)解释术语要准确,讲解的层次要分明。3)讲解的“量”要适宜,不要因讲而影响了练习。
4)讲解武术动作的顺序一般是先讲下肢,再讲上肢,然后讲上下肢配合。再有就是身体的哪部分先动就先讲哪部分。
2、武术教学中的口令运用
武术教学中运用的口令主要有四种。运用时口令的声调和节奏要依据拳种和动作的特点有所变化。(1)一动一令。武术中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动作组合、武术基本功串联、拳术套路中的完整动作和分解动作,都可以用这种口令。运用这种口令时,发力的动作口令要短促、洪亮有力;一般过渡性动作的口令可柔缓并稍加延长。
(2)提示性口令。是在动令之前,先说动作名称作为预令的口令。如“弓步冲拳——1!”。提示性口令是武术新授课常用的口令。对于比较容易遗忘或出错的动作,也用提示性口令。运用时,预令与动令之间要留有学生思考的时间,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单字口令:是把动作名称中最能突出攻防特点的一个或两个字作为口令,如“搂手弓步冲拳”可呼号为“搂一冲”。
单字口令主要用于分解动作和学生基本掌握动作之后的练习之中。
运用口令时,教师的声音要洪亮,发音要准确,仪态要端庄。使学生感到严肃和必须去做。
(二)武术教学中的示范法
示范法在学校武术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运用的。
1、武术示范的种类(1)全套动作示范
把一个完整的武术套路展示给学生。常用在新授课的开始和套路教完之后。(2)一段动作示范
把一段武术套路的动作展示给学生。常用在一段动作教完之后。(3)完整动作示范
把一个完整的武术动作展示给学生。常用在完整动作的教学前后。(4)分解动作示范
把一个完整武术动作分成若干环节展示给学生。常用在教学完整动作的过程中。(5)局部动作示范
把一个完整武术动作中的某个重点部位的动作展示给学生。常用在强调动作重点的时候。
2、武术教学中的领做
领做是武术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示范形式,也是武术教学的主要手段。领做是教师实地做动作带领学生进行的模仿练习。它即可以引导学生尽快掌握动作,也便于统一指挥学生的行动。领做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练;示范是教师练学生看。
3、武术教学中的示范面
武术教学中常采用的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等。教师应根据动作的结构特点和教学重点来选择合适的示范面,同一个动作也可以采用多个示范面,以便学生弄清不同方位的动作特点。教师在选择示范面时要注意避免造成学生的视觉紊乱。武术教学中,领做套路动作时通常采用背面示范。弓步和马步的教学示范则可以采用多个示范面。
4、武术教学中示范的位置
教师示范位置选择的基本原则是让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动作示范。因此,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所教内容和队形的不同而变化。领做武术操和单个的动作时,一般站在以横队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领做武术套路时,武术套路教学中一般是采用多列横队,此时教师的示范位置应始终保持在队伍前进方向的右前方(或左前方),根据动作方向的变化及时调整示范位置。
5、武术教学中示范的速度
教学的重点不同,示范的速度也就不同。例如在强调动作细节或教授一些复杂、有难度的动作时,采用慢速示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动作信息。而当教学重点在动作的节奏上时,通常采用常速示范。在教学最初,教师做整套动作的完整示范时也是常速示范。
6、运用示范法时应注意的问题(1)示范要正确熟练
这是对从事学校武术教材教学的体育教师的首要要求。熟练和比较准确有力的武术动作示范,可以马上引起学生的学练兴趣和愿望,便于学生积极学习,尽快掌握正确动作。(2)示范要便于学生观察
为了让学生观察到示范动作,教师要注意示范面、示范速度以及学生观察示范动作的距离和视角。(3)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要根据课的任务和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盲目的示范会使学生不明白学习目的和学习重点,还会被示范中非示范目的要求的某些因素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4)示范、讲解与启发学生思维相结合
教师要把动作示范、讲解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结合起来,要有教学方法的整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练效果。
(三)武术教学中的错误动作纠正法
错误动作纠正法在教学武术教材的过程中是这样运用的。
武术动作对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因此,学练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耐心对待,并加以预防和纠正。武术教学对动作错误的预防和纠正,不仅是正确掌握武术动作技术和知识的需要,也是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重要。
1、武术动作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武术动作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2)学生对所学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要求不明。(3)受原有技能的干扰。
(4)教学要求比高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要采用相应的方法预防这些错误的发生,首先应当提前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备课,钻研教材教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切合实际地运用各种教法。并在纠正小学生的动作错误时要有耐心。
2、纠正错误的方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动作错误的性质,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纠正。
(1)慢速领做:大部分学生对武术的接受能力和协调性较差,由于这方面原因出现记不住动作和错误时.教师就可以用慢速领做带领学生集体进行练习纠正。
(2)语言提示:学生因为遗忘动作或对动作反复出现同一个错误时,教师可以用语言提示来纠正学生所做的动作。
(3)站桩定型:大部分学生的肌肉本体感觉差,同时对空间方位的认知不确切。教师可以把学生出现错误的动作抽出来,摆好正确的姿势进行“站桩定型”。
(4)目标辅助: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身体的支配能力和自控能力差,有些武术动作做不出来。教师可采用设定标志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如有的学生踢不起腿来,可要求学生踢腿要过肩,或用手做出一定的高度标志,有了具体目标学生就容易做出动作。
(5)正误对比:对于学生反复出现的同一种动作错误,教师自己或请同学做出正确和错误的示范对比,让学生自己分析差异,弄清两者的不同之处。如有的学生做“弹腿”时不绷脚尖,就可以用勾脚尖的“蹬腿”进行。
(6)讲示攻防:有些学生的动作不准确是因为不了解动作的攻防含义。对于这类错误,教师可以讲解该动作的攻防含义,并让学生略加体验。
3、纠正动作错误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学习武术经常会出现动作错误,教师要耐心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纠正中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再指出动作错误之所在。这样易于学生接受和提高改正的信心。(2)个人出现的个别错误要在分组或个人练习时纠正;个人出现的规律性错误要在集体练习时纠正。
(3)纠正动作错误要和练习紧密结合,及时真正解决问题。
(4)如果是因为学生身体的某些素质差而出现动作错误时,教师要采取发展相关素质的弥补措施。逐步提高动作的质量。
纠正动作错误在学校武术教学中十分重要。如果让错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后才去纠正,就要付出比学会相应动作多成倍的时间和精力,拳谚“学拳容易改拳难”,正是这个道理。
二、新教学方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武术、健美操、韵律操等技术较为复杂,动作数量较多的体育课教材,特别是对于初涉教学的年轻教师来讲,在有限的课时时间内,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因为传统教学法遵守人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规律,教学时循序渐进,程序性强;特别是在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学时,便于年轻教师整体控制和把握课堂,使全班学生掌握所教技术动作,收到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之上,年轻教师可以参照其它领域的教学法和体育教学中创造的教学方法,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做一些变革,或创造出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武术教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经常运用的几个实用的学校武术教学方法。
(一)游戏教学法
主要用于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对抗的徒手动作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竞争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达标教学法
主要用于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对抗的徒手动作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能力。
(三)学生喊练教学法
主要用于武术组合动作和武术套路、以及对抗的徒手动作的教学。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展现自我的能力。
(四)难易归类教学法
主要用于武术组合动作和武术套路、以及对抗的徒手动作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五)比喻要点教学法
主要用于武术套路和对抗技术的要点教学。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形象思维和理解能力。
(五)想练结合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动脑和练习,全身心地提高武术套路的熟练程度和徒手技术的单动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变速教学法
通过快速、慢速、中速、变速练习武术套路,让学生感兴趣地提高武术套路的熟练程度和徒手技术的单动练习,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七)分组互导教学法
主要通过学生团体的相互辅导,目标明确地掌握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外的时间进行交流指导和启发互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信心与积极性。
(八)目标考核教学法
主要同于督促学生目标明确地掌握所学内容。引导学生的互帮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九)继承创编教学法
主要同于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在教师的明确要求下,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并合作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十)学生叙述教学法
主要同于强化学生对所学武术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武术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行“抱拳礼”
(二)要培养“小干部”
(三)必须提示安全注意事项
(四)要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反复练习
第三篇:浅谈课堂武术教学方法
浅谈课堂武术教学方法
古老的武术。在长期的传授过程中,师父带徒弟,师父怎么教,徒弟怎么练的教学方法,影响着武术教学和传播,时至今日,有些民间拳师,普通学校等,教学方法仍然陈旧单一,为此,我们根据武术传统教学法、实践体会和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谈谈武术教学方法:
一、讲解:传统武术教学中,历来重视“口传”、拳谱中有“入门引路须口授”的古训,所谓“口传”、“口授”其实就是讲解,但是,具体怎么讲,不得而知,那么,如何讲解才好呢?
1.讲的原则
要遵循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十二字原则,根据学习者情况和所授内容,采用通俗语言使对方能听懂,同时,要抓住动作关键,简明讲解,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产生想听的效果,这是讲解的基本原则。
2.讲的内容
明确了讲解原则,我们要进一步了解讲什么。
(1)讲规格,俗语讲“把式把式全凭架式”,这里的架式实指规范漂亮的拳势。可见,规格在武术教学中的地位,所谓武术规格,指完成某一武术动作时,人体各部分在一定时间,空间所应遵循的动作标准,讲武术规格应把握动作的点、线、型三点。点,指动作的起止点;线,指动作过程中肢体移动路线;型,指动作中身体姿态。同一动作,相对讲其规格时,点、线、型是相对固定的,如冲拳,起点在腰间,止点在体前对鼻尖一臂处,路线为直线,型固定为拧腰、送臂,身体挺拔,拳面平齐等。进一步深究,规范与否,受攻防方法的规范和制约。冲拳时,若拳背与小臂不平行;所谓翘腕则不符合攻防方法,即动作就不规范。
(2)讲规律,在武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前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众多的规律可遵循。比如发力的“稍节起,中节随,根节催”的三节规律;向前出拳时,总是拳背或拳眼向上,收拳时拳心向上,这就是规律。讲规律可以使学员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3)讲错误。对初学某个动作易出现的错误,事先讲明。如冲拳易耸肩,学练前先提醒练习者注意,可以很好避免错误动作出现。
(4)讲关键,一个动作往往有关键环节,动作要点。着重讲要点,如弓步冲拳,重在后脚蹬地,架掌重在向后、向上撑直等。
(5)讲含义。武术动作基本都具有攻防含义,明确攻防含义,有助掌握动作规格,表现武术意识。如,明确架掌的防守含义,有利做到用力上撑。
3.讲的方法
(1)形象化。“技缘形生”是武术动作特点之一,众多的武术动作模仿动、植物而来,用形象化语言讲解动作,如仆步穿掌,用“燕子抄水”的形象比喻,坐盘用“枯树盘根”讲解,可以帮助练习者理解动作。
(2)口诀化。简明上口的口诀讲解,值得采用。如讲弓步要领时,“前腿弓、后腿蹬”,讲马步'“两腿开立三腿宽、两脚平行正向前,屈膝半蹲大腿平,挺胸立腰背要直,两脚内扣对脚尖,身体重心落中间”。
(3)单字化,在练习过程中常使用单字化讲解,提醒练习者正确完成动作,如:飞脚中,说“快”提醒注意蹬地快等。
(4)术语化。对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者,用术语讲解最好,如:站桩时讲“沉肩”、“气沉丹田”发力要求“寸劲”等。
(5)口令化。有常用口令,分解口令,提示口令,综合口令,用口令帮助练习者尽快掌握动作,处理好动作节奏感等。
4.讲的技巧
(1)对象化。根据不同的练习者采用不同语言讲解。如对少儿初学武术,则应尽可能用“童语”讲解,如:小孩冲拳耸肩,应告诉“不要夹脸”,而说“沉肩”术语会适得其反。对中老年习练太极拳等就应用贴近生活的用语,便于赋有生活经验的中老年理解动作。
(2)多变化,讲解时语调高低的变化,方言与普遍话的适时使用,中外语言的交替应用等,都可起到提高学习兴趣,改变紧张情绪,调节学习气氛等作用,要灵活具体掌握运用。
总之,讲解是武术教学重要的手段,真正掌握讲解的方法,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示范:“口传”(即讲解)重要,“身授”(即示范)更加重要。武术动作复杂,一个动作往往包含多种因素,外形有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内在有精神、气、意、劲的统一,要求“内外合一”,所以示范是武术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正确的示范,可以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获得正确动作概貌(包括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自觉性。正确示范包括:
1.示范的位置
教学中特别是在集体教学中,示范的位置颇为重
要。概括的讲有:
(1)顶点位置
指教授者站在横队(以两列为宜)的等边三角形顶点,此位置可以使所有学生看到示范者.
(2)中间位置
若四列或更多横排时,可分成前后两大板块,示范者站于中间位置示范。
(3)圆心位置
如果是绕转性动作如八卦掌,学生可站成半圆或圆形,教授者站于圆心示范。
(4)斜点位置
在领做连续性成串动作时,示范位置在动作行进方向,以纵队组成矩形的对角线长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顶点处为好。
2.示范面
是根据生物力学中关于人体运动器官三个基本运动轴和运动平面的观点而定分为:
(1)正面示范(又称锐面示范):如拳式结构主要是两臂在额状面内运动的如“马步双劈拳”,正面示范最佳。
(2)侧面示范:主要是两臂在矢状两运动的动作如弓步冲拳。
(3)背面示范:较复杂动作用此。
3.示范速度
(1)慢速示范:快速动作在示范时,为了让学生看清楚,可放慢速度示范.
(2)快速示范:对太极拳等较慢动作,可加快速度示范,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貌.
4.示范的次数。
(1)简少复多:简单动作少示范,复杂动作多次示范。
(2)显能示范:必要时,偶尔增加一两次优美的示范(教师最拿手的动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示范技巧
(l)突出要点:示范动作时,要抓住动作要点,突出示范,如冲拳,要点在拧腰送臂,示范时应突出此点。
(2)对照示范:正、误动作对比示范,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正确动作。
(3)夸张示范:夸大动作特征或错误示范。如做马步,两脚不正,可故意夸大两脚外摆度,模仿“唐老鸭”动作示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纠正错误。
6.示范与讲解
示范是讲解的直观,讲解是示范的抽象和深化。两者相辅相成,要互相结合灵活使用。
三、完整与分解
l.完整教法
(1)使用条件:
A.动作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
B.有一定基础的学员。
(2)优点:
A.能使学生形成完整动作概念。
B.可以加快教学进度。
2.分解教法。
(1)分解适用条件:
A,动作结构复杂,难度大。B。节奏多凌。C.运动方向多变。
(2)分解方法:
A.按身体部位分:分成上肢、下肢动作,左、右两侧,一般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依次教学。
B.按动作特征分:
攻防特征:如马步架打冲拳,分解成架掌与冲拳,分开教学。
节奏特征:把动作的快与慢、顿与挫分开教学。
路线特征:按动作运行路线,离线与曲线分解教学。
劲力特征:按蓄与发的特征分解。
应注意,分解教学忌过碎、过多,以免破坏动作整体性。此外,分解与完整应结合运用。即要易于学习,又要保持完整。
四、练习法和比赛法
1.练习法
(1)按练习的形式分:个人、分组、集体。
(2)按运动特征分:
A.划道练习:在学习动作初,不要把劲力、速度等表现出现,重在比划中掌握动作的结构,路线的练习方法。
B。精确练习:,明确动作后,就应进一步精确规范动作,全力练习。
2.比赛法
(1)形式:个人之间、分组之间、男女之间,比赛法可有效的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适时使用。
五、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此法在教学中亦常使用,根据教学中易出错的原因及纠正法总结如下:
1.接受力、协调性差,因此而出错时,应采用慢示范,多做以纠正。
2.本体感差(肌肉感觉不灵敏)因而出错者,用站桩,助力与阻力方法改正,如冲拳不到位,用阻力推其拳,使之用力前冲以纠正。
3.素质差影响动作者,需加强素质练习。
4.胆小。个别难度动作,学员因胆小而影响动作完成时,可加强保护,以消除心理障碍。
5.攻防不明。武术动作基本上均有攻防含义。对此不明,应用攻防互克纠正。如架掌无力。通过实际架劈拳体会;冲拳翘腕,可通过击打“拳靶”以纠正。
纠正错误时,应注意抓住共性的东西集体纠正,可以事半功倍。
以上,我们讲述了武术教学中的基本方法,旨在使传统武术,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推动武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们掌握武术,也让武术造福于人类!
第四篇:优秀教学方法
优 秀 教 学 方 法 选
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是牵动整个教学领域的整体性改革。
目标教学是在教育方针指导下,根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策略”,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形成性测试手段,落实大纲,教材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过程。
目标学习法的特点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单元达标和课时达标相结合,以群体教学和个别帮助相结合为基本形式,以反馈矫正为保证,以大多数学生掌握目标、形成能力、开发智力、获得最佳发展为目的。
目标教学法的操作规范为“
五、四”单元教学流程,“五”为五个阶段:单元备课——逐节新授——单元综合——单元测试——单元小结;“四”为四种课型:新授、综合、测试、小结。
基本模式以“逐节新授课”为代表,拟为“四四三五六”目标教学基本式。
1.前提测试:上课开始,教师根据知识迁移的过渡性原理,既充分注意学生实际,又紧密把握本节教学任务,用五至七分钟时间测评前面已学过的部分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本节教学内容,为引出本节教学目标做铺垫。前提测评有四个性质,即:作用的助学性,内容的针对性、对象的全员性,形式的灵活性;也就是说,前提测评的作用必须有助于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测评题目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题目难度有一定梯度,测评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不能单用集体回答方式,这样就能以旧迎新,激发学生定向思维。
2.认定目标:在前提测评的基础上,教师将所授课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或板书,或提前抄在小黑板上张挂,然后简洁明确的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各自要求达到的水平,采取的主要方式。教学目标一般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育目标。
认定目标也具有三个特性:作用的有效性。指教师在讲课前重点认定目标,突出主要目标,引起学生的重视,;讲解过程中逐一认定目标,坚持用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注重步步凝聚学生疑问,启发学生思维。
方式的简易性。指教师操作这一环节时,以口述认定为主,简化认定形式,便于教师操作。
方法的灵活性。指认定目标时,教师要创造认定气氛,灵活多样引出、激发学生兴趣。
认定目标是指教师和学生同时明确认定教学目标,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同一轨道上自觉协调统一。
3.导学达标:即教师通过以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导学达标分五步:
基层目标导达:这是全节课的重点,不仅要全力引导学生达标,而且要通过及时反馈、同步反馈,了解学生学习动态,随机矫正。
高层目标助达:就是教材对学生提出的高层要求,教师要通过恰当方式协助学生达标,利用集中反馈、连步反馈,了解学生学习中困难,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情感目标诱达:教师通过不同形式诱导学生达到教材情感目标,随时掌握机动反馈信息,适时矫正诱导方式。
技能目标练达:教师通过练习指导学生达到技能目标,并掌握重点反馈信息,强化练习,提高学生技能。
发展目标引达:教师利用掌握的特殊反馈信息和学生学习差异状况,及时引导学生达到发展目标,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每节课有所得。导达目标就是要充分发辉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依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检测和反馈矫正,随时用教学目标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都主动自觉的完成教学目标。
4.达标测评:导学达标环节的完成,意味着教学主体任务的终结。效果如何,如何巩固提高,教师就要达标测评,检测个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在这一环节,教师可采取出思考题、练习题,或完成训练项目,或分组抽卡片回答问题等形式,测评本节教材掌握情况,然后随即重点矫正,提高教学效果。
达标测评要坚持六个原则:对应原则、分解原则、前联原则、客观原则、递进原则、变式原则(变换角度、改变问法、变更顺序、综合加深、设置迷惑)。
作为目标教学法的基本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又可以大致列出如下框架:
课前制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育目标)—课堂展示教学目标(含内容要点、能力层次、思想教育)—教师指导学生达标(按内容要点安排教学过程,按能力层次选择教学方法,体现思想教育)—课堂检测达标情况,补救失误保证达标。目标教学法有教师必须构建的整体框架,又有以“逐节新授课”为代表的基本模式,教师在应用此教法时,可根据教材特征、学生实际,灵活多样的穿插其他教学手段,优化控制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 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我国情景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较早提出并在理论上进行探讨的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同志。
运用情景教学首先需要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创设情境的途径初步归纳为: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表述情景六种。
生活展示情境: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中,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得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述鲜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实物演示情境: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通过对不同背景下的实物观察和语言描述,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展现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画、剪贴画、简笔画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音乐渲染情境:音乐的语言是微妙而强烈的,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教材基调、意境和情景发展对应、协调。
表演体会情境: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课本中的角色就是自己或本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
语言描述情境:情景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情境会更加鲜明,由于描述带有感情色彩,所以能激发学生情感,进入特定情境。
情境教学法没有固定教学模式,为了有助于教师们在教学中较好的运用情境教学法,先选择两个情境问题教例,供大家参考。
情境1(语文):
中学语文课文中的议论文教学历来问题较多,学生兴趣不大,教师亦感棘手。这其中,有教材内容枯燥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单调的问题。课文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学方法有失千篇一律的分析论点、论据,学生觉得学了之后无用,当然没有兴趣。如果在讲授议论文时,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议论的情景,使其能看到议论在生活中有用武之地,对于学生学习议论文大有用处。
在一次全校初二年级语文知识竞赛中,某班的四名代表中的一位因紧张而失去了一次得分机会,最后这个班虽然获得了冠军,但有些同学议论纷纷、认为丢分的同学不应该领奖,另一些同学则持不同意见,为此同学们产生争议。第二天的文科是学习议论文,在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课文内容,而是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那位同学该不该领奖?为什么?学生一下兴奋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教师进行总结,告诉学生:刚刚进行的讨论,实际上就是进行口头做议论文,大家会发现,有的同学意见内容充实,有说服力,有的同学发言却带有狡辩性质,而有的同学则连表达都不清楚,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进行议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议论更有说服力的问题,下面我们看看课本上的议论文,看看作者是如何针对自己的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这样很快使学生进入了角色,激发了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学生亲生体会到议论文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自然产生了学习它的愿望,这较之教师教师单调枯燥的分析论点、论据,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显著的多。
情境2(数学)1.浓度问题的引进 2.你喝过糖开水吗?
3.你知道糖开水是怎样制成的吗?
板书:糖+开水=糖开水
现在我们共同来制作糖开水,请同学们观察其变化(备开水、玻璃杯、红糖等)(1)把红糖少许放入一个玻璃杯的开水中,搅拌均匀,这时杯中发生了什么变化?(颜色变深,味道变甜)
(2)再放入一定数量的糖于杯中,搅拦均匀此时杯中发生了什么变化?(颜色更浓、味道更甜)
(3)再往杯中加入若干白水,搅拌均匀。这时杯中又发生何种变化?(颜色变浅、甜味变低)
4.上面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1)同一杯水中,糖增加的甜度越浓;糖减少则甜度变淡;(2)要使糖水甜度增加,需加糖,要使甜度变淡,需加水.三、结合上述实验,探讨溶质(糖)、溶剂(水)、溶液(糖水)之间的关系,理解浓度(甜度)的概念。
说明:初一学生对于浓度问题的掌握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揭示数学规律.创设情境的方法和形式较多,教师应该更具教材特征和学生实际选择作用,不能局限于录像、图片一种形式。
第五篇:高校武术教学方法与评价模式探索
高校武术教学方法与评价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2
摘要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武术动作恰到好处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恰当地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关键词武术教学方法评价
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优秀道德品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术动作不单纯是手脚协调,更有攻防技击意义的教学,需使学生明确甚至会使用各招各式的用法。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运动,根据实践经验,浅谈以下武术教学方法与评价。
一、武术教学方法
(一)示范教学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示范教学是由教师向学生展示具体动作,利用学生的感官,通过观察了解和掌握武术动作。由于武术动作的复杂多样,就决定了示范教学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要准确到位,难度大的动作要尽量保证进行多方位示范,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武术动作。语言讲解是要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和要领等,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教师讲解时要做到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突出重点,讲解清楚每个动作的运行路线和连接部位,在使用武术动作术语的同时,适当采用较通俗的语言,确保学生完全听懂动作要领,便于理解和记忆。在实际教学中,应将示范教学和语言讲解两种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眼睛和大脑同时活动,观察和思维相结合,快速掌握武术动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完整教学与分解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完整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练习内容从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地完整教给学生的一种方法。完整教学运用于教学的初始和教学的后期,其最大优点是不破坏练习的技术结构,保持练习技术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建立和掌握完整的技术概念。在完整地组合动作示范时,要特别注意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必须优美正确,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解教学指的是把一个完整的练习内容,合理地分解成若干部分,并按部分进行多次练习,然后达到完整地掌握运动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教学最大优点是可以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间,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完整的身体练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两者在教学中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在教学中首次出现的套路或动作,教师一般都要采用完整教学法,把全套动作从头到尾展现给学生,它可使学生了解动作的全貌,建立动作的整体性概念。
(三)多种练习方法交叉综合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任务和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练习,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武术动作。练习法主要包括分解与完整练习法、集体练习法和重复练习法等,多种练习法交叉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提高所学的技术,利于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在练习时适当采用小群体教学法,增加师生间和学生间的沟通,在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既增加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武术动作复杂,难度大,要求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急功近利;安排运动负荷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教学内容、方法及负荷都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未知到已知,逐步深化,不断提升。合理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能够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武术技术、技能,更有效地发展身体全面的素质,有利于武术的教学。
二、武术教学评价模式
(一)武术教学评价
新的体育课程把“健康第一”定位为课程的中心目标,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五个领域,因此仅仅用定量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所达成的学习目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师评、学生互评更显科学合理和人性化。在武术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带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走进课堂,树立新的评价理念,思考新的评价方式,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把评价制度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一致起来。同时教师也要在评价制度中及时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行为,真正体现出学生互评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教育的过程,表现出新体育课程在评价上的优势。
学生互评前教师首先应做好指导工作:确定等级标准,讲清项目的特点及正确的示范动作和成绩标准。其次,互评后邀请动作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再示范,教师点评。再者,还必须对学生互评时评价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抓住主要优点进行评价,适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生互评的优势
学生互评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第一,学生们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第二,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第三,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第四,在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总结
武术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顺应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其改革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去探索、创新,武术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评价模式一定能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舒宗礼,夏贵霞.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趋势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5).[2] 陈光玖.构建武术价值系统的理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