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3:3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

第一篇: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

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使用探索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郭玉琴

【内容摘要】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从生活中来,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到生活中去,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要达成以上课程目标,不能只是“教”教材,必须“用”教材,而且要“用活”教材。

【关 键 词】“用活”教材 走向生活 走向体验 走向创造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设置的两门德育课程。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说到:回归生活是课程的基本线索,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它是针对以往的品德课程在相当程度上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而进行的变革。课程标准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是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实践和生活实践,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知行统一。但在这过程中,我们更应注重学生情感与行为的发展,即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我们以为要达成以上课程目标,不能只是“教”教材,必须“用”教材,而且要“用活”教材。

近两年,我们在“用活”教材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下面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谈谈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到的几条路径。

路径一:走向生活

“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

——鲁洁

案例一:《我是教室美容师》(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学生大多9、10岁的年龄,较之于低年级孩子,他们的知识经验丰富了、自主意识增强了,逐步减少了对教师、家长的依赖,活动中表现得较有主见,还有了一定的组织能力。我校班主任邵老师刚上完《我是教室美容师》第一课时,就有几个学生自告奋勇向她提出,要真正做一回教室美容师。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为了更好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老师就利用这一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在班级生活中锻炼的舞台。于是阶段活动内容在大家的讨论下诞生了:展望“美容”前景(参观他班教室,汲取亮点经验,畅谈理想教室);展开“美容”行动(确定改进项目,自主选择申报,小组分工合作);展现“美容”风采(每组汇报展示,大组交流互动,实施多元评价);展示“美容”成果(吸纳改进意见,完善班级制度,分享成长快乐)。于是,走进他们所在的班级,你会发现他们的班级生活更丰富了,也会发现他们在“小叮当”新闻台、“小能手”展示区、“小主人”加油站(黑板报)、“小园丁”生物角、“小爱心”服务箱、“小博士”图书馆等岗位上愉快、积极地生活着。

案例二:《传统节日》(四年级下册)

我们四年级的班主任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取舍,以端午节作为切入口,课前不但带着学生诵读有关端午的古诗,还组织学生分小队开展端午的调查和实践,于是有的学生认识了艾草,有的学生跟奶奶学会了包粽子,有的学生在爷爷的帮助下用面粉制作了龙舟,有的则学着妈妈的样子编出了精美的网兜„„课堂上,当学生们把自己认识的端午带进教室的时候,引起了学生的惊叹。于是,就在这生活气息浓厚的课堂里,学生走近了端午,了解了端午,更感受到了祖国悠久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又开展了绘蛋、斗蛋、品蛋的系列活动。这一系列利用教材走向生活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传统节日,认同了传统节日,并由衷地喜爱上了传统节日。

以上两个案例,从课前的生活实践到课后的生活拓展,教学内容在不断生成,使封闭的课堂开放了,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活化了,品德课的教育实效性也提高了。

路径二:走向体验

“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它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于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鲁洁

案例一:《爱心行动》(一年级下册)

冬去春来,夏天悄然而至。被厚厚的棉衣捆绑了许久的一年级孩子,随着身体行动的轻松和对所生活的校园、同学的逐渐熟悉,与同龄伙伴交往、游戏的愿望日益强烈。但大多数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也各有差异:有的孩子缺乏自信,遇上任何事谁也不告诉,憋在心里;有的孩子事无巨细向老师告状,总说别人的不是,引起同学的反感;有的孩子不善表达,与同学交谈不多,关系疏远;有的孩子调皮任性,好发脾气,语言不文明,动辄打人,让其他孩子厌恶„„于是,我们的一年级班主任潘老师在上《爱心行动》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考虑到直接搬用教材的教育,效果可能不会持久,决定利用教材,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一些道理。她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表情体验,在游戏中来认识人类的各种表情,通过看表情、知表情、学表情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情绪体验,思考引起不同情绪的原因,并初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根据人物的表情变化送去祝福和表达关心。接着,我们就看到学生从身边入手,首先把爱心送给身边的同学,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朋友;又了解到学生开始观察父母、老师、邻居的表情,特别是老人的表情,并试着把爱心献给周围的人。

案例二:《拯救地球有办法》(四年级下册)

教学《我的家乡在变化》这个单元,在学习了“变垃圾为资源”、“污染的包围圈”、“破了的生命网”这些内容之后,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教学《拯救地球有办法》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开展了“拯救地球”策划行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策划后,在全班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各小组对策划进行了修改。老师的教学行为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组织学生开展了体验行动。于是,在指导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各小组开始了体验行动:有的到新村捡拾白色垃圾;有的到社区开展环保宣传;有的在河边竖立禁止倾倒垃圾的宣传口号;有的则和父母亲一起种植绿树„„学生在体验中,知道了拯救地球有办法,知道了这些办法只是举手之劳,只要付诸行动,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根据教科书的教学目标,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体验活动,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主动、活 3 泼、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路径三:走向创造

“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只有这样教材才能处于被‘激活’状态,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产生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

——鲁洁

案例一:《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四年级上册)

学习《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之前,媒体正进行“限塑”的讨论。为了让学生对塑料有更多的了解,班主任方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系列活动:走进超市,进行关于塑料袋使用习惯的社会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塑料在生活中的作用;开展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竞赛,了解塑料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行“我是小小设计师”的购物袋创意设计和制作。在第三个活动之后,一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制作的购物袋拿到学校,于是方老师又给学生创设了展示的舞台,在展示过程中,我们看到:有的剪掉旧牛仔裤的裤脚,设计了一个耐用的购物袋;有的用旧汗衫缝制,还加上了环保宣传口号;有的改造现有的包装袋;有的用大手帕制作;有的用线绳编织„„可谓五彩缤纷,创意无限。在接下来的宣传口号设计和环保袋推广过程中,学生的创造精神更让我们叹为观止。就是在这围绕教材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为环保做了一件实事,也激发了学生作为环保小卫士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案例二:《游戏快乐多》(二年级下册)

游戏是低年级孩子最乐意参加的活动。但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受所处环境的影响,他们会玩的游戏很少,或者不知道有哪些游戏适合他们玩。像一些学生连“丢手绢、扔沙包”等游戏都没有接触过。而在教学生做游戏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往往不肯谦让,总想抢着先来,因缺乏规则意识又常常引发争吵,导致游戏进行不下去。在教学《游戏快乐多》这个教材的时候,我校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将一系列经典传统游戏教给学生,如“老鹰抓小鸡”、“丢手绢”、“找朋友”、“小鱼游”等,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但这些游戏都需要较宽敞的场地,一旦受到天气等一些特殊原因的影响就无法开展,因此开发室内游戏成了我们教学本堂课的新目标。于是,课堂上,老师用乒乓球、吸管现场展示了室内游戏的创新玩法。接着,老师启发学生,用身边的 4 事物,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乒乓球超级玩”竞赛。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下,超级玩法诞生了:铅笔夹球;茶杯投球;垫板掂球;鼻子顶球;大力吹球„„教师的教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创造是无限的。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但教材被激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被激发了。

当然,用好教材的路径还有很多,比如走向互动,“在课程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鲁洁);走向整合,拓展课程教学的内容,拓展体验的途径与载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课堂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走向多元评价„„我们将不懈探求,努力寻找到更多用好教材的路径,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

参考资料:

1.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2.高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解读》 3.叶澜:《“新基础教育”论》 4.《中国德育》杂志2008年刊物

第二篇: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过多依赖于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教学内容;而“用教材教”是现今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是教材有效的整合、筛选和补充,以及创造性地使用。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 教教材;用教材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深刻改变着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从教教材,到用教材,再到用教材教,这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变化趋势。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材一直被看作“标准”版本,教师和学生都围绕着教材的观点为标准,甚至对某些问题的表述都要以教材中的文字表述为依据,不敢质疑,不敢批判。如此观念与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三维目标”方面的均衡发展。新课程改革向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此,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中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如何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思想观念方面的转变,如何有效的使用教材。

一、认识教材

教材是教学必备的工具,从教材的使用价值来看,教材主要有三种功能形态:第一类是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这种教材大多以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为主,讲究的是知识发生过程的表述清晰程度和知识结论的科学与完整;第二类是作为教学活动规定性的教材,这种教材以教学活动的内容、过程、要求与指导为主,突出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过程和教育性;第三类是作为教学资源的教材,这种教材主要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从这类教材中选取合适的内容自行设计教案,学生也可以从这类教材中选相应的学习材料进行自学或拓展知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材大多属于第一种,即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经过多年教材编写方案的改革,我国中小学教材的编写由“一纲一本”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发展趋势,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等都依据新课程标准出版了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出百花争艳,各树一帜的新气象。

二、对教材各板块的整合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是拼音、汉字、词组为基础,向句、段、篇的发展。要想教好语文,老师对教材应有充分的认识,将教材吃透,把握好教材各板块之间的联系,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灵活有效处理好“用教材教”的各个环节。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能脱离教材,但也不能过份依赖及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去教,这样容易陷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新课程理念指出,教材只作为一个范例,一种文本,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语文老师应围绕教学大纲的指导,以“三维目标”的培养为发展方向,将教材中的内容板块有效的整合起来,真正做到为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服务。

以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格局来看,教材主要分为五大板块: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三、写作(涵盖写话、写段、习作);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

(一)识字与写字

“识字与写字”这部分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认知过程中是不能脱离阅读、说话、写作各环节去独立认知的,也不能靠抄、背去死记的,应依托在课文的读、说、写的平台去认知的。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准教学目标的关键,设计好灵活的教学方案。如: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可利用边学习课文边认识生字,阅读学习中理解;也可以利用形象化多样化的活动进行学习。

(二)阅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有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大多名家典范。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标要求:培养小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阅读教学是通过课文的阅读学习开展的,在阅读教学中要求会认会读,在读中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读,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说和写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但阅读教学又不能束缚于教科书,只要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读物都可以引用到阅读教学中。

(三)写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另一重要板块,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学年段都安排了“写”这一环节,还根据高、中、低年级的实际情况分别编排了“写话”、“写段”、“写篇”的要求。写作是在识字与阅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自我表达的能力,是将知识内化的一种表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围绕着教材去认知,如果只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方面就会受到限制。

(四)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板块,是针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就提出了总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对于口语交际,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说完整句子的训练,看图说话训练,人物对话交际训练等内容和形式。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我们可以凭借教材所编写的内容作为作为平台,但不能束缚在教材的框架中,应在口语训练中去质疑,去拓展,去培养学生表达和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如:教学一年级“三只白鹅”的口语交际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图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三只白鹅中的一只白鹅,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解决方案。随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看看对方的办法行不行,哪一种更好。综合大家意见后,评点优势,组织学生结合语言与动作进行表演,拓展开教材编排的瓶颈。

(五)综合性学习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喜好的自主活动中全面进步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新题目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将教材的各个板块进行有效的整合起来,将教材的知识要点把握好,把教学拓展开来,才能更好地用教材教。

三、对教材的筛选和补充

教材作为学科内容的载体,选用的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具体性。教材是围绕着课程标准编写的,主要突出方法论知识和伦理性知识,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使用的材料,然而它并非教学中必须遵循不可变更的教学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教材做合适的筛选和补充。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即依据新课标大胆放弃那些过于简单或超出学生能力的内容;大胆删掉目的性不强的活动,并能依据生活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综合化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紧抓文里词句分析,美其名曰强化语言文字训练。效果往往是教师竭力而讲,学生却索然无味。因此,我改变教学策略,突发奇问: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他的办公室是如此简陋,两者实在不相称,如果你来当总理办公室的设计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装修?这几句话一下子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又谈办公室的设计方案,有谈国家领导人的待遇及档次……等等。如此一来,整个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拓展开了,补充了教材僵硬化的文字表述。

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离不开教材。但对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只为把教材的内容完成,停留在教材内容的层次上,还是通过课程标准的指导去完成教学设计的预定目标,这是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的区别所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在学生的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互动过程中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要发挥好教师的在教学中主导作用,教师对教材就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和体系上、结构上的把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前提,是基础。这种理解和把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科知识内在的规律和系统知识结构;另一个是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也可以理解为真实情境的创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能否找准这样的结合点去实施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勤于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保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把握好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动态。这样在教学中就能更好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努力从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从生活中创造情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教材内容的认知结合生活实际的体验去掌握知识,又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形成自身的能力。如:现今网络文化的发展,网络语言日渐丰富,有些学生将某些新生的网络语言运用到写作中,正体现他能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果老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难以将教材社会化、生活化的使用与教学,难以将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合到生活中。

总之,语文教学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师首先从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正确认识到教师的角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者;真正认识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意义,不应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而是把学生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教材只是作为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和资源,教师需要灵活的处理好教学中教材的使用和教学目标的方向,才能更好地“用教材教”。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事实上,随着课程标准权威性的增强,教材的权威性已经被大大减弱,教师们不但承担着传授教材知识的职责,还承担着鉴别教材知识的职责,还承担着对教材知识进行课堂开发的职责。教师在教授教材时,自然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材的能力结合起来,在需要教师帮助的地方丰富教材内容,在不需要教师帮助的地方简化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地做到把教材当作帮助学生寻求真知的教学工具。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装寻求真知而使用教材,那就意味着教师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来选择与解读教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跳出教材看教材的视角,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对教材进行课堂化开发的能力。

教学按照教材知识逻辑,还是依循学生心理逻辑,这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实践差异。如果把掌握教材当作课堂教学的目标,那么按照教材自身的知识逻辑来展开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一条捷径,尽管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上牺牲自己的兴趣,但却可以换来学生对教材模仿能力的提升。可是,如果我们把教材当作是帮助学生寻求真知的工具,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简单地模仿教材,而是要通过教材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我们就可以跳出教材自身的知识逻辑,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来重新组合教材,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双赢。科学解读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走向“用教材教”的第一步。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寻求真知,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并不是什么真知都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内掌握,也不意味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以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可是,究竟哪些真知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呢,究竟学生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哪些真知呢,这些并不是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了,而是在学科专家和学科教学专家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之后,以学科课程标准的方式来选择和界定的。因此,对课程标准的的深度解析,是对“用教材教”的目标的设定,自然也是对“用教材教”过程中基本原则的明确。深度研判考试标准,是课堂教学走向“用教材教”的第二步。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并不是看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适合程度,而是看课堂教学与考试标准的适合程度,因此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有利于课堂教学明确方向,但具体的教学重点还有待于教师对考试标准的研判。

深入分析学习过程,是课堂教学走向“用教材教”的第三步。

如果课堂教学以教材为归宿,那么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牺牲自己的教学个性,牺牲自己的学习个性,来满足教材对教学和学习提出的要求。所以在“教教材”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肯定是痛苦的,教师教学肯定是刻板的,当教师与学生基于“以教材为本”而相互折磨时,彼此之间虽有怨言但却认为这是必须的。可是,当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作为一个工具时,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成为如何帮助学生寻求真知和建构知识;要帮助学生寻求真知,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前提就是要对学生学习过程有深入了解。如果我们对学生学习过程缺乏了解,我们就无法保证为他们提供的课堂教学会有助于他们寻找真知与建构知识,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我们本来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寻找真知与建构知识,但却事与愿违地越帮越忙。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让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材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了,但并不等于课堂教学可以随心所欲了,而是希望课堂教学能够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因此,这样的转换,既需要教师有从教材中跳出来并反过来驾驭教材的能力,还对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要求。

第三篇:教材

让过程说话,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让评价说话,引导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专业说话,打造创新型专业团队!让成长说话,构建民主的班级生活!让文化说话,促进学校生态的整体发展!

重视教轻视学; 重视记忆而忽视思维;

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参与; 重视知识的量而忽视知识的质; 重视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 重视认知而忽视情感; 重视统一标准而忽视师生合作; 重视学生被动接受而忽视发现创新; 重视层层选拔而忽视人人发展;

变教程为学程; 变教材为学材; 变教法为学法; 变知识评价为能力评价;

变技能训练为文化理解; 是“一”和“满”的课堂; 是“静听”和“无声”的课堂; 从“知识”开始到“知识”结束; 教案设计缺少生成和弹性,灵活性不够; 知识、技能和能力缺少组合和有机渗透; 只能跟踪教案,以完成教案为教学目的; 只是直接讲授,没有讨论交流教学过程; 只是记忆复述,没有质疑探究能力培养;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部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把握。(20分)1.能否正确理解并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能否正确理解并体现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

3.能否正确理解并体现本节(本课)教材的本意和重点。4.能否根据课标和学生情况适当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并告诉学生。第二部分: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操作。(30分)

1.能否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只要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老师尽量不讲。2.能否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互帮互学,但又不流于形式。3.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合理,注重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4.教师是否注重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和实验操作等基本技能。5.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务实高效而不搞花架子。第三部分:教学效果的体现(50分)

1.本节课所学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体学生是否都能掌握,基本做到“人人清”。2.对有潜力的学生是否做到了分层教学,让其充分发展。

3.能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与本课相关的基本能力。4.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是否适度并体现高效率。

5.能否做到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尽量做到课前少预习、课后少作业,减轻学生的课前和课后负担。

6.课堂练习少而精,能够做到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

7.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当看客。8.最终要看全体学生在一节课上的实际收获是否做到了最大化。一堂好课的标准

是否创造了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是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思维度; 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是否统一了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封闭课堂的基本表现 经验的封闭性; 问题的封闭性; 思维的封闭性; 结构的封闭性;

评价类别 学院工作状态评价 主要观测点

办学指导思想、师资、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

评价时间 每五年一次,在教育改革、教学管理、教风和学风、教学效果、特色项目 部评估之前

每学期结束前三周左右 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评价 指标和课堂教学评价一致,内容不同 每学期结束前三周左右

教学管理评价 管理队伍、日常管理、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档案管理、考试管理、质量管理、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评价 专业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创新和实践能力 专业建设评价 定位与规划、培养目标与方案、师资、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和特色

每两学年进行一次

每学期结束前 每三年一次

课程建设评价 师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优势和特色 每两年一次 教材质量评价 思想性、科学性、适用教学性、技术性、作用效果

每两年一次

试卷质量评价 试题覆盖面、题型、题量、难度、区分度、卷面质量、每学期一次

标准答案、阅卷、试卷分析

毕业论文评价 组织与管理、选题与指导、批阅与答辩、论文质量

教学督导组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盐城师范学院教学督导组(简称督导组)是在教学副校长领导下,配合教务处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指导、咨询、调研和信息反馈的组织机构,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工作,督导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第二条 为规范督导组工作,使之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三条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实施教学检查。1.期初教学检查

对学期初的教学运行状况检查,对上学期期末的考试试卷和各教学单位教学资料归档情况进行检查。

2.期中教学检查

通过采取听课、抽查教学资料、与师生交流等方式,对教师教学和各教学单位教学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3.期末教学检查

对考风考纪、教考分离情况、试卷质量等进行检查。第四条 在教务处组织、协调下,参与教学评价与有关评审。1.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以听课为主要方式,对相关教师课堂(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或对全校课堂(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价。除随机性听课外,评价的主要对象包括:

(1)申报职称的教师;(2)参与评优的教师;

(3)学生评教结果差的及学生教学信息员集中反映授课效果差的教师;(4)学生评教结果好的或各种评教结论差异较大的教师。2.根据需要,对某一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等进行专项评价。

每学年一次

(1)根据《专业建设评价方案》进行专业建设评价;(2)根据《课程建设评价方案》进行课程建设评价;(3)根据《试卷质量评价方案》进行试卷质量评价;

(4)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价方案》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5)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评价。3.评审 主要包括:

(1)品牌(特色)专业评审;(2)精品课程评审;(3)试卷(题)库评审;(3)青年教师会讲评审;(4)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审;(5)其它教学评优活动评审。第五条 监督、咨询、指导

就学校要求、部署的各项教学工作的执行情况,对各教学单位进行监督;就某些问题接受咨询,给予指导。

第六条 调研

就教学组织、运行、质量、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普遍性或个别突出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调研结论与建议一并报教务处,由教务处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第七条 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 成员组成与聘任

第八条 督导组一般由7-15人组成,成员的专业结构应基本涵盖各类学科。督导组设组长一名,必要时可设副组长一名。组长主持日常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根据学科性质和工作需要,督导组可分为文科组、理科组和综合组分别进行督导活动,第九条 督导组成员聘任条件

1.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师德。

2.熟谙教学规律,对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业绩优异,一般应具备高级职称。

3.年龄在70岁以下,身体健康。

第十条 督导组成员由教务处提名,经教学副校长审定同意后,由校长聘任。督导组每届任期两年,可以连聘连任。

第四章 工作方式

第十一条 教务处指定一名副处长负责与督导组的沟通和协调,指定专门工作人员负责与督导组保持密切联系并尽可能为其提供工作上的方便。

第十二条 每学期初,由督导组组长根据学校学期教学工作重点和要求制定督导组学期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期末由督导组组长写出督导组学期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上交主管校长并在教务处备案。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督导组成员每月享受一定数量的工作津贴。人员津贴和督导组办公资料购置费,由学校统一支付。

第十四条 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教务处工作职责

一、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并提出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及其调整的初步意见,研究并提出招生计划的初步意见。

二、拟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起草教学方面有关规章制度;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有关教学工作情况。

三、协助学校领导提出教学改革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

四、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和监控作用,协助分管校长及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各学院(室、中心)制定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各学院(室、中心)实施教学计划、各课程教学大纲、教研活动计划以及各种教学文件。负责对各学院(室、中心)进行各种教学检查和监督。

五、会同财务处编制教学经费预算,拟订教学经费分配方案,监督和审核教学经费使用情况。

六、协助制定师资管理与考核制度,负责教师任课资格审查,做好教师的业务考核工作,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协助做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与聘任工作;安排好教师短期业务进修。

七、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成绩记载、学生证、校徽、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等),负责全院公共课排课和公用教室的调度;负责在学校进修教师的管理。

八、协助学校领导提出实验室发展规划,并对各学院(室、中心)的实验室建设等进行监督管理。

九、及时做好各学院、各专业的教材征订、采购和发放工作。

十、负责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体育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教学质量科工作职责

1.教学秩序维护。听课查课,组织安排期初、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及时了解教学状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承担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学管理奖、青年教师会讲等各级各类教学评奖评优的组织管理工作。

3.负责联络并协调教学督导组的工作。

4.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组织安排学生教学信息员开展活动。

5.开展对教学质量监督的研究并起草相关文件,负责各级各类教学质量监督信息的采集和资料积累。

6.负责教学质量监督工作的建档、归档和本科室的文档工作。

7.组织实施各类考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等。

8.制定语言文字工作规划,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9.建设好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加强测试员队伍建设,组织好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工作。

10.对学校使用规范化汉字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11.定期组织全院性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竞赛,把检查评估、表彰先进结合起来,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学工作运行机制,努力使普通话成为全校性的教学语言、工作语言、交际语言。

12.维护更新校园语言文字网。

13.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建档、归档工作。1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学生教学信息中心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学生教学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是学生工作部门,依靠全校学生信息员开展工作。宗旨是“联系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信息中心代表广大学生利益,反映学生意愿,沟通学校领导、各部门及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及时、准确地了解并收集教学运行过程中和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信息,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章 机构设置

第二条 信息中心隶属于教务处教学质量科。信息中心设主任一名,由教务处老师担任,副主任一至两名。各个学院设学生教学信息站,由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长兼任站长。

第三条 信息中心下设办公室、采编部、技术部。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四条 负责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核实,向有关部门反馈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并做好反馈。

第五条 负责编辑出版《教学信息简报》,建立和更新教务处教学信息中心网站,并在网上发布教学状况信息。

第六条 负责专项调研的组织工作,专题信息和与教学有关的重要事件的采访报道。办公室负责信息中心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组织召开信息员组长例会和其它有关会议。

第四章 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

第八条 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各项工作要求按照《盐城师范学院教学信息员工作条例》严格执行。

第九条 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每学年聘任一次,从全校学生信息员中选举产生。第十条 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优先评选“优秀信息员”,并获得物质和精神奖励。第十一条 对不合格的工作人员教务处将予以解聘。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章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并根据发展的需要,不断对章程进行改进完善。第十三条 本章程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教材

教材框架 序 前言

引导案例:马云创业

模块

一、创新创业导论(4课时)名人名言

我们正处在一场静悄悄的大变革中——它是全世界人类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胜利。我相信它对21世纪的影响将等同或超过19世纪和20世纪的工业革命。

——美国创业教育之父,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学教授杰弗里·蒂蒙斯(Jrffry A.Timmons)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案例导入:给微软白领上课的“的哥” 任务1:创新与创业的相关理论

创新与创业有着各自明确的研究边界,创新不等同于创业,创业也不等于创新。但创新与创业并非互相独立甚至对立,而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创业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创业的源泉,使社会价值得以实现。两者的交集表现为相互交叉、渗透与集成融合。

一、创新与创业的人概念

(一)创新的概念

“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这里的“创新”,意思是创立或创造新东西。在国际上,“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约瑟夫·阿罗伊斯·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提出的。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作为资本主义“灵魂” 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

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icker)把创新引入管理领域,在《动荡年代的管理》一书中发展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指由系统地抛弃昨天,有系统地寻求创新机会,富裕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任何使现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发生改变的行为,都可以称为创新。德鲁克还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提出:创新是企业家的特定工具。他们利用创新改变现实,作为开创其他不同企业或服务项目的机遇。

对于创新概念的理解一边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创新概念,立足于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即创新是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行动。广义的创新概念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可以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层面。

(二)创业的概念

关于创业的定义很多,“创业”的本义是“创立基业”、“创建功业”。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定义为:“创业,创立基业”。《孟子·梁惠王》有:“君子创业垂统,可为继也。”诸葛亮《出师表》曰:“贤弟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里所谓“基业”的创业是广义的“事业的基础、根基”,既可以是“帝王之业、霸王之业”,也可以是百姓的家业和家产。“创业”即指开拓、草创新的业绩,恰好与“守成”相对应,“守成”是指保持前人已有的成就和业绩。

从“创业”这个概念的汉语使用法来看,一般用于以下三种状况:(1)强调开端和草创的艰辛和困难;(2)突出过程的开拓和创新意义;(3)侧重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成就和贡献。而对“业”的范围没有什么限制。这样,各种主题、各行各业都可以在最一般的、普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

创业的定义应该是从最一般的层次上来分析的,从创业过程所涉及的某一个方面或者创业主体的特征角度对创业的界定,只能反映局部的特征,不可能把握创业的本质。虽然不同的创业者具有不同的创业行为,但是从本质上分析,所有的创业活动都具有最一般的特征,对创业的界定应该从这些最一般的特征出发。所以,对创业含义的界定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组织。即创业活动的展开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组织作为基础,这种组织既可以是新创建的组织,也可以是现有的组织。

(2)资本投入。这是上述对创业定义中都没有提及的一个问题,创业活动的开展必须通过资本投入组织资源才可以实现,如果没有资本投入,所谓的创业仅仅只是一个观念层次上的活动。

(3)价值创造。创业活动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这种价值一般以货币的形式体现,但并不一定是盈利的,比如在社会公益事业领域的创业,并不一定是利益驱使的,有时候是为了一个人理想的实现。

(4)创业活动涉及一项新的事业的创立。创业活动是一个创新

过程,是对原有事业的一个突破,而不仅是对原有事业的一种持续过程。

从上述对创业活动的理解出发,我们可以从最一般意义上,对“创业”进行一个最一般的界定,即创业是依赖一定的组织形式,通过资本投入,开创一项新的事业并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这个定义涵盖了创业的共同要素,在这里我们要进一步说明的就是创新和企业家的作用,开创新的事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如果没有企业家精神,新的事业就不可能开始,同时,就事业本身来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业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和壮大。

从更广阔的意义可以说,创业就是创造事业,是最高层次的就业。创业者进入市场、创建实业,是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折,是为自己创建一个发挥才华、施展抱负、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舞台。

二、创新与创业的有关理论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独具特色的创新理论奠定了熊彼特在经济思想发展史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也成为她经济思想发展史研究的主要成就。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他说:“我们所指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

化。”尽管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能够导致经济生活的变化,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经济变化;还有另一种经济变化,它是不能用从外部加于数据的影响来说明的,它是从体系内部发生的。

(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熊彼特曾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你不管吧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绝不能得到一条铁路。这就充分强调创新的突发性和间断性的特点,主张对经济发展进行“动态”性分析研究。

(3)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一般来说,“新组合并不一定要由控制创新过程所代替的生产或商业过程的同一批人去执行”,即并不是驿路马车的所有者去建筑铁路,而恰恰相反,铁路的建筑意味着对驿路马车的否定。所以,在竞争性的经济生活中,新组合意味着对旧组织通过竞争而加以消灭,尽管消灭的方式不同。

(4)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熊彼特认为,先有发明,后有创新;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而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把发明与创新割裂开来,有其理论自身的缺陷;但强调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必须产生出新的经济价值,这对创新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个思想为此后诸多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所继承。

(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熊彼特力图引入创新概念以便从机制上解释经济发展。他认为,可以把经济区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我们所说的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这就是说,发展史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终端,也就是实现了创新,创新

是发展的本质规定。

(6)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熊彼特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那么以实现这种“新组合”为职业的人们便是“企业家”。因此,企业家的核心职能不是经营或管理,而是看其是否能够执行这种“新组合”。熊彼特对企业家的这种独特的界定,其目的在于突出创新的特殊性,说明创新活动的特殊价值。

(二)德鲁克的创新理论

德鲁克是一位美籍奥地利管理学家,德鲁克是较早重视创新的学者。他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把创新定义为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行为。他认为,创新是实现企业的事业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管理学上首次提出了“创造顾客”这一概念,他认为,事业目的就是要创造顾客,而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一是创新,二是市场营销。

德鲁克认为,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创新,它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另一种是社会创新,它是在经济与社会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创新的七个来源是:

(1)意外之事——意外的成功、意外的失败、意外的外在事件;(2)不一致之事——现实与设想或推测的不一致;(3)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

(4)每一个人都未注意的工业结构或市场结构的变化;

(5)人口统计变化(人口变化);(6)认知、情绪及意义上的变化;(7)新知识,包括科学的和非科学的。

(三)与创业有关的理论

目前,对于创业理论的内容,学界仍在探讨,我国学者李凌已总结归纳为六类,即创新理论、孵化器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定位理论、要素理论和催化剂理论。

1.创新理论

创新与创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新贯穿于创业的全过程,成功创业是创新的最高体现。如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德鲁克的创新理论等。

2.孵化器理论

孵化器理论最早出现于美国。1956年,美国创建了“贝特维亚工业中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企业孵化器。1987年,中国成立了第一家企业孵化器。之后,企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推动了创业活动的开展。目前企业孵化器的形式有: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和专业技术孵化器。近两年还出现了专业孵化器,以其此鲜明的专业色彩、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和对孵化对象的深层次服务支撑,已越来越引起专业人士和创投企业的关注,成为促进我国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队伍中的一支新军。被孵企业在孵化期内可以享受到优化的环境和服务、税收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创业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这就是

常见的“创业园”模式。

3.核心竞争力理论

在创业理论研究中,有关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内容。MOLTECH公司董事长、上海华谊集团副总裁范宪认为:企业的发展如同球的变化,如果把球剖开,可以分成目标、科学、战略、经营、核心等组成部门。球心就是核心竞争力,它包括核心人物、核心思想与核心产品。当核心竞争力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才可能到达全新的领域。我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既要适应外部条件,如信息不对称、社会诚信有待提高等,又要正确处理与政府、社区、供应商、客户的关系,把与它们的摩擦力降到最低,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4.要素理论

要素理论(Factor Theory)是学者李凌已提出的一个方法论范畴的理论,主要包括要素分析、要素接入和要素整合三个部分。要素分析又称为“要素分解”,是以一个成功发展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为分析前提,对一个企业或机构的成功发展的核心要素进行逐一分解与分析,从而找出成败的关键要素;要素介入是指对已有企业进行要素分析之后,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点,然后有针对性地介入;要素整合也是在对企业进行要素分析之后,根据不同的目标或目的对要素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更有生命力、竞争力的企业。

任务2:创新的经济学解释 核心概括 拓展与思考题

模块

二、我能创业吗(8课时)

名人名言

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 马云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案例导入:格子铺创业计划 问题探讨

任务1:创业与创业精神

任务2:创业与就业的关系 任务3:为什么要创业 任务4:我能自主创业吗 任务5:创业,机遇与风险同在 核心概括 拓展与思考题

模块

三、哪些创业方式适合我(2课时)名人名言

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往往是苦尽甘不来的,要随时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人才和资金是所有创业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 张本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问题探讨

任务1:创业机会分析 任务2:创业方式分析

任务3:适合我的创业项目分析 实践与训练 核心概括 拓展与思考题

模块

四、我要创业(10课时)名人名言

任何时候做任何事,订最好的计划,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准备。

—— 李想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案例导入:向李嘉诚学习如何创办小型企业 问题探讨

任务1:创业的准备

任务2:导入创业计划书

任务3:创业流程 实践与训练 核心概括 拓展与思考题 拓展空间

模块

五、创业项目实训(12课时)名人名言

一个业务出身的领导者,不管他的业务能力有多强,如果创业若干年后他在专业领域的动手能力上仍然是自己的团队中最出色的,那他一定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因为好的领导者是靠判断力、靠制订和管理标准吃饭的,有什么样的判断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样的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 刘东华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任务1:创业体验活动 任务2:创业素质测评 任务3:编写创业计划书 参考文献

李克敏

孙娟主编.创业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第五篇:走一步再走一步_教案_教材分析_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三)说课稿

多元化的学生就有多元化的教学,多元化的教学就有多元化的设计。本执教者的“说课教案”是按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本课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新课程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分为三大板块:

一、说教学设想;

二、说教学流程;

三、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学设想:

(一)总体教学设想:

1、把握新教材特点,理解本课编排的目的。

2、知晓学生学情,为共同学习奠基。

3、与学生同阅读课文,同在一个平台上探讨人生的哲理。

4、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在实践中运用。

5、注重读写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个性,亮出自己。教学设想阐述:

1、把握教材特点,理解课文编排目的。

本课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学读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写的。它主要是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8岁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战胜困难。

整个第四学段的教材编排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的外在线索是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的是按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而本课是属第一板块:人与自我。这个单元都是谈人生。写的都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2、知晓学生学情,为共同学习奠基。

从教材的编排特点,看本课,它是新教材的第一篇学读课文,它是第一二单元人与自我中的主要课文。作为一篇学读课文,教会学生读书,即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这是最主要的。而面对刚进入第四学段的(初中)学习生活的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其一,天真、活泼,富于表现力。其二,面对着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喜欢读。其三,喜欢讨论,喜欢发问,喜欢探究。其

四、喜欢说自己的故事。然而难点是对一件事或一个活动中蕴含的哲理或悟出它的哲理有一定的难度。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为共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与学生同阅读课文,同在一个平台上探讨人生的哲理。

因为本文就是通过作者在童年时爬悬崖的一段感受,及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遇到困难,就应在悬崖上走下一样,“走一步,再走一步”。那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字材料,共同的人生体验,和学生同在一个平台上,同读课文,同探讨人生的哲理。

4、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在实践中运用。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讨论、探究本课蕴含的人生哲理;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吗,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个故事的主要叙述的情景是什么?我遇到困难的情景是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 一是要让学生知道要多读,读出味,才能懂其意;二是要领悟文章的内容所蕴含的意义,要多思,三是要多说,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桥梁,和作者莫顿• 亨特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从读到写,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谈谈自己对生活的憧憬、体验和思考。

5、注重读写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个性,亮出自己。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重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以,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在课堂教学过程(www.xiexiebang.com)中,形成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师——生——作者——课文之间的共同学习、探讨的和谐气氛,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在学习过程中处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励学生展现自我,亮出自我。

本课教学设想的目的,学生阅读本文后,知晓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脚印都能折射出人生的哲理。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是与生活相联系的。

(二)具体教学设想:

1、教学目标:

(1)自读、合作读、探究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感知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悟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从课内到课外,举一反三,运用感知的方法,拓展阅读汪国真的诗,品出诗的哲理。(3)从读到写,和学生共同结合自己人生中遇到的困难经历及怎样处理的,是教训还是经验或二者皆有之,写成短文。

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形成整体;听说读写形成一个整体;课内和课外阅读形成一个整体;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一个整体。

二、科学地 安排了学习序列:读:一读,自主读,二读:合作读;三读,探究读;四读,拓展读;写: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谈体会。从读到写,符合人的思维特征,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符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质量的要求。从课内到课外,体现教学的整体性。

三、切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

四、明确、清晰,便于落实和检测。体现了本课学习的特点: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2、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复述故事,悟出“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一件事中能悟出人生的哲理。

4、课型:读写结合课

5、教学时间:一节课。(教学时间的分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随机调控。)

6、教学策略:问题策略、多读策略、与文本对话策略、合作学习策略、读写结合策略

7、教学方法: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读写结合法、评价法

8、学习方法: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法、读写结合法、评价法

9、课前准备:(1)、预习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2)、想想第一课与这课有什么联系?

(3)、阅读这一课,你有哪些问题,请写在纸条上,交与科代表。

此环节主要目的是: 培养学生认字写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问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情的一个重要环节。并把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整理归类,放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节研讨。

二、教学流程:

语文教学过程(www.xiexiebang.com)设计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也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所以说语文教学过程(www.xiexiebang.com)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认识语言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严格而有高效的言语技能训练,学生习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感染。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景,和学生共同走进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的回忆中。

运用学生阅读前一课《山那一边》的感悟、学生的生活、理想和这课的联系,采用抒情性的语言,和学生共同走进课文的情景中,共同寻找人生的哲理。激发学生阅读和探讨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1、学生放开声音朗读一遍课文后,再默看一遍课文。

这个环节设计:是学生才进入新课文,虽前面已进行了预习,但学生在课堂上,放开声音运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朗读是否畅通。这实际上是工具性也既是基础知识的落实,也是落实单元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二是默看课文,学生经过一次高声朗读后,进入静静地思读阶段,也实际上在对课文的故事情节“疏理”阶段,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为下面复述故事主要情节而打下基础。

2、学生复述故事。(1)照原文顺序复述;

(2)创造性的复述。①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情节 ② 可以命小标题似的复述;③将故事中人物没有说完或在行动上没有完成加之合理的想象进行复述。

这个环节既是知识转化为能力,书面语言变口头语言的训练;又是对课文整体感知的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复述故事,可以同座进行,这样就能达到全员参与,然后让一两名同学在全班复述。这既是体现培养学生对读本整体感知、概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学生的多元性、阅读的多元性得到体现,它实际上也是学生的个性培养。

(三)、悟读,合作讨论作品中“我”爬悬崖的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和父亲鼓励“我”“走一步,再走一步”具体动作化的语言及所折射出的哲理。

这个环节实际上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继续。在感知了全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时,还要通过这个故事情节知其它所蕴含的哲理,这是本课文要达到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是枯燥的说教,也是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其中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可结合课文讨论体会。

1、分角色朗读“我”爬悬崖的经历。(特别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对悬崖、“我”、父亲的话描写的词语要有一种体验的读,要读出味来):

悬崖的高、险:悬崖耸立、垂直的峭壁、大约二十来米高、(“我”眼中的悬崖)高不可攀的险峰

“我”的身体状况:八年来一直有病;瘦骨嶙峋、爬悬崖(半山腰):冬冬直跳、蹲、心惊肉跳、几乎晕到、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 环境描写:暮色开始四合、暮色苍茫,天上出了星星,悬崖大地越来越暗。父亲的语言:“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

2、分组阅读讨论:(可以以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设置讨论题。)(1)作者描写悬崖及“我”眼中的悬崖是怎样的?(2)作品中的“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我”,在爬悬崖中的表情及动作说明了什么?(3)父亲在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各组选一名同学发言。

(四)、探究学习最后一段,研讨这次“脱险”经历所蕴含的哲理。

这一段是文章的宗旨所在,是引起作者值得回忆的价值所在。也同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刚进初中的学生,对事情所蕴含的“哲理”比较陌生,老师可举一些学生所常见的例子,来理解“哲理”。如学生最熟悉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想这句话蕴含的道理?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想想本文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这个学习过程同样应在读中体会、感悟。师生共同结合自己人生道路上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蕴含的哲理。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化难为易。

1、集体朗读最后一段,勾勒出段中你觉得重要的句子:

2、师生互动,对“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达到的地方。”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体会。

(五)、拓展阅读课文后面汪国真的诗,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得到一点什么?

1、集体阅读,感悟诗意。(诗人采用对比手法,说明意志对人是很重要。“垂下头颅”是预示遇到困难,低头沉思。是为了更好地迎接困难。)

2、自由发言,谈谈从诗中想到了什么 ?

这个环节,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体现阅读课教学在通过课内阅读的方法,把它运用在课外阅读上,既是方法的运用,又是学生阅读多元性的展示,个性的发展。因为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谈的人生,“人与自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样,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怎么办?这里再一次阅读汪国章的诗,无疑又是一次对人生的感悟。

(六)、读写结合:学了本文后,叙写自己遇到的一次困难,来说明一个道理的短文。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本节课读写结合的最后一个终点站。因为这篇课文是写的作者亲身体验的一件事,它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从读到写,既开源,又导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是读写结合的特点。而这篇课文从故事的叙述,到揭示蕴含道理的过程,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实质上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再一次体现。

(七)、课堂教学结尾,再次创设情景,情感的熏陶,在人生道路上同启迪。和学生共同呤诵课文的最后一段,激励学生在人生中应有作家的气 整体把握

文章体裁为叙事散文(散文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不同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古文体。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体裁:记叙文。中心: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困难解决不了,但只要把它们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最终就会成功。

写作特点:

1.运用伏笔,记叙周密。本文脉络清晰,明显分为冒险,脱险,人生感悟三个部分处处巧用伏笔与此照应,记叙周密。前面交代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后面才有别的孩子都上去了,惟独“我”卡在中间,上不去,下不来。

2.心理描写极具表现力。如“颤抖”“冷汗直冒”“哀求”等就写出了“我”当时极其恐惧的心理。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作者莫顿·亨特(美),入选初一语文,主要写小亨特幼年体弱怯懦,在一次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利带着他的父亲找到了他,指导和鼓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亨特信心大增,一步一步地爬下来,最终脱险。

3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了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些小困难一个一个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词语意思注音造句

训诫(xùn jiè):告诫,教导。老师训诫我不要冒险。

耸立(sǒng lì):高高地直立。平地的另一边耸立着一座大山。

迂回(yū huí):曲折回旋。我们从一条迂回的小路回到家。

凝视(níng shì):聚精会神地看。他凝视着老师。

啜泣(chuî qì):抽噎,抽抽搭搭地哭。他啜泣着。

纳罕(nà hǎn):诧异,惊奇。我正纳罕他说的话。

瘦骨嶙峋(shîu gǔ lín xún):形容人十分瘦。他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îu tiào):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看见刀就在眼前,他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tïu yūn mù xuàn):头发晕,眼睛发花。他在上面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文中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他小心翼翼地捧起茶杯。相关背景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次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

二、文章脉络

文章共23段,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6),起因:别处花样去爬悬崖。

第二部分(7~15),经过:中途被抛,进退两难。

第三部分(16~22),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第四部分(23),启示: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写作方法

1、叙事技巧娴熟

本文在叙事中注意前后照应,注意设下伏笔,使得文章记叙周密。“我”的病弱在文中前后照应。文中几处提到杰利,笔笔都有匠心,杰利叫我“别做胆小鬼”、杰利的不放心都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本文采用倒叙的笔法,用笔俭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结束回忆也用笔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收与正文浑然一体。

2、描写准确恰当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

文中人物的语言准确地反映出人物各自的性格。如“我”的胆怯、父亲的耐心细致,都在文中有恰到好处的描写。

“我”的动作、心理使得整个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景物描写的交代、渲染、衬托作用,都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3、小中见大,哲理深刻

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平白,但仍耐人品读。就选材而言,无疑是“以小见大”的典范。这样的小事,无论对哪个人而言都是比比皆是。小事的升华得益于“走一步,再 走一步”这一平白却富有冲击力和音乐感的标题表述方式,当然也得益于作者对人们常规思维的突破:人们常常习惯目光长远,却常常忽视“走一步”与“再走一步”对困境中的人生巨大的支撑力量!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以孩子的口吻叙事使本文更适于孩子们阅读。无论情节叙述、心理描写还是语言风格都属于孩子们。这篇文章也给那些成人化的学生作文提供了优秀的反例,它让人深思:对孩子而言,到底什么事才是有意义的“事”呢?

四、重难点导析

⑴“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解决这个困难的关键是什么?

“我”和小朋友们在游戏中,不经意地爬上了一堵垂直的峭壁,下不来,“我”很恐惧,伏在岩石上不敢动弹。暮色中父亲用手电筒照着,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将一个大困难转化为一个个小困难,一个个自己稍作努力就能解决的困难。在解决这些困难中,“我”逐步树立了信心,直至信心大增,直至克服了困难。

⑵“我”遇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能分别说说吗?

这个题目设计旨在引导大家养成细心阅读的习惯,学会边阅读边归纳、分析。困难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①悬崖陡峭,在“我”眼中是一堵高不可攀的险峰;②“我”孱弱多病,八年来身体一直不好;③暮色苍茫,大地越来越暗。

⑶为什么别的孩子爬上山顶,而“我”不能?文中好多处提到“杰利”,有何用意?

此题仍然是培养我们细致阅读的习惯。“我”不能爬上山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我”的身体原因造成的。文中多处提到了“我”体弱多病,细心阅读就不难发现,“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是直接交待,“我”“全身颤抖,冷汗直冒”“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心惊肉跳”“几乎晕倒”以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等是侧面暗示。阅读中要善于找出这些带有铺垫作用的句子,体会写文章的周密表达。

多处提到“杰利”,也是行文的需要,一方面表现他是富有友情的。起初他鼓励“我”“别做胆小鬼”;当大家离去时,他“看起来好像有点不放心”;最后是他领着父亲来找我的。杰利是个和其他孩子一样贪玩,又有别于其他孩子的小朋友。另一方面因为杰利这个富有友情的小朋友的存在,为后文与父亲找到此处埋下伏笔,使文章行文更加严密。

⑷你对父亲找到“我”后不上山崖去接“我”是如何理解的?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理解文章的深层次的内容。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孩子。细读父亲怎样教“我”下来,很值得人深思。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历一次磨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父亲这样做,只给指导、鼓励,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

⑸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石架的情形吗?

从内容上看,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已不局限在“我”那次下悬崖石架的经历了。而是指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在面对这些挫折时,不要想整个困难有多大,而只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一步步走,直至解决所有困难。在文章中,这段文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哲理凸现在读者眼前。

“走一步,再走一步”首先是指那次“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其次还指人生面临挫折时克服挫折的一步步具体行动。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我”爬到石架,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似乎能办得到”,第一步成功,“顿时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这个经验,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

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哲理是有普遍意义的,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感悟对于写作也极重要,这篇课文记叙的虽然只是一次历险,立意却很高,富有教益。

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获得多方面的教益。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细读父亲怎样教孩 子下来,很有意思。看来,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自己只给予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

再看五个孩子。是杰利去把父亲找来的,他是富有友情的。其他四个孩子呢,则把“我”丢在那儿不管,还无情地嘲笑,对一起玩的伙伴竟然如此,真够恶劣。

记叙的周密值得借鉴。为什么五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吓得要死呢?文章多处提到自己的病弱,就是伏笔。几处提到杰利,笔笔都见匠心。关于悬崖,既说明其险,又说明险的程度,都是必要而周密的交待。“我”的心理活动也写得很好,值得揣摩。问题研究

1.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其作用是?

开头一段是说孩子们怎么会想到爬悬崖的,之所以写天气闷热,是因为“我”心情很烦躁,很郁闷,就写了动因。渲染孩子们心情烦躁的气氛,为下文写想爬上悬崖去凉爽凉爽埋下伏笔。

2.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3“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踩”字?为什么?

不能,探字体现出我十分小心,深入的刻画“我”体弱胆小的特点,也只有用探这个动作十分小心的词语,才可以引出下文“我”信心大增,最后成功脱险的过程。

4.名句鉴赏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点明文章主旨,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

5.本文的感情基调是?

对战胜困难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6.找出生活哲理的句子,并简述在文中的作用。

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其作用是揭示中心(深化)主题。相关练习

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领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本题着眼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意思。既练朗读,又练说话。朗读要以“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要求给予指导和评价。

复述: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激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亨特信心大增,一步一步地爬下来,终于脱险。生活哲理: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

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班里出一期专栏。

下载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二教材

    关于课后“研讨与练习”分类:(30篇课文共92个题目,以三题居多,占65%,四题和二题次之,分别占26%和9%)  品味语句含义、写法或表达效果等的有(共21个题目,占总题目的23%):《新闻两则》 二......

    教材分析

    故乡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品味课文的抒情意......

    三科教材

    三科教材: 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将于9月1日启用,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将使用统编教材。 据教育部部长助理、教......

    法制教育教材

    第一课:‚法‛伴随着我们成长 一、 法制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

    剪纸教材

    剪纸 目录 一、定义二、简介三、历史 四、传统剪纸工具与流程(一)剪纸的工具及说明(二)传统操作流程 五、创作手法 六、几种常见的题材七、常见图案的剪纸方法 八、装裱 九、......

    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是教师研究的永恒主题 自从2010年太原市实施“123”全全行动计划,我深入到太原市不同县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主要的问题是目标......

    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教材解读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

    家庭教育教材

    文凤小学《家庭教育》订购情况领取170本 一年级一班56本 一年级二班58本 一年级三班48本 还剩8本2013-12-4 2013年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