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了解行政法的法源、分类和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二 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特点:第一,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第二,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第三,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第四,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第五,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三 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主体、客体和内容。四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五 行政法的法源和特点
(一)法源: 1 宪法 2 法律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 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6 行政法的其他渊源。六 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是仅次于宪法,与刑法、民法并列的我国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的涵义 二 行政法的分类 一般行政法与特殊行政法 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了解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掌握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点
(一)含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二)特点:
普遍性 基础性 特殊性 二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 三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 一般掌握内容 自由裁量权的含义
第三章 行政主体的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主体的概念;了解行政主体的范围;掌握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二 行政职权的含义、内容与特征
特征: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三 行政职责的含义与内容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二 行政优先权、行政受益权的含义与内容
第四章 行政机关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性,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与体制;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及其法律调整;掌握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的类别。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与特征 二 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 三 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 1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2 层次制与职能制 3 集权制与分权制
四 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
(一)国务院
(二)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三)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四)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七)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机关的种类 二 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
三 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调整及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 公务员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公务员的概念和法律地位;掌握行政职务关系的内容和属性。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公务员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二 行政职务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三 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一般掌握内容
一 公务员两种法律身份的划分 二 公务标志及其意义
第六章 被授权的组织和被委托的组织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被授权组织的类型和被委托组织的法律地位。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授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 被授权组织的类型及法律地位 三 行政委托的概念与特征 四 被委托组织的法律地位 五 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 一般掌握内容 行政委托的条件
第七章 行政相对方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相对方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了解行政相对方的分类。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相对方的概念 二 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 一般掌握内容 行政相对方的分类
第八章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法制监督的含义及其构成,掌握行政法制监督主题的监督方式。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法制监督的含义 二 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 三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方式
第九章 行政行为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了解行政行为的分类以及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掌握行政行为的内容、效力及成立条件。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 行政行为的内容和效力 三 行政行为的成立及合法要件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行为的分类
二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
第十章 行政立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立法的概念与特点;了解行政立法的分类、原则及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掌握行政立法主体及立法程序。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立法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原则 二 行政立法主体 三 行政立法的基本程序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立法的分类 二 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第十一章 行政许可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许可的含义、特征及意义;了解行政许可的分类;掌握行政许可的程序。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许可的概念与特征 二 行政许可的意义 三 行政许可的程序 一般掌握内容 行政许可的分类
第十二章 行政强制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强制的含义及特征;了解行政强制的种类,行政强制执行与其他概念的区别,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及程序,掌握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特征、性质、种类及实施方案。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强制的含义与特征
二 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特征与性质 三 行政强制的种类
四 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强制的种类
二 行政强制执行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三 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 四 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五 即时强制的含义、种类和条件
第十三章 行政合同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合同的概念、特征与作用;了解行政合同的种类,变更和解除;掌握行政合同履行的原则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合同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二 行政合同履行的原则 三 行政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合同的种类
二 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和解除
第十四章 行政指导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指导的概念和特征;了解行政指导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行政指导的意义与作用,行政指导中的行政救济;掌握行政指导的分类。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指导的概念和特征 二 行政指导的种类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指导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二 行政指导的意义和作用
第十五章 行政处罚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了解行政处罚的管辖、执行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理解行政处罚的原则;掌握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适用及程序。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 二 行政处罚的原则 三 行政处罚的种类 四 行政处罚的设定 五 行政处罚的主体 六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 七 行政处罚的程序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处罚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二 行政处罚管辖的确定 三 行政处罚的执行
第十六章 行政监督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监督的概念及其监督行政行为的关系。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监督的概念及其与监督行政行为的关系 二 一般行政监督的概念、种类和方式 三 行政监督的概念和特征 四 监察机关的任务、职责及权限 五 审计监督的概念及要素 六 审计机关的职责与权限 一般掌握内容
一 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意义与作用 二 行政监察的程序 三 审计监督的种类 四 审计监督的程序
第十七章 行政责任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违法、行政不当的概念;掌握行政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了解行政责任的追究和承担。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违法、行政不当的概念及行政违法的特征 二 行政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责任的追究 二 行政责任的承担 第十八章 行政救济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救济的概念及特征;了解行政救济的途径。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行政救济的概念与特征 一般掌握内容 行政救济的途径
第十九章 行政复议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复议的原则与作用,行政复议参加人的范围;掌握行政复议的范围及管辖。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 二 行政复议的原则与作用 三 行政复议参加人的范围 四 行政复议的范围 五 行政复议的管辖 一般掌握内容 行政复议的基本程序
第二十章 行政赔偿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范围,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 二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三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 四 行政赔偿的范围 五 行政赔偿责任的例外 六 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资格与范围 七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赔偿的程序
二 行政追偿的概念、要件及追偿人与被追偿人 三 我国国家赔偿方式
第二十一章 行政诉讼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了解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行政诉讼法的作用;掌握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和基本原则。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二 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 三 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四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二 行政诉讼法的渊源
第二十二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确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原则和方式;明确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的范围和不予受理的事项;掌握行政诉讼的管辖。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二 行政诉讼管辖的基本内容 一般掌握内容
一 确立受案范围的原则和方式 二 确立行政诉讼管辖的原则
第二十三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诉讼参加人、当事人的范围;掌握原告、被告、第三人及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诉讼参加人与行政诉讼参与人的概念与范围 二 当事人的概念与特征 三 原告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四 被告的概念、特征及被告的确定 五 第三人的概念与特征 一般掌握内容
一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 二 共同诉讼的概念与种类 三 诉讼代理人的权限与诉讼地位
第二十四章 行政诉讼证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特点;把握诉讼证据的分类;弄清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特点 二 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 三 举证诉讼的举证责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行政诉讼证据的来源
二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审查判断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
第二十五章 行政诉讼程序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起诉的概念与条件;掌握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及审理方式。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起诉的概念与条件
二 第一审程序的概念与审理方式 三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与审理方式 四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与审理方式 五 执行的概念、根据和条件 一般掌握内容 一 起诉的程序与方式 二 第一审程序的基本内容
三 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四 执行的基本程序与执行阻却
第二十六章 行政判决、裁定与决定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的依据;明确行政判决、行政裁定和决定的概念;掌握判决的类型,裁定和决定的适用范围。学习内容提要 重点掌握内容
一 行政判决的概念与类型 二 行政裁定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三 决定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一般掌握内容
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的依据
第二十七章 涉外行政诉讼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和一般原则;了解对外送达方式与特殊时限。学习内容提要
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和一般原则
第二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期末作业考核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满分100分
一、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不能自由处分。(4)行政法律关系引起争议后,行政机关有单方解决、处理权。2.行政处罚与执行罚的区别。
答:1)行政处罚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执行罚属行政强制行为中间接强制的一种。(2)行政处罚是给予违法者以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而执行罚是对违法者科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3)行政处罚措施只能对一事适用一次,而执行罚可反复适用。3.简述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
答:(1)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指当行政相对人因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在诉讼期间,不停止该具体行政行为执行。(2)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的原则。(3)不调解原则。在行政诉讼中,不能以调解为结案方式。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除外。(4)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5)有限变更原则。指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一般不得变更,只是对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判决变更。
4.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的区别。
答:(1)产生的前提不同。行政补偿因合法的行政行为引起;行政赔偿则以行政违法为前提。(2)是否适用等价原则不同。行政补偿不适用等价原则;行政赔偿适用等价原则。(3)发生的时间不同。行政补偿可以在损失发生前进行先行补偿;行政赔偿必须以损害事实的发生为前提。(4)处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赔偿因涉及违法,多数国家允许司法审查;行政补偿纠纷一般都由行政机关解决。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及与公正原则相关的制度。
答: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1)公正原则。(2)公开原则。(3)保障基本人权原则。(4)效率原则。与公正原则相关的制度有(1)听证制度。(2)回避制度。(3)合议制度。(4)说明理由制度。(5)职能分离制度。(6)不单方接触制度。(7)记录备案制度。(8)复审制度。2.结合实际,谈谈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
答:依据行政法理论,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 个人或组织的申请,做出决定允许其从事某种活动,行使某种特权、获得某种资格能力的行为。行政许可从实质上讲是以法律禁止为前提条件的。即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或社会安全、将个人、组织的某些行为或活动权利规定为普遍,普遍禁止,但同时又规定,对于符合合法条件的,行政机关可通过其许可行为解任禁止。行政许可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行政许可是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的,不属于行政机关根据职权所主动发出的行政行为。第二,行政许可是一种赋予被许可的相对人权利的行政处理行为,不同于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实质在于增加当事人义务的行政处罚、强制执行、征税等义务性行为。第三,行政许可在性质上一种特许,即个人或组织所申请许可的事项,对一般人是禁止的,但不意味对任务人禁止。第四,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的行政行为。即必须有正式的法律文件,例如:许可证、执照等才能成立。
行政许可作为行政机关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其本身具有法律效力。这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1、证明力,2、确定力、3、拘束力。
行政许可制度是现代化社会各国普遍使用的对社会和经济进行管理的重要制度。它的主要功能作用在于:第一,有利于国家对社会以及其他事务的宏观调控。第二,有利于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体现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第三,有利于保护个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必须遵循的七项原则,即,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以及无偿原则。3.试论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及其选择。
答:1.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指行政程序法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形成的总体特征。行政程序法可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立法者可按照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进行选择,强化或突出某方面的作用。这种选择使一国的行政程序法形成一定的目标模式。从目前各国情况分析,主要分为控制型、权利型和效率型三种。
(1).控制型模式表现为以控制下级行政机构,防止其偏离统治意志为目的。其特点包括设置多层级的审批制度,自上而下的监察制度、复杂的控告和抗告制度、秘密的内部侦控制度等。
(2).权利型模式的突出特征是更多考虑监控行政权的行使。着重防止和控制其滥用,以最大限度的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益)不受侵犯。美国、韩国、日本的行政程序法属此种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
1)规范重心在于规范和监控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尤其对行政强制、制裁等程序做出严格、细致的程序规定。较少或不规定内部行政程序。
2)重视与行政相对人权利行使和保障利益获得等相关程序,诸如参与、申请、申辩、告诉等程序的规定。
3)注意划分清楚行政权力与行政相对人权利的界限,尤其是后者权利的全面、完整和可操作性。4)以对行政相对人切身利益构成重大影响的听政程序为核心内容,对之具体、详尽的规定。有关听证的规定与其他内容中占比重最大。
5)设计程序时应首先考虑达到结果的公平、公正性。6)司法化程度高。(3).效率型模式的明显体现在于立足行政效率的宗旨,着眼于促进行政职权的有效行使和管理目标的迅速实现,尽可能减少行政机器运转过程中的阻力。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的行政程序法可划归此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
1)职权主义倾向明显,赋予行政机关较大的行政主导权和较宽的自由裁量权。
2)规定了一些用以提高效率的特别制度和程序。如西班牙行政程序法中的“紧急审理”制度、“兼并程序”。德国、葡萄牙行政程序法中确立了若干听政排除事项。此外,对时效的规定要求严格,规定时附以违反的法律后果。对有关行政协助、申诉不停止执行制度的规定也较为详尽。
3)在程序的设计方面,重视其科学性、连续性和灵活性,力图简约易行。尤其给紧急、复杂情况下行政主体处量事务,留下必要的空间和余地。
4)对行政相对人的参与权利重视不够,通常仅作较原则、抽象的规定,有关听证制度的内容欠详尽,行政法律救济的制度及程序也着墨不多。
5)司法化程度不高。
但从现行的各国行政程序法看,纯粹选择一种模式的比较少见。大多数国家都以一种模式为主兼容其他模式。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数国家倾向于选择权利与效率兼顾的模式。其特点是,既尊重公民权利,反对违法及不当行政,又赋予行政官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在程序足以体现公平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行政行为过程步骤紧凑、简便易行,注意程序的科学性;在划清行政职权与公民权利界限的前提下,注意明确行政官员的职权与职责等。
2.从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共同点、不同点及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具体衔接关系论 述。
4.结合实际,谈谈比例原则在行政法运行过程中的运用。
答: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基础性、自身的特殊性,它应能反应出行政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法律的本质特性。主要表现在:(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规范制定的依据(2)当行政法具体规范不明确或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直接适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也可以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出法律解释。
行政法的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所谓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破坏。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的行政法律规范。程序法则通常是为保证行为程序公正,没有偏私,从而保障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执行这一原则的制度是回避制度。
(二)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
(三)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行政合法性原则通常要求行政权依法律的规定存在,行政机关依法设立并应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具体讲,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才能存在
(二)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二者不能偏废。
(三)任何行政职权的授权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行政合法性原则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行政主体应严格依法办事,行政管理活动应有法可依,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进行。这里所讲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不仅仅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宪法、法律,还有国务院指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规章、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较大的室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乡法规以及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室以上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等。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行政合理性原则基于实际行政活动的需要而存在的。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规范行政活动的法律。主要表现在:
(一)法律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活动
(二)法律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应留出一定的余地,以便使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果法律对行政活动规定得面面俱到,毫无裁量余地,则最终可能导致行政机关束手无策。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其具体要求主要有:
(一)行政行为 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的目的
(二)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总之,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行事符合常理。自由裁量权赋予行政机关更多的权力,因此应受到更多的限制。既要防止对自由裁量限制过严,使自由裁量变成羁束决定;又要防止对自由裁量的放任,使之变成专横行为,破坏行政法治。一般来说,具有不政党动机、不考虑相关因素或内容不合理的相关因素内容要合理是相互联系的,共同形成对行政自由裁量的实质控制,使行政法治得以完善。在现实生活中,行政合法性原则贯彻得非常不好。如有的行政机关没有职权的情况下,却要行使所谓行政权力。如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这样的案件:一城管大队执法人员拦截大货车,要求罚款。罚款的理由为,该车拉散装建筑废弃铁丝,没有罩蓬布。违法嫌疑人进行申辩,执法人员不但不听申辩,并强行扣了大货车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不交罚款,就不发还机动车驾驶证。很显然城管大队无权扣机动车驾驶证,但就是这听起来象个笑话事情在现实中的确发生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嫖娼最高被处罚5000元。然而在现实中,被处罚多少数额的都有,大多数被处罚10000元,7000元、6000元情况不等。往往这种处罚是以公安派出所名义进行作出的,并且罚款不出具任何收据占了不小的比例。事后当事人想起诉到法院,却连个收条也拿不出来。嫖娼,不但违法,而且影响家庭,影响工作,影响一个人的仕途升迁。所以某些公安干警抓住违法嫌疑人的这一心理弱点,不仅仅是罚款,简直是有“敲诈”嫌疑,使用精神逼迫的手段迫使违法嫌疑人主动交纳高额罚款。象这样执法,不但执法主体不正确,即公安派出所无权行使象这样的大额罚款,而且罚款数额过高,直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另外行政行为程序不合法。最基本应给违法嫌疑人出具一张收据,告知违法嫌疑人违反了什么法律,有哪些行政救济手段。所以行政合法性原则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得不够顺利。行政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得也非常不利。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双方发生欧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之规定可以实施拘留。当事人常反映“为什么只拘留我,不拘留对方?”我们或许常做这样的解释,法律只是说“可以”拘留,而没有说应当拘留。所以说只要拘留合法即可,被拘留的人不能强行要求公安机关拘留对方。这种解释只是对行政合法性进行的,没有解释行政行为为什么经常合法但不合理。拘留斗殴一方,不拘留对方,显然不合理,不公平,不能说服人。行政机关应一视同仁,同等情况,应给予相同的行政处罚。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是非常好,但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得非常不利。实现依法行政的梦想,还有待时日,有待于努力
第三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期末作业考核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满分100分
一、简答(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不能自由处分。(4)行政法律关系引起争议后,行政机关有单方解决、处理权。:
2.行政处罚与执行罚的区别。
答:(1)行政处罚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执行罚属行政强制行为中间接强制的一种。(2)行政处罚是给予违法者以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而执行罚是对违法者科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3)行政处罚措施只能对一事适用一次,而执行罚可反复适用。
3.简述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
答:(1)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指当行政相对人因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在诉讼期间,不停止该具体行政行为执行。(2)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的原则。(3)不调解原则。在行政诉讼中,不能以调解为结案方式。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除外。(4)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5)有限变更原则。指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一般不得变更,只是对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判决变更。
4.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的区别。
答:(1)产生的前提不同。行政补偿因合法的行政行为引起;行政赔偿则以行政违法为前提。(2)是否适用等价原则不同。行政补偿不适用等价原则;行政赔偿适用等价原则。(3)发生的时间不同。行政补偿可以在损失发生前进行先行补偿;行政赔偿必须以损害事实的发生为前提。(4)处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赔偿因涉及违法,多数国家允许司法审查;行政补偿纠纷一般都由行政机关解决。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及与公正原则相关的制度。
答: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用以指导行政程序法的制定以及其下一实施的基本准则或原理。它是高度地提炼、凝聚行政程序法的精神、涵盖总结了行政程序法的内容。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1、法律正当程序原则。法律正当程序原则公认是程序正义的主要体现。概括行政法上适用法律正当程序原则之最核心要求有:一是在行使行政权力可能相对人产生不利影响时,须先听取当事人意见。不能片面地认定事实,剥夺对方的辩护权利。概而言之,正当程序是要求将对相对人能产生或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司法化。
2、自然公正原则。自然公正原则初建于英国。就自然公正原则内容而言,又由两个基本的程序原则组成。其一是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其二是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吸取相对人意见原则,是指任何人或团体在行使权力可能使别人受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相对人的意见,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该原则的核心要求,是不让个人蒙受不利而又没有陈述意见的机会。这一原则又含三个构成要素:首先,要求保证相对人在合理时间以前得到通知。其次,让相对人了解行政机关的论点和根据。再次,提供对相对人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不能作为自己案件法官原则,还被总结为“任何人不得自断其案”之法谚。该原则的重要意义是避免偏私。
3、比例原则。所谓比例原则,是指要求实施行政权时,在目的与手段之间要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4、透明度原则。程序公开实质是现代民主政治向行政权提出的公开行使的要求。坚持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将行政权运作的基本过程公开于社会,接受社会的监督,防止行政权的滥用等。
5、保障基本人权原则。即是说,出于对基本人权尊重和保障,在行政行为中尽量减少乃至于消除对一般公民基本权利或利益的不利影响或损害。
6、效率原则。行政效率是现代行政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与法律正当程序原则、自然公正原则相关的制度
(1)听证制度。指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时,就有关问题听取当事人评论意见,同时予以说明解释的制度。听证制度被公认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对行政公正起根本性的保证作用。
(2)回避制度。指公务员在代表国家实施某一具体行政行为时,例如:与当事人具有亲属、爱憎、金钱等方面的利害关系,就不能参与该行政行为实施的制度。其基本内涵是:任何人不得裁决与自己有关的案件。公务员在已知自己与所处理案件存在利害关系时,应自动回避,行政相对人亦可提出请求,由行政首长命其回避。
(3)合议制度。指行政机关(通常指实行委员会集体领导制度的机关),对涉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事项,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或裁决的制度,基本内容为:合议制机关具有独立的不受干涉的行政决定与裁决权;合议机关必须由三名以上成员组成。举行合议之际也应三人以上出席。决定或裁决须取得合议组织半数以上同意方得生效;参加合议的成员对于自己的投票有陈述或不陈述理由的权利,有将其理由制度笔录,并对这作为要更正的权利。
(4)说明理由制度。指行政机关在做出对行政相对人不利的决定时,必须说明做出该决定的事实原因和法律依据的制度。说明理由制度是行政程序法中的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有利于鉴别针对自己的行政决定、决策是否正当合法,理由是否充分,以便在需要时通过行使诉权等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职能分离制度。指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利益问题做出决定,特别是对行政相对人实施行政处罚时,其调查控告职能应与裁决职能分离的制度。负责调查违法事实和提起指控的公务员,不能参与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处罚的裁决,负责做出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处罚的裁决的公务员,不能与负责调查指控的公务员事先相互协商和交换意见。
(6)不单方接触的制度。指行政机关在处理两个以上行政相对人的具有互相排斥利益事项时,不允许单方接触的制度。
(7)记录备案制度。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听证、做出行政处理或处罚、行政裁判等,均须制作记录,建立案卷,以备查阅的制度。
(8)复审制度。指行政机关做出决定或裁决后,应给予行政相对人一方当事人提出复议、诉讼或申诉的机会,当相对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诉或诉讼请求时,有关决定或裁决应受到法院、上级行政机关或同级行政机关中专门机构重新审查的制度。复审制度应包括复议制度和司法审查制度两种。
2.结合实际,谈谈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
答:依据行政法理论,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个人或组织的申请,做出决定允许其从事某种活动,行使某种特权、获得某种资格能力的行为。行政许可从实质上讲是以法律禁止为前提条件的。即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或社会安全,将个人、组织的某些行为或活动权利规定为普遍,普遍禁止,但同时又规定,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其许可行为解除禁止。
行政许可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行政许可是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的。不属于行政机关根据职权所主动发出的行政行为。第二,行政许可是一种赋予被许可的相对人权利的行政处理行为,不同于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实质在于增加当事人义务的行政处罚、强制执行、征税等义务性行为。第三,行政许可在性质上是一种特许,即个人或组织所申请许可的事项,对一般人是禁止的,但不意味对任何人禁止。第四,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的行政行为。即必须有正式的法律文件,例如:许可证、执照等才能成立。
行政许可作为行政机关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其本身具有法律效力。这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1、证明力;
2、确定力;
3、拘束力;
行政许可制度是现代社会各国普遍使用的对社会和经济进行管理的重要制度。它的主要功能作用在于:第一,有利于国家对社会经济以及其他事务的宏观调控。第二,有利于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体现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第三,有利于保护个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必须遵循的七项原则,即,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以及无偿原则。
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包括申请与受理、审查、决定三个环节。
针对行政许可实践中存在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重许可、轻监管或者只许可、不监管,不该准予许可的乱许可或者该许可的又不许或等问题,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的监督与责任制度。
(一)关于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法规定,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同时,针对一些行政机关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的现象,行政许可法着重对实施行政许可之后的监督检查作了四个方面的规定:1,书面监督检查制度;2,实地监督检查制度;3,属地管辖制度;4,举报制度。
(二)关于法律责任制度。行政许可法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行政机关违法设定、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1,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2,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3,实施许可后不履行监督职责的法律责任。
第四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资格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D.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满分:3 分
2.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A.行政复议判决 B.行政复议决定 C.行政复议裁定 D.行政复议仲裁
满分:3 分
3.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A.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 B.不得收取超额费用
C.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 D.无相关法律规定
满分:3 分
4.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A.1年 B.2年 C.6个月 D.3个月
满分:3 分
5.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行政诉讼,其管辖人民法院是()。
A.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B.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D.协商确定管辖法院
满分:3 分
6.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一般由()。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原告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D.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满分:3 分
7.《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A.变更 B.撤销 C.发回重审 D.继续履行
满分:3 分
8.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满分:3 分
9.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法剥夺某人的人身自由。在这里,()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A.县办公室 B.县公安局
C.县人民政府 D.县人事部门
满分:3 分
10.张某和李某是邻居。在一起行政案件的执行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将案外人李某的一间房屋当作被执行人张某的房屋强行拆毁。李某提出赔偿请求,该损失应由谁赔偿?()
A.由张某负责赔偿
B.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负责赔偿 C.由人民法院负责赔偿
D.属于意外事件,由李某自己承担
满分:3 分
1.下列属于行政救济特征的是()。
A.行政救济以行政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B.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C.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D.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主体的合法权益
满分:5 分
2.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属于复议机构的职责的是(A.向有关组织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B.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决定 C.对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D.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满分:5 分
3.行政赔偿的方式有()。
A.返还财产 B.恢复名誉 C.恢复原状 D.支付赔偿金)。满分:5 分
4.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有()。A.国家行为 B.行政立法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满分:5 分
5.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对哪些行政案件拥有一审管辖权()?
A.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
C.对国务院各部门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D.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满分:5 分
6.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必须符合下列条件()。A.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满分:5 分
7.《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A.法律 B.行政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
满分:5 分
8.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根据法律规定,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情形是()。
A.原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人民法院根据原告的申请或依据职权,裁定停止执行的 C.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停止执行的 D.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满分:5 分
9.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A.原告 B.被告 C.代理人 D.第三人
满分:5 分
10.国家机关行使追偿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已经向受损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支付了赔偿金、返还了财产或恢复了原状
B.赔偿义务机关已经向受损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支付了赔偿金、返还了财产或恢复了原状
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提出行政赔偿的请求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对加害行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 满分:5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得分:18 1.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国家赔偿仅指金钱赔偿。()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视听资料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行政诉讼案件的起诉应以书面方式,即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14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活动。()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权限范围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第五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1—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个体户朱某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工商局发现后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下列关于该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
A.工商局应及时告知朱某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B.举行听证的有关费用由工商局与朱某合理分担正确
C.李某既可以自己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1-3名代理人参加听证正确
D.工商局应依照听证笔录作出最终的处罚决定正确
(2)某县公安局因彭某拒绝交纳罚款,将彭某店内搅拌机扣押。一个月后,该局通知彭某将搅拌机领回,但该机器在扣押期间被借用遭到部分损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某县公安局的扣押行为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正确
B.某县公安局的扣押行为应当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授权,否则构成违法正确
C.某县公安局退回被扣的机器即可视为对扣车行为违法性的确认
D.某县公安局应满足彭某提出赔偿其机器维修费、机器被扣期间停产的收入损失的要求
(3)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列许可机关的哪些行为不符合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的有关规定?
A.某行政机关制作的企业设立许可登记文本中,要求申请人填写企业负责人的婚姻、血型和父母的情况正确
B.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中将其中的一个邮政编码写错,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工作场所太小为由要求申请人回去改正,第二天再来递交申请材料正确
C.某机关作出了准予某公司成立的行政许可,在决定作出后8天才将行政许可证件向申请人颁发
D.某煤矿企业主在其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40日时,向有关机关办理了延续登记手续,该机关在两个月以后仍没有作出是否延续的决定正确
(4)下列哪些做法违反《公务员法》的规定:
A.某公安局处长张某因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基本称职,被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正确
B.某市工商局干部王某到该市某国有企业中挂职锻炼一年
C.某市知识产权局与技术员王某签订的公务员聘任合同,应当报该市组织部门批准正确
D.某县商务局办事员李某对在定期考核中被定为基本称职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正确
(5)下列关于行政行为拘束力的表述正确的()
A.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不再争议性,相对人不得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B.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正确
C.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D.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正确
(6)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执行法律规定的事项正确
B.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能的事项正确
C.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
D.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对有关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事项正确
(7)金某写检举信而遭到殴打,于案发当日向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报案,九天考资但派出所久拖不理。金某向区公安分局申请复议,区公安分局以未成立复议机构为由拒绝受理,并告知金某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金某可以向某区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正确
B.金某可以以某派出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正确
C.金某可以以某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正确
D.应当对某区公安分局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正确
(8)对于原告在诉讼中的举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原告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可以认定该行政行为合法正确
B.原告逾期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C.原告在一审中没有提供而在二审中提供的证据,法院绝对不予采纳正确
D.对于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原告一律必须证明自己提出过申请正确
(9)下列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原告资格是充当行政诉讼原告所应具备的条件正确
B.有原告资格的人一定而且也只能是原告
C.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是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
D.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是其主张权益的享有主体,我国行政诉讼不存在他人诉讼和公益诉讼正确
(1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的,作为例外处理: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正确
B.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正确
C.原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D.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正确
(11)被告人经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无罪前的哪些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A.执行刑罚中被依法减刑的,对于被减刑部分的刑罚正确
B.执行刑罚中被保外就医的,对于保外就医期间的刑罚
C.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正确
D.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正确
(12)对于下列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审查的()
A.某县民政局在春节来临之际,根据生活困难程度不同,按每人100——200元的标准向低保户发放过节补助。李某一家五口获得每人100元的补助,但李某认为县民政局的行政不合理,其应当获得每人200元的补助,并以此为由提起行政诉讼;
B.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较重,被民警依法处以罚款五百元的治安管理处罚。张某认为处罚过重,提起行政诉讼;正确
C.某县人民政府向全县经销商发布一公告,规定凡经销该县甲企业产品的经销商可获得低息短期贷款的优惠政策。该县甲企业的唯一竞争对手乙企业以该规定侵犯了其公平竞争权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正确
D.王某申请行政复议后,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出复议决定。王某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复议机关予以受理。正确
(1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在二审程序中,对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证据,法庭应当进行质证。这里新证据是指:
A.在一审程序中法院应当准予延期提供而原告未提供的证据
B.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依法申请调取而未获准许,人民法院在二审程序中调取的证据正确
C.原告或者第三人提供的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正确
D.原告或第三人在二审诉讼过程中提出的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所没有反驳的证据
(14)某县人民政府为严格管理本地人力三轮车运输市场,成立“非机动车管理办公室”,并发布108号政府文件,规定本县所有人力三轮车的持有者必须到该办公室办理审批申请“三轮车运输证”方能从事三轮车运输载客业务。个体户李某未申请,办公室以县政府的名义根据上述文件对其作出责令停业、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
A.该县设定行政许可应当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B.该县人民政府发布的文件违法,其无权设定行政许可正确
C.有关机关可责令设定该行政许可的机关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正确
D.李某不服行政处罚决定,向上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该文件的审查申请正确
(15)关于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进行评价正确
B.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只能行使行政许可权,而不能行使处罚权正确
C.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组织应当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正确
D.行政机关依法举行听证的,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许可决定正确
(16)刘某因使用报废车辆运输被公路管理机关执法人员李某拦截,李某口头作出罚款20元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当场缴纳。刘某要求出具书面处罚决定和罚款收据,李某认为其要求属于强词夺理,拒绝听取其申辩。关于该处罚决定,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该处罚决定不成立,刘某可以拒绝
B.该处罚决定违法,刘某缴纳罚款后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论正确
C.该处罚决定不成立,刘某缴纳罚款后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D.该处罚决定无效,刘某可以拒绝正确
(17)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程序的?
A.因有关纳税问题与税务机关、海关产生的争议
B.公安局对中国公民出境的申请不予批准正确
C.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正确
D.对省级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正确
(18)甲购买汽车从事货物运输,但未办理税务登记,且一直未缴纳税款。某县国税局要求甲限期缴纳税款2000元并决定罚款1500元。后因甲逾期未缴纳税款和罚款,该国税局将甲的汽车扣押,甲不服。下列说法正确的()
A.对缴纳税款和罚款决定,甲应当先申请复议,再提起诉讼
B.甲对上述三行为不服申请复议,应向某县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申请正确
C.对扣押行为不服,甲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正确
D.该国税局扣押甲汽车的措施,可以交由县交通局采取
(19)上河村、下河村两村因某一土地所有权发生争议,县人民政府将该土地确定为上河村所有,下河村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向法院起诉,但仍继续占有并使用该片土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上河村无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正确
B.县政府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C.上河村可以要求县政府履行法定职责
D.上河村可以对下河村村提起民事诉讼正确
(20)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帐户内划拨正确
B.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100元至200元的罚款
C.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司法建议,由其按规定予以处理
D.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