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功夫青春》第二课教学反思+Microsoft+Wor...
《功夫青春》武术健身操第二讲教学反思
教师:谭静静 班级:五(1)班
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套路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提高所学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学习和体验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动作,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本堂课时继上节课的武术手势教学后的第二堂课。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因此在课的开头,我用武术的“抱拳礼”向学生问好,来自然地引出课题,从而自然地切入到武术的基本手型:拳、掌、勾的教学,在巩固基本手型的练习的环节。
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第二节抻拉运动。本节操的重点是并步抱拳的基本姿势的保持、开步冲拳的力度、左右格的正确姿势等。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动作的掌握和记忆较容易,但是整个的学习氛围较枯燥,为了避免这点,我对班上学生进行了分组练习,前后左右的同学进行四个人一分组,分别进行练习与记忆。主要是对刚学习的动作进行量的训练,同时在小组内进行相互的纠正与学习。老师对小组间的练习进行巡视,并对个别小组进行动作的指导与讲解。这样进行小组间的学习有助于同学间的相互学习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以往的老师一个人在前面教学生集体在下面学的枯燥学习环境,从而使课堂的氛围变的活跃。但是在分组的情况下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学生对动作的熟练程度不够时,不能进行分组。第一,学生对动作还没形成印象,在再小组间进行练习时无从下手,更容易混淆动作;第二,对动作的大致要点及动作的衔接不能够记清楚的话,更容易形成他们自己创编的套路,就没有规定动作的原型了。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分小组进行练习时,一定是在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印象较高质量的完成规定动作时进行分组练习才能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在课的巩固提升的环节,我将之前所学的步伐以及武术手型结合设计了一个游戏。在游戏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分组,两人一组进行比武,学生在游戏中不仅将所学运用于其中,而且在游戏中学生都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新才能,都不愿当这个擂台赛的淘汰者。
在课的结束前三分钟,引导学生进行了短时间的放松,主要是将前面两节的武术操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巩固。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课的整个流程上,时间的把握应该注意,前面部分的内容还应该压缩一点,多留时间让学生展示。(在这次设计中,已经注意了这个问题)
2、基本部分的内容,应该更充实一些,以便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素材来进行自主学习时的动作创编。(在这次设计中,在基本部分重新添加了基本步法的学习内容。)
3、教学中注重学生互相学习、检查、改进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
第二篇:功夫在课堂之外(教学反思)
功夫在课堂之外
——听《口语交际——我有一个梦想》有感
2014年4月22日下午第一节于学校录播室听了八(2)班陈老师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我有一个梦想》,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例。听后感觉受益匪浅,细细体味,有一点感触颇深:功夫在课堂之外。
陈老师这节课一共有七个环节:
一.导入;二.畅谈梦想:请学生们畅谈自己的梦想,并简要说说理由;三.欣赏名家演讲的视频,明确演讲的基本要求;四.课堂演讲比赛:6位小组推选的选手演讲;五.颁奖,老师寄语;六.师生同唱歌曲《隐形的翅膀》;七.作业:写周记、课后感(收获、评价、建议等)。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师生间互动多,配合默契,并且可以说整节课是真正的交给学生,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本来口语交际课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容易忽视的课题,更是一个相对难以操作的难题。而陈老师却能够很好的抓住口语交际的课堂契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最终收获了成功。
这一切我认为并非偶然,而应是陈老师长期以来于教学中的努力所收获的必然。
一.学生的预习、准备已经成为了一种自然,一种常规性的学习方式。看八(2)班的学生,80%以上的同学是人手一本练习本,里面记录了关于本课的学习内容,要求,老师课前布置的工作等。而且我发现,这并非个例,信手一翻,不仅仅因为这是一节公开课,学生就比较认真的去准备,而是一整本都是关于之前所学课文的预习、练习、准备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常说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是学习的三大步骤,缺一不可。可见预习对学好课文内容是很重要的,但因为功课多,或是学生的一种惰性,真正做到的可谓不多!
不言而喻,这里就可以见到陈老师课堂外所下的功夫了。没有长期的引导、鼓励、坚持,良好的习惯能一日而成?
二.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互动,展现了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其实陈老师设计的问题并不多,但学生们却表现出一种积极性、主动性,如第二环节“畅谈梦想”。因为准备后面进行课堂演讲比赛,不可能所有同学都参加,陈老师就准备在这个环节上多给大家机会畅所欲言。而班上大多同学也都很主动的举手想要说自己的梦想,并且“谈”的过程中展现了很强的说话功底:内容性、条理性,是有的放矢,回答得从容不迫,声音响亮。对学生来说,我认为这是很不简单的,别说这是在公开课上,那么多老师的眼睛盯着,就算平时上课,能大声、有条理的表现自己,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可以见到陈老师平时很重视引导学生加强锻炼,表现自我,主动学习,主动参与。
再就是从演讲比赛中也表露出很多东西来。因为时间的关系,参加演讲的只有6位同学,这是各小组推选出来的。从演讲的内容、声音、表情、动作,以及大多是脱稿演讲的情况再次看到,学生准备之充分,语文功底之扎实。演讲的内容看,每一位同学的演讲稿其实就是一篇优秀的作文;还有声音响亮,表情、动作到位,这些良好的表现,我想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都能从中感受到陈老师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
这样,不成功或许才是没有道理的吧?
三.学生总结、归纳、反思的能力,展示出了一种于八年级学生来说非常不错的语文素养。
完成课堂上的任务后,陈老师布置了作业:写周记,针对配齐的内容写课后感,可从收获、评价或提建议的角度写。
课后通过与陈老师交谈及与学生交流,知道陈老师鼓励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其小的方面可对每一节课,每一天作一个小结;大的方面是每周一次总结,而学生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对课堂总结、反思,表现得轻车熟路了。
这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做法。记得有一位教授说过:能上好课的是好老师,能在上好课后进行总结反思的是名老师。对老师如此,我想对学生也不外如是吧!
难怪八(2)班每次考试的语文成绩都是第一名,且与第二名的距离很大。成功真的并非来自偶然。
总之,陈老师本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除了为我以后的口语交际课教学树立了一个标杆,更引起我的深思,口语交际课是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素质的不可忽视的课堂,这之外更让我深深的感悟到,要真正的于课堂中取得成功,收获教育教学的累累硕果,课堂之外的努力与付出必不能少!
成功非偶然,功夫在课堂外。
第三篇:第二课《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歌曲《顽皮的杜鹃》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在这节课中,针对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同时活泼好动,思考问题大多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先聆听,再让学生从音乐声中去想象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再让学生中从简笔画、身体的动作等中找出音乐的节奏,整堂课富有趣味性;师生互动律动表演,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花喜鹊和小乌鸦》
在学生学唱的歌曲的过程中,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判断正误,进而正确的唱好歌曲。还要用恰当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和吐字,活泼明朗的情绪,有表情地有艺术地有表现力地唱好这一课,这样不仅要引导学生能够、体验、理解、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形象,尤其要引导学生能够认识、理解、评价音乐的风格及文化内涵。
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格进行深思,并且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实实做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表现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第四篇:青春舞曲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课《青春舞曲》教学反思
上传: 孙瑞瑞更新时间:2012-5-19 11:01:00
新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加突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也就要求教师重视音乐欣赏课,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审美能力。然而,怎样有效地展开音乐欣赏课却困扰着音乐教师,课堂教学过于文艺,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设计过于传统,很难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去把握这个度呢?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理解能力不同,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必须正确引导,来体现音乐作品的真正魅力。短暂的四十分钟使学生体会音乐的内涵和音乐中所表达的真实情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和听赏名优教师们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展示中的几点体会,在此与大家一起商榷。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教师自己首先就要对作品掌握得十分透彻,反复钻研教材,音乐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更是不可缺少的。课堂是学生的,整节课也不能使师生之间成演员和观众的关系,在课堂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要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的教育理念,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表现歌曲的多形式创作练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因为歌曲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表达学生的心声,蕴含着美好的寓意。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在学唱《青春舞曲》时,学生唱的积极主动,教师教的愉快轻松,真正体验到“解放”的感受。这种曲调和音韵的美磁般的吸引着学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由于歌曲“动听”和“耐唱”,音乐课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变得更丰富多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使音乐课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
第五篇:《舞动青春》教学反思
《舞动青春》教学反思
庾文敏
广播体操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课外活动。做广播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也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是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的基本途径。这套最新的广播体操共分9节、68个节拍,以基本体操的动作为主,动作幅度大,节奏比较快,突出动作的规范、简洁、舒展、大方、轻快、整齐,注重对学生良好身体姿态的培养。并通过设计一些简单、新颖、富有弹性的不对称动作和变奏动作来培养学生的协调性,体现该体操的时代特征。该操规范、舒展、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清晰、动感强,流畅而富有青春动感的特点,体现了中学生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青春活力。在本学期教授《舞动青春》过程中,我经常反思,向同事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如下.(一)、完整示范,简要介绍整节操的结构和重点及难点动作。
在每节操教授动作之前,教师应先做完整动作示范,让学生在脑中初步建立一个表象思维。结合简要说明,便于学生建立完整动作概念,了解动作路线、方法和节奏,以便在教学中围绕操 1 的重点动作学习。在动作教授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绪调动和表现力的激发,提高学习兴趣,使操富有活力。
(二)、分解教学,清晰每个动作的路线、方法和力度。
在教授每一个动作时,应用分解教学,分解教学先下肢动作在到上肢动作,然后完整动作学习。教授下上肢动作,首先教师要示范结合讲解,示范要慢,讲解要应用术语。交代清楚动作的起始位置、方向、路线和结束位置,并说明掌心或拳心的方向。例如,第六节腹背运动,左右手臂的交换,掌心的朝向,学生头部在下时,很难分辨清楚,需要重点提示和练习。
(三)、总结动作及音乐节拍规律,帮助学生孰记动作路线。
在学习《舞动青春》整套动作中,每一节操都有一定的运动规律,在教学中总结动作运动规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动作,有可以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率。如在《舞动青春》踢腿运动中,踢腿的速度、力度和幅度要到位,快踢慢落,动作节奏清晰,身体控制要稳定.有的一个动作要两个节拍,而不是一个动作一个节拍.如踢腿运动第一个八拍中1-2拍左脚向前成左弓步同时两臂上举.在跳跃运动中要求动作轻快,有节奏,弓步跳和开合跳分腿到位,上下肢协调配合.(四)、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相互探讨.在新操教学中,学生之间分成小组面对面练习动作,让第一排学生当老师给第二排各自对面同学喊口令练习、指导、帮助、纠正.教师进行巡视,纠正错误动作,教给学生纠正错误的方法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对动作的评价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练习中互相评价.教师需要教给学生什么是正确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说出对面同学的动作标准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你应该怎么做才会更加规范、简洁、舒展、大方、轻快、整齐。这样学生就会加深对每节操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技术动作质量。
(五)、组织小组比赛,学生个体自我展示。
小组比赛和学生个体自我展示相结合,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展开比赛活动,提高了小组之间合作意识的培养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操过程中,我采用了“小组竞争比赛”的方式,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优秀学生自我展示使他们在运动中和同学们的掌声中获得自信心,体现了当代中学生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青春活力。
总之,在目前新课程目标理念下,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同时新课程的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学生需要一碗 水,老师需要一桶水,而现在学生需要一碗水,老师就需要一泉水。这就要求我们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必须扎实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掌握全面的知识,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提高上课的效率。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坚持不懈,及时总结课堂教学的不足,努力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掌握全面的知识,有不懂的要及时向老师们请教、学习,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容易懂,容易学,在充分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庾文敏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