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二课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4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第二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第二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国学第二课教学设计

《国学课》

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无违为孝》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二课选了《为政》篇中孔子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的应答之辞,孔子针对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作了各不相同的具体回答,展现了孝的丰富内涵,强调孝的根本在于敬,也就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深处的尊敬。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每天的“每日一诵”小课程,初步能够正确诵读论语,虽然不能了解它的内涵与实践方法,但确实感受了君子基本的行为方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及原文的大意。

3、体察孔子对四人“问孝”回答的异同,理解“孝”的丰富含义,做到在现实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读文、背文。

教法与学法:

以故事引入课题,留下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引入内容,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阅读,通过“引、读、猜、证、悟、疑、结”七个环节,让学生在反复的涵咏中,体会“无违”的涵义,从而理解大意,达成目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时确定: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从第1课《孝为根本》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孝悌”是“为仁之本”。那么孔子在教学中是怎样把自己对“孝”的理解教给学生的呢?学了第2课后我们就会了解孝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并能借此对孔子的教学风格有所了解。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引出课题,一起走近儒家名士关于孝的谈论板书课题:无违为孝。

二、读: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课。做到读音正确、断句规范。1、2、3、4、根据学生自读情况,教师指名读,对字音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指导。指名学生验证读,当学生基本通读之后。教师范读。师生配乐读。

提问:这几段选段介绍了哪些人关于孝的疑问?学生回答:(展示课件相关)。5、6、7、追问:你认为孝应该是怎么样体现?指名答

师:孔子认为什么做法才算是孝的风范?请大家找出来,集体读一读。出示课件:无违。

三、猜:请大家合上课本猜一猜,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先理解字词,再理解讨论句子意思。)

证:翻开课本,结合注释,进入证义环节。教师展示句意,学生齐读。

五、悟:同学们,结合课文,找找孔子关于孝的回答?

四、学生讨论,回答。板书

1、举手读。

2、四个学生都向孔子问孝,但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孝”有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针对四人的不同特点,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说明孔子能够因材施教,真正结合弟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育。(先相互分享,再举手或者指名分享)。

3、六、出示:“无违”(板书)

疑:回到开课,说说孔子在教学中是怎样把自己对“孝”的理解教给学生的呢?

七、结:小结本课内容,本课告诉我们孝顺的行为风范。齐诵经典,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

无违

无违为孝 唯其疾之忧 孝敬父母

敬 尊敬长辈

第二篇:国学第二课

第二次 巧思妙想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成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孔子的思想代代相传,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习孔子的思想,变成国家栋梁呢?

----新斯文

【开课诵读五分钟】论语·学而

论语·学而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听故事,说经典】—提升国学素养,打造完美人格 ◎听:关于独立思考的寓言故事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小传——中华儒家创始人的传奇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农历八月廿七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在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出生。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名纥,字叔梁,是鲁国有名的武士,曾建立过战功,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又娶妾,生一个儿子,脚有疾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再娶。

叔梁纥66岁时,再娶一个19岁的年轻女子颜征在为妻。由于没有明媒正娶,所以被称为野合,说明颜征在出身低微。老夫少妻结合后,向尼丘的神灵祈祷生一个男孩,果然如愿以偿。孔子刚生下来时,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取名丘。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孔家由施氏把持,年轻的颜征在在孔家没有容身之地,只好带着儿子离开孔家,到曲阜的阙里居住,过着贫寒低下的生活。

虽然生活艰难,但没有影响孔子好学的本性。他从小喜欢读书学习。也许是生活所迫,他少年早成,15岁就意识到要学习独立生活的本领,立下远大的志向,学习各种技艺。17岁那年,母亲也去世了。

孔子18岁长成魁梧高大的身材,身高九尺六寸(大约190厘米),被人们称为“长人”。经人介绍,孔子在鲁国大夫季氏的门下做事。由于他聪明好学,做事勤快,表现出色,经常受到大人们的赞许。

19岁时,孔子娶宋国人亓官的女儿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下一个儿子。此时,国君鲁昭公正好赐一些鲤鱼给孔子。于是,孔子给儿子起名鲤。

做了父亲的孔子更加成熟,被季氏委任做一个小官吏,负责管理仓库的工作,后来被改派做监督种植和管理畜牧的工作。一直干到27岁。

孔子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工作之余没有放松学习,努力钻研周朝的礼仪制度知识,还练就优美的口才,经常去各种活动场所(如喜庆、死丧、祭祀等)做兼职司仪。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孔子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要的机遇。

当时有一个小国,叫郯国,国君才华横溢,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令百姓心悦诚服,人们称他为郯子。

鲁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郯子对鲁国保留的周朝礼仪文化很感兴趣,十分仰慕鲁国对周代文物典籍的完整传承。于是,他第二次来鲁国访问。孔子得到郯子来访的消息,主动请求拜见,虚心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的情况。孔子的好学受到郯子的赞赏。郯子见孔子年纪轻轻,如此博学好礼,于是询问他的家世。

原来,孔子的远祖是宋国的贵族,商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殷宗室微子启被封宋地。从微子启传到第四代,是泯公共当国君。泯公共的长子弗父何,没有继承君位,让位给弟弚鲋祀,自己做了公卿。

弗父何由诸候转为公卿后,又传四代,有一个曾孙叫正考父,表现非常出息,连续辅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以为人谦恭而著称于世。

按照周礼的规定,公卿下传五世之后,大夫就不能继续用公候的称呼了。因此,孔子的先祖改称孔氏,六世祖叫孔父嘉,曾任宋国的大司马。

后来,宋国太宰华父督谋反作乱,杀死宋殇公。孔父嘉也被杀。孔氏家族不得不逃难。孔父嘉的后人逃到了鲁国。传到孔子的曾祖父,叫孔防叔,曾任鲁国防邑的行政长官,成为鲁国人孔氏的始祖。

与郯子的交谈,孔子深受教益。也许从郯子那里得到启发,27岁的孔子辞去季氏门下的官职,创办私人学校,开始讲学的生涯。

由于孔子有做司仪的基础,口才极佳,办学十分成功,几年时间就很有名气了。孔子30岁那年,齐国君景公和宰相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主动约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为什么能够称霸的问题。孔子的独立见解,给齐景公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后,孔子招收很多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等,名声越来越响,连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等贵族都来孔子学校学习礼仪。

南宫敬叔非常敬佩孔子,对国君鲁昭公说:请让我跟随孔子前往周朝都城学习周礼吧!鲁昭公同意他的请求,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镐京洛邑(今陕西洛阳)学习周礼。

据说他们在镐京的时候,见到了老子。老子是周国的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们得到老子在道德和礼仪方面的很多教诲。

孔子对老子非常崇拜,形容老子像天上的龙一样。孔子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他的很多思想言论,可以从《道德经》中找到出处。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大夫季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联合反叛国君,鲁昭公亲自率领军队抗击,但失败了。于是,逃亡到了齐国。

这一年,孔子也到了齐国,在齐国住了两年。国君齐景公经常召见孔子,和他讨论很多问题。据说齐景公十分赏识孔子的才学,打算将一块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宰相晏子阻止。

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讨论音乐,十分投机。当孔子听到《韶》乐的演奏时,被优美的音乐吸引,竟然三个月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被齐国人传为佳话。

然而,孔子备受齐国君赏识,却伤害了一些齐国贵族的利益,有人扬言要杀死孔子。孔子在齐国不得志,只好返回鲁国。

当时鲁国和的很多诸侯一样,国家政权不在国君手上,由大夫操控,而大夫又受制于自己的家臣。这是现代人很难想象的。此时,鲁国的掌权者是季氏。季氏的家臣叫阳货。阳货倚重自己掌控的权柄,打算扩张政治势力,希望孔子出来帮忙。但孔子不满这种政权不在国君手上的状况,不愿意出仕做官。

孔子一边继续讲学,一边整理周朝初期留下的《诗》、《书》、《礼》、《乐》,以及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这时,从各地前来求学的弟子越来越多。

孔子50岁那年,一个叫公山不狃的人,占据鲁国大夫季氏的封地费邑,反叛季氏。公山不狃使人召请孔子前往费邑协助他。孔子打算前往,但被子路阻拦。

第二年,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地方行政长官)。由于孔子政绩卓越,引起鲁国正卿(宰相)季恒子的重视。

一年后,孔子被调到朝廷任职,担任小司空的职务(负责建筑工程)。不久之后,提升为大司寇(负责司法监察),代理宰相职务。

期间,孔子随从鲁定公出访,在一个叫夹谷的地方与齐国君相会。孔子对齐国君邀请鲁国君在夹谷相会的意图,事先有所警惕和防范。因此,齐国君原本想劫持鲁定公的阴谋不能得逞。在孔子的交涉下,齐国君还答应归还过去侵占鲁国的几个地方。

在外交上取得成果的同时,孔子在国内大力推行仁德政治,使社会上很快形成礼义风气,商人经营诚信,百姓路不拾遗。于是,他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国君公室的权威,抑制公卿大夫们的势力。

孔子执政,很短时间就使鲁国大治。齐国人对此十分担心。为了消除鲁国强大对齐国可能造成的威胁,齐国君送大批美女乐师到鲁国,离间孔子与国君的关系。糊涂的正卿季桓子不仅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还和国君一起,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

孔子不过五年的努力,就在政坛上崭露头角,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此时56岁的他,思想成熟,非常期望能施展政治抱负。他规劝鲁定公,但没有效果。他继续劝说,鲁定公却回避不再见他了。

孔子彻底失望。于是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多个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的生涯,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

他们先到卫国,开始时受到国君卫灵公的礼遇,但不久后,卫国出现**,他们被监视。因为担心有人闯祸,孔子决定离开卫国,前去陈国。然而,在前往陈国,途经匡地时,被当地人误认为孔子是鲁国的阳货。阳货曾经欺负过匡地人。因此,他们被围困了五天。在慌乱中,颜回失散,好不容易才会合。

从匡地逃出来后,他们打算前往晋国。但晋国出现内乱,未能前往,只得返回卫国,住在卫国大夫蘧伯玉家里。

在这期间,孔子被卫灵公美丽的少夫人南子召见。孔子应召,会见了南子,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晚年无心政治,不想再用孔子。孔子始终不得志。

孔子60岁那年,卫国又出现内乱。于是一行人前往曹国,然后又去了宋国。

一天,孔子和弟子们正在一棵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司马桓魁闯进来,把大树砍倒,想加害孔子。孔子只好离开宋国。

孔子一行人打算经郑国去陈国。他们微服过境,进入郑国后,孔子与弟子们失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郑国都城东门,等候弟子们前来寻找,被人嘲笑为“丧家之犬”。这可以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的写照。

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期间,陈国几次被晋国和楚国攻打。因此,他们多次往返于陈国和蔡国,在蔡国也住了三年。

有一次,陈国的大夫得到楚昭王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去楚国做官的消息,担心对陈国不利,于是派人包围孔子一行人,使他们在陈国和蔡国边境绝粮七日,许多弟子因饥饿病倒,不能行走。

后来,他们被楚国人前来解救,才脱了险,从蔡地到了叶地。叶地的大夫叶公,向孔子询问如何行政的问题,并与孔子讨论道德问题。

真可谓生不逢时,孔子到楚国后不久,楚昭王就去世了。孔子在楚国无所作为,只好又返回卫国。途中遇见了隐者。

在卫国期间,晋国的赵简子打算出兵攻打范氏和中行氏。中牟城的行政长官叫佛肸,不服赵简子,据守中牟城,反叛赵简子,召请孔子前去议事。孔子有意前去,又被子路阻止。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的弟子冉有被季氏聘请,回鲁国做事。冉有率领鲁军在郎地抗击齐军,大获全胜,立下战功。

正卿季康子询问冉有的指挥才能从哪里学来?冉有回答是跟孔子学的。季康子觉得孔子有政治价值。于是派人迎接孔子回鲁国。孔子终于结束颠簸流离的周游列国生活。

这一年,孔子68岁,离开鲁国已经14年了。

孔子回到鲁国后,被鲁国人尊称为“国老”。初期,鲁哀公与季康子经常向孔子询问如何行政的事,但始终没有给孔子委以重任。

回国后,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以及整理文献的工作,喜欢上《易》书,为《易》书撰写十篇解释,被称为十翼。有了十翼的《易》,被后人称为《易经》。

孔子用诗书礼乐作为教材,身体力行,忠诚尽心地教育学生。他一生教授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据说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的著名弟子有七十二人,其中冉有最出色。

孔子70岁时,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第二年,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去世。又过一年,孔子听闻卫国政变,预感到身在卫国的子路有危险。子路果然被害。接二连三的噩耗,使孔子深受打击。

鲁哀公十六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因病去世,埋葬在鲁国都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曲阜市孔林)。

孔子去世令弟子们非常难过,不少弟子为他庐墓守孝三年,子贡庐墓六年。很多弟子及鲁国人搬到孔子墓地居住,据说有上百户人家。因此那里得名孔里。

孔子去世后,鲁哀公亲自撰文,表彰孔子,并将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陈列孔子生前用过的物品,供前来访问的人参观。

孔子弟子们在孔墓周围庐墓守孝,举行各种追思会,与都城里对民众开放的孔子庙堂,里外遥相呼应,制造 “克己复礼”,要求各国恢复仁德社会的舆论,对各个诸侯国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孔子思想因此传播天下。

○说:课堂讨论话题:孔子如果出生在当代还能成为大圣人吗? ※课后课题作业:我最喜欢的作家

【读文学经典名诗,重构阅读与思维关系模式】——奇思妙想(写作勇于想象联想,方能推陈出新)

【读文学经典名篇,写真情实感美文】 ※读: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写真情实感美文,挖掘人性之美和语言表达潜力】

写作初步:仿写——快速提升自己作文的品位和价值

&写:课堂习作示例:天使 学生作文(源自网络)

海面上的海鸥飞翔着,好像掠过的白云。

天空中的白云移动着,好像翱翔的海鸥。

我想那广袤的蓝天,定然有美丽的天使;

天使展开洁白的双翅,定然在守护人间的美景。

你看,那变幻的云朵,定然是天使们的霓裳;

我想那些穿梭在天堂的天使,定然羡慕人间的热闹与快乐。

第三篇: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感悟文本

(一)(学习第1---5 自然段)

1.自由读1-5自然段,画出你读懂了什么?竺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2.小组讨论 在小组中交流你的读书收获。

3.指名汇报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4.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5.汇报朗读。

(二)(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文,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出示小黑板: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2)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并汇报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指名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7---14)

5.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生: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生:“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

师: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拓展升华(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气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生自由汇报

6.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四、总结

1.课文讲述了我国着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2.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板书设计

第 一 朵 杏 花

竺 精 确 观 察

桢 一 丝 不 苟

师徒交流课《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354

单元要点分析:

本组课文以“观察、发现、研究”为主题,五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大自然的语言》、《植物的“感情”》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第一朵杏花》、《蜜蜂》通过故事的叙述表现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矿矿的研究》向学生渗透研究、发现的意识。本单元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揭示,又有自我探索发现意识的培养;阅读链接中通过采访和书信交流的形式,使学生通过科学家平实的语言了解这些伟人的内心世界,又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立足于教材,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把握本单元的精髓所在——科学现象的发现、科学家的实验或同龄人的研究中渗透着哪些科学态度和精神;同时要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学生喜欢的科学家、科学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事件的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文本细读:

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题为“第一朵杏花”,实际上是从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来说明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部分:1——5自然段讲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6——15自然段讲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16——17自然段讲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本课的学习,应以读贯穿课的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迁移语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自学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感悟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 16 个生字,掌握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竺可桢爷爷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他对科学的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想象对话时的情景,从而感悟竺可桢爷爷的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从竺可桢爷爷和小女孩身上受到启发,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想象训练。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竺可桢所说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品析,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可以是竺可桢生平资料、故事或者关于气象学方面的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小黑板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会7课课文

2、自学本课生字,要求会读会组词。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展示资料,了解竺可桢,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竺可桢的照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竺可桢爷爷)2.老师:我知道,同学们在课前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竺可桢爷爷的资料,能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吗?(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说中加深对竺可桢爷爷的了解。)

3.教师:竺可桢爷爷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第一朵杏花》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个答案。

(引导学生在搜集、展示资料的过程中,了解竺可桢,体会他在气象学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 探究课文内容的积极兴趣)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自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围绕“第一朵杏花”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集体反馈,检查自读的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教师强调要点。

字音:“载”是平舌音,“绽”“皱”是卷舌音;“律”的声母是“l”。

字形:重点指导“惯”的笔画顺序;注意区别“梢”和“稍”。让学生注意观察“搬”“撒”的字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书写比例。“钓”字右半边是“勺”,不要写成 “勾”。“雁”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写法。

2、教师再次出示含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把课文读得更好。

4、指名反馈:课文围绕“第一朵杏花”写了一件什么事?(竺可桢向一个孩子了解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答不上来。于是,竺可桢让孩子留心观察,来年告诉他。第二年,孩子准确地观察到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并立即告诉了竺可桢,竺可桢郑重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学生自读为主,读后交流,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在自读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交流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作者围绕第一朵杏花所叙述的这件事情和竺可桢爷爷成为一名著名的气象学家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第一课时课后检测

1、给下列生字组词

搬()()钓()()雁()()惯()()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著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品析句段,深入了解竺可桢成为著名的气象学家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2、总结全文,教育学生学习竺可桢爷爷精确地观察,认真地研究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抄有关键句子的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淡红色习惯 需要 研究 估计 推算 著名

2、教师导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是围绕“第一朵杏花”写了关于竺可桢爷爷的一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和他成为一名著名的气象学家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寻新知识的兴趣)

二、继续学文,探究原因

1、指名读出文中直接点明竺可桢爷爷成为著名气象学家的原因。(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精确观察和认真研究,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成为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

2、读中理解句子含义:自由地读一读,把你觉得读的时候要强调的地方画出来。

3、指名反馈,教师追问为什么?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精确观察和认真研究,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成为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

“常年”“才”:强调了成功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竺爷爷能够成为著名的气象学家,和他长期不懈地努力是分不开的。

“精确观察”“认真研究”:这两个词语直接点明了竺爷爷取得成就的最重要的原因。

“著名”:体现了竺爷爷在气象学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4、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有感情地朝读这句话。(肯定、赞叹、佩服地)5。教师导:对于“精确观察”“认真研究”这两点,竺爷爷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呢?请大家把竺爷爷常说的这段话读一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1)教师: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竺爷爷做科学研究的两个秘诀是什么?(允许学生互相讨论)(2)指名反馈。(观察、精确)(3)教师导: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观察,对什么要求精确呢?(学生结合课文以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认真地观察,持续不断的观察,长期地观察;精确的时间,精确的温 度,精确的位置„„)

6、教师小结:是呀,竺爷爷观察的认真以及对科学研究所追求的精确在“第一朵杏花”这件事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个故事,把你觉得能够体现竺爷爷观察精确、仔细,科研认真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7、集体交流、反馈。“爷爷,您又看花来啦?”

(这句话说明,竺爷爷经常观察杏花)竺爷爷告诉她:“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儿。”

(这里虽然写的是竺爷爷叫小孩留心点观察杏花,其实告诉了我们竺爷爷平时十分留心杏花,只要有关于他气象研究方面的东西,他都会留心地观察)“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透过加点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竺可桢爷爷此时兴奋、激动的心情,他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因为他得到了第一朵杏花准确开放的时间。从这一侧面,我们同样能够体会到竺可桢爷爷对科学研究要求精确的态度)“竺可桢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从这我们看出,竺可桢爷爷平时善于积累材料。“郑重”一词体现了竺可桢爷爷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8、指导学生怀着对竺可桢爷爷的敬佩之情,朗读这些句子。

(直奔重点,从原因人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自读课文。再找句子,品读句子,集体讨论交流,将抽象的原因化为具体的事件,从而加深学生对竺爷爷成为著名的气象学家的原因的理解。从根本上认识到精确观察,认真研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精确观察,认真研究的科研精神)

三、总结全文,启迪学生

1、教师导:同学们,竺可桢爷爷凭着他对科学的严谨态度,精确观察,认真研究,在气象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你们从他的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2、教师总结:是呀,老师相信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后,一定能够做到仔细观察周围事物,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2、鼓励学生交流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节课举行一次“名家汇萃”的故事会,了解名人故事,体味名人情操。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1、“哪天?今天开的。”孩子()地回答。

2、竺爷爷()告诉她:“我有用处,明天你可要留心点儿。”

3、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了!”

二、把竺可桢爷爷常说的那句话读一读。板书设计

7、第一朵杏花

精确观察

竺可桢爷爷——————著名气象学家

认真研究

拓展材料: 竺可桢同志是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历任教授、所长、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并担任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48年被选为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第四篇:国学教学设计

国学教学设计 《弟子规》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弟子规》中“孝”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体会,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导。

2、通过朗读国学经典《弟子规》,感悟从古至今的真理,体会做人的道理。

3、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尊重自己的父母,热爱人生,懂得为人子女的本分。

4、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培养学生悠长气息呼吸法,使学生心灵平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感受中国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弟子规》中“孝”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体会,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导。

教学难点:

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培养学生悠长气息呼吸法,使学生心灵平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感受中国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过程: 课前放音乐

互相敬礼(塑造国学氛围)一 复习

师:孩子们,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国学经典。上节课我们有学习了《弟子规》的总论部分。还能背一背吗?

学生拍手背诵《弟子规》的总论部分。(拍出节奏和韵律)二 导入: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一起进入《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听,圣人孔子对我们说了些什么? 课件播放《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动画版)

三、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

1、通读

师:你能自己试着读一读这段话吗?注意要有停顿。经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学生自行通读经文。(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互读,纠正字音,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拼音

师:从这一篇的题目中,你觉得,孔子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吗?(生:要孝敬父母)

师: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比一比读的美而平和。(教师与同学一起来读)师:大家读得真棒!可是,仅仅通过读,很多同学都难以理解经文的含义,没关系,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2、《汉文帝尝药》

课件出示:动画“汉文帝尝药的故事”

师: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汉文帝真孝顺。生2:汉文帝爱自己的母亲)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你能在弟子规中找到描述这个故事的原文吗? 生: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评价:有感情读,体会意思

指名1-2人读,再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当父母生病了,我们就要昼夜侍奉,不离开床边。如果父母去世了呢?

生: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师:我们齐读这一部分。

课件出示: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3、《黄香温席》

课件出示:动画《黄香温席》的故事。

师: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黄香真孝顺。生2:黄香用自己的体温来为父母温席,都不怕自己生病)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弟子规中的那段话就是说这个小故事呢? 生: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齐读)

4、身边的故事 找找谁的错。

看了这么多古代小故事,我们也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吧!(1)课件出示图片:

一、父母叫小明,他不但不答应也不按父母的要求做。(讨论: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

生答: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2)、父亲昼夜打麻将,小明与他大吵大闹。

(讨论:这次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

生答: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三、小明看到同学的贴画很漂亮,就趁人不注意装到自己的书包里 讨论:这次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 生答: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评价:你们不仅读得好,理解了(入则孝)它的意思,还能运用了。

5、生命起源:

师:阿,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可真不少阿,同学们,我们孝顺自己的父母是应该的,因为父母养育我们非常的不容易,不信,你看……

师:你有什么要对自己妈妈说的话吗?老师可以帮你录下来,你也可以用自己今后的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正所谓: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四、巩固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唱一唱《弟子规》呢?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播放音乐。

五、读书声中结束。

第五篇:国学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板书孔子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你头脑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来。

可见孔子的思想光芒能穿越时空魅力永恒。作为中国人,要了解孔子,更要对孔子及其弟子辑录成书的这部《论语》有所研究出示论语书图片板画书图写论语二字。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2.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或平时积累过的论语中的句子

三.《论语》名句学习与运用

1.同学们的积累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主要把目光聚焦在这几个句子上。出示句子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句子,要求把字音读正,句子读通读出节奏和韵味。

谁愿意来读,指一生读。老师也来读读,师边读边出示节奏线。借助节奏线自己再读读.2.下面也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理解句意来读句子,遇到难理解的句子也可小组内交流探讨。相信你们理解了句意后一定比我读的还要好。

3.读好句子了吗,我们来交流交流。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对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不太理解,这一句,可以结合相关的背景来解读。投影出示背景: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希望能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但却处处碰壁,遭人冷眼。而他就是在这样不被人知、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依然说道:不怨恨、不生气,可见孔子的自信、豁达,真是有君子之风啊!

设计意图: 利用相关背景来理解句意是学习古文的有一种方法,恰当出示背景资料,可以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理解问题。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说出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板书学习

可以用一个小故事解读:有一个人家两个儿子分家产,父亲有个匾上有“学问”二字,儿子便把它锯开,一人拿一个字回去。各自按照匾上的字来做,一个拼命地学,一个拼命地问,最后都是一无所成。故事告诉我们的也是要努力学习,也要开动脑筋问。

看来,学和思连在一起才能成就学问。对于我们的同学来说,应该对这一条感受最深了,因为我们学校的学风就是:勤学好思。

设计意图:利用历史故事来解读句意,这又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最早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提出“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论语》书中也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

设计意图:适时加深对《论语》常识的相关理解,恰到好处。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图片解释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字面意思理解了,你对此句还要更深层的解读吗?

(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示故事: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降伏,勾践佯装称臣,为吴王夫差养马,吴王患病,勾践亲口为其尝粪,获得信任,被放回国。回国后的勾践体恤百姓,减免税赋,并和百姓同吃同住。他还在头顶挂上苦胆,经常尝苦胆之苦,忆在吴国所受的侮辱,以警示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练,勾践终于一举灭吴,杀死夫差,实现了复国雪耻的抱负。

勾践、两人之襟怀真可谓宽广之致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难发现,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与对方针锋相对,乃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眼里揉不得沙子,得理不饶人。至于因一句过头的玩笑而反目成仇,因陌路相撞而大打出手,因邻里纠纷而刀枪相见,更是数不胜数。指望这种人成就大事,无异于天方夜潭。说说生活中的实例针对忍耐的例子

四、升华文本

除论语外还有很多名言佳句也告诉我们深刻的哲理,你还积累了哪些关于这方面的名言警句?生交流

积累经典名句不仅让我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为人处世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而且也能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在写文章时引经据典,可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同学们看,出示一个小的片断范文片段。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到这节课积累到的句子来写一个小片断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全文起总结作用。教学要尽量避免只逐条讲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一问题,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

五、总结

弟子规《入则孝》的教学设计

弟子规《入则孝》的教学设计

《论语》(朋友篇)——国学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所学习过的内容。生:背诵。

师:大家背得都不错,接下来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国学之旅。

二、新授

1、古汉字引入: 师:(多媒体展示:古汉字“朋、友”两个字)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猜一猜。生:“朋友”

师:“朋友”多么温暖的一个词,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爱交朋友,生活在2500多年以前的孔子也是个爱交朋友的人,不然《论语》中的第一句中也不会提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那么交朋友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过什么样的人是值得相交的好朋友,而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必须敬而远之的坏朋友呢?《论语》在交友方面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建议。

2、读一读: 师:(多媒体展示文本: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段话 选自《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现在老师范读,请大家认真听,特别要把你不认识的字的读音记牢。

生:自己读一读,同桌互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读给大家听。

3、解释句子: 师:这段话我们已经读熟了,可是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请大家根据书上的注解来说一说。先弄清字义,再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读书中释义,再说说自己的解释。师:补充解释。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以后要选择什么样的朋友相交吗?你会拒绝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4、再读:

师:看来大家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接下来就带着你的理解再读一读,注意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悟。

5、承上启下:

师:孔子定下的交友标准让我们对朋友的要求提高了,与此同时,你是否知道我们怎么做才能拥有朋友呢?《论语》也同样给了我们提示。

6、读一读: 师:(多媒体展示: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很短,选自《论语·第四章·里仁篇》,字也很简单,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读,男生读,女生读,一组一组读,齐读。师:根据注解理解句子意思。

生:解释句子意思。师: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当你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就会拥有朋友?

生:孝顺、礼貌、善良、乐于助人、公正、诚信„„ 师:再读,带着的感悟读一读。

三、拓展: 师:今天我们探讨了关于朋友这个话题,从古至今有无数感人至深的友情故事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蒙尘,它们依然璀璨,闪耀在历史的星河之中。之前老师请大家去查找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友情故事,接下来就让我们交流一下,一起去见证他们之间的真友谊。生:讲故事《管鲍之交》、《伯牙碎琴》、《羊左之交》„„ 四:小结

师:这些友情故事的确感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今社会更是需要朋友,需要合作。小到一个纽扣的生产,大到航空母舰的制造,都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每一种工作都需要大家通力合作去完成。我们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同样需要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希望我们多交朋友,交好朋友,大家携手早日实现中国梦。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每人说一句有关友情的格言或者诗句,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轻音乐《友谊地久天长》)。

五、结束

师:最后再复习下今天我们学习的两段《论语》中的话。生:齐读成诵。

教学目标:

1、背诵《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

2、看动画,听赏析初浅理解文中的意思。

3、听于丹讲故事,进一步理解孝敬之道。

4、听《父亲》、《母亲》在歌声中感悟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恩父母。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支撑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教学难点:

博引“百善孝为先”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阎维文演唱的mtv《母亲》 播完后提出问题:

1、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母爱)(父母亲为了家庭儿女的幸福,艰辛的劳作,无私的付出。)

2、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对父母呢?(孝敬)

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深入学习的东西。“入则孝”。

二、播放《弟子规——入则孝》的动画。初步感知。

三、多种方式朗读。

1、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2、师范读。

3、同桌合作学习,一生读原文,一生读译文。

师:真棒呀!经典的语言象滔滔流水从你们口中游淌而出,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看似很难的文字也怕我们用功夫呀。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加油。

4、背诵。

四、提问互动,了解大义。

1、哪位同学能回答“入则孝”讲的是什么?(孝敬父母)

2、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

五、播放于丹讲的《大树的故事》深入理解。

1、于丹老师讲的那棵“大树”指的是谁?

2、谈谈自己的父母是怎么爱我们的。举举事例。

师: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毕业的心血,腰弯了,背驼了,发白了,年老了,生病了,我们该怎么做?

六、老师讲故事,升华情感。

师:孝敬父母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孔子的《论语》里说:“君子务本”。同学听说过吗?今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生:读

师:古代流传下来了很多感人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下面我跟同学们讲——《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生:谈感想

师:我们作为未成人的小学生,从小就要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父母可耻的荣辱观和人伦意识。孝敬父母不能流于形式和表面,要从思想感情上去尊敬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慰藉父母。当然,还要不得关爱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是我们父母的父母,他

们年老了,行动不便了,我们更要献上一片爱心。古语云:“爱由亲始,亲亲而仁民。”“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中有了对父母的爱,自然就会爱你身边的人,爱老师,爱同学,爱他人,爱家,爱祖国。

七、播放mtv《父亲》,结束本课。

师:在歌声中开始了这堂课,在歌声中我们结束了这堂课。在爱的旋律中,我们在心里默默地感恩自己的父母。暗暗决心做一个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的好孩子。长大了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为祖国作贡献。

八、作业

1、背诵《入则孝》。

2、回家为父母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晚上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弟子规》中“孝”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体会,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导。

2、通过朗读国学经典《弟子规》,感悟从古至今的真理,体会做人的道理。

3、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尊重自己的父母,热爱人生,懂得为人子女的本分。

4、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培养学生悠长气息呼吸法,使学生心灵平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感受中国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弟子规》中“孝”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体会,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导。

教学难点: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培养学生悠长气息呼吸法,使学生心灵平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感受中国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教学过程: 课前放音乐

互相敬礼(塑造国学氛围)

一、复习

师:孩子们,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国学经典。上节课我们有学习了《弟子规》的总论部分。还能背一背吗?

学生拍手背诵《弟子规》的总论部分。(拍出节奏和韵律)

二、导入: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一起进入《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听,圣人孔子对我们说了些什么?

课件播放《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动画版)

三、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

1、通读

师:你能自己试着读一读这段话吗?注意要有停顿。经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学生自行通读经文。(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互读,纠正字音,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拼音

师:从这一篇的题目中,你觉得,孔子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吗?(生:要孝敬父母)师: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比一比读的美而平和。(教师与同学一起来读)

师:大家读得真棒!可是,仅仅通过读,很多同学都难以理解经文的含义,没关系,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2、《汉文帝尝药》

课件出示:动画“汉文帝尝药的故事” 师: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汉文帝真孝顺。生2:汉文帝爱自己的母亲)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你能在弟子规中找到描述这个故事的原文吗? 生: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评价:有感情读,体会意思 指名1-2人读,再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当父母生病了,我们就要昼夜侍奉,不离开床边。如果父母去世了呢? 生: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师:我们齐读这一部分。

课件出示: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3、《黄香温席》

课件出示:动画《黄香温席》的故事。师: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黄香真孝顺。生2:黄香用自己的体温来为父母温席,都不怕自己生病)师:大家说得都不错,弟子规中的那段话就是说这个小故事呢? 生: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齐读)

4、身边的故事 找找谁的错。

看了这么多古代小故事,我们也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吧!课件出示图片:

一、父母叫小明,他不但不答应也不按父母的要求做。(讨论: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生答: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父亲昼夜打麻将,小明与他大吵大闹。

(讨论:这次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生答: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三、小明看到同学的贴画很漂亮,就趁人不注意装到自己的书包里

(讨论:这次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生答: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评价:你们不仅读得好,理解了(入则孝)它的意思,还能运用了。

5、生命起源:

师:阿,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可真不少阿,同学们,我们孝顺自己的父母是应该的,因为父母养育我们非常的不容易,不信,你看…… 课件配乐出示“同学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

课件最后出示:妈妈事先录好的视频,讲述自己的心愿。生感动 师:你有什么要对自己妈妈说的话吗?老师可以帮你录下来,你也可以用自己今后的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正所谓: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四、巩固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唱一唱《弟子规》呢?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播放音乐。

五、读书声中结束。

下载国学第二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第二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学 教学设计

    《国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古诗《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第二课.《煮鸡蛋》教学设计

    《“煮鸡蛋”的思考》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 ★★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采取节约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转化思想、培养品质。 教学重、......

    六年级 科学教学设计第二课

    六年级 科学教学设计 第二课《杠杆的平衡》 第二课《杠杆的平衡》 内容标准: 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第二课+遨游网站》教学设计

    四年级 下册 执教:郭东红 第二课 遨游网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熟练使用 IE (Internet Explorer)浏览网页及网页中部分文字、图片、网页保存及网址的收藏方法和操作。......

    第二课 理解老师教学设计

    第二课 理解老师 【课标和教材】 课标依据: 1.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

    《草原》第二课教学设计(改)

    16、草原(第二课时)(改) 丹阳市正则小学 单文娟 一、导入: 1、1961年夏天,老舍先生同其他作家、画家、歌唱家、舞蹈家等20多人,同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共同组织,到......

    第二课分组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1.能通过分析做出选择,确定自己要研究的小课题。2.能自主选择、合理组建研究小组。3.在选择课题、组建小组等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发展合作能力,培养认真做事的科学......

    《七颗钻石》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