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成人教育学分制建设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成人教育学分制建设
【摘要】发展成人教育,代表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创新教育体制是我国成人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核心的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转制,教育转型的时代趋势,成人教育体制创新实践必将向更广阔的领域持续前行。打破学年制,实行学分制是当前成人教育体制创新首要的紧迫的任务。成人教育学分制的建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成人教育
学分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成人教育学分制改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当国外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对经济社会作用日益显著的同时,我国的成人教育却遭遇了非常尴尬的局面:整齐划一的计划教学体制,形式主义的学风,乱招生,低投入,低效益„„成人教育的景况越来越令人担忧,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实现我国成人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使成人教育真正成为终身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的教育范式。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新成人教育,建立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和体系,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一、科学发展观是建立成人教育学分制的理论基石
从认识论视角看,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社会长期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包含了发展的观点,也包含另外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实践的观点,发展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矛盾运动,呈螺旋形上升的状态。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教育等其他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分制是以学生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对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性的革命。学分制是创新成人教育,实现我国成人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一样,是我党的重要理论武器
二、建立成人教育学分制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的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
三、学分制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四、学分制模式的创立归根到底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鲁长永
企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水平,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发展理念,坚持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企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一是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开发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培育自主核心技术优势,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推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二是加快对制约生产发展的老旧装置技术改造,为创建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企业打好物质基础。三是创建国内一流的企业品牌。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市场、价格优势,努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名牌产品。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企业内部和谐与外部环境和谐的关系。从狭义上讲,就是以企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管理观念,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使员工的合理利益、健康、安全得到保障,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企业发展,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从广义上讲,包括构建企业内部的整体和谐和推进企业外部的广泛和谐。这种和谐是在遵纪守法、规范运作、诚信为本、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与员工共享利益、共生共荣,与政府共享文明、良性互动,与社会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和谐。
要想激发企业活力,统筹规划、重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形成企业合力,就必须对不合理的体制、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扎实稳妥地推进结构调整。从深挖管理潜力出发,大力推进管理的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和信息化,以充分发挥管理创效的作用,这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完善以绩效为导向、收入靠贡献、上岗靠竞争、管理流程更优化、激励约束更有效、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为“肯干事、能干成事”的职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认真落实以质量、安全为宗旨的国际标准质量认证体系、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坚持重心下移,严格预算管理。加大执行监管力度,规范管理行为。四是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到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促使企业不断发现和解决不和谐因素,最终实现和谐。
企业要和谐发展,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要积极改进党支部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创建要求,加强“四好”班子建设,强化火车头作用;坚持德才兼备和注重实绩的原则,好中选优,改善结构,按照政治坚定、品行端正、知识丰富,能力突出、廉洁自律、职工公认的基本标准,从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干部成长的角度出发,选拔交流中层管理人员。实现“三高、三严、三实”管理。即管理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严密的制度、严细的管理、严格的纪律;布置工作要落实、开展工作要扎实、掌握情况要真实。
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党对国有企业党组织职能的准确定位。建设和谐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一是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建设。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党员和党组织服务职工机制。拓展党员联系职工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职工的内容,畅通职工表达意愿的渠道。把帮扶困难职工作为工作重点,努力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关注困难职工,体现人文关怀。尽力解决特困职工的生活困难,关注弱势职工。尊重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通过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在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感召职工、发动职工、组织职工,明确行动指南,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抓全员覆盖。坚持寓教于乐,广泛吸收职工参与,同时紧密结合职工生产生活,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从而使职工在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
三是重点抓好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一要注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干部队伍的骨干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注重对职工的引导工作,要敢于正视目前干群关系中客观存在的少数问题,把握、弘扬干群关系主流。二要辩证地看待干群关系,把握和谐特征。在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历史地、发展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体制机制下,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素养职工的需求预期。三要把握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的标准,使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成为企业和谐的内动力。四要打造职工满意工程,做到目的同归。党的根基在职工、力量在职工。要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使活动成为党员干部和党组织服务职工的“连心桥”。
高品位的企业文化能够塑造高品位的员工,高品位的企业文化是唤起员工高尚情感、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事业心、高效率团队的内在动力。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企业和职工共同成长。把企业发展目标与实现职工全面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环境,使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劳动都得到尊重,真正把职工当作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管理制度、保障措施上,全面提高职工的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和敬业精神。二是为职工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感情凝聚人才”。在企业内部形成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的浓厚氛围,使企业发展建立在诚信、坚实、可靠的和谐基础上。三是着力加强团队合作。团队精神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驱除所有不和谐现象。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打造这种团队精神,为企业和谐发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广大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以共同的发展愿景、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形成企业改革发展的文化动力和牢固的精神纽带。
第三篇:浙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
[发稿时间:2008-09-19 阅读次数:167] 【打印】 【关闭】 【大 中 小】
编者按:9月18日在南京开幕的省政协十届三次常委会议,围绕推进生态省建设进行专题协商讨论。会议共收到大会发言材料65份。在昨天下午的会议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克志通报了我省近几年生态省建设的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并听取委员发言,有8位委员作了大会交流发言。现将他们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 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
陆桂华(代表民盟江苏省委)
当前,我省的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压力,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在不断推进生态省建设的过程中加以克服和解决。建议:一是要深刻认识我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省的思想保障。二是要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和生态省建设的目标考核责任制。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从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面构建生态省建设的共同责任机制。政府方面,要建立省、市、县三个层次的政府考核体系;强化过程性信息公开与督促;完善财政激励机制。企业方面,要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管与能源审计;加快企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企业及区域之间引入清洁生产机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居民方面,要重视城乡家庭节能减排;在社区建设中,注重建设中水回用、垃圾分类等设施。三是要合理调整“十一五”规划目标,使其更加贴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节能领域加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减排领域加入氨氮排放量、总磷排放量;农村综合环境治理方面,加入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投资方面,加入各地区的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门槛指标。四是要建立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规及标准体系。加快修订《江苏省节约能源促进条例》,尽快制定“十一五”资源节约型社会规划。试行绿色GDP核算体系以及包括自然资本的新型人类社会财富评价体系。建立省、市、县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分析评价支持系统。五是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完善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建立保障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资源环境产权保障体系。进一步理顺资源环境价格体系,建立包括资源环境本身的价格、资源环境技术管理服务价格以及商品的资源环境价格于一体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深化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理顺生态产品开发利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全国率先建立较完备的生态补偿体系;设立专业补偿基金并将其纳入环境保护引导资金或污染防治资金进行管理;表彰在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及科研领域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地区、单位和个人。
充分发挥政府扶持作用
推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
徐雁(代表民革江苏省委)
为推动我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在基地建设方面,通过标准化示范和产业化带动等手段,重点抓好生产基地建设。把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农场)、建设科技示范场、优质粮工程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等,与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结合起来,抓好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大型标准化基地建设。以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依托,建设一批生产基地,带动周边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在产品开发方面,加快产品开发,规范监督管理。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积极组织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大型骨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绿色食品,充分利用各地农业资源,发展有机食品,提高认证食品效益。突出抓好认定产地的投入品使用和获证产品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例行检查制度。在科技保障方面,加快新型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加快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的制定,推动食品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强化科技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和农民实施生产全程管理,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和实现优质优价。在市场培育方面,积极开拓市场,实施精品品牌战略。大力推介和推广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全面树立我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公共品牌形象,促进农产品国内外贸易。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推进网上交易。加大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健康投资意愿,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生产、贸易和流通。在加大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业环境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大局出发,计划、财政、农林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省、市、县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作机构,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制定、认定认证、基地建设、市场营销和监督检查等方面。
加强我省水系的保护和修复
陶克中(代表民建江苏省委)
我省境内水网密布、河湖众多,丰富的水资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由于各种原因,我省的水系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水系功能管理。合理确定水系的社会及自然服务功能,统筹发挥各水系的功能作用。根据水系的功能定位,科学制定开发保护规划,统筹协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需求。严格水系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功能管理,建立河湖水域和岸线占补平衡制度。二是科学保护、修复江河湖库,提升水系活力。建立水系健康指标体系,制定区域最低水面率等控制性指标,并列入生态省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科学治理内源污染,依据水系的环境容量实行排污总量限额管理,对污染和淤积严重的河湖,因地制宜组织生态清淤和湿地治污,着力提高河湖的生态功能和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完善水系引排系统,促进水体流动,增加环境容量。三是加快第三引江通道的规划建设,完善水资源配置工程格局,为沿海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抓紧研究规划沿海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尽快实施我省新辟第三引江通道的可行性论证,抓紧引江口门选择、输水线路勘查、工程规模分析论证等工作。规划沿海水资源配置工程,并与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结合起来,与治理盐碱、风沙和防洪排涝结合起来,与加强沿海、近海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改善滩涂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四是整合管理、技术力量,建立水系保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我省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关于水域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积极整合有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加强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和水资源保护责任体系建设。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科研成果,加强水系保护和修复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分布特征影响的研究,为水系保护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推进规划环评
从源头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
朱晓进(代表民进江苏省委)
规划环评处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为使规划环评真正在生态省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建议一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努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各级领导干部对开展规划环评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完善法规,理顺关系,出台规划环评的相关细则,明确规划环评的审批、监管和监督执行部门。进一步加强规划环评的强制性、规范性。尽快出台规划环评实施相关细则,明确可开展规划环评的单位资质,赋予环保部门审查、审批、监管、监督规划环评的职能。将规划环评作为规划审批的必需的前置条件。三是保障规划环评经费。四是监察部门应积极介入,加强监察。对各规划编制单位的规划环评编制及实施情况进行监察。五是强化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政府部门要以适当方式及时公示规划环评信息,并通过召开听证会、论证会及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公众对所在区域规划发展的意见。六是提高规划环评的科技支撑力。规划环评涉及科技和社会科学领域,涉及宏观和微观,既需要有专业知识又需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必须重视发挥专家和学者的作用。可成立规划环评专家委员会,研究、指导规划环评;完善相关技术指标体系与标准平台,建立全省共享数据库,引导全省的规划环评;建立相关专家库,聘请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规划环评具体规划的制定。对有资质做规划环评的单位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控制空气污染
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张大钧(代表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
为控制空气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建议:第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空气污染。加快电厂、水泥厂等企业的节能减排改造,实行在线监管。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污染转移,为我省走自主创新之路做好生态环境储备。第二,加强城市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并做好空气污染预警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采取系统措施,加大空气与健康影响的监测和研究的投入。力争在我省十三个省辖市都建立空气污染与疾病监测点,并将其列入我省公共卫生监测项目,重点加强苏南和沿江地区的空气污染与疾病监测工作,做好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二是建立我省空气污染预警体系。通过建立全省性的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点工作,加大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建立空气污染预警体系,逐步做到控制相关企业分时段排放,削减单位时间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三是着力加强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将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点工作与社区医疗保健工作相结合,建立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并对室内装修空气污染的检测和治理加以重视,为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疾病建立起系统的健康干预措施。第三,开展蓝天工程。一是加快改善我省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加紧进行能源替代工作,使电能广泛应用于公共领域和消费领域。同时要积极调整电力能源结构,加快建设天然气发电机组,更要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和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总结推广“垃圾电厂”经验,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厂项目和田湾核电站项目。在实现电力替代的同时争取减少二氧化硫、温室气体排放,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广太阳能、节能灯具的使用。二是完善我省空气污染预警系统。通过预警提醒,引起居民对空气质量的重视,自觉减少污染空气的行为;加大对居民个人的节能减排宣传教育,使居民个人也能在生活中注重节能减排。三是对水电等实施阶梯价格措施。在实行峰谷电价的基础上,也实行阶梯电价,引导居民节约用电。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加速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
杨德才(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
生态环境补偿及生态环境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方利益。建议由政府出面,在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方法及激励机制。一是完善有利于矿区生态环境补偿、生态修复的配套政策及法规。在对相关文件清理完善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我省有关矿区生态环境补偿及生态修复的法规性文件。对现有相关政策进行梳理,逐步调整,统筹规划,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协调发展的相互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对涉及矿区补偿领域的治理成本通过横向转移支付等形式进行区际间的合理分摊。二是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强部门协作,组织有关单位深入研究,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和“政府主导,市场跟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进行生态补偿试点,按已经造成的损害和正在造成的损害分别确定征收生态补偿费的金额、征收方法、程序以及补偿资金的运用,并根据试行结果进一步完善,再逐步推行。三是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生态环境补偿筹资体系。在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同时,积极拓展生态环境补偿融资渠道,设立“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基金”,充分利用市场条件探索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完善对各种社会力量的激励机制。四是建立国土资源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省和有关部委共建形式,在有关高校建立“苏北国土资源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联合,将已有成果进行系统集成,同时对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攻关。五是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煤矿资源地区科学发展。引导产煤区进一步强化全面的生态环境观。切实执行“项目建设必须进行环境评价,项目投产后必须配套环境监测,项目结束后必须完成环境审计”的全过程管理;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工作;注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拉长矿产资源产业链,促进矿区经济多元化发展。
加强江苏沿海环境保护
与生态修复
叶勇(代表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沿海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事关生态省建设的大局。为此建议:一是要加强沿海生态保护宣传。把沿海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生态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境素质。制订并启动沿海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专项计划、生态建设培训计划。二是要加大环境监测执法力度和公众参与度。进一步强化沿海及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体系和执法队伍建设。在现有海洋环境监测台站的基础上,优先在沿海市、县重点港湾及近海生态敏感区域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报机构,完善海洋生态环境动态监视监测网络及海洋灾害预报预警监测系统,逐步实现在线监测,提高技术人员与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重大海洋污损事故应急处理体系,完善海洋环保监督执法机制。三是要统一规划管理沿海生态开发和环境保护。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构,统一协调规划管理我省沿海生态开发和保护。加快编制沿海生态开发和保护规划,合理引导生产力布局,着力建设沿岸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四是要加快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责任制及补偿机制。将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有关任务纳入沿海各级政府和部门以及主要领导的任期责任制,实行考核,探索生态责任离任审计。沿海地区各级政府要将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资金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建立补偿资金制度,对影响沿海生态建设和修复的项目征收补偿金,统筹用于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五是要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和科技支撑。通过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引进生态修复人才,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水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研究与实践成果,提高我省沿海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建设水平。发挥我省相关学科优势,组建并加强与沿海生态修复相适应的研究机构。六是要科学修复沿海生态。严格控制污染源。改变单一粮棉油种植模式,推广种植豆科作物、推广种草养畜,开展植树造林,进行植物修复。整合多种资源和技术,进行综合修复。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的基础设施,构建沿海生态城镇建设平台。启动大规模人工放流海洋渔业资源和伏季休渔,增加海洋经济生物总量,促进沿海生物多样化。
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几点建议
陆群(代表省工商联)
为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建议:第一,更大力度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发展安全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美好江苏的必然选择。我省太阳能产业已经有了很好的规划,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但比较其他地区,我省对太阳能应用的力度还显得不够,政策措施也还需进一步细化。只有大力推广太阳能发电应用,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才能逐步下降。如果不能在太阳能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加之外省市优惠政策的吸引,我们就有可能失去这一产业的优势。第二,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综合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建立生态文明的法律保障机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从而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较为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进一步做到科学、规范,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一方面,在环境容量已经很小的地区,要实行最严格的禁入制度,另一方面,在环境容量能够承载的范围内和达到环境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还要给予准入政策,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全面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经济发展依赖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如果好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甚至不可逆转。因此,在建设生态环境上要做到未雨绸缪,重点做好保护工作。省里一方面要对有限的几个自然保护区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可行的对策措施,特别是要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要向国家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给当地农民找到致富的出路。第四,加强对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保护。加快海洋生态保护规划和具体措施的出台,制定生态补偿实施办法,建立生态保护的财政补偿机制,逐步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来源:《新华日报》
一、生态省建设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2005-08-31
(一)宏观背景
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随着全球性的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人类经过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开始探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于1994年批准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是国际上率先采取行动的国家之一。进入新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强化。
经济全球化和生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和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予以高度关注;出口贸易也越来越多地面临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挑战。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二)现实基础
1.自然地理概况和生态环境现状。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人口4647万,有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占70.4%,平原占23.2%,河流湖泊占6.4%;海域面积连同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达26万平方公里,有3000多个岛屿,海洋资源丰富。省内地势起伏较大,西南部高,东北部低,主要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地理环境相对独立。西南部为平均海拔800米的山区,1500米以上的山峰大多集中在此;中部以丘陵为主,大小盆地错落其间;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河网密布。
我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充沛,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置多样,气象灾害比较频繁。年平均气温15~18℃,多年平均降雨量160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钱塘江、苕溪、运河、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八大水系基本发源于本省,除苕溪汇入太湖、运河连通长江水系,其余均独流入海。
我省人口稠密,陆域比较狭小。2001年末,全省共有耕地约160万公顷,人均耕地0.036公顷,为全国人均耕地的二分之一,世界人均耕地的七分之一。平原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4.8%,其中水田又占耕地的77.6%;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则以林为主。2001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5.9%。水土流失状况自1997年开始总体有所好转。
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但总体质量欠佳。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4%(含灌木林),居全国前列。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在全部林地面积中,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别占42.69%和41.36%,过熟林面积仅占0.66%。森林资源80%以上分布在浙南和浙北地区,沿海地区及杭嘉湖平原比重相对较小。全省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0.01%,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山地。
江河湖泊总体水质良好,大部分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但杭嘉湖等平原河网的水质则超标严重。全省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但沿海一些平原地区过度超采和不合理使用地下水,造成比较严重的地面沉降。全省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湿地共有80.2万公顷,其中近海与海洋湿地约57.4万公顷,河流、湖泊湿地12.2万公顷,库塘10.6万公顷。河口和近岸海域资源丰富,但局部地区海域水体污染严重,时有赤潮发生,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主要包括森林、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全省共有物种、地质遗迹、生态系统等保护类型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各级森林公园72个、地质公园3个,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功能的发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城镇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较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至2002年,全省城市和县城园林绿地面积4.18万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为6.32平方米,污水厂处理能力209.52万吨/日。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16个省控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可吸入颗粒物超标和酸雨发生频率较高。噪声污染处于轻度—中等污染水平,总体水平略有好转。
农村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全省农业生产中每年化肥施用量平均达443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平均达18.3公斤/公顷,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塑料农膜使用总量4.57万吨,覆盖耕地面积24.6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3%。2000年全省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达8.68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0.10万吨,相当于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4%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59%。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加剧。
全省自然灾害以热带风暴(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最为严重,梅汛期洪涝次之,农林病虫害、赤潮、冰雹、地质灾害等也时有发生。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尚需加强,矿区复垦还绿和破坏土地恢复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生态省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3.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2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70亿元、财政总收入1167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100元和4940元;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累计建成高标准海塘1280公里,高速公路1307公里,万吨级以上泊位58个,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000多万千瓦。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也快速发展,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消除贫困、防灾减灾等方面成效显著,建设生态省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九五”以来,全省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趋势总体上得到控制,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大中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杭州、宁波、绍兴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宁波、富阳被授予国家园林绿化先进城市,杭州市还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称号。绍兴、临安等6个县(市)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奉化滕头村、绍兴夏履镇等4个村镇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称号。全省各地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村镇和绿色社区活动。
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量的扩张为主加快向质的提高转变。清洁生产广泛推行,资源综合利用效益逐步提高,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已建成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1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204个,面积14.1万公顷;建成530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面积约27.4万公顷;无公害生猪养殖规模达277万头。据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调查,浙江省环保相关产业总产值已达297亿元,居全国前列。有150多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0多只产品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具有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先发优势。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我省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比较充分。政府行政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城镇管理和社会保障、金融保险,以及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也不断加强。这些体制和机制的优势,将为生态省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公众参与能力不断增强。省委、省政府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先后出台了《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十五”期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建立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都把环境保护有关指标列入目标管理,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全省11个设区市分别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目标,丽水、衢州两市和41个县(市、区)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全省深入开展“绿色浙江”主题宣传活动,全民生态环境意识逐步增强,大批环保志愿者和公益使者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促进了环境管理与社会监督机制的有效结合。
生态省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矛盾比较突出。浙江人口密度是全国的3.35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人均水平,人均耕地不及全国的一半,且后备资源有限。传统工业化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以量的扩张为主,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
人口规模过大,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相对于狭小的陆域面积,人口规模仍然偏大,人口素质不高,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9%左右,就业压力逐步增加,高素质人才比较缺乏。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水平不协调,难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和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自然灾害频发,局部区域污染继续加剧。水土流失仍比较严重,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台风暴潮和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部分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平原河网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全省流域性水环境问题仍然突出。酸雨污染频率和强度未有大的消减。近岸海域和部分港湾海水污染加大,有些海域已成为赤潮多发区。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滞后。地方配套性政策法规还不健全,一些地方执法不够有力,部门、地区之间的统一协调有待加强。
(三)生态省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建设生态省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并为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永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
建设生态省,是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我省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依存度日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生态省建设是顺应国际潮流、适应WTO运行规则的有效手段,是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省,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到2020年全省经济总量将比2000年再翻两番,如果不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剧增,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建设生态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分阶段、分区域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要求在全国率先建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生态省,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涵,促进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协调发展,使浙江山川更加秀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第四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想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既对国家、宏观层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各个领域的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认真、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信息化建设
从公安信息化的发展看,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金盾工程”一期建设,公安信息化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公安信息化使公安工作机制与模式发生变化。公安信息化使传统工作机制受到了极大挑战。信息应用成为各项工作中必需的过程或环节,信息系统成为各项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平台,信息协作平台成为跨地区、跨警种协作的重要纽带。公安信息化对公安机关的工作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侦查破案方面尤为明显。各地公安机关都实践、总结了不少信息化条件下的技战法,这些技战法的核心是信息应用,完全不同于传统技战法。在为民服务方面,户籍网上迁移、交通违章异地缴罚等完全依赖于信息系统。二是公安信息化促进了公安工作的精细化。对信息质量的高要求、愈来愈成熟的质量控制手段以及全警对信息化效益的认同促进了公安工作的精细化。三是公安信息化使公安工作的触角伸向社会各角落。公安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各级公安机关有能力加工、分析、利用各类信息,这使得由警务活动内涵、外延扩大后对信息的旺盛需求得到了技术支撑。公安机关把触角伸向社会各角落,信息是主要媒介。一方面获取大量社会信息为公安机关所用,另一方面利用公安机关掌握的信息为社会服务。四是公安信息化对警务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年推行的“主动警务”、“社区警务”、“从人到案”等警务理念的贯彻得益于公安信息化。正是大量基础信息的采集、分析,尤其是对流动人口信息、高危人群的“吃、住、行、销、乐”信息的采集与应用,使“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得以实现。五是公安信息化提升了全警的科技意识和技能。公安信息化不仅培养了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一个相当大的应用群体,在发达地区,这个群体实际上就是全警。全警应用使公安信息化规模效益非常明显,全警的科技素质得到提高,信息化意识深入警心。这是其他科技建设所做不到的。公安信息化对全警的影响一方面推动了信息化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大大推动了公安工作的变革。
第五篇: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2010-06-29 18:54:2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2)检察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在基层。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院建设,是检察机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一线,调查分析我市基层检察院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改,有针对性地推出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十大举措,省检察院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检察日报5月11日头版头条给予了报道。
一、基层检察院建设总体情况 我市共11个基层检察院,是全省市级院中所辖基层检察院最多的。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紧紧依靠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依靠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切实加强对基层检察院建设的组织领导,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年以来,市检察院两次荣获全国检察机关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迎江区院、宿松县院先后荣膺全国十佳检察院和全国先进检察院,11个基层院全部跨入省市级文明单位行列,许多基层单项工作也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最高人民检察院胡克惠、王振川、朱孝清、姜建初等四位副检察长先后亲临**视察指导,对我市基层检察院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二、影响和制约我市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深知,我市基层检
察院建设仍然是处于较低层次、较低水平,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制约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断层情况凸显。目前,我市检察机关共有干警653人,其中11个基层检察院共有干警525人。基层检察院30岁以下干警68人,仅占基层检察干警总数的13%;45岁以上干警233人,占总数的
%。30岁以下干警明显偏少,断层情况比较严重,直接影响检察工作的永续发展。
(二)学历层次较低。基层检察干警具有本科学历266人,研究生学历17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总数的56%。但是,通过续本教育、在职教育等方式获得本科学历191人,获取研究生学历17人,分别占同类学历人数的%和100%。经过系统法律专业培训的干警相对较少,提升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难度较大。
(三)人少案多矛盾突出。基层检察院业务量占全市业务总量的95%左右。随着改革的深化,发展的提速,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快,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大量矛盾向基层检察机关积聚。以迎江区检察院为例,该院要承办迎江、长航、水上和公共交通等四个公安分局移交的刑事案件,而该院院编制只有42人,目前在编干警仅35人,一线办案的检察官仅十余人,办案力量严重不足,尽管全院干警经常加班加点,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仍然是捉襟见肘。
(四)干警政治待遇较低。基层检察院干警晋升普遍比较困难。40岁以下解决副科职级的不到干警总数的5%,解决正科职级的更是寥寥无几。县级检察院工资拖欠严重,据统计,拖欠工资一年以上,2003179人次,金额达万元;2004年225人次,金额达万元;2005年104人次,金额达万元;2006年97人次,金额达万元。职级晋升难、经济待
遇低,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干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检务保障不够有力。目前,全市基层检察院基本完成了两房建设任务,但基础建设负债达1000多万元,短期内难以解决。办案经费保障安排普遍较低,以枞阳县为例,2003年以来财政安排办案经费4万元,而实际支出在50万元以上,缺口达到实际支出的10倍之多,难以保障办案工作正常开展。
三、坚持边学边改,扎实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市检察院党组多次专题研究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就破解制约基层检察院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出了十项措施,媒体称之为“强筋壮骨法”,省检察院领导评价这十项措施非常务实,细化和明确了市级院在基层检察院建设中一线指挥部的职责,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值得借鉴。这十项措施: 一是发挥检察体制优势,切实加大对
基层检察院执法办案的领导、指导和服务力度。积极运用督办、提办、指定管辖等方式,全力支持基层检察院依法办案。把查办执法不公和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作为法律监督的重中之重,努力在查办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上实现新突破。
二是充分发挥市院和基层检察院办案的“两个积极性”。市院主要查办要案、集体访案件、上级交办案件、全市有重大影响案件、基层检察院查处后未能息诉或当事人要求基层院回避的案件等五类案件,集中精力帮助基层检察院攻坚克难,推动执法办案工作均衡发展。三是积极履行协管职责,选准配强基层院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对基层院领导班子全面考核制度,适时提出领导班子配备建议和领导干部调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