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促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前提和保证,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校创新管理体制,确立教师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围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来科学设计学校的管理框架,开展管理活动,激励教师发挥自身的潜能,在自我不断超越中推动、实 现学校的发展。
一、规范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前提。
规范管理的核心是文化管理。学校应该在深入挖掘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制定为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学校目标,提出与办学宗旨相契合的工作思路;规范管理的根基是制度管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学校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要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以岗位为核心、绩效为取向的学校内部分配制度。通过制度管理,减少工作上的客观随机性和主观随意性;规范管理要从多方面入手,细化到学校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规范管理的抓手是目标管理,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据法律法规和教学规律,制定出各项管理目标和措施,并不断督促、落实、评价、反思、调控的过程。教职工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才能有明确的责任。校长要根据教育目标任务和学校总体工作,对各项工作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实行“谁分管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学期初,岗位聘任完成后,校长要与分管校长、处室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相关任课教师和教辅后勤人员层层签订责任状;学期末,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落实奖惩。
二、民主管理是科学管理的本质要求。
在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让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激发教师的主体责任感。要经常性的召开教职工会议。要有教师代表全程参与学校规划、相关制度、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参与学校的重大工作以及财务的讨论和审查。
校务公开是落实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学校应该制定和完善校务公开各项制度、规定和要求,同时,积极发挥教代会主渠道作用。不断丰富有利于公开的载体形式,拓宽校务公开的渠道。除利用各种会议、通报、公告、校务公开栏等形式,定期召开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和离退休教师代表征求意见座谈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对学校的各项事务,尤其是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师生切身利益以及一些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容易引发矛盾的敏感问题,严格依法规按程序公开,自觉接受教职工和社会监督。
三、以德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必须。
以德管理,依法治校是促进学校稳定、公平、宽松、竞争的保障。和谐校园首先是法制的校园,依法治校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实施校园管理,从事教学教研等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和谐校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发挥好党政工团以及学生会的桥梁作用;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机构,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师生主动发展。教育需要真诚,管理更需要真诚,沟通必须从“心”开始,用“心”为之。要加强学校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管理
水平和工作能力,以谋求学校发展、统筹学校事务、协调各方面关系、处理各种矛盾、做好师生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作为校长一定要扮演好榜样角色,任人唯贤,率先垂范,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注重人格感召力,实施集体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要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和谐统一,改变单调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慎重使用法律和启动程序,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人际氛围。
四、精细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关键。
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就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就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学校应该做到:
(一)有明确的管理内容。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学生一日常规、校园环境卫生、教室办公室环境,课堂教学管理、队伍管理、校园文明用语、食堂厕所卫生、后勤节水节电等。这些工作,每天都要责任到人;这些管理,每天专门人员进行检查督促。这些工作做细了,做实了,会使校园显得更有序、更文明、更和谐。
(二)有精心的责任分工。学校是一部机器,这部“机器”的快速运行全靠各部门协调运转,任何一个“零件”的不协调运行都会使“机器”运转产生问题,因而,学校精细化管理要做到分层、分块。校长必须授权于中层管理者,放手让他们管理好自己所分管的一块工作,惟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的效率,才能获得学校工
作的佳绩。工作中严格执行“谁分管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 谁的活动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提高教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三)有效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学校目标在工作规范上的具体体现,学校制订、完善各项制度,引导教职工日常工作规范,约束教职工个体工作行为,明确教职工遵守或者违反规定的奖励惩罚措施,保障学校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精细化与人性化是辩证统一的,治乱必先重典。制度的建立,人性化应服从于制度化,因为规章制度更多的是一种规范和引导,久而久之,约束、规范下的行为就会转变成一种习惯。当今社会、公众对学校的期望值非常高。但工作中还有一些不利于学校发展的因素。因此,管理者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克服管理实践过于注重形式。管理工作必须从浅表走向深层,从外在走向心灵,从管理走向认同,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四)有精细的管理队伍。实现对制度执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这就需要一支精细的管理队伍,负起全面检查、监督责任,发挥对过程管理的监控作用,随时检查各部门工作,定期通报,及时反馈,奖罚分明。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变校长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这样一来,学校管理者辛苦了,但管理效能提高了。
(五)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鼓励教师用自己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思想大胆实践,不断积淀,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所有的教师都经历一个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各种思想不再是文本或书面上的东西,而是已经落实了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行动,并能够加以例证和说明。允许教师有一个逐步认识和吸纳的过程。当“精细化”成为每位教师内在的一种品行时,他将不再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而是一种文化,一种产生深远影响的校园特色文化。
五、人本管理是科学管理的核心。
人本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以人为核心,更加强调对人格的尊重。校长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注重感情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注重人的自主和自觉,注重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
学校发展要靠教师来推动,教师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力量。教师有了热情,素质提高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发展就会如“顺水行舟”一帆风顺。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要采用“人本化管理”+“学校制度管理”+“量化评价管理”的模式。制度是一切管理的前提保证,有了制度,才能使教师工作有章可循。有了制度,如果不落实也会形同虚设,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会让教师产生一种竞争意识,从而激发其潜能。制度、评价能促进教师工作,但如果要让教师乐于将自己视为学校的主人、乐于开展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乐于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人本化的管理至关重要。通过日常管理,要让教师感受到:在学校工作是幸福的,我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这样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原动力。
实施人本管理更加注重的是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具体的做法: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和教师层级考核制度,并为他们取得成就创造条件,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舞台。依托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创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建立定期考察轮训制度。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组织优秀教师上示范课,骨干教师上研讨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课后及时组织研讨反思。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用心、细心、精心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就一定能实现学校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我们三原南郊中学始建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倡建,是一所具有80多年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省级重点中学。近年来,我们学校党政一班人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和发扬“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坚持制度约束和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把各种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教师、行管人员的个人情感、利益和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给广大教职员工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融洽、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从而实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构建“校长负责制下的两线三级管理机制”
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统得过死,存在着工作安排不切合教育教学实际的现象,“一刀切”或“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学校的管理,特别是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学质量重心下移至年级部、备课组后,学校的管理重心也随之下移。为此,我们提出了“管理重心下移,领导工作下沉”的管理思路,坚持“转变观念,整合功能,重心下移、推动跨越”的管理方针,构筑了“校长负责制下的两线三级制”的低重心管理模式。这种“校长负责制下的两线三级管理体制”特点是:“放得开,收得拢”。一是减少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层次,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自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更加切合各年级管理工作的特点。三是更加符合师生的教育、教学和学习实际,从而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效能。
所谓“校长负责制下的两线三级管理体制”,就是校长根据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提出和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工作计划,“两线”是指政教部、年级部、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一条线;教学部、年级部、备课组教学管理一条线,政教部、教学部根据学校或校长的工作计划,分别制定部门的工作计划,然后向年级部、备课组、教师延伸,“三级”就是以年级部(高
一、高
二、高三年级)为管理平台,在日常考勤、常规教学、教育科研、课改实验、安全教育、评先评优、工会活动、党团员组织生活等方面实现年级部的自主管理,使其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学校明确规定教学部、政教部、年级部的职责、权利与义务,明确年级主任是年级部的第一责任人,赋予年级部主任管理、督察、奖惩、经费使用等职权。年级部在校长和“两部”的直接领导下,结合年级部管理工作的特点、教师与学生工作和学习实际,在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引领下,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一)政教部、教学部由“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政教部、教学部主要负责教育教学指导、过程管理和提供信息服务三大块。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分解贯彻学校的整体发展计划和工作目标的同时,对年级部实施学校计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对年级部落实整体计划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跟踪检测,及时提出反馈意见。政教部、教学部侧重指导年级群体,淡化管理教师个人。部门主任不再负责排课、换课、月考、练考以及教师考核等具体事务。
政教部、教学部把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管理服务的出发点,淡化行政管理色彩,与年级主任建立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形成以年级部为核心的纵横向互动的组织管理机制。“两部的职能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权力下放,实现年级部的自主管理。尽量减少和及时向年级部传达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和教育教学信息,当好年级部主任的参谋,尽量减 少和干扰年级部的自主管理。二是深入基层,提供发展建议和负责宏观管理。各部室人员经常深入年级部、教室、宿舍了解年级部主任与教师的具体的工作状况,对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结合需要,改进工作方式。各部室帮助年级部结合本年级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实际,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以点带面,促进年级部工作的全面开展。各部室把年级部的发展需要纳入到部门工作的目标体系中并为年级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四是创造机会,拓展发展空间。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教学观摩、赛教、教学研究、外出培训、校本培训、大型考试等,不断挖掘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学习发展和课题研究的机会。通过专家引领、教学展示、1 交流比赛、论文推荐、网上宣传等手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年级部管理——低重心的管理实体
所谓年级部管理,就是以年级部为管理平台和管理主体。它凸显年级部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旨在增强年级部在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中的作用,努力强化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1.年级部的权限
我校结合管理工作的实际,赋予年级部以下权力:一是人权。年级部有权根据学校的人事安排调配本年级部教师的课时分工,有权决定班主任的任免,有权推荐先进或职评人选。二是财权。每学期学校可根据年级部考核的情况及管理工作量的大小,赋予年级部一定经费使用权和资金分配权,但必需报校长审批,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考核权。年级部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考核标准和评比条件等,对教师个人及班级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会同教学部、政教部确定教师和班主任的考核等级。
2.年级部的工作范畴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年级部围绕学校工作的总目标进行分解、细化为阶段性目标。二是加强年级部自身的建设,促进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在师德建设、例会制度、考勤制度、值班制度、职称评定、先进评选、终端考核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操作要求和考核细则。三是强化教育工作。班级和教师的管理工作、班集体建设、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四是抓好教学工作。包括教学常规管理的检查、教科研活动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把关等。五是各年级部主任可按照学校制定的整体工作计划,安排本年级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月末工作小结和学期工作总结,负责本年级的各项评先评优及考核活动。为了真正做到责、权、利的统一,年级部主任在享受校中层干部待遇的同时,每学年要向校领导、教代会和本年级全体教师做一次述职报告。
3.年级部工作的考核
一是建立组织。学校建立由校长挂帅、中层正职干部及教师代表参加的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年级部的考核。二是明确目标。每学或学期初学校将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目标及要求分解下发至各年级部,并与年级部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三是检查反馈。各分管校长、职能部门负责过程管理,既分工又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分项组织检查或抽查,并将情况记录在案,及时反馈给各年级部,以便改进工作。四是总结考核。学校根据《年级部工作考核细则》及各年级部工作完成的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等级挂钩,并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晋级、任免的重要依据。
4.实行年级部管理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年级部管理是应对新形势而采用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工作实际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年级部与学校领导班子之间的关系
实行年级部的自主管理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增添了活力,同时也给年级部带来了管理责任和压力。年级部管理者对所属成员进行严格管理,加大对年级部的考核力度,促进年级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学校的考核,既减轻和缓解了年级部里的人际压力,又提高了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
年级部与职能处室的关系
实行年级部管理后,年级部的工作得到了加强,而各部室的工作则被弱化。在“条”和“块”如何统一协调的问题上,我们的作法是:职能部门应围绕学校的总体工作目标,制定各处室的工作目标,年级部再据此确定年级具体的工作目标,学校重大活动的组织,由相应职能处室统一安排、统一布置、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同时,还要明确一些常规性工作的责任,防止因责权交叉而产生矛盾。
年级部与教师的关系
要把年级部建成一个团结向上、奋发有为、不断进取的集体,需要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年级部对教师工作的安排必须合理、恰到好处;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认定,必须客观、公正、公开、公平。年级部要注意关爱每一位教师,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促使每一位教师心甘情愿地为年级部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年级部的工作目标,尽心尽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多做补台之事,以自己的行动支持年级部的工作。
“以人为本,提升层次、科学规范、改革创新”
——追求教育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我校地处以重教兴学而著称的三原县,位于城乡结合部。如何适应新形势、优化学校管理和提高办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发展、规范、科学、创新、高效”的管理思想,着力构建科学、人本、开放、和谐的管理体系。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使管理走向智慧和艺术
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现代学校的管理应该走向智慧与艺术。缺乏智慧和艺术的管理,可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首先,淡化管理,强化服务。为全校师生服务,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服务不仅体现在工作中,而且学校必须把解决教职工的困难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全面关心师生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为教师开辟参与管理的舞台,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听取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的批评监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成就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淡化考核,强化指导。在管理机制上更多地体现现代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学校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的本质是“师生的发展”。根据这样的管理理念,我们明确提出了学校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是“促进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职工的生命的发展”,要变“法官”为“医生”,真心实意地帮助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职员发现问题(已存在或潜在的),充分体现管理者的引导智慧。创设愉悦的管理氛围,使其为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而协同努力。
第三,淡化刚性管理,强化人文关怀。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凝聚、约束功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认为刚性管理是基础,刚柔并存是过渡,柔性管理才是管理工作的真正目标,更是管理水平的最高境界。要想实现高水平的管理,就必须通过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人文氛围,去引导师生增强素质,逐步由刚性管理过渡到刚柔并存最后达到柔性管理的目标。
2.以人为本,实现“三化”管理
我个人认为,校长必须把纷繁复杂的管理事务分化成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任务,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忙”起来,让自己“闲”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都感受到自己岗位的重要,而且管理者还可以从琐事中摆脱出来,无为而无不为,真正做到统筹全盘,把握全局。
①决策实现民主化
决策是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一是把制定决策草案的任务分解给分管副校长,分管副校长组织中层管理者研究,提出决策草案;二是决策草案让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修正。这样的决策过程不仅充分发挥了分管校长和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潜能,汲取了全体教职工的智慧,更加加深了教职员工对决策的理解,为决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②执行实现规范化
决策的落实和制度的执行,最主要的是规范化。我们要求每个职能管理部门都要制定出本部门明确的工作规范,按规范办事,按教育规律办事,全校员工一律平等。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
③评价实现多元化
评价的多元化。一是互评,即各职能部门和学科组之间的互评;二是自评;三是学生、家长、社会评。可以说,这种多元化评价既避免了单一评价的片面性,也缓解了传统评价中易引发的各种 3 矛盾和冲突。表面上看,我们好像管得少了,管得轻松了,实际上是“管”的艺术得到了升华。
(二)科学管理——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
一是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
我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面对国际基础教育急剧变革的新形势,如何使其焕发青春?为此,我们提出了“科研兴校”、“教研兴师”和内涵式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课题牵动”战略和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不断提升办学层次。目前,我校承担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5个,县、校级课题29个,从而形成了一个课题带动教研、教研促进教改、教改促进教学的教研教改教学新格局。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从90年代初的18个班发展到现在的76个班,学生达到五千多人,教职工二百多人。
三是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先后投资4500多万元,新建办公大楼一栋、教学楼四栋、学生公寓楼五栋、教师公寓二栋,科教馆、多功能厅、礼堂兼餐厅各一座,学校办公、实验、体育器材,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制度健全,达到了部颁Ⅰ类标准。师生的住宿、学习、生活、用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四是教学质量连年攀升。高考质量连创佳绩,三年三大步,2003年二本上线人数达到630人,2004年二本上线人数达到986人,2005年二本上线人数达到1204人,上线率达到60%以上,特别是王展、邓振华两名同学分别以712分、655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咸阳市理工类、文史类状元,有四名同学名列咸阳市文史、理工类前五名。
五是办学效益显著提高。由于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提高,成效显著,社会信誉迅速上升,学生素质提高,教研教改蔚然成风,教师队伍稳定。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绿色文明示范学校”等100多项荣誉,学校先后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实验学校”、“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学校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多所全国重点大学确定为保送生的培养和选拔基地。学校与日本三野町国际爱知学院结为友好学校。积极开展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国际交流。学校辉煌的办学业绩和成功经验被《陕西日报》、《西部法制报》、《教师报》、《工人报》、《咸阳日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咸阳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三)“四制”改革——激活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我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相对稳定且具有鲜明特点的管理模式。它实质上是以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教职工的“人治”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的自觉性。它在学校的发展中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管理模式己明显暴露出诸多弊端,如人浮于事、职责不清、工作推诿、互相攀比、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工作岗位终身制等等。这些现象严重地挫伤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因此,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在现有办学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以及领导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岗位都有最适合的人,每个人都在最适合的岗位上,每个上岗的人都有责任和忧患意识,从而形成“创新、严管、重奖、敢淘汰”的管理新机制。近年来,我们不断推行“四制”,深化“四制”,不断改革,不断完善。其具体做法是:
1.校长负责制
从2001年6月起实行校长负责制。依据“健全、整合、高效、灵活”的原则,又将学校机构分为一级机构(校长办公会、校务委员会、党总支)和二级机构(教学部、政教部、后勤服务部、年级部),明确提出“分层管理,重心下移”的管理思想,这是“四制”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重心下移即以二级机构管理为主,二级机构又以三个年级部为管理主体,三个职能部为年级部服务,副校级领导各自分管一个年级工作。机制的改革协调了各部门的工作,减少了部门分割和管理层次,杜绝了工 4 作推诿的现象,使部门和年级之间有分有合,相互协作,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有序、高效。
2.教师聘任制。
我们把教师聘任制作为推行“四制”改革工作的突破口,实行全员聘任。学校的工作任务可分为教学、教育、后勤保障和管理四大类。将校内岗位分为干部、教师、员工三个系列。首先是合理设岗和确定编制。根据每个岗位的性质、在完成任务中承担责任的大小、工作难易程度、知识能力要求、隶属关系(一线教师还要依据学历、职称、是否胜任大循环教学、是否胜任班主任)等把干部(个别不授课的除外)岗和教师岗设为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新秀和试聘教师五个层次;职工岗设为一、二、三类。同时,打破论资排辈的陋习,实行“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还招聘外地优秀教师,实行骨干教师动态管理,使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教师聘任制的推行,使教师队伍焕发了空前的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3.岗位责任制。
我们在教师聘任制的基础上,依据咸阳市 “三个常规”等文件,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书》、《教学工作常规》、《工作业务考核评估细则》。然后分级与职能部、年级部、班主任等签订《目标责任书》,并由所属部门或领导检查落实,从学校领导到部室主任、教研员、备课组长、班主任等,都要依据述职制度定期述职并接受监督。
4.结构工资制。
推行结构工资制是学校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它对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采取“存量保留,增量拉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结构工资以津贴方式发放。干部岗位和教师岗位的结构工资的组成是:固定工资+岗位工资+辅导津贴,职工岗位结构工资的组成是:固定工资+岗位工资。在具体分配上,坚持“三倾斜、三分开、一把握”。即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成绩突出者倾斜;一线与二线分开,在岗与离岗分开,津贴与职务工资分开;把握一条原则,即以量计酬,多劳多得,以质计奖,优质优酬。
结构工资制实行以量计酬,以质计酬,激发了教职工多干工作、多做贡献的积极性。过去,一些教师不愿多带课,不愿当班主任,现在是乐于多带课,要求多带课,努力带好课,争当班主任,从而使教育教学管理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采取领导的行为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和一定的危机感,这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采取激励机制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努力平衡教师心理,实现劳酬平衡、劳能平衡和劳绩平衡;二是满足需要,满足教师情感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如教师的评优、职称评定、论文发表,学校领导都要全方位关心;外出培训、学习、在职进修、教科研以及车旅费补贴等学校领导都要全方位落实。
我校的改革先后经历了“不奖不惩→轻奖不惩→重奖轻惩→重奖重惩”的逐步完善过程。同时还进行了用人机制的改革,形成了“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和“优者进、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功者奖、过者罚”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在改革中有6位教师接到了解聘通知书,落聘者面对制度、面对形势、面对现实都能平静地接受;而受聘者的信心倍增,干劲倍增,带来了办学效益的倍增。
如果把一所学校比喻成大海中航行的一条小舟,那么管理者就是把握方向的舵手。我们只有正确的把握教育发展的航向,才能带领师生扬帆远航,到达教育理想的彼岸。
第三篇:以科学管理手段促质量提升
以科学管理手段促质量提升
我院护理部举行第一期品管圈成果报告会
10月19日,我院护理部第一期品管圈成果报告会在住院部四楼会议室举行,院党委书记姚水宝,办公室、人事科、医务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及来自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约90余人参加本次成果报告会。报告会由医院护理部主任陆美英主持,来自输液室、妇科十二病区、产四病区的3个护理单元通过精美制作的多媒体、视频、诗朗诵、歌舞等精彩纷呈的表现形式各自汇报了她们自今年2月份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所取得的成果。
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输液室的“树叶圈”,以改善手卫生的遵从率为主题,不断完善护理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妇科十二病区的“吾馨树圈”,通过活动着力提供优质、高效、温馨护理服务;产四病区的“优悠圈”,以提高晨间交接班完整率为主题,通过流程的改造,严格的制度执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的生命,医院护理部以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为目标,以提升整理护理质量为重点,将“品管圈”这一管理模式与质量持续改进相结合,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极大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有效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首创精神。此次成果报告,既是对所开展品管圈活动的验收,也是为分享成果搭建平台,必将促进护理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第四篇:强化科学管理 落实有效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强化科学管理 落实有效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近几年来,我镇小学在各级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指导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有效教学”为工作中心,狠抓常规管理,教学质量逐年有显著的提高。2010至2012年连续三年六年级毕业调研测试全县乡镇小学第一。今年六年级毕业调研测试各科平均分、综合指数又跃上新的台阶,全县乡镇小学排名获得“四个第一”,即是综合评价总分第一,数学科评价分第一,英语科评价分第一,综合科评价分第一。为总结交流,共同进步,下面谈谈本镇教学工作中一些做法。
一、以人为本,强化科学管理
1、成立全镇教学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各校教学工作。具体分工:中心校长为教学总指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主管,各科教研员负责实施。各校也相应建立了教学管理体系:校长——教导主任——科组长,形成管理网络。管理组同志分工蹲校包片,校级领导坐级包班,做到级级有人管,科科有人抓,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层层落实责任。
2、建立校长责任制,督导校长带头做好教学工作。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差,关键在校长是否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今年我们教学工作之所以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在于落实教学工作校长责任制,重点抓校长带头做好教学工作:一是抓校长树立“质量第一”管理理念;二是抓校长任六年级课程,带头把关;三是抓校长亲自指导并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为教师上示范课,敢于做教学工作排头兵,深入教学第一线,很好地落实教学责任。
3、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我镇小学按“以人为本,教学为主”的工作思路,针对全镇小学实际,依据教育局《XX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常规》、《XX县中小学教学工作量化评价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完善了《XX镇小学教学工作量化评价方案》、《XX镇小学有效教学实施方案》、《校长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教师教学工作奖罚规定》和制定《XX镇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等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使教学管理逐步规范、科学。
4、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校领导及教师积极性。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XX镇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把校长、教师的业绩与绩效工资挂钩,坚持优质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设立“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奖”、“优秀校长奖”、“优秀教师奖”、“优秀班主任奖”,另外绩效工资向六年级科任倾斜,每学年重奖六年级中、英、数三科排在全镇前六名的科任教师及六年级教学质量排全镇前六名的优秀校长,把他们带到外地考察学习,开阔视野。
二、以教学活动为核心,细化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依赖于科学完善的管理,因此学校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制度,我们重点落实了如下几种制度。
1、坚持落实教育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我们每周一举行教师大会,并规定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学段活动时间,每月召开教研组长交流会议,就交流教育教学大家关注话题进行研讨。
2、坚持落实随堂听课制度。管理组教研员、校级领导、科组长、备课组长坚持每周听课、评课,课后主动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使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3、坚持落实教学巡导制度。学校主管教学部门要协同年级组、教研组每天进行教学常规巡查,巡视班级教学状况,强化课堂教学监管力度,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4、坚持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每学期,管理组定期对各校教学工作要检查两次,还进行若干次不定期教学检查,每次检查首先查学校领导和六年级科任教学工作,抓领导促教师,抓重点带整体。另外,各学校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次检查都召开教学检查总结通报会,总结亮点,分析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5、坚持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认真抓好月测及学期末模拟测试工作(全镇统一命题、考场集中),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找薄弱班级、学科及学校问题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督导,极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以课堂为阵地,开展有效教学研究
近年来,在县教研室直接指导下,我们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有效教学实验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重点抓了如下几点工作:
1、定期开展课题专项调研和教学反思活动。每学期教研组人员深入学校深入课堂进行广泛调查,查找教学中存在低效行为,认真分析,组织教师研讨,进行教学反思,找出问题及其对策,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
2、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认识。每周一下午放学组织教师学习“有效教学”专题理论,通过利用名师引领、网络资源、交流研讨等途径,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理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具体做法:实行“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师生共用”;具体程序:一备: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备好“教学案”初稿;二备:备课组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按集体商议形成共性“教学案”;三备:提前一天设计课堂训练内容,提倡把学案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中(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的方法)。
4、开展课堂教学技能砺练活动。主要是开展“同上一堂课”和“同课反复上”活动。“同上一堂课”指每学期备课组确定几节课为重点研究对象,每个成员同上一节课,从不同的教学风格、设计解决教学研究的广度问题;“同课反复上”即是备课组确定人员,就同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教学,反复磨课,从不同的学情,设计去解决教学研究的深度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
5、构建有效教学模式,严格要求教师执行教学时间定量分配,如新授课,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10分钟,师生互动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学生练习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构建“精讲精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严把课堂质量关。
6、开展“有效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有效教学”成果展示课活动。上学期,在管理组牵头下,中心小学领导向全镇面上学校作“有效教学”经验报告,中心小学教师向全镇教师上“有效教学”示范课。
四、以毕业班教学为重点,全力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学生思想纪律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德育演讲会等途径,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人生前途理想教育;召开毕业班家长会议,争取家长紧密配合教育。
2、定期开展学生学习调研,召开各类学生座谈会,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心理,消除学生在学习上障碍,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学习信心。
3、抓好毕业班学生辅导,注重培尖转困。每学期初要求科任对班中学生进行摸底,摸清尖子和学困生,并造册登记,定好辅导计划,安排辅导时间和内容,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采用分类辅导形式,充分利用每天上下午第四节辅导,确保时间足够投入,且强调学法指导,讲究实效。
4、抓好复习备考工作。一是领导重视,要亲自拟定备考方案;二是召开复习教学工作研讨会,指导教师制定复习计划;三是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师上好复习课;四是严把质量关,主要是每月搞测试一次,每学期搞一次模拟测试,每次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以上是我镇小学在教学中所做的平平常常的工作。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虽逐年提高,但离上级教育部门要求还很远。教学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一定虚心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扬长避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第五篇:科学管理谋发展 合力攻坚促提升2011春季学期工作总结
科学管理谋发展 合力攻坚促提升
------邵寨中心小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2011年春季学期,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继续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县局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创建高效课堂”课改活动为突破口,紧扣“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项建设,四项活动,五项工作”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狠抓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数学科攻坚、“六园式”校园创建等工作,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主要成绩:
通过一学期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我校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巩固率达到了99%,思品合格率达到了100%,体育达标率达到了100%,学校一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学校内部管理全面加强,校园“三风”明显好转。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双学双推”活动的安排意见,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多方协调,积极联系,高标筹建了微机室、完成了综合仪器室、图书室等功能室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了办学条件。按照各级安排,“两基”迎国检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相关软硬件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办学品味不断提升,“六园式”校园建设初见成效,按时参加了全县第一届“校园之声”合唱节,荣获三等奖。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如期举办了各级队形队列广播体操比赛,成功举办了第十届春季田径运动会,组队参加了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在全县十六所中心小学中总分排位第六,被授予“精神文明”奖。按照学区“红五月魅力校园”有关活动安排,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了读党史、唱红歌、诵经典等
各类文体活动、学习活动、公益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严格落实各级关于地方疾病、流行疾病防控的安排意见,彻底杜绝了各种地方疾病、流行疾病的蔓延。高标准、严要求的抓建了各项常规工作及学区安排的书信大赛等相关工作。学生管理严格规范,德育教育得到了全面贯彻,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期末取得了学校综合考核第 位,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区第 位的好成绩。
二、主要做法及收获体会:
1、开展师风师德教育,强化德育教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1)树立教师形象,规范教师行为,实现群体师德创优。开学初学校与全体教职工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提倡“以德施教”,坚决制止体罚、变相体罚、侮辱学生,学校一期无乱收费、无乱订教辅读物等现象,教学秩序正常。我校始终把加强师风师德教育和实施公民道德规范相结合,本期学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师德规范考核制度细则,把师德规范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的教师精神,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促进教师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
(2)狠抓了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政治觉悟。一是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会,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了教育法规、教育理论、管理制度,采用集体与分散,书写笔记与交流心得,学习理论与联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养。本期来,每个教职工书写政治学习笔记一万余字,撰写心得体会2篇以上,通过展评学习笔记,交流心得体会,做到了学有所获,共同提高。二是加强对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贯彻执行,全面开展了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全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大会及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我校及时传达了会议精神,学习了县委王书记和县局田局长的重要讲话,严格按部县教育局、学区的部署安排,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干部作风整顿活动,通过联系实际,开展
讨论,深入剖析了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引导全体教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强化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依法执教的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引导教师将学习与强化工作作风,端正行风,提高素质,干事创业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促使教师联系实际工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促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3)实施系列化德育教育,不断追求育人实效。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本学期,学校着重于小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严格卫生习惯的培养,加强卫生检查的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采取了思想引导、制度约束、活动实践、人文关爱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方法。二是开展诚信教育。通过班会课、各类活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树立光明磊落、表里如
一、诚恳待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的教育。教育学生从平时的不迟到、不食言、不拖欠作业、不说谎、不欺骗家长做起,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三是逐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三是把留守学生、问题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从心理疏导、学生生活关心帮助等确保了留守学生留得住,问题学生得到转化,健康成长。四是重视了德育教育的学科渗透,各科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真正重视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系列化,整体化的德育教育网络。五是积极利用晨会、班会、集会、活动等渠道,多层次、多方位教育全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养成了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良好学风。六是各班均建立了《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袋》,及时记录、评价学生表现,强化了育人效果。
2、以科学管理为抓手,开拓创新,创建高效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规范行为,创新课程实施水平;夯实基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优化计划的制定和审批,对不合要求,质量不高的计划,教导处提出了改进意见,并限期进行了整改。二是优化备课改革,各级各科教案统一实行新备,详备教案,本期共进行教案展评两次,教案门类齐全,备写规范。在备课过程做到了备教材,备三维目标,备教法设计,备学法构想,备资源共享,备训练检测,备当堂讲评,备教后反思,严格做到了超前备课,及时审阅。按照课改工作的新要求,学校推选杨均乐等12名骨干教师尝试备写“导学案”,各集体备课组按照“三备”定案(初案、修改案、审定案)的集体备课模式,突现了集体备课实效,全面推进了备课改革。三是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推进改工作。本期学校加大课改力度,以全县三中课改现场会议为契机,不断推动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开学初,确定了郭建忠等18名课改示范教学人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构建了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期期班子成员听课节次均达到25节以上,教师人均听课节15节以上。本期以片、校为单位,先后组织教学评赛活动两次,选拔推荐4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学区教学评赛活动,1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全县中小学教师教学评赛活动,取得了三等奖的良好成绩。班子成员积极引领教师参加了学区、中片组组织的系列教研活动,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人员都撰写了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和反思材料,并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不断改进自己课堂教学方式。各教研组依据学区关于课改的相关精神,积极研讨践行“五九”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发放学生课内作业单页,学生课堂展示资料卡,学生课外自学记录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各环节的高效性,将我校课改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四是优化作业设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学生才能。各基础科积极尝试师生互动、探究
学习、交流展示的学习模式,采用学生当堂达标测试卡、自主作业展示卡、二次作文展示专页、分类推进记录卡、学困生帮扶卡等配套作业全面跟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各层次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分类推进的目的。五是以数学科攻坚为突破口,继续推行 “三管齐下” 抓质量的措施,通过课标学习,教法研讨,质量检测、作业展评等系列活动,有效强化了“管课堂、管作业、管考练”的质量提高抓手。六是积极实施了分类推进措施,按照学区提出的“摸思想,指出路,导方法,查作业,管成绩,堵退路”的六步跟踪督学法开展了学困生转化工作,提高了学困生学业成绩。根据学困生制约我校质量提升的现状,教导处及时安排,统一要求科任教师结合入学教育和学情分析,修订完善了各科及各班分类推进及学困生帮扶计划,坚持科学分层,有效实施了培优补差工作。各基础科建立了1+1帮扶小组,发挥了优差生互补作用,有效的调动了优生的帮扶积极性,有效的提高了学困生的转化效率。七是加强了课外辅导,充分利用了早晚自习,晨读,午休时间,合理划分了辅导科目,靠实责任,具体到人,有效的提高了各段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八是精心组织了检测,坚持单元过关考试和月考制度。本期各级各科单元检测达到了8次以上,月考进行了4次。教导处统一设计了单元检测成绩汇总表,统计了检测次数及成绩,组织了质量分析,不断调整了教学策略。九是以《邵寨中心小学非基础课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对非基础课程教学加强了指导,重点进行了课堂教学检查,力求规范,富有特色,实现了教学工作动态管理和规范化管理。
(2)科学管理,开拓创新,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奠定了基础。一是实行了班子成员督查制,学校教导处制定了详细的班子成员督查制度,对每节课、每次集会都实行了专人考勤,详细记载,有效地扼制了教学常规中的不良行为;二是严实了教学过程管理。学校修订完善了教学过程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了严格的超周备课制度,误课登记处罚制度和教学常规月查、回查制度,强化了过程管理。三是落实了教学各个环节管理和检查。本期学校业务检查4次,作业教案展评两次,班子成员随机检查课堂教学20节以上。四是突出了薄弱学科数学的教学,多次进行教学研讨,保证教学时间,学校班子跟踪听课,有效促进了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五是进一步加强了毕业班的管理及教学辅导力度,按计划启动实施了五、六年级“60天冲刺”活动,后期三至六年级统一加上了晚自习,巩固并提升窗口年级的教学质量。六是建立健全了信访制度,本期召开了家长一次,民主评议了“三风”,学困生促进会两次,班干部会一次。七是召开了前半期工作总结大会,对在前半期教室美化、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教学质量优胜的班级进行了表彰奖励,对68名“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进行了奖励,从而把制度约束和表彰奖励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全体师生赶有目标、学有榜样,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八是加强了班主任工作,本期召开班主作工作会3次,探索方法,交流经验、做法,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了量化考核。九是强化了学生学藉管理,做好了学生巩固防辍工作,保证了各级各班学生的巩固率。
3、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完善三项建设,确保学校工作有序开展。(1)、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本学期,学校领导班子坚持“理念先行、领导主导、骨干引领、全员参与、整体推进”的发展模式,突出“三多”:提高自身修养多学习,改进工作方法多研讨,工作求真务实多创新;实行“五个一”:深入一个班级,上好一门课程,参与一个教研组活动,包抓好一个年段,管好一个组织机构,着力营造学校小气候,顺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围绕学校特色定方向,立足校情找路子,营造了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2)、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一是学校坚持进行了师德教育、师风评议、行为习惯自查、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定期考核评比、树立典型、表扬先进等活动。教师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变化,造就了一批讲师德、比贡献、创业绩的教师群体。二是充分发挥了师德量化考核,常规工作考核周志,考勤薄等评比监督作用,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考核了教职工工作;三是研训一体,搭建平台促提高。加强了校本研训工作,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举行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撰写读书心得、开展小课题研究、举办教学能力评赛等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行动研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针对队伍年轻化的特点,学校全体教职工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国培计划、网络研修、业务自修等各类培训,提高了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和教师业务素质。本期我们先后选派5名学校班子成员及科任教师赴兰州、北京参加了高层次的培训学习活动,组织开展了教学基本功的专题培训活动,做到了有主讲、有内容、有练习、有考核,本期共开展培训10次,担任辅导教师10人次。全体老师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30岁以下的教师设有个人技能练习簿,及时撰写技能培训笔记和心得体会。结合“六园式”学校创建,广泛开展了师生读书活动,按计划组织老师召开了两次读书活动报告会,交流了经验和体会。一期以来,教职工人均抄写读书笔记50页以上,完成读书心得体会2篇。四是以《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为依托,结合校情,立足岗位,积极参加 “小课题”申报活动,全校共申报小课题五项,其中四项被列为县级小课题,一项列为学区级研究课题,班子成员人人担任课题负责人,骨干教师个个参与课题研究,提高了全体教职工的教育科研水平。五是发挥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引导培养作用,坚持每周开好一次教研组会,一次备课组会,通过学习、研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六是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重视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组织教师进行了典型教学案例的设计培训,分层次开展了示范课,研究课,研讨课活动,通过两轮不同层次、范围的听课、评课,使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七
是着眼长远,以青蓝工程为依托,开展了师徒结对帮扶活动,本期共结成4组帮扶师徒,按照学区、学校有关帮扶细则,实行了中青年教师的捆绑式发展。八是制定了《邵寨中心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与教师的各项考核挂钩,加快了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九是开展了优秀论文征集上报活动,共收集整理论文20篇,教职工在《灵台教育》发表论文3篇。十是以三制改革为依托,不断细化过程管理考核,规范了教职工的教学行为。
(3)、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本学期进一步修订了学校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各类《量化考核评价方案》,不断完善操作程序,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了各类会议制度,教代会、民主生活会适时召开,为学校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4、多方联动,共建和谐校园,“六园式”校园建设成效显著。(1)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创建和谐文明校园。一是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与科任教师、学生家长补签了安全责任书,实行了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二是从细节抓起,事事不漏。学校成立了安全检查小组,以防火、防暴、防毒、防盗为目的,实行了一周一次检查。开展了创建“平安学校”、“平安班级”活动,落实了路队护送制度,定期召开路队纪律整顿会。落实了《晨检制度》、《缺勤病因追查制度》,校内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课间值班制、值周组巡查制。三是安全巡查常抓不懈,做到组织得力,安全有效。每天的上下操、路队管理、重大活动都有科任教师一前一后进行监管。一期来学校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四是把道路安全,楼道楼梯行走安全,水电使用安全,饮水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进行了全方位管理。五是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坚持上好“两操”“两课”,落实“阳光体育”,切实达到了学生人人有一件活动器材,天天能活动一小时,班班每周组织一
项主题活动的要求。六是落实“一扫两捡三查”制度、周五卫生大检查制度和流行疾病防控制度,教育全体学生养成了讲究卫生,保持清洁的好习惯。
(2)因地制宜,创建“六园”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一是合理规划,全面部署,制定了《邵寨中心小学“六园”学校创建规划》,为校园建设提供了依据。二是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利用春季植树大好时节,修剪了常青树木,培植黄杨1400余棵,职工养花人均3盆以上,班级养花5盆以上,重新油漆了12个教室的门窗,刷新更换固定标语50多㎡,更新张贴了固定标语,教室布臵新颖,文化氛围浓厚。三是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多种活动形式,为创建和谐校园注入了活力。四是成立了课外活动小组,制定了计划,安排了活动时间、场地、负责人,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校园增添了生机。五是以人为本,提高了音、体、美教学质量,重视艺术教育,开展了“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庆祝等各类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六是按时参加了全县第一届“校园之声”合唱节,荣获三等奖,如期举办了各级队形队列广播体操比赛,成功举办了第十届春季田径运动会,组队参加了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在全县十六所中心小学中总分排位第六,被授予“精神文明”奖。七是按是照学区“红五月魅力校园”有关活动安排,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了读党史、唱红歌、诵经典等各类文体活动、学习活动、公益活动,在学区组织的“庆六一”文艺汇演中,我校选送的文艺节目荣获一等奖。各项活动的实施开展,提升了办学品位,使“六园式”学校创建取得了新突破。
5、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后勤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实现服务育人目标。一是加强了学校收费管理,规范了收费行为,杜绝了乱收费。依法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二是严格执行了经费申批报账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确保了学校经费的良性运作,进一步使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三是加强对学校的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财产的使用保管制度、赔偿制度。教育
师生爱护公物、节约水电、杜绝浪费。四是重视人文关怀,落实了校园执法自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五是依据校情,竭尽全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高标筹建了微机室、完成了综合仪器室、图书室等功能室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六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学区安排的单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管理教学的力度不够,制度执行不力,抓管力度不大,不能立足校情实施精致化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实不细,个别班级的单科成绩有明显下滑现象,教师的整体步伐不够统一,质量提高不快,致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
2、班级管理方法单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不经常或方法简单,教育效果不佳,致使学生缺乏进取心,自我管理意识谈薄,以至于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教师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思想认识、工作作风转变不够到位,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强,工作推诿拖沓,效率不高,存在一般化和表象化的现象。
4、课堂教学改革步伐缓慢,教学效益低下。我校青年教师人数较多,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欠缺,精力投入有限,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知识拓展延伸不到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耐心,教与学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课堂教学的主环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教研教改成果不能适时运用到教学中等问题突出存在。
5、学校部分工作起点定位低,实施效果欠理想,未达到预期的目的。班子成员缺少创新意识,在实现学校整体工作的突破上,尚需要深入的讨论、思考。
6、教职工学习氛围不浓,骨干教师匮乏,培养青年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培养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7、学校各部门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缺乏一些必要的沟通,集体的智慧与资源尚未形成,孤军奋战耗时耗力。
三、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以转变班子成员工作作风,带动全体教职工工作作风转变,进一步强化“三风”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整体素质为中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改革为动力,创设教师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关注教师、学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探索、实践“人本管理”模式,努力塑造一支具有“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师资队伍。
3、大力开展班会视听、班风评议、班主任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师生问卷调查等活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群策群力探索班级管理的好方法,好途径,切实强化班风和学风。
4、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实施制度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细化管理目标,完善管理措施,落实管理责任,强化管理督查,提高执行力度。
5、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育科研常规制度和教师绩效考核办法为指导,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学籍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6、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扎实推进“五九”教学模式,推行常态听课、随堂达标,改进评价方式、提高效益。
7、重视教研工作,引导广大师生通过教师行动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立足薄弱学校特色发展思路,让教科研助推学校发展。
8、积极推进“六园”学校的申报力度,加强艺体、美术、卫生教育,以美育人,造就健全人格,努力办出中心小学学校特色。
9、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加大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勤查勤改,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切实做好了学校安全工作;严格门卫制度,对外来人员,学校严格执行身份确认、登记、被访人员亲自接洽的无缝对接制度。
10、进一步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师生生活,为师生服务,为家长解忧,抓好资产管理,建立校产管理网络,规范财物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总之,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既有成绩,又有不足。回顾总结,深感任务艰巨,压力重大。我们只有认清问题,找出对策,主动改进,才能让学校事业真正健康发展,才能使学校越办越好,社会满意度越来越高,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朝着 “争一流,创特色,办名校,建和谐”的方向迈进。今后工作中,我校将充分发挥学校特有的优势,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不断巩固办学成果,稳步提升办学水平,为创建名副其实的“一流窗口学校”而努力!
邵寨中心小学
2011年7月12日
科学管理谋发展 合力攻坚促提升
------2010-2011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邵寨中心小学
二〇一一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