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课案例教学之我见
会计课案例教学之我见
开江县职业中学 樊红
会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案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与学。一个好的案例能够形象生动地使学生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会计课中,案例的设计与教学是极其重要的。教材中案例的不足。案例的设计既要与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有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要与课堂时间相适应。据我几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目前使用的会计教材中所列举的许多案例,大都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计的案例与客观现实情况距离较远,特别是新税制实行以来,教材中案例与现行要求已不相符。比如,没有把增值税考虑进去。
二是有的没有按照章节相关的内容要求设计案例,反而使学生学起来难以理解。
三是有的案例所列的数据无来龙去脉,例如编制会计报表的案例,仅有报表的数据,没的指明其来源,无法正确说明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四是关于成本核算的案例太长,内容太多,不利于课堂板书讲解。根据以上情况,我认为今后在编写会计教材时,设计选用符合要求的案例,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按要求灵活设计案例。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弥补教材中部分案例的不足。我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根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和选用
各种能为学生理解的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体会到,设计和选用案例应认真把握以下几点:
1、要体现针对性。要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紧密结合会计教材,在设计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案例的关系,不能脱离教材另搞一套。
2、要体现正确性。案例的设计要以“两则”即《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为依据,使整个会计处理过程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
3、要体现典型性。要选用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能够比较有代表性地说明教学内容,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如在介绍增值税的核算时,只对一般纳税人的帐户设置和核算过程进行介绍,并举出案例加以说明,它是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抵扣,税率为17%。而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则只要说明基本核算方法即可,它是采用6%的征收率。
4、要体现可操作性。不能使案例的内容十分复杂和面面俱到,否则,复杂的计算过程和处理方法,将使学生减少兴趣,甚至不易理解,起不到好的效果。
5、要体现系统性。所谓系统性包括案例本身的完整和各案例之间的关联性。
由于经济业务的独立性,设计的案例在逻辑上应该是严密的。从设定的条件到解题过程都应符合逻辑。各案例之间的关联性常常表现为内容上的连续性,但不要重复,并且要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例如,使一个案例的结果,成为另一个案例的条件;或者一个案例稍微改变其中的个别条件,形成一个案例的条件;或者一个案例稍微改变其中的个别条件,形成一个新的案例。这样进行教学,就效果较好。当然,对不同的案例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得前后矛盾,更不能与财经法规相抵触。
认真利用案例进行教学。会计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中案例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理解,达到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
一些简单的案例可以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而一些较复杂的案例要通过板书来解决,一板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简化”,设计的案例以及解题过程应在一版以内解决,不要溢出,否则影响教学的联贯性。二是要“形象化”尽量利用图表说明案例和解题过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到应增值税明细帐时,可以采用丁字帐的形式来说明该帐户的结构和各明细科目借贷的含义。对于一些比较大而又非常复杂的案例,我认为应该采用挂图和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教师事先将已知的资料抄录在小黑板或绘图纸上,讲到案例时,先展示已知资料,再用板书说明解题过程,这种挂图可以多次使用,又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成本核算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案例的设计。至于要表现动态的经济活动,这就要加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借助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在讲述成本核算时,对于企业的生产组织类型和生产工艺过程,如果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电脑组织教学,效果则更好。
总之,在会计课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刻苦钻研,不断探索,认真设计选用案例,并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篇:案例教学之我见
案例教学之我见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肖登国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与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其编写的指导思想更加注重地理的基本理念与独特视角,更加侧重反映地理的应用价值,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地位,能很好地体现高中地理教材的基础性和时代性特征。依据上述指导思想,新课标教材强调地理思想,注重问题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尝试多种表达,构建了新的体系结构和体例结构。比如,新教材增加的“案例”“问题研究”等模块,就是特色与优势。
在实际教学中,教材是教学的资源之一,地理案例的引入是辅助教学的载体。我们有必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师授课特点等实际情况,对地理案例进行相应的处理。
1、对案例进行整合
对某些与教材课文联系紧密的案例,可将其与教学课文整合,即作为课文的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譬如,在进行“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中“人口迁移”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案例“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与课文中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的内容,存在时间的先后关系,按照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可以将案例与课文相应的内容进行 整合后教学,让学生对国内人口迁移的阶段及各阶段的影响因素有更清晰的认识(比如,可以插入电视热播种的《闯关东》联系起来)。在“必修2”的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城市等级发展区位条件”部分,选取“上海市城市化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的案例,而上海市等级的提升本身又是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教学中可将其与“城市化”一节的内容进行整合,实施案例教学。
2、对案例进行增补
根据教学内容或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课外选取相关的地理案例进行适当增补。如果能够找一些本地的案例,那就更好了,结合乡土教材是最有效的办法。譬如,“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教学时,教材案例“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只涉及到民族因素,就需要补充其他因素(个人收入、地区知名度、早期土地利用方式等)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案例。这样,例证会更充分。在阐述交通运输布局受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中引用“南昆铁路的建设”的案例,具有代表性。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建成通车,我认为教学中应该增加“青藏铁路的建设”案例,以更好地体现时代性。
3、对案例进行拓展
即对教材中的地理案例适当地予以拓展。譬如,在农业 地域、工业地域案例的教学中,仅仅凭借教材案例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欠缺的是这些地域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实践的一般认识,所以,教师有必要对相应的内容适当量地进行拓展。案例“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与京杭运河的兴衰密切相关,而历史上与京杭运河共兴衰的名城还包括山东济宁、江苏扬州等,教学时候可进行一定的拓展。
4、替换
即对教材中的某些地理案例进行替换,其目的是为了更符合教学需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生态农业教学中,相关的典型案例很多,教材的案例可替换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案例。“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水资源的利用的案例“咸海的忧虑”可替换为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案例;“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人地关系失衡的案例“玛雅文明的消失”可替换为我国黄土高原或者新疆罗布泊的案例;“必修2”第四章《工业用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案例“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可替换本地工业集聚的案例。
另外,部分教材案例以客观地理事实呈现,教师教学中,可依据教材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挖掘隐藏在地理事实背后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再者,以具体解释抽象的例证性案例,一般呈现在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之后,教学中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顺序调整。比如,“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中,可以将“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呈现顺序提前,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抽象及概括,最终得出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论。这样,可强化学生对地理规律的印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案例教学应该注重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不是单单知识的传授,要重在教学的过程而轻结果。让学生从案例当中学习总结事物的规律。
当然,新教材地理案例的处理归根结底是为地理教学服务的,处理的方式会因为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教学中应该灵活应用。需要强调的是,地理案例是辅助教学的载体,只是外在手段;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灵魂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赋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学习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2012年10月20日
第三篇:会计职业道德之我见
会计职业道德之我见
摘要:在会计行业里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最备受争议的。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职业,就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可以看出会计职业道德其实就是一个诚信的体现。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信息失真;会计环境;建设;重要性
你可能不知道ST生态,但你一定记得这个名字“蓝田”。曾轰动全国的蓝田股份造假事件,至今仍有余温。当时,在中央电视台铺天盖地的黄金广告,让人至今印象深刻。蓝田股份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长盛不衰的绩优神话,这只传奇性的股票,在股市创造了很多不可能,而在这些不可能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与欺骗。顶着“中国农业第一股”的旗号叱咤股市,却在600字的文章面前轰然崩塌。
郑百文公司在上市后披露虚假信息,虚增利润,隐瞒大额投资及投资收益事项,编制虚假会计报表,未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该公司的经营情况。
红光实业公司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少报亏损,欺骗投资者,隐瞒重大事项。还有银广夏造假事件、世界通信公司舞弊案等等。
当这些事件发生时,我们心里是何感想?谎言终究会被彻底戳破,但为这些谎言所付出的代价确是惨重的,这里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相关部门的信誉和国人的信心。会计造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扰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消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导致国家税收流失,损害法律尊严,消弱了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增添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等等。
一、会计造假行为的心理透视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一系列的丑闻不断?看着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不难发现,正是由于人们的逐利心理、低风险、侥幸心理、从众、攀比心理、自我表现心理等,驱使着人们的犯罪行为。
会计核算造假者由于对物质财富和富裕生活的羡慕,如果通过正当的劳动取得的合法收入与其膨胀的物质欲望相差悬殊,只有通过非法手段才能满足其贪欲,这种心理促使行为人费劲心机造假。追求政绩,保官升官是会计造假的有一主要动机。会计造假很难被查出,比较安全,几乎无风险,即便引人注目且透明度相当高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远低于1%,低风险又诱发侥幸心理。
二、我国会计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信息失真固然有社会环境和会计系统本身的诸多原因,但我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缺失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道德是一种社会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在每个人的学习生涯中,不论其最终的职业是什么,都避免不了道德教育。而“道德”二字,对于从事会计职业的人来说,更是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然而,近些年发生的公司舞弊事件,引发了社会的思考。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对于会计这个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关人员曾做了一个针对财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的问卷调查,调查了100位财务工作者,调查结果显示,如果领导授意你作假帐时,坚决不做假账的财务人员仅占28%,72%的财务人员无论出于哪种考虑,都无法严格坚持准则,依法办事;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财务人员对职业道德现状不同程度地不满意,其中80%的财务人员认为会计行业太混乱。通过调查,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反映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少数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败坏,主动违法犯罪。
2、会计人员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3、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4、部分公司受利益驱使,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假。
造成职业道德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偏低,职业操守不高,容易受到利益驱动影响。部分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往往难以抵挡各种诱惑,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共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筹谋划策,使会计行为偏离了既定的会计目标。
2、会计人员受权力压制的影响。通过调查显示,单位领导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行业职业道德遵守情况。
3、会计职业界自身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职业团体只有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协会,而且是由财政部管辖的半官方性职业团体;英国就有六大会计职业团体,还成立了特许会计师职业道德委员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还设立了职业道德委员会,解答各种有关职业道德的具体问题。
4、社会不良风气是造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外部因素。会计行业本身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因素影响,特别是在社会体制、观念转变迅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风气对会计人员影响极大。
5、会计职业纪律松弛,外部监督力度不够。我国的会计的相关法制体系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很难从根本上杜绝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另外,近些年来我国的会计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更侧重于会计理论、会计技能的培训,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盲点。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职业,主要是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行业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正因为会计行业有诚信、真实、可靠地职业本质,才获得了社会的信赖与赞誉。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会计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密切联系的,具有会计职业特征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决纠正会计行业不正之风、清除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以及参与经营管理的职能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建设。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也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是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
四、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会计人员加强学习和教育,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增强本领,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只有加强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会计人员树立诚信等职业道德观念,从心理上对职业道德规范有正确的认识。
2、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监督管理体系。监督管理是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许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至违法犯罪的案例,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管理监督乏力的问题,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3、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健全职业道德体系应建立在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和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或惩罚,促使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4、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会计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还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要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搞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一个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自律意识极差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优化会计行为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
(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能完全依靠舆论监督来约束,必须要以法规的形式,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
2、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有关制度。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不仅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自我觉悟,而且要辅以监督和好的机制、措施来完善。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好单位负责人会计主体资格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三是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行会计委派制。
3、加强宣传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强化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还应重视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在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注意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同时,还应重视舆论宣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牛永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研究》,2009
【2】唐潇泓,《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思考》,2008
【3】孟凡利,《会计职业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李裔,《会计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李冠众,《会计造假行为心理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3
【6】黄秀云,《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措施浅谈》,北方经贸,2008
第四篇:课改之我见
课改——跟不上的“时尚”
朱德庸在《大家都有病》里说:以前的流行是当你买下它时,就已经过时的,现在的流行则是,当你听到它时,就已经过时了。
时尚,流行,在我看来真的就像一阵风,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来说,永远都琢磨不透市场的风向标。形象一点说,当你感觉到那阵风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已经呼啸而过了。生活中没有人会傻到去追风,那是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我跟不上时尚,同样也跟不上这个教育的时尚——课改。
同行都知道,课改,这个词早已如雷贯耳。教育界每一年都会有一个“鬼点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课改工作貌似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我有限的教学生涯里,课改的风向标已经东西南北中好几次了,待我细细数来。
各种模式横行课堂
去年一年,我们焦头烂额,每次开会都在学习,学习山那边传过来的先进文化,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还有几个记不住名字的名校,在教育界几乎妇孺皆知。271模式,似乎老少皆宜。咱落后,咱不怕,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甚至大洋各岸的亲人们都在帮助咱。他们日夜战斗在水深火热之中,抛头颅,洒热血,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为咱寻觅适合咱的模式。这是让一部分人先改出来,然后号召其他人都跟着跳进来,似乎这样教育就强大了。人家是白富美,天生丽质型的,咱呢?四处打听人家的秘方,然后带回来一堆不知道是不是道听途说的偏方,学着人家也开始对镜贴花黄,恨不得把粉全扑在脸蛋上,对着镜子360°孤芳自赏,以为这样就跟人家一样一样了,也不看看自己有一个不可改变的黑得像车轴一样的脖子,全然一个四不像。人家的模式是很不错,先进,时尚,可是人家是基于自己的事情而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我们呢,根本不想对自己是否合适,直接开始模仿。就像营养品,很有价值,可是适合你的体质吗?从不考虑实际情况,凡是好的,就必须照着做,盲目跟风。课改,是有自己的方案,而不是人云亦云。
学校某领导说,无论你上的是什么课,都要有一个模式出来,没有模式,再好那都不上档次,好像一道菜只有取一个悦耳的名字,它才美味一样,就这样一个猪逻辑,让我们彻夜聚在一起研究。其实,也对,课堂是你的孩子,你见过那个父母不给自己孩子起名字的。就在这一年,大名“课堂”的这个孩子,一夜之间有了很多小名,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大家苦思冥想了若干夜晚,终于我们学校的孩子有名字了——271,就是把一节课分成十份,学生预习占2份,自主学习占7份,老师讲解占1份。害怕我们忍不住多讲,人家千叮咛万嘱托,教师只能讲15分钟,超过的即为无效课堂。然后,我们就尴尬了,不讲学生不会(基础差啊,也不舍得买参考书啊),我们怎么忍心学生如此煎熬,可是,你敢讲吗,讲了你就是不懂规矩。
举国上下,哪个学校的模式响彻神州大地,那人家就是舞台中间备受瞩目的名校。曾经迫于无奈,脑子不够灵泛,想不来响亮又有内涵的名字,我甚至打算让自己的孩子继续以自己的名字面世,我是多么单纯啊,我的名字哪里有12345这些数字出名?
取个好名字只是齐步走,下一步就是琢磨一个高难度的问题了——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模式已经有了,好了往里套吧,胖的,瘦的,老的,少的。都伸长了脖子往里边钻,拼了老命也要挤,然后才能算合格产品。于是,大多数人都畸形了,套子里的人,你还会走路吗?当然不会,好,高人支招了——你们在里面就做一件事——讨论。
各种讨论
无论是去听所谓的名师的课,还是有权威人士来听课。细心的你会发现,他们总会强调一句话“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讨论。”你想在各种赛讲中胜出吗?那就让学生尽情的讨论吧。课堂上老师的任务瞬间轻松了,就是不断地向学生抛问题。而且还不能让全班同学只讨论一个问题,那显得多没档次,怎么办,好办,你会分组不会。把他们按照各种标准分成几组,比如男的,女的,胖的,瘦的,这都可以啊,让他们人以群分,好管理。或者几个好学生加一个学困生,好学生负责讨论得出答案,那个学困生专管记录,让他也找一下课堂的乐趣,感受一下温暖。教师就负责向各个小组抛不同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宗旨就是让他们停不下来,最终是否能够传道授业解惑,专家们不关心,只要你的课堂热闹一点,有唱有跳的,貌似每个生命都怒放了就好。
自从有了讨论,师生瞬间变笨了,没喝六个核桃吧。好像连吃饭问题都得拿到课堂上讨论一下了。好比现在的各种养生节目,不就是喝杯水吗,都得请个知名专家高谈阔论大半天。不就是抬起腿跑步的事情嘛,不听专家讲解其中的玄机,你还真不会跑了。
讨论本身没有错,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工合作学习,可是,我们都是怎么做的,不管学生说的是什么,只要有声音就行,只要课堂不是死气沉沉就行。对于问题的设置,老师看似很随意,最终讨论的结果,往往都是不了了之,这样的讨论有什么意义?
生活是自己的,它需要在安静中慢慢品尝,很多东西自有其本身的规律,顺其自然就好,何必把它复杂化,让听者都有一种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但觉得好厉害。)的感觉,累不累。没有专家的指点,你不照样把饭送自个儿嘴里了吗? 讨论的声音一浪赛过一浪,吵得专家们都睡不着了,嘘,别说话了,安静一下,自我反思一下吧。好了,课堂检测粉墨登场。
课堂检测强势来袭
去年年底突然被告知,以后的高效课堂结尾的时候,务必要有课堂检测。领导放话了:无论谁,天子还是黎民,只要你没有课堂检测,均视为无效课堂,不管你怎么样,都得有检测环节。这不是一刀切嘛!
刚开始我以为语文不像数学,展示几个习题就行了,人文学科很多目标都是隐形的,是无法展示给大家的看,也 无法当堂就检测的。后来听了几节当地名师的课,我恍然大悟,原来很简单。你只要在下课前在多媒体上展示几个题就是了,哪怕那几个字学生幼稚园时都会写,哪怕那些问题跟课本丝毫不沾边儿,你就不会被切了,小命算是保住了。九年级的老师更惨,你得说出这节课你讲的与中招相关的考点,那我这一节苦口婆心教育孩子别玩手机,别骂人,尊敬师长,这是什么中招考点?这是社会大学的考点,算吗? 今年,你能总结出来一个纯洁的公式:课堂检测=高效课堂。这好办,无疑是对教师的彻底解放,下次被听课时,我把中招卷子拿去,让大家做一节课,够高效吧?
每次课改,教师们会感觉到自己是那么渺小,硬生生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在那里生拉硬套,东施效颦,丑态百出。难道这是要回到文化大革命的节奏吗,不听话的,不唯课改是从的人,均被视为保守,与时代脱节,必定被驱逐出这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其实课改这个经并没有错,只是被某些人念歪了而已。我们想进步,当然要反思,要改进。一个固步自封,只顾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的人,必定落伍。可是,怎么改,准备往哪里去,是不是得提前想清楚,这些问题都不明白呢看见别人跑过去了,也赶紧提上鞋开始追,你知道他们去哪里吗?再说人家吃过饭了,有力气跑,你肚子咕咕叫,怎么跑。
单纯的模仿别人,最终会丢失自己。课改当然要得,可是,我觉得每一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摸索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对别人的劳动成果顶礼膜拜。外来文化当然值得学习,可是那需要不断的揣摩、消化、吸收、创新,而非直接占为己有,“拿来主义”是不可取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像市场上每年的流行元素都不一样,变化意味着我们不是原地踏步,是进步还是退步就另当别论了。课改也一样,每一年都会有新的要求,每年都与往年不同。你想跟上是很难的,但你也不能自甘堕落。专家们较劲脑汁总结出来的东西,你为什么拒绝,你是专家吗?我们可以在大政方针的带领下,摸索总结适合自己的路子。对于课堂应该有自己的东西,也是中轴线式的东西,无论怎样,只要主干在那里,课堂都不会忽而左忽而右。
其实在这浩浩荡荡的课改大潮中,我们也看到,无论走多远,最终它还是会回到原点的。以前说多媒体教学要物有所值,要集视、听、触觉为一体,朗读、视频、动画齐头并进。课件上都是花里胡哨的,刺激感官的图片,动听的乐曲,抑扬顿挫的朗读,连边角上都有不时蹦出的一个小人儿或者风车之类的挑逗一下学生,甚至连字迹出现时都是连唱带跳的,那叫个热闹啊,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节课下来学生可开心了,只一节课时间,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去过的,都经历了一遍。
后来,专家看够了,叫停了。说是那些活蹦乱跳的玩意实在太可爱了,放在课堂上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了。好,以后课件都要简单一点,最好是纯白的背景,什么都不要。也不提倡以前的大容量了,内容要少而精。白菜萝卜大杂烩吃腻了,没营养,要精而细的,这样也符合习主席倡导的节约不是吗?在中国无论做什么,你都得先懂政治这个厉害的玩意儿。
以前动辄就是表演,课堂俨然一舞台剧,情景剧,专家看得是眼花花缭乱啊,叫停了。说要回归文本,让他们多读,自由读,集体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配合读,总之语文课要书声琅琅,这样即便碰到哪个领导来视察了也会高兴的,琅琅的读书声代表什么,代表祖国的希望啊,说明我们果然是礼仪之邦啊!
如此这般,上了年纪的教师真的受不了了,骨头都要散了,到底要怎样?你给个痛快话,不能,生活是没有定式的。教育也一样,我们要与时俱进,谁都不知道明年会吹什么风。你要以不变应万变,眼睛向内,强身健体,提升自我,如此才能见招拆招。
就像不同的植物为了适应同一种气候,而强迫自己长成一个模样一样荒谬。我们为了适应课改,而丢失了自己的特色。试想一下,不久的将来,每个教师上课都是一样的模式,一样的步骤,那将是多么单调。那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有思想吗,会创新吗?整齐划一固然好看,可是也同样的枯燥,呆板,不是吗?课改的本质是让大家有所进步,而非让大家都变成一个模型里出来的一个人。课改,课改,让人欢喜,让人忧。
第五篇:略读课教学案例
读说写一条龙《电脑住宅》案例
椒江区三甲街道中心小学
阮春燕
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本人就自己上过的一节课《电脑住宅》,来谈谈如何在语文课中实现读说写一条龙。主要是创设情境,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读:(1)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这一百台电脑是如何分工负责的,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瞧瞧,首先站在这门外,你看到了什么?
住在这既节能又舒适的家居环境中,你的心情如何?(带着这份心情读第2自然段)(2)接着来到门口,你又有什么新发现?指名读第3节。
在这里有可能发生入室抢动、入室盗窃的可能性吗?(绝对没有,因为„„
引读(只有主人下达“同意入内”的指令后,大门才会打开)
(3)进入住宅,我们将一一参观(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
请大家自由读4-7自然段,看看电脑住宅里与我们普通的住宅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说:你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电脑住宅中最感兴趣的地方吗? 师入情入境地示范说:(现在我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可我偏偏又是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怎么办呢?哦,来到电脑住宅的厨房里,一切难题都解决了,这里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电脑储存了中餐、西餐和日本菜等的烹调方法的资料。它会告诉人们如何备料、烹饪,还能示范如何操作和自动控制烹炒的火候。哈!最终我也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你们也想学着老师的样来介绍一下电脑住宅中最感兴趣的地方吗?)先向同桌介绍,自愿向全班 同学介绍。师总结: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们将发出憾慨,好一座(神奇安全 舒适、便捷)的电脑住宅。
写:老师的心痒痒的,真想马上能住进这样的电脑住宅!你们也心动了吧!请为自己设计书房或为妈妈设计厨房。写后讲评:(你的设计真棒!有你这么一个聪明、孝顺的孩子,身为你的妈妈真幸福!„„)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课文,不需要在理解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学生读懂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写法,并抓住特点介绍,教学中学生一读、二说、三写,将理解和表达紧紧结合。学生想象丰富,设计奇特,创造潜能得到激发,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一读:读的训练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因为它有诸多的功能,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也靠读,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入情地读,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读要得法:精心设计朗读训练,根据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如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它们是如何分工负责的,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瞧瞧,首先站在这门外,你看到了什么?住在这既节能又舒适的家居环境中,你的心情如何?(带着这份心情读第2自然段)接着来到门口,你又有什么新发现?指名读第3节。在这里有可能发生入室抢动、入室盗窃的可能性吗?因为在这里
引读(只有主人下达“同意入内”的指令后,大门才会打开)当你在享受美味的时候,心里怎么样?(愉悦、惬意„„带者自己的感受指名读第5节)。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么一篇科普性的文章何需在读上大费周折,其实不然,只要精心设计,这样的文章,学生照样可以读得有滋有味。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电脑住宅的神奇、安全、舒适、方便等特点。另外,还要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如:脑住宅里与我们普通的住宅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一个问题就可贯穿全文,根本不用老师多说多讲,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找读。二说: “说”,即口语表达,它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阅读课离不开“说”这一环节,但我们往往偏重通过“说”(口语表达)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而轻视了“说”训练的本身,即轻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我们的阅读课上明显暴露出“说”的训练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说”缺乏一定的语言逻辑,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学生往往理不清楚;对文本内容主题挖掘不深,缺乏一定的思想性。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因此我在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电脑住宅中最感兴趣的地方之前,我先范说,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同时又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重新组织语言,实现书面语和口头语言的协调发展。用书面上丰富的语言丰富学生的口头与言,以达到积累语言,有效发展语言的目的。以读带说,以说促读,不光进行了基本的口语训练,使情感也得到熏陶和感染,学生不禁深深地感叹于科技的迅速发展。
三写: 教师适当让学生自己动笔书写,记录自己的思想轨迹,表达自己的体验和创造.这样他们就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勇气,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师生的鼓励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个性化的阅读乐趣.长期的实践,必定会让他们树立个性化阅读的信心,促进阅读个性化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读说的基础上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书房或为妈妈设计厨房。这一设计体现了学用结合的教学思想,既教给学生按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又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实现了读说写的互动迁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有了充分地读说,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加上激励性的评价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高涨,读说写训练浑然一体。添加新的评论
《电脑住宅》案例反思 案例:
……
(三)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
2、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3、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
▲过度激趣:刚才你们都到了电脑住宅里参观了,哪个地方的设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四)小组合作探究。
1、学习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
(1)制作表格
电 脑 住
宅 住宅的设施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2)以电脑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一种或几种设施的布局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如,填写表格,将电脑住宅的具体设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等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或按照课文的讲述顺序画出电子住宅的示意图,根据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的画面。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然后组织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
《电脑住宅》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怎样工作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如,填写表格,将电脑住宅的具体设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等内容以表格形式展示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对电脑住宅就有一个整体清晰的印象了。另外,我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按课文的讲述顺序画出电脑住宅的示意图,根据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的画面。
学生对电脑比较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鼓励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最后,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围绕“如果我是一名设计师,我会怎样设计电脑住宅”进行交流、讨论。还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设计智能化的教室、学校、商场„„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由于本课是略读课,教学时间只有一课时,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较难把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本课的一些问题讲述不够深入,有些环节可能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用性的效果。如何使教学环节不流于形式,真正上好略读课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电脑住宅》反思
周五上了一堂师徒结对课,内容是四年级上册30课《电脑住宅》。第一次上略读课文给师傅听。我很喜欢略读课文,他不做考试要求,一般只需要一课时,没有作业负担,在课堂上一般让学生畅所欲言,理解到达的深度也不像精读课文那般高。其实,说来惭愧,这是心里的“偷懒鬼”在作祟。
《电脑住宅》这一课上下来,我自己觉得学生的参与度比前几堂要高一点。可能是因为有老师来听课的缘故,也可能是课前我告诉孩子们今天要是表现好,我会送他们圣诞礼物的缘故。不过,这样的现象也值得思考,如果没有这些原因,孩子们 参与你的课堂,还会这么认真听讲吗?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才是关键。或者说,现阶段我要努力的是尽量让孩子们不讨厌我的课,愿意跟着我。只有提高课堂效率,成绩才会稳定,班级才会有个好面貌。这些方方面面都是息息相关的。
在理解电脑住宅各个区域设施及如何工作这一问题时,我觉得课堂气氛较沉闷,没能很好地调动起来。一般都是一个学生找一个自然段,按照课文内容读一读就好,很少有学生会结合实际说说他的感受、理解。我在想,是不是我设的问题本身太枯燥了。是不是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比如说让学生假设他是电脑住宅的主人,他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家有什么特色。这样,配上一些轻松的话语,课堂气氛又可能会更活跃一点。
师傅说,我在上这一堂课时,忽略了文章的头和尾。的确,我本身自己对课文的解读还有欠缺,没有全面的读懂课文,更谈不上顺势引导学生了。在学生回答电脑住宅最大特点是一切由电脑指挥时,我就应该马上结合第一自然段,加以理解。还可以适当的穿插知识补充,比如,这幢电脑住宅是真实存在的,位于日本东京。在学生说如果住进电脑住宅是什么感觉是,就可以把结尾作讲解,正因为电脑程序各有职能,分工明确,电脑住宅才不会乱,才会有舒适的感觉。
我想,只要再深入考虑考虑,其实课文完全可以上得更好的。略读课文并不能马虎,老师必须要深入理解教材。或许可以这样看待略读课文,没有具体的作业、考试的负担,更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他们的能力。《火烧云》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
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11.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火烧云》教学设计二
重庆市九龙坡区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适用性研究课题组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4.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呼兰河传》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1.CAI 课件
2.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
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
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指名读。评价。
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
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
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
特别聪明的同学动脑筋想想看,还可以怎样连。
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引读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
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调投影仪的焦距)
指名说。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吗?
请几个同学上台交流。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理解:恍恍溜溜
3.总结全文。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
四、课堂总结
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开头的变化。晚霞是美丽的,古人有话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同学们可以亲自观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
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进行描述的,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萧红又是谁呢?下面则简单介绍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及对她影响极深的呼兰河。引发孩子们对这位作家的喜爱,并从而试图去阅读她的作品。
五、布置作业,观察并描写晨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