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新课标教案-教学教案(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3:1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新课标教案-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新课标教案-教学教案》。

第一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新课标教案-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2揣摩本文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精心导入

1、播放《国歌》的音乐。

2、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着向前。

3、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5、分析课题的朗读方法。

a如果别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我国的国民雄健的两种情况时,那么你会怎么读标题?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都重读)

b 如果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膛来战胜困难,那么你又怎么读标题呢?哪个词语该重读?(“雄健的国民”重读)

学生回答后补充:李大钊,李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就学于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就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李大钊不公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2、简介历史背景。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图动员更多的人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事业成为全民事业。

三、范读课文。

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

思考: 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以

2、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给下列字词注音。

逼狭 崎岖 阻抑

(2)出示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

其经历亦复如是 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奇绝壮绝的境界 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浊流滚滚 魄势 阻抑

3、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5、初读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呢?

五、重点研读。

1、理解“雄健的精神”。

(1)导入: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刚才有同学说出了这篇课文较多地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那到底用了哪些比喻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分析分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d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3、激发学生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带着崇敬之情朗读课文。

(1)导入: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同学们,难道像李大钊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崇敬吗?下现,我们一起朗读一则名言。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2)男、女个一名担任领读,读第一段。第二段由全体女同学朗读。男同学读第三段。第四段男女生轮读。第五段由领读来读首句,后几句由男女生齐读。

六、拓展延伸。

1、导入: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七、结束新课。

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让我们记住李大钊的一句名言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板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比喻: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雄健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第二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大丰中学

鞠红建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感悟雄健精神的现实意义。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具有强烈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文章。然而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距现代较为久远,且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较为特殊。初一的学生受生活经历和认识水平限制,不太容易深透理解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豪情壮志。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引导学生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体味作者的深意。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感悟雄健精神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验。

2、讨论法、问答法、尝试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 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艰困难,执着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

二、自读课文后,分组讨论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说什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后,分组讨论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说什么?讨论完毕后每组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提示:紧紧围绕题目,要在讨论中明确艰难与雄健的内涵。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2.民族生命的进程,3.人类生活就像旅行一样,4.中华民族现在的进程 5.我们民族就像扬子江、黄河

小组发言后,两个同学总结各组同学发言,得出文章主题。

三、在中国近百年苦难史中,能找到像李大钊这样具有雄健精神的人吗?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两个人物,看看“雄健的精神”在他们两人身上具体体现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四、杨靖宇身上“雄健”体现艰苦奋斗的精神,舍身献身的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不屈不饶的精神。钱学森作为中国科学界的领袖,他的“雄健”表现为当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不计较自己的名利得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祖国的怀抱,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勇士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是雄健的国民。科学家默默无闻地在实验室潜心研究,用科研来报效祖国也是雄健的国民。雄健的精神是有时代性的,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战争年代是保卫祖国,和平年代是建设祖国。所以,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种雄健的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在国富民强、国运昌盛的今天,我们怎么做,才算得上“雄健的国民”?

教师小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五、小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生命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献身祖国、民族的事业视为人生至上的幸福。这些以李大钊先生为代表的为理想而奋斗 仁人志士用生命铸成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他们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后人传承的火把,我们应该在火红的光焰中大声对自己说:让祖国的明天应为我们而更美好!

第三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

3、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的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心怀政治理想,以拯救社稷民众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用语言诠释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这其中就有李大钊。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李大钊的小品散文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坎镗的神韵,是他进行推翻旧世界的洪迈精神的反映,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篇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希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积累生字生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逼狭 崎岖 阻抑 险峻 一泻万里 奇趣横生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2.明确: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朗读课文。

3、抓住割断的关键词来看作者的行文思路:

人类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历史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史路——中华民族的精神

4、说说本文的各段段意:

第一段内容: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第二段内容: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第三段内容: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第四段内容: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第五段内容:用扬子江、黄河精神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气概和战斗风貌,需要我们发扬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5、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四、再读课文,解题探究:

1、怎样理解 “艰难的国运”?“雄健的精神”?

明确:艰难的国运,指当时中华民族所逢的一段崎岖不平的险路,是极端黑暗的社会现实;雄健的精神,指民族的精神,也就是那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2、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明确:“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 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可以体会到的。

五、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2、语言运用的技巧:运用比喻说理。

3、请同学们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明确: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之迅猛; 用“回环曲折”“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千里”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这一系列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主张: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

4、作者的情怀: 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和强烈爱国主义的情感。

六、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说一说,大家好交流一下。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间,学生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3、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明确: 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这些虽然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4、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

第四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教学目标:

①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积累文学常识 ②了解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其作用

③感悟文中的雄健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民族责任感

2、教学重难点

①体味文章比喻说理的生动性和说服力,能够进行仿写 ②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3、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

4、教具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5、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ppt屏幕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正如歌词中写到的,国歌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这首歌如同战鼓一般震撼了中国人民的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保卫和建设家园,不断奋进。所以,才会有同学们生活的安稳、幸福。其中,一些仁人志士我们应该永远铭记,比如: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了一篇激励人心的文章。这篇课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板书)

二、作者介绍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集体大声朗读课文,在读的同时思考本文5个自然段的每段的关键词,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行文思路:人类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历史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史路——中华民族的精神)

四、再读课文,问题探究

同学们,每个国家、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需要雄健的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①在文中找出体现国运的“艰难”和国民的“雄健”的具体词语?

1、ppt屏幕

艰难的国运:不平坦、逼狭、险峻崎岖

(造就)

(扭转、改变)

雄健的国民:浩浩荡荡、一泻万里、雄健精神

2、艰难的国运:严重性:从同学们所找的词语中看出来

时代性:插入时代背景(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当时,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惘之中。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3、雄健的精神:课本上的原文(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用了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如扬子江和黄河一般,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②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个短语的次序能调换吗?

1、造就、扭转。不能调换(联系文本内容,从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了艰难的国运,再写雄健的国民。体现二者的词语出现在文中的位置,得出不能调换)

五、把握文章特色

其实这篇文章有很多有特色的比喻,除了刚才的民族精神,同学们还能找出哪些比喻句呢?(学生找出比喻)

1、例子:着重提醒第三段:

人类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有什么表达效果)

2、比喻说理:定义:运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复杂为简单,表达婉转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3、仿写:要求:找出相似点,不能乱比喻(交流)

例子:例句: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跑步一样。在跑步的路程中,有时会遇到宽阔的大路,有时会遇到曲折的小路。在宽阔的地方,我们可以轻松跑过,遇到曲折的地方,我们应该保持平稳的心态,笑着应对。

4、美句欣赏: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比喻说理来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动

①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只不过有的苹果格外香甜,上帝就多咬了一口。即使面对“上帝多咬一口”——缺陷比别人多,也无须自卑,只要我们虚心改正,我们就能少走弯路。

②生命犹如浩瀚天空中的一颗流星。虽然它的生命很短暂,一闪即逝,但它却发出了属于自己的绚丽夺目的光芒。我宁愿做一颗流星,让自己短暂的生命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辉,让平凡的生命活出不平凡的价值

第五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能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说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教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谈个性化阅读感受:

1.本文的一大特点是气势磅礴,适于朗读。注意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比喻,对文中比喻所蕴含的哲理、洋溢的感情有所理解和领悟,不必死扣本体、喻体之类概念。

3.课前让学生先行搜集有关本文的背景以及作者情况的资料。

【导入】听曲子《英雄》

同学们知道这首曲子是什么吗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是怎样写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正处在列强侵略军阀割据的时代,但中国也出现了许多为救国救民这一伟大理想而奋斗的勇士和探索的先驱。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的功劳。我们今天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大家知道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地主义思想的人是谁吗

生答

李大钊

恩,李大钊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是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和陈独秀一起举办过著名的进步刊物《新青年》,之后又领导了著名的五四运动

他说: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课前预习】

1、作者李大钊:李大钊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他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李大钊的小品散文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坎镗的神韵,是他进行推翻旧世界的洪迈精神的反映。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篇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2.课文背景:此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他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丰富,激情澎湃。

【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积累生字生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逼狭 崎岖 阻抑 险峻 一泻万里 奇趣横生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逼狭】 极其狭窄,给人以威胁。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阻抑】阻止,抑制。【雄健】 强健有力。

【坦荡】 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广。

【险峻】(山势)高而险,或(形势)危险严峻。

【一泻万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回环曲折】 很曲折的样子。

【亦复如是】也是这样。

【老于旅途】:短语。意思是富有旅途经历。老,形容词,老练、娴熟

【奇趣横生】:短语。洋溢着奇妙的趣味。横生,动词,层出不穷地表露出来 【奇绝壮绝】:短语。极奇妙极壮美。绝,副词,极、最

2.明确: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朗读课文。

3、抓住割断的关键词来看作者的行文思路:

人类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历史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史路——中华民族的精神

4、说说本文的各段段意:

第一段内容: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第二段内容: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第三段内容: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第四段内容: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第五段内容:用扬子江、黄河精神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气概和战斗风貌,需要我们发扬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5、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再读课文,解题探究】:即课后思考题一二三

1、怎样理解 “艰难的国运”?“雄健的精神”?

明确:艰难的国运,指当时中华民族所逢的一段崎岖不平的险路,是极端黑暗的社会现实;雄健的精神,指民族的精神,也就是那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2、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明确:“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 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可以体会到的。

【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

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2、语言运用的技巧:运用比喻说理。

3、请同学们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明确: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之迅猛; 用“回环曲折”“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千里”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这一系列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主张: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

4、作者的情怀: 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和强烈爱国主义的情感。

5、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说一说,大家好交流一下。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间,学生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3、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明确: 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这些虽然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4、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

《海燕》——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板书设计】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艰难:①自然:逼狭,崎岖,险阻。

②国运:处境艰难。

雄健:①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②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雄健的精神: ①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②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李大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5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画线字注音。

逼狭()

崎岖()()阻抑()险(jùn)____

丛山(dié)___岭

浊流()2.指出下面文句中画线词语的比喻意。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1)长江大河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新课标教案-教学教案(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新课标教案-教学教案(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教案

    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合集]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教学重点: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李大钊先生名言 教学过程:......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2.揣摩本文浩荡雄奇之语言及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共五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反思

    今天小编分享的是《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反思,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通常都不被师生重视,并且它的内容多议论,有些枯燥,李大钊生活的**年代,和现在我们......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

    前几天学了一篇李大钊先生写的文章,名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完后我感悟至深,文章从侧面描述了当时中国的危机和共产党看到的一丝希望,告诉我们要以雄健的精神去对待......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学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