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古人之精神
引古人之精神,接后人之耳目
——高中语文教材李杜诗教学研究
摘要:高考改革如破竹之势,不可逆转,高中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对这一形势,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再次提上日程。本文以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为准,就李杜二人创作风格,结合古代诗歌欣赏的理论和二人身世、遭遇分析李白《蜀道难》,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并对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其中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并加以案例分析。
关键词:改革; 李杜诗;教学
引言
就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这一部分而言,本文作者据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调查可知,教材中必修诗:《诗经》2首,汉魏晋诗3首,李商隐詩2首,而仅李杜二人就占了4首的篇章。凭李杜诗的重要地位,这样的安排自然无可厚非。笔者在此,以此版语文教材为依据,分析在高考语文分值改革趋势势在必行的当下,如何做好李杜诗的语文教学工作,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李杜诗的教学研究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李杜诗之所以选入教材
(一)新形势的需要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发布高考语文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同意。在这次改革中,高考五门科目,除了数学分值没有变化外,其他四门科目的分值均有调整。而此次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将高考语文分值由150提高至180,而降低了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比重,其分值由150降至100,考试形式也将发生变化。此外理综、文综的分值,均由300提高到320。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意见一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各路专家学者对高考语文改革走向,各执己见。不久前,教育部宣布2017年将全面实行高考改革,进而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改革框架方案。虽然具体内容还未公布,总体来讲,此次改革中语文在高考招生中比重上升,重点突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一年比一年响,而实际操作上,却仍止步不前,让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纸空文。教师学生更多是重视语文成绩的高低,导致在整个学子过程中,语文这一科目落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那么对于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要求体会语言的优美、意境的创造进而学习古诗词创作更是纸上谈兵的事了。
(二)古诗发展的高峰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大部头,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唐诗更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诗歌发展上溯到《诗经》,真实记录先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生活场景及其感情的流露,并且形成了创作诗歌“赋、比、兴”的重要手法。自班固的《咏史》——第一首文人五言诗的出现,诗歌进一步发展,进入文人创作的领域。到了南朝齐梁时,随着声韵理论的发展,促进了新体诗的出现,标志着诗歌由自由走向了格律。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定了律诗的形式,对唐诗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唐诗不仅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诗歌精华,而且由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统治者的推崇,推动了唐诗的繁荣,所谓“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此外,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作家纷纭,都将唐诗推向一代之文学的显著地位,宋人严羽评唐诗“笔力雄健,气象浑厚”(《沧浪诗话·诗辨》)。毋庸置疑的是,李杜诗当之无愧的成为唐诗的最高峰。这一点上,韩愈曾云“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调张籍》),李商隐诗云“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李杜诗的研究和学习显得更为重要。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新课改提出
2003年以来随着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新课改已经蔓延到高中阶段。新课标发展性提出了三条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此次改革是为改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其基本价值取向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人文性把握不足
高中课改实施也已接近10年之久,但就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成果而言,新课改取得成果也不尽如人意。在笔者与高中师生接洽过程中,发现新课标所强调的语文素养的要求我们还差很远。语文“工具性”的作用,在新课改实施这么多年之后,还是处于首要地位。面临高考这样全国性的人才选拔的考试,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分”仍是第一为位的,在这种情况下,语文人文性[2]也就被大大忽视了。当前高中教材李杜诗的教学情况也无法逃离这样的命运,学生对《蜀道难》、《登高》等诗滚瓜烂熟,却对诗歌沉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没有深刻的体会,在笔者与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交流中,他个人表示,就《蜀道难》而言,他能畅通无阻地把它背诵下来,对于考试题中的《蜀道难》一定是十拿九稳的,但是《蜀道难》究竟讲了些什么,尤其是第二部分在描写蜀道之险时,因神话故事繁多,字词生僻,艰涩难懂而更加难以理解诗人描绘蜀道之难用意。那么对于语文人文性强调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强化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的培养的要求,更是纸上谈兵了。
2.应用、审美、探究能力不足 [1] 学生对诗歌的把握仅仅局限在诗歌表面字词的理解,比如教材第三册《咏怀古迹·其三》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句,能够明白地指出“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也能知道,这一句是“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却不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诗人在这里所描绘的朔风呼啸,大漠荒原,青冢独留悲凉、凄切、肃穆的氛围以及体会昭君含恨而去,思念故乡,至死不休的心理。总之,学生对于课本所解释的字词义有很好把握,而对于课本“背后”的挖掘和理解较为肤浅,甚至没有。也就是说对于新课标学生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汉字的丰富意义,都使得品味的语言的过程变成一个分解、体味、感悟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透过文本,联系文本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含义,并加之以自己的生命体验,生命感悟来解读。而较之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明显之外,“教”和“学”分为两张皮,教师的目的在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也是在编者诗歌解读的基础加以自己的解读,是教师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一味地吸收,却没有反馈出自己对于教师解读或编者解读的理解,仅仅形成了“听—记—考”这样一个流程,即使在课堂上的互动多半也是对于基础知识的信息的交换,对于学生审美、探究、应用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自动省略。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这里是学生的主场不假,但起关键作用的仍是老师,学生对于未知领域是茫然的,手足无措的,这样便需要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发掘探索,给予学生审美体会上的点拨等等。
三、在积累中提高学生能力
(一)解读诗歌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阅读教学范式也不断发生变化,较传统教学来讲,在对文本把握上,在新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趋向于由“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由“他人解读”到“自我解读”。
1.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文本解读定位在解读作者原意,或者定位在解读编者原意,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把教师解读作为“正确答案”,而教师多数依靠教参,这样教参在教学过程中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我们的教学继续在新课改的号令下止步不前。而这里所说“多元解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群体角度看,不同个体对文本解读汇集在一起形成的“多元解读”;二是指从个体角度看,个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文本的解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多元解读的最好方式就是教师和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对文本解读的汇编。当然,并不说我们就可以不考虑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个人的原意而胡乱解读,只是在强调在原来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作家、编者、教师、学生多方的见解融合起来,在多元解读的平台上实现平等对话,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中国古诗的品读向来重视“知人论世[3]”,在诗歌语文教学过程中,解读诗人的生平、思想也就成了忽略的一步。李杜作为唐诗史上的两位伟人,双峰并峙。纵然一度有人在李杜之间要分出优劣来,但也不过是各执己见,并未有什么成果。就笔者看来,李杜各有千秋,平分秋色,正如“子美不能为太白的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4]各有所长。在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有李白的《蜀道难》、杜甫之《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四首,在此就以这四首李杜诗浅谈笔者所认识到的李杜诗的教学内容。
(1)李白
李白生平及思想
李白生活开元至天宝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李白自幼天资聪颖,“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在25岁以前,李白漫游蜀地,崇尚道教,隐居山林,求仙访道,大大奠定了李白驳杂的思想。25岁,李白怀有“四方之志”的抱负,开始了他“仗剑去过,辞亲远游”的漫游期。诗人交友广泛,求访干谒,天宝元年诗人踌躇满志应诏进入长安,天子降辇步迎,优宠有加,命他待诏翰林院,陪鸾奉辇。诗人至此才发现他的满腔热血,在帝王眼里也不过是用来歌功颂德,侍晏助乐的消遣罢了。这与李白“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的理想大相近庭,李白失望苦闷之际,纵饮狂欢,蔑视权贵,对统治集团的腐朽,现实的黑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材中《蜀道难》正式作于此时。诗人上书,自请放还,漫游东鲁、梁园一带,他与杜甫相遇于洛阳,偕同高适共同尝有梁宋,而天下大势似大厦将倾,安禄山骄横跋扈、图谋不轨,诗人忧心如焚。安石之乱爆发,李白赴李光弼幕,因病卒于族叔李阳冰家[5]。
李白豪放不羁,其习剑任侠,求仙访道的经历,使得诗人思想驳杂,融儒、道、侠三家一体。诗人的特殊经历、自身的修行以及他热爱自由、向往自然的性格,赋予他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让人觉得理所应当。只不过在李白这里,诗人任侠习剑的经历,豪放不羁的性格让他冲破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儒、道、侠三家思想在李白身上凝聚升华,创造出不一样的 4 蕴含,也成就了不一样的李白。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要联系李白生活背景、思想、经历等等去理解诗人的豪放旷达,去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壮志难酬的愤懑等等,多元解读一个全面的李白。
李白的诗歌理论
李白的创作自然与其诗学主张一脉相承。诗人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歌理论,另一方面提倡兴寄、风骨,这种观点早在《易经》里指出“君子以言有物”[6],所谓“言有物”即指文学创作必须拥有充实的内容,即“言有志”,这便指出了诗,即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达。以《蜀道难》为例,历来对其创作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本篇写于安史之乱,目的在于劝奉唐玄宗滞留蜀地;一说是诗杜甫、房琯在剑南节度使严武手下办事,严武为人暴戾,诗人为友人担忧所作,但这两种说法的背景都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而《蜀道难》作于天宝初年,应为伪传。较为可信的一种说法是,诗人送友人王炎入蜀,表现蜀道难行,以及对友人关切。《蜀道难》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一句,确实是在写蜀地山川俊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需重兵把守,也算是作者的寄托所在。
(2)杜甫
杜甫生平及思想
杜甫主要生活在天宝年间,出生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可想而知,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杜甫自然所受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刻。诗人生于乱世,在早年有过近十年的漫游经历,饱览祖国山河景色,并结识李白、高适二人。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便开始了他颠沛流离、壮志难酬的坎坷一生。困守长安期,诗人应试落地[7],生计难寻,诗人理想的落空,生活的潦倒让他更加深刻得认识到社会的黑暗腐败,诗人自此走上了忧国忧民的创作道路。这样的经历结合他根深蒂固的儒家“仁”的思想奠定了诗人创作的主旋律,其作品基本围绕“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来创作,使诗人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不难理解诗人因仕途不顺,从未跻身统治阶级高层,以致于对统治阶层认识模糊,未能高瞻远瞩对天下大事有多预测,而通常从“小”处着眼,对安史之乱时期的时代**,民生疮痍进行描写的创作风格了,杜甫也据此写出“史诗性”的作品,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由他者解[8]读到自我解读[9]
历来不缺乏对李杜诗的解读,包括李杜诗的对比,李杜诗的思想,李杜诗的 5 艺术风格等等。当然,李白、杜甫的生活坏境,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已形成为既定的,不变的内容,但变的是我们,是后来的读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强调,教师及学生,尤其是学生对李杜诗的自我的认识。但在这个过程也要注意避免胡乱解读,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在自我体会的基础上真正感受诗歌的含蕴,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
(1)“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
“精骛八极、神游四方、恍惚飘逸、光怪陆离”似乎已成为李白的标签。大众这种所谓的“李白式”,却并非李白的全部。提到李白,学生眼中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这样的明确的划分无疑对李杜诗的解读是不完整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把中国古代每一个读书人的最高信仰与抱负寄托到家国天下、帝王宫苑上,白亦如此,即使他所接受的是不严格的儒家教育,即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天下苍生依旧是诗人最恋恋不舍的部分。所以诗人选择“终南捷径”跻身庙堂;所以诗人对安史之乱的隐患痛心疾首;所以诗人发出了“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的感慨。
如教材第三册中第4课《蜀道难》一首生动表现了李白的潇洒飘逸的风格和神奇瑰丽的想象。在《蜀道难》的教学过程中,因为乐府诗题材以及想象丰富,神话典故的繁多,要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首诗,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体会诗人的写作顺序,所选意象等等,假设是学生自己如果要来表现蜀道之难又如何让下笔,让学生站在诗人的立场去理解诗人,以更好解读文本。此外,“《蜀道难》是借乐府旧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大力描写了秦蜀道路上惊险壮丽的山川。李白用变幻莫测的笔调,生动鲜明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再现了蜀道逶迤、高峻、崎岖。”这种总结式的话语,应该让学生了解,但更重要的是,在对诗歌“肢解”之后,这种“总结”可以自然而然总结出来。
全是分解为三部分,诗人开篇“噫吁戲,危乎高哉!”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第一部分,诗人追溯到蚕丛、鱼凫蜀国两位开国国君,写秦蜀两地隔绝久远,并借古老的神话“五丁开山”传说表现了蜀道的开辟的艰险。第二部分首先借用羲和回车、鸟兽愁度、星宿可揽的神话,强调蜀道山势高峻、险怪,然后用愁鸟悲鸣、杜鹃哀啼、行人惊慌、飞湍急流动静结合的手法,渲染出恐怖惨淡的环境,一句“连峰去天不盈尺,孤松倒挂依绝壁”使夸张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突出行走蜀道之难。第三部分,诗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和“所守或匪亲,6 化为狼与豺”表达了对入蜀者的劝诫和凭险割据的忧虑。这三个部分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贯穿起来,全是一唱三叹,感情强烈。尤其在对第二部分的理解上,一旦引导不好,更容易让学生如坠云间,不知所指。诗人在这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写“蜀道之难”,引导学生,就是在这些光怪陆离的意象之下,都要围绕这一目的去理解,进而再探讨诗人的艺术手法或其他。至于手法,在内容肢解,逐字逐句解释之后,学生也可以体会的到,在《蜀道难》中最为令人赞叹的是诗人的想象,但诗人又将他的想象与其江河奔泻、火山喷发式的感情结合起来。诗人的感情是奔放的,富有激情的,他寄情山水,放浪形骸,诗人对蜀道的的惊险,“悲鸟”、“古木”、“孤松”、“绝壁”都不是“冷眼相看”的,这些景物都赋予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情感气质。他对飞流惊湍、奇峰险壑的感情死热烈浓郁的,因此呈现出奇伟的形象姿态,炙热灵动的灵魂。自然也不难体会诗人在写蜀道艰险之际,寄托了诗人仕途失意,屡遭磨难,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愤懑之情。
(2)“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诗风格多样,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便是他的“沉郁顿挫”,而这种“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形成诗人“沉郁顿挫”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杜甫的经历遭遇,以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得杜甫的诗作更多的表现民生疾苦。正所谓“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在诗歌赏析,语文教学的同时,这样的文学现象,人之常情对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也是意义非凡的。诗人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济世安民的机会,他对现实的积极干预,以一种张开喷发的状态表现出去,反射回来的是“一岁四行役”的艰辛,诗人也就只能在诗中为所郁结的“意”找到一条能够疏通的道路,而他所表现出来的也必不可少的沾染着他的郁结与深沉。教材第三册《咏怀古迹·其三》,首联发挥想象,勾勒出一幅群山万壑随着绵绵江水奔赴荆门的图景,话题一转,画面定格在明妃自小长大的村庄。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连”写出了昭君出塞之景,一个“向”字写出了昭君久居他乡,魂归故里的思汉之心。颈联回忆当初汉元帝昏庸无能,凭借一幅画而错过昭君,明妃远赴他乡,多少个月夜,越过高山,跨国流水,诠释浓浓游子思乡之意,即便骨留青冢,但仍心怀故土。尾联在流传至今的声声胡 7 音琵琶曲里,倾诉着昭君的无限悲愤。全句一个“怨”字点出全诗“怨恨”的主题。这首诗是作于公元766年,是杜甫离开夔州途径归州昭君村时所作,通过写昭君一生的悲剧,寄托了杜甫自己仕途失意,漂泊无所定的身世之感。恰是诗人一生壮志难酬之“不平”的抒发,杜甫因房琯之事抑郁辞官,漂泊西南的经历,在面对昭君因汉元帝昏庸而远赴他乡,流离失所,遗恨终生的历史引起了共鸣,借“史”抒怀罢了。
其次,杜甫之“沉郁顿挫”还在于诗人善于雄伟壮阔意境渲染与精细入微的表现手法的统一。如《登高》一首中“无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仰望天际,在广袤开阔的天地和波涛汹涌的背景下,刻画的却是萧萧落木声,三者在互相映衬中营造除了一个壮而悲怆的氛围。诗人从大处着眼,却从小处落墨,极为传神地描绘出了空洞萧瑟的秋景,给人以凄清寥落之感。这种凄清寥落之感,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使学生体会感悟,还得从诗歌意象做起。杜甫诗中的意象是有他独特内涵的,也就是当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通过客观物象表达出来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带有忧郁色彩的独特意象群。王国维提出“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于境二者而已。”[10]“意”,即意蕴,是作者所寄托的感情;“境”,即意境,是作者所描绘的画面。而且王国维从美学上将意境划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无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自然“无我之境”,物与我浑然一体,亦真亦幻,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而正因为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诗歌意象、意境的分析至关重要。而正是通过教师对学生这种审美理论的引导,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悟,这种感悟体现在对诗歌思想、诗歌语言、诗歌艺术等等方面。如《登高》一首,前八句写登高所见,“风急”起兴,伴随阵阵猿啸,远处的天地,奔涌的长江,眼前的落木,诗人将触觉、听觉、视觉结合起来,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塑造了一个寒风瑟瑟,凄婉悲凉的氛围。诗的后八句写登高所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点出“秋”字,并指出诗人万年病痛加身,独自登高临远,所经受的新愁旧怨,在此孤寂、萧瑟的秋季里愈加沉重。杜甫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白发苍苍、孤独羸弱的老翁,在木落猿啸的秋天,停杯登高,百感交集。这样从意象到意境的分析,加之以诗人的写作手法,诗人当时的境遇,就不难让学生理解《登高》一诗所表现的萧瑟的秋景、诗人穷困潦倒的现状、诗人所面临的国难家愁、还有他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等等。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诗歌语言艺术,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
(二)课堂案例分析:《秋兴八首·其一》 1.导入:
在第四课中我们一起陪着李白畅游蜀道,见证了蜀道之高峻奇险,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李白的飘逸洒脱。在盛唐诗坛上,提到李白就不得不提杜甫,二人作为盛唐诗坛的“双星”,李白豪放,杜甫深沉,各有千秋,韵味不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世界,体味他的忧国忧民,感受他的沉郁顿挫。
2.作者生平,创作背景
(以学生自己对杜甫的了解为基础,互相讨论,教师借助多媒体加以解释、补充。因为教材中是杜甫诗三首,而以《秋兴·其一》作为第一首,所以结合上述“知人论世”的观点,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关于杜甫生平轶事、思想观念的工作,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对诗歌的理解。牢记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以及充分运用多元解读、自我解读的教学方法。)
3.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个别朗读,纠正读音。
(2)齐读全诗,体会感情。(从“萧森”、“他日泪”、“故园心”等等初步读出秋意萧瑟,诗人思想的含义来。)
(3)结合注释,讨论译诗。(逐字逐句翻译,大体把握诗句的含义。)4.诗歌分析
(教师引导,层层深入。关键在于问题设置,能不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从诗人创作时的境遇出发,联系当时社会背景,解读诗歌,理解诗人用语,达到提高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解读、甚至创作的能力。)
(1)首联“雨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两句中,“玉露”指何时?“凋伤”中“伤”字怎么理解?“气萧森”又是指什么呢?
明确: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这首诗写于公元766年,诗人飘零在外多年,正值归家途中。此时,安史之乱虽平定,可军阀之争又起,国运一片茫然。“玉露”指白露,告诉了读者时间,正值秋季,一个愁思满腹的季节。“凋伤”从字面上来看是指草木凋落衰败,但一个“伤”字又渲染出诗人的心境。“气萧森”整个一幅萧瑟阴森的景象,两句相连烘托了一个满目萧瑟,凄冷肃杀的环境。诗人必然感时伤事,由眼前此景,想到家事国运,愈见哀思。
(2)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句是写诗人归家途中所见,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明确:“江间”接首联“巫峡”而来,波浪在地而却似与天相接,风云在天而与地相接。天地之间风起云涌,诗人的内心也波澜起伏,天翻地覆。诗人回家心切,心情激动,可边关战事吃紧,又心急如焚。这一句将深秋江间景色与诗人身世,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感慨深沉。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里“泪”字作何解?对句“孤舟”作何解?一个“系”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颈联是该诗的名句,从前两联写景转入抒情,“丛菊”菊花开的茂盛,“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同样远离故土,见花堕泪,今年仍在异乡,又见花开,再次流泪,情景相同,心境却不同,诗人将要回到故土,不仅仅是思乡之泪,也寄寓着不言而喻的喜悦。“孤舟”是指诗人回家所乘之舟,诗人形象描绘出了茫茫大江上,一叶孤舟漂泊孤寂,不得不让人想起诗人自己漂泊他乡,孤苦伶仃的经历遭遇。“系”在这里一语双关,一所系的是“孤舟”,二所系的是“故园”。一个“系”字写出了诗人思念故园,回家之心迫不及待。这里诗人同样体现了诗人将雄伟壮阔意境渲染与精细入微的表现手法的统一的做法。
(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分析一下这一句,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人这样安排有什么效果?
明确:尾联是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寒风瑟瑟,日落城西,于西风中传来的还有阵阵捣衣砧声,寒冬将至,家家户户缝制冬衣。诗人身穿薄衣,于寒风中思乡之心甚笃。白帝城在夜色中更加静谧,传来的砧声在诗人的叹息中徘徊在白帝城的上空,使得全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人仍旧登高驻足,心怀天下,思念家乡。
(在以上四个问题教学进行过程当中,要注意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扮演好“辅导员”的角色,加强师生间的对话、交流。)5.小结
全诗以秋作统帅,展开一幅萧瑟凄冷的画面,诗人回忆他日,仍泪流不止,诗人借秋天三峡两岸白云、江水刻画了一个沉雄壮阔,冷落凄清的意境,寄托了诗人暮年漂泊、贫病交加、羁旅江湖的忧愁以及对故乡怀念,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6.作业
(1)背诵诗歌,领会诗人的感情。
(2)以整首诗刻画的环境为蓝本,用现代散文的形式,描写深秋的三峡或月夜中的白帝城。字数不限,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当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虽然也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逐渐将多媒体教学引进课堂。但是对于真正新课标的要求,诸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都还是一纸空文。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一言堂”、“满堂灌”仍是主要教学法,后在笔者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杜甫,李白身世经历,甚至诗歌倒背如流,而真正能够通过诗歌语言分析诗歌意象、意境,并用优雅的语言诠释出来的人少之又少。而诗歌教学本应该更为注重意象、意境的分析,诗人内心起伏的揣摩,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样要求和现实的差距,让我们的教育落入了一个尴尬境地,不得不让人问一句:“我们到底教了些什么,他们又学了些什么?”或许所达到的“最好”目的就是学生知识储备有所增,而能力能不能提高就不得而知了。古话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当下诗歌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提高学生审美趣味,联系诗人生平经历,创作方法更好的解读诗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提高自身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语言、方法上都做好引导者的姿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注释:
【1】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变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内涵。
【2】语文人文性:一方面,语文是一种文化构成,负载着对子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语文人文性就是强调对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康人格的培养。
【3】知人论世:早在战国时期由孟子所提出来的,所谓“知人论世”是指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4】出自严羽《沧浪诗话》
【5】李白应永王璘之聘入幕,后受璘之事牵连入狱,遇赦,欲赴李光弼幕,因病而返,卒于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家。【6】出自《易经》《家人》卦象辞
【7】后杜甫获得一个八品职位,但也未受到重视。【8】“他者解读”是指“他人代读”,对教师来讲,“他人解读”是指专家、教材编者、同行等他人的解读;对学生来讲,“他人解读”是指专家、教材编者、教师等他人的解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半是教师的解读。【9】“自我解读”是指学生或教师自己在自己生活经验,价值认识的基础上对文本的认识。
【10】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序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2】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李金坤.李杜诗学思想探赜——以李杜论诗诗为中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2010.【4】房日晰.李杜诗反映现实之比较
【5】谢思炜.李杜优劣论争的背后[A].北京大学学报,2009.【6】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篇:古人名字之讳
古人名字之讳
古人名字之讳名字之讳属于广义的忌讳。先秦文献中就有忌讳一词。比如《老子.第五十七》:“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说文》训解“忌”仅三个字:“憎恶也。”讳字更简单:“忌也。”讳就是忌。忌讳的主要词义是避讳、顾忌、忌避等,大都指不能言说、不能提起需要回避的名讳或习俗。忌讳有一层后起意就因忌讳生成,即醋。世人皆忌讳说“吃醋”,遂用忌讳代替醋,称“吃忌讳”。在此,忌讳变成了名词。先贤教导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境就是别人的领地,入国指进城,门就是别人家府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禁忌规俗,外人总要事先打听一下以便遵守。这是礼或者称文明,古今中外皆如是。比如某户人家给长辈祝寿,有人扛一架座钟当寿礼,言定不行。外国人来中国访问,拿一顶绿帽子当礼物也言定不行。此类就是广义之忌讳。本篇所谈古人名字之讳是狭义的忌讳。简而言之,忌讳就是不直呼别人的名字。古代忌讳分为公讳和似讳。公讳是君王之讳,国人皆不可称君王的名字,又称国讳。私讳是亲属及朋友之间彼此不称名讳,又称家讳。公讳除了君王之外,还有公认的至圣先贤。比如孔夫子,朝野皆不直呼其“孔丘”,而称圣人、孔圣、至圣、孔子、孔夫子等。国讳是为尊者讳,至圣是为贤者讳,尊亲为长者讳,最后还有为死者讳。名字之讳大致起源于周代。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四》云:“盖殷以前,尚质不讳名,至周始讳。”周代不仅讲究忌讳,而且形成了制度。《周礼.春官.小史》:“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小史即史官。君王的系世、祖庙牌位之左右昭穆皆由小史负责核实排定。若君王到宗庙祭祀祖先,小史要把先王的忌日和名讳报告君王。先王的死亡日期曰“忌”,名为“讳”。早期只忌讳死者名讳,后来生者名字也须避讳。此在先秦已流行。私讳古人不直呼自己尊亲及其他亲朋的名字。比如自己父亲在世,对别人提起或书写时则称“家父”、“家严”、“父亲大人”等。父亲去世后,则在其字的后面加上“公”,或写“某某(字)公讳某某(名)”,皆不能直呼名字。《礼记.曲礼上》云:“男子二十,冠而字。”《仪礼.士冠礼》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人礼,即在名之外另起字,是为了敬重自己的“名”。清代经学家孙希旦引述唐儒贾公彦语曰:“名受于父母,字受于宾为文。故君父之前称名,至于他人则称字。”男人名字只由父母尊长称呼,别人只能称呼其字。所谓尊姓大名是也。比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同朝人皆称他苏子瞻或苏东坡,不直呼苏轼。私讳有两条例外。一是臣在君前不讲私讳。臣子在帝王面前提到自己父亲,皆呼名而不讳。多人在帝王前议事,彼此之间亦呼名而不称字。此谓之“至尊前无私讳”。二是在父母前,兄弟之间皆呼名字。父前皆为子,不讳。另一面,君王亦为臣子女眷讳。国君皆直呼公卿大臣名字,却不呼他们世妇之名,大夫不呼世臣娣姪(姐妹等女眷)名。这是君王对臣属女眷的尊重。不直呼别人名字示以尊敬,是为礼。已非蒙昧时期忌死者名字的鬼神意识。古人对自己先人名字避讳极其严格。司马迁之父名“司马谈”,《史记》宦官赵谈便记作“赵同”。南朝宋史家范晔修《后汉书》,其父名“泰”,后汉郭泰则曰“郭太”。唐诗人李贺父名“晋肃”,李贺便不参加“进士”会试。王安石父名“益”,他所著《说字》中无“益”字。苏东坡祖父名“序”,他为别人书作序皆用“叙”字,后又改为“引”,称“字序”曰“字说”。宋太祖朝御史中丞刘温叟,其父名“乐”,他一辈子不听丝竹之乐。宋仁宗至和年间,田登任南宫留守。田登自讳其名,不许别人言“灯”,吏卒多人为此被他责笞。于是南宫举州皆谓灯曰“火”。上元灯节依例放官假三天,田登命书吏张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民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出自田登自讳其名。宋人莊绰《鸡肋编》及陆游《老学庵笔记》等皆载此事。宋代徐申任常州知州时,有押纲使臣被盗,遂具状申请他搜捕奏报,徐申不理。该使臣不知何故,再三申乞,徐申仍不奏报。该人终于明白“申”字犯了徐申名讳,遂亲自到衙门见徐申,语之曰:“我累次申乞被贼,而你不依申行遣。你应当申提刑,申转运,申廉访,申上司,申省部,申御史台,身死才可休矣。”一连用了九个“申”,故意犯徐申名讳,坐客皆大笑。古人诸如此类自讳者不胜枚举。公讳公讳为帝王之讳。国人凡遇与帝王名讳同字或同音皆须以别字代替。秦始皇名政,秦历将正月改为“征月”。其他如“端正”者皆称“端平”、“端直”。汉高祖刘邦,讳“邦”字,汉史中凡邦皆曰为国。吕雉之雉谓之“野鸡夜雊”。汉文帝讳“恒”,恒山曰常山。汉武帝讳“徹”,职官名“徹侯”改称“通侯”,蒯徹为蒯通。光武帝讳“秀”,秀才改“茂才”。汉明帝讳“庄”,老庄为“老严”。魏武帝曹操,以杜操为“杜度”。晋景帝司马师,改京师为“京都”。晋文帝司马昭,改昭穆为“韶穆”,昭君为“明君”。晋简文帝郑太后讳“阿春”,以春秋为“阳秋”。成语“皮里阳秋”本作“皮里春秋”,即为简文帝太后阿春讳改。并将富春改为“富阳”,蕲春为“蕲阳”。隋炀帝杨广,以广乐为“长乐”。唐高宗李渊,凡渊字皆改为“泉”。唐太宗李世民,唐史中凡世字皆曰“代”,民字皆曰“人”,民部曰“户部”。唐高宗李治,治以“理”代。武则天讳“曌”,诏书改“制书”。宋明清三朝帝王之讳不再详述。自周代“小史掌邦国之志”以后,历代皆设职官负责公讳之事。汉代公讳所用之字称“讳训”,由朝廷颁布天下,称“颁讳”。《后汉书.百官志二》载,公车司马令下置丞、尉各一人,“丞选晓讳,掌知非法”。这个丞就专门职司忌讳的颁晓与核察。隋唐以后,由礼部郎中或太常寺等职掌祭祀、国忌、庙讳等事项。公讳主要以同义字代替,称“义训”。古代资讯远不及现在发达,即便朝廷颁行“讳训”仍有人不知,犯讳之事时有发生,讳训遂作为法律规范入律。《唐律疏议.职制》:“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馀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另,“诸府号、官称犯祖名而冒荣居之;……徒一年。”衙门名、职官名、任职地点名与任职官员祖、父名讳相同,官员不得隐瞒须自己言明,否则依律判处徒刑一年。比如父亲名字中有“卫”,其不得任职有“卫”字的官职。再如祖名有“安”,则不得在长安任职。唐代冯宿之父名“子华”,任命他为华洲刺史,冯宿便辞官不受。宋代李仁甫父名“中”,任命他为中奉大夫。他向朝廷提出,乞请用神宗元丰朝以前官制名,任光禄寺卿,丞相颇赞许。《礼记.曲礼上》云:“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嫌名”即音声相近的字,如禹与雨,丘与区等,可以不讳。“二名”指两个字的名字若不连用,也无须避讳。另外,古制还有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等,即朗读经书、写文章、祭祀时皆可不讳。唐宋以后的过度公讳与无谓之私讳明显有悖古制。像宋高宗赵构之讳,媾购雊诟覯篝遘等五十馀字皆不许用;钦宗赵桓,完丸纨洹垣等四十馀字亦须回避。此二例就属于“嫌名”,本不该忌讳。唐太宗李世民,世、民二字皆避讳就属于“偏讳”,亦不可取。刘温叟一辈子不听丝竹之乐,纯属胶柱鼓瑟作茧无谓自讳。诸如此类皆非古制。公讳、私讳皆须有度,不能任意泛滥。反之,也不能口无遮拦毫无顾忌满嘴你我他仨。入乡随俗必要,尊亲敬长必要,故意繁琐无限扩大则不必要。名字之讳依礼而设,为敬而讳,并非为讳而讳。凡事皆讳有悖情理,若如此,它就不合“礼”了。
第三篇:古人鉴别人才之方法
古人鉴别人才之方法
三国时期魏国人刘劭,有一本《鉴人资源》,说人有八种才干:“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才;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才;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才;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才;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才;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才;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才;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才。”
翻译成现代语言,这八种才干分别为:聪明而能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思考而能够在旧基础上更新,创新;智慧而能了解事物变化的原因;善于沟通而能说服别人;反应敏捷而能避免失误;坚于防守而能抵御对手;主动出击而能获得胜利;能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批驳对手而赢得胜利。
鉴别人才其实与选择木材有异曲同工之妙。伐木工人在砍树前,总是先从外型上打量,看树木是否笔直挺拔,再考察质地,是缜密结实呢,还是疏泡松脆,然后再敲敲打打听一听,鉴别其品种质地,用这一系列方法来判断树木能否当大用。鉴别人才也是如此,第一步是目测,见一见面,有一个初步印象后,再进一步考察其品德和才能.老板招员工,岳父看女婿都是从这一步开始的.还从未听说连某人的模样都不知道,就鉴别其品行了。选才、招生中目测这一关,实际上就是从人的外貌形象上来考察人才.这种方法不一定准确,也没有科学依据,但使用频率却很高。
中国古代学者不仅认识到人才鉴识的意义,也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人才鉴识的方法。《庄子·列御寇》曾借孔子之口提出了九种鉴别人才的方法: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测,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1、派一个人到远处工作,就可以了解他是否忠实;
2、让一个人在身边做事,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恭敬;
3、在复杂的情况下,派一个人去处理事情,就可以知道他的能力大小;
4、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让一个人回答,就可以了解他的智力高低;
5、在紧迫的情况下与一个人相约,就可以考验他是否守信用;
6、放手让一个人去管理钱财,就可以看出他是否贪心;
7、告诉一个人有危急情况,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有气节;
8、让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就可以看出他是否遵守规矩;
9、让一个人在男女混杂处居留,就可以观察他是否好色
识人心法,各有巧妙,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
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理很郁闷。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
第四篇:中国文化之精神
中国文化之精神 [林语堂]
(一九三二年春在牛津大学和平会演讲稿)
此篇原为对英人演讲,类多恭维东方文明之语。兹译成中文发表,保身之道即莫善于此,博国人之欢心。又当以此为上策,然一执笔,又有无限感想油然而生。
(一)东方文明,余素抨击最烈,至今仍主张非根本改革国民懦弱委顿之根性,优柔寡断之风度,敷衍逶迤之哲学,而易以西方励进奋斗之精神不可。然一到国外,不期然引起心理作用,昔之抨击者一变而为宣传者。宛然以我国之荣辱为个人之荣辱,处处愿为此东亚病夫作辩护,几沦为通常外交随员,事后思之,不觉一笑。
(二)东方文明、东方艺术、东方哲学,本有极优异之点,故欧洲学者,竟有对中国文化引起浪漫的崇拜,而于中国美术尤甚。普通学者,于玩摩中国书画古玩之余,对于画中人物爱好之诚,或与欧西学者之思恋古代希腊文明同等。余在伦敦参观Eumorphopulus私人收藏的中国瓷器,见一座定窑观音,亦神为之荡。中国之观音与西洋之玛丽亚(圣母),同为一种宗教艺术之中心对象,同为一民族艺术想象力之结晶,然平心而论,观音姿势之妍丽,褶纹之飘逸,态度之安详,神情之娴雅,色泽之可爱,私人认为在西洋最名贵的玛丽亚之上。吾知吾若生为欧人,对中国画中人物,亦必发生思恋。然一返国,则又起异样感触,始知东方美人,固一麻子也,远视固体态苗条,近睹则百孔千疮,此又一回国感想也。
(三)中国今日政治经济工业学术,无一不落人后,而举国正如醉如痴,连年战乱,不恤民艰,强邻外侮之际,且不能释然私怨,岂非亡国之征?正因一般民众与官僚,缺乏彻底改过革命之决心,党国要人,或者正开口浮屠,闭口孔孟,思想不清之国粹家,又从而附和之,正如富家之纨 NFDA4 子弟,不思所以发挥光大祖宗企业,徒日数家珍以夸人。吾于此时,复作颂扬东方文明之语,岂非对读者下麻醉剂,为亡国者助声势乎?中国国民,固有优处,弱点亦多。若和平忍耐诸美德,本为东方精神所寄托,然今日环境不同,试问和平忍耐,足以救国乎,抑适足以为亡国之祸根乎?国人若不深省,中夜思过,换和平为抵抗,易忍耐为奋斗,而坐听国粹家之催眠,终必昏聩不省,寿终正寝。愿读者对中国文化之弱点着想,毋徒以东方文明之继述者自负。中国始可有为。
我未开讲之先,要先声明演讲之目的,并非自命为东方文明之教士,希望使牛津学者变为中国文化之信徒。惟有西方教士才有这种胆量,这种雄心。胆量与雄心,固非中国人之特长。必欲执一己之道,使异族同化,于情理上,殊欠通达,依中国观点而论,情理欠通达,即系未受教育。所以鄙人此讲依旧是中国人冷淡的风光本色,绝对没有教士的热诚,既没有野心救诸位的灵魂,也没有战舰大炮将诸位击到天堂去。诸位听完此篇所讲中国文化之精神后,就能明了此冷淡与缺乏热诚之原因。
我认为我们还有更高尚的目的,就是以研究态度,明了中国人心理及传统文化之精要。卡来尔有名言说:“凡伟大之艺术品,初见时必令人不十分舒适。”依卡氏的标准而论,则中国之“伟大”固无疑义。我们所讲某人伟大,即等于说我们对于某人根本不能明了,宛如黑人听教士讲道,越不懂,越赞叹教士之鸿博。中国文化,盲从赞颂者有之,一味诋毁者有之,事实上却大家看他如一闷葫芦,莫名其妙。因为中国文化数千年之发展,几与西方完全隔绝,无论小大精粗,多与西方背道而驰。所以西人之视中国如哑谜,并不足奇,但是私见以为必欲不懂始称为伟大,则与其使中国被称为伟大,莫如使中国得外方之谅察。
我认为,如果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之精神,中国并不难懂。一方面,我们不能发觉支那崇拜者梦中所见的美满境地,一方面也不至于发觉,如上海洋商所相信中华民族只是土匪流氓,对于他们运输入口的西方文化与沙丁鱼之功德,不知感激涕零。此两种论调,都是起因于没有清楚的认识。实际上,我们要发觉中华民族为最近人情之民族,中国哲学为最近人情之哲学,中国人民,固有他的伟大,也有他的弱点,丝毫没有邈远玄虚难懂之处。中华民族之特征,在于执中,不在于偏倚,在于近人之常情,不在于玄虚的理想。中华民族,颇似女性,脚踏实地,善谋自存,好讲情理,而恶极端理论,凡事只凭天机本能,糊涂了事。凡此种种,与英国民性相同。西塞罗曾说,理论一贯者乃小人之美德。中英民族都是伟大的,理论一贯与否,与之无涉。所以理论一贯之民族早已灭亡,中国却能糊涂过了四千年的历史,英国民族果能保存其著名“糊涂渡过难关”(“Somehow muddle through”)之本领,将来亦有四千年光耀历史无疑。中英民族性之根本相同,容后再讲。此刻所要指明者,只是说中国文化,本是以人情为前提的文化,并没有难懂之处。
倘使我们一检查中华民族,可发现以下优劣之点。在劣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政治之贪污,社会纪律之缺乏,科学工业之落后,思想与生活方面留存极幼稚野蛮的痕迹,缺乏团体组织团体治事的本领,好敷衍不彻底之根性等。在优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历史的悠久绵长,文化的一统,美术的发达(尤其是诗词、书画、建筑、瓷器),种族上生机之强壮、耐劳、幽默、聪明,对女士之尊敬,热烈的爱好山水及一切自然景物,家庭上之亲谊,及对人生目的比较确切的认识。在中立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守旧性、容忍性、和平主义及实际主义。此四者本来都是健康的特征,但是守旧易致落后,容忍则易于妥协,和平主义或者是起源于体魄上的懒于奋斗,实际主义则凡事缺乏理想,缺乏热诚。统观上述,可见中华民族特征的性格大多属于阴的、静的、消极的,适宜一种和平坚忍的文化,而不适宜于进取外展的文化。此种民性,可以“老成温厚”四字包括起来。
在这些丛杂的民族性及文化特征之下,我们将何以发现此文化之精神,可以贯穿一切,助我们了解此民族性之来源及文化精英所寄托?我想最简便的解释在于中国的人文主义,因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此人文主义的精神。
人文主义(Humanism)含义不少,讲解不一。但是中国的人文主义(鄙人先立此新名词)却有很明确的含义。第一要责,就是对于人生目的与真义有公正的认识。第二,吾人的行为要纯然以此目的为指归。第三,达此目的之方法,在于明理,即所谓事理通达,心气和平(spirit of human reasonableness),即儒家中庸之道,又可称为“庸见的崇拜”(“religion of commonsense”)。
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自信对于人生真义问题已得解决。自中国人的眼光看来,人生的真义,不在于死后来世,因此基督教所谓此生所以待毙,中国人不能了解;也不在于涅 NFDD3,因为这太玄虚;也不在建树勋业,因为这太浮泛;也不在于“为进步而进步”,因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人生真义这个问题,久为西洋哲学宗教家的悬案,中国人以只求实际的头脑,却解决得十分明畅。其答案就是在于享受淳朴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快乐(如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等),及在于五伦的和睦。“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或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村”。这样淡朴的快乐,自中国人看来,不仅是代表含有诗意之片刻心境,乃为人生追求幸福之目标。得达此境,一切泰然。这种人生理想并非如何高尚(参照罗斯福所谓“殚精竭虑的一生”),也不能满足哲学家玄虚的追求,但是却来得十分实在。愚见这是一种异常简单的理想,因其异常简单,所以非中国人的实事求是的头脑想不出来,而且有时使我们惊诧,这样简单的答案,西洋人何以想不出来。鄙见中国与欧洲不同,即欧人多发明可享乐之事物,却较少有消受享乐的能力,而中国人在单纯的环境中,较有消受享乐之能力与决心。
此为中国文化之一大秘诀。因为中国人能明知足常乐的道理,又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处处想偷闲行乐的决心,所以中国人生活求安而不求进,既得目前可行之乐,即不复追求似有似无疑实疑虚之功名事业。所以中国的文化主静,与西人勇往直前跃跃欲试之精神大相径庭。主静者,其流弊在于颓丧潦倒。然兢兢业业熙熙攘攘者,其病在于常患失眠。人生究竟几多日,何事果值得失眠乎?诗人所谓“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髯”。伍廷芳使美时,有美人对伍氏叙述某条铁道建成时,由费城到纽约可省下一分钟,言下甚为得意,伍氏淡然问他:“但是此一分钟省下来时,作何用处?”美人瞠目不能答复。伍氏答语最能表示中国人文主义之论点。因为人文主义处处要问明你的目的何在,何所为而然?这样的发问,常会发人深省的。譬如英人每讲户外运动以求身体舒适(Keeping fit),英国有名的滑稽周报《Punch》却要发问“舒适做什么用?”(fit for what?)(原双关语意为“配做什么用?”)依我所知这个问题此刻还没回答,且要得到圆满的回答,也要有待时日。厌世家曾经问过,假使我们都知道所干的事是为什么,世上还有人肯去干事吗?譬如我们好讲妇女解放自由,而从未一问,自由去做甚?中国的老先生坐在炉旁大椅上要不敬地回答,自由去婚嫁。这种人文主义冷静的态度,每易煞人风景,减少女权运动者之热诚。同样的,我们每每提倡普及教育,平民识字,而未曾疑问,所谓教育普及者,是否要替《逐日邮报》及《Beaverbrook》的报纸多制造几个读者?自然这种冷静的态度,易趋于守旧,但是中西文化精神不同之情形,确是如此。
其次,所谓人文主义者,原可与宗教相对而言。人文主义既认定人生目的在于今世的安福,则对于一切不相干问题一概毅然置之不理。宗教之信条也,玄学的推敲,都摈弃不谈,因为视为不足谈。故中国哲学始终限于行为的伦理问题,鬼神之事,若有若无,简直不值得研究,形而上学的哑谜,更是不屑过问。孔子早有未知生焉知死之名言,诚以生之未能,遑论及死。我此次居留纽约,曾有牛津毕业之一位教师质问我,谓最近天文学说推测,经过几百万年之后太阳渐减,地球上生物必歼灭无遗,如此岂非使我们益发感到灵魂不朽之重要;我告诉他,老实说我个人一点也不着急。如果地球能再存在五十万年,我个人已经十分满足。人类生活若能再生存五十万年,已经尽够我们享用,其余都是形而上学无谓的烦恼。况且一人的灵魂也可以生存五十万年,尚且不肯甘休,未免夜郎自大。所以牛津毕业生之焦虑,实足代表日耳曼族的心性,犹如个人之置五十万年外事物于不顾,亦足代表中国人的心性。所以我们可以断言,中国人不会做好的基督徒,要做基督徒便应入教友派(Quakers),因为教友派的道理,纯以身体力行为出发点,一切教条虚文,尽行废除,如废洗礼,废教士制等。佛教之渐行中国,结果最大的影响,还是宋儒修身的 理学。
人文主义的发端,在于明理。所谓明理,非仅指理论之理,乃情理之理,以情与理相调和。情理二字与理论不同,情理是容忍的、执中的、凭常识的、论实际的,与英文commonsense含义与作用极近。理论是求彻底的、趋极端的、凭专家学识的、尚理想的。讲情理者,其归结就是中庸之道。此庸字虽解为“不易”,实则与commonsense之common原义相同。中庸之道,实则庸人之道,学者专家所失,庸人每得之。执理论者必趋一端,而离实际,庸人则不然,凭直觉以断事之是非。事理本是连续的、整个的,一经逻辑家之分析,乃成片断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面,而事理之是非已失其固有之面目。惟庸人综观一切而下以评判,虽不中,已去实际不远。
中庸之道既以明理为发端,所以绝对没有玄学色彩,不像西洋基督教把整个道学以一般神话为基础(按《创世记》第一章记始祖亚当吃苹果犯罪,以致人类于万劫不复,故有耶稣钉十字架赎罪之必要。假使亚当当日不吃苹果,人类即不堕落,人类无罪,赎之谓何,耶稣降世,可一切推翻,是全部耶稣教义基础,系于一个苹果之有无。保罗神学之理论基础如此,不亦危乎?)。人文主义的理想在于养成通达事理之人士。凡事以近情近理为目的,故贵中和而恶偏倚,恶执一,恶狡猾,恶极端理论。罗素曾言:“中国人于美术上力求细腻,于生活上力求近情。”(“In art they aim at being exquisite,and in life at being reasonable.”见《论东西文明之比较》一文)在英文,所谓to be reasonable即等于“毋苛求”、“毋迫人太甚”。对人说“你也得近情些”,即说“勿为己甚”。所以近情,即承认人之常情,每多弱点,推己及人,则凡事宽恕、容忍,而易趋于妥洽。妥洽就是中庸。尧训舜“允执其中”,孟子曰“汤执中”,《礼记》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用白话解释就是这边听听,那边听听,结果打个对折,如此则一切一贯的理论都谈不到。譬如父亲要送儿子入大学,不知牛津好,还是剑桥好,结果送他到伯明翰。所以儿子由伦敦出发,车开出来,不肯东转剑桥,也不肯西转牛津,便只好一直向北坐到伯明翰。那条伯明翰的路,便是中庸之大道。虽然讲学不如牛津与剑桥,却可免伤牛津剑桥双方的好感。明这条中庸主义的作用,就可以明中国历年来政治及一切改革的历史。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评以再思可矣,也正是这个中和的意思,再三思维,便要想入非非。可见中国人,连用脑都不肯过度。故如西洋作家,每喜立一说,而以此一说解释一切事实。例如亨利第八之娶西班牙加特琳公主,Froude说全出于政治作用,Bishop Creighton偏说全出于色欲的动机。实则依庸人评判,打个对折,两种动机都有,大概较符实际。又如犯人行凶,西方学者,倡遗传论者,则谓都是先天不足;倡环境论者,又谓一切都是后天不足。在我们庸人的眼光,打个对折,岂非简简单单先天后天责任各负一半?中国学者则少有此种极端的论调。如Picasso(毕加索)拿Cézanne(塞尚)一句本来有理的话,说一切物体都是三角形、圆锥形、立方体所拼成,而把这句话推至极端,创造立体画一派,在中国人是万不会有的。因为这样推类至尽,便是欠庸见(commonsense)。
因为中国人主张中庸,所以恶趋极端,因为恶趋极端,所以不信一切机械式的法律制度。凡是制度,都是机械的、不徇私的、不讲情的,一徇私讲情,则不成其为制度。但是这种铁面无私的制度与中国人的脾气,最不相合。所以历史上,法治在中国是失败的。法治学说,中国古已有之,但是总得不到民众的欢迎。商鞅变法,蓄怨寡恩,而卒车裂身殉。秦始皇用李斯学说,造出一种严明的法治,得行于羌夷势力的秦国,军事政制,纪纲整饬,秦以富强,但是到了秦强而有天下,要把这法治制度行于中国百姓,便于二三十年中全盘失败。万里长城,非始皇的法令筑不起来,但是长城虽筑起来,却已种下他亡国的祸苗了。这些都是中国人恶法治、法治在中国失败的明证,因为绳法不能徇情,徇情则无以立法。所以儒家倡尚贤之道,而易以人治,人治则情理并用,恩法兼施,有经有权,凡事可以“通融”、“接洽”、“讨情”、“敷衍”,虽然远不及西洋的法治制度,但是因为这种人治,适宜于好放任自由个人主义的中华民族,而合于中国人文主义的理论,所以二千年来一直沿用下来,至于今日,这种通融、接洽、讨情、敷衍,还是实行法治的最大障碍。
但是这种人文主义虽然使中国不能演出西方式的法治制度,在另一方面却产出一种比较和平容忍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之下,个性发展比较自由,而西方文化的硬性发展与武力侵略,比较受中和的道理所抑制。这种文化是和平的,因为理性的发达与好勇斗狠是不相容的。好讲理的人,即不好诉诸武力,凡事趋于妥协,其弊在怯。中国互相纷争时,每以“不讲理”责对方,盖默认凡受教育之人都应讲理。虽然有时请讲理者是因为拳头小之故。英国公学,学生就有决斗的习惯,胜者得意,负者以后只好谦让一点,俨然承认强权即公理,此中国人所最难了解者。即决斗之后,中外亦有不同,西人总是来得干脆,行其素来彻底主义;中国人却不然,因为理性过于发达,打败的军人,不但不枭首示众,反由胜者由国库中支出十万元买头等舱位将败者放洋游历,并给以相当名目,不是调查卫生,便是考察教育,此为欧西各国所必无的事。所以如此者,正因理性发达之军人深知天道好还,世事沧桑,胜者欲留后日合作的地步。败者亦自忍辱负重,预做游历归来亲善携手的打算,若此的事理通达,若此的心气和平,固世界绝无仅有也。所以少知书识字的中国人,认为凡锋芒太露,或对敌方“不留余地”者为欠涵养,谓之不祥。所以凡尔赛条约,依中国士人的眼光看来便是欠涵养。法人今日之所以坐卧不安时做噩梦者,正因定凡尔赛条约时没有中国人的明理之故。
但是我必须指出,中国人的讲理性,与希腊人之“温和明达”(“sweetness and light”)及西方任何民族不同。中国人之理性,并没有那么神化,只是庸见之崇拜(religion of common sense)而已。自然曾参之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之中庸,立旨大同小异。但是希腊的思想风格与西欧的思想风格极相类似,而中国的思想却与希腊的思想大不相同。希腊人的思想是逻辑的、分析的,中国人的思想是直觉的、组合的。庸见之崇拜,与逻辑理论极不相容,其直觉思想,颇与玄性近似。直觉向来称为女人的专利,是否因为女性短于理论,不得而知。女性直觉是否可靠,也是疑问,不然何以还有多数老年的从前贵妇还在蒙地卡罗赌场上摸摸袋里一二法郎,碰碰造化?但是中国人思想与女性,尚有其他相同之点。女人善谋自存,中国人亦然。女人实际主义,中国人亦然。女人有论人不论事的逻辑,中国人亦然。比方有一位虫鱼学教授,由女人介绍起来,不是虫鱼学教授,却是从前我在纽约时死在印度的哈利逊上校的外甥。同样的中国的推事头脑中的法律,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法制,而是行之于某黄上校或某部郭军长的未决的疑问。所以遇见法律不幸与黄上校冲突时总是法律吃亏。女人见法律与她的夫婿冲突时,也是多半叫法律吃亏。
在欧洲各国中,我认为英国与中国民性最近,如相信庸见,讲求实际等。但是英国人比中国人相信系统制度,兼且在制度上有特殊的成绩,如英国的银行制度、保险制度、邮务制度,甚至香槟跑马的制度。若爱尔兰的大香槟,不用叫中国人去检勘票号(count the counterfoils),就是奖金都送给他,也检不出来。至于政治社会上,英国人向来的确是以超逸逻辑,凭恃庸见,只求实际著名。相传英人能在空中踏一条虹,安然度过。譬如剜肉医疮式补缀集成的英人杰作——英国的宪法——谁也不敢不佩服,谁都承认它只是捉襟见肘顾前不顾后的补缀工作,但是实际上,它能保障英人的生命自由,并且使英人享受比法国美国较实在的民治。我们既在此地,我也可以顺便提醒诸位,牛津大学是一种不近情理的凑集组合历史演变下来的东西,但是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它是世界最完善最理想的学府之一。但是在此地,我们已经看出中英民性的不同,因为必有相当的制度组织,这种的伟大创设才能在几百年中继续演化出来。中国却缺乏这种对制度组织的相信。我深信中国人若能从英人学点制度的信仰与组织的能力,而英人若从华人学点及时行乐的决心与赏玩山水的雅趣,两方都可获益不浅。
第五篇:古人经典语录
古人经典语录
古人经典语录1
1、舞一曲霓裳,倾尽天下,乱世繁华,只为一人。
2、前生已注定,今生结连理。
3、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4、我不要这世间的繁华,你就是我的天下。此生有你,世间再无他。
5、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8、我有相思不可说,素心一片难着墨。
9、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0、不可思议,思你。不思进取,思你。
11、与你相守,一辈子不回头。
12、如若你我只是一场戏,我愿只演绎这一次与你邂逅的剧集,不离不弃。
13、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14、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15、我执你之手,与你共白头。
1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7、眉目山河空恋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18、愿如梁前燕,岁岁常相见。
19、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20、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21、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22、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23、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它为情动之人生长;为伤情之人绽放。
24、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25、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
26、我用十年岁月,为你打磨几寸石碑,书尽肝肠,挚守余生。
2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8、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2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0、爱人不必太完美,是你便足以。
31、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32、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33、没什么缘故,只是我觉得你长得好看,闻着香甜,便心生欢喜,你若多来一时,我便多欢喜一时。
34、人成各,今非昨,秋如旧,人空瘦。
35、愿塞外冰雪消逝,月夜不寒,我待君归,白了青丝。
36、一枝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37、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晖。
38、你若赐我一段浮华,我便许你满世繁花。
39、让我牵着你的手,陪你一起走。
40、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1、花前月下,琴声曼妙飘洒。偶遇美佳,道声莫怕。待我帽插宫花,与尔共赴天涯。
42、愿得一盏问心酒,使知吾心向君心。
43、愿君岁月无回头,且以深情共白首。
44、苍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45、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46、一江明月,回首少了谁;一杯浊酒,相逢醉了谁;一年春事,桃花红了谁;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
47、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4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49、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50、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51、灼灼桃花,三千繁华,却似人间只有一个他。
52、一世红尘,无你何欢?
53、那年的三月,春暖花开,单车年纪,爱恋像春日的野草一样开始苏醒。在这样的季节里我喜欢了你。
54、慕尔如星,愿守心一人,从天光乍破,到暮雪白头。
55、何为思念?日月,星辰,旷野雨落。可否具体?山川,江流,烟袅湖泊。可否再具体?万物是你,无可躲。
56、敬你一杯酒,从此莫回头,往事归零,爱很随意。
57、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58、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59、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60、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61、以我浮生,渡君一梦。
62、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衍嗣绵延,终老一生。
6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古人经典语录2
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5)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8)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9)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10)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古人经典语录3
故民见人而未见死,蹈白刃而不旋踵。
使民虽不利,进死而不旋踵,孟賁之所难也,而责之民,是使水逆流也。
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奇发而不报,则胜矣。有余奇者,过胜者也。
足以静为动奇,佚为劳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
同不足以相胜也,故以异为奇。
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奇正无穷,分也。分之以奇数,制之以五行,斗之以形名。
见胜如见日月。其错胜也,如以水胜火。
形者,皆以共胜胜者也。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所以制形壹也,所以胜不可壹也。
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
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
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
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
故圣人以万物之胜胜万物,故其胜不屈。战者,以形相胜者也。
有名之徒,莫不可胜。
故有形之徒,莫不可名。
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
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
代兴代废,四时是也。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
故战势,胜者益之,败者代之,劳者息之,饥者食之。
赏高罚下,而民不听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
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
故战势,大阵□断,小阵□解。后不得乘前,前不得然后。进者有道出,退者有道入。
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分定则有形矣,形定则有名[矣]
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阴阳是也。
“知道,胜。不知道,不胜”。
“知天”“知地”“内得其民之心,外知其敌之情”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古人经典语录4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0、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13、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云和月。——岳飞
1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7、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袁枚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1、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2、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2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24、苛政猛于虎。——《礼记》
2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2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8、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2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3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31、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3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3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3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3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0、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4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4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4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
44、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4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4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4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4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49、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叶梦得
50、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51、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
52、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多半苦中来。——曾国藩
5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5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55、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56、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5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5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9、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6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6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64、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
6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6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6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6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0、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古人经典语录5
1、金字塔是用一块块的`石头堆砌而成的
2、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
3、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
4、宁做和平之犬,不做惹事生非之人。
5、登山是充满感情的高山,大海的景色是漫山遍野的大海。
6、银蜡枪的枪头对眼睛是没用的。
7、坚持青山不放松,原来扎根在破碎的岩石里。
8、成功是用努力,而非用希望造成
9、不是因成功才满足,而是因满足才获得成功
10、公义叫人得益处,也叫人得益处。
11、一个骑着盲马的盲人在午夜面对着深潭。
12、渴不饮盗泉,热不恶木遮阴。
13、勤奋中,浪费中;成功是思想,但毁灭是随之而来的。
14、成功的秘诀端赖坚毅的决心
15、成功毫无技巧可言,我一向只对工作尽力而为而已
16、一个人留下一个名字,一只雁留下一个声音。
17、成功并非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努力
18、音乐不能极端,极端快乐变成悲伤;欲望是愚蠢的窃贼。
19、旁观者是好工人,旁观者是好医生。
20、不论成功或失败,皆存乎自己
21、后人悲而不闻之,也使后人复哀之也。
22、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
古人经典语录6
1、勤俭为黄金本。
2、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音坐)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含忍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
3、赚熟人钱,吃生人饭
4、善心计,识重轻,能时底昂,以故饶裕人交,信义秋霜,能析利于毫毛,故人乐取其资斧。
5、买卖不成仁义在。
6、做生意先要做名气。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财宝就会滚滚而至。——胡雪岩
7、择人任势,用人以诚。——黔商胡荣命
8、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9、经商之道:一是守信,二是讲义,三才是取利。
10、时贱而买,时贵而卖。——白圭
11、以末起家,以本守之。
12、挣钱为生存,不怕苦和累。
13、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14、闹里挣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15、居安思危,处盈虑方。——李祖理
16、以义为利,趋义避财。——徽州商人李大皓
17、人所弃我则取之,人所去我则就之,而公之业益饶。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所难也。
18、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白圭
19、知地取胜,择地生财。——卓氏
2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1、高鸟己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与其处乐,子若不去,将害于子。——范蠡名言
22、屯得应时货,自有赚钱时。
23、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陶朱公
24、赚钱易,求富难
25、薄利多销,无敢居贵。——计然
26、人有雀腹赚钱难,纵然有钱早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