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之花在保定课堂竞相绽放
课改之花在保定课堂竞相绽放
----记参加保定说课有感
今年五月份保定教科所组织的说课比赛,我最大的收获是课改已经在我们保定学校的各个课堂生根发芽,在老师的指导下茁壮成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真正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下面分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一:教学设计不仅新颖,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顺平中学的李音老师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设计成人物传记来讲,以“一个人、一条线、一份情”设计成高考三题,教师目的明确了,学生任务明确了,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学生形成做题能力。这种化繁琐为简单的教学设计真是别出心裁。
雄县中学 梁均锋老师在《小狗包弟》说课中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教学模式:导入—造境—激思;感知—概括—梳理;合作--互动—探究;拓展—迁移—深化
情境式、探究式的教法学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环扣一环,学生有的放矢,不仅了解了小狗包弟,更深刻的认识到人应该学会自省,很深刻。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困惑区域,但蠡县二中的程广艳老师给予了我们示范。教学流程如下:回顾导入、朗读感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训练反 馈。尤其是展示交流部分是他们的亮点:分工明确、精细。
1.由前两组在黑板上展示课前整理的文言知识,采用小组竞答的方式。上课由小组长抽签决定回答哪组问题,每个组员只能回答一个题,回答正确加1分,回答错误倒扣1分。这个环节,着重检查巩固第一课时的基础知识。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活动起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后两组在黑板上展示《导学案》中的句子,重点突破翻译。老师先给学生讲清:翻译的原则(信、达、雅)和一般方法(调、补、换、留、删)。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一一对应,字字落实。古汉语中的每个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并注意句式的翻译。(结合例句说明)老师每小组随机抽查一到两名同学当堂翻译,然后本组其他成员上去作出评价。(即用彩笔更正并勾画出重点词、句式。)对于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达成共识,并总结规律。这样当堂展示,及时评价,为的是提高课堂效率。
这个环节的设置,使得文言文的课堂由枯燥、沉默变得热闹、有趣起来!
在诗歌教授方面,保定外国语学校的刘瑞凯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设置情境导入;绘诗景;品诗情;颂诗圣;诵读感悟。这五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把杜甫的《登高》讲的深入浅出,恰到好处!把诗歌和作文联系起来教授的管雪莲老师让我佩服不已。赏一赏、析一析、论一论、联一联、想一想,探一探、练一练的环节就把李清照《词二首》和写作联系起来了,还有例文,真是“植诗词之沃土,绽作文之奇葩”。
梁学栋老师的《离骚》说课中展示的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理想·屈原:导入(3分钟)无悔·屈原:分析文本(10分钟)印象·屈原:鉴赏文本(10分钟)不朽·屈原:探究延伸(15分钟)我看屈原: 作业布置(2分钟)。从出彩的教学设计中可看出屈原精神已经深深影响了她,他被屈原感动着,这份感动怎么可能不感染他的学生呢?
总的说来,经过各位老师的精心设计,每堂课都展示的很精彩,虽然本质上和我们学校的6+1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但还是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
李鹤老师在讲授《登高》一课时,整个教学流程都是以学生展示贯穿:分析鉴赏展示、诗歌配乐朗读展示、散文创作展示、杜甫人生经历及代表作品展示。让学生们既读懂诗歌又真正触及到杜甫的精神世界,40分钟的课堂容量也非常有限,但李鹤教师的教授方法导致学生对杜甫忧国忧民的理解没有流于形式,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起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做一次大胆创新很有实效。
安国中学的李战丽老师在《雨霖铃》说课中,“助你读、你来改、助你解、你来写”几个教学环节的设置,自始至终都是让学生来做,提升理解诗歌内容情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感悟生命中各种美好的情感,勇敢去表达。
课堂成了学生的课堂,教师只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起着指导作用!我认为,这才是体现课改的精髓之处。
三、少讲多练成为课堂的执教原则。
每一位说课老师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都是让学生做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的老师甚至在上课过程中就贯穿着练习,有的是边练边讲,有的是以练代讲。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方式,练是每节课必须有的环节。因为只有经过练这个环节学生才能实现由理论到实际的过渡,才能真正学会这个知识点,才能真正使学生形成能力。
比如:王珊珊老师在《我有一个梦想》说课中,对这一课的语言特色分析并进行写作练习,很明显,写作成为了这节课的重点。排比句式无疑就是训练的重头戏。学生写作实例展示----脚踏实地,实现梦想:如果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人生是湛蓝的大海,挫折则是其中骤然兴起的波浪;如果人生是蔚蓝的天空,失意则是那空中飘浮的云朵。
还有保定三中的舒建发老师学了苏轼的《赤壁怀古》后设置练习仿写句子:
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沉郁愁苦,多了几分超然达观; 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
,多了几分 ;
与稼轩相比,苏轼少了几分
,多了几分。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做题能力,而且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苏轼这个人的精髓所在。讲,不再是老师的法宝,老师把这个权利有选择的还给了学生,练成为了学生提高成绩的法宝!只有练题多了,才会找到做题的规律,才会熟能生巧!
四:多媒体已经成为了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有说课的老师都是用多媒体来展示自己教学的成果,这充分说明多媒体已经成为老师上课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了。
赵玉洁老师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中,展示了很多图片,草厅、山神庙、还有向火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那时那刻发生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是多媒体的妙用之一直观可感。
程广艳老师把课堂学生展示的结果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真实、准确。学生们在讨论、学生们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们在表演,图片真实的记录着在课堂上发生的一切。
翟红旭老师在《孔雀东南飞》说课中,运用了一个动态的漫画,俩只孔雀分离的场面展现出来,动感,引起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直观、更加真实、更加高效!这次保定说课对我影响很大,观摩了其他学校其他课堂的教学设计,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增强了自己在课堂课改方面的决心!我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坚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唐县二中的语文课堂一定会鲜活起来,一定会热闹起来,一定会绽放出无比璀璨的花朵!
第二篇:让思辨之花在课堂中绽放
让思辨之花在课堂中绽放
陶家小学 黄朝均
一、主题与背景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构建品质课堂的今天,学校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潜能和聪明才智的培育者。教师启发诱导得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发展得越好,对事物认识的能力就越强,自制能力、自学能力和自立能力就越强,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
从语文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语文课程不仅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积累丰富的语言,更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在以下的课例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二、情境与描述
片段一:质疑让思维更广阔
师:列宁就这样跟着蜜蜂找到了养蜂人。
(一名学生把手举得很高)
生:我有问题。
师:请说。
生:列宁怎么知道蜜蜂一定是养蜂人家里养的,而不是其它地方飞到这里来采花蜜的?如果有,列宁跟着这群蜜蜂就不会找到他要找的人。
(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到我身上。可以看得出,他们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其实,当时我也不能肯定。就把话题再次抛给学生。)
师:你们想过吗?请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几分钟过后,几双小手举起来。)
生:列宁请其他人调查过,周围只有这一个养蜂人。
生:列宁跟着一群蜜蜂,恰好找到养蜂人。
生:蜜蜂身上有记号。
生:蜜蜂采蜜飞不了多远。
……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这个答案我们下课再一起寻找。
片段二:冲破字源的枷锁
师:谁能说说怎么记住“焦”?
生:老师讲过“隹”是鸟,一只小鸟飞呀飞,飞累了流了几滴汗水就是“焦”。生:一个猎人把小鸟打伤了,流了四滴血,就是“焦”
生:“焦”是小鸟伤心时流了几滴眼泪。
生:“焦”是小鸟吃米时,掉下了几粒米。
……
师:“焦”在古代是指火把小鸟烤焦了,这“灬”指的是火。但是大家能想到这么多的办法记住这个字,真了不起。
片段三:找准兴趣点,挖掘身边的教材
最近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折枪、玩枪。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拿到枪就会爱不释手。于是我决定把口语交际的内容换成“如何制作一把精美的枪”。孩子们一听到这个话题就炸开了锅。我的要求有:1.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设计并制作一把枪。2.分小组展示,说说枪的制作过程。3.用上顺序词,如先、然后、接
着、最后。还可以用1.2.3……
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小组先设计,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小组边讲边做,津津乐道。
到了全班交流的时间。第一位走上讲台的是陶可颐,他代表五小组发言。旁边有一位助手,手里举着一把冲锋枪。他一手指着枪,一手比划着。饶有兴趣地介绍:1.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2.另外找一张纸做枪杆 3.用一张纸手柄4.把枪杆插进手柄,用双面胶把缝隙粘好……最后他还提醒大家注意枪杆子的做法。别看他平时发言结结巴巴,今天可是口若悬河,同学们都禁不住给他鼓掌。
第二个上台的是黄颖。“女孩子也喜欢这玩意儿?”我心里想。她们小组做得是一把手枪,看起来小巧玲珑。她介绍的很简单,“先用纸折两把微型枪,再将一把枪的杆子插在另一把上面,最后做枪眼(瞄准器)。我不太明白。
接着其他小组陆续登台,有的小组还做了“新式手枪”。在原来的基础上,形状上发生了一些变化,的确也很美观。介绍的同学很是自豪,语言表达清楚。这节口语交际课,孩子们从头到尾兴奋不已,口语表达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看来课堂上找准孩子们的兴趣点,会让你的课堂更精彩。
三、反思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进行质疑的训练,有时是从题目质疑,有时是课中,有时是课后。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片段一中那个提问题的孩子让我震撼,《蜜蜂引路》这篇课文我已经教过3次,也听过好几次,从来没有一个学生提到过这个问题。关于蜜蜂采蜜的距离,我在蜜蜂授粉学第二章第八节中找到答案“蜜蜂采集的距离蜜蜂采集的半径通常在 2~3 km,如果蜂场附近缺乏蜜源,蜜蜂能飞到6~7km
以外采集,最远飞行的距离约14 km。据观察,在1000~2000hm2的草木樨田区中央放置蜂群,蜜蜂的采集距离在0.75 km处最多,远达 3.4-4.2 km。”就这段话,也不能回答那个孩子的问题。编者在选这段文字时,应该也忽略了这个。所以我们仍然没有找到答案。虽然这篇课文重点是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找到养蜂人这件事值得怀疑,至少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孩子的提问引起我们的深思。第二个片段中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识字教学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运用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创造性地理解汉字的意思。把整个识字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字形、理解字义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告诉我: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得益于老师的“顺情而教”、“顺势而导”。在第三个片段中,教师抓住学生喜欢折枪、玩枪这一活动,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把话说清楚。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篇:让问题之花在物理课堂绽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让问题之花在物理课堂绽放 作者:薄祥中
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2年第10期
第四篇:让“有效合作”之花在小班课堂绽放
让“有效合作”之花在小班课堂绽放
【案例背景】
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三大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中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个闪光的亮点,为师生所共同瞩目,是课堂教学中被师生最乐于实施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在小班化的课堂中更是随处可见小组合作,综观这些合作,不免出现了些许流于形式的小组讨论学习、无效的小组讨论学习、热闹型的小组讨论学习、瞬间型的小组讨论学习。为此,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成了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案例描述】
【片段一】《统计与可能性》
小组合作摸球,分工:一人数,一人做记录,一人拿口袋,一人摸40次。各小组汇报摸球情况,记录如下:
观察表格,比较:每一组摸到红球与黄球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摸到的红球多,有的摸到的黄球多。
师: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与黄球次数相差的怎么样?
生:次数差不多。
比较:合计五组摸到红球与黄球的次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红球与黄球个数相等,任意摸40次后,摸到红球与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看?(指名说)
小组说一说。
【反思一】
此教学片段中的小组合作都有效吗?是必须的吗?第一次的小组合作明确了合作的内容,有明确的分工,但摸球40次,每个组员都在重复自己的劳动,如果采取轮换制,每个成员轮流摸10次,轮流尝试每项任务,这样能给每个学生营造平等的尝试各项活动的体验。第二次小组合作说说结论,给人一种为了合作而合作的感觉,合作的意义是什么呢?如果是为了把这个结论灌输给学生的话,那这个小组合作就失去了在合作中探究体验的目的了。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到合作结束都不会说这个结论,因为这个结论对于中等生及学困生来说只要理解就好,没必要人人会说,所以这次的说只是少数优等生的表演,倒不如在接下来的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结论的意思。
【片段二】《认识人民币》
取出二号钱袋,小组内认识二号钱袋里面的钱。
师:你认识了那些人民币?
生:我认识了5角
生:5分
生:2角,2分
师小结:在二号钱袋里你们认识了5角,5分,2角,2分。
你能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1吗?
【反思二】
在教学中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形式上是三五个同学坐在一起说说、议议、写写、画画,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仍然只是个别优等生唱“主角”,当“演员”;而其他同学唱“配角”,当“观众”,是一言堂的缩影,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认识二号钱袋里的钱时,因为没有明确的合作目标,有个别学生在玩弄自己的钱,完全脱离了小组。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也应承担一定的角色,起到引领者的作用,给学生提出合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发现,合作后一定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帮助学生抽象出数学知识,使学生的认识有所深入,思维有所提高。
【片段三】《认识米和厘米》
师:刚才认识了米和厘米,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反思三】
巧妙使用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估计身高对学生来说不难解决。但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这位老师设计的意图。教师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学生创设了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这样伴有积极思维的小组合作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案例反思】
一、在小班化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养成一种合作学习的习惯,从低年级开始构建学习小组,明确组员分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注意小组成员能力的搭配,开展小组合作时,组员分工要明确,如:组长、记录员、维持活动者及报告结论者。每个组员分工合作,才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充分发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和学困生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提高。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组员在小组中的身份应注意调整、变换,让每个组员从不同的角色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小组合作的初期可能并不是很有效,但我们可以把合作学习当成小班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加以培养与训练。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时的介入,加以引导与协助。对于数学课堂内小组合作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搜集信息,组织学生反馈小组合作的结论与意见。培养小组学习的中心人物,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关照与帮助。另外,教师及时了解各小组合作的情况,特别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深度,能层次分明地让各组汇报研究结果,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合作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思维有所碰撞与提升。
三、安排小组合作的时机要恰当,可选择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学习重难点时,学生自学之后,归纳法则、揭示概念时,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时,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提高。
第五篇:普法之花在赤壁绽放
普法之花在赤壁绽放
——赤壁市“七五”普法法治建设工作巡礼
在幕阜山余脉,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湖北赤壁。来到这里,您不仅会看到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更能感受到那浸润于城市中的温馨和谐、平安惬意。这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一片革新图治的热土,一方盛开法治之花的沃土!53万赤壁儿女正在追逐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着的法治中国梦。
“七五”普法以来,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全面深化依法治理,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主法制建设,为构建美丽赤壁、平安赤壁、法治赤壁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项措施强势推进
一是强化领导,抓部署。“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法治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切实做到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法治赤壁”建设工作,确保以普法教育为龙头、普法责任清单为抓手的的法治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二是注重服务,抓调研。几年来,我们针对普法教育中的难点问题,多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各阶段普法教育推进法治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法律支撑服务。
三是突出重点,抓督查。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普法工作进程,不定期采取听取汇报、查资料台账、到村居(社区)走访调查等形式,对全市各单位普法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连续9年纳入了综治考评和政府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
四是搭建平台,抓实施。全市先后吸纳2200余人组建了政府法律顾问团、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义务宣讲团、普法宣传小分队和法治文艺宣传队,依托法治赤壁大讲堂、道德讲堂、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市委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律明白人培训等宣讲平台,落实了常态化法治讲座工作机制,促进了公职人员法治思维养成;依托法治主题班会、校园法律知识讲座、法治德育课堂、宪法集体诵读等学校课堂平台,扎实开展在校青少年普法讲读活动,提升了广大青少年宪法法律意识。全市共依托电视、报纸、广播开设各类普法专栏,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利用“两微一端”、“今日头条”号、普法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普法稿件,营造了浓厚的普法工作氛围。
普法主线布局谋篇 以抓好普法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来带动全民的普法教育,以“法律六进”、法治创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为三条主线,不断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
1、“法律六进”主线全面深化
一是以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各项制度,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的目标和要求。市委中心组每季度一期法治讲座,带头学法。市委、市政府把领导干部述职述法述廉纳入考核,与领导干部任免、晋升、奖励挂钩。市人大坚持对拟任职国家公职人员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人社局将法律知识培训列入各级干部培训计划。司法执法部门普遍举办相关法律法规法治讲座及培训班,市普法办积极组织全市公职人员参加全省网上无纸化学法考试,市纪委监委举办宪法、监察法知识大赛、司法局举办“普纪普法基层行”活动,财政局举办财政法规知识大赛等活动。市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建立了“一月一考法”学法治度。市财政局、城管执法局、环保局、民政局等单位每年都进行专门法治培训,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
二是以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全市各学校普遍配备了法治副校长或校外法治辅导员,实现了法治教育内容、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通过法治课、法治讲座、主题班会、心理咨询、法治文艺、法治电影、法律知识竞赛、播放法治宣传片、模拟法庭、参加监所警示教育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
三是以抓好村民群众普法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根据农民居住分散、不易集中、农时季节性强等特点,采取各种有线广播、宣传栏、宣传车、电影、戏剧小节目等进村入户开展多形式宣传,不定期组织农村法律明白人进行培训活动。农村法治宣传月、流动法庭、以案说法、普法小分队、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选任培训等工作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崇尚法律的新型农民和社区居民。
四是以提升社区居民法律素质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每年利用“三八”维权周、3〃15消费者维权日、4月税法宣传月、6月安全生产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宣传节点,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在全市倡导遵纪守法、崇尚法治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组织法律服务机构与社区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和法治宣传,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赤马港社区文艺、碳素社区、桃花坪社区文艺演出队等群众性业余法治文艺团体,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大批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法治文艺节目。
五是以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务工人员学法为重点,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经信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工商局、安监局、质监局等涉企执法部门,组织“送法进企业”活动,重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工学法用法等规章制度和法治宣传载体及法治教育活动。
六是以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在医院、广场、超市、车站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法律咨询、发放宣传材料、专栏、微推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市普法讲师团2年多来累计开展法治宣讲210余场次。
2、法治创建主线重点突出
为认真落实省、市“七五”普法规划关于法治创建工作的要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工作任务,我市突出重点,全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实践活动,并做好法治创建工作示范单位的培育、申报工作。
3、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多头并进。
一是继续运行传统法治文化阵地。法治大讲堂已经深受群众认同,赤壁警讯栏目广受好评,顺口溜文化深得群众喜爱。西凉湖和黄盖湖拆围、打击“两抢一盗”、扫黑除恶、道路交通整治、禁毒等多轮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16年以来,全市共开展主题宣传活动50余次,送法下乡活动1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
二是大力夯实户外媒体公益法治宣传阵地。城区27个不同规格的LED显示屏统筹做好法治公益广告发布,增加户外公益广告中法治宣传公益广告的比重,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在赤壁文明网进行公益法治广告宣传。
三是继续强化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建设。按照“一体建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以法治文化主题公园为龙头的实体阵地建设不断推出。法治文化公园的宣传栏内容进行不定期更新。检察院的法治教育基地、第五初级中学的法治文化校园、康华集团的法治文化企业、碳素社区的法治文化社区等一大批实体法治文化阵地不断涌现。黄盖湖大湾村的全市首个村级法治文化公园正在建设中,七月底即可投入使用。
四是不断探索新媒体普法的切入点。根据全国“七五普法”规划提出的“探索利用互联、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要求,我市充分发挥网站、微信、微博的传播和互动功能,出实招打造新媒体时代的互动式普法。提出了网民共同参与法治宣传的工作思路,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法治化方向迈进。
普治结合提质增效
经过全市上下的扎实工作,推动我市普法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
一是在组织保障管理上,实现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紧扣“法治赤壁”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建设民主法治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通过推行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自治,推进公正执法、公正司法。
二是在普法教育模式上,实现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坚持推广“菜单式”普法,强化需求反馈和订单授课的工作理念,增强了法律知识讲授的针对性;
三是在普法责任落实上,实现了从“一家普法”向“谁执法谁普法”的大普法格局转变;
四是在考核机制上,实现了普法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变。展望未来,我们已经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经点燃了赤壁人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赤壁人民将在市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各界参与下,不断谱写法治赤壁建设的崭新篇章。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法治赤壁,正在昂首走向全市,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