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学概论课程考核说明
社会学概论课程考核说明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经管教学部课程责任教师 丰 云
一、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其它专科专业选修本门课程的学员,同时还有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选修本门课程的学员。
(二)启用时间
本考核说明从2010年春季开始使用。
(三)考核目标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的科学,它把社会当作一个整体,从宏观上科学地分析和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它对社会现象进行的理论解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预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并能够初步地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实际中所碰到的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
(四)考核依据
本课程的考核依据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08年10月11日审定)、文字主教材和本考核说明。文字主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修订本),韩明谟主编,2005年版。
(五)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由分校按照省校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制订具体的执行方案并执行。终结性考核由省校命题,实行闭卷考试。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计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形成性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该课程的终结性考核。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
形成性考核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举措。形成性考核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是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检验学生学习过程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重要举措。
2.考核手段
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
3.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方式是采取学习笔记、阶段性平时作业、面授到课、网上学习等形式组成。
4.形成性考核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按百分制计分,也按照百分制计分。其中,学习笔记占10%,平时作业占40%,面授到课占20%,网上学习占30%。此比例只作参考,分校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各项考核内容权重;申请不用参加面授辅导的学生,其网上学习比重应该占到50%;网络条件不便或者不能经常上网的学生,其网上学习比重减到10%,面授辅导比重增加到40%。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各分校负责测算、登记。
5.考核要求
本门课程形成性考核具体要求请参考下表。
表一: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一体化设计表 考核项目 所占权重 考核具体内容 完成时间
考核方法及指标 考核主体 单项得分 最后得分 学习笔记 10% 学习笔记 第2-15周
检查学习笔记,笔记完整详细,计100分 学生自己 管理教师
平时作业 40% 第1-4章 第4周
检查4次作业完成情况,按4次作业平均成绩计算得分 辅导教师 管理教师
第5-8章 第7周第9-11章 第10周第12-15章 第14周 面授到课 20% 面授到课情况 第2-14周
检查面授辅导到课情况,按总辅导次数平均计算每次得分,每参加一次计相应分数 辅导教师 学习委员 管理教师
网上学习30% 三级平台学习时间(共40分)第1-20周
检查三级平台学习时间,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2小时,计40分 技术人员 责任教师 管理教师
所选课程资源点击数(共20分)第1-20周
检查所选课程资源字数,点击次数每门不少于10次,计20分
“课程讨论区”发帖情况(共20分)第1-20周
该课程有效发贴数不少于20个,计20分
BBS参与情况(共20分)第1-20周 每参与一次BBS,计10分,但不超过20分;如无BBS,则相应分数增加到“课程讨论区”
总得分
说明:
1.此表只作参考,分校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各项考核内容权重;
2.申请不用参加面授辅导的学生,其网上学习比重应该占到50%;
3.网络条件不便或者不能经常上网的学生,其网上学习比重减到10%,面授辅导比重增加到40%。
(二)终结性考试
1.考试目的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2.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社会学概论(修订本)。文字教材范围之内。按照重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1--15章,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5%左右,掌握20%,重点掌握75%左右。
(4)试卷将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讲,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容易占30%,适中占50%,较难占20%。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会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5)本教材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不做考试要求;第十六章“社会学发展综述”属于开拓学生知识面性质的内容,可以让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自行阅读,教师不必讲授,考试也不涉及。
3.考试手段
终结性考试采用纸质考试。
4.考试方式
终结性考试采用闭卷方式。
5.考试时限
终结性考试时间长度是90分钟。
三、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试题类型
本课程考试的形式为闭卷,期末考试题型由四部分组成,主要包括:
1.名词解释题:检查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回答时要求简明扼要,不必作过多解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一语道破。共4题,每题5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
2.单项选择题:是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2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
3.论述题:重点考察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求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问题的理论要点,最后小结。答题时要求要点突出,分层次分断落,并联系实际对答题要点进行适当论述。共1题,每题20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
4.材料阅读题:一般是先给出一段资料,资料可能是文字资料,也可能是图形或数据表格资料,然后设置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围绕相关材料,运用教材所学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这类题型的答题技巧:一是通读材料,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时,要着重从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以及关键词语、重要语句等方面去认真分析、深入理解,然后再对之进行归纳概括。二是明确要求,按图索骥。即对所有题干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理解,以求明确每一个题干的具体要求和答题所指。三是分析比较,概括作答。就是说答题时须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将相关答案的文字进一步浓缩,对准答案聚焦,直至最后得出某道题目的准确答案。注意分析问题时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共2题,每题20分,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40%。
(二)试卷结构
本课程试卷中各类型试题数量和所占比例(详见下表)。
表二:社会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命题双向细目
(以2010年7月考试试卷为例)
课程名称_社会学概论__ 课程代码_6499 考试所需时间__90__分钟
题 型 分值
章节
题 型(以分数计)合计
客观性试题 主观性试题
选 择 填 空 判 断
名词解释 论 述 计 算
材料阅读
2 2 2 3
4 20 5 4 6 7
8 4 9 10 4 11 20 12 2 13 14 2
合 计 20
20 40 100 命题教师
签名: 丰云 2010年 6 月 22 日 课程团队 审核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三)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试题类型举例
1.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自致角色--
(2)科层制--
2.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面的方框内)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哪本书的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原理》
(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A.生理的 B.归属的 C.安全的 D.自尊的 3.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道路选择有哪些?你认为哪种道路比较合理?
4.材料阅读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要求理论运用要恰当,观点陈述要明确,层次要分明,逻辑关系要清楚,注意要围绕相关理论展开分析。
阅读材料一:
--1920年,印度牧师在加尔各答附近的狼洞中发现两个女孩,大的约8岁,名叫玛拉,小的约1岁半,不久,小女孩死于疾病。玛拉的行为和狼一样,喜食生肉,不辨冷热,日间睡觉,夜里起来乱走,眼睛发亮,声如狼嗥,不愿穿衣,没有羞耻感。到了13岁才终于学会挺身走路,学会穿衣,有羞耻感。到15岁时,才识45个字。
--1940 年,美国发现了一个在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也是个女孩,名叫安娜,被发现时已6岁。由于她是个私生女,她的外祖父坚持把她藏在顶楼上的一个房间里,不许她见人。她只能得到最起码的身体上的照顾和关心,而丝毫没有与人交流沟通的机会。人们发现她时,她不会讲话,不会走路,不会保持个人清洁,也不会自己吃东西;她感情麻木,表情呆滞,对人毫无兴趣。
--20世纪 70-80年代,我国江苏省南京铁路局工人马超由于个人生活受过挫折,精神受过刺激,患有典型的强迫症。他担心自己的 3 个孩子受人欺负,将他们一直关在家中。1989年人们发现这一情况时,大女儿已19岁,二女儿15岁,最小的儿子已有11岁,但他们的智力年龄经测试分别只有5岁、3岁和1岁。
问题:
(1)谈谈上述个体之所以没能成长为正常的人的主要原因?(4分)
(2)为什么人可以进行社会化,而动物不能?人进行社会化需要什么样的条件?(16分)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意思不完整者可酌情给分。)
(1)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与自致地位相适应的角色。
(2)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2.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案唯一,请将答案填入下面的方框内)
(1)C(2)C
3.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道路选择有哪些?你认为哪种道路比较合理?
[参考要点]: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道路主要有:
①农村城市化道路--发展小城镇
小城镇在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与农业经济互促共进,协调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城市化初期,小城镇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介于大小城市和农村居民点之间,是大中城市与农村地区联系的中间环节,是工业与农业的枢纽。(4分)
②区域城市化道路
区域城市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大都市为中心,将大、中、小城市和城镇联成一体,实现区域范围内的整体发展。区域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实行区域城市化道路可实行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实现城乡互补,共同繁荣。(4分)
③建设新城市(4分)
④城市现代化道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从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增加和完善各种文化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市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市风和市民形象,实现全体市民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根本转变。城市现代化首先要考虑到人这一重要因素;其次要考虑环境;还要考虑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重要问题。(4分)
(2)评述(4分)(注意: 本题无标准答案,言之有理皆行)
4.材料阅读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要求理论运用要恰当,观点陈述要明确,层次要分明,逻辑关系要清楚,注意要围绕相关理论展开分析。
阅读材料一:
[参考要点]
(1)谈谈上述个体之所以没能成长为正常的人的主要原因?
上述个体之所以没能成长为正常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化过程,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社会化都是极端重要的。(4分)
(2)为什么人可以进行社会化,而动物不能,人进行社会化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①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人有发达的大脑,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有能动地反映外部客观世界的能力,这些特殊的生理条件是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理基础。(4分)
②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新生动物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独立生活,而人不行,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要从乳儿期一直延迟到少年期甚至青年期,这种长期依赖生活的特点、可塑性特点,使人能够充分学习社会文化。(4分)
③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社会化过程是学习与教导的双向过程,人具有较强有意识的模范和学习能力。(4分)
④人有较强的语言能力。社会活动和交往的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文字。(4分)
四、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
终结性考试难度按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75%,掌握的内容约占20%,了解的内容约占5%。
第一章 绪 论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和社会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掌握: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意义;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
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社会学的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科学条件及学科特征。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会需要学说及社会需要的提高和满足的途径;
掌握:社会需要的涵义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三章 社会交往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会交往的类型;
掌握:社会交往的涵义及意义;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
重点掌握:社会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角色的分类与角色冲突。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会化的过程(理论基础);
掌握:社会化的条件;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
重点掌握:社会化的涵义、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特殊社会化。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会群体的涵义和特点;家庭的几种结构类型;我国传统的婚姻家庭制度的特点及新中国以来发生的变化;
掌握:社会群体的类型;社会群体的特征和功能;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条件;家庭的结构及类型;
重点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家庭的功能及变动趋势。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科层制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会组织的特征及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同环境关系;
掌握: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重点掌握:“经济人”与“社会人”假设对管理策略的影响;科层制的特点及功能。
第七章 社 区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区与社会的关系;社区的概念、构成要素;
掌握:农村社区的特征及我国农村社区发生的变化;城市社区的涵义;
重点掌握:农村社会与城市社区的区别;城市化动力及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我国城乡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的基本涵义;社会分化的因素;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关系;我国消灭剥削阶级的过程;
重点掌握:韦伯的社会分层三重标准;社会分层的理论;阶层划分与阶级划分的区别。
第九章 社会制度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三个层次的社会制度的涵义;
掌握:社会制度的要素及特征;社会制度的类型
重点掌握:社会制度的功能。
第十章 社会控制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会控制的类型;法律、道德、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掌握:社会控制的功能;道德与法律作用的异同;
重点掌握: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越轨行为的理论解释;越轨行为的现实运用与解释。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贫穷的类型及成因;
掌握:社会问题的概念与产生的原因;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实质、危害及解决的途径;
重点掌握:就业与失业的涵义,正确认识我国在就业方面所承受的压力。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社会保障的特点和内容;社会保障的实践;社会工作的方法;
掌握: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工作的功能;
重点掌握: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异同;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改革方向。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其他社会变迁理论及意义;中国革命和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情况;
掌握:社会流动及类型;
重点掌握:社会变迁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第十四章 社会现代化
考核内容及要求:
了解: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战略步骤;社会现代化理论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代各国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
掌握:社会趋同论及其评述;依附理论及其评述;
重点掌握:社会现代化的特征、内容。
第十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本章不做考核要求。
第二篇:社会学概论课程总结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总结
1、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2、讲授时间:2006年9月—2007年1月
3、周课时:4课时
4、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和专业设置中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社会工作、社区管理等课程的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了解社会学分析问题的视角,掌握关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5、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按照教学计划进度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大纲所阐述的学时分配和重点难点安排妥当,比较符合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要求。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中注重重点与难点的透彻讲解,结合思考题的练习、分析、讲解,巩固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撰写论文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效果:教材选用适当,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要求学生记全课堂笔记,课后指定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通过当堂测试,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可以了解到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良好。
6、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教辅材料的运用有待提高。
(2)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应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措施。
第三篇: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它以社会运行论为主线,以社会转型论为视角,贯彻社会学中国化和国际化的导向,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变化和趋势。本课程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分别介绍了社会运行概述、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运行的客观分析、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尤其是后两部分内容同社会保障专业息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通过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将所学地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去。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给同学们一种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方法。
本课程由浅入深,既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又有大量的实例解释,通俗易懂,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期间的特点,突出了启发性和应用性。
第四篇:社会学概论形成考核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群学肄言
2.哲学基础 科学世界观 方法论
3.必然性 客观性 社会性 生存 享受 发展 4.竞争 合作 冲突 顺应
5.节奏慢 自给性强 生活水平低 同质性高 6.家庭 邻里 儿童游戏群体
7.感知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3.内化:是指人把外界事物,通过自已的劳动实践和高级神经活动作用,转变为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4.社会组织。狭义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5.社会群体:是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靠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人群。
6.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7.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人个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普遍现象。
四、简答题
1.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①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
②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③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
④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研究。⑤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2.社会交往的意义。
①社会交往概念可以看出,人类离不开交往。
②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认识自已。
③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手段,同代人交往可以扩大文化享范围,不同世代间的文化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
④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的共同活动或交往推动着社会发展。
3.社会群体的特征?
(1)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2)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
(3)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和行动能力。
4.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
(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发发展。
5.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1)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
(2)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逢自身生理的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
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的发展的。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7.社会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是社会在结构上形成的上下不同而具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基础层次。社会分层的标准是多元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财富即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声望即指在社会环境中的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
权力即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实现自已意志的可能性。
这三个标准在社会分层的研究中,常见的还有职业评价,这对社会分层有一定的代表性。
8.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①它是自然形成的。②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③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④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⑤把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⑥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作业二
一、填空题
1.社会资源相对有限 破坏性 2.非织织性 突发性 反常性
3.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家庭 其它家庭 4.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 其它家庭 5.普遍性 变异性 相对稳定性 阶级性
6.概念家庭 规则系统 组织系统 设备系统
7.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C 5.A 6.B 7.C 8.B
三、简答题
1.合作需要的条件
第一,具有一致的目标。第二,具有相近的认识。第三,具有切实的行动。
第四,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利益的结合。
2.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组织有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第三,社会组织面员间不那第亲密。
第四,社会组织中的成员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第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3.城市社区的特征。
城市社会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①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密度高。
②城市居民以工商业和其它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③生活方式多样化。
④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高。⑤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满 ⑥城市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4.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方面。
人与环境关系失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生环境问题。二是次生环境问题。
社会关系失调。人们之间关系协调状态主要表央在: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失调,社会解组等。
5.社会现代化的内容。①经济现代化。②政治现代化。
③文化,经济现代化。④城市社区现代化。⑤群体组织现代化。⑥人的现代化。
作业三
一、填空题
1.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控制 2.财富 声望 权力
3.功能说 需要论 天才论
4.现实性强 集体的产物 大众传播 5.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个体劳动者阶层 6.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环境 7.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C 7.C 8.B 9.C
三、简答题
1.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答:①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与不正当进行评价的评准。它包含了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优劣评价的因素。②道德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行为受到社会赞扬,不道德行为则会受到社会的谴责,使行为者在思想上、心理上受到压力。因此,道德对人的行为是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违反道德的行为具有控制作用。
③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但道德的约束作用也有限,因为道德具有阶级性、集团性。在社会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道德的控制力受到挑战。
2.社会控制的功能。答: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
①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正常运行。②维持正常生活。③促进社会发展。
④社会控制的反功能: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⑤在发挥社会控制积极功以的同时,要注意它的反功能。
3.我国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
答:①劳动就业问题是指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置。②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表现为:待业、失业(包括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
③虽然我们在解决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问题仍十分严重。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是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解决隐性失业问题两个方面。
④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是: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广开就业渠道;控制人口增长;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4.社会工作的功能
答:第一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个人生活。第二,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
第三,发扬互助精神,促时社会整合。第四,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
作业四
一、填空题:
1.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 2.就保障制度、价格补贴制度。3.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4.个案工作 团结工作 社区工作
5.家长制管理较为普遍 行政因素干预管理 重人性 轻规则
6.通过一手续加入的成员 固定的目标 规范性章程 权威的领导体系 必要的物南设备 7.宏观 概括 笼统 具体 明确
8.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贫穷文化论 社会环境剥夺论。
二、单项选择
1.B 2.A 3.D 4.B 5.C 6.D 7.A
三、简答题
1.社会保障的功能
第一、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第二、维护社会稳定。第三、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第四、促时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第五、社会保障也有反功能。
2.社会制度的功能。
答:社会制度满中着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具体说来,社会制度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2)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3)对社会起整合作用。(4)传递社会文化。
当然社会制度的功能并不总是积极的。
3.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
答:根据对越轨行为的界定,我们必须把应该遵守的群体或社会规范作为判定越轨行为标准。同时,又应指出越轨行为的判断与文化类型有关,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越轨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则被认为是正常。这里可能会产生种疑问:既然对一种行为,两种文化群体有不同的评价,那么它到底算不算越轨行为?比如,一个农民进城随地吐痰,这在农村算不了什么,而在城市被罚款。那么怎么评价这个农民的行为呢?我们说,要看在什么具体情况下评判此行为。
因此我们说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4.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实质及解途径?
答:表现: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低。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人的文化和精神素质。
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解决途径:控制人中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少生优生,不早育超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计划生育的认识,强化管理。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矛盾。
5.论述时尚形成的条件及功能。
答:形成条件:第一,社会对新思想、新价值观和新行为的宽容。第二、社会中有影响的人物(名人)的示范也常对时尚也常对时尚的流行起推动作用。第三,大众传播媒介的鼓吹对时尚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第四,时尚发达与否受社会的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制约。
功能:时尚有健康与否之分。健康的时尚具有如下功能:第一时尚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快。第二,时尚作为对惯常行为模式偏离,其流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清新的空气,使社会生变得生动活活泼。第三,健康的时尚以落后观念的冲击,可能会导致社会生方式的革新。第四,在商业社会中,时尚会刺激消费,活跃经济。
6.试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答:特点:第一,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第二,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第三,行政推动。第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
改革方向:第一改革城市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发展社区服务。第四,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系。
7.试述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特征及功能。
答: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初级社会群体有如下基本特征:
(1)它是自然形成的。(2)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3)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4)成员关系带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5)把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6)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功能:(1)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2)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3)人们走向社会的桥梁。(4)初级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人们对初级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8.论述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答:社会舆论也称公寓,是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是非曲直之评价。因此,它地少数人的言行具有一定的指导、约束及社会控制作用。
其内在机制是:社会舆论作为一种评价性意见,会对少数人的,与众人意见不同的言行产生环境压力,少数人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不自外于众人,会改变或放弃原来的言行,与众人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
社会舆论可产生两种控制效果。当它代表社会正义是一种正确意见,它有积极的社会控制作用。但是,社会舆论未必总能对社现象给以正确评价,特别是对于新生事物,革新者畏于人言,就可能改变自己的做法,这时它的控制作用就属于消极的。
第五篇:社会学概论课程期末复习题
2010秋季社会学概论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C)。
A.孟德斯鸠
B.孔德
C.托克维尔 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B)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C)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C)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D)。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C)。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B)。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D)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C)。
A.偶合人群
B.常规人群
C.表意人群
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B)的代表人物。
A.结构功能主义
B.社会冲突理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社会互动理论
12.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B)。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13.社会学界最早对社会资本作出分析的是(B)。
A.费孝通
B.科尔曼
C.林南
D.格兰诺维特
14.(C)不属于正式组织。
A.学校
B.公司
C.邻里
D.教会
15.提出中层理论的是社会学家(B)。
A.帕森斯
B.默顿
C.韦伯
D.福柯
16.“社区”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家(B)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
A.吉登斯
B.滕尼斯
C.恩格斯
D.哈贝马斯
17.在一种分层结构中,个人的地位是社会预先规定了的,本人不能自由选择,这种分层结构是(C)。
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
C.封闭性结构
D.开放性结构
18.在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犯罪人”,所以容易再次犯罪。这种理论是(B)。
A.拟剧论
B.标签理论
C.文化传递理论
D.冲突理论
19.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信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日益增强,这一趋势被称为(C)。
A.现代化
B.狭义全球化
C.广义全球化
D.开放型社会
20.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C)。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章太炎
21.家庭中的传统功能(B)在城市家庭中已基本丧失。
A.抚育功能
B.生产功能
C.赡养功能
D.消费功能
22.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D)。
A.显功能
B.潜功能
C.正功能
D.反功能
23.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C)。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24.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向流动,这种流动是(B)。
A.代内流动
B.水平流动
C.垂直流动
D.代际流动
25.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B)。
A.伦理道德控制
B.强制性社会控制
C.非强制性社会控制
D.政权控制
26.(B)是由一种毫无根据的想法引起的、有很强感染力的行为。
A.恐慌
B.大众歇斯底里
C.时尚
D.传言
27.公认的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是马克思、涂尔干和(C)。
A.孔德
B.孟德斯鸠
C.韦伯
D.达伦多夫
28.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C)。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29.(C)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
B.符号互动理论
C.镜中我D.印象管理理论
30. 目标与后果之间的中介变项在社会学上被称为(C)。
A.社会结构
B.社会制度
C.社会机制
D.因果关系
31.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家(A)的“二元经济”理论。
A.刘易斯
B.科瑟
C.图灵
D.诺斯
32.非典期间,某些地方政府淡化“非典”情况是抢购风潮发生的重要因素。这实际上就是集群行为产生因素中的(B)。
A.结构性助长
B.结构性紧张
C.诱发因素
D.社会控制机制
33.基于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的向外扩张,导致世界规模的统一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B)。
A.现代化
B.狭义全球化
C.开放型社会
D.广义全球化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角色失调现象的有(ACD)。
A.角色中断
B.角色认同
C.角色冲突
D.角色失败
2.属于社会资本特征的是(AB)
A.关系性
B.无形性
C.可转让性
D.弥散性
3.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ACD)。
A.符号互动论
B.家长制理论
C.结构功能理论
D.社会冲突理论
4.按照产权的不同,经济制度可以分为(ABD)。
A.私有产权制度
B.公有产权制度
C.集体产权制度
D.混合经济制度
5.按照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类型,社区可以分为(ABC)。
A.亲缘社区
B.同事社区
C.邻里社区
D.朋友社区
6.(ABD)是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定型化的描述。
A.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B.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
C.出现了更多的阶层
D.阶层之间的流动减少
7.社会控制体系中的非正式控制包括(ABCD)。
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
C.伦理道德
D.社会舆论
8.以下属于行动人群行为的有(AD)。
A.暴民
B.表意人群
C.偶合人群
D.骚乱人群
9.米德认为自我包括(BC)。
A.本我B.主我C.客我D.超我
10.属于社会资本特征的是(AB)。
A.关系性
B.无形性
C.可转让性
D.弥散性
11.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较,社会组织特征有(BD)。
A.成员关系亲密
B.明确的行动目标
C.成员不可替代
D.规范的制度
12.农村社区形成的三种途径是(ABC)。
A.自然起源
B.社会组合C.农村建设
D.城市衰败
13.以下社会分层制度中属于封闭性分层结构的是(AD)。
A.奴隶制
B.农村社区
C.城市社区
D.种姓制
14.以下关于越轨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越轨不等同于犯罪
B.越轨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
C.越轨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
D.越轨有时候只是一种不从俗
15.社会化的机构包括(ABCD)。
A.家庭
B.学校
C.工作组织
D.大众传媒
16.冲突的形式包括(ABCD)。
A.口角
B.战争
C.仇斗
D.械斗
17.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ABCD)。
A.领导的权威性
B.成员的认同感
C. 外部环境的变化
D.群体的人数
18.以下哪些类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ABD)。
A.卡里斯马型权威
B.法理型权威
C.家长型权威
D.传统型权威
19. 以下属于当代中国集体行动的是(ABC)。
A.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
B.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
C.集体上访
D.集体出游
20.社会化的类型包括(ABCD)。
A.初始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逆向社会化
21.产生社会互动的条件包括(BC)
A.限于两个人之间
B.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C.互相依赖
D.有事相求
2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ABCD)。
A.领导的权威性
B.成员的认同感
C. 外部环境的变化
D.群体的人数
23.以下哪些类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ABD)。
A.卡里斯马型权威
B.法理型权威
C.家长型权威
D.传统型权威
24.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比较重视的社区分类是(BD)。
A.自然社区
B.农村社区
C.法定社区
D.城市社区
25.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BCD)。
A.家庭背景
B.威望
C.财富
D.权力
26.以下属于人口问题具体表现形式的有(ABC)。
A.人口数量
B.人口结构
C.人口素质
D.人口社会化
27.以下是集群行为特征的有(ABCD)。
A.无组织性
B.不稳定性
C.非常规性
D.易受暗示性
二、主观题
(一)名词解释
1.代沟
P46
答:代沟在社会学中是指两代人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的差距、隔阂,甚至冲突。
2.弱关系理论
P61
答:测量社会关系强弱的四个维度是互动的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在群体之间使用的主要纽带是联系不多、情感投入较少的弱关系,而非情感投入较多、联系频繁的强关系。
3.初级社会群体
P70
答: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4.社会问题
P164 答:妨碍大多数社会成员正常生活、破坏社会正常秩序、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
5.镜中我P41
答: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
6.社会结构
P63
答: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关联的模式。
7.初级社会群体
P70 答: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8.代际流动
P158
答:一个家庭不同世代间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的变化指的就是代际流动。
9.城市化
P128
答:所谓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10.社会麦当劳化
P239 答:工业化社会所引发的变化。
11.集群行为
P191 答:集群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种共同的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缺乏组织、难以预料、没有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
12.社会控制
P182 答:社会控制,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对可能危害社会秩序的越轨行为和社会问题进行预防和抑制的机制。
13.社会变迁
P216 答:宽泛地说,社会变迁指的就是社会发生的变化。具体地说,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
14.科层制
P85 答:科层制是建立在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力基础之上、以有效地实现目标为取向、由专业人员按照正式规则来运行的管理体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方式。
15.社会制度
P89 答: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人类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
(二)简答题
1.权力分析有哪些基本模式?
2.韦伯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与以无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有哪些区别?
4.我国19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
5.越轨和犯罪之间是什么关系?
6.社会现代化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7.社会组织有哪些特征?
8.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会面对那些特殊的问题?
9.社会控制的类型有哪些?
10.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
1.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之后的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2.试述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中国的单位制度有什么样的独特特征?
4.请举实例说明,谣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谣言是如何传播开来的?
5.你对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变迁有何理解?
6.试述我国城市化面临着哪些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