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其”
www.5y
kj.co
m 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其”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www.5y
kj.co
m
第二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二、基础知识。
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2.见参考书。3.复习重点:
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⑤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⑤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④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④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若敖鬼馁: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6)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7)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宴门》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③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例释: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百不与焉!《论语·泰伯》。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在)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释: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④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表衔接或转折,解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也《史记·刺客列传》。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6.【且】另:“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荆轲刺秦王》中的“且”读为“jū”,在古籍中,“且”字往往作为“雎”的通假字而作人名。如“唐雎”可以写作“唐且”。因此,“夏无且”就是“夏无雎”。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注意:“且„„且„„”也是表并列,如“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中的“且搏且却”即此意。
5.表选择关系,译为“还是,或者”。例释: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注意:“若”字和“如”字在词义上都有相通之处。如①“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②“像”,“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③“假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④“你”、“你们”、“你们的”,“若入前为寿”《鸿门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⑤用作形容词词尾,同“然”,当“„„的样子”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作为实词的“若”有“顺从”的意思,如《诗经》:“曾孙是若”。
(一)动词,像,好像。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及”、“比得上”,《战国策·齐策》:“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④予我千金,吾生若《狱中杂记》。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4.表并列,译为“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8.【所】
难点讲析: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在“恣君之所使之”一句里,“使”字后面已经有代词“之”,而前面又有“所”字,这“所”字该怎么理解?答:“使之”的“之”字指代长安君,“所”在动词“恣”的后头,必然是名词,充当“恣”字的宾语。而“所”字在古代有时可当“意”讲。因此,“恣君之所使之”可译作“任凭您的意思派遣他(长安君)”。
(一)名词,处所,地方。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④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
【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wéi)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为积威”,被积威。⑨独其为(有)文犹可识曰“花山”⑩制造、造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⑾凡长安豪富人为(做、干)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1.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④《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③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四)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也欤】表疑问,相当“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12.【以】 难点例释: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字是虚词用作实词吗?“以”字实际上是“耜”右连部分,古人通过“用耜翻地”来表示“用”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以”字起初是个动词,属实词。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贤不必以”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
B.在古文里,介词“以”后面的代词“之”往往被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介词“以”后应有宾语“之”,代前面出现过的“衣食”。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和“之”读音相近,在说话时,往往后者被前者“吞并”,而古人学问是口耳相传,所以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时,自然也就省去了“之”。我们应该把它当为一种现象记住。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④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13.【因】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由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一)介词。
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14.【于】yú“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中的“于”字读音是“wū”。
(一)介词。
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超过,比。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8.给。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
9.按照,根据。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15.【与】注意读音。⑪yú,可得闻与(欤),船容与而不进兮;⑫当作“参加”时读yù,“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⑬其它都读上声。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16.【则】本义阐析:金文“则”字的左半部分,原先是个“鼎”字。在古代,鼎可以象征国家政权和帝王之位,所以上古时多将刑书、法律刻在或铸在鼎上,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由此可以懂得“则”字有“规范”、“准则”之意。另外:“则”字的“准则”义可引申为“规章”、“规程”,而规章条文是分项分条的,因此“则”字能表示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十则》。
(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①连呼则则。17.【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第三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
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文言虚词用法辨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2、全句关照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语法分析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 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5、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解题方法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如《史记》《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传统篇目。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
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二、分析虚词语法特点
(1)、“以”字前后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连词;“以”字后面是名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介词。
例2.吾将以身死白之。
险以远,则至者少。
前句“以”字后的“身死”是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做“白”的状语,“以”在句中是介词。后句“以”字前后的“险”和“远”都是形容词,“以”在句中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不同。
例3.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前句“以”字前后的“缓攻”和“待其事”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后句“以”字前后的“穷予生之光阴”和“疗梅”也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相同。
(2)、“以”或“于”两字常和后面的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搭配对象类别不同,“以”或“于”字用法也不同。
例4.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两个“以”字都是介词,前句搭配的“百骑”是“人”,后句搭配的“钟磬”是“物”,由不同类推出意义不同。
例5.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前句“于”字后面的“燕”是国名,后句“于”字后面的“郑袖”是人名,类别不同。“于”在前句中相当于“到”,在后句中相当于“被”,意义不同。
三、看虚词出现的位置
(1)、“其”字用在感官动词或心理动词后,是能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是指示代词或是充当定语的人称代词;用在主语和谓语间表委婉语气;出现在句中和句首用法不同。
例6.一则羡其不孤;
秦贪,负其强。
前句的“羡”是羡慕,是感官动词,“其”是代词“他”;后句“负”是一般动词,“其”是代词“他的”,意义不同。
例7.其孰能讥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前句“其”在句首,表反问语气;后句“其”在句中,表委婉语气,意义不同。
例8.秦王恐其破璧。
则或咎其欲出者。
前句的“恐”和后句的“咎”都是感官动词,前句的“其”能充当主语,是人称代词“他”;后句的“其”不能充当主语,是指示代词“那个”,意义不同。
(2)、“之”字前后分别是名词和动词(或形容词),“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之”字前后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结构和名词,“之”是助词,译为“的”。
例9.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前句“之”用在名词“海”和形容词“深”之间,后句“之”用在名词“李渤”和形容词“陋”之间,用法相同。
例10.太子之死也。
从容受死之意。
前句“之”字用在名词“太子”和动词“死”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句“之”字用在动词性结构“从容受死”和名词“意”之间,是助词“的”,两句用法不同。
二、基础知识。
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2.见参考书。3.复习重点:
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⑤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⑤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④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9)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④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若敖鬼馁: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6)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7)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宴门》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③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例释: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百不与焉!《论语·泰伯》。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在)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释: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④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表衔接或转折,解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也《史记·刺客列传》。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另:“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荆轲刺秦王》中的“且”读为“jū”,在古籍中,“且”字往往作为“雎”的通假字而作人名。如“唐雎”可以写作“唐且”。因此,“夏无且”就是“夏无雎”。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 钟山记》)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注意:“且„„且„„”也是表并列,如“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中的“且搏且却”即此意。
5.表选择关系,译为“还是,或者”。例释: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注意:“若”字和“如”字在词义上都有相通之处。如①“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②“像”,“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③“假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④“你”、“你们”、“你们的”,“若入前为寿”《鸿门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⑤用作形容词词尾,同“然”,当“„„的样子”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作为实词的“若”有“顺从”的意思,如《诗经》:“曾孙是若”。
(一)动词,像,好像。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及”、“比得上”,《战国策·齐策》:“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④予我千金,吾生若《狱中杂记》。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4.表并列,译为“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难点讲析: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在“恣君之所使之”一句里,“使”字后面已经有代词“之”,而前面又有“所”字,这“所”字该怎么理解?答:“使之”的“之”字指代长安君,“所”在动词“恣”的后头,必然是名词,充当“恣”字的宾语。而“所”字在古代有时可当“意”讲。因此,“恣君之所使之”可译作“任凭您的意思派遣他(长安君)”。
(一)名词,处所,地方。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④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 【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wéi)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为积威”,被积威。⑨独其为(有)文犹可识曰“花山”⑩制造、造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⑾凡长安豪富人为(做、干)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④《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③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 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四)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②当相 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也欤】表疑问,相当“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12.【以】 难点例释: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字是虚词用作实词吗?“以”字实际上是“耜”右连部分,古人通过“用耜翻地”来表示“用”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以”字起初是个动词,属实词。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贤不必以”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
B.在古文里,介词“以”后面的代词“之”往往被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介词“以”后应有宾语“之”,代前面出现过的“衣食”。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和“之”读音相近,在说话时,往往后者被前者“吞并”,而古人学问是口耳相传,所以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时,自然也就省去了“之”。我们应该把它当为一种现象记住。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④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 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 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13.【因】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由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一)介词。
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14.【于】yú“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中的“于”字读音是“wū”。
(一)介词。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超过,比。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8.给。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
9.按照,根据。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15.【与】注意读音。⑪yú,可得闻与(欤),船容与而不进兮;⑫当作“参加”时读yù,“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⑬其它都读上声。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16.【则】本义阐析:金文“则”字的左半部分,原先是个“鼎”字。在古代,鼎可以象征国家政权和帝王之位,所以上古时多将刑书、法律刻在或铸在鼎上,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由此可以懂得“则”字有“规范”、“准则”之意。另外:“则”字的“准则”义可引申为“规章”、“规程”,而规章条文是分项分条的,因此“则”字能表示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十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 城。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①连呼则则。17.【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第四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文言文虚词复习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文言虚词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的能力层级为B,《考试说明》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测试形式:
文言虚词的测试形式只有一种,即判断4组8句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为证。高考文言虚词用法题共4组,8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材,句式和考文基本相同。解题方法: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如《史记》《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传统篇目。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
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二、分析虚词语法特点
(1)、“以”字前后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连词;“以”字后面是名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介词。
例2.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
前句“以”字后的“身死”是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做“白”的状语,“以”在句中是介词。后句“以”字前后的“险”和“远”都是形容词,“以”在句中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不同。
例3.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前句“以”字前后的“缓攻”和“待其事”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后句“以”字前后的“穷予生之光阴”和“疗梅”也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相同。
(2)、“以”或“于”两字常和后面的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搭配对象类别不同,“以”或“于”字用法也不同。
例4.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两个“以”字都是介词,前句搭配的“百骑”是“人”,后句搭配的“钟磬”是“物”,由不同类推出意义不同。
例5.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
前句“于”字后面的“燕”是国名,后句“于”字后面的“郑袖”是人名,类别不同。“于”在前句中相当于“到”,在后句中相当于“被”,意义不同。
三、看虚词出现的位置
(1)、“其”字用在感官动词或心理动词后,是能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是指示代词或是充当定语的人称代词;用在主语和谓语间表委婉语气;出现在句中和句首用法不同。
例6.一则羡其不孤; 秦贪,负其强。
前句的“羡”是羡慕,是感官动词,“其”是代词“他”;后句“负”是一般动词,“其”是代词“他的”,意义不同。
例7.其孰能讥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前句“其”在句首,表反问语气;后句“其”在句中,表委婉语气,意义不同。
例8.秦王恐其破璧。则或咎其欲出者。
前句的“恐”和后句的“咎”都是感官动词,前句的“其”能充当主语,是人称代词“他”;后句的“其”不能充当主语,是指示代词“那个”,意义不同。
(2)、“之”字前后分别是名词和动词(或形容词),“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之”字前后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结构和名词,“之”是助词,译为“的”。
例9.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前句“之”用在名词“海”和形容词“深”之间,后句“之”用在名词“李渤”和形容词“陋”之间,用法相同。
例10.太子之死也。从容受死之意。
前句“之”字用在名词“太子”和动词“死”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句“之”字用在动词性结构“从容受死”和名词“意”之间,是助词“的”,两句用法不同。解题注意:
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1)连词
1)表并列,译为:而且、又。
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⑤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2)表顺承,译为:就、才、接着。
例释: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⑤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4)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5)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6)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④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7)表修饰,译为:着、地。
例释: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8)表示目的关系。
例释: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9)表方位,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
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③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④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
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若敖鬼馁: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6)通“耐”、“能”,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逍遥游》
(7)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宴门》(1)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释: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释: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释: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 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2)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③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3)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4)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乎】
(1)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释: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释: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
例释: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百不与焉!《论语·泰伯》。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例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乎”:在;后一“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在)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
(3)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例释: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乃】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1)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④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2)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表衔接或转折,解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也《史记·刺客列传》。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5.【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3)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6.【且】另:“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荆轲刺秦王》中的“且”读为“jū”,在古籍中,“且”字往往作为“雎”的通假字而作人名。如“唐雎”可以写作“唐且”。因此,“夏无且”就是“夏无雎”。(1)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例: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注意:“且„„且„„”也是表并列,如“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中的“且搏且却”即此意。
5).表选择关系,译为“还是,或者”。例释: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
(2)用作副词。
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注意:“若”字和“如”字在词义上都有相通之处。如①“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②“像”,“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③“假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④“你”、“你们”、“你们的”,“若入前为寿”《鸿门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⑤用作形容词词尾,同“然”,当“„„的样子”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作为实词的“若”有“顺从”的意思,如《诗经》:“曾孙是若”。
(1)动词,像,好像。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及”、“比得上”,《战国策·齐策》:“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④予我千金,吾生若《狱中杂记》。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3)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4).表并列,译为“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8.【所】
难点讲析: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在“恣君之所使之”一句里,“使”字后面已经有代词“之”,而前面又有“所”字,这“所”字该怎么理解?答:“使之”的“之”字指代长安君,“所”在动词“恣”的后头,必然是名词,充当“恣”字的宾语。而“所”字在古代有时可当“意”讲。因此,“恣君之所使之”可译作“任凭您的意思派遣他(长安君)”。
(1)名词,处所,地方。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④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所以】
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B.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
【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A、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B、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9.【为】
(1)动词。(wéi)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为积威”,被积威。
⑨独其为(有)文犹可识曰“花山”
⑩制造、造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⑾凡长安豪富人为(做、干)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2)介词。
1).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④《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③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10.【焉】(1)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2)代词。
1).相当于“之”。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3)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4)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11.【也】
(1)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2)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也欤】表疑问,相当“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12.【以】 难点例释: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字是虚词用作实词吗?“以”字实际上是“耜”右连部分,古人通过“用耜翻地”来表示“用”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以” 12 字起初是个动词,属实词。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贤不必以”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
B.在古文里,介词“以”后面的代词“之”往往被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介词“以”后应有宾语“之”,代前面出现过的“衣食”。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和“之”读音相近,在说话时,往往后者被前者“吞并”,而古人学问是口耳相传,所以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时,自然也就省去了“之”。我们应该把它当为一种现象记住。(1)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④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蔺列传》 ③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2)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3)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4)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5)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6)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13.【因】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由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1)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2)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3)动词
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14.【于】yú“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中的“于”字读音是“wū”。(1)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5).被。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超过,比。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8).给。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
9).按照,根据。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15.【与】注意读音。⑪yú,可得闻与(欤),船容与而不进兮;⑫当作“参加”时读yù,“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⑬其它都读上声。(1)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2)连词。
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3)动词。
1).给予,授予。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结交,亲附。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3).对付。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4)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16.【则】本义阐析:金文“则”字的左半部分,原先是个“鼎”字。在古代,鼎可以象征国家政权和帝王之位,所以上古时多将刑书、法律刻在或铸在鼎上,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由此可以懂得“则”字有“规范”、“准则”之意。另外:“则”字的“准则”义可引申为“规章”、“规程”,而规章条文是分项分条的,因此“则”字能表示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十则》。(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2)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3)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
(4)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5)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①连呼则则。17.【者】(1)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蔺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之】(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这样。后一,它。)(《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3)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复习补要
高考语文未考文言虚词用法辑录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试题中没有测试过的虚词有“何”“乎”“与”“其”“若”“所”“也”“者”。
一、何。可用作:代词、副词、复音词。
二、乎。可用作:语气助词、介词。
三、与。可用作:介词、连词、语气助词(通“欤”)、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四、其。可用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语气词、连词。
五、若。可用作:代词、连词(表假设)、副词(表大体如此)、介词(表比喻,常作补语)。
六、所。可用作:代词、固定结构。
七、也。可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八、者。可用作:代词、语气助词。(薛吉辰)
文言文翻译
从2002年开始,文言文翻译由第一卷的选择题改成了第二卷的笔答题,赋分5分。要正确地解答,就应了解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
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
1.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达”“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我们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文采,文意贯通。
2.译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文言翻译的具体方法
1.保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照原文抄录。
例1.“燕使乐毅伐破齐”。(1999年)其中的“燕”“齐”“乐毅”是国名和人名。
例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其中的“永元”“孝廉”是年号和科举名。
2.解释。即联系上下文组成现代汉语常用的词语,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例3.“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2003年)其中的“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例4.“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003年)其中的“能”“廷”“面”“从”分别组成“能够”“朝廷”“当面”“顺从”。
3.更换。即结合上下文换成现代汉语惯用的词语,有些特称词语和修辞格还要采用意译。
例5.“食毕,复随旅进道”(2000年)其中的“食”“复”“进道”就可以更换为“吃”“又”“上路”。
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例6.“履至尊而制六合。”其中的“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整个天下”。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
例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其中的“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 防”。
例8.“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其中的“缙绅”是借代修辞,应换译为“官员”。
例9.“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其中的“填沟壑”是婉曲修辞,应换译为“死”。
4.增补。即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文言句子中需要补出的成分主要有主语、宾语、谓语和介词。如果是词类活用,也要补译出来。
例10.“(原)于是遂就书。”(2003年北京卷)增补主语。
例1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李广)尽哀。”(2002年)增补宾语。
例12.“径将我入(于)青云间。”(1999年)增补介词。
例13.“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迎操)也。”“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增补谓语。
例14.“尽降齐城。”(2001年)其中的“降”是使动用法,译为“使齐国的城镇全部投降”。
5.删除。即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
例15“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2003年北京卷)
例16.“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2001年)
例17“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上述三例中的加点字删去不译。
例18“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例19.“噫吁戏,危乎高哉!”
上述两句加点字只翻译一个词。
6.调整。即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倒装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
例20.“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宾语前置。
例21“灌脂束苇于尾。”(1999年)译为“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状语后置。
例2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为“寻找一个能出使秦国回答对方的人,没有找到。”定语后置。
7.凝缩。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
例2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翻译时可凝缩为“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第五篇: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
(2011-03-15 11:36:21)转载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
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遂、惟、已、矣、犹、哉
三、文言虚词题例:
1、而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4)比况词 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 今译为:1>什么 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2>谁、哪一个 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左传》
3>何处、哪里 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 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2)疑问副词(作状语)今译为:1>怎么、怎么样 例释: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
2>何故、为什么 例释: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3>多么 例释:①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②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3)附动词(通“呵”)今译为:喝斥、谴责 例释:(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新唐书·王琚传》
3、乎
(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 今译为:吗、呢 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 今译为:啊、呀 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3>表推测 今译为:吧、呢 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4>表祈使 今译为:吧 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战国策》
5>表商榷 今译为:呢 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
6>表呼告 今译为:啊 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论语》 7>表肯定 今译为:也 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列子》
(2)助词用在形容词后 今译为:地 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战国策》
(3)介词相当“于” 今译为:在、对 例释:①生乎吾前,其文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②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你们 例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 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 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
(2)副词 1>表肯定 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
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范围 今译为:仅仅、只 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3>表时间衔接 今译为:就 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4>表两事顺承 今译为:才 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意外 今译为:却、反而、竟然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话源记》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汉书·吴王刘濞传》
(3)连词 1>表顺承今译为:于是、便 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
2>表他转今译为:至于 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4)助词 无义 不译 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尚书》
5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它)、他们 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表领属今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论语》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表其中的 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4>表指示 今译为:那、那些 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
5>活用为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的、自己的 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2)副词 1>表推测 估计 今译为:大概、或许 例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祈使 今译为:可要、当 例释:①子其勉之《左传》②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反诘 今译为:岂、难道 例释:①国无主,其能久乎《左传》②其孰能讥之乎《石钟山记》
4>表未来 今译为:将、将要 例释: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3)连词 1>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汤其无涠,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吕氏春秋》
2>表选择 今译为:或者、还是 例释: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
3>表让步 今译为:尚且 例释: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列子·力命》(4)助词 1〉附在代词“彼”“何”后,不译。例释:①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世家》 ②何其毒也
2〉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前,加强形容的状态 例释:①羊肉其鲜乎。②北风其凉,今译为:有多么,非常 雨雪其páng(上“雨”下“方”)。
6且
(1)副词 作状语 今译为:1>将要 例释:①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战国策》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姑且、暂且 例释:①民劳,未可,且待之。《伍子胥列传》 ②吾今且报府,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3>几、近例释: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散引去。《后汉书·刘玄传》
4>只、但 例释: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2)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又、与、及 例释:①河水清且涟漪《诗经》 ②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边…一边 ③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淮阴侯列传》 2>表递进 今译为:而且、况且 例释: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表选择 今译为:还是 例释: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史记·魏世家》
4>表让步 今译为:尚且、还 例释: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即使、纵然②狂风横雨且相饶,又恐有彩云迎去。《杜安世·胡捣练》
5>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且静郭君听辨(人名)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
6>表转折 今译为:却 例释:王公直虽无杀人之事,且有坑蚕之咎,法或可恕,情在难容,《王公直》
(3)助词用在句首同“夫”,不译。例释: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史记·魏世家》
7若
(1)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你的 例释: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 例释:①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这个、这些②南宫追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2)连词 1>表选择今译为:或、或者 例释: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记》 2>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如 例释: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隐:怜恤)《齐桓晋文之事》
3>表他转 今译为:至于 例释: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②若臣,则不可入矣。《左传》
(3)副词 作状语今译为: 乃、才 例释:①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国语》②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老子》
(4)附动词表比况 今译为:像、如同 例释: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所
(1)特指代词 1>所+动词,组 今译为:所…的人 例释:①彼所将中国人《赤壁之战》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成名词性结构 所…的事③衣食所安,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所+介+动,表 今译为:…的地方 例释: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处所、工具、方法
…的原因 例释: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因、对象。用来…的 例释:①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近臣礼,所以报也。《左传·成公三年》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也解惑也
3>为…所… 今译为:被(表被动)例释: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②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项羽本纪》
(2)附名词 处所、位置 今译为:地方 例释: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左传》
(3)附数词 表约数 今译为:许 例释:①从弟子女十人所。《滑稽列传》②彗星出天市,长二尺所《后汉书》
9为
(1)介词 1>表对象 今译为:替、给 例释:①为君翻作《琵琶行》。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2>表原因 今译为:因为、因此 例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
3>表目的 今译为:为了 例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4>表被动 今译为:被 例释: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2)助词语助、提宾 无实义不译 例释:①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球之为听。《孟子》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
(3)连词 表假设 今译为:如、如果 例释:①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 ②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战国策·楚策四》
(4)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做、作 例释: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 2>治、治理例释: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国语》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3>担任、充当 例释: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②董卓自为太师《后汉书》 4>变为、变作 例释: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5>当作、作为 例释: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公输》 6>算作、算是 例释: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公孙丑下》 7>叫做、称为 例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8>是 例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老子·二章》 9>有 例释: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小人焉。《孟子》 10>参与 例释: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1>认为 例释: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10焉
(1)代词 1>作宾语相当“之”今译为:它 例释: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表疑问 今译为:哪里、怎么 例释: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2)兼词 兼“于之” 今译为:于是、于此 例释: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3)助词 1>表语气 今译为:了、呢、啊 例释:①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②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传》
2>a词尾 今译为:…地、…的样子 例释:①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信天下之壮观也。《东京赋》②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阿房宫赋》
11也
助词 句中表句读,句尾表判断。
例释:①有梦也难寻觅《长亭送别》 ②师者,所以传(“也”前是名词,表判断)受业、解惑也。《师说》
12以
(1)介词 1>表原因 今译为:因为 例释: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也。《廉蔺列传》
2>表处所 今译为:从、在、于 例释: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3>表时间 今译为:在…时候 例释: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报任安书》
4>表处置 今译为:把、拿、用 例释:①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②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5>表手段 今译为:凭、凭着 例释:亚夫以中尉为太尉。《绛侯周勃世家》
(2)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并且、而且 例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2>表目的 今译为:来、用来 例释: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3>表结果 今译为:因而、以致 例释:①孝公德商君,地以广,兵以强。《韩非子》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修饰 今译为:地 例释: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5>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3)助词1>表时间、方位 相当“之” 例释:殷夏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后汉书》 2>句中句末语气
不译 例释:①欢欣踊跃,以歌以舞《韩愈·贺册尊号表》②君王之事因是以。《战国策》
3>通“已”今译为:停止、已经、例释:①无以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②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后汉书》太、甚③四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4)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认为 例释:自以寿不得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使用 例释: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汉书》
3>率领、带 例释: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
4>连及 例释: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国语》
5>有 例释:农民以鬻子者。《管子》
(5)附名词 作宾语 今译为:原因 例释: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良:的确)《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13因
(1)介词 1>表依据 今译为:按照、利用 例释:①更延英俊,因才授爵。《刘玄传》②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孙子吴起列传》
2>表条件 今译为:趁、趁着 例释:①因其无备,卒然击之《三国志》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3>表原因 今译为:因为、由于 例释: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②伺者因此觉之。《张衡传》
4>表由来 今译为:由、从 例释:①如因荣木变为枯木。《灭神论》②西倾因桓是来。《尚书·禹贡》
(2)副词 连接强调 今译为:于是、就 例释:①项羽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廉蔺列传》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沿袭、顺着 例释: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批大郤,导大髋,因其固然《庖丁解牛》今译为:如同、犹 例释:蔡灵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战国策》
14于
(1)介词 1>表处所 今译为:在、从、到例释: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②鱼跃于渊。《诗经》③从径道亡,归 在…方面 璧于赵。《廉蔺列传》④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2>表方向、对象 今译为:向、对、例释: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对于 ③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3>表比较 今译为:比 例释: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4>表被动 今译为:被 例释: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蔺列传》(2)助词 句末表疑问 相当“乎” 例释: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
15与
(1)介词 1>表介进对象 今译为:跟、和、同 例释:①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③去时里正与替、为 裹头《兵车行》④陈涉少时,尝与人庸耕《陈涉世家》
2>表方向对象、今译为:向、对、例释: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孟子·公孙丑下》 3>表比较 今译为:跟…相比 例释:①吾与徐公孰美。《邹忌》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
4>表处所 今译为:于、在 例释: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吴越春秋·阖闾列传》
(2)连词 1>连接名词结构 今译为:和、同 例释: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②功与日月齐光兮《后汉书》
2>表选择 今译为:或者、还是例释: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民遗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晏子春秋》
(3)助词 通“欤” 今译为:吗、吧、啊 例释: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了吧)《季氏将伐颛臾》
(4)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 1>亲附、跟随 例释: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2>给予 例释:①与之璧,使行。《左传》②与斗卮酒。《鸿门宴》 3>交往 例释: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 4>对付 例释:一与一,谁能惧我。《淮阴侯列传》 5>允许、赞许 例释: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 6>帮助 例释: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论语》 7>等待 例释: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8>参加、参与 例释:①蹇叔之子与师。《左传》②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正事《汉书》(咸与维新)
9>称誉 例释: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5)附名词 作宾语 今译为:党羽、同盟者例释:约结以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荀子》
16则
(1)连词 1>表承接 今译为:就、便、那么例释: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周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对比并用 不译 例释: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荀子》
3>表转折 今译为:然而、反倒 例释: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4>表让步 今译为:倒是 例释:①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②难则难矣,然而未人也。《墨子·鲁问》
5>表意外 今译为:竟、却 例释: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②公使阳处夫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
6>表假设 今译为:假如 例释: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记》(2)副词 1>加强判断 今译为:就是 例释: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
2>表范围 今译为:仅、只 例释: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劝学》(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效法 例释: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周本纪》
(4)附名词 作宾语 今译为:准则、法则 例释:①合散消息,安有常则?《汉书·贾谊传》②以身作则(成语)
17者
(1)特指1>组成名词短语今译为:的、的人、的事 例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代词2>用在数词后 今译为:个、样
例释:请君择于斯二者《孟子·梁惠王下》
3>用在时间词后今译为:…的时候 例释: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近士为务。《报任安书》
4>用在否定词后 今译为:…的话 例释: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
5>表原因 今译为:…的原因 例释: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助词1>引出判断 不译 例释: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定后标志 不译 例释: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18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她、它 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2>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 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蔺列传》
3>表近指 今译为:这 例释: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 1>表结构 今译为:的 例释: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
2>主谓之间取独 今译为:来、用来 例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3>宾前标志 不译 例释:宋何罪之有?《公输》 4>定后标志 不译 例释: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调整音节 不译 例释:①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②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到、往 例释:①吾欲之南海《为学》②行不知所之(到…去)《庄子·马蹄》
19安(1)副词 作状语表疑问 今译为:哪里、怎么 例释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
(2)代词 作宾语表疑问 今译为:1> 哪里、哪儿 例释①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 2>什么、什么人例释:泰山其颓(如果崩塌),则吾将安仰?《礼记》
(3)连词不作成分 今译为:于是 例释:因(因为)久坐,安从容谈三国之相怨。《战国策·魏策一》
(4)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安抚 例释: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赤壁之战》
2>安置、存 例释: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芙蕖》(5)附形容词 今译为:1>安定 例释:①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②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安全 例释: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
3>安稳 例释: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徐缓、慢慢 例释: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
20但(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但是”,无转折义。)
副词作状语表范围 今译为:1>只、仅 例释: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辞》 2>只是、只管 例释:①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②此系私室,但坐无妨。《红楼梦》
21耳
(1)语气词 1>表限定今译为:而已、罢了 例释:白起,小竖子耳。《毛遂自荐》
2>表肯定今译为:了(或不译)例释: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
3>表感叹今译为:啊 例释: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连词相当“而” 例释: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22夫
(1)语气词1>句首提示下文 不译 例释: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庄子·秋水》
2>句中缓冲语气 不译 例释: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3>句尾表示感叹 不译 例释: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2)指示代词1>近指今译为:这、这个例释: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2>远指今译为:那、哪个、那些 例释: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3)附名词 1>成年男子 今译为:男人 例释: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今译为:丈夫 例释:昔者,吾舅死于是,吾夫又死焉。,《札记》
2>复音词“夫子” 今译为:老师 例释:夫子何命焉为?(老师有什么指教呢?)《墨子》
23盖
(1)语气词句首发议论 不译 例释: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2)副词作状语表揣测 今译为:1>大概因为 例释: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2>大概一般 例释: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喜欢开头的人确实多,坚持…)
(3)连词 表推论原因 今译为:因 例释: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4)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1>覆盖、遮盖、掩盖例释:万变其情,岂可盖兮。《楚辞·九章》
2>压倒、胜过 例释:威盖海内,功彰万里之外。《战国策》
3>崇尚、重视 例释: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纵逸王志。《国语·吴语》
(5)附名词指车盖、伞具、器物盖 例释:①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院记》②劳不坐乘,暑不张盖。《商君列传》
24故
(1)副词 作状语 今译为:1>仍然、依旧 例释: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附乡党,…累官故不失洲郡也。《赤壁之战》
2>故意 例释: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信陵君窃符救赵》
3>特意 例释: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4>通“固”本来 例释: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5>必定 例释:吴不亡越,越故亡吴。《战国策》
6>从前 例释: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柳敬亭传》
(2)连词 今译为:因此、所以 例释: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伐颛臾》
(3)附名词 今译为:1>缘故、原因 例释:凡物之然也,必有故。《吕氏春秋》
2>事故、变故 例释:王室多变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孟子》
3>老朋友、旧交情 例释:①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② 故人西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附形容词 今译为:旧的、衰老 例释:①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②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25或
(1)无指定代词 代人代物 今译为:有人、例释:或百步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今译为:有的人 例释: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有时 例释: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史记·封禅书》(2)副词作状语 今译为:或许、也许 例释: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3)连词 1>与“既”并用今译为:既…又… 例释: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诗经》
2>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或僧有所记录,当作数句留院中。《苏轼·答谢民师》
26即
(1)副词 1>表时间 今译为:立即立刻 例释:①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②即除
(2)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幕碑记》
2>表强调 今译为:就、就是 例释:①欲勿予,即怕秦兵之来《廉蔺列传》②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汉书》
(2)连词 1>表让步 今译为:即使 例释: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君即不能,愿君坚塞两耳,无听其谈也。《战国策》(3)介词 1>表时间 今译为:当 例释:①项伯许诺,即夜复去。《汉书》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2>表某时某地译为:就在 例释: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斩义头。《汉书》(4)附动词作谓语译为:1>接近靠近例释: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诚意伯集》 2>登上舍离例释:①安釐王即位,公子为信陵君。②文公即世。《左传》
27既
(1)副词 1>表时间 今译为:已经 例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屈原列传》
2>表范围 今译为:尽、完全 例释: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2)连词 1>顺承 今译为:既然 例释:既来之,则安之。《季氏伐颛臾》 2>与“且”并用 既…且… 例释:三军既感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完了 例释: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
28然
(1)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那样 例释:①不然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②鞣使之然也。《劝学》
(2)副词 今译为:竟、便 例释: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庄子·天地》(3)连词 表转折 今译为:可是、但、却 例释: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汉高祖本记》
(4)助词 1> 用于句尾表示比拟今译为:1>……一般 例释: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礼记·大学》
今译为:2>……似的 例释:其视杀人如艾,草菅然《汉 书·贾谊传》
2> 形副词之后表状态 译为: ……的样子 例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见梁惠王下》
3> 拟声词词尾 今译为:地 例释: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5)附动词作谓语表肯定 今译为:对的 是的是 例释:①成然之。《促织》②虎以为然《战国策》③太后曰:“然”《触龙…》
29虽
(1)连词 1>表假设让步
今译为:即使 例释:①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
2>表转折 今译为:虽然 例释: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无词相答。《与妻书》
(2)副词通“唯”
今译为:只 仅 例释: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有能塞之。《管子》
30遂
(1)副词作状语 今译为:1>终于竟 例释:①遂定从于殿上《毛遂自荐》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为天时…《三国志》
2>于是 就 例释: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蔺列传》 3>索性 例释: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璧之战》(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实现 成功 例释:①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 ②四者无 一遂。《报任安书》③吾闻先生事魏,不遂。
2>成长养育例释;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老,以遂群生。《论衡》
31惟(维 唯 [在“思”的意义上,“惟”“维”通用;在“只”的意义上“惟”“维”通用];语气词三字通用)
(1)副词 今译为:1>只要只有例释:贵可以问贱,贤可以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问说》
2>只 例释:①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②惟德是依。《左传》③惟利是图(成语)
(2)语助句首表祈使译为:希望 例释: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议之。《廉蔺列传》②陛下未有续嗣,子无贵贱,唯留意。《汉书》
表肯定 今译为:是 例释:楚王曰:“唯,唯!诚诺先生之言……”《毛遂自荐》
32已
(1)副词 1>表时间 今译为:不久 例释:①庭中始为篱,已为墙。《项脊轩志》②韩王成无军功…废以为侯,已又杀之。《项羽本纪》
今译为:已经 例释:①天下既已治也《逍遥游》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今译为:之后 例释: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鸿门宴》 2>表程度 今译为:甚太 例释: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2)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停止 废止 例释: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②死而后已(成语)今译为:完成 例释:千品万官,已事而逡(退)《东京赋》(3)语气词 用在句尾 译为:了 例释:祸如天发,不可追已《汉书》
33矣
语气词 1>表陈述、感叹 今译为:了 例释:①余病矣。《左传》②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
2>表命令、请求 今译为:吧 例释:①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34犹
(1)副词
作状语 今译为:1>尚 还 仍 例释:①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尚且 例释: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②臣少时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也已矣。
(2)连词 1>表让步 今译为:虽、虽然 例释:①诈犹可以偷利,而后无报。《说苑》②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杜甫)
2>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犹有鬼神,此必败也。《左传》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如同 好像 例释: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②记忆犹新(成语)
35哉
语气词 1>表感叹 今译为:啊呀 例释:①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
2>表疑问 今译为:呢了 例释: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3>表反诘 今译为:吗 例释:①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邢台二中方毅)
[转帖]常用文言实词用法(仅以此11个实词为例)1 爱:①爱,亲爱,友爱。《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故以其爱不若燕后。”《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也。”②亲爱的,心爱的。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③爱护,爱戴。《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④怜惜,爱惜。《左传•子鱼论战》:“若受重伤,则如勿伤。”苏洵《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⑤舍不得,吝啬。《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又:“吾何爱一牛?”⑥喜爱,爱好。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 按:àn ①用手摁压。《梦溪笔谈•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②抚,握。《五人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③控制,抑止;放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④查看,巡察。高启《书博鸡者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⑤核查,查验。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语”即本此义。3 白: bái ①白色。《史记•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白丁]无功名的人。刘禹锡《陋室铭》:“往来无白丁。”②光亮,明亮。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③纯洁,皎洁。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④明白;洗雪。高启《书博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⑤禀告,告诉。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4 拜: bài ①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史记•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拜访,拜见。《孔雀东南飞》:“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③拜谢。《左传•之战》:“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④授予官职。《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⑤接受官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⑥敬词(有时含上奏、上进之意)。《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郡王穆莳拜手书‟。” 谤: bang 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毁谤,诽谤。《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 暴:㈠pù ①晒。《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②暴露。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③显露。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㈡bào ①猛烈。蒲松龄《促织》:“屡撩之,虫暴怒。”②突然,猛然。《吕氏春秋•察今》:水暴益,荆人弗知。”③暴躁,急躁。《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雪。”④凶残,残暴。《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⑤欺凌,侵害。《世说新语•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⑥祸患,祸害。纪昀《唐翁猎虎》:“近城有虎暴。” 7 卑: bēi ①低,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②地位低下,卑微,低贱。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贬低,降低。《韩非子•有度》:“卑主之名,以显其身。”④低劣,差。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⑤以……为卑,轻视。晃错《论贵粟疏》:“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⑥衰微,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⑦谦词。如“卑职”等。⑦谦词。如“卑职”等。8 备: bèi ①具备,完备。《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②齐全,周详,周到。李渔《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③副词,尽,皆。《左传•城濮之战》:“险阻艰难,备尝之矣。”④充数,充备。《史记•毛遂自荐》:“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⑤防备,准备,预备。《左传•之战》:“郑有备矣,不可冀也。”⑥设施,措施。《韩非子•五蠹》:“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9 倍: bèi ①反背,背叛。贾谊《治安策》:“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畔:通叛)②违背,背弃。《史记•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背对,背后。《史记•淮阴侯列传》:“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大意为:右面背后是山陵,前方左边是水泽。)④在原数上增加的相等的数,一倍。《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日]一日作两日用,一日走两日的路程。《史记•孙膑减灶》:“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⑤加倍,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明]“倍”和“背”,本义不同,但某些引申义相同。这是不同源的同义词,并非通假字。10 悖: bèi ①违背,抵触。《左传•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②叛逆,背叛。《史记•秦始皇本纪》:“殄媳暴悖。”(殄:消灭)③谬误,荒谬。《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④昏惑,糊涂。《战国策•楚策》:“先生老悖乎?” 11 被:㈠bèi ①被子。屈原《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烂:光亮的样子。齐光:指翡翠与明珠的光彩相辉映。些:语气词。)高中文言文通假字集 A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桮: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珮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 C 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锄头。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同“措”;放置。动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 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通“挡”抵挡。动词“曹军不能抵当。”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当:通“挡”;遮挡。动词。“坦墙周庭,以当南日。”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落。动词。“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敚:同“夺”;强取,夺取。动词。“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E 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同“如”象。形容词。“军惊而坏都舍。”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以头抢地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非死则徙尔。” F 蕃:通“繁”;多。形容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同“返,返回。动词。“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同“返”返回,归来。动词。“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反:同“返”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返回。动词。“盖亦反其本矣。”
反:同“返”;往返,返回。动词。“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反:同“返”;往返,返回。动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G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兴化部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盖:通“盍”;何不。兼词。“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估:通“贾”;商人。名词。“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洗手。动词。“媵人持汤沃灌。” H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动词。“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画:同“划”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驩:同“欢”欢聚。动词。“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还:同“环”;绕。动词。“秦王还柱而走。”
还:同“旋”;回转、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皇:通“惶”;恐俱,惊慌。形容词。“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名词。“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恍: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恍惊起而长嗟。” 麾:同“挥”;指挥。动词。“麾众拥豪民马前。” 惠:同“慧”;聪明。形容词。“甚矣,汝之不惠。”
惛:通“昏”;昏乱糊涂。形容词。“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混:同“浑”水不筒,污浊,形容词。“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溷:同“混”、“浑”混浊。形容词。“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溷:同“混”、“浑”;厕所。名词。“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火:同“伙”;一伙。数量词。古代军队“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 J 疾:同“嫉”;嫉妒,憎恨。动词。“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同“嫉”;嫉妒,憎恨。“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棘:同“戟”;兵器。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籍:通“藉”;垫。动词。“籍柔覆温之躯。”
纪:通“记”;记载。动词。“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贾:通“价”;钱。名词。“如有营,予佐尔贾。”
简:同“拣”选,择。动词。“宏餍慈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同“拣”;挑选,选拔。动词。“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同“拣”;挑选。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信义安所见乎?”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同“现”:出现。动词。“路转溪头忽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出现,露出来。动词。“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见:同“现”;现在。副词。“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缰:同“强”;强大。形容词。“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疆:通“强”;强壮。形容词。“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介:同“芥”;小草。名词。“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缙:通“搢”;插。动词。“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菁:通“精”;精华,糟碎。形容词。“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迥:同“回”;辣转。动词。“迥忆后街之屋。”
鸠:同“纠”;集合。动词。“豪民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沮:通“阻”阻止,阻挡。动词。“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句:同“勾”;勾取。动词。“虽小数,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副词。“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同“俱”都,全,副词。“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距:同“拒”;抗拒。动问。“或走,或闭门旅距。” 距:同“拒”;把守。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决:通“诀”诀别,离别。动词。“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离别。动词。“辞决而行”。
掘:同“倔”,顽强,固执。形容词。“掘强沙塞之间。” K 抗:通“亢”;高。形容词。“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亏:同“诡”差异,不适应。动词“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L 雷:通“擂”;敲击。动词。“擂鼓大震,北军大坏。”
儽:通“累”;堆矗,积累。动词。“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累:通“摞”;捆绑犯人的大绳子例句中作。捆绑。讲,与“臣”一起指。俘虏。”“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累累:通“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形容词。“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遭遇。动词。“„离骚‟者,犹离忧也。慄:同“栗”;发抖。动词。“慄深林今惊层颠。”
帘: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名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列:通“裂”;分裂。动词。“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脟:同“脔”切成块状的肉。名词。切成块状的肉。名词。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形容“而直为此廪廪也。” 陵:通“凌”;凌侮。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流离:同“淋漓”;霑湿的样子。形容词。“两股间脓血流离。” 陇:同“垄”;高地。名词。“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录:同“碌”;平凡,乎庸。形容词。“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戮:通“勠”并力,尽力。动词。“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臝:同“裸”;裸体。名词。“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M 茆:同“茅”;茅草。名词。“覆之以茆。” 没:同“殁”;死。动词。“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每:同“们”;词尾,表人的复数。“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当。” 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俛:同“俯”;低头,表示服从。动词。“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陌:通“百”;量词。“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同“暮”;日落时,引申为“末”。“莫春者,春服既成。”
畮:同“亩”土地面积单位。量词。“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 N 内:同“纳”接纳,接受。动词。“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 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内:同“纳”,放人。动词。“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那:同“挪”;抽。动词。“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呐:同“讷”;说话迟钝或口吃,的句中的“只听得差拨口里。” 孽:同“孽”;灾害,罪恶。名词。“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 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O 殴:通“驱”驱逐。动词。“今殴民而归之农。” P 畔:通“叛”;背叛,离开。动词。“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动词。“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旁:通“傍”依附。接近。动词。“吾灵尚依旁汝也。” 矉:同“颦”;皱眉头。动词。“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Q 齐:同“剂”;量词,例句中为名词。“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蕲:同“祈”;求。动词。“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
契:同“锲”;刻,动词。“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繈:同“襁";婴儿的被子,如现在的包袱。名词。“则人物归亡,繈至而辐凑。” 躈:同“噭”;一说是肛门。名词。牛羊蹄躈各以千计。” 禽:通“擒”捕捉。动词。“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禽:通“擒”;捕捉。动词。“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诎:同“屈”;弯曲。动词。“诎右臂支船。”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去:同“弆”;藏。动词。“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卻:同“却”,退。“大军卻,离城三里止营。” 郤:同“隙”;空隙。名词。“依乎天理,批大卻。” 阙:通“缺”;缺点。名词。“必能裨补阙漏” R 輮:通“揉”;使……弯曲。动词。“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蒻:同“箬”,箬竹。名词。“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S 善:通“缮”;修治,拭擦。动词。“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沈:同“沉”:程度深。副词。“沈醉不知归路。” 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生:同“性”资质,禀赋。名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声:通“伸”;陈述,说明。动词。“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识:通“志”,标志,记号。名词“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动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食:同“饲”;喂。动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矢:同“屎”;粪便。名词。“然与。”
式:通“拭”;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名词兵车不式。逝:通“誓”;发誓。动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受:同“授”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孰:同“熟”;煮熟了的。形容词。“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说高兴,愉快。形容词。“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说:同“悦;高兴。形容词。:“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说:同“悦”;愉快。高兴。形容词。“而民说之,” 说:同“悦”;愉快。形容词。“秦王不说。”
竦:同“耸”;高。形容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T 太:通“大”;大部分。形容词。“死者太半。”
汤:同“烫”:用热水焐。动词。“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田:同“畋”;打猎。动词。“今王田猎于此。”
帖:同“贴”;用标签标出。动词。“不用,则以纸帖之。” 帖:同“贴”;粘附。动词。“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同“途”,道路。名词。“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涂:同“途”;道路。名词。道路。名词。
土:同“仕”作官。动词。“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橐:通“托”;托付,委托。动词。“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W 顽:同“玩”;开玩笑。动词。“我又不同你顽。” 亡:同“无”;不,副词“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亡:同“无”;不。副词。“亡何国变,宁南死。”
亡:同“无”;没有。副词。“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亡:同“无”,没有。副词。“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副词。“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罔:同“网”;罗网。名词。例句中作动词,即张开罗网掳捉。“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惟:通“唯”;应答声。象声词。“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先生乐游。”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文:同“纹”纹理。名词。“其中多斑文小鱼。”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无:通“毋”;不要。副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X 希:同“稀”稀疏,少,罕见。形容词。有志乎古者希矣。” 希:同“稀”;稀少。形容词。“鼓瑟希,铿尔。”
熙:同“嬉”;欢乐,快乐。形容词。“其余则熙熙而乐。” 郤:同“隙”;隔阂,嫌怨。名词。“令将军与臣有郤。” 孅:通“纤”;精细。形容词。“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县:同“悬”挂着。动词。“胡瞻尔庭有县廛兮?”
县:同“悬”;挂,动词。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乡:同“向”对着、朝着。“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乡:同“向”;对着,朝着。介词。“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飨:同“享”;受。动词。“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向:通“响”;响声。名词。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邪:同“耶”;吗。疑问语气词。“其真无马邪?” 羞:同“馐”;食物名词。“玉盘珍羞直万钱。” 虚:同“墟”,市。名词。“之虚所卖之。”
畜:通“蓄”;积聚,储藏。动词。“故其畜积足恃。” Y 炎:通“焰”;火焰。名词。“顷之,烟炎张天。”
奄:同“晻”;日无光。形容词。“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通“履”;满足。形容词。“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 燕:通“宴”;饮宴。名次。“集宾友酣燕。”
燕:通“宴”;玩乐。“桓公每游燕,辄命袁、伏。” 阳:同“佯”;假装,表面。“皆阳应曰:„诺。” 邀:同“要”要挟。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要:同“邀”;约。动词。“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同“邀”;;邀请。动词。“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拦住。动词。“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耶:通„爷”;父亲。名词。“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夷:通“怡;平和,和悦。形容词。“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已:同“以”;同“以”“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同“矣”;了。语气助词。“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已:同“矣”;了。语气助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以:通“已”;太甚。副词。“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以:同“已”;止。动词。“无以,则王乎?” 佚:同“逸”;安逸,安闲。形容词。“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益:同“溢”;涨水。动词。“澭水暴益。” 逸:通“佚”;散佚。动词。左忠毅公逸事。” 翼:通“翌”;明(天)。名词。“翼日进宰。”
阴:通“萌”,树荫。名词。“绿杨阴里白沙堤。” 阴:通“荫”,树荫,名词。“也傍桑阴学种瓜。” 阴:通“荫”;绿荫。名词。“佳木秀而繁阴。” 有:同“又”;更。副词。“殆有甚焉。”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有:同“又”;再。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同“欤”;吗。语气助词。“可得闻与?”
与:同“欤”;吗。语气助词。“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同“欤”;呢。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
豫:通“预”;预先,事先。副词。“豫备走舸,系于船尾。” 员:通“圆”;圆形。名词。“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原:同“源”源泉。名词。“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圆:同“圆”;圆形。名词。“多平方,少圆。” 芸:同“耘”;锄草。动词。“植其杖而芸。” Z 暂:通“渐”,欺诈。动词。“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使遂蚤得处囊中。”
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名词。“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曾:同“增”;增加。动词。“曾益其所不能。”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名词。“与旃毛并咽之。”
霑:同“沾”;浸湿,浸润。动词。“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振:通“震”;震动。动词。“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形容词。“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振:同“赈”;救济。动词。“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征:同“徴”;证据。名词。“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支:通“肢”;肢体。名词。“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枝:同“肢”;肢体。名词。“为长者折枝,”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名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祗:同“只”;只是。副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通“值”;价钱。名词。“昂其直,居为奇货。”
直:通“值”;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直:通“值”;值得。动词。史进道:“直什么?” 直:通“值”;价值,动词。玉盘珍羞直万钱。” 指:同“旨”;旨趣。名词。“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质:同“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名词。“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陼:同“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朝发枉陼兮,夕辰阳。” 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住:通“驻”;动词“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著:同“着”,穿。动词。“著我旧时裳。”
转:通“啭”;鸟宛转地叫。动词。“蝉则千转不穷。”
椎:通“锤”;兵器。例句中前一个“椎”为名词,后一个活用为状语。“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濯:通“浊”肮脏,水不清。形容词。“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兹:通“滋”副词。兹,更加。“赋敛兹重”。
咨:同“谘”;询问。动词。“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卒:通“猝”,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同“座”;座位。名词。“直上载公于上坐,” 坐:同“座”;座位。名词。“满坐寂然,无敢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