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第12周教案

时间:2019-05-15 03:0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第12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第12周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第12周教案

学习内容

从现在开始

总第8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4.11.7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学习重点

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学习难点

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鼓励每个孩子都争取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文大意: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三、指导自学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

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狮子图,狮子大王要做什么决定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自由读。

2、哪些动物参加竞选了呢?(贴图:猫头鹰、袋鼠、小猴子)、你认为谁当“万兽之王”最好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教学生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生字。2.我会写:

板书设计 从现在开始 遵循规则万兽之王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从现在开始

总第83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4.11.7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学习重点

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学习难点

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这幅图是讲谁当“万兽之王”?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

(2)谁愿意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名回答。

(3)学生表演,大家评议。

(4)小结这段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3.汇报学习情况(1)学习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图。(2)学习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图。

4.学习最后一段。

(1)学生默读,提问:为什么不再往下轮了?

(2)如果你是狮子大王,你会选谁当大王?你想对猫头鹰和袋鼠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在小猴子前面打√)

三、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

板书设计

从现在开始 遵循规则万兽之王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语文园地五

总第84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4.11.7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学习重点

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学习难点

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钅 钢

钉 衤 被

袄 疒 病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语文园地五

总第85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4.11.7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学习重点

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学习难点

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一个()一把()一块()

一条()一盘()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

3、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五颗()一座()

一本()

一幅()一架()

一间()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板书设计

一只()

一个()一把()一块()

一条()一盘()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语文园地五

总第 86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4.11.7

学习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验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

2、才艺展示。

3、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4、体

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学习难点

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口语交际:合 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听。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合作的图片。

2、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3、板书课题《合作》

4、师讲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组内每人讲与别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组派代表在班里讲。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6、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且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二、展示台

板书设计

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单元复习

总第87课时

课型

复习

备课时间

2014.11.7

学习目标

复习巩固

学习重点

复习巩固

学习难点

复习巩固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听写

挑千斤 曲折 树根 单独 满足 容易 采用 背包木板椅子 但是 傍晚 清晨 消除 由于 吞吞吐吐 美术 铅笔 课桌 景色宜人 拿走 破坏 松树 扎风筝 抓住 祝福 句号 庆幸

总之 命令 宣布 直线 当然 门第 现在 星期 轮流 走路 多音字组词

漂 piāo(飘扬)

教 jiào(教学)(教室)

piào(漂亮)

jiāo(教书)吐 tǔ(吞吞吐吐)(吐出)背 bēi(背着)(背书包)

tù(吐口水)(吐痰)

bèi(背上)(背包)干ɡān(干净)处 chǔ(相处)(处理)ɡàn(干活)(干部)

chù(到处)(处处)照样子填空

例: 闻了闻(听)了(听)(看)了(看)(瞧)了(瞧)

例:一个比一个好 一(棵)比一(棵壮)一(块)比一(块甜)一(只)比一(只大)

例:神气极了(可爱)极了(高兴)极了(可怕)极了

例:荡来荡去(跑)来(跑)去

(飞)来(飞)去(走)来(走)去

例:立刻喊起来立刻(欢呼起来)立刻(叫起来)立刻(跑起来)例: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我可以借你的尺子用一用吗?/你吃饭了吗?/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例: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现在可以把你的尺子借给我了吧。/我们一起回家吧。/我们快点走吧。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识字六 总第88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4.11.7

学习目标

1、认识“恨、漠”等9个生字,会写“饥、饱”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重点

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难点

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一些对子歌,谁来背一背?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由反义词组成的对子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

3、再自由读课文,课文里有几对反义词,用〇圈出来。

4、指名说,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用红色显示。)美――丑 爱――恨 真诚――虚假 冷漠――热忱 贫――富 冷――暖 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 自由读,读准生字字音。同桌对读,互相正音。如果同桌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不愿意帮助同桌,这就叫――冷漠。很乐意帮助同桌,这就叫――热忱。

你觉得哪个字记起来有困难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你。(重点交流:“索”和“紧”进行比较;“奉”和“春”进行比较。)

三、再读课文,继续认字

1、自由读课文,给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交流:重点理解词语“雪中送炭”和“助人为乐”。板书两个词语。

3、出示词语:

爱恨 冷漠 贫富 饥寒 奉献 雪中送炭 虚假 真诚 人间 索取 永远 助人为乐

四、感情朗读,体验情感

板书设计

识字六 饥 饱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识字六

总第89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4.11.7

学习目标

1、认识“恨、漠”等9个生字,会写“饥、饱”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重点

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难点

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复习巩固

1、游戏巩固生字:爱心树(读对爱心上的生字,爱心就作为奖品送给学生)

2、找朋友游戏:把写有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分别找到自己的朋友。爱――恨 真诚――虚假 冷漠――热忱

贫――富 饥寒――温暖 索取――奉献

游戏后,全班齐读这些反义词。

二、书写指导

1、出示:丑 永 温 暖 贫 富

2、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字的特点。

丑:竖稍微向左斜;永:注意笔顺和每一笔的位置; 温:右边的“皿”比“日”宽;暖:右边不是“爱” 贫:上面的“分”写得扁一些;富:“口”写得小,“田”写得宽一些。

3、哪个字特别需要老师帮助的?教师范写:温 暖 贫

4、学生练写,评议,再练写。

三、诵读课文

四、情感升华

五、拓展活动

学生自主阅读《笠翁对韵》(部分)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板书设计

识字6(对子歌)

雪中送炭

助人为乐 爱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查阅

教导处查阅

第二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

《柳树醒了》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

《柳树醒了》的教学重点是识字,难点是背诵课文。教学时让学生在聊中学,在游戏中巩固。背诵课文的难点在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几个词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学习课文时帮助学生分析出,柳树醒了后首先要洗澡,然后梳头。洗澡需要春雨,梳头需要春风。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愉快中识字,在轻松中学文了。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景,读中识字。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柳树醒了——情景演示》、《柳树醒了——泛读》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会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春(天、雷、雨、燕、草、花……)

3.再看一看视频(柳树醒了——情景演示),感受一下春天的情景。

4.出示课文插图,这儿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第1课。先跟着动画默读,再自己读一读,读时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播放媒体资源《柳树醒了——诵读》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1)板书课题:1.柳树

(2)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3)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 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

(4)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学生自由说)(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

⑤自己练写,老师巡视。⑥成果展示。

四、板书设计

1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写好“说、话”两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

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完成课后说一说。

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完成练字作业。

2、词语连线练习。

春雷 说话

柳树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长高了

《春雨的色彩》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视频《春雨的色彩》、视频《整体感知——春雨的色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春雨的色彩》

2、同学们,我们刚才感受了下春雨时的情景,现在,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课文吧?同学们在听读的时候,自己在心里默读,并标记好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同时通过拼拼音的办法记住它们,读会它们。

3、播放视频《整体感知——春雨的色彩》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把拼拼音才会读的字圈起来。

2、这些圈起来的字都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等)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教教他,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4、课件出示这些字,请会读的同学展示读。

5、愿意给哪个生字组词就给哪个组词。

6、看视频演示的情景,用一个字抢答A、一群人在雨中(淋)B、洒水车(洒)C、小水珠落下(滴)

7、出词给学生读。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肯定也读得更好。分小组帮读,老师指定每组一名学生过一会代表小组读,小组成员帮他读流利。

2、朗读比赛,师生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

4、课外延伸: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春雨的色彩》。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3、小组内讨论: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配乐表演读,学生评价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自选粉笔板画春雨)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8、课堂练习:读读说说

滴 雨滴、水滴……

欢 欢乐 欢笑……

题 题目 数学题……

线 纺线 棉线……

三、指导写字,扩展思维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2、范写临摹

3、重点指导“绿”字的笔画

4、对照

5、拓展:春雨到底是什么色的?请同学们在下春雨时好好看看,并听听春雨说些什么,把看到的说出来,把听到的写出来。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颜”的认识和“绿”字的书写;分角色朗读。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媒体资源:视频《邓小平爷爷植树——范读》、视频《邓小平在深圳(1992)》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请了解植树节来历的同学作简单介绍。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大家看这段视频。(播放媒体资源:视频《邓小平爷爷植树——范读》)

二、自主学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注意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困难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会认没有,课文是否读通。

3、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⑴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他为什么要来植树?

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反馈:

⑴相机播放视频《邓小平在深圳(1992)》,并适当作以补充,激发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敬仰之情。

⑵相机讲述邓小平同志与人民一起植树的场面。

⑶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填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他站到几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四、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请学生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或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相帮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二、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交流讨论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三、扩展延伸

如果条件允许,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

四、作业设计

1、参加一次植树活动,说说植树的过程。

2、写字练习。

《古诗两首》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媒体资源:动画《春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也可利用动画资源《春晓》中的范读部分辅助教学)。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三、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四、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2、指导背诵。

五、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把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三、初读感知

1、播放动画《村居》,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4、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第三篇:语文:第28课《华南虎》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www.xiexiebang.com 中考资源网

28.华南虎

一、所在单元(第六单元)

二、授课学时

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自主、协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华南虎的图片与新闻。

六、教学过程

1、《华南虎》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2、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观众”代表什么?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华南虎象征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观众”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写照。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3、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4、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 请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说明。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第四篇:小学语文:第七单元 第28课《小伙伴》1教案(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

《小伙伴》

教学目的:

1、会读“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联系生活,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3、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真诚地去帮助他。教学重点:

1、有乐于助人的愿望。

2、识字,及体会人物心理。

3、朗读好对话。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在你的身边,有许多小伙伴,你们常在一起学习玩耍。有一位叫玛莎的小朋友,她也有几个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小伙伴》。(板书题目)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识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仔细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

3、检查自学生字:

a.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重点读准“餐”、“糟”、“粗”等平舌音;“概念”念 gài,不念kài).b.同桌互相抽读生字。

c.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d.分组练习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三:学文

范读,听完后说一说:

a.玛莎有几个小伙伴?他们都是谁?(勾画出维加、安娜、安东的名字)b.玛莎在春游那天遇到了什么麻烦?(引入课文)朗读课文,明白小伙伴之间应当怎样互相帮助

1、玛莎装面包和矿泉水的背包丢了,她的心情会怎么样?读玛莎的话,体会她难过的心情。

2、玛莎的三个小伙伴都来关心她。学生自己读一读第2-8自然段,然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a.你觉得维加、安娜、安东三个人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b.安东这样做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c.如果你是玛莎,你希望得到他们三个人中谁的帮助?为什么?

3、随着学生发表的意见,相机指导朗读和理解:

读其他小伙伴说的话应该怎样读?读安东的做法时应该怎样读?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任务,边读边配上动作。分组活动: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演一演。通过想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演。如:安东把自己的面包分了一大半给玛莎,玛莎会对安东说些什么?表演时加进自己想像的内容。质疑: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师引导解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交流: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如果你身边的小伙伴有了困难,你会怎么做?

二、字词训练

1、学生用生字卡片互相抽读生字。

2、练习口头生字组词。

3、读“我会读”的词语,进行字词训练。

a.你能用哪一个词练习说话呢?(学生自由选词练习说话)b.与“粗心”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c.这几个词中,有两个意思相反,你能找得到吗?(“忘记”和“记得”)d.在课文中找出“共同”、“保护”的反义词。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分组交流:我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肯定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想法)

2、学生互相提示那些字容易记错,大家要注意。

3、比较“问—间”、“伙—火”、“选—先”、“吗—马—妈”的区别。

四、指导书写

1、学生重点观察:

a.“问”、“间”、门字框的位置;

b.“伙”、“伴”、“汽”左窄右宽的结构的写法;其间注意引导“汽”与“气“的字型和字义的区分。c.“共”的笔画位置; d.“没”字右上部分的写法。

2、指明在黑板上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修改。

3、学生练习书写,看谁写的又快又工整。板书设计:

28、小伙伴 玛莎:没午餐 安东:给面包(乐于助人)

第五篇:小学语文:第六单元 第23课《王二小》1教案(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

王二小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意。

3、用上新词复述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和我欣赏一首歌曲,仔细听、认真看。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2、问:放牛的孩子是谁呢?指名读:王二小、正音。引出课题:王小二。

3、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的故事。出示课题:23王二小,齐叫叫他,齐读课题。

二、初读4师范写“王”,生书空。

1、课文是怎么写王二小的呢?请大家把课文翻到99页,自己读读课文,注意看拼音把每个字都读正确了。

2、开火车分段读课文。

三、学第一自然段。

1、刚才读的小朋友读得很认真,听的小朋友也很仔细,那么王二小到底是谁呢?再读课文,划有关的句子。

2、指名读(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正确字音。

3、现在谁能再来说说王二小是谁?随机理解:儿童团员

儿童团员:就是专门帮助八路军站岗放哨送信,帮助八路军打日本鬼子的孩子。(说的少)

4、理解“放哨”

出示“放哨图”,填空:你们看,儿童团员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多说几个)如说“放哨”,引导学生:还可以怎么说呢?再看看图,他一边放牛,一边在干什么呢? 小结:对啊,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察看周围有没有敌人,这就叫做(齐读)“放哨”。

5、你们看,王二小放哨的时候多认真啊!让我们认认真真地来读读这段话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6、出示:儿童团员、帮助、放哨

现在你知道王二小是谁?是干什么的了吗?开火车读词语谁能用一这几个词语再来介绍一下王二小?

四、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一)二、三节

1、师引:有一天,王二小正在放哨,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后半部分。指名读二、三、四节(二名学生)

2、王二小在放哨的时候,王二小发现了:出示:敌人

扫荡

A①读句

②什么是“扫荡”呢?引:敌人冲进村子会干些什么坏事呢?小结:是啊,敌人杀人、放火、抢劫,这就叫做齐读“扫荡”。

③多么凶恶的敌人啊!跟师读词。B敌人在扫荡,而出示王二小

顺从 ① 读词

② 你知道什么是顺从吗?

③ 小结:顺从就是听从,服从的意思。

④ 他真的很听敌人的话吗?是啊,他是装着顺从的样子 C去拼音读词:敌人

扫荡

王二小

顺从

3、王二小为什么装着顺从的样子,这么爽快地答应了敌人?自由读二、三、四自然段。引出: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敌人()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指名说→齐读→男姓分读

4、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价钱们想知道这个故事的详细经过吗?一起来听听,补充朗读,渲染气氛。

5、把歌声中的情感加进去该怎么读才能把它读好呢?指名读二、三段→点评表扬齐读

(二)第四节

6、师引:突然,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三名,育。

7、杀害(停留片刻,造成视觉上冲杀),敌人是怎么杀害英雄王二小的呢?我们来听听,放音乐。

8、出示第四自然段:王二小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他死得多惨啊,你现在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伤心、难过的心情读读这段话,指读→范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

(三)指导二、三、四节

1、王二小虽然牺牲了,但是——放音乐听

2、他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但他的脸上却还含着微笑,他死得多么地安祥啊!临死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

3、真是位了不起的小英雄啊!让我们带着对他深深地敬意,再来读读他的故事吧!齐读二、三、四节。

五、学习第五节

1、引读第五自然段

小组读→齐读。

六、小结

1、是啊!如果没有王二小,我们的后方机关将受到敌人的袭击;如果没有王二小,我们几千老乡将会倒下敌人的枪下。放音乐听。

2、小结:为了几千老乡,也为了后方机关,王二小光荣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样的人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师核书:英雄。齐读英雄→齐读英雄王二小。

3、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英雄的故事吧!齐读全文。

七、复述

1、学完了课文,你能用上这些词法来说说这个动人的故事吗?

2、开火车读词语

3、想好了吗?该怎么说呢?指名说,师引导

4、同桌说

5、让我们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王二小永远在我们心中,让英雄的故事代人相传吧!

八、写字 生写“王”字。

反思:

1、注意教学节奏,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都要关注学生是否做好了转换的准备?(自由读课文)

2、任务布置表达要明确,并且要提醒孩子不打折扣地落实。(划出有关句子)

3、教师不要抢学生的话,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表达与思考。(一边——)

4、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环节之间的衔接要自然。

5、能抓住时机让学生读课文,很好。(王二小为什么装着顺从的样子,这么爽快地答应了敌人?自由读二、三、四自然段。)

6、注意引导,发生错误是教学的契机,要体现教师的 指导过程。(被字句的教学)

7、音乐所渲染的情境要在朗读中体现,注意朗读评价,及时肯定学生在朗读中的优点,以便学生模仿。

下载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第12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第12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第七单元 第28课《小伙伴》3教案(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

    小伙伴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 第21课《称象》教案(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

    《称象》 教学目标: 1.学会“曹、操、秤、砍、割、线、量”这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堵、宰、舷”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

    中班教案第12周

    中班:玩具柜(重点领域:健康) 执教 第十二周 活动目标: 1.学习收拾整理房间的简单方法。 2.乐意自己收拾整理房间,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 3.能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

    一年级上教案人教语文影子

    影 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犭、”。 2、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ang-eng-ing-ong-人教

    13 anɡ enɡ inɡ onɡ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yi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能正确拼读声母与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

    语文:第27课《斑羚飞渡》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www.xiexiebang.com 中考资源网 27.斑羚飞渡 一、所在单元(第六单元) 二、授课学时 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

    语文:第27课《斑羚飞渡》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中考资源网 27.斑羚飞渡 一、所在单元(第六单元) 二、授课学时 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

    语文:第13课《旅鼠之谜》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13.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和学习科普作品的写法,学习科普作品深入浅出的语言特点,体会数字运用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过程和方法:学习本文巧妙地贯串和组织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