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xcel函数”教学的难点有
“excel函数”教学的难点有
1.以真实的的事提出任务,揭示课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只有恰到好处的问题和适时的引导才会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举例:贴近学生生活。生活中经常要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数据表,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比较关心的事件。比如,在学校会进行班级之间的各项评比,有相应的数据表,要进行计算统计;我们每次考完试以后,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总分,及各科的排名,这是如何计算统计出来的呢,通过公式与函数的学习,你也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而且,你还知道如果我某科的成绩有了一点点提高,那么我的排名会提高多少,为将来的升学报考做好相应的规划。那么如何获得这些信息是本章节所要学的内容,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来学习。
2.如何接受函数的概念。
我们讲到数据计算,就会用到公式,直接用公式计算,学生接受,而函数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在讲到函数时,还是要从公式开始引入。
怎样让学生接受呢。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使用函数的好处。
例如公式 =(A1+A2+A3+A4+A5+A6+A7+A8+A9+A10)/10 与使用函数公式 =AVERAGE(A1:A10)是等价的。
函数 , 完成特定的功能和操作
特点:接收数据、进行运算、返回 1 个值。
举例:给出本次考试月考成绩表:成绩表是学生生活中最经常接触到的,与学生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
在进行函数的教学前建议先用公式进行引入,因为公式更加直观,学生容易理解,不但可以知其然也可以知其所以然,然后再引用函数来替代公式,(操作演示:用公式求总分,平均分)因为公式的书写比较麻烦,比如求和必须将每个单元格的名称书写一遍。
函数则简化了此操作,函数是预先编制好的公式,与数学中的代数式很相似,函数的结构以函数名称开始,后面是左括号,以逗号分隔的参数和右括号。只要填入参数,即可自动计算出结果,(操作演示:用函数求和求平均值,在此设计了四科及五科要分别求,指出函数是为了使计算方便、快捷,系统提供的,有利于提高速度和正确性。使用函数的关键是正确选用函数和参数。)并指出函数是 Excel 定义好的具有某一特定功能的内置公式,在公式中可以直接调用这些函数。
Excel 提供的财务、统计分析以及规划求解等工具和函数,简化了大量的繁琐的计算、制表和打印报告等工作。
3.明确难点,讲解到位,循序渐进。
举例:难点之一:区域的正确选择与表示求和、求平均值函数看似简单,但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如何正确的选择区域,以及函数中正确的表达区域是不够清晰的,需要老师重点提示。
(举例:求数学物理之和、平均值,讲清区域中“ , ”与“ : ”的区别,以此来明确如何正确的选择区域,以及选好区域后,在编辑栏上是如何表示的。选择函数使用的区域是得出正确结果的前提,区域对于不能简单地直接用函数解决的问题,就学会利用编辑栏,编写符合要求的公式进行解题,能否正确地认识区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通过教师的初步讲解演示操作,并适当提示之下,让学生认识函数,初步了解函数的使用方法。
难点之二:关于单元格地址的两种引用,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一个难点,初中阶段,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这两种常见的引用方法。同学们对于什么时候该用哪一个引用方法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讲解、演示,帮学生解难质疑。
要以简单的例子着手,举例:地址引用(进行计算操作时 , 公式或函数中可以直接输入数据 , 也可以引用相关的单元格地址 , 在进行公式的复制时 , 相对地址会跟着变化 , 而绝对地址是不变的。
在引用地址的时候,除非我们特别声明,一般是使用“相对地址”来引用单元格的位置。在进行公式的复制时 , 相对地址会跟着变化。这是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希望在复制时单元格地址会发生变化。
但在某些时候,要求拷贝时,单元格地址不变,这时就要使用绝对地址引用。因此在公式中引用单元格地址输入公式时 , 要考虑应采用什么样的地址引用。要定义绝对地址引用,需要在列标行号前加 “$” 符号。)
4.分解难点,队梯式教学,有利于重点的掌握。
举例:排名函数的学习
在学习排名函数时,重点是函数的定义和使用。难点就在于区域要使用绝对地址引用。举例:月考成绩表:如果学生明确了排名函数是在某一个固定的区域里求解,并对地址引用概念清楚的话,排名函数也就迎刃而解了。
举例: IF 函数的教学
函数是 Excel 难点之一,而 IF 函数是要求学生要掌握的几个常用函数中是较难的函数。IF 函数其实是一个逻辑判断函数,而初中的学生往往就是最缺少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基于函数的抽象性,加上学生本身素质,所以要用更多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IF 函数的使用。
(1)实例运算引入,提出问题。
(2)引入 IF 函数
应用 IF 函数可以进行判断选择。
讲解 IF 函数的使用格式: =IF(条件表达式 , 表达式 1, 表达式 2)讲解 IF 函数运算的意义:如果条件表达式经过判断结果是对的,则返回表达式 1(取前面的值);否则返回表达式 2(取后面的值)。
(3)应用 IF 函数解决任务。
(4)分析讲解学生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指出学生书写式子中不当的地方并正确演示。
① IF 函数格式里的参数只能有“条件表达式,值 1,值 2 ”三部分,并且是用逗号分隔。
② 参数里面所有用到的标点符号都是英文状态下的标点符号。在输入公式时会涉及到很多符号(如引号 , 逗号,$ 等),教师要强调必须在英文状态输入,这些细节问题学生不易注意,教师需要适时地指导,尽量为同学们减少困难。
③ 表达式 1、表达式 2 如果是字符串,必须用引号。另外,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引号,什么情况下不用引号;引号的作用最好以实例说明。比如:求绝对值。
(5)以会考成绩表为例引入新的问题,函数的嵌套。
如何将成绩的结果为“优秀”,“良”,“及格”,不及格。进一步讲解。
用其它实例任务练习:给出上机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 例如 : 空气质量表(运用 IF 函数)
5.培养学生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提出的任务要容易解决,要使学生有成就感,使学生在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例如:求最大值(MAX 函数)、求最小值(MIN 函数)、统计 COUNT、COUNTIF 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求各科最高分、最低分,以及统计考试人数,优秀人数的方法。
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做深入的学习。例如:表 count。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始于积极思维,始于动手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要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6.教师设计的教学实例中,设计有适当难度的问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启发,给学生以帮助并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举例:气温表,(使用此表进行探讨,教师要提出问题。)
(1)所求结果在右上方的表格中时,数据区域不是默认的区域,要能正确的进行选择。
(2)我们在 D16 单元格求北京最高平均温度时,如果函数中用相对地址引用,在求其它城市时,能否复制该公式得出正确结果;
(3)若将该公式复制到 M3 单元格,能否得出正确结果?
(4)在 D16 单元格求北京最高平均温度时,如果函数中用绝对地址引用,在求其它城市时,能否复制该公式得出正确结果;问题 3 的情形又如何?)
7.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探究。
信息技术教学就应该是动态的和发展的,不能拘泥于教材中的内容,教材中的实例是有限的,有的教学实例只能参考,是远远不能满足课程需要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实例的准备与任务设计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需要用心地去思考,这种思考可能会弥漫于你的日常生活中,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例的设计或贴近学生生活,或富有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堂内容,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操作探究中去。
举例: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课堂中,要有任务的引入,教师的讲解,操作演示,对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及时应对。
举例:录像 1
在这段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实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具有和谐的互动性。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入函数的定义,学生易于接受。
举例:拓展任务(录像 2)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来完成,适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举例: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操作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开始阶段,设计的任务要容易解决,要使学生有成就感,使学生在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此教学中,由易到难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任务,任务由易到难逐渐过渡,让学生操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结构、熟练操作技能。
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谋,及时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避免由于问题一时无法解决而导致丧失学习兴趣。
在“拓展任务”中,应用到的知识,有的是课本上涉及到的,有的是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有许多工作是重复性的,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使同学们熟练掌握了操作过程,强化了对知识结构的认知,而且培养了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解决问题等多种综合能力。
8.引导学生将电子表格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事例。
例如:综合练习表。
例如:运动会比赛统计表。
如果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到运动会的比赛成绩统计工作中来,既是对学生的信任,也是对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协作的能力。
小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理念是在学生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探究欲望,希望在新的尝试探究中取得新的成功,因此学生更愿意接受情景式教学方法。
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兴趣与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新颖、丰富多彩的实例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在一系列问题驱动下,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探索是没有穷尽的,从来就没有人赞成固定不变的简单的教学套路。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有价值的适合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涌现。
第二篇:分式函数难点
关于y=f(x)=x^2/1+x^2函数求值问题
如果记y=x^2/1+x^2=f(x),并且f(1)表示当x=1时y的值,即f(1)=1^2/1+1^2=1/2;f(1/2)表示当x=1/2时y的值,即f(1/2)=(1/2)^2/1+(1/2)^2=1/5,求f(1)+f(2)+f(1/2)+f(3)+f(1/3)+……+f(n)+f(1/n)的值(结果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为正整数)
解:
因为f(x)=x^2/1+x^2
所以f(1/x)=(1/x)^2/[1+(1/x)^2]上下乘x^2
=1/(1+x^2)
所以f(x)+f(1/x)=x^2/(1+x^2)+1/(1+x^2)=(1+x^2)/(1+x^2)=1 所以f(1)=1/(1+1)=1/2
f(2)+f(1/2)=1
……
f(n)+f(1/n)=1
所以f(1)+f(2)+f(1/2)+f(3)+f(1/3)+……+f(n)+f(1/n)
=1/2+1+1+……+1
=1/2+(n-1)
=n-1/2
第三篇:高等数学难点总结函数
函数(高等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极限:数列的极限(特殊)——函数的极限(一般)
极限的本质是通过已知某一个量(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去研究和探索另外一个量(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由极限可以推得的一些性质: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应当注意到,由极限所得到的性质通常都是只在局部范围内成立
在提出极限概念的时候并未涉及到函数在该点的具体情况,所以函数在某点的极限与函数在该点的取值并无必然联系
连续:函数在某点的极限 等于 函数在该点的取值 连续的本质:自变量无限接近,因变量无限接近
导数的概念
本质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的比值在自变量增量趋近于零时的极限,更简单的说法是变化率
微分的概念:函数增量的线性主要部分,这个说法有两层意思,一、微分是一个线性近似,二、这个线性近似带来的误差是足够小的,实际上任何函数的增量我们都可以线性关系去近似它,但是当误差不够小时,近似的程度就不够好,这时就不能说该函数可微分了
不定积分:导数的逆运算
什么样的函数有不定积分
定积分:由具体例子引出,本质是先分割、再综合,其中分割的作用是把不规则的整体划作规则的许多个小的部分,然后再综合,最后求极限,当极限存在时,近似成为精确 什么样的函数有定积分
求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若干典型方法:换元、分部,分部积分中考虑放到积分号后面的部分,不同类型的函数有不同的优先级别,按反对幂三指的顺序来记忆
定积分的几何应用和物理应用
高等数学里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微元法
微分和导数的应用: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凹凸性
微分中值定理,可从几何意义去加深理解
泰勒定理:本质是用多项式来逼近连续函数。要学好这部分内容,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一、这些多项式的系数如何求?
二、即使求出了这些多项式的系数,如何去评估这个多项式逼近连续函数的精确程度,即还需要求出误差(余项),当余项随着项数的增多趋向于零时,这种近似的精确度就是足够好的
第四篇:《函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七年级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的基础上,通过对变量关系的考察,使学生明确“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的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这一共性,从而归纳出函数的概念。本节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函数概念的建构,同时让学生感受出函数表示方式的多样性,从而使学生对函数有一个更为准确、全面的认识。
1、在内容的处理上,函数的概念是相当抽象的,学生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此从具有函数关系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开始,进行分析说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通过摩天轮、圆柱形物体的堆放数目和层数等一些生活实例,从图形和表格两个方面让学生体会思考其中的蕴含的变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对函数的形成全面的认识,尤其是摄氏温度T(k)与热力学温度T(k)之间数量变化,让学生明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仅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从而使学生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概念的获得过程,让学生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积累抽象概括的活动经验。
2、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3、注重学法指导,通过一例的探究活动完成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索、分析、归纳的一个过程。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情景引入,还是新知识的探究及拓广,始终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本课知识学习过程中都是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难易有别、层次分明。不但激发了兴趣,也为学生主动学习构建新知识提供了保证。
当然,本节课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1、当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函数概念模糊,说明少时学生尚未抓住函数的本质属性。
2、课前安排的《绩优学案》自主探究环节完成情况不够好,部分同学抄袭他人学案。合作交流环节,学生放不开,加上知识跨度大,占用课堂时间多,致使课堂练习任务未完成。
3、小组合作交流成效不大,还只是停留在对照答案的正确与否,不能对错对进行辨析,不能真正的体现知识从建立到内化,继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第五篇:中国农民问题解决有两大难点
中国农民问题解决有两大难点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锡文认为,自1997年起,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两个,一是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二是就业更加困难。这两大因素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直接导致农村市场萎缩。1998年起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出现减少或停滞现
象。农村市场最旺的时候是1984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曾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2001年已降至37.38%,下降了15个百分点左右。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所占份额下降,其中有农民流动和农民进城消费的因素,但总体仍出现明显下降。
其一,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之快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其中,对农业影响比较大的有两个指标:一是恩格尔系数下降。二是食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下降,即增加收入中用于增加食品开支的比例下降。2001年和1996年相比,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20.7元,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1389.5元,而食品开支只增加109.3元。但其中仅外出用餐就增加了128元,城镇居民人均用于购买粮、油、肉、菜的支出实际减少了131.2元。如果再不做大城镇居民消费群体,农民从农业中增加收入几乎没有余地。
其二,我国也正处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助于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但对扩大就业也带来了新的矛盾。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的趋势加速发展,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面临着新的困难。过去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量非常大。但1997年起,乡镇企业总的就业人数有所下降,2001年为1.31亿人,比1996年减少约500万人。由于就地转型出现困难,使得1997年起种植业、水产业及畜牧业就业人数出现反弹。
因而,解决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增长问题,都必须加速推进城镇化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好范文”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