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自英国的70名教师被送往上海学习教学方法
来自英国的70名教师被送往上海学习教学方法,以便弄清楚为什么中国学生成绩这么好。这些教师回国后表示,中国的成功教学主要是因为中国采取了西方在过去40年里逐渐放弃的教学方法。
中国人喜欢以板书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法,而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逐渐放弃这种直接的教学方式,转而采用更具协作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自主性。
鉴于中国在国际测试中所取得的成功,西方放弃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似乎是不明智的。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长时间地站在教室前面,讲授教学内容并维持课堂活动。
围绕直接讲授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的孰优孰劣,人们进行了许多年的辩论。在传统的课堂上,孩子们按排坐好,教师站在教室前面,直接讲授教学内容并维护教室纪律。这就是直接讲授法。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起,教师开始采用更具创新性和实验性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法包括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堂控制权,摒弃背诵乘法口诀和心算。这就是探究式或发现式学习法。
探究式学习法主张放弃背诵乘法口诀
基于近期对英国和中国课堂教学法的研究,英国最近发布了一份题为《如何成就一流教学法》的研究报告。迹象表明在新时代的教育方式中,教师的作用是促进而不是讲授,因为先验地认定大家都是不同方面的成功者,所以对学生都加以表扬,这种教育方式是导致学生表现不佳的原因。
该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澳大利亚教育界采取的许多新教学方法适得其反。报告指出:“研究证据基本上支持直接讲授法,认为探究式学习法能够激发学习热情的观点没有得到证据的支持。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英语和数学等科目的课堂上,教师需要明确他们所教授的内容,并更好地利用全班教学法。”
澳大利亚很多教育界人士认为只有激发了积极性,孩子们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因此,澳大利亚的教师被告知,让孩子们乖乖坐在椅子上,静静听着教师讲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对的。
然而,研究证据再次证明此观点是错误的。英国的这项研究报告表明,即使乖乖坐着听课的孩子也可以消化知识。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状态,孩子们都能学到知识。事实上在课堂教学策略中,“机械性”背诵的学习方式是很重要的环节,所有的老师都需要熟知这种教学方法。但这种方法常常被嘲笑为“死读书”或“鹦鹉学舌”。
这项报告说到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反复阅读,勾画重点,并背诵重点知识”。一项针对孩子的最佳学习方式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乘法表、易于诵读的儿歌、民谣和诗歌这类知识,必须要让学生死记硬背,直到他们能够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迎合每个学生对教学没有太大的作用
在绝大多数英语国家的课堂教学中,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每个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尽相同,他们有各自的学习方式。例如,有些孩子擅长通过看图来习得知识,有些孩子善于通过肢体动作或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还有些孩子则善于手动操作或只是简单的文字阅读来学习。
英国的这项报告得出结论称,这样的教学策略恰恰不得其所。“心理学上的证据清楚地表明,迎合每个学生偏爱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他们的知识习得没有任何好处”。
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配合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不如在课堂上采取直接明确的教学策略,课后再进行额外的指导和干预更有效率。
过度称赞没有好处。
许多年来教育界普遍流行,为大家所接受的说法之一是,必须不断地表扬学生,不能让学生尝到失败的滋味。老师们已经很久没有给学生打“4分(总分10分)”或“E”这样的分数了,因为这些分数意味着不及格。一般认为,告诉学生他们不够优秀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英国的这份报告说道,虽然表扬学生看起来是积极的、肯定的,但错误地表扬会对知识习得造成极大的伤害。
过度表扬学生,尤其对表现不佳学生的表扬,反而会适得其反。过度表扬会让学生误以为教师降低了对他们的期望值,并加深“差不多就好”这种观点在学生中的影响,而不是给学生设立高标准高预期。
人们对效果不佳的讲授方式和学习策略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只有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
研究表明有些实践方式更加效果,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教学过程非常复杂。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策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们需要背诵乘法表、易于诵读的儿歌、民谣和诗歌这类知识,直到他们能够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教育还关乎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也有不适用的时候。
例如,在学生探究感兴趣的话题并着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时候。
教师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要取决于学生已经学过,正在学习或将要学到的知识,以及学生是否精通某些学科或者还只是初学者,甚至还取决于一天当中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们必须灵活地变换教学策略。当老师们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时,问题便纷沓而至。(本文刊登在11月25日华盛顿邮报来自英国的70名教师被送往上海学习教学方法,以便弄清楚为什么中国学生成绩这么好。这些教师回国后表示,中国的成功教学主要是因为中国采取了西方在过去40年里逐渐放弃的教学方法。
中国人喜欢以板书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法,而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逐渐放弃这种直接的教学方式,转而采用更具协作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自主性。
鉴于中国在国际测试中所取得的成功,西方放弃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似乎是不明智的。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长时间地站在教室前面,讲授教学内容并维持课堂活动。
围绕直接讲授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的孰优孰劣,人们进行了许多年的辩论。在传统的课堂上,孩子们按排坐好,教师站在教室前面,直接讲授教学内容并维护教室纪律。这就是直接讲授法。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起,教师开始采用更具创新性和实验性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法包括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堂控制权,摒弃背诵乘法口诀和心算。这就是探究式或发现式学习法。
探究式学习法主张放弃背诵乘法口诀
基于近期对英国和中国课堂教学法的研究,英国最近发布了一份题为《如何成就一流教学法》的研究报告。迹象表明在新时代的教育方式中,教师的作用是促进而不是讲授,因为先验地认定大家都是不同方面的成功者,所以对学生都加以表扬,这种教育方式是导致学生表现不佳的原因。
该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澳大利亚教育界采取的许多新教学方法适得其反。报告指出:“研究证据基本上支持直接讲授法,认为探究式学习法能够激发学习热情的观点没有得到证据的支持。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英语和数学等科目的课堂上,教师需要明确他们所教授的内容,并更好地利用全班教学法。”
澳大利亚很多教育界人士认为只有激发了积极性,孩子们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因此,澳大利亚的教师被告知,让孩子们乖乖坐在椅子上,静静听着教师讲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对的。
然而,研究证据再次证明此观点是错误的。英国的这项研究报告表明,即使乖乖坐着听课的孩子也可以消化知识。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状态,孩子们都能学到知识。事实上在课堂教学策略中,“机械性”背诵的学习方式是很重要的环节,所有的老师都需要熟知这种教学方法。但这种方法常常被嘲笑为“死读书”或“鹦鹉学舌”。
这项报告说到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反复阅读,勾画重点,并背诵重点知识”。一项针对孩子的最佳学习方式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乘法表、易于诵读的儿歌、民谣和诗歌这类知识,必须要让学生死记硬背,直到他们能够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迎合每个学生对教学没有太大的作用
在绝大多数英语国家的课堂教学中,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每个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尽相同,他们有各自的学习方式。例如,有些孩子擅长通过看图来习得知识,有些孩子善于通过肢体动作或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还有些孩子则善于手动操作或只是简单的文字阅读来学习。
英国的这项报告得出结论称,这样的教学策略恰恰不得其所。“心理学上的证据清楚地表明,迎合每个学生偏爱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他们的知识习得没有任何好处”。
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配合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不如在课堂上采取直接明确的教学策略,课后再进行额外的指导和干预更有效率。
过度称赞没有好处。
许多年来教育界普遍流行,为大家所接受的说法之一是,必须不断地表扬学生,不能让学生尝到失败的滋味。老师们已经很久没有给学生打“4分(总分10分)”或“E”这样的分数了,因为这些分数意味着不及格。一般认为,告诉学生他们不够优秀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英国的这份报告说道,虽然表扬学生看起来是积极的、肯定的,但错误地表扬会对知识习得造成极大的伤害。
过度表扬学生,尤其对表现不佳学生的表扬,反而会适得其反。过度表扬会让学生误以为教师降低了对他们的期望值,并加深“差不多就好”这种观点在学生中的影响,而不是给学生设立高标准高预期。
人们对效果不佳的讲授方式和学习策略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只有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
研究表明有些实践方式更加效果,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教学过程非常复杂。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策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们需要背诵乘法表、易于诵读的儿歌、民谣和诗歌这类知识,直到他们能够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教育还关乎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也有不适用的时候。
例如,在学生探究感兴趣的话题并着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时候。
教师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要取决于学生已经学过,正在学习或将要学到的知识,以及学生是否精通某些学科或者还只是初学者,甚至还取决于一天当中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们必须灵活地变换教学策略。当老师们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时,问题便纷沓而至。(本文刊登在11月25日华盛顿邮报
第二篇:教师教学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教学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紧张而充实的两天学习,不仅给我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感到震撼同时让我觉得自己学习的脚步太慢太慢,所谓的”三说”与”八说”这两个词对我来说好新鲜。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跟不上教育时代的潮流了。
在这次培训中我参加了”八说”这个环节,准备时我认真阅读领悟了”八说”的内涵也与以往的说课要求进行了比较,总觉得自信满满,后来通过方老师的点评后,方知自己对教材还有许多没有吃透,没有想到,也没有理解到位的地方,再通过方老师对”八说”彻底、生动而清晰的讲解之后我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自己在处理教材时思路狭隘,比较死板,不能够很好的灵活运用教材,总是依赖于教参,没有自己的思想所导致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上每一课时,就要像方老师所说的问问自己,这节课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只有这样我想才能加深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同时也会慢慢的把方老师所讲授的一些教育思想与理念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来。
同时我一直也在思考回顾自己的课堂,真的,我也是每次在课堂上不敢让学生去展,因为总觉得时间不够。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的课堂应该调整那些环节,怎样调整,这是我接下来要认认真真做的事情。我想只要努力,用心便能做好,说不定还真能找出一种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模式呢!
在”三说”这个环节中,其实,开始我认为”三说”与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关系,只要上好自己的那节课不就行了,这么麻烦。后来听了李一鸣的说专题深深地吸引了我,她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说”作文”这个专题,她做的知识树不仅漂亮,而且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给大家做生动的讲解,也使我学到了一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后来方老师对”三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的精彩讲解更使我大开眼界,原来”三说”这么重要,你可以说一个单元、可以说一册书、可以说一个学段、甚至可以说小学的整个学段。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更系统的理解把握教材,甚至可以做到教学资源整合,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游刃有余啊!但是要做好这一切的根本就是要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路线图,相对应的也要用心钻研教材,这是每一位教师备课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烂熟于心,不仅如此,对于教材的结构、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其实我们平时对课标并不重视,那是因为我们对课标的思想观念还比较模糊认识不够,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大家对课标的认识会有很大的转变,今后我也要多研读课标。
当今课程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但构建高效课堂是最终的目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而知识树的绘制不仅使我们加深对课标的理解、教材的准确把握,而且会有效提高我们灵活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材的水平,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同时也促进我们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提高。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不能仅限于书本,要巧妙的运用我们身边的一些教材。同时,在教学中要抓住一些考点。但无论如何都要落实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不能顾此失彼。
教育没有止境,学习亦是如此,今后的我应努力向前,多学习多交流,这样才能成长。
第三篇: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心得体会1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
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更是离不开音乐,幼儿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来,幼儿园音乐活动都是一个难点,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活动呢?在8月29日我们非常难得有机会去听音乐教学法。这套儿童之家教材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又结合了国外三大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依、德国的奥尔夫,进行编排的一套教材,戴老师让我们感受了这套教材的欢快及培训幼儿这种能力。下面是我的感受。
一、以趣引趣: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设计趣味化
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
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二、以情育情: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还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前,对教材都要做详尽的研究和分析,领会每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根据歌词内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达的自豪、温柔、高兴、自信等几种感情。对教材的感情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将这些感情充分表现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简单的歌曲有了丰富的情感体现,使一首较为平淡的歌曲显得耐人寻味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师说轻就轻、说响就响,通过反复练唱来把这些要求强化下来,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三、以新带新
奥尔夫体系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对!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培养幼儿在自我探索中获取知识,在自我探索中增强创造力。作为老师,就要做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掘者、引导者。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注意启迪幼儿的形象思维来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其次,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这既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也有利于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如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创编时需要的有关生活经验等事先在其它活动中进行准备,以便幼儿能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的要求和创造的乐趣!
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心得体会2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差生面,使教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按照韩立福教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要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生要在组内合作学习,学生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要与小组的其他同学交流研究,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在比较亢奋的、非常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提高了,差生自然就减少了。反观过去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学习方式单一,教师对于学困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多使这些学困生处在被忽略的边缘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有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由于另外,每个小组都有一名学科长,相当于过去的科代表,一般来说,科代表要比其他同学学的好一点,设置学科长,表面看是多几个科代表,实际上是激发学生内在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意味着有更多的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加了,对教师而言不会增加多少工作量,对学生来说影响深远。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短期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提高,从学生个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来看,其长期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无法估量的。
从这个角度说,学习推广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模式是一件为里则一中学生造福的大好事。
另外,这种教学法与我们五六年级部研究的管道管理有机结合,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心得体会3
身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一直希望在我的教学中能让孩子不再畏惧数学,而且从心里喜欢它。有幸看了邱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感受非常深刻。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简述如下:
一、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
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分组游戏竞赛、前置性测验及小组搜集资料报告等,这些都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
二、尝试题的设计,攸关于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儿童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列举法等。尝试题为整个尝试活动的灵魂,它深深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为唯有全神贯注,才能寻找解决尝试题的线索。因此,在设计尝试题时,教师更要多多费心,特别要注意能够激发儿童好奇的内驱力,许多概念及策略,便能水到渠成,建构于儿童的认知结构中。
三、指导儿童自学课本乃是尝试教学的特色。学生期待教师会提出何种尝试题,然后在尝试题的引导下,学生自学课本,获取课本中有关解决尝试题的信息,形成假设,再与小组成员讨论,形成共识,教师请儿童上台发表,若有不足之处,可请别组组员补充。此时,他组组员可提出质疑,亦可加以补充说明。教师在活动中不要急于评价,让儿童尽情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或儿童整理归纳重点。
按上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儿童的学习动机相当旺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除了从课本得到解题的策略之外,更能从分组讨论中得到更多的解题的方法。
四、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儿童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答问答,或形成性评量等等。
应用尝试教学法后,可以发现儿童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可节省时间,多让儿童板演或共同订正。通过合作学习,大家都能彼此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儿童,都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有些人曾怀疑,在现有教材及紧张的教学进度下,为何费时地实施尝试教学法呢?我认为学生有了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自己学习,反而能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我想不管哪种教学法都不能死板地单独使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唯有配合创造性、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才能培养出高创造力的学生。尝试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兼具认知、情意、技能的良好的数学教学模式,值得大家试一试。
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心得体会4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而名著导读就是一项宏大的语文教学工程。初秋九月,我怀着虔诚的学习态度,随同几位同事一起前往市二中参加了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交流展示会。
会上,市二中曾丽老师做了《格列佛游记》的名著导读课,为名著阅读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流。课上,曾丽老师春风化雨,用儒雅的风范,诗化的语言,精准巧妙的点拨轻轻叩击着台下每位师生的心门。尤其是她对名著导读独特的解读理念和开放灵活的板块布局,让我为之深深折服!面对有无限可能的经典名著,曾老师巧妙抓住“童话”“游记”“讽刺小说”这一全新的阅读视角,即符合学生的兴趣,又符合小说文本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充分沉浸名著,师生互动,小组互动,品评细节,分享阅读经验,实现了学生与名著之间的和谐对接。平常我们面对鸿篇巨著通常会产生手足无措感,但是曾老师却用她的才识和智慧轻松地化解了这一难题,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绝伦的名著导读引领课!
第二节课是由北京教育学院陈琳教授给我们展示的《骆驼祥子——名著阅读初始课导读》,陈教授学识渊博,功底深厚,令在场所有的语文同行惊叹不已!她带领学生走走停停,讲讲读读,评评说说。课至酣畅处,她干脆化身学生的“读友”,一起探讨故事情节,字斟句酌,眉批旁注,对文本的细枝末节赏阅玩味。学生也乐于交流敢于表达,课堂流程看似常规无奇,实则蕴含巨大能量。在文本逐段细读分析的同时,充分揭示整本书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历史背景。这节课使学生们对即将开始的阅读课旅程充满期待,兴趣高涨,并化作名著后续阅读的巨大精神力量。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语文学习方面的诸多因素:诸如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运用的技巧,篇章结构的布局等等。陈教授的'课让我们看到,名著阅读在课内也可以“大有作为”,正是这些暂时看不见摸不着的阅读因子,却可以长久融入学生的血液里,深深地沉淀在学生心灵中,对学生的终身阅读产生长远的影响。
两位老师的名著导读课行云流水,各具特色。但有一共性,那就是共同为学生阅读“打底”,让名著阅读真正变成了学生甘之如饴的精神大餐。今日相约名著,只觉情韵悠长、满目美好!课堂上教师高屋建瓴的精准引导,学生意犹未尽的赏读,沉浸经典的愉悦,开放而又灵活的课堂互动,都令人悦心滋神,感慨良深,似高山流水欣遇知音。两位老师用智慧烛照了我今后的名著阅读教学之路,我会踏着名师的足迹,用心打磨,潜心修行,在教学中一路引领学生共赏语文的旖旎风景!
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心得体会5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活动,我深感这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良机。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认真研读了《学习手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等手册和书籍,各册数学教材,上网、读书,写体会,制作课件、数学知识树,开展了三课活动,同课异构、同步研讨等活动。在三课活动中每位教师都参加了讲课,说课,评课活动,并认真写下讲课心得或教学反思。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组内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探究、各抒己见,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提升。下面总结一下本次学习活动中的体会:
一、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研修学习,我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感到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向专业化方面发展。
我深刻地认识到得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匮乏,而要开展教学实践,没有深厚的教学教育理论作为指导,犹如一副没有灵魂的空壳。所以以后应养成学习理论知识的习惯,对各种理论做到大量涉猎,扩充知识面,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注重积累实践经验。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提炼而成。专家们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成果,都是因为善于总结,注重积累结果。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收集、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使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并逐步成为自身工作的特色,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要注重提高业务水平。要做好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我们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要想驾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我要以这次教材研修为契机,继续加强自身的学习,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和同行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
二、提高能力,完善自我
教材研修的学习和听取同行们优秀的示范课使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更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这使我对以往在教学中的困惑豁然开朗,教学思路灵活了教学方法多样了,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为了图热闹,活动多而淡化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等。在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中,我上的《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就体现了这些要求,我觉得无论是课的设计理念还是课堂的教学方式,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当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会以高质量的课堂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完善自我。
三、反思不足,努力改进:
通过教材研修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同时,我也重新审视自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浅陋,也看清了过去的自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缺乏终身学习意识,工作中容易被世俗观念束缚,惰性大,缺少有价值的尝试探索;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我决定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
1、借助教材研修的平台,多学习、多交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教学和时代的挑战。
2、积极改革课堂教学,认真备课、上课,合理设计教案、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率。
3、在今后的工作之余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并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4、主动承担教学研究课,不断提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5、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坚持写教育反思,不断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第四篇: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一:幼儿园骨干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12月17—21日,我们一行50余人赴上海参加了“幼儿园骨干教师课程专题研修班”的学习。这也是继去年北京学习的再一次外出“取经”。在这短短的一周里,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幼儿园课程领导和有效实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科学(数学)集体活动组织与实施等理论内容;实地观摩了四所幼儿园的环境设置、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聆听了四节优秀的教育活动,让我感触颇深收获甚大。而上海学前教育发展速度之快、思路解放程度之高、城市环境建设之美及上海幼教人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创新的精神,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上海的总体印象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前沿,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用“大上海”来形容她一点都不过分。
1、经济发达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金融发展中心,上海有一种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气质,就是她的“洋气”。上海作为新世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地位已初步确立,被国际人士称为东方的“纽约”。
2、现代化气息浓
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城市高楼林立、交通、通讯发达。令人着迷——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中西合璧各有各的精彩。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无一不描述着国际大都市的开阔前景。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城市规划馆,无一不张扬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新世纪的上海是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标本。
3、上海人“忙”
上海经济发达,生活节奏快,加上上海上班路途较远,上海人很“忙”路上行人行色匆匆,从接触的上海人看,他们有很强的经营理念,对待工作都非常的认真、敬业精神可嘉、时间观念很强、个人素质也很好,交谈中透出自信和谦逊,也显露出上海人特有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二、学习体会
(一)有为才有位
“有为才有位”的体会,是基于黄琼老师第一天为我们做题为“直面质量、追求有效”的专题报告。黄琼老师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当前国家、省市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并重点谈了上海市近两年学前教育发展的概况及有关学前教育质量方面的内容。让我对上海学前教育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有了新的感悟。
1、政府重视。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上海市政府近两年从制度保障入手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一是在2011年1月份颁布《上海市教育委员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了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的实施与管理,提升了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了幼儿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二是2012年2月份—5月份,开展上海市幼儿园“一日生活保教质量专项调研”,全面、真实地了解本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质量的现状,通过分析影响质量的核心因素,提炼影响质量的关键指标,实现幼儿园课程管理与实施的规范性、有效性,切实提高保教质量。三是将幼儿教师的编制与小学、中学教师划为统一,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2、教师有为。什么是学前教育的质量,如何判定学前教育的质量,这是关系到学前教育发展方向的根本性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其他教育阶段的质量关和质量标准照搬过来,更不能把学前教育的质量导入应试、应赛的轨道上。幼儿园保教活动的质量,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孩子一生发展的一种承诺,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作支撑,上海市的幼教人始终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认真审视了质量观下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生活(重习惯)、运动(重野趣)、游戏(重自主)、学习(重价值),而在我们接下来四天实地观摩幼儿园中,真切感受到了上海幼儿园是如何践行这些价值取向的。如:上海市实验幼儿园虽然园内户外面积不大,可是他们却能合理规划,凡是能开创的场地全部进行了改造,有便于幼儿攀登的小山坡、小面积的露天沙池、练习近平衡的蘑菇村等等,体现了运动中追求的野趣。上海南阳实验幼儿园虽然面积小,但是巧用、活用空间,充分发挥了其教育价值。整个上海市学前教育质量的可以用高、实、全来诠释。正是因为有了双方的“为”才促使了上海的学前教育始终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
傅坚敏、邵乃济是我们这次学习中直面的两位园长。在她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幼儿园”的真理所在。
首先,好园长要有好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实力象征与魅力写照”,园长的性格、品质、气质、修养等是构成园长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好园长人格魅力的因素。傅园长和蔼可亲,在谈到她的幼儿园时,总能感受出她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快乐,从她的讲座中也能感受到她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爱园和精益求精,她始终坚持学习和深入课堂,甚至自己做幼儿园的大教研组长,带领教师搞教研,真正成为了大家的良师益友。
其次,好的园长要有好的治理风格和治理能力。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邵乃济是一位非常务实的园长,这一点在她的现场园本研修、讲座活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她把自己定格为是一个“领导者”,而不是一个“管理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有其相似之处,但严格地讲,它们是有区别的。“管理”有强制的意思,比较消极,“领导”有调动人的积极性之意。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作过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比喻:绳子只能被拉动,没法被推动,教师、员工犹如是一个松散的团体,跟绳子差不多,更便于被领导,而不是被管理。艾森豪威尔的比喻在邵园长的园务管理中得以体现。
另外,傅坚敏园长在谈到课程领导的感悟时,讲了一段话,她说:领导的核心在于领导者能够影响多少人,而不是领导者的权利有多大,所以课程领导力取决于园长的团队领导力,取决于园长的素质与行为。我想这段话是否可以理解为:作为一个领导者,并不意味着更多的权力,而是意味着更丰富的知识、更深邃的思想和更高的精神境界;她的影响力不是权力赋予,而是智慧赋予;不是行政长官,而是精神领袖;更不是“人上人”,而是“人前人”;始终应该比教师和员工站得高,看得更远;她的思想总是在高处、远处、深处;是给幼儿园注入生命和灵魂,赋予不竭动力的一个角色。
我深信:好园长,一定会造就好的幼儿园。
(三)数学,采撷一路思维之花
去年的北京之行,让我感受到了男教师组织音乐活动展示出的简单与自然,而今年的上海之行,让我再一次感受了数学活动的魅力所在。这应该是从我观摩了南阳实验幼儿园陈青老师组织的数学活动《种花生》说起。种花生,听到这个名字,就已经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实践操作的层面,整个活动中体现了让孩子觉得数学是好玩的,让学习的过程看得见,让数学促使孩子变聪明;通过简单明了、一物多玩的教具,创新的游戏、在个别学习和集体活动之间架起了桥梁,体现了集体活动的价值。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数学活动更应关注幼儿的先前经验。当听完了本节教育活动时,我自问:这节课放在我们幼儿园开展,能促进孩子的最优化发展吗?但在分析中,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一是我们的孩子在区角中练习数分解,但形式不同;二是我们平时的教学方法就给孩子进行了思维定势,分合就只有两分法。因此,没有先前的练习与铺垫,这节活动在我们幼儿园是行不通的。正如,陈青老师在下午的交流中谈到的:如果不了解幼儿的经验,就算是有了教案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数学活动关注幼儿经验很重要。
二是,数学教具可以更为简单明了。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教具很简单,一个骰子,一些花生,花生地。这与我们以前进行数学活动而要大量的准备操作材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用最简单的材料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结果,是我今后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应引起注意与思考的。
三是,数学活动中内容应具挑战性。活动中游戏设计简单、明了,引发幼儿学习兴趣,挑战了幼儿思维。游戏是这样的:请小朋友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的点子的数量取花生种花生。每块地只能播种4颗花生,然后用“圈”把花生围起来表示完成播种,如果花生数量超出4颗,必须重新播种。幼儿在尝试播种方法有很多,可以把花生种在一块地里,也可以分一分播种到2块地,3块地,(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1、1、1、1、1等),整个过程中,教师用多种的分解方法、问题引领来挑战幼儿的思维,如:怎样即能让自己队获胜还能阻止对方夺冠。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是挑战了幼儿以往的思维定势,那就是可以把花生分一分不仅可以播种到2块地,还可以播种到3块地、4块地,这样就可以给对方增加难度。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出示9格的花生种植模板(2格分别种好了2个花生,5格分别种好了3个花生,1格种好了4个花生),为幼儿提出了问题:只取5颗花生能不能一下子种满2、3、4、5地。又一次挑战幼儿思维,让他们不断的在挑战中,获得的成功与快乐,从而让他们变得更聪明。因此,数学活动中一定要有思维挑战。
通过本次活动,最大的感受便是两边教育教学理念上的差异。上海教师的数学活动更注重生活中实际的运用,而不是硬性数学知识的直白单纯灌输,让孩子在愉悦的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加以运用和理解,即所谓无痕迹的课堂。但仔细回味此活动,我也有所疑问:本次活动是适合拿来变为集体教学活动呢还是更适合于区域活动。对于我们的现状而言要开展这样的教学面对全班30多个孩子在短短的一堂课时间里似乎比较困难,很难兼顾到每个个体又不利于老师的逐个检验。所以我觉得分组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而且这个游戏作为课后的延伸也很好,投放到区域中不再需要老师再次进行讲解游戏的玩法,孩子直接就可以操作,这样就便于再次熟悉和巩固,教师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和个别指导。而且在此游戏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投放记录纸等材料加大难度提升孩子更高的数学能力。这也是自己的一点粗浅的思考,我也会将这个游戏材料介绍给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让他们也有所收获。
上海的学习之行,让我开阔了视野,吸收了很多新鲜元素,但如何将所学所获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怎样做好常态化的一日活动都是值得我进一步深思的,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教学水平,多用心、多动脑、多动笔,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为促进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二: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1538字)
2012年7月19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闸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晋中市首席与特级教师(上海)高级研修班”的学习。非常感谢晋中市教育局的领导为我们搭建的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的平台。
此次培训我们先后听取了教育部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制定首席专家钟启泉教授《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黎加厚《新兴技术与教学结构变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学博士胡庆芳《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课堂转型》,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冯永熙《教师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著名文科特级教师方培君《今天教师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上海市中学物理特级教师黄劲松《名课锤炼与名师成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南汇中学副校长王海平《名师的培养》等专题讲座。这些专家中,他们中的很多人正在参与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从中我感受到上海专家对学术的精细、工作的一丝不苟,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专家们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每次讲座就是一次头脑风暴,带给我一系列的思考。
黄劲松华老师带给我的思考
黄劲松老师是一位物理学科的特级教师,除了理科老师特有的条理、清晰的风格外,他还具备文科老师的口才与幽默,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位严谨的物理名师,还是一位感性的小说作家,创造的小说作品多次在杂志上发表。大家深深地为黄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折服。他说:名师,源泉在课堂,非塑造或复制而成。名课,盛满了知识,盛满了美,一半儿知识,一半儿醉。一位名师,可以没有爱与恨,但是不可以默然。黄老师还忠告我们:不管有多大年岁,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老了,不管阅历多么厚重,你一定要纯粹,不管有多么忙碌,你一定要读书和写作。名师的特色在哪里?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按着自己的心灵需要去行事。黄老师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尤其他的物理课片段让我打开了理科教学的另一扇窗户,看到了别具一格的天空,他几万字的教学日记让我由衷敬佩。
我想:能成为名师,热爱与坚持不懈是我们最需要的当教师的品质,而现实中,我们往往用“工作忙”作为自己不去坚持写一些教学随笔和反思的借口,而这些不经意之间的“记录”往往成为老师最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想,自己更需要笔耕。
方佩君老师带给我的思考:
方佩君老师是复旦大学附中副校长,著名的文科特级教师。她是一位研究性的教师,也是研究型的管理者。不仅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有自己娴熟的教学技能和理论,而且她还是“上海市好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相信孩子、相信学生是她心中不变的情怀,她说过:老师不是医生,不能总是看学生的缺点与不足;老师也不是警察.不能像盯着可疑的人那样只看学生档案中的阴影;老师也不是演员,不能只在舞台上按照剧本演戏。老师应该是寻找宝藏的人。在学生心灵的土地上,寻找生命的精神资源,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发掘出来,变成精神财富。老师不仅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其闪光点,使他们形成自爱的心态„„她的教育信念:公正、善待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贵人”!所有的这些教育理念给我深深地思考,也成为我心中努力的方向。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在感谢生命中遇到的贵人时,不能忘记自己肩上也承担着同样的责任,要常常问着自己的心: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会因遇到我们而走上美好的人生之路,还是会由于我们的忽视变得碌碌无为?我们的教育行为是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还是会把学生引向自卑自弃的深渊?我们的教学能成就一个孩子的梦想,还是打碎了孩子的希望?我想,我会努力成为他们生命中的贵人!
上海学习结束了,但却是全新的开始,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以这些专家为榜样,扎实经历,愈行愈远„„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三:赴上海学习心得体会>>(1739字)
为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对小学课程改革的认识,我校组织了部分教师赴上海国际大宁学校学习,我非常有幸的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学习期间,我们不仅参加了队会,还去听课学习。在与专家、老师的互动交流中,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在上海培训学习了一周,了解到了上海的教育现状,深受启发,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对这一周的学习谈谈本人的点滴收获和体会。
一、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教育。
人格培养是教育之本。顾路中学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成功,学生对师长很有礼貌,学生朴质,学风严谨。“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这是上海市顾路中学校长杨冬华在发言中提到的一个问题,他说到“一些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成绩好且很聪明,但由于种种原因,中途辍学,现在都无所事事。”我觉得为他们惋惜,作为教师,对于学生我们应该做持续关注,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地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看他们每天学习是否愉快,生活是否开心。只有时时处于愉悦心境的学生,才是一个具有真正生命意义的人,只有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他的一生才是幸福的。
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做“专业型”的教师。
专业化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把这个职业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该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专业型的教师要有专业素养,要有扎实的学科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理论素养,开阔的实践视野。同时,我们要学会反思,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教学中的成绩与不足,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专业型的教师。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同时,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大宁学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校各项成绩在闸北区排名前茅。我听了两节全英语课堂的英语课,师生的英语水平都很高,而较为落后的我区相比之下,差距很大。我们在打造高效课堂上还有待提高。该校全新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为指导,以教师为研究主题,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改进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成为教师学习的共同体。谈到教研,该校能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围绕课题,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和研究。整个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书本上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的发展,学校开展了名师工程、育秀工程等,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办学要有特色,特色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1)优美的校园环境:上海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学校虽然不大,但精致、绿化,是具有人文环境的校园,园内苗木错落有致,雕塑小景散落有间,布局层次分明,特别是教学楼楼道设计科学合理,避免学生进出拥挤。校园每个角落都很干净、整洁,学校文化氛围浓郁。
(2)基础与特色兼顾:上海的二期课改促进了每所学校特色教学的形成,艺术、体育、科技等形式多样、多而不杂。学校注重发掘民族传统文化并践行于行为规范教育中,打造顾中文化品牌,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应该说在特色教学上,学校花了很大力气,投入了很多经费,虽然我区经济远远滞后于上海,但是他们善于琢磨学生的特长发展的思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关注学生的发展:上海的教育关注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学校本着以教育好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信、快乐、成功中得到主动发展为理念。以生为本,在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应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的个别辅导,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能走下讲台,蹲下身子,“溶”入学生,互动学习。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公布时,只写名次和成绩,不写姓名,学生自己对照着成绩找自己,保护了学生的隐私,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困生采取鼓励和帮扶为主,大力推行成功教育。学校对学生拔尖帮困,追求成功卓越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此外,学校很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上午和下午均有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这许许多多的努力都在践行一句话“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学有所成,关注学生学有所长。”
>教师上海学习心得体会四:上海学习心得体会>>(1281字)
前几日被园里派去参加上海教育活动,感想颇多,先简单归纳了一下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听了四次专家讲座包括华师大学前教育硕士生导师华爱华;南师大教授朱静怡;上海市学前教研部主任、特级教师黄琼;上海市东方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毛美娟还参观了上海市的著名幼儿园并观摩了优质课。
回到班里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大了活动区开放力度,但在每天活动区选择时,我尊重孩子的意愿,就有一点既然选择了中途不换,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做事情的持久性,还望家长理解。
下面就来说说我们的活动区变化和进步
1、幼儿从不敢使用剪子到现在基本上能熟练掌握剪子。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
手指游戏促进幼儿手脑的发展
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对于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还有大脑,手指活动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密切关系,在做手指游戏活动时,大脑、眼、手同时协调运动。协调发展,对视觉、听觉、触觉、语言等功能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长期坚持做手指运动能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促进大脑与手指间的信息传递,锻炼幼儿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和手指关节的发育,促进幼儿大脑与手指神经协调发展、发散思维等作用。
近几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经常活动手指,给细胞以直接刺激,对健脑十分有益。让孩子经常做手指活动,能激活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从而刺激大脑的发育,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也被幼儿教师和家长广泛认同。
手指活动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听、说、想等各种感官,幼儿手部肌肉群得到发展,其他能力得到锻炼,而且手指活动能开发人的右脑,促进左右脑和谐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抓住幼儿期生理发展迅速、可塑性强的特点,开展手指活动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
我班的活动区预设目标为能正确熟练的使用剪子,不知幼儿掌握情况,请家长回家画好一个圆,让宝宝剪下来。最好能反馈情况,以方便老师下次活动区的预设目标。
还有就是告诉大家我班是小班组用剪子最好的班级。
2、加大力度建构区的教师参与力度
学会一些建构的基本技能。在操作中体验建构活动的乐群。
一些外国专家说,“如果一个孩子到了初中数学几何学不好,那就说明他在4岁时没有玩好积木。
所以我班这学期会着重关注这个区域,也请家长朋友们利用空闲时间多于幼儿共同摆积木,我班目前摆积木的水平还限于盖楼房,让我们共同观察宝宝2月后的表现吧!(哈哈,期待中)
3、娃娃家
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家家,娃娃家游戏是我们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活动,特别是到了下学期,幼儿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更能在娃娃家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拓展,满足他们各种欲望。
这个游戏与生活接近,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只不过这回我在娃娃家的投放上进行了一些调整,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中,他把儿童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也是满怀期待中,看看宝宝的表现吧。
第五篇:被帮扶教师学习计划
被帮扶教师学习计划(2009--2010学第二学期)
王 永
学校在中心校的要求下,开展帮扶结对子活动,让我与本组老教师杨朝义结成帮带小组,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取别人之长补自己的之短,特拟订本被帮学习计划。
一、目的要求
1、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促使其尽快成长;提升自身学科教学水平,提高本人任教班级学科学生检测
成绩。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以敬业刻苦为出发点,以严谨治学为工作态度,以坚持不懈为工作原则,争取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进步。
二、具体措施
1、按照帮扶老师的要求备好、上好第一节课,认真拟写教案,提高其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2、认真听好帮扶老师的示范课,并总结得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按照帮扶老师的要求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复习、辅导、检测“等任务。
4、按照帮扶老师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经常写课堂教学后记,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提高能力。
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1、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地充实自我。
2、认真虚心学习,写好备课,请指导老师修改。
3、认真听课,参与教研活动,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
4、经常总结教学的反思和随笔。
总之,希望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能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为建设小学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