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通用版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通用版
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与千家万户有着紧密的联系,对祖国的未来发展也有一定影响。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对小学语文教学概况的了解和认识也逐渐被关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
总的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主要如下。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通常,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自主性等都逐渐被抛弃,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不仅与语文教学的特点不相符,同时,与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也不相适应。
目前,对包括应用等方面在内的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是较为落后的,同时,这也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不能达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结果。
教学客观条件较为落后,另外,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较为陈旧,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较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其面临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育观念与教学目标较为陈旧
尽管课程改革已经使一些教育观念有了不同的改善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也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与实施,但是,还不够彻底,陈旧的教育观念仍然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结果,不重方法;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重机械化记忆,忽视创造性品质的培养”的陈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1] 另外,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通常情况下,教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都是使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效提高,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以获得以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较高的认可。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这也与现代素质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2 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不够恰当
教师对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不能熟练掌握不同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等方面特点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因此,就没有客观的依据来选择相应的科学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的不恰当,主要是指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对照教学大纲进行知识讲解。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知识基本没有了解,没有建立起基本的概念,抽象的灌输式教授方式对他们知识的学习与吸收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这样不仅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能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抵触心理。
2.3 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情况是这样的:教师滔滔不绝地拿着课本讲课,学生安安静静的做听众,课程教学气氛沉闷且无趣。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只是通过简单的知识点的讲授,来完成教师进行授课、学生被动学习的死板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已经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了,尤其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是模糊的。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参与阅读和进行实践、发挥想象力的时间不充足,这样根本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采取的对策
根据上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与当前教育改革和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建议采取以下策略来进一步改善当前小语文教学的现状。
3.1 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继续坚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变―― 即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坚持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不变。[2]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树立新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要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提高其人文素质水平;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帮助建立良好的人格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3.2 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学要发展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对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进行激发与发展,这样,能够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有效提高,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另外,教师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重点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充分体现出来。对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有效的改进,同时,还要提倡一些新兴的教学策略,比如,应用较为广泛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等。通过将课堂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另外,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并且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来加以运用。比如学生喜欢玩,就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让学生不仅能得到快乐,还能在快乐中轻松地获取知识。这样,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灵活运用新型教学理念与模式
教育理念的创新,首先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且将所掌握的新型教学理念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比如,在一堂语文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体验是不同的,通过不同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课堂上单一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非常有利。结语
尽管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不断的分析,能够找到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广大专家、学者对教育改革的探索、研究与改革的步伐不会停下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会因此得到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实践验证,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小学语文论文作业: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作者:张佳佳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又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种,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指导方式。如:范文教学,说写指导、观察与实践教学、作文评价等。
关键词:作文、对策、指导、讲评、阅读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时下小学作文教学远远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由于学生受到各种各样条框束缚,作文的内容大多是表达课本上教的,老师天天讲的思想和见解,抒发的并不是自己的真实情感,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状况。
1、表达与育人不能协调统一。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写作是学生思想感情的文字表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说,写作是学生展现个人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最佳方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味追求创新,个性化的文章,只讲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内容与思想情感是否真实已不重要,导致许多学生在作文中弄虚作假。有些学生写游记其实并没有真实的去参观,却写出“星期天全家去度假”的文章。凡此种种,不得不使人深思。如何才能让学生说出真实的经历,道出内心的情感,是我们老师苦苦寻找的答案,然而路在何方?
2、重视写作知识与技巧的传授指导,忽视了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感受和积累。
在当今各小学为了应付各类考试,许多老师求功心切,在作文教学时,常常是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如公式般地传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的材料与模式。有的老师在考试前印制一学期来的习作范文,让学生背得滚瓜烂熟,等到考试时再生搬硬套。于是在期末测试就出现了全班考卷作文内容完全雷同的怪现象。不料学生作文积极性下降,反而热衷于背范文。毕竟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过程,这种做法,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积累,使学生失去了自我。
3、只注重书面表达,忽略口头训练。
作文教学是由书面表达与口头训练两部分组成的,而且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些老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教科书中在每个单元的“积累、运用”里的“口语交际”训练忽略不上。还有的习作教学中更不曾让学生“先说后写”,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下降、退化。有的演变成课堂发言结结巴巴,条理不清,发言的同学很紧张,面红耳赤,一旁倾听的同学如在云里雾中,不知其所。
4、注重课堂训练,忽视了让学生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感受和体验。
写作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融入社会,用自己的眼睛与心灵去观察周围不断变化的事物,并且时时刻刻能留心身边的事物。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有些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就是采取封闭式的训练,坐在教室 里稍微指导之后,任由学生在那里冥思苦想,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也有的老师试图走出课堂,最终因担心安全问题而早早于未然之中。就这样,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了生活之水的灌溉,无所适从,言不由衷,写出来的文章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
5、注重指导,忽略讲评。
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如何审题、构思固然重要,但是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的一次全面总结,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师生思想、认识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有些学生作文能力太差,使得教师采取了“把苗助长”的做法,即在批改作文时,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帮学生增删文章的内容,原文的痕迹不复存在,弄得面目全非,把学生的感受与情感搁置一旁不顾,完全是老师的意愿;然后要求学生重新抄写修改后的文章就大功告成了。熟不知学生一无所获。由于修改详细,讲评时自然简略,没有剖析习作的得与失,没有去寻找可贵的闪光点欣赏,没有鼓励,使他们丧失了信心。
二、对策与研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1、要将“说”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之中。
作文教学也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首先在审题中,让学生说说要求与范围,以反馈学生对题目要求与范围的理解程度,老师给予补充。
2、采用直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作文写“一个小玩具”时,可带一个玩具放到讲台上,把学生分组,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讨论,说说这个玩具的形状、颜色、想象它的用途及惹人喜爱的地方。教师再指出他们说的如何,点拨他们观察与表达的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如何写好一种玩具,最后才让他们观察自己喜欢的小玩具进行写作,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形式多样,各有特色,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现象。
3、把学生带入生活,采取“一习作、二指导”。
有些作文是可以通过把学生带到生活实际中去,让他们亲身体会,更利于表达。如《记一次野炊活动》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野炊,把学生分组,各选一个组长,让他们自己分工,进行野炊活动,在他们有感知的基础上,回家写好作文初稿,在课堂上再进行作文指导,针对学生作文,回忆活动情景,教师指导起来轻松,又可指导到点子上。这样学生的作文比干巴巴的课堂指导效果好多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也高,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4、结合课文写作方法的教学,采取课后一练。
让学生结合每单元都有读写例话,每单元有一个训练重点,我们在教学课文中,可根据教学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课后一练,哪怕是写一个片断,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也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教学《卡罗纳》时,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抓住人物的特点”,依据课文从闰土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方面写少年卡罗纳的方法,让学生写《我的同桌》,然后组织评议,初步掌握如何写人的方法,为基础训练写人奠定了基础,分散了作文指导的难度。
5、重视作文讲评。
在作文教学中,除了作文指导、修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作文讲评。我们要认真备好讲评课,课前准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讲评,使学生懂得如何写好这篇作文。4 如教学写“一个熟悉的人”时,可以把复印的学生作文原文发给学生,让他们对照作文要求,说说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如何修改?再把经过老师修改后的作文及批语发给学生,看老师是如何修改的?再说说还有其它修改的地方吗?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作文,让他们真正懂得如何写一个熟悉的人。
6、逐步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我们在学生打好初稿后,指导学生对照要求是否切题,选材是否典型,表达是否合理,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进行全面修改,在讲评时指导学生自己根据老师批评与自我批评评语修改。持之以恒,学生的自改能力逐步得到培养,作文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7、课外阅读是丰常重要的。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环节,好的阅读能为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写作水平的提高;写作则是对阅读中体会到的知识的运用,从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的数量的增加和阅读水平的提高。生活经历不够丰富、学习经验也不高,制约着小学生的阅读量,但我们尽我们所能去课外广泛阅读,去积累有关词句。这样不仅可让他们了解作文,还让他们乐于写作。不知不觉中,他们在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渐渐用于写作中。由此,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得到提高。课外活动中的阅读对于还没有自主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可以使他们学会做人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8、练习片断,多记日记。
好的作文都是练出来的,练习要有时间的保证。要是仅仅凭课内写作的时间来练,未必也太少的机会让小学生去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了,好的文章又何从谈起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明确规定了“小学生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样的要求,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使小学生达到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多练习片段,多记日记。练习片段难度相对较低,小学生容易下笔; 多记日记内容相对自由,小学生能从中积累材料。但这两种形式都只能鼓励多写,不能定量定得过于死,要鼓励创新,又不能放任自流,得把握好一个度。比如记日记只要求他们把当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就行,在字数和思想上均不作要求,哪怕只有平平淡淡的一两行文字。时间长了,他们因为经验的增加会有所改变。课外练笔是很重要的。除了每天的日记外,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呢?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多角度训练,要结合课内作文进行同题材练写,要结合学生生活进行自由练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课外小小的练笔有利于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为语言表达打下扎实的基础。
9、教师应注重身体力行的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亲自尝试写作,体味写作中的酸甜苦辣,积累写作经验,思考自己的作文教学。身临其境,更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习作从生活中来,从老师的范文中受到启发、鼓舞;以教师的榜样,感染学生,教导学生。
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指导老师:王映学
姓名:干一心 学号:121002106 班级:小教1201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应付不了的,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近年的阅读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大多是老师领着学生解读文本,并且以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为主。一篇课文,老师的理解是什么,只要多数学生知道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接着就是花样翻新的练习,做得学生头昏眼花,腰酸背痛。久而久之,阅读课成了思想教育课,科技教育课,外加与提高阅读能力无关的练习。客观地说,北师大版教材按文化单元组编教材,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感悟文化内涵和色彩,但对语文训练的编排比较模糊,不利于老师掌握语言训练要点。从主观上说,老师学习课标不够,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把握不准,对各年段的训练要点把握不准,教学中不知所措,只好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这样,语文课上,老师不教语文,学生不学语文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比重。其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与新修改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积累语文材料。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每一个学段中都强调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总目标中提出明确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并在第二学段中详细了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2)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研究水平
阅读是语文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阅读是个体最基本的语文能力之一。阅读与学生语文思维活动紧密相连。研究小学语文阅读现状有利于我们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阅读的内涵,价值,策略,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及问题,从而丰富小学教学阅读的理论,同时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理论基础。2,实践意义
(1)为教师把握好阅读教学提供现实依据
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老师还是停留在静态的阅读文章的分析层面上,单纯着眼于文本的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作者观点的归纳等第,诚然,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优点是显而易见,尤其是对于以打基础的小学生生来说,它注重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能通过每一次的阅读训练,来夯实自己的基础。这种阅读教学法,学生除了能一个一个的解决阅读材料中的各项问题,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这种阅读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研究的展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为学生学习阅读提供现实依据
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二,文献综述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首先是把视觉材料变成声音,后达到对视觉材料的理解。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一)阅读方法
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
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如果嘴唇没动,只是因为偷懒。
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像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
第四种阅读方法是麻醉性的阅读法。这种阅读只是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样使读者忘却了自己的存在,飘飘然于无限的幻想之中。这类读者一般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感兴趣,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书本之外。
(二)关于阅读的研究 在我国,最早提出小学语文研究性阅读并对此进行研究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绍兴市小学语文教学学会会长周一贯老师。他提出研究性阅读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运用近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读懂课文,获取知识,并受到情意熏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它既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地研读,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课文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性阅读,这样,学生所获取的信息,就不仅仅只局限于课本,从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他的倡导下,全国各城市、乡镇学校的教师都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如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镇中心小学的“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江苏南通进行 的“提前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研究、“小学生课外网络阅读形式初探”等都已初见成效。
西南大学李本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他认为文本是精神客观物化的形态,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载体的多元主体的对话。其历史性、时代性、不确定性和生成性诠释了阅读教学中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多元复杂关系,体现作者、师生与阅读教学中所呈现的隐性社会性主体之间冲突与交流,形成意义对话与生成的理解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精神,“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与教师、文本对话,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以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创造性。
山东师范大学魏薇通过沟通理论与实践,为我们认识、理解和改进小学阅读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为推进学科教学论的研究范式转换而做出一点探索性的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和校本教研提供行动依据。此项研究把小学语文教师作为重点研究和思考的对象。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这是在小学阅读教学生活体验研究中抽取的典型情境和关键事件后进行理解和分析的依据。这部分主要阐述了“小学阅读教学应该是什么”,是对小学阅读教学基本指导思想的梳理和归纳,也是对我国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的整理和归纳。第二部分“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是对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设计核心能力的考察。第三部分“教师的阅读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这是对小学阅读教学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考察。教学是以教师行为为表征的改变学生行为方式的过程,所以教师的阅读课堂教学行为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习惯的根据。第四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这一部分是走出具体的小学阅读教学实践,把教师放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学校教学生活中,将教师在实际教学生活中的体验和行为展现出来,而后对其进行具有启发意义的全面细致的研究。第五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从自在走向自为”。
李霓虹列举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无效现象,说明研究这个问题的迫切性。随后,明确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及特征,并对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要素进行了分析。再重点从操作层面上的目标的拟定、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教学的组织、教学的评价这么几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最后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论述。
唐雪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为研究对象,意在通过正式、非正式访谈和非参与性观察收集被调查两所小学的9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相关资料,在整理、分析访谈文稿和听课实录的基础上揭示小学语文教师问题设计的现状,最后基于现状提出优化教师问题设计的对策。论文以理论探讨、现状揭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以及提出对策这一基本思路展开。
第一部分探讨了问题的内在要素构成、问题之间的结构,问题设计的三大依据,问题设计的过程等。
第二部分从问题设计目的、问题设计依据、问题设计策略三个维度详细分析被调查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
第三部分,从问题设计目的、依据、策略三个维度提出被调查教师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问题在于:个别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过难、问题之间缺乏联系,个别教师在问题设计过程中缺乏、曲解或者误用依据,C小学的问题设计策略存在问题等。然后从教师问题设计能力,学校阅读教学模式对问题设计策略的影响,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教科书的编撰情况三个层面进行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从教师、学校、课程标准解读者和教科书编者三类主体出发,提出优化教师问题设计的对策,即:通过完善教师培训与教师日常问题设计实践提高教师问题设计能力;通过深入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优化问题设计策略;通过课程标准的解读,教科书的重编为教师设计问题提供便利条件。黄萍提出审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质性的“缺席”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亟须进行审美建构.这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召唤,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颁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个迫切要求.该文论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的必要性及其特性,然后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从文本解读的审美观照、情境的创设、朗读教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板书设计、现代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拓展性阅读七个方面建构审美化阅读教学体系,以期达到审美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鉴赏性阅读教学.最后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实施建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小学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交融与共同发展.王爱莲针对一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所存在的问题,运用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在遵循立足文本、学生为本、循序渐进等原则下,提出了解决策略。第一、研读教材,用活资源。充分挖掘文本中语言发展的关键点,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新颖的、多维度的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中介“知其言”、“得其意”获得言语智慧。第二、巧用方法,促进实效。利用课题、标点,通过阅读想象、阅读归纳、阅读感悟的训练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第三、把握时机,适时训练。在学生的知能转换处、疑问处、思维发散点、情感交融处、情节空白处设计语言表达训练点,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训练的实效。第四、立足学情,因需而练。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发展需求等方面出发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长足发展。
金爱民结合绝对性评价理论,研究者通过两次实践,探索小学语文阅读绝对性评价开发的一般流程,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教师改进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缘起,界定了研究的主要问题。然后重点说明了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方法,以及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依据。本文的理论部分介绍了绝对性评价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绝对性评价产生及发展历程;绝对性评价的概念界定;绝对性评价的特点及功能;绝对性评价的适用范围及开发流程。本文的主体部分呈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绝对性评价的开发实践。本研究主要历经了五个研究阶段。首先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接着与小学语文教师合作开发一个绝对性评价的单元个案,然后对第二阶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确定再次进入现场进行再开发。最后,根据两次开发的实践得出本研究结论及对本研究进行反思。
曹丽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课堂教学的观察、教学案例的分析,从阅读课切入点有效性的角度了解课堂教学实践,感知一线教师对阅读教学切入点的认识、理解,对常见阅读教学切入点,及切入点有效性的具体表现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简析了切入点选择运用时仍旧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了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有效性的策略。文章认为教师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有效性的关键,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提高阅读教学切入点的有效性:
(一)关注人本,以师生为原点,夯实切入点有效发挥的基石。1.潜心钻研,深入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素养。2.走进学生,了解学情,充分把握学生特点。
(二)关注文本,以教材为焦点,确立切入点有效发挥的途径。1.透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是有效切入的前提。2.深入探索,多维度发掘教材特点以有效切入。
(三)关注环境,以课堂为辐射点,创设切入点有效发挥的磁场。1.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提高切入点的有效性开辟了广阔的天地。2.平等的师生对话为提高切入点的有效性提供了情感的牵系。3.积极的教学评价为提高切入点的有效性激发了思维的活力。
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为指导,在查阅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生命、生态、生活”的角度解读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诉求、过程本质和价值归宿。笔者通过观摩生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以及相关案例的搜集,再现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目标到过程的具体操作,发现生本阅读教学有利于彰显儿童生命力;有利于拓展儿童阅读空间,润泽精神生活;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铺就儿童的未来生活。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我搜集和阅读了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等等方面的书籍、期刊与硕士或博士论文,这对于我撰写论文综述以及对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思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文本分析法
我将仔细深入钻研小学数学苏教版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以及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研究者所把握的深层意义。
(三)问卷调查法
我将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实施本课题的研究。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对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现状以及对小学教师阅读教学现状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相关资料,对问卷调查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
(四)访谈法 在实习期间,我将主要对某所小学的某些语文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访谈,交流,通过交谈双方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遵循特定的目的,按计划层层深入,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以弥补问卷的不足之处。这对我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五)观察法
通过观察某所小学语文教师关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深入的剖析,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及时记下听课记录以及评价反思。
四,创新之处
开学之后我将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小学实习,以亲身实践的方法更为准确的调查。五,论文框架 引 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问题提出............................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文献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1.关于阅读教学理论的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2.关于阅读教学实践的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研究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创新之处..........................错误!未定义书签。1.研究过程创新..........................错误!未定义书签。2.研究内容创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基本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1.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错误!未定义书签。2.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影响着学生不愿主动阅读 错误!未定义书签。3.小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和理解不够透彻......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1.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错误!未定义书签。2.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苏教版小学阅读教材的基本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小学阅读教学的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小学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价值认同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小学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理解......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小学教师对阅读教学所采取的常用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小学生对阅读的学习成效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1.教师方面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2.学生方面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课标方面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1.教师方面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2.学生方面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课标方面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应增加对阅读相关内容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应增加阅读相关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师要把握阅读的教学目标,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认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悟到阅读的价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倡导阅读方法多样化,形成阅读技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将阅读浸润于整个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语感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参考文献
【1】 李本友 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西南大学
【2】 魏薇 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3】 李霓虹,2007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5】 陈雷敏,2014曲阜师范大学:小学教育 【7】 杨鑫,2013四川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 【9】 徐铭,2014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
【11】 姚秉含,2014福建师范大学:教育
【13】 肖虹,2012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15】 曹丽,2011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17】 邹佳华,201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语文)【19】 范瑜,201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
【21】 王爱莲,2013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23】 罗城,2008江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25】 李玲娓,201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
第四篇: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现状与对策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要】在我国大环境教学指导下,新课改成为现在学校改革的潮流,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对话教学体现了一种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观点。不仅能够在日常教学中使同学们充分掌握知识点,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帮助他们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丰富情感。然而,在现在教学中,我们的进展并不是完全顺利的,有许多困难和不足,导致我们的教学成果甚微。本文重点讨论了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现状,并且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给予的一定的解决办法。使对话教学能够更好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对话教学 现状和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主导现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了,新课改的提出使教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并在小学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小学可以说是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开端,只有在开始的时候就接受到正确良好的教育才能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社会和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语文,对我们来说是我们国家的语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考试成绩,更要在生活中对语文有一定的理解。因此更加需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费时而且负担重,效果甚微,所以我们要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愉快的喜欢学习语文,并能轻松的提高听说读写,为学生的发展铺垫一个好的开始。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现状
1.1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成果
近年来,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一直在各个学校实践,大多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能够把这种教学方法不自觉的应用到教学中去,课堂上也越来越能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开始愿意去了解学生,使得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在课堂上更加愿意融入进去,使得课堂氛围有了明显改变。并且能够主动地帮助学生思考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得到了空前的融洽,打破了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不再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笔记的传统学习方法。教师和学生能够做到彼此成为朋友,教师愿意了解和帮助学生,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产生动力。
1.2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不足
然而,实施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新的教学方式的实施都需要一定时间考验的,当我们回望这一段新课改路程的时候,就会发现在实践中,我们有很多地方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虽然,通过对话教学的实施,使得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都得到了改善,但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完全理解对话教学的实质,只是在表面做文章,脱离了对话教学本身的意义。首先,对话教学倡导的是师生平等,是在对等状态下的教学方式。教师虽然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并不具有决定权,只能够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有可能学生的对话问题脱离教师的预计,很多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提问,一问一答,虽然看似互动,但实际上是在教师的牵制下进行的对话学习,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提问,也不敢提问。其次,是没有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的含义,揣摩作者的用意,而是很仓促的进行阅读,然后提问,导致学生没有对原文进行很好的理解,对话也就成为天马行空,自说自话的形式,对于学习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不仅学不到知识,还浪费了时间。最后,对话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和精神上的交流,然而很多教师没有能够从根源上理解对话教学的含义,而是表面理解为谈话和对话,只在形式上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完全围绕着对话产生,问题答完了知识点也就讲解结束了,然而很多小学生回答的知识过于肤浅,教师根本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只是平淡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实施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对策
2.1 创建良好的教学平台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现状问题不但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而且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现阶段我们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学校和各部门领导对于对话教学的力度,加强对对话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专门设立针对教师在实践中所曝露问题的讲座,开展对教师的专题培训。多多设立公开课,整理和发扬对话教学中我们做的好的地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2 改善浅显的教学形式
在语文对话教学中,我们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帮助学生在小学期间得到全面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教学,耽误了孩子还浪费了时间,脱离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在对话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口头朗读的教育,朗读是语言的艺术,是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朗读成功的与作者,与生活进行联系,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揣摩文中的魅力。然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联系阅读,还要联系写作。写作是书面形式的对话,是表达自我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就是一个锻炼自己想要说的话的过程。因此,要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精心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乐于表达对生活的理解。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起着最主要的角色,所以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是新课改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且要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性格和特点,结合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对话。结语
从现在社会来看,对话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方式,他是一种教学精神和原则,他体现了现代教学中对民主和平等的渴望。不仅使语文在教学形式上得到了改变,更在教学思维上得到了改变。因此,我们不要怕在对话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更加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完善对话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以平等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为最终根本目标,以帮助学生在小学学习中奠定着结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小学期间能够在语言文化中学习到他的魅力和精髓,使以后的学习更加的容易和轻松。帮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有着一个健康的,完整的理解。并且使学生找到生命的价值,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自由活泼的成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向好.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现状与对策[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35):83.[2]季正梅.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48-48.[3]陈少石.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引领[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5,(6):32-34.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王祖亮
(1)相当多教师对教育的“终极目的”以及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育“总目标”表现出模糊认识。教师的教育视野不够开阔,不能从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去关照语文教育,不能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进程中估价学生个体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没能更好地体会到“教和学”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和谐全面地发展。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尚未被大多数教师作为理想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中提倡和推广,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教育教学亟待强化。
(3)教师们普遍对语文课程的开放体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解和担忧。对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教材的多样化,课程资源向家庭、社会、自然延伸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顾虑重重,反映出教师已经适应了程式化、封闭式、静态的教学模式,对立体、开放、富有弹性、动态的语文课程思路新理念的引入和落实有畏难和惰性导致的抵触情绪。
2、教学过程与方法
(1)几乎所有的教师能在规定课时内基本完成教学内容,但其中只有一半的教师“能顺利完成”,表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时的安排与学生实际能力并不完全适宜。访谈中一位教师说:“我们现在几乎不会上课了,不知抓教材里的什么?‘粗枝大叶,粗到什么程度’?有些篇目观念新了,但难度大了。课后习题要求过高,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内容少,练习无从下手,考试凭借什么?作文教学难,学生无话可说,无病呻吟,写出的文章胡编乱造。究其原因:其一,生活内容单一,学习成了他们的全部,其二,缺少真切而深刻的感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百般的家庭呵护使他们很难品味道生活的酸甜苦辣。对于古代诗文,学生知识、阅历相对缺乏,无法充分领悟其中的意义,教师们主张在这些文章中能附加相关背景资料。特别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呼吁增加阅读材料,以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开阔视野。
(2)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总的来说有所加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仍然存在,且地区也有差异。
虽然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认识到应该采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但从访谈和课堂观摩中了解到“满堂灌”仍在课堂中普遍存在。
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不够,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当然要讲知识,但把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课文肢解为孤立的字、词、句;课堂上纠缠于离开了课文整体背景的那种字、词训练,有的甚至是文字游戏。例如,填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成了常见的现象,脱离了语境的造句和名词解释,常使学生不知所措。
一问到底。在课堂上,教师用不着边际的提问,来代替学生的训练。这种提问,是教师按照课文情节发展顺序编排的,既不考虑学生懂不懂,也不考虑问题有无启发性。以问代讲,以问代读,一问到底,这样好像课堂上很热闹,其实掩盖了学生的被动,与一讲到底如出一辙。提问当然重要,但提问要有针对性(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启发性(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所领悟)。有些提问既无语言价值,也无训练价值,更无教育价值,却挤掉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读书的时间。
(3)现代教学手段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据统计,70%的教师“偶尔使用”或“不会使用”教学媒体,只有外人来听课时才使用。从中不难看出:首先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设备匮乏问题较普遍,我们全县只有首山站村小学有大屏幕。另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采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观能动性不够。这与现代教育差距尚大,与“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更大。
4、知识与技能
(1)教师的学历基本符合国家对教师资格的要求,但高学历所占比重尚小。教师们也普遍感到知识匮乏,在教学中常常困难重重。尤其是将来面对新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有限,处理起教材力不从心。绝大多数教师的个人综合素养亟待提高。据访谈了解到,能“经常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教师很少,教师综合素养的偏低,限制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向外延伸,影响着学生艺术兴趣的激发,审美情趣的培养,从而在整体上影响素质教育的质量,不利于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多数教师能经常参与教学科研活动,但不少教师反映,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更多精力搞教育科研,只能应付差事。一些学校受各种因素的冲击和干扰,教育科研活动只是个概念,没有具体实在意义。
(3)教案书写任务繁重,书写内容多,形式繁琐,每天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抄写教案上了,究其原因,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教案是教师上课的蓝本,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二)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习理念(1)“探究”、“合作”式的学习理念在学生中不够深入,一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不高。“偶尔”和“从不”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问题的学生有80%,另一方面也说明语文学习过程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渠道不够畅通。
(2)85%的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教学媒体的重要性。这透视出现代教学媒体的充分运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与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特征相吻合。
(3)60%的学生能够及时弥补语文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但仍有30%的学生“暂时搁置”、“置之不理”。这种情况说明语文教育除了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之外,更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大部分学生把教科书列为主要阅读内容。一部分学生把作文书刊作为最主要的阅读书目。阅读卡通、连环画和科幻小说的有一小部分学生,结合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可以看出,学生阅读面相当狭窄,能够综合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报刊的学生甚少。
2、学习的情感趋向
(1)80%的学生能够坚持朗读(或背诵)课文,这对语文学习无疑是有益的。当然这种情况与教师的倡导、督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20%的学生“不太喜欢”、“不喜欢”参加语文课外活动,这反映出语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和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存在差距,需要积极弥补。
(3)95%的学生对取得较好的语文成绩有一定信心,表明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情感领域达到了较高水平。这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潜力,快速高效地学好语文课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