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学案(定稿)

时间:2019-05-15 03:2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口技学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口技学案(定稿)》。

第一篇:口技学案(定稿)

《口技》教案

主备人:舒天楚 审核:初一语文 时间:2010-4-10 教学目标 :

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重 点:

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难 点:

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教学内容和步骤 课前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嗣()顷()倾()呓()絮()叱()齁()间()许许()曳()几()哗()

犬吠()

2.课外朗读。

(1)自读: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断句。(2)听读:教师范读,(3)选读:小组推选代表读,其他同学评议。

3.注意下列词语的翻译。

善: 会: 施: 少顷: 但: 闻: 坐: 欠:

伸: 既而: 乳: 毕: 绝: 意: 舒: 中间: 曳:

虽: 名: 奋: 股: 几: 走:

一、课文导入,调动情绪。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有一颗格外引人注目的摧探明珠——口 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口技》一课,就记叙了古代一位不知其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的一场精彩的表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二、听读课文。

要求:①学生边听边划出疑难字词。②了解课文内容的基本轮廓。

三、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形式不定,可默读、轻读、放声读。

2根据注解掌握有关字词读音和释义,疏通文句内容,有疑即问。

四、学生落实以下内容。

1.掌握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犬吠 呓语 叱儿 意少舒 中间 曳屋 几欲 齁声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①会宾客大宴:会: 宴: ..②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③当是时: ...④以为妙绝: ...⑤宾客意少舒: 读音().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⑦不能名其一处也: .⑧几欲先走: ..

五、学生齐读一遍课文,理清课文结构。说明:教师可以“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来启发学生理清层次。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六、分析第一部分。1.齐读第1段。

2.学生口述表演的地点、道具、气氛。3.思考:

①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②“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第2、3、4段。

二、教师分发下列表格,要求学生完成。

┌────┬─────────┬────┬──────┬────────┐ │场景 │声音种类 │声音特点│作者评论 │听众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讨论分析,理解描写上的有条不紊、层次分明。1.口技表演描摹了几幅图画?请进行简略概括?

2.课文三个场景分别描写了哪些声音种类?思考: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有什么好处?

四、齐读第5段、理解课文结尾一段的作用。思考:这一段写到。抚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似乎与 第1段相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五、分析理解: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 侧面描写?有何作用?

六、课堂练习: 阅读课文后三段,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中间

②力拉崩倒之声

.....

③曳屋

④名其一处

..

⑤两股

⑥先走

..

2.按要求写出各类词语。

①表示不同音响的三个动词:

②表示不同音响的三个拟声词:

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4.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一家人由醒到睡的过程的语句:

②写宾客犹如身临火灾现场的语句:

5.分析解答。

① 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静的氛围的?(原句回答)

② 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浓墨重彩点染由于失火从屋内卧室到邻近火场传来的极为复杂的声响?

6.翻译下列句子。

①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下面是对选文第二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8.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 为什么?(不超过30字)

9.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篇:口技学案

《口技》学案

课型:新授 参赛者:郭金莲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古汉语词语和表示时间的虚词以及字的读音。2.掌握句子的意思,分析文章的层次,对场景的描写。3.感受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二.学习重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三.学法指导:

文言文的学习,阅读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反复阅读,可以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直观感悟能力,因此,熟读课文是学习本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文中有些拟声词,对其读音要准确的掌握;在对实词与虚词作大致的了解后,想一想每句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意思,这样就对全文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文章有对口技表演者的描写,也有对听众的描写,思考哪是正面描写,哪是侧面描写;文章开头和结尾大致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四.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知

1.熟读课文,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背诵。

2.了解作者和《虞初新志》这本书,然后填充下面知识。林嗣环,代人,《虞初新志》是清代人 编著的一部 小说。

3.识记生字词,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少顷()呓语()夫齁声起()...中间力拉()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4.解释句中加线的词。1)会宾客大宴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5)不能名其一处也 6)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重点句子的翻译。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6.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填在横线上。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同时发生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二)探究释疑

1.文章开头一段和第五段分别写的是什么?第二至四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2.探讨第二至四段的详细内容。

3.描写有时采用这样的方法,为了突出喧闹,却偏偏写静;为了写静,却用声音来描写。试分析下面两个句子写法的妙处。

A.遥闻深巷中犬吠。

B.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4.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作用?

5.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6.你知道中国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试列举一二。

(三)课内检测

1.本文的场景描写,尤其对热闹场面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细腻,颇具特色。第一段是描写表演前的 和全场的情况的。如同一幅“鸟瞰图”,还有典型的特写镜头:人物如口技表演者是“ ”,观众“ ”。

2.对口技本身的描写,以声响而言,它是由远而,由外及,由物及,由小及,由少及,由微弱而,由 而急快,由简单而,由 而涉及乡邻。各声并出,纷至沓来,直至万籁俱发,莫名其端时,真使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四)学后反思

1.我学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收获?

2.我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相关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晚年住在杭州。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铁声诗》等,现在已经容易看到了。《口技》就是节选自《铁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关于口技知识: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第三篇:口技复习教学案

课题:《口技》复习 班级: 姓名: 编号:NO.1 开发区开明中学“两先两后”高效课堂 九年级 语文学科教学案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定会成功!)

1、熟读课文

2、积累常见的中考题。

3、体会我国民间艺术的智慧和才能。4.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重、难点】(记住重难点,学习倍轻松!)

1、积累常见的中考题。

2、体会我国民间艺术的智慧和才能。3.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先学先思】(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阅读并掌握全文翻译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我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 【后教后导】(以导诱思,学会合作,碰出智慧火花!)

享受课堂 享受学习

主备人:朱珠

审核人: 课题:《口技》复习 班级: 姓名: 编号:NO.1 教法指导

学法指导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教师个性发挥:

1.中心意思 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享受课堂 享受学习 主备人:朱珠 审核人: 课题:《口技》复习 班级: 姓名: 编号:NO.1 2.艺术特色

全文紧扣“善”字,既有形象而逼真地正面描写,又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这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为文章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结构完整。开头结尾均写道具,前后呼应,使文章完整圆合,天衣无缝。

善于运用衬托手法。为了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多次对听众的表情反应作细致描述。比如,用“伸颈”“侧目”写听众的全神贯注;用“微笑”“默叹”写听众的赞许;用“变色”“两股战战”写听众的惊恐,有力地烘托了表演的成功。实是神来之笔。

3、研习下列问题

(1)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有什么效果?

(2)课文首尾都写道“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一句,联系全文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能力提升】(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甲】《口技》略

【乙】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⑴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 ⑵今客鼓此 鼓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A.无敢哗者/起坐而喧哗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享受课堂 享受学习

主备人:朱珠

审核人: 课题:《口技》复习 班级: 姓名: 编号:NO.1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师生感悟】(学有所悟,受益终生)

享受课堂 享受学习

主备人:朱珠

审核人:

课题:《口技》复习 班级: 姓名: 编号:NO.1 3.(1)明确 多次写听众的反应,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艺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2)明确 开头和结尾相照应,除了使结构保持完整以外,也具有侧面烘托、表现口技之“善”的作用。

1.⑴觉:睡醒。⑵鼓:弹奏。2.D

3.⑴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⑵里面(中间)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4.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意对即可)

5.侧面烘托。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享受课堂 享受学习

主备人:朱珠

审核人:

第四篇:第20课《口技》教学案

20.口技

仪阳中学 李鹏

教与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4、背诵课文。教与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的想象,来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教与学方法

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不太难懂,串讲时,可以采取学生先讲,教师有重点地加以补充的方法。归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可以用讨论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时:1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

提示: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吠fèi(狗叫)叱chì(大声责骂)倾qīng(斜)顷qǐng(短时间)学法指导:小组长交换检查,教师抽查 3.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二)研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3.组内齐读课文。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善:擅长。会:集合。于厅事之东北角:的。但闻:只。乳: 喂奶。当是时:这。众妙毕备:全部。妙绝:极点。意少舒:稍 微。间:夹杂。虽:即使。名其一处:说出,动词。凡欲先走:几乎,差点儿。跑。

5.掌握活用的词

6.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7.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分析第2、3、4段,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1.齐读第2、3、4段。

2.思考:这三段描写了几个场面?

提示:三个场面:①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②一家人醒而梦。③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惊 恐。

3.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这三段所描写的声音种类并口头作答。思考:三个场面声音的变化有何特点?

声音的变化总的来说是按“小~大(第一个场面)~小(第二个场面)~大(第三个 场面)”的顺序来写的,其中又各有特点,如:第一个场面声音,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第二个场面突出鼠倾盆器的声音来烘托屋内的静;第三个场面更是写得有生有色,达到高潮,声音由少而多,应接不暇。另外,声音有的是单独相继而出,有的是同时发出。

4思考:课文第3段的描写可否省略?这一段有何作用。

不能省去。这段写一家四口人渐渐由醒而睡,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有情节上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闹陡然落为平静,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现。这样处理,使课文情节显得起伏跌宕,生动曲折。

分析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段。1.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

2.思考: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3.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不是简单重复,既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分析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1.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2.比较第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

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第3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已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第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课堂练习

1、填空:《口 技》作者是()朝的(),字(),本文选自()朝的()编的()

2、翻译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3、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众宾团坐。

4、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四、拓展延伸

以观看电影、体育比赛或文艺节目、报告会等为题材写一个片断,刻画观众的神情 举止,要求抓住特征,描摹细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一、三题

六、板书设计

场面

梦中惊醒

渐入梦乡

火起群乱

正面

声音

小→大→小→大

口技→善

七、教后记:

学后记:

道具

一桌、一持、一扇、一抚尺

侧面

听众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意少舒,稍稍正坐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第五篇:初一语文口技导学案案

《口技》导学案

主备人:张萍审核人:黄华 备课时间: 5月11日上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惊叹我国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

二、学习过程:

1、交流预习所得。

(1)字

(2)词:归纳一下文中表示“一会儿”的时间副词

(3)全文内容摘要:(按三个场面概括)

(4)一句话说出你读后感受

为口技艺术的魅力所折服惊叹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2、梳理课文

紧接着预习交流环节的第4进行提问:

作者是怎样表现口技者高超技艺的?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技艺高超的证据来(三分钟)

找出以后,小组讨论,看看自己找出来的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讨论以后,交流结果。

3、文中的这些侧面描写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文中的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场面表演中观众的反应

二是首尾两段对道具和气氛的描写。(在文中找出能表现以上两个方面的语句)

4、拓展训练

(1)你会模仿小动物(如鸟、猫、鸡、鸭子等)、乐器或其他事物的声音吗?

(2)练笔: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篇200字的小文章,描写你所看过的一段。练习题

一、本文选自《》,这本书的作者是朝的。

二、给加点字注音

1、屏.障()

2、呓.语()

3、齁.声()

4、曳.屋许许声()()

5、几.欲先走(三、解释加点的字

1京中有善.口技者()2施.八尺屏障()3众妙.毕备()4会.宾客大宴(5众宾团坐.()6夫叱.大儿声()7宾客意.少舒()8虽.人有百手()9妇抚儿乳.()10奋.袖出臂()1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12其夫呓.语()

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不同的含义及词性

1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2宾客意少舒 少壮不努力(3满坐寂然 坐屏障中()4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即而 俄而 少顷 一时 未几)

1()))))

2()

3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妙毕备。

4(),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5()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毕业典礼 B毕生精力 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也”一语中的“名”字和下列词语中的“名”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莫名其妙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的字是什么?

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那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用?

八、古今异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闻古:()今:()

九、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遥闻深巷中犬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十、用原文填空

1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

2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惶欲逃的语句:

3总写失火声音之逼真的句子:4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超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5第二自然段写口技表演的顺序是6写听众情绪随着表演而起伏变化的句子是:7真切地说明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句子是:

8写宾客如亲临火灾现场的句子是

十一、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2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由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那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3文章第四节运用了()和()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写出两个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语。()()

下载口技学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口技学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口技》预习案、导学案、练习案参考答案

    《口技》导学案 【学习目标 】 1、通过注释和工具书正确朗读翻译全文,重点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背诵全文。 2、了解课文记叙的内容和结构,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

    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教学案

    口技教学案(无答案) 班级 姓名 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

    聊斋 《口技》

    口技 清●蒲松龄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 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

    口技翻译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人)大摆酒席请客,在大厅的东北角,设置(安放)了八尺宽的屏风,口技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所......

    口技译文

    作品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

    口技译文

    口技译文 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人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

    口技说课稿

    口技说课稿9篇 口技说课稿1 各位评委,位老师:大家好!我叫周承坤,来自丰收中学。我说课的题目是《口技》,选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这是第二课时......

    《口技》教案

    十八口技 主备人:王万涛 董文婷 郭晓欣审核人:王军 贾雪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品味分析课文中精炼形象的语言)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