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许博士顺序性音乐教学知识
许博士顺序性音乐教学知识
今天我们唠唠一点我的认识!这个学期,对于首师大附小的全体音乐教师而言,确实不平凡,两个月前先是搞了海淀区管乐比赛,前一个月是校庆60周年音乐会,紧接着本月的海淀区艺术督导检查和14——17日的顺序性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会,还有就是今天下午举办的海淀区班级合唱课程化展演。
如此密集的活动,倘若放在一个学年,两个学期来做,都觉得是不易的事情,何况在一个学期里。
这样的工作密度和强度,还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位,我想倒是最为真实地体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平日之功!
今天下午让我再次见证了平日之功的厉害之处!差不多两个小时,除年级合唱(男童)外,1、2、3、4、5年级(6年级今天是在校的最后一天),总计参加班级合唱的普通班有14个班,每个班演唱了2首作品,总计28首作品,80%是教材上的作品,包括教师们所尝试的声部改编!
正如杨童校长所言,孩子们的表现是自然的、自信的、开心的,是在音乐中的!他们的心里是有音乐的!
我曾经花了12年时间、横跨10个省市区做调查,包括北京市诸多区县,均发现孩子们的心里没有多少音乐!没有多少音乐的流动和积累!聊到这里,我不能不说,平日之功,日课一点,是多么的宝贵!
事实上,我们的音乐课时,从1——12年,总计594个课时,倘若再加上课外,保守说,每周30分钟,合计下来有463.5个小时。全世界,估计有为数不多的国家,能够像中国政府,给予1——12学年这么多的课时,进行音乐的普通学校教育。仅从这一点而言,党和政府,还是非常重视的。
遗憾的是,是我们自己,我们的音乐教师和各级音乐教研,在平日之功上,在一节一节的音乐课上要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益,要学生在音乐素养上的实实在在的获得!
平日之功是什么,不是一节课,不是一个学期的一节公开课,更不是学会搞的三年一次的“优质课”,而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一个学段、一个12学年的螺旋式递增、稳步提高的音乐课。
平日之功,是向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任务、每一个问答、每一个回应要质量要效益,是向每一次视唱、歌唱游戏、复习贯联、记忆提取、节奏-旋律即兴、声部体验等等要质量要效益,要精益要色彩,更要孩子们的自己理解、判断、尝试、完善、体悟和完美表现!平日之功,日课一点一滴,相信大家可以珍惜!
上述概念的感受、体认和理解,主要是通过好玩的身体律动、歌唱游戏、背唱复习,多声游戏、读谱记摆、有限即兴等活动获得。一年级孩子们不需要描述这些概念,但需要通过多次、反复或不同的精细化体验,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或直觉体验所形成的某种积极反应,抑或转化成某种语言上的理解或想象,并鼓励他们真实地表达出来,彼此分享。就内容而言,除中华经典传统民歌外,还涉及到描绘性的经典器乐作品、优秀的创作儿歌以及经典的教材歌曲作补充。其中,关于歌曲的选择,应包括不同风格的作品(第一学期在大六度音域左右,第二学期在纯八度音域左右),以中国为主,他国为辅;童谣的选择,可适当配合或适度超越其歌曲的选择、进度和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说,从语言中我们尽可能去提取声调的运动、语言节奏的基本组织形态、声调滑进的线条轨迹、绝对音高以及十三辙韵等;欣赏作品的选择,应以歌曲性、描绘性的小型经典室内乐作品为主、纯器乐作品为辅,如圣桑《动物狂欢节》、莫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等等。歌曲性作品主要由教师在孩子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动作参与或全面放松时,以歌唱游戏为基本活动,富有表情地再玩乐中唱给孩子们,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进行,乐队或器乐作品可由教师演奏抑或播放音频精听,用身体动作-律动等形式,抓住一或两个关键学习点,如积极呼吸、拍感律动、旋律进行、乐句方向、独特音响等等,鼓励他们参与欣赏或全面放松。
一年级的音乐教学,我们的经验是以稳定的身体拍感、节奏律动感、相对音高感、五声音调感和调式感为核心,用50—60首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民歌的背唱歌曲做积累,推进真实的、有意义的、建构性的音乐学习。
因此,对于幼儿园没有多少音乐审美经验积累的孩子们而言,一年级的正式音乐学习显然至关重要,这不仅是感性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音乐素养形成的真正的起始阶段。
众所周知,孩子们的学习存在一个关键期,通常情况下出现在4——7岁左右。就是说,抓住了这一关键期,孩子们一般在感知、认知、体验、理解等诸方面的发展会更迅速,其发展的可能性、可塑性、可造性往往会超越我们的想象!
六月十九日答疑:
2017年6月19日(昨天),江苏泰州兴化的音乐教师朱银华说,老师们的课和孩子们的表现都让人很震撼!我也很想把这样的方式能慢慢带入自己的教学中,像您所说,每天去做一点点。但有很多的困惑:1.我们现在教材是苏教版,我猜想您那边教学的内容是否是教材为主,再根据每个学段目标将内容有所删减和补充?那这部分补充的内容怎么收集?您提供的那三本编写书目?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顺序性音乐教学的主张,第一条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多年来,由于我们对待教学的现实已经见惯不怪,致使这些被我们所忽视的现实正在一天天地默默地干扰着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朱银华老师提出的教材问题便是如此。目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总计有11个版本教育部审查通过的音乐教材,大家熟悉的人教版、人音版、湖南文艺版、花城版等等。朱银华老师说的苏教版教材亦在其中。在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前提,可能需要请所有教师明确,教材是什么,简单讲,教材更多还是教学的种种素材,使用这些素材的主人是教师和学生。明确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实际教学中,很多很多教师不知不觉地沦为这些素材的奴隶,似乎教材,抑或说是教材的编写者成为教师的主人!
我认为,可称其为优秀的音乐教师,想必是一位有爱心、有能力、有智慧、有见地的音乐教师!也就是说,优秀的音乐教师,至少对于教学的这些素材,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把控和建构能力。众所周知,我们现行的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引领,这就意味着要在人文主题的统领下,进行教材的组织与编写。在这其间,在作品的选用上,难免会有这样那样且十分显现的难易倒挂、梯度衔接混乱、局部无序失序的问题。对此,一名优秀的教师,显然会始终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音乐能力素养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理的发展需要,重新选择、建构自己的教学内容组织顺序和逻辑!
对于顺序性音乐教学而言,在小学各学段,仍然以遵循学生音乐的音乐能力素养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根本,始终立足现行教材中的经典作品(首师大附小使用的是人音版教材),并对其做了种种重构、拓展和挖掘。例如,将各学段、学期教材中的所有作品做了一定意义上的筛选,经典作品自然被留下,非经典作品要视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作为视唱、听辨、读写、游戏、创编或关联、应用等等。与此同时,再将我们出版的三本小书选择性地融入其中。当然,还有很多经典的教学素材作为备选,如其他版本教材的经典作品、浩瀚的中外音乐文献中的经典作品等等。也就是说,重构、拓展和挖掘的依据均来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自身运转的逻辑需要,如根据关键学习点的发展需要,来精选适于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突出关键学习点问题解决、又体现不同音乐风格、抑或在时间上含有不同时期风貌的作品,当然还要有能否为教学关联、精细学习、记忆提取和教学延伸做好桥梁、做好纽带、做好迁移、做好积累等等。
对于顺序性音乐教学而言,在小学各学段,仍然以遵循学生音乐的音乐能力素养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根本,始终立足现行教材中的经典作品(首师大附小使用的是人音版教材),并对其做了种种重构、拓展和挖掘。例如,将各学段、学期教材中的所有作品做了一定意义上的筛选,经典作品自然被留下,非经典作品要视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作为视唱、听辨、读写、游戏、创编或关联、应用等等。与此同时,再将我们出版的三本小书选择性地融入其中。当然,还有很多经典的教学素材作为备选,如其他版本教材的经典作品、浩瀚的中外音乐文献中的经典作品等等。也就是说,重构、拓展和挖掘的依据均来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自身运转的逻辑需要,如根据关键学习点的发展需要,来精选适于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突出关键学习点问题解决、又体现不同音乐风格、抑或在时间上含有不同时期风貌的作品,当然还要有能否为教学关联、精细学习、记忆提取和教学延伸做好桥梁、做好纽带、做好迁移、做好积累等等。
我认为,可称其为优秀的音乐教师,想必是一位有爱心、有能力、有智慧、有见地的音乐教师!也就是说,优秀的音乐教师,至少对于教学的这些素材,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把控和建构能力。众所周知,我们现行的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引领,这就意味着要在人文主题的统领下,进行教材的组织与编写。在这其间,在作品的选用上,难免会有这样那样且十分显现的难易倒挂、梯度衔接混乱、局部无序失序的问题。对此,一名优秀的教师,显然会始终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音乐能力素养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理的发展需要,重新选择、建构自己的教学内容组织顺序和逻辑!
第二篇:音乐工作计划顺序性教学
音乐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就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与计划如下:
一、课堂教学方面:
顺序性教学的乐章已经奏响半年了,我们本着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心态,期间也有困惑与迷茫,但在许博士和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虽然步履维艰但也从未停止不前。
从最初“何为顺序性教学”到现在对顺序性教学“略知一二”这期间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交流,反思如下:
1、我们没有认真去拜读许博士的有关论文,对“顺序性的音乐教学”没有做到系统的了解,只是觉得这种教学法符合了自己内心对音乐教学的一种期望,于是在我们“似懂非懂”的这么一种状态下,我们毅然决然的开了课,当时我们就抱着:先开课,边学边教,总比先观望来得强。
2、一年级顺序性音乐教学推进计划是一年级音乐教学的一个大纲,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做到精细的研读,没有根据这个大纲整理出自己的教学计划和进度,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进度缓慢、好多教学环节无法实施等一系列的问题。
3、教师们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更是大问题,经典歌曲的匮乏,对作品的把握不够精准以至于教学目标不明确。还是停留在传统音乐教学的每课一歌上。
4、对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或者说教学理念还是不够清晰明确。依然处于摸索状态、迷茫状态。
反思了这么多问题,其实解决的方法也在这些问题之中了:
1、要提高教师的自身音乐素养。例如课下多进行视唱练耳训练、作品分析、打谱软件的使用及PPT的制作
2背唱经典作品,提高对音乐素材的深层了解与整理,每天坚持视唱练耳10分钟。
3精细研读一年级顺序性教学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及目标,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和进度。
4、多交流,多教研,这是根本。
二、社团方面:
这一学期我们开设了:舞蹈社团、合唱社团、器乐社团三个大的学生社团,其中舞蹈社团包括男子舞蹈和女子舞蹈两支队伍,器乐社团又大致分为:古筝、吉他、葫芦丝、二胡等,老师们按时备课、上课,组织训练有序。
问题及解决办法:音乐社团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的专业与所带社团不符,这样一来,在社团上老师不能很专业的给学生的演奏或演唱予以指导,所以下学期的社团老师我们会根据老师的专业来确定,有这个专业的老师我们就开设这个社团,没有这个专业的老师我们就不开,避免再次发生这种情况。
三、活动方面:
我们积极参与元旦节目的排练和演出,艺术教研室在凤华小学元旦晚会的演出中获得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由凤华艺术教研室排练的《黄河大合唱》在集团的元旦晚会中惊艳全场,获得二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第三篇:2017顺序性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与推进交流会
2017·顺序性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与推进交流会体会
炙热的夏天,北京城如同烧烤一般火辣辣。6月14—17日,由中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精益音乐教学课题组主办的2017·顺序性音乐教学观摩研讨与推进交流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如期举行。这是一场音乐教育的盛会,老师们期盼已久!此次顺序性音乐教学现场观摩活动安排为:十二节高质量的音乐展示课、班级合唱、男童合唱及专家与现场老师的研讨互动。当中八节课由首师大附小的音乐老师执教,另外四节分别由湖南、山东、辽宁、山西4个地市的音乐老师执教。活动吸引来自北京、深圳、沈阳、山东、云南等5个教改实验区及湖南、辽宁、山西、重庆等200余名音乐教师代表、省市区音乐教研员到场。
湖南省黎薇音乐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黎薇率领其教研团队参加交流学习,工作室青年音乐教师陈婷代表湖南地区展示3年级音乐课《阿细跳月》。来北京前至上课的头晚,黎薇老师及明德麓谷学校音乐组一直在全力帮陈婷老师设计、打磨,《阿细跳月》是一节颇有意思的律动欣赏课,有机融合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尤其注重师生间的密切互动。一节优课凝聚的是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体现的是工作室大家庭的和谐与团结!这节课有幸得到了各级音乐教研员的悉心指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许洪帅博士、长沙市音乐教研员娄瑶琪老师都给予了宝贵的改进建议。在首师大附小交流研讨期间,为确保学习更为有序、更加高效地开展,黎薇老师在团队核心成员到达培训点的当晚,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碰头会议。嘱托老师们在学习期间应加强“团队合作、各司其职、责任上肩、教学提升”的要求,并对分组整理课堂实录、撰写听课反思、专人摄像摄影等提出具体安排。老师们白天积极听课、评课,与专家们当面请教在音乐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
几日扎实的顺序性音乐教学现场观摩,每一堂课都各具亮点,授课老师们紧密围绕音乐要素进行关联复习和新授。实实在在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音乐学习认知顺序开展。零距离感受首师大附小孩子的好声音、好乐感,内心更多的是震撼与折服!从孩子们歌唱时的状态,能真实的感受到他们由内而外的自信与快乐、积极与阳光。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许洪帅博士的指引下,首师大附小音乐组开展顺序性音乐教学已是第9个年头,9年的教学成果令每一位到场听课的老师深受触动!湖南省黎薇音乐名师工作室的教研团队,勇于迈出第一步,和首师大附小的音乐老师同台展示。我们的顺序性教学开展刚半年多,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只要敢于尝试、不断思考实践,相信在许博士的悉心提点下,黎薇音乐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定能在顺序性音乐教学上有所提升和突破!加油,让我们扎扎实实携手前行!
第四篇:啦啦操音乐顺序
1、健身操基本套路—青春魅力—教学用曲
2、健身操基本套路—青春魅力—展示用曲
3、健身操提高套路—创造奇迹---教学用曲
4、健身操提高套路—创造奇迹---教学用曲拓展版
5、健身操提高套路—创造奇迹---展示用曲
6、拉拉队基本套路—神采飞扬---教学用曲
7、拉拉队基本套路—神采飞扬---展示用曲
8、拉拉队表演套路—活力无限---教学用曲
9、拉拉队表演套路—活力无限---教学用曲拓展版
10、拉拉队表演套路—活力无限---展示用曲
11、健身操提高套路---创造奇迹---校园播放用曲
12、拉拉队表演套路—活力无限---校园播放用曲2008
13、拉拉队表演套路—活力无限---校园播放用曲
第五篇:反思性教学与音乐教师职业成长
反思性教学与音乐教师职业成长
——侯炳慧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方式,这种新的教学理论超越了常规教学理论的思维局限,对教师职业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何培养反思型音乐教师应是当前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反思型音乐教师应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背景进行思考,能够掌握最新的音乐教育理论,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从多重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以多种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优化。当前在音乐教师的教育工作中,应注意培养音乐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和终生教育的需要。以下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反思性教学促使音乐教师成为音乐教育的研究者
教师必须具有科研能力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研究型或学者型教师的提出是新时期人才观对教师职业的新要求。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平时应注意理论学习,关注音乐教育的敏感问题,不断扩展自己的理论视野。音乐教师反思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反思的参照系是自己所掌握的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显然,不具有较为深厚的音乐教育理论修养的教师是无法进行有效反思的。反思性教学为音乐教师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平台,反思性音乐教学过程,就是音乐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各要素环节进行审视、研究和
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理论素养水平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个理论素养水平高的音乐教师,能在反思性音乐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问题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思考,进而提出改进方案。反思性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高了理论素养水平,培养了批评性分析实践的能力,同时又提高了教学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反思性音乐教学是促使音乐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二、反思性教学与音乐教师职业成长的关系
传统的音乐教师职业培训一般是由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对音乐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譬如近年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主办的音乐新课程标准师资培训班。反思性教学注重音乐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发展,从而成为发展音乐教师职业成长的一种新模式(以下简称反思模式)。传统的音乐教师培训内容主要侧重于知识(包括音乐教育的各方面理论和实践的知识),而反思模式更注重于强调教师对自己音乐教学行为的觉察,通过反思性探究,能发现“所倡导的理论”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所产生的偏差和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传统模式下的音乐教师培训知识往往只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反思模式下强调的是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过程性知识、问题性知识,即是通过音乐教师思维、推理、检验后所获得的批判性知识,它是教师的个体知识。譬如,在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如何解决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
赖于通过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归纳,以建构起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针对具体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思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回顾和诊断,通过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优化教学策略,从而加深了对音乐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反思性教学有助于解决音乐教育理论研究与音乐教育实践脱节的难题
音乐教学中的行动研究就是以音乐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就是音乐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通过行动研究,音乐教师们共同探讨音乐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各抒己见,及时提出改进措施。这种自我反思式的研究模式正与反思性教学的思想相一致,它将教学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反思与评价重新建构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音乐教育理论研究与音乐教育实践脱节的弊端,使音乐教师的音乐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都得到提高。可以说,反思性音乐教学是一种双赢的音乐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