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大河岸小学 王蕊娜 2014.10.21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汤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
2、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啊?(小火车、摩天轮、过山车)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解答
(1)让学生看小火车一节有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坐了多少人?
(2)让学生看过山车一节做了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做了多少人?
(3)让学生看摩天轮一个吊箱有多少人,有几个吊箱?一共坐了多少人?
2、组织学生交流
(1)让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书写算式(书写时速度慢一点)
(2)引导
A、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快,数字太多,老师只记得加数是2(或是其他),忘记有几个2,怎么办呢? B、组织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述
板书:3+3+3+3=12 2+2+2+2+2+2=12 4+4+4+4+4=20
3、提问
(1)让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结论:都是加法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设疑:如果是20个3相加,30给 4相加,怎样列算式?
揭示:用加法列算式,算式很长,写起来很麻烦。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5、以小火车图片为例:
(1)出示小火车的加法算式,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个3相加?(2)引出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用我们的乘法来表示的?
加法算式:3 + 3 + 3 + 3 = 12 乘法算式:3 × 4 或 4 × 3,读 作: 3乘4 或 4乘3 带领学生读两遍(3)介绍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个食指交叉,做“+”,向左旋转一点就是我们的乘号了。学生试读,可能学生会把乘号读作“乘以”,教师纠正,读作“乘”
乘法算式中的“3”在这个加法算式中表示(相同加数)乘法算式中的“4”在这个加法算式中表示是“ ×”这是我们今天新学的运算符号,读作乘号。让同学们两(相同加数的个数)
6、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并说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再反复读两遍,培养学生会读,会写的能力。
3+3+3+3=12 4×3或3×4 2+2+2+2+2+2=12 6×2或2×6 4+4+4+4+4=20 5×4或4×5
7、观察黑板上的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引出“只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才能改为乘法”。例:2+3+5 3+3+3-3 提问:这两个算式能不能改写为乘法算式,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只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才能改为乘法”。
8、(1)出示例拼图图片
A、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B、列出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① 4个 用了20根小棒。5+5+5+5=20 ② 6个 △ 用了18根小棒。3+3+3+3+3+3=18 ③ 3个 ☆ 用了30根小棒。10+10+10=30(2)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小结: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我们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后自己动手摆小棒,从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起到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摆的图形列出算式。为了加深学生对乘法的认识,通过加法算式找出规律:“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我紧接着引导学生根据所摆设的木棒列乘法算式。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更简便!让学生把之前列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上面知道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表示比较方便时,我讲解3个2相加,可在3和2中间写乘号,告诉学生这个符号叫乘号,下面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3个2相加等于6,所以3*2=6,也可写成2*3=6。
再次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根据图意一边摆小木棒一边写出加法算式和尝试写出乘法算式并教读法!对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他的认识。我适时给予帮助与肯定。紧接着让学生趁热打铁练一练、读一读: 3x2=6 4x3=12 3x5=10 2x5=10 最后对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四、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把它写出来。5+5 7+7+6 3+3+3+3+3 4+4 6+6+6 3+2+2+2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表示
2、请你判断
4+4+4=4×3()2+2+2+2+2=2×5()7 +7+5=7×3()6+6+6+6=6×4()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表示.
3、看图列式
(1)列加法算式(2)列乘法算式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用乘法算式表示较简便
4、看图写式
(1)先出示1个杯子,提问:你们看,这个杯子里面有几个樱桃?(6个)
(2)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樱桃?
加法算式:6+6+6+6+6=30 乘法算式:6 x 5 或 5 x 6
(五)质疑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1.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第二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二、探究新知
1、摆图形游戏
学生分小组用小棒摆出图形。(小伞、小房子、五角星、三角形、等等。)教师拍照,捕捉信息。
2、交流。
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① 4个 ☆
用了40根小棒。
10+10+10+10=40 ② 5个 △ 用了15根小棒。3+3+3+3+3=15 ③ 3个 □ 用了12根小棒。4+4+4=12 ④ ┅ ┅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3、设疑:摆5个△是5个3相加,•那么7个3相加,怎样列式?10个3呢?50个3、100个3、1000个3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4、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5、介绍乘号“×”及其写法。教师指 ×,这个符号谁知道叫什么?(板书:乘号)教写法:先写左斜,再写右斜。生书空。
乘号象什么?学生怎样回答都有对,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发明乘号时是把“+”歪一下。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关系。
6、以4+4+4为例
指着板书:4+4+4,问: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4)师:就可以写成4×3或3×4【“个”字改成“x”】 教读法,学生试读,可能学生会把乘号读作“乘以”,教师纠正,读作“乘” 板书读作:4乘3。3乘4。生齐读。师:这个算式就表示3个4相加。
问:谁来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3表示有几个4相加? 多找几个同学。
请学生把另外的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并说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再出示算式6+6=12,进行读作练习,用以区别上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目的:动手操作是现在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象这样的概念性教学,抽象性比较强,只有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
三、巩固 1.出示香蕉图。
(1)先出示2个.提问:你们看,这是几个香蕉?(2个)我们把2个香蕉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个,又出示2个.又出示2个.(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香蕉?(生:4组.)
求一共有多个香蕉?,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2+2+2+2=8)
2.出示游乐园图,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刚才我们写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每组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以后我们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要用乘法计算.(板书: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5+5+5+5+5 3+3+3+3+3+3+3+3+3+3+3+3+3+3+3=45 3×15
15×3 2.将乘法算式改写成连加算式.
19×4
50×3
计算2×18 写成加法算式
3.课前我们讲的50个2、100个2、1000个2,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 4.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计算. 5.能用上今天所学得知识吗?5+5+5+5+5+5+4=34 6.反馈判断
(五)质疑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四、课堂作业
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 2.把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3+3+3+3
8×2 9+9+9+9+9
3×4 7+7+7
9×5 8+8
7×3 3.写出乘法算式,再用小棒摆一摆.
2个4连加; 4个2连加; 3个5连加; 5个3连加. 板书设计:
加数相同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乘法
×乘号 2+2+2
3个2
3×2
读作:3乘2 5+5+5+5+5 小棒图记录
(3例,写出结果)
读作:几乘几等于几 4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教案 冀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和加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能根据情境图写出乘法算式。2.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3.初步学会利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巩固知识。情感与态度
在练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采用多种方式巩固乘法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是什么?(板书出来)你对乘法有了哪些了解呢?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二、基本训练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4+4+4= 6+6+6+6= 2+2+2+2+2= 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改写出来。3+3+3+2= 5+5+5+5+5= 2+2+2+2= 4+4+4-4= 先自己做,同桌间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专项训练 开火车读乘法算式。2×3 7×5 6×4 9×1 8×3 3×4 1.学生读乘法算式,注意不要把乘读作乘以。2.43页2题。
让学生看图,独立做,师巡视。学生看图独立填空,汇报自己的想法。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 5个3相加 2和6相乘 4.填空:
(1)3个8相加,和是()。
(2)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5.综合练习:
P43第3题,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2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经历把几个几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几个几”和惩罚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经历算式分类、由“几个几”的实物抽象成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形成几个几的观念,体验加法与乘法的联系,感受乘法算式的简便,发展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乘法来自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对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几个几”和乘法含义
教学难点:
乘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周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到动物学校去瞧一瞧,想去吗?诶,我们来到动物学校的大门口,大门关着,是不是?原来呀,要想进入动物学校,还得先过大门这一关,这些加法算式,你会算吗?请你选一道你喜欢的算式来算一算,谁先来?
谈话:都算对了,怎么门还没开呀?
出示小猴说:在这些算式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指出:这些算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加数不相同的连加算式,另一类是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今天咱们就来研究这些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
(我在这个环节设计了算式分类这个细节,让学生通过把算式分类,使学生对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的形成几个几的观念作一个铺垫,还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新知
认识“几个几”
谈话:终于,门,开了。这个动物学校可真美丽!在这个动物学校里你看到了几种小动物?(生:小兔子和小鸡)
谈话:我们先来观察小兔子,把小鸡先藏起来!
提问:小兔子是怎么排列的?(生:每堆2只,有3堆)(2只2只的排列)
引导:小兔子是几只几只的在一起?有几个这样的2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个2只,2个2只,3个2只。
提问:一共有这样的几个2只?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生:一共有这样的3个2只)
提问:你能帮周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吗?怎么列算式?(生:2+2+2=6只)
追问:同学们,这是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说明:3个2相加得6,兔子有6只。
提问:我们再来看小鸡,小鸡是怎样排列的?(每堆3只,有4堆)
提问:那小鸡是几只几只的在一起的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3只?你来数给我们看看?全班再来一起数一数(1个3,2个3,3个3,4个3)
提问:小鸡一共有这样的几个3只?
提问:那你会列算式吗?(生:3+3+3+3=12只)
追问:这里又是几个3相加得多少呢?(板书:4个3相加得12)
说明:4个3相加得12,小鸡有12只。
总结:观察我们刚写的两道算式,每道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第一道算式可以简单地说成“3个2相加”,第二道算式可以说成“4个3相加”,以后碰到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都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
(设计说明:在这个环节,我通过让学生观察兔子和小鸡的排列,理解3个2的实际意义
——兔子每堆2只,有3堆。接着让学生观察3个2相加的算式。这样的设计,从具体到抽象,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几个几相加”的意义)
2教学“试一试”
谈话:下面,就请小朋友用小棒来摆一摆几个几。请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手摆一摆。
活动一:
谈话:请你拿出两根小棒,举起来让我看一看,这就是1个2。将它摆在桌子上,算作一堆,现在请你照样子,摆堆。请同学上来摆一摆。
谈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个几?(个2)
提问:谁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这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呀?
活动二:
谈话:下面请你自己动手摆3个4。请一位同学上来摆一摆。
谈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里有几个几?
提问:你会列算式吗?这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呀?
活动三:
要求: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来摆几个几。摆之前,先想清楚每堆摆几根,摆这样的几堆。摆好后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你摆的是几个几。想好了吗?想好了就开始吧!
谈话:请一位同学上来摆一摆。你来介绍一下你摆的是几个几?你会用算式来表示吗?简单地说,就是几个几相加得数是多少呀?
谈话:我们在摆的时候呀,小猴它也在摆,看!它摆的是什么?(花片)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猴它摆了几个几呀?你是怎么看的?有没有不一样的看法?(生:横着看,它摆了3个。竖着看它摆了个3。)你会用算式表示吗?(++=1、3+3+3+3+3=1)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得多少?(3个相加的1。个3相加得1)
提问:咦,为什么他们的得数都是1呀?(花片的总数不变)
(设计说明:摆小棒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首先,说明摆几堆,每堆摆几根。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几个几的实际意义。接下来,要求学生摆3个4,将具体的要求加以抽象,让学生思考后摆。最后,让学生自己想“几个几”并摆一摆。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摆,对“几个几”“几个几相加”的意义有循序渐进的实质性理解。)
3教学“例2”
谈话:小猴看咱们班小朋友都这么聪明,想继续邀请咱们去动物学校的电脑室去看看,想去吗?
出示:电脑教室1
谈话:这就是电脑教室1了,仔细观察,这里的电脑室怎么排列的呀?一张桌子上有几台电脑?有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有2台电脑,有4张桌子)
提问: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几个几?你会列算式吗?(2+2+2+2=8)
出示:电脑教室2
提问:这里又是几个几相加呀?(8个2相加)
追问:你会列算式吗?
出示:电脑教室3
谈话:哇!这里的电脑更多了!有100个2呢!你们来报算式,周老师来写好吗?呀!黑板都写不下了,让老师来想想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同学们也一起帮老师想一想好吗?哦,有同学想到了乘法,你真的和周老师想到一块去了!今天这节咱们就来认识乘法。
指出: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4个2,就可以直接写成4乘2等于8,或者2乘4等于8
咱们一起来把这两道乘法算式来读一读,齐读,预备齐。
指出: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等号前面的两个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改写成乘法算式:你能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它的乘数是谁?它的积是谁?
对比:看这是我们用加法写的,这是用乘法写的。你觉得乘法怎么样?(写得很快,简便)
指出: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咱们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像这样几个几相加得多少的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设计说明:逐步出示3张图,随着电脑数量的不断变多,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学习乘法的愿望,激发想学生学习乘法的热情。)
4设计游戏,巩固应用
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太精彩了。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击鼓,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每次敲几下,敲了几个几。同时思考,要知道一共敲了多少下,用加法怎么列算式,用乘法怎么写算式。准备好了吗?
三、回顾整理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这节,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呀?(几个几、用乘法来表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用到乘法,从今天起小朋友们啊就多了一双乘法的眼睛。你能找到你身边的乘法吗?周老师先来举个例子怎么样?一只手有根手指,两只手那就是几个呀?(2个)你会用乘法来表示吗?如果是两个小朋友呢?现在有几个啦?(4个)你会用乘法来表示吗?希望小朋友能用乘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今天这节就上到这里!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四单元课时备课教案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授课人 李涛 时间
1、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的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3、教具、学具准备: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4.教学过程:
步骤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1、口算
30+50 70-30 40+6 78-8 20+45 4+3+2 2+2+2 3+3+3+3 2.2+2+2 4+3+2 3+3+3有几个加数?加数相同? 2.准备
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提出小朋友到公园见过哪些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画面上,启发引导:这列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想摆什么,就摆什么。摆好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把算式写出来。让各组把每个加数相同的等式写在纸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等式,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说明:算几个同数相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别的方法:乘 步骤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解决问题。3.新课
摆图形游戏。交流。
学习乘法。尝试。4.练习
5.总结 法。
举例:3+3+3+3+3+3=18 6×3=18
告诉学生乘号的写法,把乘法算式写完整,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同时让学生知道算式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让学生尝试将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交流
练习、总结。教学反思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